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ppt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PPT课件
[探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7 世纪英国迈出 的“新的一步”,并简析其意义。
[提示] 新的一步: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君主立 宪制度。意义:开启了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对后来其他国 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借鉴。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 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 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 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 “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地谈判和妥 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 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
[探究] 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 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中 “多元利益的妥协”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原因:美国宪法创立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 不同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而谈判妥协修正。
体现:中央与地方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南方州与北方州 之间;总统主义社会的转变;政治制 度,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的转变;国王权力来源,由君权神 授向议会邀请的转变。
材料二 “七年战争”以后,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 国家,力图加强殖民统治,特别是对北美大陆的殖民统治。它竭 力把北美殖民地变成英国制造业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遏制北美 殖民地的制造业的发展。它还控制北美殖民地的运输业,垄断北 美的商业利益,严禁北美人民向西部迁徙和定居。英国从政治上、 财政上、军事上也都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托马斯·杰 斐逊于 1774 年指出,英国的殖民政策“是蓄意把我们沦为奴隶 的系统的计划”。
第七章_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2013-11-11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百科全书派
1.在哲学上表现为坚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2.彻底地批判了宗教神学及君主专制制度。
3.用功利学说阐述国家和法律的基础。
4.倡导人的各项基本自由。 5.人们财产的不平等和政治权利的不平等合理。 6.在国家起源问题上,一般采纳社会契约论。 7.在国家形式上,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2013-11-11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1.法律是国家的唯一动力,社会契约赋予 政治体以生命,立法赋予政治体以行动。 2.立法的原则是法的意志的普遍性与法的对象 的普遍性。 3.立法者只能是作为主权者的全体人民, 任何个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 4.法律的目的在于人民全体最大的幸福, 可以概括为两大主要的目标,即自由和平等。 5.在法律的分类上,卢梭划分了四种:政 治法、民法、刑法和风尚、习俗和舆论。
的天主教神学教义。
思想渊源是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
2013-11-11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二、启蒙运动的兴起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政治思想特点:
1.传播资产阶级的人权和民主构成运动的主流。
2.平等问题在政治学说中占有重要位置。 3.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只有消灭财产私有, 才能达到人们之间的真正平等。 4.反封建斗争已脱去宗教的外衣,直接在政治 上向封建专制制度作战。(世俗化)
2013-11-11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1.政府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持社会的以及 政治的自由。 2.政府不是由契约建立的,只是主权者的 执行人,权力来自人民的委托。 3.政府的形式分为三类:民主制、贵族制、 国君制。只有选举的贵族制最适合于运用主权 者委托的行政权。 政府实质上不过是人民主权的辅助机构, 他的着眼点仍然是维护政府之上不可侵犯的人 民主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共37张PPT)
拿破仑·波拿巴 (1769—1821)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在战场上,拿破仑再次大败反法联盟,他
的个人威望也达到了顶点。1804年,经公民投
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加冕称帝。
资产阶级军事帝国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筋疲 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 但是,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 扮演。”
