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谈数学学习

合集下载

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的勤奋学习

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的勤奋学习

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的勤奋学习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普通家庭。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华罗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

然而,他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通过自学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数学家。

华罗庚小时候并不聪明,被同学们戏称为“呆子”。

然而,他从小就非常勤奋,对数学充满了热爱。

他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学习和研究数学,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曾经说过:“勤奋就是我的天赋。


在中学时期,华罗庚遇到了一位数学老师王维克,他非常欣赏华罗庚的数学天赋,并给予了他很多指导和帮助。

在老师的鼓励下,华罗庚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并在19岁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数学论文。

然而,华罗庚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无法支付去国外留学的费用。

于是,他决定在国内自学数学,并逐渐成为了一名备受尊敬的数学家。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中国数学界赢得了荣誉。

华罗庚的勤奋和毅力值得我们学习。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坚持不懈、勇于探索,我们就能克服困难、创造奇迹。

这个故事展现了华罗庚对数学的热爱和勤奋精神,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华罗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论

华罗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论

华罗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论华罗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论————————————华罗庚(1871-1959),清末民初著名的数学家,也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奠基者。

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论,在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影响力。

一、华罗庚的数学思想1. 重视实践华罗庚提出“实践出真知”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将数学从理论上运用到实际中,才能有助于深入了解数学本质。

他曾经说过:“数学是一个可以用来推理实际问题的工具,其本质就在于实践中。

”华罗庚在《数学史》一书中重点提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发展历程。

2. 强调实用性华罗庚强调将数学从理论上运用到实际中,而不是仅仅在理论上研究和推理。

他认为,数学必须有实际意义,而不是仅仅是为了表明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已。

例如,他在《中国数学史》一书中强调:“数学的发展不是为了改变人们的思想,而是为了使其在实际生活中有用。

”3. 追求创新华罗庚注重实践,但他也强调要创新。

他认为,理论研究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要不断改进和发展。

他曾说过:“创新是数学的生命。

要想使数学发展,就必须要有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新的思想。

”二、华罗庚的方法论1. 坚持实用原则华罗庚认为,在实际应用中,要遵循“实用原则”。

他说:“数学的发展不是为了表明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已,而是要找到更快更准确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是华罗庚对实用原则的重要思想。

2. 坚持理论服务实际华罗庚强调要将理论服务于实际,而不能将实际服务于理论。

他说:“数学不能因为它本身的复杂性而忽略实际问题;要想发展数学,就必须要根据实际来创造理论。

”3. 坚持学科交叉华罗庚强调要建立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将各学科内容相互补充。

他说:“要想发展数学,就必须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并从多方面深入地进行研究。

”这也是华罗庚对学科交叉的重要思想。

总之,华罗庚在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留下了重要的影响力。

他重视实践、强调实用性、追求创新、坚持实用原则、坚持理论服务实际、坚持学科交叉等理念都对中国近代数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聪明在于勤奋_天才在于积累:数学大师华罗庚谈怎样学好数学文库

聪明在于勤奋_天才在于积累:数学大师华罗庚谈怎样学好数学文库
【作译者介绍】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出生于金坛金城镇,是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
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一天不懂再研习一天.只有这样,科学的宝塔才会逐渐建筑得又高又
大,不然有如沙上建塔,必塌无疑.
我想告诉青年们一件非常遗憾的事.在近二、三年来,我收到成
百封关于研究用圆规及直尺三分任意角的信件,同时我也听说有人收
到成百封关于发明了永动机的信件.这两个问题戕害了不少青年,因
为这是已经解决了的“不可能”问题,搞这问题的青年大部都是成绩优
里,政权操在剥削阶级的手里,要想做一个于人民有利的科学家是不
易的,但在今天的新社会里,人民作了主人的新社会里,就完全不同
了.我们对科学的致力,也就是对人民的贡献;科学上的发明和发现,
也就是人民的瑰宝.所以,在今天我们已经有了条件可以放心大胆地
全心全意地搞科学了.
在这样光辉的时代里,每个青年当然都会有学习科学的无比热
十二边形、二十四边形等,逐步平分圆,来计算圆周率.他算出的圆周率是3.1416.南朝祖冲之(429~500年)算得更精密,并且预示着渐近值论的萌芽,例如率.在近代渐近分数的研讨之下,这两个分数,正是现代所说的“最佳渐近分数”的前二项(下一项异常繁复).祖冲之的密率较德人奥托早了一千多年(奥托的记录是1573年).

华罗庚关于数学的故事

华罗庚关于数学的故事

华罗庚关于数学的故事
《华罗庚的数学趣事》
嘿,今天咱来说说华罗庚和数学的那些事儿。

你们知道吗,华罗庚小时候啊,就特别痴迷数学。

有一次,他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数学题,那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别提多专注啦!老师讲完一道难题后,就问大家谁会做,结果全班都沉默不语,只有华罗庚举起了小手。

老师很惊讶,就让他上来做题。

华罗庚呢,不慌不忙地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就开始写起来,那解题步骤写得是又快又准,把老师和同学们都惊呆了!大家都忍不住感叹,这华罗庚可真是个数学天才呀!
从那以后,华罗庚对数学的热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他常常一个人钻研那些难题,有时候甚至忘记了吃饭睡觉。

