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分解
公共政策分析教案陈庆云版
公共政策分析教案-陈庆云版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公共政策的概念和特性理解公共政策的重要性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分析框架1.2 公共政策的定义和特性解释公共政策的定义探讨公共政策的特性,如普遍性、强制性、公平性等1.3 公共政策的重要性分析公共政策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强调公共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1.4 公共政策的基本分析框架介绍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包括问题定义、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等解释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第二章:公共政策的制定2.1 政策问题的定义探讨如何识别和定义政策问题分析问题定义的重要性2.2 政策制定的主体和过程介绍政策制定的主体,如政府、议会、行政机关等阐述政策制定的过程,包括议程设置、政策规划、政策合法化等2.3 政策制定的方法和工具探讨常用的政策制定方法和工具,如调研、分析模型、专家咨询等强调方法选择和工具应用的重要性2.4 政策制定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分析利益相关者在政策制定中的角色和影响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和沟通第三章:公共政策的执行3.1 政策执行的基本概念解释政策执行的含义和目标探讨政策执行与政策制定的关系3.2 政策执行的主体和机制介绍政策执行的主体,如政府部门、执行机构等阐述政策执行的机制,如资源配置、协调合作、监督控制等3.3 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和挑战分析政策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如资源不足、利益冲突、执行力不足等探讨应对问题和挑战的策略和方法3.4 政策执行的评估和监控介绍政策执行评估和监控的重要性阐述评估和监控的方法和工具,如绩效评估、监督机制等第四章:公共政策的评估4.1 政策评估的基本概念解释政策评估的含义和目标探讨政策评估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关系4.2 政策评估的主体和过程介绍政策评估的主体,如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估机构等阐述政策评估的过程,包括评估目标确定、数据收集、评估方法选择等4.3 政策评估的方法和工具探讨常用的政策评估方法和工具,如效果评估、成本效益分析、案例研究等强调方法选择和工具应用的重要性4.4 政策评估的结果和应用分析政策评估结果的呈现和应用,如政策调整、政策优化等探讨如何将评估结果转化为政策改进的行动指导第五章:公共政策的案例分析5.1 案例选择和分析的重要性解释为什么选择特定的案例进行分析强调案例分析在理解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作用5.2 案例分析和研究方法介绍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如叙事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阐述如何选择和应用这些方法进行案例分析5.3 案例分析和研究实例分析具体的公共政策案例,如环境保护政策、教育政策等探讨案例中的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以及其成效和问题5.4 案例分析的启示和应用提炼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如何将案例分析的启示应用于实际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第六章:公共政策的监测与评价6.1 监测与评价的基本概念解释公共政策监测与评价的含义和目标探讨监测与评价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重要性6.2 监测与评价的主体和过程介绍监测与评价的主体,如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估机构等阐述监测与评价的过程,包括目标设定、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6.3 监测与评价的方法和工具探讨常用的监测与评价方法和工具,如绩效指标、数据可视化、监控系统等强调方法选择和工具应用的重要性6.4 监测与评价的结果和应用分析监测与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应用,如政策调整、决策支持等探讨如何将监测与评价结果转化为政策改进的行动指导第七章: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7.1 政治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分析政治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如政治稳定性、政策导向等探讨政治因素对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作用7.2 经济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分析经济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等探讨经济因素对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制约作用7.3 社会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分析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如公众需求、社会价值观等探讨社会因素对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引导作用7.4 文化与伦理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分析文化和伦理价值观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探讨文化和伦理因素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重要性第八章:公共政策的变革与创新8.1 