1812年6月,拿破仑率60余万大军渡过涅曼河侵入俄国。俄军总 司令库图佐夫采取“焦土政策”,法军给养困难。9月14日,法军攻 至莫斯科,莫斯科防守司令纵火焚城。寒冬已至,10月19日法军只 好撤退。在俄罗斯荒漠中法国士兵饥寒交迫,一路又遭俄军拦截和 农民袭击,拿破仑乘雪撬逃回,仅剩残兵败将约2万人。侵俄战争的 失败为法兰西第一帝国敲响了丧钟,拿破仑帝国开始走向衰亡。
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 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相关史事
1791年宪法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组成部分并置于正文之前, 宪法基本落实了宣言的原则,但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宣言宣告,在权 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但宪法却把公民划分为“积 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两种。
核心思想 实质
影响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 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 给它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 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 命的标志下渡过的。
——列宁
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 体制。 ②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 ③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为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对世界历史的发展 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十二章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西方哲学史》PPT课件)
法国哲学具有怀疑论的传统。早在16世纪,蒙田就运用怀疑论提 倡宗教宽容,笛卡儿也用方法论的怀疑主义证明传统知识不可靠。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培尔的哲学批判“使17世纪的形而上学和 一切形而上学在理论上威信扫地”,“为在法国接受唯物主义和 合乎健全理智的哲学作了准备”。
二 、梅叶
让·梅叶(Jean Meslier,1664—1729)是 早期无神论思想的代表和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出生于一个纺织工人家庭,从宗教学校毕 业后在天主教会担任教职。他在晚年写成了 一部表达自己哲学和社会政治观点的著作手 稿,并标明为《遗书》。
同时,在共和政体下,由于人民掌握着最高权力,存在着滥用权 力和极端民主的危险,容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他认为理想的政 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他推崇英国议会制的君主制政体,认为它 是最理想、最优良的政治制度。
孟德斯鸠推崇英国的政体
专制集权的象征“束棒”(法西斯)
孟德斯鸠继承了洛克的思想,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立法、司法和行 政“三权分立”的学说。他说:“任何国家都有三种权力:立法 权,执行有关国际法事务之权,执行有关公民法事务之权。”这 三种权力应该彼此分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以防止权力滥用, 保障公民的自由和平等。三权分立”学说表达了资产阶级反对封 建专制的立场,在当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历史也证明,三权 分立并非民主的唯一形式,即使资产阶级国家也都没有完全采取 三权分立的制度。
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之前处于自然状态之中,“自然法”就是人 类在自然状态下所遵从的规律。自然法仅仅源于生命的本质,是 人类还很软弱时用以保存自己生命的法则。
第七章 18世纪法国
陈旧的法律体系公开确认人们的不平等。社会划分为 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个贵族和 第二等级僧侣在经济和 政治上是特权阶级,高居于第三等级之上。 包括资产阶级、农民、城市贫民和工人在内广大民众 都属于第三等级。银行家和大包税商等构成金融资产 阶级。这些人已经跻身于高级贵族之列,只是在精神 上仍然受到老贵族的轻视。他们同封建统治者存在矛 盾,但在政治上只要求某些改革。
孟德斯鸠提出,《论法的精神》这部著作要讨 论的不是法律,而是法的精神。在他看来,存 在着某些包括自然的、政治的、精神的因素在 内的一般原因,在每个国家中发生作用。他从 自然的、社会中的事物中寻找大量的例证,联 系当时的法律,说明当时当地的法律,说明古 往今来就存在多种必然决定或影响法律内容和 性质的因素。
在孟德斯鸠看来,由于人的智能受到本性的限 制,人们并不一定能够按照理性及他所理解的 规律,制定和执行法律。因此,就会发生或是 违反法律犯错误,或是制定了法律自己也不遵 守。为此,孟德斯鸠给自己提出了两个主要任 务:一是给每个国家的立法者和执政者提供政 治准则,二是启迪人民。
按照理性的要求,孟德斯鸠并不是单纯强调法律对各 种客观因素的适应性。他虽然主张有什么样的政体、 教育、土地、气候、风俗,就有什么相应的法律,但 是另一方面,又认为法律可以纠正客观因素带来的弊 端。另外,构成法的精神的各种因素中,孟德斯鸠最 重视政体及其原则的作用,认为政体的优劣最终决定 一个国家法律的性质,只有一个好的政体才能用好的 法律制度。为此,他才详尽地考察各种政体的性质和 优劣,研究决定各种正常政体的动力,以及用什么法 律来予以保证等。
三、政体和政治自由理论
在影响法律的各种因素中,孟德斯鸠最重视政 体和政体原则。他把政体看作一种客观事物, 认为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个政府是不能存在的。 各种政体都有自己的原则,政体的原则对法律 的影响最大。所以他在法的精神里,着重考察 了政体的性质和政体的原则同法律的关系。
第八章 18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