他还会自己找一些数学书来看,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成就越来越高。

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数学的天空中闪耀着光芒。

到现在,一提起华罗庚,我就会想起他小时候在课堂上自信解题的模样。

他对数学的那份执着和热爱,真的太值得我们学习啦!咱也得像他一样,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充满热情,努力去追求,说不定咱也能在某个领域发光发热呢!嘿嘿,好啦,关于华罗庚和数学的故事就先说到这儿啦,下次再给你们讲别的有趣事儿哟!。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

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实践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问题又可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导学生学会“做”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

合作交流中学数学的方式,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

下面来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认识厘米用厘米量”的教学中,一开始就出示课件:同学们,教师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准备搞一个庆祝活动。

同学们为了布置教室忙得不亦乐乎,就在他们挂拉花的时候,发现差了一截,怎么办呢?同学们准备补做一条拉花。

那要做多长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量量,到底要补做多长的拉花。

通过学生动手量,引发出问题了:同一段拉花,为什么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从而总结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必须要用带有刻度的尺子。

通过从生活事例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测量长度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带着实验材料,走进课堂。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而抽象思维需要感性材料作为基础。

华罗庚谈数学学习方法

华罗庚谈数学学习方法

华罗庚谈数学学习方法华罗庚(1910年-1982年)是中国数学家、教育家,被称为中国的数学奇才。

他在数学研究和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对数学学习方法提出了宝贵的经验。

他认为数学学习应注重培养兴趣、理解概念、勤于实践和创新思维。

下面我将从这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华罗庚的数学学习方法。

首先,华罗庚认为数学学习的第一步是培养兴趣。

他指出,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学科,而兴趣是促使人们投入思考和探索的动力。

他鼓励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发现其中的美丽和乐趣,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他提倡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华罗庚认为数学学习要注重理解概念。

对于华罗庚来说,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的公式和定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世界观。

他强调学生要通过思考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他主张数学学习应该贴近实际生活,通过具体的例子和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他倡导理解型学习,即通过深入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来掌握数学知识,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公式和定理。

第三,华罗庚强调数学学习要勤于实践。

他认为数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数学。

他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实验和推导,通过实践来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

他说:“数学学习涉及到探究性认知和创造性思维,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的本质。

”因此,他主张学生要多做习题、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要注重分析和总结经验,从中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和启发。

最后,华罗庚强调数学学习要培养创新思维。

他认为数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数学家需要具备创新和发现的能力。

他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创新并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他指出:“数学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和应试。

”他认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数学大师华罗庚谈怎样学好数学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数学大师华罗庚谈怎样学好数学



2 来 稿 最 好 发 电 子 稿 ( - i见 下 )不 具 备 发 电 子 稿 条 件 的 可 邮 寄 打 印 稿 . E mal .
很 多人都称 华 罗庚聪 明过人 . 天才 . 是
但 华 罗 庚 却 认 为 . 累 与 勤 奋 比 聪 明 重 要 积
得 多 . 多 有 名 的 科 学 家 和 作 家 . 是 经 过 许 都 很 多次 失败 . 过很 多弯路 才 成功 的. 走 华 罗 庚 认 为 . 习 数 学 不 要 畏 难 . 学 学 数 既 然 是 思 想 的 “ 操 ” 那 也 就 和 普 通 的 体 体 .
操 一 样 . 要 经 常 锻 炼 . 何 人 都 可 以 达 只 任
到 一 定 的 标 准 . 罗 庚 说 . 些 人 觉 得 我 在 华 有 数 学 方 面 有 什 么 天 才 . 实 从 我 身 上 是 找 其 不 到 这 种 天 才 的 痕 迹 的. 读 小 学 时 . 为 我 因 成 绩 不 好 就 没 有 拿 到 毕 业 证 书 。 拿 到 一 只 张 修 业 证 书 . 初 中一 年 级 时 . 的 数 学 也 在 我 是 经 过 补 考 才 及 格 的 . 从 初 中 二 年 级 以 后 . 发 生 了 根 本 转 变 , 为 我 但 就 因
信 心 . 以 , 管 你 是 否 喜 欢 数 学 , 不 管 你 以 前 的 数 学 学 得 如 何 , 读 所 不 也 读
此 书都 是很 有 意义 的. ( 任 编辑 责 尹娜 】

征 稿 启 事
应 广 大 教 师 晋 升 职 称 发 表 论 文 的 需 要 , 们 面 向 全 国 各 初 中 、 中 ( 职 我 高 含 业 中 学 、 校 、 专 ) 集 教 学 研 究 论 文 . 中 理 科 包 括 : 学 、 理 、 学 、 物 技 中 征 其 数 物 化 生 等 学 科 . 科 包 括 : 文 、 语 、 史 、 理 、 治 等 学 科 . 章 除 了 教 学 研 究 以 外 文 语 英 历 地 政 文 还 可 以 涉 及 学 校 管 理 、 主 任 工 作 、 级 管 理 等 方 面 . 集 来 的 文 章 将 在 《 1世 班 班 征 2

华罗庚谈数学学习方法(五篇范例)

华罗庚谈数学学习方法(五篇范例)