公共政策变革的动因分析导致公共政策变革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探讨公共政策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8.2 公共政策变革的过程与方法介绍公共政策变革的过程,如政策规划、政策试点、政策推广等阐述变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8.3 公共政策创新的理念与实践探讨公共政策创新的理念,如开放性、灵活性、持续性等分析具体政策创新实践的案例和经验8.4 公共政策变革与创新的挑战与应对分析公共政策变革与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如利益调整、资源配置等探讨应对挑战的策略和方法第九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国际经验9.1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政策分析的经验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政策分析的理念、方法和实践探讨其对我国公共政策分析的启示和借鉴意义9.2 发展中国家公共政策分析的经验分析发展中国家公共政策分析的特点和挑战探讨发展中国家公共政策分析对我国的借鉴作用9.3 国际组织公共政策分析的经验介绍国际组织公共政策分析的理念、方法和实践分析国际组织公共政策分析对我国的启示和影响9.4 我国公共政策分析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探讨我国公共政策分析与国际经验的交流与合作强调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提高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能力的重要性第十章:公共政策分析的未来发展10.1 公共政策分析的发展趋势分析公共政策分析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技术应用、方法创新等探讨公共政策分析在应对未来挑战中的角色和责任10.2 公共政策分析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公共政策分析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探讨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的策略和方法10.3 公共政策分析的教育与培训强调公共政策分析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探讨公共政策分析教育和培训的方法、内容和体系建设10.4 公共政策分析者的职业素养与道德规范分析公共政策分析者的职业素养要求,如独立思考、严谨治学等探讨公共政策分析者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公共政策分析展开,涵盖政策定义、制定、执行、评估、监测、影响因素、变革、创新、国际经验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
公共政策
• (1)问题确认。系统探讨政策问题的含义与结 构类型,重点讨论政策问题确认的条件、过程 和方法。
• (2)议程设置。系统探讨政策议程的涵义与类 型,明晰政策议程设置的途径,重点讨论政策 议程设置的过程。
• (3)政策规划。系统深入探讨政策规划的含义、 政策规划的步骤与原则。
• (4)政策合法化。系统探讨政策合法化的含义、 政策合法化的过程。
“政策分析”——作为政策科学或政策研究领域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政策研究方法论或分析方法 及技术作为对象;
“公共政策研究”——从属于政策科学的一个分支, 以基本国策的研究、分析和评价为内容。
16
第二部分 公共政策制定
• 公共政策制定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 题,经过法定程序提出、论证并选择相应 政策方案的一个复杂动态过程。它是一个 提出公共问题、确定政策议程、制定政策 目标、论证和选择政策方案以及政策合法 化的过程。
⌂ 但是偶然的社会事件或政治事件都能使政 策之窗开启,发展得较为成熟的三条源流 汇合。
⌂ 政策企业家就有可能利用这样的机会之窗 来促进公共问题进入政策议程,促使新政 策的形成。
34
延伸阅读1
1 Zahariadis:对政治源流的改进
Howlett:“可预测”和“不可预测 2 ”的
政策之窗
Travis:美国外交援助政策的
• 法律必须具有高度的明确性,每一部法典 或单行法律和法规,都必须以规则为主, 而不能仅限于原则性的规定,否则就难以 对权利义务关系加以有效的调整。
• 而政策则不同,有些政策文件主要或完全 由原则性规定组成,只规定行为方向而不 规定具体的行为规则。
8
3.实施方式不同
• 法律具有鲜明的强制性和惩罚性,它依靠其强制 力使人们普遍遵从。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复习笔记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
育明教育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辅导再创佳绩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6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更有8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人指导一对一指导!(一)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笔记——育明教育考研咨询师整理汇编·八年积淀政策过程的一般框架就是我们所说的教科书式的过程模型,也叫阶段模型。
把公共政策看作是由政策主体作用于政策客体的决策行为,公共政策分析正是设计并选择政策方案的过程。
李永军说过他认为这种简单地建立主体客体的对立划分上的线性过程一般模型存在很大的缺陷,但是却毕竟还是主流的模型。
与此相对应,我们看到诸如多源流模型,倡导者联盟框架、间歇性均衡框架,政策传播与创新框架都与此不同,一方面并不简单地把公共政策过程看作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即并不对政策行为者作简单的主体和客体的划分,另一方面认为政策过程不是线性的先制定政策再执行政策的过程,而是复杂多变的。
这几种框架是对传统的阶段模型框架的创新。
由于整个政策分析学科内在发展逻辑较为混乱,还未形成统一的模式,所以不用在学科发展上作太多的纠缠,只需要记住每一个模型内部具体说了什么就行了。
这本笔记有很多是用论述和讲述的口吻写的,非常利于理解。
虽然内容很多,但并不难记忆。
