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词义的发展和变化

合集下载

词义的变化

词义的变化

(2)联想意义/关联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 词的关联意义又叫联想意义,是词的附带 意义,包括词的感情色彩,文体意义等,这 种意义不稳定,变化大。 Woman一词,让我们联想到“妈妈”, “养儿育女”,“温柔”,“持家”“脆 弱”。
词的关联意义可分为: 内涵意义 connotative meaning 社会意义 social meaning 情感意义 affective meaning 反映意义 reflected meaning 搭配意义 collocated meaning
小结 1.概念意义 2.内涵意义 3.社会意义 4.情感意义 5.反映意义
6.搭配意义
7.主题意义
逻辑、认知或外延的内容 通过语言所指事物来传递的意义 关于语言运用的社会环境意义 关于言者/作者的感情和态度意义 通过同一个词语的另一意义的联想 来传递的意义。 通过与倾向于出现在另一个词的环境 中出现的词的联想来传递的意义 通过组织信息的方式(语序、强调) 所传递的意义。
词义变化的基础

词义的变化(change of meaning)指的是词 义的改变和新义的产生。由于有的事物之间 在功能、形状、动作等特征方面存在着某些 相似之处,词可从一种事物、现象、行为的 名称转指另一种事物、现象、行为的名称, 如隐喻、借代、提喻等。这是词义的改变和 新义产生的基础。
I.词义的组成 (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
Hale Waihona Puke (2.2)社会意义social meaning 指关于语言运用的社会环境的意义,主要代表是 “文体/风格”意义stylistic meaning. 一类词的概念意义相同,风格意义不一定相同. 如: a. horse 一般用语, steed 诗歌用语, nag 俚语, geegee 儿语 b. father 中性, male parent 书卷气,专业术语, daddy 口语,儿语

英语词义演变的原因和主要方式

英语词义演变的原因和主要方式

浅谈英语词义演变的原因和主要方式摘要:词语的意义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历经千百年后,则会发生一定的甚至是重大的变化。

英语经历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及现代英语时期三个阶段的发展,法语词、拉丁语词、希腊语词和斯堪的纳维亚语词等的大量涌入,英语的词汇越来越丰富。

可以说,词汇的变化最快,也最显著。

这一方面表现在新词汇的产生和旧词汇的消亡,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词义的不断演变。

本文将讨论词义演变的诸多起源以及其主要方式。

关键字:词义的扩大,缩小,升格,降格等班级:07外国语学院教育3班学号:072725030姓名:黄滢作为语言的载体,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工具,词和词义都会随着时间不断地变化。

根据语言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个词常常会被赋予一些新的含义,或发生一些意义上的变化。

因此,词义的变化就是原有词义的改变和新词义的产生。

由于有的事物之间在功能、形状、动作等特征方面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那么命名该事物的词就可以从一种事物、现象、行为的名称转指成为另一种事物、现象、行为的名称,这是词义的改变和新词义产生的基础。

一词义演变的主要原因引起词义变化的原因很多,一位早期的语义学家把词义变化的原因归纳为三十一条。

词义变化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引起词义变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有:1.历史因素。

英语的历史起源于公元五世纪上半叶盎格鲁、撒克逊和裘德人所使用的语言,后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英国历史上两次外来入侵者的统治,加剧了词义的变化。

2.社会因素。

社会是在不断发展中进步的,语言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会给词赋予新的含义,原本是普通含义的词可能会变成专业术语,反之亦然。

3.语言因素。

词义的变化常常是由于语言的发展而造成的,语言的发展总是朝着一定的规律而动的,如词的省略(ellipsis),使得原本需要几个词表达的含义转到一个词上,使词义发生了变化。

4.心理因素。

这点主要是通过委婉语,夸张语及讽刺语的使用而改变着某些词的含义。

古代汉语知识点

古代汉语知识点

第一章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名词:天、地、草、木、山、川、人、手、耳、刀、马、牛、羊动词:出、入、起、坐、笑、骂、学、问、变等形容词:大、小、长、短、轻、重、方、圆、白、黑、数词:一、二、三、四、注意:这种词属于基本词汇。

保证了汉语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基本词汇的词义基本不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变化。

(2)古今词义基本不同1、旧词的死亡原因:历史事物的消亡腹社会观念的改变、被别的词语所取代倡优一一演员、艺人注意: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