华罗庚谈数学学习方法(五篇范例)第一篇:华罗庚谈数学学习方法华罗庚谈数学学习方法一、树立雄心、打好基础数学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 来不得半点虚伪.在数学研究中决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想不劳而获是绝对办不到的.任何重大的数学成果都不是轻易地发明创造出来的.学有成就只能属于那些有素养的人, 属于那些勤学好问的人, 属于那些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决不属于那些懒汉.要想学习好必须树下雄心壮志, 要有决心、毅力, 要有蓬勃持久的朝气, 要不怕艰苦敢于钻研.华罗庚曾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真理的长河有无数礁石险滩, 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 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 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 深入水底觅得骊珠.”华罗庚还对青年学生说:“取法务上, 仅得乎中”.他勉励学生要把奋斗目标定得不妨稍高一点.他又说:“发愤早为好, 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 一生都无知.”他经常劝告学生, 攀登科学高峰, 要及早努力, 不要有“年轻明聪, 迟点无妨”的思想.雄心壮志要有持久的热诚, 这种热诚是永恒的, 决不能是一曝十寒,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思想.要坚持下去, 要有“长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打好基础主要是对一切数学的基本内容——数学概念、定理、定律、性质、公式等, 真正学深、学透、会用.基础越坚固就越加有利于继续学习, 运用起来也就越加得心应手.当然也就进步快, 并且易于攻尖登高.打好基础必须按步就班, 循序渐进, 切不可急于求成或越级而进.还需要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 不让它有一步落空.譬如建筑宝塔, 要建得又高又大, 既不能建在沙滩上, 也不能有一层的不牢固.否则, 必然倒塌无疑.怎样检验学习的基础是否已经打好? 主要表现在“用”上.如果你能够“用”得恰当、正确, 就说明你真正学“懂”了.如果你解决问题的速度也提高了, 这就可以说明你学得较为深透了.一个人的知识要既有广度, 又要有深度, 才能称之谓有学识、有见解、有能力;否则, 虽是读了很多书, 但不能应用, 认识未能提高, 又不能服务于人民, 也只能称之谓“书篓子”二、认真的独立思考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随之而来的是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要解决.但在书上不一定能查出解决的办法, 老师们也不一定知道.要解决这些新的问题, 就需要另辟蹊径,因此培养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是特别重要的.重要的科学发现、发明创造与深入的独立思考是绝对分不开的.对学生来说, 应当在学习的过程中, 或老师提出的问题中, 如有疑难, 就要认真加以思考, 问个到底;对老师来说,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他的意思是说, 只是学但不去思考, 结果可能毫无新的所得;又如果只是思考, 而不去学习, 只能说是空想, 那结果是很危险的.所以学和思两者要密切结合.我们不但要学, 同时还要认真思考, 使之上升到更高一步的认识.独立思考是建立在前人广泛成就基础之上的, 就是说独立思考要一方面继承前人的成就, 另一方面又不受前人思想的束缚.一个人不借鉴前人经验, 不接受前人的成就, 就会瞎摸瞎想, 是一定要走弯路的;如果光接受前人的成就, 它会对个人思想加以限制.只有把两者密切结合起来, 才能有利于创新, 才能把设想变为现实.独立思考最好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老师好比优良的领航员, 他知道哪里有暗礁, 那里是航道, 跟着老师走, 可以很快地前进, 但也不要依赖老师.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 才能巩固, 遇到问题才有勇气和能力去解决.三、由“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方法华罗庚告诉我们把一本书真正学懂, 并且达到深透的要求需要经过“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两个过程.“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的过程;“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譬如读一本书, 加上参考书和自己的注释, 就越来越厚, 我们所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个过程主要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学到此为止, 并没有达到深透的目的,要达到真正深透的目的, 还必经过“由厚到薄”的过程, 把那些学到的东西, 经过消化、融会贯通, 并能从其中提出带有关键性的问题,完全变成为精炼的东西, 这个时候才能说真懂了, 比较深透了.检验是否消化的最好方法就是“用”.会用不会用, 不是说空话, 而是在实际中考验.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和真正消化的学者, 才能应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才能因时因地地根据不同情况, 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学习实际是把别人掌握的知识“化”为己有, 话仿佛是自己说的, 文章仿佛是自己写的.只有消化了, 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东西来, 不然人云亦云, 世界就没有发展了.四、勉励青年学生的箴言华罗庚说:“天才在于积累, 聪明在于勤奋”.他把“勤奋”和“积累”作为成功的钥匙,来反复教育青年.他说有些同志也许觉得我在数学方面有什么天才, 其实我身上是找不到这种天才的痕迹的.在初中一年级时, 我的数学也是经过补考才及格的.后来我认识到既然自己的资质差, 就应多用时间来学习, 别人只学一个小时, 我就学两个小时.这样我的数学成绩就不断提高.经过长时间的劳动积累, 就多少看出成绩来.所以后来他又说:“猛攻苦战是第一, 熟练生出百巧来,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认为: 天才是“努力”的充分发挥.惟有学习, 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惟有努力, 不断地努力, 才会出现天才.换句老话说, 就是“勤能补拙, 熟能生巧”.华罗庚把成语“不要班门弄斧”改成“弄斧必到班门”来鼓励自己, 并鼓励别人.原话的本意是要人隐晦缺点不要暴露, 但华罗庚却要人们善于暴露自己.对学生来说, 不懂就是不懂, 不懂装懂比不懂还坏.不懂装懂, 这就一辈子也不懂.能暴露出来, 老师就可以因材施教.同时, 懂也不要装着不懂, 老师知道了, 就可以更快地指导你前进.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 如果隐晦自己, 在学习上或科学研究上是没有前途的.他还认为“下棋要找高手”, 学习要多接近比自己水平高的同学和朋友.只有不怕在能者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 才能不断进步.上述箴言就是数学家华罗庚留给我们学习秘诀.五、要学会自修的学习方法任何一个人如能养成自修的学习习惯, 那是终身受用不尽的.学会自修不但保证我们在校学习好, 而且保证我们将来能够永远不断地提高.一个青年即使他没有大学毕业或中学毕业, 但如果他有了自修的习惯, 他将来在工作上的成就不会比大学毕业的人差;与此相反, 如果一个青年即使大学毕业了, 甚至得过博士, 如果他没有学会自修的方法, 知识领域也难以扩大.但自修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很艰苦的学习方法, 最重要的是不要急躁, 一步不懂, 就不要轻易走下一步, 每一个方法, 都要力求熟练.学习的时候不仅要看到书面上, 而且还要看到书背后.这就是说,对书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 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 懂得它的道理, 能够灵活地运用它, 而且还应当设想一下人家是怎样想出来的, 经过多少曲折, 攻破多少关键, 才得出这结果的.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透彻的了解.自修的关键在于毅力和耐心, 想一蹴而就, 贪多图快是自学的敌人.自修学习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不要放弃任何学习机会, 要善于把握间隙时间, 日积月累就可学到许多东西.华罗庚是自学成才的典范, 是自学成才的第一流数学家.华罗庚曾说:“我的哲学不是生命尽量延长, 而是工作尽量多做.”他的宿愿是:“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85年6月3日, 华罗庚带领一批中年业务骨干赴日本进行学术交流, 6 月12 日在日本东京大学作题为《理论、应用与普及》的数学讲演.讲演从下午4 时左右开始, 5 时多钟才结束.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中, 他坐在椅子上准备再说几句话, 刚讲完一句在场人未听清的话, 就突然从椅子上滑了下来.他的心脏病复发了.虽尽了一切努力进行抢救, 但他还是没能再醒过来.一颗数学界的巨星陨落了.老师相互学习QQ390242278第二篇:高考状元谈数学学习方法高考状元谈数学学习方法文章来源:中国云网作者:更新时间:2006-7-12 关键字:数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基础,应该以审慎、科学的态度来面对。