虽然陈庆云时代和李永军时代考察的重点不一样,前者是利益政策,决策类型,政策过程,后者是政府市场关系及政策工具,但是二者要考察的内容极少超出书本上的内容,只是书上有的东西很容易被忽略罢了。
所以最终还是要回归书本,把书本理解得滚瓜烂熟才是根本。
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公共政策(在形式上)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突出公共性,意味着公共政策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政府应当是社会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和增进者。
公共政策分析
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1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有效地增进利益和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2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阶级性,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合法性)3公共政策的功能(导向,调控,分配)4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要素:政策目标问题方案执行评估信息资源模型?#;分析的原则:系统协调预测性原则分解综合民主)第二章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有关政府角色定位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分析逻辑(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途径,有市场失灵导致政府干预;政府失灵制约政府作用)因此,我们在选择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时应综合考虑两种失灵的可能性,平衡政府敢于成本和收益,最终选择是否引入公共政策以及何时引入公共政策。
一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1 社会问题的定义在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中至少另一部分人同时感到不满的状态和现象2 社会问题的认定和价值标准A 社会问题的认定(事实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B 认定过程中的价值标准(福利,效率,公平)3 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A 作为非正式部门的社区最基本的途径空间特点(非正式性,第四部门)B 三个正式部门二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的原因分析及其缺陷三政府角色与公共政策1 政府角色定位规范理论关于公共政策理想作用范围的理论2 基本逻辑(价值标准体系,解决社会问题各种方案的综合评价,按评判结果选优)3 争论事实层面价值层面(效率与公平)4 政府与其他部门关系类型划分(替代性,补充型)趋势(市场化趋势,第三部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角色变迁:发展中被侵蚀,发达国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分析一公共政策主体1 官方决策者(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中国共产党)2 非官方决策者(利益集团,政党,大众传媒,思想库,公民个人)二公共政策客体1 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社会问题是社会的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2 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目标群体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A 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 从利益关系的角度进行认识,差别冲突矛盾所以需要永公共政策去调节和规范公共政策制定的根本目标是处理好三者利益关系,实现三者利益的和谐C 目标群体的态度理解接受遵从公共政策的程度是决定公共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课件
18
思考:
• 这个“严打酒后驾车”事件,是不是可以称之为是一个公共 政策呢?
• 政策的概念:
• 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 则。——《辞海》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19
中外学者是这样定义公共政策的:
• 伍德罗•威尔逊: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 法权者制定地,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10
• 为此,8月15日起,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严厉
整治“酒后驾驶行为”。在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行 动中,对酒后驾驶行为,一律按《道路交通安全 法》规定的上限处罚。行动实施一周来,全国共 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25000多起。其中浙江、 山东、上海、江苏、北京分别查处的酒后驾驶违 法行为都在1000起以上,位居全国前五位,仅浙 江就查处3000多起。酒驾已成常态,到底如何治 本,你有好建议吗?
• 政策建议: 出于政治的考虑,保证国家采取正确的政策,以 实现正确的目标。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37
从公共政策研究中可以学到些什么?
• 描述:政府在社会问题各方面做了些什么?做得怎么样?没有
做什么?
• 原因:为什么公共政策是这样的? • 后果:公共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 另一种是关注公共政策制定的内容,研究政策过 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称为公共政策分析。
• 不过在现实中,许多人将这两方面统称为公共政 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30
什么是公共政策分析?
