贫困山区青少年心理资本现状与培育途径的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山区青少年心理资本现状与培育途径的论文一心理资本概述

20 世纪末,心理学家 Luthans

等人提出了“积极心理资本”概念[1],它主要包括微观主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

体现的积极的心理状态[2].积极心理资本是关系到个体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的心理资源。

心理资本包括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维度[3].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乐观,是一种向阳的人生态度;希望,是未来依托的对象,它是人类一种很美好的精神生

活动力,也是一种指引你忘却恐惧的力量;韧性,是指具有从逆境、不确定、失败以及某

些无法抗拒的变革中迅速恢复的能力。

个人在身处逆境时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心理资本关注的重点。提升个体心理资本的重点

是开发积极心理力量,鼓励人们以积极心态参与学习和工作。Luthans

等人提出心理资本概念,标志着心理健康研究模式的开启,符合现代心理健康教育

的观点,有助于增进贫困山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越

强[4].贫困山区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具有其独特性,表现为“危”与“机”并存。培育

心理资本不仅能够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还能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资源。

二贫困山区青少年心理资本现状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山区的扶贫力度,帮助贫困地区人口减轻了部分经济压力,但

是许多贫困山区青少年承受着较重的生活压力。同时,单一的生活模式也使他们容易形成

相应的心理定式,出现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随

着贫困山区青少年的“心理贫困”问题日渐突出,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和学

校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对贫困山区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贫困山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必然

较低,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面对生活困境仍能保持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甚至在各方

面表现得更为优秀。这一现实经验也得到了研究验证:部分贫困山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

诸如乐观、幸福感等积极因素的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为踏实肯干、沉稳自重、吃苦耐劳、富有责任心,这些积极因素使他们在同样条件下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与应变能力。心

理学家

Luthans(2021)等人研究发现,有效构建和开发心理资本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能够有效预防和消除各种心理疾病[5].因此,帮助贫困山区青少年克服“心理贫困”,提

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帮助他们获得战胜困难与挑战的心理资本,无疑是我国目前扶贫

工作不容忽视的另一重点。

三贫困山区青少年心理资本培育路径

李雪平和李双双(2021)研究发现,个体心理资本在公正世界信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

的链式中介作用显着[6].培育贫困山区青少年心理资本有助于增强其主观幸福感。对贫困

山区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培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培养自信力

自信力是增强个体心理资本的关键要素。通过一些途径可以有效提升个体的自信力,

增强贫困地区青少年对成功完成某项任务所具有的主观判断力和自我感受。

1. 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一是要学会改善自我认知,通过开展自我反省、社会比较、他人评价等一系列活动进行相对客观的自我评价;二是要勇于肯定自我,通过自我激励、

美好回忆、仪表训练等方法提升自信心,大胆肯定自己的优点,欣然接受自己的缺点,从

容面对失败。

2. 强化亲历的成功体验。为贫困山区青少年积极搭建各种锻炼能力的平台,通过各

种丰富的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个人的成功体验,

从而增强其自信力。

3. 利用正向的榜样作用。一是邀请成功校友开展系列讲座,讲述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二是树立优秀贫困学生典型,宣传其感恩、自强、自立等积极品质;此外还可以开展阅读

名人传记等活动,观察性的体验可以让个体了解到他人的成功和失误,从中不断学习、领悟,增强积极的自我信念。

(二)培养乐观思维

加强对贫困山区青少年的乐观思维培训。通过多方面训练,强化他们面对困难时积极

向上的思维方式,增强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1. 积极情绪管理,提高情绪智力。首先,应当帮助贫困山区的青少年认知他人的情绪,表达、管理自己的情绪,让他们掌握情绪管理的常用方法。其次,要做好心理辅导和

爱心联络工作,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第三,要经常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

2. 开展积极的归因训练。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风格对个体的自信心与心理健康

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贫困山区青少年要学会积极的归因,成功时多从自身的努力角度进

行归因;失败时,要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现状,最终取得成功。

3.

训练主动求助的技巧。贫困山区青少年往往面子薄,自尊心强,遇困难怕麻烦他人

只愿意自己想办法解决,所以有时就会丧失机会。主动求助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能力,研

究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之间存在很显着的关系,这也意味着学校的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提升其心理求助态度来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

理资本水平。主动求助是帮助贫困学生乐观面对困境并理解困因,从而引导他们最终达到

目标的有效手段。

(三)培养希望资源

希望是指是期望达到的某种目的或出现的.某种情况,是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找到达成

目标的有效途径的认知、信念和动力思维。在对贫困山区青少年的希望品质进行训练和培

育的过程中,应当多措并举。

1.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指导学生设定合理的人生目标和个性化的发展路径,使

其目标更具合理性、可测性和具体化,当然也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使学生能够依照自己

所设定的训练目标来合理安排学习计划。

2. 基于现实,构建合理的未来预期。贫困山区青少年在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上,要调节抱负水平,建立合理的期望。可以通过目标分解法,将那些需要长期完成的、难度

较高的目标分解为简单的短期目标,来依次对这些小目标实施监控和管理,进而推进终极

目标的实现。对不同的目标要有不同的时间期望和能力预期,做到不苛求、不强求,以免

因目标不当而产生心理挫折。

(四)培养韧性品质

韧性品质是指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能力和特征,它

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通过千锤百炼才能逐步获得。韧性品质通常被认为是事业发展

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成功因素。贫困山区青少年身处艰难困苦的环境之中,背负着较

重的生活、家庭、前途等各方面压力,然而这恰恰为培养他们的韧性品质提供了得天独厚

的“土壤”.培养他们的韧性品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正确认识挫折。引导贫困山区青少年以平常的心态接受挫折,正确认识困难情境

对自己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引导其感激和满足自己生活、学习中成功的一面,感受来自国家、社会、学校、同学的爱,引导他们由消极厌世逐渐转为积极乐观,在不断克服困难、

争取成功的过程中拥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个性品质。

2. 训练幽默功夫。幽默是一道功夫,是智慧,生活中幽默的人总会给自己和身边人

带来生活的乐趣。幽默是生活的调味剂,它能让我们每时每刻都能发现生命的美好。相反,刻板、封闭的人往往发现不了开心和快乐其实在身边。贫困山区青少年往往因为个性腼腆

和内向等原因缺乏幽默的细胞。当面对压力和挫折时,一句适当得体的幽默话和解嘲不仅

可以消除忧虑、稳定情绪,还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尴尬和困境、增强自信心。

总之,贫困山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程度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增强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等心理因素,能够切实提升他们的“心理资本”,增强他们未来的

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国家应当将“心理扶贫”与“经济扶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构

筑科学的社会支持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实现“心理扶贫”的多元

化发展,切实推进贫困山区青少年心理资本培育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