•1721年孟德斯鸠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Persian 1721年孟德斯鸠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 1721年孟德斯鸠发表了名著 Letters),是他的成名作。 是他的成名作。 • 1734年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Considerations On the 1734年发表 罗马盛衰原因论》 年发表《 Causes of the Romans and Their Decline),利用古罗马的历 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1748 年 , 他最重要的著作 《 论法的精神 》(The Spirit of 1748 Laws) 发表。 发表。
论法的精神》全书共六卷31 31章 其中上册是三卷19 《 论法的精神 》 全书共六卷 31 章 , 其中上册是三卷 19 下册是三卷12 12章 章,下册是三卷12章。 第一卷(主要讨论政体问题) 第一卷 ( 主要讨论政体问题 ) 谈法和法的精神的一般 概念以及法律和政体性质与原则的关系。 概念以及法律和政体性质与原则的关系。 第二卷讲的是法律和国家安全、 法律和战争、 第二卷 讲的是法律和国家安全、法律和战争 、 宪法与 讲的是法律和国家安全 政治自由、刑法和国家税收与公民自由的关系问题; 政治自由、刑法和国家税收与公民自由的关系问题; 第三卷专论法律与气候、 土壤 、 民族的一般精神 、 风 第三卷 专论法律与气候、土壤、民族的一般精神、 专论法律与气候 俗和习惯的关系。 俗和习惯的关系。 第四卷谈法律和贸易; 第四卷谈法律和贸易; 谈法律和贸易 第五卷谈法律和宗教的关系, 第五卷 谈法律和宗教的关系,各种部门法的使用范围 谈法律和宗教的关系 等问题; 等问题; 第六卷主要追溯法国法律的起源和变革 第六卷主要追溯法国法律的起源和变革
一、生平
第八讲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第八讲十八世纪法国政治思想1、法国的哲学传统:①西方政治思想从古典时代起就与自然科学与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6、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英国的培根在批判和清扫经院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经验主义认识论哲学。
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其特点是: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重视感觉经验,重视科学实验等实践的作用。
方法论上创立科学的归纳法。
(1561——1626)②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在培根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经院哲学的信仰主义,提出了理性主义方法论。
认为理性是人生而具有的判断和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
他通过“普遍怀疑”来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主张人们在认识之前,先要把人们过去接受的一切思想、观念,都提到理性的面前来进行审查。
笛卡尔在《哲学原理》中,把自己的哲学体系比作一棵大树,树根是“形而上学”(即研究上帝、心灵、物质等超自然的抽象思辨哲学);树干是“物理学”(即其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树枝是各门具体科学。
而他的唯心的唯理性和理性演绎法,则是贯穿于他的整个体系中的认识工具。
其特点是:把物质与意识、存在与思维割裂开来,贬低感性认识,抬高理性认识。
否定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认为真实可靠的理性认识源于理性直观和演绎推理。
③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的理性主义由此而分野。
2、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①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最强大、富有、经济上最有势力的阶级。
②欧洲大陆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即绝对主义国家)。
③思想上天主教的神学教义是维护专制统治的思想支柱。
④国家结构上旧的封建省区与国王的各种行政区域重迭并存,关卡林立,缺乏统一货币与度量衡。
⑤社会结构上分为三个等级:贵族、僧侣、第三等级。
3、启蒙运动:①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动的一场反宗教反专制的思想运动。
一批早期的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为武器,进行反对君主专制主义与宗教蒙昧主义的斗争。
2019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共24张PPT)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 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 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他的法 典带到了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 得多。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拿破仑征服失败后)国内群众……厌倦征服…… 在国外,各族人民辗转呻吟于军事枷锁下,屈服顺从的王 朝企图奋起反抗,人人心怀不满……拿破仑的霸权完全是
——列宁《论尤利乌斯的小册子》
(1)根据材料一,归纳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积极影响。 答案: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文明。
(2)材料二中提到的帝国指的是什么帝国?根据材料二、材料 三归纳该帝国灭亡的原因。 答案:法兰西第一帝国。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 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恩格斯、米涅和列宁对拿破仑 的论述是否矛盾?为什么?