•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 所采取的对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 究。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46页PPT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范文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范文公共政策分析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本质一、公共政策的概念从理论上讲,凡是为解决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各种问题所制定的政策,都是公共政策。
在我国,所有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
从一般意义上讲,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1. 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不仅仅是对社会性公共事务的管理,还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和经济性公共事务的管理。
2. 社会公共事务所指的“社会”是相对的,比如全球、全国、地区、社区。
3. 社会公共事务所指的“公共事务”不仅包括人们公认的、涉及到所有或绝大多数人的共同事务,而且也包括那些可能转换为前者,但却与部分人,甚至个别相关的事务。
国内学者陈振明认为:“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以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内,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而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方法、方针、条例等的总称。
”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从政治系统分析的理论出发,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权威性决定的输出,因此它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二、公共政策的本质 1. “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2. 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社会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反映。
3. 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 (1) 利益分配的基础是社会利益的增进;(2) 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增进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分配的利益基础是选择利益和整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利益落实。
Ø 利益选择:政府把利益分给谁,首先来自政治统治的目的。
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分配对象,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
陈庆云-公共政策考研笔记(背诵版·精简版·育明教育版)
背诵版·精简版·育明教育版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笔记
第一章 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公共政策(在形式上)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 则或行为规范。突出公共性,意味着公共政策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政府应当是社会利益的代表者,维护 者和增进者。 第一节:公共政策本质 公共政策的概念 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 戴维·伊斯顿从政治系统分析理论出发,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权威性决定的输出,它是对全社会的价 值作权威的分配。陈庆云的定义就是把人家的“价值”替换成“利益” 公共政策的本质(育明教育注:本章是陈庆云的利益政策学的内容,11 年真题考察过) “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 在对伊斯顿的定义作过修正之后,公共政策就被看作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了。那么,政策的形成过 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 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就是社会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反映 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 1. 虽然有了上面的定义,但陈庆云认为他对伊斯顿的修正还包括对公共政策职能的扩展上,也就是说公 共政策不仅要分配社会利益,还要实现和增进社会利益,换句话说,利益的分配是需要基础的,是动 态的,不增进利益又去分配什么呢? 2. 所以,伴随并对应着社会利益的选择,整合,分配和落实,公共政策的过程相应的以完整的姿态出现。 只有把选择,整合,分配,落实,增进这几点结合了起来,才是“动态的” 3. 利益选择:选择与社会整体利益一致的利益,也选择那些与政府自身利益最大化一致的利益,自然不 可能完全公正 4. 5. 6. 利益整合:综合地平衡各种利益关系,把利益矛盾尽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利益分配:往往是使一部人获得利益,也可以使另一部分人失去利益。 利益落实:其实就是政策的执行程度,也就是分配后的利益的实现程度了。好的政策不能落实的例子 很多,这也是后来人们对政策执行这一环节的重要性认识加深的根本原因。
陈庆云版【精品PPT】-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精选全文
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 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用以管理社会的工具,首先必须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与需要方面,起到巨大的政治作用。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对利益的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动因;【个人角度】 公共政策的本质应该是政府对社会利益实行的权威性分配。【政府角度】
3.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
公共政策的实质之一是如何增进社会利益; 人们即会关心分配前的状况,又要关心分配后的结果,以及若干其他的分配以外的问题。 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分配的基础是选择利益和整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利益落实。 (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利益分配、利益落实)
2.整体性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 复杂的,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 相互影响。孤立地解决某一问 题,往往是不成功的,因此需 要整体地分析、解决问题。例 如:北京治霾
政策整体功能的发挥,需 要不同的政策环节相互连接, 组成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同 时还需要注意政策内容、政策 过程与环境之间的整体作用。 例如:计划生育
13
重点概念掌握
划重点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 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 施效果的研究。
14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