华罗庚谈怎样学好数学

华罗庚谈怎样学好数学

华罗庚谈怎样学好数学一、基本运算要熟、要快。

基本运算不但应当“会”,而且要熟、要快。

这样的要求不但是为了目前的质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保证进一步学习的进度与质量,是为了运用自如。

应当与“会了就可以,习题可以少做”的思想斗争。

二、要尽可能多做些习题。

应当尽可能地多做些习题,以达到熟能生巧的境地。

不要以为多做习题搞得熟些是浪费时间,少做几个习题,煮成夹生饭那才是浪费时间呢!算术不熟练,做代数题时处处用到算术,每一个基本运算都比旁人慢,因而做代数习题所花的时间自然比那算术熟练的人所花的时间多了。

不仅如此,如果一个人运算熟,在听老师进一步讲课的时候,对于一些与以往知识有关的推导部分很快地接受了,只要专听这一节课的主要的关键性的几点就可以了。

而不熟练的人却必须枝枝节节地每步必细听,每步必细想,这样虽然把自己的神经搞得十分紧张而疲乏,但结果还不能抓住要点。

换言之,基本训练熟练的人,他仅仅在已有的知识上添上一点或两点新东西,而不熟练的则势必处处被动,添上一大堆东西,当然也就串不起来了。

三、学好数学必须不怕算,要算到底。

客观事物的发展愈来越复杂了,要求愈精密了。

如果要求运算一百次的计算中,我们错了一次,那我们的成绩不是99分而是0分,因为答错了!如果是“人造卫星”,它就硬是不肯上天。

怎样来对付“烦”的计算?最好先有一些准备,其中包括思想上的和熟练运算技巧上的。

一切应当根据客观需要,客观烦,就不怕烦。

如果我们主观上的就怕烦,那我们思想上就解除了武装,在将来深钻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困难。

宁可充分准备,而不要被解除武装。

应当培养同学的不怕烦、深入想的本领,在运算方面应当培养同学具有喜欢算,不怕烦,经常练的习惯。

我所讲的算,也把符号运算包括在内,也就是包括逻辑推理在内。

四、学好书上省去的思考过程也重要。

从书上学好形式推理重要,而学好书上所没有的思考过程也重要。

先学会书上的,再问前人是怎样想出这个结论的,如果习惯了,则创造发明也有了初步的基础了。

华罗庚与数学的故事

华罗庚与数学的故事

华罗庚与数学的故事
华罗庚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的故事充满了对数学的热爱和执着。

在他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同学们正在思考时,华罗庚却立刻回答:“23。

”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从此,华罗庚开始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进入清华大学后,华罗庚的表现引起了熊庆来教授的注意。

熊庆来教授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

有一次,华罗庚正在店里计算一道数学题,一位女士进来买棉花。

华罗庚完全沉浸在解题中,随口报出了一个数字。

女士以为他报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这时华罗庚才发现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可把华罗庚急坏了,不顾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终还是被他追上了。

华罗庚对数学的热爱和执着值得我们学习。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对某件事情有浓厚的兴趣,并为此付出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华罗庚的读书方法