这跟“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

“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

“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 打瞌睡一一泛指所有的睡觉《韩非子》:“人有酷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

”卖掉(卖的结果)一一卖的行为《左传•蹇叔哭师》:“穆公访诸于蹇叔。

”咨询(事)一一探访、拜访(人)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一)词义范围的变化所谓词义范围的变化,是就一个词新旧义位的比较而言。

一般认为,词义范围的变化有三种情况:1.扩大:意义由下位义变成了上位义。

《礼记•曲礼下》:“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

”诸侯之妻一一自己及他人的妻子2.缩小:意义由上位义变成了下位义。

《战国策》:“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泛指居处、房屋一一帝王的殿堂、居室《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以杖荷葆。

”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一一岳父《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泛指金属一一专指黄金。

3.转移:词的意义由一个范围转到了另外一个范围。

(词义转移:指词义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反映的对象从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两事类间虽有联系,但彼此之间无类属关系。

自考汉语基础00416总结

自考汉语基础00416总结

一、语音的性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概念: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们通过语音形式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的内容。

语音的自然属性:(1、语音的发生2、语音的辨识)语音的辨识:音高、音强、音长、音色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即频率高低)决定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发音体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3、音长:是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决定的。

4、音色,指不同声音相互区别的个性色彩。

在人类语音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共鸣器是咽腔、口腔和鼻腔。

发音器官各个部位的名称:上唇、下唇、鼻孔、上齿、舌尖、下齿、舌头、齿龈、鼻腔、硬腭、口腔、舌面、舌根、软腭、小舌、咽腔、会厌、甲状软骨、气管、环状软骨、声带、咽壁、食道语音的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二、语音单位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从听和说两方面可以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素:是对音节的构成要素进一步切分的结果,是从音色角度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

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形成的音素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形成的音素音位:是一种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声母:指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

韵母:指声母后面的音。

声调:旨贯穿于音节的具有辨义作用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调子。

三、记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国际音标一、声母的性质1辅音声母和零声母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共有22个辅音,其中21个可以作声母,一个只作韵尾,n既可以作声母也可以作韵尾。

以元音开头的音节称为“零声母音节”2普通话辅音声母的本音和呼读音。

所谓“本音”,是辅音的实际音值。

3辅音的发音条件。

(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发音部位:是辅音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

发音方法:主要指辅音发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

二、声母的分类声母按发音部位分类。

(可分为三大类七小类:1、唇音2、舌尖音3、舌面音)声母按发音方法分类。

韵母的性质韵母的构成。

元音的发音条件。

词义的演变和古今词义的异同

词义的演变和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二章词汇第一节词义的演变和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基本词汇的沿用(二)古代旧词的消亡(三)后代新词的产生(四)单音词的复音化(五)词汇量的扩充增长(六)词义词形的演变二、词义演变和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一)词义的演变(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1.古今略同2.古今迥异3.古今有同有异⑴小同大异⑵大同小异三、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造成古今词义差异的原因(一)词义数量的改变这里的词义数量指的是义项数量。

其改变情况有三:1.义项的增加2.义项的减少3.义项的更替(二)词义范围的改变这里的词义范围指的是词所表示概念的外延。

其改变情况有二: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三)词义色彩的改变这里的词义色彩主要指感情色彩,也包括语体色彩,都是就一个词的常用义而言的。

1.感情色彩的改变⑴褒义变为贬义⑵贬义变为褒义⑶中性变为褒义⑷中性变为贬义⑸褒义变为中性⑹贬义变为中性2.语体色彩的改变(四)词义程度的改变这里的词义程度主要指轻重程度。

其改变情况有二:1.词义由轻变重2.词义由重变轻四、如何排除古今词义差异造成的障碍(一)树立词义发展变化的历史主义观点(二)注意现代汉语双音词和成语、熟语的语素中保留的古义(三)充分利用古今注释、工具书和前人著述(四)熟读典范文言作品,逐步掌握古汉语常用词第二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 词的本义从理论上说,词的本义就是一个词本来的意义。

但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本义,实际上是指一个词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证的初始意义。