2.公共政策分析的三种模式
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
政策内容:政策将要影响的特定目标或目标集合,期望的特定事件过程,选择的特定行动路线,提出的说明意图的特定陈述,以及采取的 特定行动。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1-4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一、概念题1.公共政策答: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该定义具体包括四层内容:①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②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社会公共事务;③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所制定的行为规范;④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同时,也要对自身的管理制定准则。
公共政策更突出“公共”二字。
这既意味着对公共性的强调,也意味着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诸多特征和功能的必要。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和合法性。
2.公共利益答:公共利益是指公众和社团普遍享有的包含某种金钱利益,或者公众或者社团的权利和义务因之受到影响的某种利益。
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循四项基本标准:(1)具有“公共性”。
较私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首先是一种公众利益,受益主体具有普遍性或不特定性的显著特点。
(2)具有合理性。
由于一种公共利益的实现经常是以其他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减损作为代价的,因此立法机关在界定公共利益时就应当遵循合理性原则。
(3)具有正当性。
公共利益的界定事关广泛的公众利益,立法机关,尤其是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应当广泛听取、充分尊重公众意见,保证公共利益界定基于广泛的民意之上。
(4)体现公平性。
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如果以减损少数人的私人利益却又不给予必要补偿的方式来增进公共利益,就会有违正义和公平。
3.社会利益答:社会利益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基于一定的社会目标而对诸种社会要素和社会状态的共同需要所体现的利益形态。
社会利益是广泛个体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具体的、独立的利益形态。
其内容主要有:具有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具有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和具有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4.利益选择答:利益选择是指政府对利益的分配是有一定的导向性和目的性的,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来自于政治统治的目的。
《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主编 北大出版社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一、关键术语1.公共政策答: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公共政策更突出“公共”二字。
这既意味着对公共性的强调,也意味着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诸多特征和功能的必要。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有:①阶级性。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行为的产物,政府的政策要体现阶级的意志;②整体性。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孤立地解决某一问题,往往是不成功的,因此需要整体地分析、解决问题;③超前性。
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政策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④层次性。
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规格;⑤多样性。
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也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而显示出多样的特征;⑥合法性。
政府行为的政策具有一定法律性质。
其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
2.公共利益答:公共利益是公众和社团普遍享有的包含某种金钱利益,或者公众或者社团的权利和义务因之受到影响的某种利益。
公共利益并不意味着狭隘的如某种稀见之物,或者像处于争议中的事情影响的特定地区的利益。
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循四项基本标准:①具有“公共性”。
较私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首先是一种公众利益,受益主体具有普遍性或不特定性的显著特点;②具有合理性。
由于一种公共利益的实现经常是以其他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减损作为代价的,因此立法机关在界定公共利益时就应当遵循合理性原则;③具有正当性。
公共利益的界定事关广泛的公众利益,立法机关,尤其是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应当广泛听取、充分尊重公众意见,保证公共利益界定基于广泛的民意之上;④体现公平性。
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如果以减损少数人的私人利益却又不给予必要补偿的方式来增进公共利益,就会有违正义和公平。
《公共政策学》小班教学第1-3章
04
推行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加 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
05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
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不同层次
的教育需求。
06
05
公共政策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公共政策发展的国际视野
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共政策合作
0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在公共政策领域展开广泛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国际公共政策网络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
面对全球环境问题,公共政策需要更加注重可持 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
公共政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加强公众参与和科学决策,提高公共政策的民主 化和科学化水平,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THANKS
公共政策的特点
公共政策具有合法性、权威性、 稳定性、系统性、动态性等特点 。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体系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 包括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调整等 过程。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体系
公共政策学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 学科体系,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 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文化政策