华罗庚的读书方法

华罗庚的读书方法一代数学天才的学习方法,值得所有人学习对于他来说,数学就是他的生命的一部分。

华罗庚先生从小就爱思考,完成小学和初中的学业后,因家境贫寒辍学。

辍学之后,他在家一边帮父亲料理杂货铺,一边学习。

五年时间,他自学完成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课程。

只有初中文凭的他,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布了一篇*,却轰动了整个数学界。

清华大学了解到他的才华后,破格让他进入清华图书馆担任管理员,最后成为讲师。

出国留学后,回归祖国,为国家数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历如此低的华罗庚,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数学天才的道路。

总的来说,和这三个方法分不开01 坚持不懈,就已经是成功的第一步对于辍学的学生来说,大多数人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放弃。

专注地去打工,赚钱,或者帮家里干活。

华罗庚从一开始就不一样,即使在干活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数学梦。

无论做什么事,坚持,就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人。

在古希腊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

苏格拉底是当时伟大的教育家和哲学家。

开学第一天,他对所有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学一样东西,就是把胳膊尽量往前抬,如何再尽量往后甩。

学会以后,从今天开始,每天你们都要把它做100遍。

"学生们都不置可否。

10天后,苏格拉底问:"谁还在坚持做那个甩手动作?"大概百分之80的学生举起了手。

20天后,苏格拉底又问,这次只有百分之50的学生举起了手。

三个月后,苏格拉底再问,就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

这个人就是以后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家——柏拉图。

无论对于学习还是工作而言,长久地坚持一件事情,你就已经成为佼佼者。

高考状元之所以成为高考状元,是因为他们长期坚持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规律。

学习好的同学,每天都会坚持学习,分析,做题。

要想学习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长久地坚持才能换回辉煌的成绩。

俗话说:生活会辜负坚持的人,但是不会辜负一直坚持的人。

不要因为暂时的失败而放弃,只要坚持,就一定能看到进步的曙光。

大哉数学之为用(华罗庚)

大哉数学之为用(华罗庚)