(二)词的引申义词的引申义是指一个词由其本义推演引申而形成的意义。

1.直接引申义2.间接引申义二、探求本义的方法和意义(一)探求本义的方法1.分析字形2.考核文献(二) 探求本义的意义1.举纲张目,可使我们理解词义更透彻2.推本溯源,可是我们解释词义有根据3.以简驭繁,有助于我们把握整个词义系统及词的派生关系三、词义引申的方式和类型(一) 词义引申的方式1.内因生义⑴时空关系⑵因果关系⑶反正关系⑷动静关系⑸实虚关系⑹同所衍生关系2.外因生义⑴借助自然条件⑵借助社会条件3.修辞生义⑴借助比喻⑵借助借代(二)词义引申的类型1.辐射型2.连锁型四、词义引申的相互影响(一)同步引申1.同义词的同步引申2.反义词的同步引申(二)相向引申(三)替补引申五、学习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应注意的问题(一)要注意区分字的本义和词的本义1.词的实际本义早于字的本义2.字的本义不完全是实际使用过的词义3.一字记多词,字的本义只能与一个词的本义密切相关(二)要注意区分引申义和假借义1.“本无其字”的假借产生的假借义2.“本有其字”的通假产生的假借义(三)要注意词义引申后字形和读音的变化1.改变读音2.改变字形3.音形皆变(四)要注意利用前人的成果1.取其精华2.明其讹误第三节古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一、单音词和复音词(一)古汉语中单音词和复音词的基本情况1.单音词2.复音词(二)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原因和作用1.复音化是分化一词多义的有效方法2.复音化是减少同音词和同形词的重要手段(三)古汉语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的几种主要方式1.同义(含近义和同类)词连用形成复音词2.非同义词连用形成复音词3.增加词头或词尾形成复音词⑴增加词头⑵增加词尾4.改用与原词字形无关的复音词二、古汉语中的双音词(一)单纯词1.叠音词2.连绵词⑴双声联绵词⑵叠韵联绵词⑶双声兼叠韵联绵词⑷其他联绵词(二)合成词1.复合式合成词⑴联合型A.同义联合型B.对义联合型⑵偏正型A.定中关系型B.对义联合型⑶动宾型⑷介宾型⑸主谓型⑹补充型2.附加式合成词⑴词缀词根型⑵词根词缀型3.重叠式合成词三、学习单音词和复音词应注意的问题(一)不要误合单音词(二)不要误拆联绵词(三)不要误解偏义词1.同义联合型偏义词2.对义联合型偏义词第四节古汉语中的同义词一、什么是同义词(一)绝对同义词(二)相对同义词二、同义词形成的原因(一)词义的引申(二)方言的作用(三)社会的影响1.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2.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三、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一)词义上的差别1.形制不同2.用途不用3.质料不同4.部位不同5.范围不同6.方式不同7.姿态不同8.对象不同9.时间不同10.速度不同11.距离不同12.程度不同13.侧重点不同(二)用法上的差别1.适用对象不同2.使用地域不同3.结合能力不同4.语法特点不同5.语序不同(三)色彩上的差别1.感情色彩不同2.语体色彩不同四、确定同义词的根据(一)文献上的根据1.连文2.对文(二)训诂上的根据1.单训2.互训3.同训4.封闭型递训五、辨析同义词的方法(一)借助文献语境1.替换法2.比较法(二)借助训诂材料1.文献训诂材料⑴正文中的训诂材料⑵注疏中的训诂材料2.专书训诂材料(三)借助词语本义(四)借助反义词六、学习同义词应注意的问题(一)同义词的“同”是就义项而言(二)要注意同义词的时代性1.同义变为不同义2.不同义变为同义(三)要注意同义词的层次性1.本义相同或相近2.引申义相同或相近3.一词本义与另一词引申义相同或相近(四)要注意同义词泛指与特指的不同1.泛指重其同,特指重其异2.泛指表属概念,特指表种概念第五节古汉语中的同源词一、同源词与同源字(一)同源词及其特征1.什么是同源词2.同源词的基本特征(二)同源词的书写形式——同源字二、确定同源词的根据(一)意义上的根据1.互训2.同训3.声训4.通训5.反训(二)语音上的根据1.音同2.音近(三)字形上的参考1.形声兼会意字提供的参考2.“准形声兼会意字”提供的参考(四)语源上的考察三、同源词的分类(一)从字形角度分1.形体相同的同源词2.形体部分相同的同源词3.形体无关的同源词(二)从语音角度分1.同音同源词2.音近同源词(三)从词义角度分1.同义同源词2.近义同源词3.反义同源词4.义通同源词四、同源词研究的意义(一)有助于正确认识汉语词汇系统(二)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词义(三)有助于探求事物得名之源(四)有助于汉语词汇史和整个汉语史的研究。