总结词
文化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发展文化产业。
详细描述
文化政策包括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文化交流政策等,旨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 样性和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文化政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文 化繁荣和社会发展。
政策问题的确认与界定
通过收集信息、分析形势和问题识别, 明确政策问题的性质、范围和影响。
政策目标的确定
根据政策问题的性质和影响,确定相 应的政策目标,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 可实现性。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一、辨析题1.戴伊和安德森对公共政策定义的区别。
(暨南大学2013年研)答: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1)托马斯·戴伊对公共政策定义的界定:“公共政策是一个政府选择要做的任何事,或者它选择不去做的任何事”。
即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该定义强调了政策的表现形式,特别提出了“不做”的形式,但它没有严格地指出政府要做的事情与决定做的事情之间存在着偏差。
(2)詹姆斯·安德森(James E.Anderson)认为,“政策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而这些活动是由一个或一批行为者,为处理某一问题或有关事务而采取的”;“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机关或政府官员制定的政策”。
该定义强调政策是向着既定目标的前进过程,认为政策主体是政府与政府机关。
(3)两位学者对公共政策定义强调的侧重点不同:①托马斯·戴伊对公共政策的定义是从政策制定的主体(政府)出发,政策的重点是政府决定做或不做的事情。
②詹姆斯·安德森从政策的目的性和内容出发,将政策看成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强调政策是为处理某一问题而采取的行动。
2.从解决企业管理中的营销政策问题,到解决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政府作用问题,直至全球治理,所有这些都是公共政策活动。
(暨南大学2011年研)答:错误,公共政策是以执政党和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下,经论辩、竞争、合作的民主途径,以科学方法选择适合的工具,采取行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求得社会进步的活动过程。
公共政策活动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取向,以政府及其公共部门为主导,以公共权力的运用为依托的。
企业管理中的营销政策问题不属于公共政策活动。
二、概念题1.公共政策(武大2012年研;中央财大2011年研;中南财经2007年研)答: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共46页文档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公共政策基本分析框架——薛澜
公共政策基本分析框架(薛澜)发布者:sa 发布时间:2008-6-20 13:13:17 阅读:3455次字号:大中小一、公共政策分析定义政策:为实现某一目标而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其特征是制定和执行者的行为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公共政策::政府的公共权力机构在其权力范围内对某一问题或事态作出的一系列决策,这些决策涉及到目标的选择及达到目标的手段。
政策与制度的区别:政策更灵活,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制度是政策的前提条件。
二、公共政策学科及研究分类1. 政策科学:侧重于从政治学角度对公共制度制定过程及体系进行分析。
2. 政策分析:侧重于用经济学等方法对具体的政策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
3. 政策研究:侧重于用社会科学方法对政策影响的分析。
4. 政策领域:社会政策、经济政策、科技政策、教育政策等。
三、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包括: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手段,政策过程,政策分析工具。
1、政策问题①各种社会问题的表象:如公众缺乏社会保障,教育成本过高……②产生的原因: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其他问题。
③问题的解决方式:自由放任,政府介入等。
2、政策目标效率(社会福利最大化):如GDP增长,减少污染,疏解交通等。
公平(福利分配方式):平等的机会分配状态。
自由(寻求福利的方式):为所欲为,不干涉他人(出租车司机自由行业)。
安全(基本保障):狭义(人身安全)、广义(社会保险)。
3、政策手段①宣传教育:道德、家庭、宗教等。
②强制手段:法制(但成本相对过高,需要有强大的国家机器)。
③利益诱导:市场机制。
4、政策制定过程提上议程-----提出、说明、扩散、确认。
政策构建-----目标、方案、评估。
决策选择-----理性的选择,政治妥协。
政策实施-----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执行环境。
评估反馈-----政策延续、改革、终结。
5、政策分析工具①社会福利计算方法:效益成本分析方法。
②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内在规律的模型:如技术扩散、疾病传播、经济增长等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政策一词由西方经日本传入中国. 1899年梁启超先生用后普及
中国历史上的政策研究
• “智囊”阶层
– 夏商时代的家臣 – 西周时期的命士 – 春秋战国时期的所谓食客、策士、谋士 – 东汉、三国、东晋时期的军师 – 清代的幕府
• 智囊文集
– 孙子兵法、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
公共政策概念的多种阐释——西方
• 陈庆云: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 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 定的行为准则。
教材概念: 国家机关和政治团体为了实现某种 政治目的,运用公共权力,管理公共 事务、配置公共资源和分配公共利益, 制定和实施公共行为准则的过程和结 果。
“公共政策”的内涵解读
一、主体:一切公共政策运行过程的参与 者; 二、客体:公共事务 强制性手段; 三、取向:政治目标(公共利益); 四、表现为由一系列行为准则与规范所构 成的行动过程。
国家权力
公共政策
国家结构
国家职能
政府体制
国家能力
治理能力
政府能力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理政)
巨型政府 低效管理
网络善政
Good Government
服务型 政府
执政党组织、其它政党 组织、政府部门、第三 部门、社区、公众、市 场组织、宗教的合作
善策
Good Policy
善治
Good Governance
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 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伍德罗· 威尔逊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 的分配。 ——戴维· 伊斯顿 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 大型计划。 ——拉斯韦尔
公共政策概念的阐释——东方(列举) • 伍启元:行动或活动的指引、引导或指示,是一个 政府对公私行动所采取的指引; • 兰秉洁等人: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 任务和目标而规定的行动准则和行动方向
第一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 与框架
1
本章关键问题
• • • • • • 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有哪些? 公共政策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2
一、什么是公共政策?