大哉数学之为用-----华罗庚大哉数学之为用数与量数(读作shù)起源于数(读作Shǔ),如一、二、三、四、五……,一个、两个、三个…….量(读作liàng)起源于量(读作liáng).先取一个单位作标准,然后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量.天下虽有各种不同的量(各种不同的量的单位如尺、斤、斗、秒、伏特、欧姆和卡路里等等),但都必须通过数才能确切地把实际的情况表达出来.所以“数”是各种各样不同量的共性,必须通过它才能比较量的多寡,才能说明量的变化.“量”是贯穿到一切科学领域之内的,因此数学的用处也就渗透到一切科学领域之中.凡是要研究量、量的关系、量的变化、量的关系的变化、量的变化的关系的时候,就少不了数学.不仅如此,量的变化还有变化,而这种变化一般也是用量来刻划的.例如,速度是用来描写物体的变化的动态的,而加速度则是用来刻划速度的变化.量与量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各种各样不同的关系之间还可能有关系.为数众多的关系还有主从之分——也就是说,可以从一些关系推导出另一些关系来.所以数学还研究变化的变化,关系的关系,共性的共性,循环往复,逐步提高,以至无穷.数学是一切科学得力的助手和工具.它有时由于其他科学的促进而发展,有时也先走一步,领先发展,然后再获得应用.任何一门科学缺少了数学这一项工具便不能确切地刻划出客观事物变化的状态,更不能从已知数据推出未知的数据来,因而就减少了科学预见的可能性,或者减弱了科学预见的精确度.恩格斯说:“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数学是从物理模型抽象出来的,它包括数与形两方面的内容.以上只提要地讲了数量关系,现在我们结合宇宙之大来说明空间形式.宇宙之大宇宙之大,宇宙的形态,也只有通过数学才能说得明白.天圆地方之说,就是古代人民用几何形态来描绘客观宇宙的尝试.这种“苍天如圆盖,陆地如棋局”的宇宙形态的模型,后来被航海家用事实给以否定了.但是,我国从理论上对这一模型提出的怀疑要早得多,并且也同样地有力.论点是:“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者下凝者为地.”但不知轻清之外,又有何物?也就是圆盖之外,又有何物?三十三天之上又是何处?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借助于数学的空间形式的研究.四维空间听来好象有些神秘,其实早已有之,即以“宇宙”二字来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淮南于•齐俗训》)就是宇是东西、南北、上下三维扩展的空间,而宙是一维的时间.牛顿时代对宇宙的认识也就是如此.宇宙是一个无边无际的三维空间,而一切的日月星辰都安排在这框架中运动.找出这些星体的运动规律是牛顿的一大发明,也是物理模型促进数学方法,而数学方法则是用来说明物理现象的一个好典范.由于物体的运动不是等加速度,要描绘不是等加速度,就不得不考虑速度时时在变化的情况,于是乎微商出现了.这是刻划加速度的好工具.由牛顿当年一身而二任焉,既创造了新工具——微积分,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有了这些,宇宙间一切星辰的运动初步统一地被解释了.行星凭什么以椭圆轨道绕日而行的,何时以怎样的速度达到何处等,都可以算出来了.有人说西方文明之飞速发展是由于欧几里得几何的推理方法和进行系统实验的方法.牛顿的工作也是逻辑推理的一个典型.他用简单的几条定律推出整个的力学系统,大至解释天体的运行,小到造房、修桥、杠杆、称物都行.但是人们在认识自然界时建立的理论总是不会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牛顿力学不能解释的问题还是有的.用它解释了行星绕日公转,但行星自转又如何解释呢?地球自转一天24小时有昼有夜,水星自转周期和公转一样,半面永远白天,半面永远黑夜.一个有名的问题:水星进动每百年42″,是牛顿力学无法解释的.爱因斯坦不再把“宇”、“宙”分开来看,也就是时间也在进行着.每一瞬间三维空间中的物质在占有它一定的位置.他根据麦克斯韦一洛伦兹的光速不变假定,并继承了牛顿的相对性原理而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中的洛伦兹变换把时空联系在一起,当然并不是消灭了时空特点.如向东走三里,再向西走三里,就回到原处,但时间则不然,共用了走六里的时间.时间是一去不复返地流逝着.值得指出的是有人推算出狭义相对论不但不能解释水星进动问题,而且算出的结果是“退动”.这是误解.我们能算出进动28″,即客观数的三分之二.另外,有了深刻的分析,反而能够浅出,连微积分都不要用,并且在较少的假定下,就可以推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全部结果.爱因斯坦进一步把时、空、物质联系在一起,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用它可以算出水星进动是43″,这是支持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有力证据,由于证据还不多,因此对广义相对论还有不少看法,但它的建立有赖于数学上的先行一步.如先有了黎曼几何.另一方面它也给数学提出了好些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对宇宙的认识还将有多么大的进展,我不知道,但可以说,每一步都是离不开数学这个工具的.粒子之微佛经上有所谓“金粟世界”,也就是一粒粟米也可以看作一个世界.这当然是佛家的幻想.但是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原子却远远地小于一粒粟米,而其中的复杂性却不亚于一个太阳系.即使研究这样小的原子核的结构也还是少不了数学.描述原子核内各种基本粒子的运动更是少不了数学.能不能用处理普遍世界的方法来处理核子内部的问题呢?情况不同了!在这里,牛顿的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遇到了困难.在目前人们应用了另一套数学工具.如算子论,群表示论,广义函数论等.这些工具都是近代的产物.即使如此,也还是不能完整地说明它.在物质结构上不管分子论、原子论也好,或近代的核子结构、基本粒子的互变也好,物理科学上虽然经过了多次的概念革新,但自始至终都和数学分不开.不但今天,就是将来,也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一定还要用数学.是否有一个统一的处理方法,把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统一在一个理论之中,把四种作用力统一在一个理论之中,这是物理学家当前的重大问题之一.不管将来他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数学方法必须统一.必须有一套既可以解释宏观世界又可以解释微观世界的数学工具.数学一定和物理学刚开始的时候一样,是物理科学的助手和工具.在这样的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可能如牛顿同时发展天体力学和发明微积分那样,促进数学的新分支的创造和形成.火箭之速在今天用“一日千里”来形容慢则可,用来形容快则不可了!人类可创造的物体的速度远远地超过了“一日千里”.飞机虽快到日行万里不夜,但和宇宙速度比较,也显得缓慢得很.古代所幻想的朝昆仑而暮苍梧,在今天已不足为奇.不妨回忆一下,在星际航行的开端——由诗一般的幻想进入科学现实的第一步,就是和数学分不开的.早在牛顿时代就算出了每秒钟近八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这给科学技术工作者指出了奋斗目标.如果能够达到这一速度,就可以发射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数学工作者自始至终都参与这一工作(当然,其中不少工作者不是以数学工作者见称,而是运用数学工具者).作为人造行星环绕太阳运行所必须具有的速度是11.2公里/秒,称为第二宇宙速度;脱离太阳系飞向恒星际空间所必须具有的速度是16.7公里/秒,称为第三宇宙速度.这样的目标,也将会逐步去实现.顺便提一下,如果我们宇宙航船到了一个星球上,那儿也有如我们人类一样高级的生物存在。

华罗庚学习法

华罗庚学习法

华罗庚学习法我国近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是从自学开始,而后走上成才之路的.他的学习经验之一,就是“设想阅读学习法”.他勉励青年们要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他说,应当怎样学会学习呢?我觉得,在学习书本上的每一个问题、每一章节的时候,首先应该不只看到书面上,而且应当看到书背后的东西.对书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原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人家怎样想出来的,经过多少曲折,攻破多少关键,才得出这个结论的.同时还不妨进一步设想一下,如果书本上没有做出结论,我自己设身处地,应该怎样去得出这个结论.这就是说,读书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懂得结论,而且还要了解结论是怎样来的.一般人学习容易犯急躁的毛病,拿起一本书,几下子就看完了,实际上并没有读懂,应用的时候才发现吃了夹生饭,不能运用自如.学习应该象华罗庚所说的那样,多做几个设想,深追穷搜,找出书“背后”的东西.这样学习虽然慢些,但却能收到良好的实效.华罗庚还提倡学习要有两个过程:一个是“由薄到厚”的过程,另一个就是“由厚到薄”的过程.前者指的是学习要积少成多,循序渐进,这仅仅是学习过程的第一步.如果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学习就不会有大的进步.重要的是第二步,即在“由薄到厚”的基础上,必须再返过来,“由厚到薄”.那么,如何将“厚”书读“薄”呢?华罗庚的体会是:“在对书中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细嚼慢咽、真正懂得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把全书各部分内容连串起来理解,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弄清楚什么是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就能抓住统帅全书的基本线索,贯穿全书的精神实质.”这就是说,必须站得高一点,对所读的书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把原来很厚的一本书提炼成几组公式、几个原则、几种方法,等等.这样一来,既高度概括总结了全书的精典内容,又便于识记本书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对学问有比较透彻地了解.华罗庚的这种方法经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我非常欣赏,经常给我的学生介绍推广.实际上,逐步积累就是由薄到厚的过程,归纳整理是由厚到薄的过程,这一步非常关键,而往往被同学们所忽视.我发现能独立完成由厚到薄的学生是极少数.我把高中全部数学课本上的主要知识归纳成了一本“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汇编”,共32开68页,相当于课本的30页.看,文理都包括在内10本课本共1000余页,还加了不少课本上没有的规律总结,整理后也不过才30多页.这样不是好记得多吗?该小册子即将随我的那本高考总复习书《高考数学轻松突破120分》一起出版。