第二节 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

• 子皙信美矣。 公元年》
《左传.昭
• 从汉代开始,“信”指信使,使者, 送信的人(取其守信用之意)。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孔 雀东南飞》
• 六朝时,“信”有了“书信”义。 “朱处仁今何在?往得其书信,遂不取 答。” 王羲之《杂帖》
• (2)输 • 在上古有“输送、转运”义和“缴纳、 献纳”义 : 秦於是乎输粟於晋。 《左传· 僖三十年》 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 《盐铁 论· 本议》
第二章第二章词汇词汇第二节第二节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一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一古词的消亡和新词的产生??1古词的消亡?珪笏珑珽????2新词的产生?楼?茶?骆驼葡萄?比丘比丘尼袈裟佛浮屠和尚?站歹?阿马阿哥胭脂石榴?二词义的演变?1义项的增加?1信?从先秦到两汉经常用作形容词动词副词
• 中古以后产生“失败”义: 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时。 白居易《放言》
(3)快 上古表“喜悦、快乐”义,或“舒畅、 畅快”义: 文信侯去而不快。 《战策· 秦策五》 快哉,此风! 宋玉《风赋》
• 中古产生新义: ①迅速:《世说新语· 汰侈》:“彭 城王有快牛,甚爱惜之。” ②锋利:《齐民要术· 杂说》:“调 习器械,务令快利。”
• (3)爱
• ①喜爱: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 赵策》 • ②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孟子. 梁惠王上》
• 3、义项的改变
• 义项的改变在这里专指一个词的某 一个意义发生了质的变化。 如“走” 的古义是“跑”,今义是“行走”, “去”的古义是“离开”,“孟子去 齐”;今义是“到…去”。
• 2、义项的减少 • (1)坟 • 古义有水边的高地: 登大坟以远望兮。 • 有“大”义,如: 纵禁财,发坟仓。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一、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与现实中出现新的事物有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为表达这些新事物的需要而产生新词。

例如:卡车、轿车、赛车、越野车、面包车等等都是语言中出现的新词。

旧词消亡的一个原因是旧事物的消亡。

例如:甲长(若干户编作一甲,甲设甲长)、保长(若干甲编作一保,保设保长)。

旧词消亡的另一个原因是词汇系统的变动和人们认识的变化。

在上古,汉族人对某些现象的划分很细,同类的事物稍有不同就给以不同的名称。

例如马这种牲畜,只要肤色不同就有不同的名称:前右脚白的马叫“启”,前左脚白的马叫“踦”(qī),后右脚白的马叫“骧”,后左脚白的马叫“馵”(zhù),前两脚白的马叫“騱”(xī),后两脚白的马叫“翑”(qú),四只蹄子都白的叫“騚”,身子黑而胯下白的叫“驈”(yù),白毛黑鬃的叫“骆”(luò),纯黑色的叫“骊”(lí),黄白相间的叫“皇”,红黄色的叫“騂”(xīng)等等。

“马”作了这样的区分,猪、羊、牛等也有类似的区分。

表示行走的意义,只要走的场合和方式稍有不同,也各有不同的说法:在室中漫步走叫“跱”,在堂上小步走叫“行”,在堂下举步徐行叫“步”,在中庭快步走叫“走”,在门外快步走叫“趋”,在大路上疾行叫“奔”,在草丛、山林中走叫“跋”,在水中走叫“涉”。

表示事物性质的词语也是如此。

例如表示白的颜色也是因所表示的事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日白为“晓”,月白为“皎”,霜雪白为“皑”(ái),草花白为“皅(pā)”,玉石白为“皦”(jiǎo),人白为“皙”,鸟白为“”(hé)。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现象越来越多,如果继续给每一类新事物、新现象起一个单音节的名称,这必然增加人们记忆的负担,不便于语言的学习和使用。