拿破仑·波拿巴 (1769—1821)
对外 战争
结果
续表
拿破仑多次打败_反__法__联__盟__,几乎横扫欧洲大陆, 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 压榨和掠夺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_1_8_1_5__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都 是本国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权宣言》的矛头指向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 度,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 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
答案:不矛盾。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而且拿破仑 对外战争本身就具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双重性质。(能揭示出 此意思即可)
12.(阿坝中考)1789年7月14日,当路易十六听到某一消息 时,询问身边的廷臣昂古尔公爵:“这是一场叛乱吗?”昂 古尔回答:“不,陛下,这是场革命。”他们谈论的事情 是( A ) A.攻占巴士底狱 B.拿破仑发动政变 C.召开三级会议 D.罗伯斯庇尔上台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03版)
第1节 18世纪法国社会与启蒙运动
一、 启蒙运动的社会背景 1、专制制度(绝对主义,absolutism) • 法国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政治发展,一般被看作 是欧洲政治发展的一个典型。 • 法国中世纪君主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 ① 封建割据君主政体(9---14世纪) • 君权微弱,贵族诸侯势力强大。国王与贵族结 成领主和陪臣的关系,这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 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行“我的陪臣的陪臣不是 我的陪臣”原则。
Responsibility
Powers
internal to the legislature are split between its two houses, the Senate and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May
declare laws uncon. and unenforceable Determines which laws apply to any given case
• ② 等级代表君主政体时期(14---16世纪) • 君权有所加强,但常受到等级会议的限制。等 级会议在法国也叫三级会议。由僧侣、贵族、 市民的代表组成,国王征收新税要经过等级会 议同意。它是近代议会的前身。 • ③ 君主专制政体(16---18世纪) • 削弱了贵族割据势力,中止了等级会议的作用。 国王一个独揽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 建立了中央集权。国王利用行政官僚体系,控 制了整个国家。原来领主与陪臣关系变成了君 臣关系,权利义务关系变成了对君主的绝对服 从。国王的权力达到了绝对的、无限制的地步。
2、 理性论是启蒙学者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
• 理性(Reason)本来指人们的思维能力或对事 物的思考。 • 中世纪,教会要求人们对宗教经典和教会权威 绝对信仰,不许思考。 • 文艺复兴后,思想家在哲学、宗教、和科学领 域中为理性争得一席之地。 • 18世纪的特点,是在分析社会政治问题时主张 理性原则,使理论成为系统的理论,这样,就 使理性论与政治现实紧密结合起来。
最新-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PPT文档资料
三、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
1、伏尔泰,原名弗朗斯 瓦·马利·阿鲁挨,是启蒙 运动的思想领袖,大资产 阶级温和派的代表。年轻 时神兽毕耶尔贝尔著作的 影响,因对贵族桀骜不驯, 两次入巴士底狱。在英国 期间,受到英国政治制度 的影响,积极介绍牛顿和 洛克的学说,推崇开明君 主制,其一生著述甚丰, 是驰名欧洲的诗人、学者、 文学家、哲学家、历史学 家,后起的启蒙思想家们 的精神导师。
二、启蒙运动的兴起
1、“用科学批判神学,用人权反对专制” 2、目的要求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权力,以求自
身利益得到保障 3、斗争对象指向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及为
它辩护的天主教神学教义 4、思想渊源是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 5、运动内容传播宣扬人权和民主
三、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
启蒙思想家的主体是代表大中资产阶级利 益的知识分子群体,也包括早期的空想社 会主义者。 伏尔泰 百科全书派(狄德罗、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 空想社会主义者(梅叶、摩莱里、马布利等)
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是第一部影响巨大的大型参考书 ,百 科全书派冲破多次政教禁令并克服了重重困难,1751~1772年共出 版28卷,1776~1780年又增加补遗及索引7卷。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 舆论准备。
1789-1841年的法国-大革命
1789年大革命
1、三级会议的召开——导火线
2、第三等级的斗争——要求改革 3、攻占巴士底狱(1789.7.14) ——革命的爆发 4、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雅各宾 派~~督政府(热月党人)时期
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14日
《人权宣言》
1、机构:制宪会议(大资产阶级掌权) 2、核心内容:人权与法治 3、主要内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财产、 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 属于人民,国家采取代议制组织形式,实行三 权分立。 4、评价:a.表达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 张,阐明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民主法制基 本原则,否定了封建专制特权制度。b.是1789 年法国大革命原则的集中体现,成为世界进 步的一个重要坐标。