你觉得什么是
公共政策…
3
公共政策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 公共:公有的,公用的。“公”是“私”的反 义词。
Policy 政 政 策 策
将“政”和“策”连起来 就是人们通过谋划 解决社会问题使社会 运行得以正确 政策一词传入中国 的途径有多种说法
匡正、校正
谋划、应对
一国之中的 公共政策
个人 家庭 政策
§ §
集团 企业 政策
§ §
§ §
国家 政府 政策
研究公 共政策 的缘由
专业 角度
政治 角度
政策研究溯源
当人类文明进化到这样的阶段,即人类开始自觉地反思知 识与行动的关系,追求政策相关知识的时候,政策科学及政 策分析就发端了。 产生于公元前21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Hommurabian Code) 可能是已知最早的与公共政策有关的文献。它涉及司法程序、 财产权、贸易和商业、家庭和婚姻关系以及公共责任等等。 古希腊的“智者”阶层 古代中国的“士”阶层
公共政策的中国表述
执政党、政府为主 团体、公众参与 政府为主、 市场参与 公众为主,中介 机构、政府配合
公共政策规划
公共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评估
以执政党和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 采取行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过程
中国古代政策谋略思想
(1)经典著作:《管子》、《老子》、《论语》、《孟子》、《墨
子》、《韩非子》、《商君书》、《战国策》、《吕氏春秋》、《史 记》、《汉书》、《资治通鉴》、《潜书》等;《谏逐客书》、《论 积贮书》、《过秦论》、《论贵粟书》、《盐铁论》、《隆中对》、 《封建论》、《谏迎佛骨表》、《原君》、《原道》等; (2)政策思想和主张: 因变政策思想: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穷则变、变则通、通 则久。 民本政策原则和政策传统:民为贵,君为轻;政在得民,顺民心; 民如水、君如舟;宽以养民、严以治吏。惠民、恤民、养民、富民的 政策传统。 积极入世的政策态度:修齐治平、出将入相;学而优则仕。 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 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 物各得其所。 无为而治的政策理想。
•
政策(policy):
•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随着国家和人类组织行为的出现,很早就出
现在人类历史上,政策概念的形成相对滞后
• 英文policy,是古希腊语、闪语、拉丁语的混合 ,后演变为中世纪 的一个英语单词:policie,意指从事公共事务或政府管理 (希腊文及梵文post polis(城邦)加上pur(城市),即演变成拉丁
公共政策本质
Public Policy Action
公共政策 公共 政策活动
公共问题
公共权力
公共领域
公共价值
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与公共权力(治国)
环境 环境
支持
输入
公共权力系统 作为
政治 决定 不作为
政策 输出
要求
反馈环境环境公共权力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政治结构
国家机构
公共决策体制
政治体制
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 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 策程序、规则和方式等 制度的总称。
全球 治理 政策
科学 角度
从科学角度而言,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 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 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从专业角度而言,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 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经济学:做蛋糕与分蛋糕;管 理学:最小成本与最大收益)。 从政治角度而言,政策不仅是为了科学和 专业而存在,而且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文politia(国家),后又演化成中世纪英语policie,意为“公共
事务的指导”或“政府的管理”,最后演变成policy一词(William N. Dunn, 1994:133 )
•
现代含义是一整套行动方案或计划,一组政治目标。一项政策可以
说是一种为政府行动或反应做出原因解释和提供合理依据的尝试。
政策与人生
发展…
成长… 衰老
出生
死亡
政策
孕育
消失之后
政策托起生命,与人生相伴,甚至超越了生命周期
政策与人生
发展…
成长… 衰老
出生
死亡
政策
孕育
消失之后
政策托起生命,与人生相伴,甚至超越了生命周期
公共政策的内涵
• 词源学上的分析: 中国古代并无“政策”这一固定的社会科学范畴 许慎《说文解字》:“政者,正也” ,“正”的含 义是“规范”、“控制”。 《吕氏春秋.简选》:“策,谋术也” ——“规范的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