后来,人们把事物的小类归成大类:不同颜色的马都归为马,不同场合和方式的走都是走,不同事物的白都是白。

现代汉语教学内容介绍

现代汉语教学内容介绍

现代汉语教学内容介绍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讲授有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基本知识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一门课程, 它以马列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 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本课程以语言学基础理论为指导, 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手段相互配合的优势, 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交互功能开展教学, 并根据成人教育注重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特点和需要, 突出实用性, 重点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着重进行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 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水平。

通过教学, 要求做到以下两点:(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因此, 学生要充分认识掌握现代汉语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规范化在现代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 初步具备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尤其是重视辨别异同和辨别正误的能力的培养, 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语汇(以上为第一学期教学内容)、语法、修辞、语言运用(以上为第二学期教学内容)等七个部分。

绪论介绍语言、普通话和方言等内容, 语音介绍普通话声韵调系统, 文字部分介绍现代汉字状况, 语汇部分介绍语汇的构成成分, 语法部分介绍词、词组和句子的结构系统及其运用, 修辞部分介绍词语、句式、修辞格的使用, 语言运用从交际、信息、文化三个角度介绍现代汉语的现实应用问题。

每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又分若干节, 循序渐进。

每节后均附思考与练习, 习题内容包括巩固性的, 综合性的、启发性的, 是教材的组成部分。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的使用本课程文字教材为分离型教材, 文字教材是《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学习指导书》, 前者是为编制音像教材、网上辅导材料、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 后者对《现代汉语》的重点、难点作了补充阐释, 结合各章教学内容编写了自测题、思考与练习答案提示, 便于学生自学使用。

总结词义的发展和变化 蒋绍愚

总结词义的发展和变化 蒋绍愚

关于词义的发展变化一般认为有引申、假借两种途径。

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因为假借只是文字的问题,而与词义无关。

引申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并不是唯一途径。

关于词义的发展变化,通常还分为“扩大、缩小、转移”三类。

“子”这个词,古代和现代都有若干个义位。

它们的关系是子(古)A男子的美称---------- 减少-------------- a、0B子女----------- 缩小-------------- b、儿子子(今)C、0 ------------ 增加--------------- c、幼小的总结:子这个词从古代发展到现代,是减少了一个义位A,增加了一个义位C,还有一个B是缩小了。

这样描述“子”这个词的古今变化,才是全面的,清楚的。

可见,在词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中,首先要注意它的义位的增加与减少。

其次,在义位的增减以外,有的义位古今发生了变化,我们就再来分析这种变化是扩大、缩小、还是转移。

当然,新增加的义位和原有的义位之间往往是有联系的。

它们之间通常是意义的转移,比如古代的“子”的“子女”义和现代的“子”的“幼小”义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

1扩大、2缩小、3转移如何确定“扩大、缩小、转移”,从逻辑上说“扩大”和“缩小”应是“属”与“种”之间的变化,除此以外就是“转移”。

响:回声(种)-------声音(属)扩大宫:房屋(属)-------帝王的房屋(种)缩小兵:武器-------持武器的人转移●中心义素不变,限定义素减少,就是词义的扩大●中心义素不变,限定义素增加,就是词义的缩小●保留原有的若干义素,但中心义素改变,就是词义的转移。

从原义产生出比喻义也属于转移,只不过在比喻义中保留的是原义的隐含义素。

如:本的原义是“树干”,它的隐含义素是“主要的”,这个隐含义素在比喻义“主要”的东西中成了限定义素。

中心义素:构成一个义位的诸义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平列的,其中有一个义素决定该义位的类别限定义素:其他义素的作用在于把这个义位和同类别的其他义位加以区分。

举例说明词义变化发展的方式

举例说明词义变化发展的方式

举例说明词义变化发展的方式
⑴词义的扩大,即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

如汉语的“江”“河”原来只指“长江”“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

⑵词义的缩小,即演变后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

如“臭”原指一切气味,包括香味和臭味,现在只指臭味。

⑶词义的转移,即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象。

如“步”原来指“行走”,现在指“跨出一脚的距离”。

古今词义变化分为五种一、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

二、词义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

三、词义弱化。

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

四、词义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就叫做词义的转移。

五、感情色彩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历史进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

论汉语词义发展的特征和演变

论汉语词义发展的特征和演变

论汉语词义发展的特征和演变一、引言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其词义发展和演变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词义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汉语词义发展的特征和演变。