华罗庚的名言名句

华罗庚的名言名句

华罗庚的名言名句华罗庚(1910年-1981年)是中国数学家和科学家,被誉为“华夏数学的摇篮”。

他一生致力于数学教育和研究,并在数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面是一些华罗庚的名言名句,展示了他对数学、教育以及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1. 数学是一门严密而高尚的艺术。

它的美妙在于纯粹的逻辑,它的力量在于无穷的推理。

2. 数学是一种智力的游戏,而且是一种最伟大、最引诱人、最能激发智慧和热情的游戏。

3. 数学是一种思考,更是一种性格的培养。

4. 数学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注重教授数学的知识和算法。

5. 数学是一门知识的积累,需要坚实的基础和持续的努力。

6. 数学是一门富有创造力的学科,数学家是思想的建筑师。

7. 数学是一门反映客观规律的学科,它揭示了世界的奥秘和无限的可能性。

8. 数学是一种严谨和丰富的语言,可以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

9. 数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公式和计算技巧。

10. 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11. 数学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它需要我们保持谦逊和勇于挑战。

12. 数学是一门需要坚持和毅力的学科,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突破和成就。

13. 数学的魅力在于它的纯粹和抽象性,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4. 数学家应该具有创造力、想象力和勇气,敢于质疑传统观念和开拓新的研究方向。

15. 数学不仅仅是科学的基石,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华罗庚的名言名句给我们带来了关于数学、教育和人生的深思。

他的言辞振奋人心,鼓舞着我们追求知识和智慧的道路。

通过学习数学,我们不仅可以拓宽视野,培养思维能力,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类智慧的辉煌。

无论是在数学研究还是在数学教育中,华罗庚的思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将数学视为一门严密而高尚的艺术,强调了数学的美妙和力量。

同时,他也强调了数学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试论华罗庚数学思想及其精神

试论华罗庚数学思想及其精神

华罗庚(1893-1976),中国著名数学家,现代中国数学之父,被誉为“中国数学之父”。

他是中国第一代现代数学家,也是中国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

华罗庚在数学思想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数学是一门理性的科学,其本质是研究自然界的规律。

他认为,数学必须以实际问题为基础,从实际问题出发,利用数学的方法和技巧,求解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数学的实用性。

同时,他认为,数学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数学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不断提高数学的抽象性和理论性。

华罗庚在数学精神方面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数学家应当具有持久的毅力,勇于探索,不断深入研究,勇于创新,不断推动数学的发展。

他认为,数学家应当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深入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他还认为,数学家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自觉把数学的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华罗庚的数学思想和精神,对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他把数学作为实用科学,把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基础,把精神和理论结合起来,把抽象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把数学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从而把中国现代数学推向了新的高度。

华罗庚的数学思想和精神,对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的数学思想和精神,令中国现代数学发展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令中国现代科学发展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为中国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之,华罗庚的数学思想和精神,是中国现代数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现代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石。

他的数学思想和精神,令中国现代数学发展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令中国现代科学发展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为中国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华罗庚的数学思想和精神,令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坚持理性思维,严谨求实,勇于创新,不断深入研究,才能推动数学的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应当深刻领会华罗庚的数学思想和精神,以他的数学思想和精神为指导,自觉把数学的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华罗庚最著名的数学故事

华罗庚最著名的数学故事

华罗庚最著名的数学故事第一篇嘿,朋友!今天来跟您唠唠华罗庚最著名的数学故事。

您知道吗?华罗庚小时候家里可穷啦,初中毕业就没法继续上学,只能帮着父亲打理杂货铺。

可这一点儿也没挡住他对数学的热爱。

他常常点着油灯,在那微弱的光下自学数学。

那股子认真劲儿,真是让人佩服!有时候,为了一道数学题,他能琢磨好几天,饭都顾不上吃。

有一回,他发现了一本数学书,就像发现了宝贝似的,天天捧着看。

那书里的知识可难了,一般人早被吓跑了,可华罗庚不怕,一个字一个字地啃。

后来,他的才华终于被人发现啦。

他发表的一篇数学论文,让大家都惊叹不已,说这小子真是个数学天才!再后来,华罗庚去了国外深造,学成后马上回国,为咱们国家的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总是说:“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他的故事告诉咱们,只要有梦想,肯努力,不管条件多艰苦,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怎么样,华罗庚的故事是不是很励志?第二篇亲,今天咱来聊聊华罗庚超著名的数学故事哟!华罗庚呀,那可是数学界的大明星!小时候他家境贫寒,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数学的痴迷。