c.《人权宣言》受到美国 《独立宣言》的影响,对 世界人民的反封建斗争起 了巨大鼓舞作用,其中一 些思想后来成为资本主义 制度的基本原则。
d.这是一步典型的资产阶 级政治纲领,一方面体现 了摧毁封建制度的时代进 步性,另一方面以资本主 义私有制代替封建私有制, 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显 示了一定局限性。
革命前夕的法国
2、封建等级制度 和第三等级的革 命要求 3、路易十六的财 政危机
统治 阶级
第一等级 教士
第二等级 贵族
革命的主力
革命的对象
第三等级 资产阶级、农民 手工业者、贫民
被统治 阶级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
财政危机
的 全封 面建 危专 机制 制 度
革命不可避免
2.
三级会议的召开 1789年5月5日
(2)在当时的欧洲,为什么会出现这 样一批伟大的哲人?(2分) (2)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 迅速发展,但却受到封建势力的严重阻 碍;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了启 蒙运动的发展。(2分)
第15课 法国大革命课件
合作探究
(2)1799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804年, 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位期间, 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国民法 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对外发 动战争,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过:拿破仑后期发动对外战争,侵犯了被侵 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综合以上史实来看,拿破仑一生有功也有过, 但我认为拿破仑仍不失为一位杰出的资产阶 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课后作业
5.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 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制度 B.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C.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D.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
课后作业
6.崛起于法国动荡之际的拿破仑果敢刚毅,一 生传奇。其是非成败,众说纷纭;身前身后, 褒贬不一。如果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 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可选择的史实依据是( D) 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
国王:查理一世。革命:光荣革命。性质: 君主立宪制。文献:《权利法案》。
(4)C说的“你们中间一个国家的国王”指的是哪个 国家?该国不让C所在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 么?英国。阻碍其资本主义发展,一直作为英
国殖民地。
合作探究
(5)C说他们建立了世界上“最自由最民主的国家”,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权利法案》; 限制国王的权力;君主立宪政体。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合作探究
阅读下面材料,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1.17世纪的一个英国人、18世纪的一个美国人和 一个法国人,在进入天堂之后回忆自己生前的经 历: A.“你们知道吗,我的国家那时候存在着许多不公 平的现象,整个国家的人被分成三个等级,前两 个等级享有特权,我们这些人被分到了第三等级, 后来还是我们带领第三等级的人们取得了自由。”
西方政治思想史 第七讲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
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 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 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 权力。” -《论法的精神》[上],p.154.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 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 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 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 立,自由也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 为一,则将会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 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 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 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 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 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 都完了。《论法的精神》[上],p.156
原始契约:富人欺骗、统治穷人的方法和手段; 理想契约:使人民在自然状态下拥有的平等权 利失而复得——公意委托。
四、公意与人民主权学说
公意(general will):人民的共同意志-理性 剃刀下的完美意志(代表人民的共同利益); 公意的困境(政党的威胁、公意的提取-立法 者?); 人民是主权者;
三、社会契约论与国家学说
“服从自己本人”:社会契约论最大的特点; 只承认社会契约,不承认政府契约; 社会契约论的两张面孔;(原始契约和理想契约) 努力调和自由与服从; 公意理论的提出; 国家是一个道德整体; 卢梭社会契约的内在矛盾(国家权威VS个人自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