二、汉语词义发展的特征1. 多义性汉语词义的发展常常存在多义性。

一个词的不同义项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下出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义项可能会发生变化。

例如,汉语中的“心”一词,既可以表示人体器官,也可以表示人的思想、情感等。

这种多义性反映了汉语词义发展的灵活性和变化性。

2. 拓展性汉语词义的发展常常表现为词义的拓展。

在不同的语境中,一个词的本义可能会被引申或拓展出新的意义。

例如,汉语中的“云”一词,原本指天空中的气象现象,后来引申为指示数量或范围的词语。

这种拓展性反映了汉语词义发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 借义汉语词义的发展中常常存在借义的现象。

借义指的是一个词从一个语义领域借用到另一个语义领域,并在新的语义领域中产生新的意义。

例如,汉语中的“红”一词,既可以表示颜色,也可以表示政治意义上的革命、进步等。

这种借义现象表明汉语词义发展的跨领域特点。

三、汉语词义演变的过程1. 词义的扩大汉语词义的演变过程常常表现为词义的扩大。

一个词原本只有狭义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了其适用范围,涵盖了更广泛的概念。

例如,汉语中的“工人”一词,最初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后来扩大为指从事各种劳动的人。

这种词义的扩大反映了汉语词义演变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

2. 词义的缩小汉语词义的演变过程中还常常出现词义的缩小现象。

一个词原本具有广义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了其适用范围,具体化为某一特定概念。

例如,汉语中的“车”一词,最初指交通工具,后来缩小为指机动车辆。

这种词义的缩小反映了汉语词义演变的语言规范化和语义精确化。

3. 词义的转化汉语词义的演变过程中还常常出现词义的转化现象。

当代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

当代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

当代汉语词义的变化与发展摘要: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与社会是共变的,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的时候,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由封闭走向了开放,近几十年来,汉语语言词义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本文从当代汉语词义发展变化的特点、方式、原因来阐述。

关键词:词义发展变化建国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社会中一切可以察觉到的时代演进和社会变化都充分反映在语言这一“信息载体”上,因为语言中的词汇就具备了折射时代以及反映社会的功能。

尽管对于汉语的整个发展历程来说,新时期的汉语的历史只是弹指一瞬间——短暂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但就是这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时间,各种变化的情况对汉语的词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什么叫词义呢?词义是人们对词所指称的对象的认定,对所指事物表征、本质的感受、理解和评价,对于词语所含情感、语态的细腻体会,对于生物化构词依据的习惯性联想,以及对词的实际使用条件、方式(在语法上和语义上)的判断等方面的总和。

①新时期词义的主要变化主要有四个表现。

首先新时期的词义在总体上呈现一种单一性和明晰性,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第一是单义现象和多义现象比例失衡,前者远远多于后者,单义现象已经成为新时期词义现象的主体。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订本)后附的“新词新义”包括单义词1051个,约占总数的87.6%,包括多义词149个,约占总数的12.4%。

这种结构分布,使得新时期词义构架相对呈现出单一性。

其中原因应该来自两方面:首先,大量涌入的新词使用的时间太短,一时间,除了本义之外,很难产生新的派生义。

因为词义的派生要有一个过程,先是在言语中使用,而后逐渐约定俗成、固定为词义,因此较高的使用频率和一定的时间是词义派生的两个重要指标和参数,而新词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在目前呈现单一性是必然的。

另外,许多社会化的行业语目前依然是单义,当然这种特点是暂时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行业语会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其词义的派生的步伐也会加快,也会逐渐呈现多义性的特点。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汉语文、师范、文秘方向适用)《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说明本大纲的修订,主要依据新制订的教学计划以及以往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实际情况。

一、《语言学概论》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授予学生有关语言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今后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一定能力。

三、本课程的开设,对解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以及藏语、英语中存在的一些语言现象,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四、本课程以语言的内部结构及发展,语言的分化和整化,语言的接触,语言对策以及语言的本质等内容为教学重点。

五、根据西藏民族学院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民院学生的特点,我们选用了中央民族大学马学良教授主编的《语言学概论》教材作为学生的主要参考书。

六、教授本课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向学生适量介绍国内外语言学的新进展。

2.注意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基础语言课程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3.注意体现民族院校的特点以及教学对象的语言实际,在讲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时,应多从汉语的情况出发,兼顾藏语、英语等其它语言。

举例应以汉语、藏语、英语为主,其它语言为辅。

4.由于本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不易掌握,教学中应注意深入浅出、重点突出、例证充分,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加强趣味性。

5.本课以讲授为主,辅以适量的练习,以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并培养学生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6.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外出搞一些小型的语言调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本课程讲授一学期,分68和51两种学时。

课程时间分配和进度详见表—1。

八、教学大纲是参考性文件,教师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使用时可以灵活掌握或作适当的调整。

九、本大纲适用于我院语文系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以及师范本科和成人本科学生,专科学生使用时可适当调整内容,降低部分要求。

词义和词义的演变课件

词义和词义的演变课件
、有预谋。
实例三:外来词汇词义的演变
总结词
外来词汇是指从其他语言中引入的词汇 ,其词义的演变往往受到语言文化差异 的影响。
VS
详细描述
外来词汇的词义演变过程比较特殊,往往 涉及到语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例如,“ 咖啡”一词来源于阿拉伯语,最初是指用 开水冲泡的饮料,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代咖 啡豆和咖啡店;“沙发”一词来源于英语 ,最初是指一种软垫椅子,后来逐渐演变 为指代家具和家居用品。
词义是社会成员共同认 可和使用的,随着社会 的发展和变化,词义也
会发生变化。
词义的类型
01
02
03
本义
指一个词最初的含义,通 常是其字面意义。
引申义
指一个词从本义派生出来 的意义,通常是根据事物 的内在联系或比喻、象征 等方式引申出来的。
比喻义
指通过比喻手法所形成的 一种特殊的比喻意义,通 常是通过联想而产生的。
感谢您的观看
TH义演变的未来展望
深入研究词义演变的规律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词义演变的规律,揭示更多词义演 变的内在机制。
跨语言比较研究
通过跨语言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语言中词义演变的共性和差异 ,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词义演变的本质。
结合实际应用研究
结合语言实际应用,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等,研究词义演变 对于提高语言技术的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02 词义的演变过程
词义演变的类型
时间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词义可能会发 生变化。例如,“报纸”一词在 古代指的是写字的纸,而现在指
的是印刷的新闻纸。
地域变化
在不同的地区,同一个词可能会 有不同的含义。例如,“肥皂” 在某些地区指的是清洁身体用的 物品,而在其他地区则指的是清

汉语词汇史汇总

汉语词汇史汇总

第二章 汉语词汇的发展

第一节
远古汉语词汇的概况
远古,指的是商代后半期从盘庚迁殷到帝乙(纣王之父)时代,即从公 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28年这段时期(此前我们称为太古)。今天我们能够 看到的最早的文字材料,从甲骨文字的书写形式和所表现的内容看,汉语到 这时已经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已远远地摆脱了原始状态。就书契 所记录的词汇情况看,汉语的词汇体系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相当完 备,为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奠定了一个初步基础。 一、甲骨文词汇已有较强的系统性 【名词】 已经辨认确定的甲骨文字中,有名词约800个,主要包括: 1.天象、地理方面的名称:‚雨赽、云谪、山荫、丘、岩、阜、陵、陆、 谷、石、野、川佥、水尊、州、沚、泉、渊、涧、土‛等。 卜辞里还没有‚地、海、湖、洋、泊‛等词。 • 2.时间词有‚日、月、年、岁、春、秋、旬、晨、时、莫、夕、昏、朝、 旦、明、昔‛等,还有‚甲子、乙丑、丙寅……‛整套干支纪年的名称。


一、词的产生消亡过程
从词汇学的角度来考察汉语词汇的发展,就是要考察汉语中这一新词 产生和旧词消亡的全过程。


二、词义的演变
考察汉语词义的演变及其规律,探讨汉语中一词多义和同音词、同义 词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也是研究汉语词汇史的任务之一。


三、构词方式及其发展
研究不同时期新词的构词方式及其发展,也是研究汉语词汇史的任务。 汉语新词的创造,在历史上主要通过两种构词手段,即音变构词和句务、材料和概况
• 第一节

研究汉语词汇史的任务
汉语词汇史关于汉语词汇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汉语词汇 构成、发展的历史。它的任务是弄清不同时期汉语词汇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了解汉语词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探索这些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原 因,揭示出汉语词汇发展的内部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1 ➢2
本章参考文献

1996

1989

——庆祝王力先生学术活
1989

2000

1983
本章参考文献




VP neg
,1997(1)
• 1987(4)


1999 1989
1988(1)
2008 2001
第一节 词义发展的几种方式
词义发展有多种途径。影响词义发展的因素有语言内部的,如词汇自 身的发展、词汇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语法、修辞等因素的影响等;也有 语言外部的,如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因素等。
一、引申
➢ 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词义发展。从义素分析的角度来 说,就是一个词的某个义位在发展的过程中某些义素保留,某些义 素改变,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义位。引申的方式可以分为链条式和辐 射式两个基本类型。
➢ 实际上,在词义引申的过程中,两种方式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
第一节 词义发展的几种方式
一、引申
例如,“閒”有以下一些义位: ①缝隙。《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閒而窥其夫。” ②距离。《淮南子·俶真》:“则美丑有閒矣。” ③更迭。《尚书·益稷》:“笙镛以閒。” ④嫌隙。《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臣多閒。” ⑤离间。《史记·项羽本纪》:“乃用陈平计,閒项王。” ⑥侦伺。《国语·鲁语下》:“齐人閒晋之祸,伐取朝歌。” ⑦间谍。《孙子·用閒》:“非圣智不能用閒。” ⑧中间(空间、时间)。《左传·僖公五年》:“师出于陈郑之閒。” ⑨空闲。《楚辞·九歌·湘君》:“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閒。” ⑩安闲。《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子取其麋鹿以閒鄙邑。”
第一节 什么是词义的发展变化
词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分析词义的发展变化应当以义位为单位。从 义位的角度来看,词义的发展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义位的增减,二是义 位的变化。
一、义位的增减
➢ 义位的增减就是一个词增加了新的义位或者消失了旧的义位。
二、义位的变化
➢ (1)词义扩大,即限定性义素减少,由下位义变为上位义。 ➢ (2)词义缩小,即限定性义素增加,由上位义变为下位义。 ➢ (3)词义转移,即中心义素改变,词义的范围发生变化。
第一节 什么是词义的发展变化
三、义位变化与增减的关系
➢ 义位的变化会引起义位的增减。词义扩大或缩小后,通常是新的义 位取代了旧的义位。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认为是旧的义位消失 了,新的义位产生了。
➢ 如果是词义发生转移,则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旧义位消失。二 是新旧义位同时并存。
➢ 义位的变化都是词义引申的结果,而词义的发展不仅限于引申一条 途径,所以义位的增加不一定是义位变化造成的。义位的减少也不 一定是义位变化造成的,而可能与词汇的兴替有关。
第一节 词义发展的几种方式
二、类推
➢ 类推是指一个词因为受其同义词或反义词的影响而类推出来新的义位。
三、沾染
➢ 沾染是指一个词由于经常与另外一个词组合在一起Βιβλιοθήκη 用,从而获得该词 的某个或某些义位。
四、虚化
➢ 虚化是指实词的词汇义消失演变为虚词。
第一节 词义发展的几种方式
五、修辞影响
➢ 由于修辞影响产生的词义变化是指一个词由于修辞的原因产生的临时意 义固定下来成为该词的一个义位。
例如,“金”本指金属,用来代指金属制的打击乐器,特指军中作信号用的钲, 成为固定的义位。如: 坚惧为冲所获,乃击金以止军。(《晋书·苻坚载记下》) 不须炮响金敲,后拥前号,这青骢到时,行人尽晓。(清李渔《蜃中楼·传书》) 又如,“崩”的本义是“山崩”,如: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山陵不崩,川谷不塞。(《汉书·武帝纪》) 隐喻指帝王死,成为固定的义位,指帝王、皇后死。如: 三月庚戌,天王崩。(《春秋·隐公三年》) 天子死曰崩。(《礼记·曲礼下》) 即位五年,王太后乃崩。(《汉书·五行志》)
第二章 词义的发展和变化
第二章 词义的发展和变化
词义的发展和变化表现在义位的增减和义位的变化两 个方面。义位的变化有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类型。词义 的发展主要有引申、类推、沾染、虚化和修辞影响等几种 方式。义位的增减不仅与词义的发展有关,还与词汇的兴 替有关。
目录
第一节 什么是词义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词义发展的几种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