他在杂货铺帮忙的时候,心里还总是想着数学题呢。

哪怕周围吵吵闹闹的,他也能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

有一次,他走路都在想一道难题,不小心撞到了树上,还跟树道歉,以为撞着人了,您说逗不逗?还有啊,他没钱买书,就去借别人的,然后一字一句地抄下来。

抄完了还反复研究,那认真的模样,仿佛世界上就只有他和那些数学题。

而且,他不怕别人嘲笑他的出身和学历。

别人说他不行,他偏要做出个样子来。

靠着这股子倔强劲儿,他在数学领域闯出了一片天。

他不仅自己厉害,还培养了好多优秀的学生,把他的知识和精神传递下去。

华罗庚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热爱和坚持能创造奇迹,不管起点多低,只要有梦想并且努力去追,就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您是不是也被他的故事感动啦?。

数学家华罗庚说的话的理解

数学家华罗庚说的话的理解

数学家华罗庚说的话的理解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三十条关于数学家华罗庚说的话的理解:1. 华罗庚说:“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 这不就好比我们在黑暗中摸索,学习就是那点亮前路的火把吗?就像我之前为了学会一门新语言,每天早起晚睡地背单词、练语法,这不就是在不断学习,跨越语言的障碍嘛!2. 他讲:“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 难道勤奋不是通往成功的基石吗?想想那些日夜苦练书法的人,一笔一划的积累,不正是在铸就未来的大师之路吗?3. 华罗庚曾言:“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

” 这就如同建筑高楼,每一块砖都必须实实在在,否则怎么能经受住风雨的考验?就像做实验的时候,一个数据都不能造假,不然整个研究不就都垮了!4. 他说:“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 这不正是人与人之间温暖的传递吗?像那次朋友帮我解决了工作上的难题,我一直记在心里,而我帮别人一点小忙,却觉得不值一提。

5. 华罗庚提到:“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

” 这不就像登山,哪怕从山脚出发,只要坚持到底就能看到美景。

我有个同学,基础很差,但自学编程,一直坚持,现在已经是高手啦!6. 他指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 难道不是这样吗?想想那些身体有缺陷却凭借努力获得成功的人,他们付出的辛苦难道不是最好的证明?7. 华罗庚说:“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 这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时间的宝贵?就像我们班的学霸,课余时间都在学习,可不就取得了好成绩!8. 他讲:“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 这就像存钱,每天存一点,时间久了就能有一大笔财富。

比如写作文,每天积累好词好句,慢慢地就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9. 华罗庚曾言:“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有人说数学难!是否难于上青天?但时至今日,人们已能在月上徘徊,空间漫步。

人类是不满足于现在,从“难”走向更难,要向宇宙空间飞去!实则上,有志者天下无难事,畏难者寸步不敢移,就登天来说:九十九难中,数学仅算其一难,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从牛顿力学开始就为计算卫星轨道写下了方程。

牛顿以前,算星球轨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确很难。

有了万有引力定律,至今人造卫星的计算早已不在话下。

时代发展了,难的不难了,人类总是不畏攀登,一步一个脚印,后人踏着前人的脚印前进。

当然一步登天难,三百年来一步一步,一代一代地前进,今天不是已初见成效了吗?就数学来说,也是如此。

要想一步登天万难,但步步踏实,何难之有,君不见,自古失足坠崖者,都是一步落空人。

烦!有人说数学烦!是否烦过千头万绪、相关相联的人类经济活动。

要钢!练钢要矿石,要煤要焦要电力,建炼钢炉本身还要钢,一要炉砖,即使有了原料,还要运得来,成品还要出得去,销得了。

在生产矿石的时候又要挖掘机(钢做的),电力(烧煤的),木材(支撑圹道用的),修铁路又要钢轨、枕木、机车头,等等。

一着出错,全盘牵连,一步落后,全队窝工。

这么复杂的系统,岂是说空话就可以找得出头绪来的。

不!一个不小心的决策,就会使比例失调,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甚至于造成灾难,但不怕烦,善御烦,搞得得法,便能收其左右逢源,稳步速见之率。

这样的烦,是否比数学的习题要烦些?烦得多了!但御烦之道也少不了数学这一个助手,特别是有了近代的电子技术,助手更能发挥作用。

但机器毕竟是机器,它们会的,都是人类已经会的。

真正的主人还是有创造性的善驾驭这些机器的人,学好数学是其一个重要的环节。

板,死板!有人说数学太死板了!一点儿趣味都没有!然!把数学看成是公式的堆积,把定理作为该背诵的教条,把讲解说成为形式逻辑的推演,把考试弄成为死记硬背按标准答案不敢越雷池一步地生搬硬套,这样的情况岂能不死不板不僵化!僵化是科学的大敌,是社会发展的大敌。

但实质上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数学是自然科学中容易联系不同实际的学科之一,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得力的助手,西方有些学者指出:西方现代科学突飞猛进发展的两大支柱:欧几里德几何的推理方法,还有培根科学实验的倡导(当然他们可能漏掉了更重要的一点: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

科学实验方法的优选和结果的处理也少不了数学,数学是同科学发展而发展的,它怎么会死会僵呢。

就数学本身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
百态,引人入胜的。

一个问题想不出时,固然有些苦恼,若一旦豁然想通,那滋味难道不是甜蜜蜜的,这和音乐,舞蹈艺术的享受有何不同。

如果在成法之外,别开生面地想出一些新法来,那就更是其乐无比了。

我们在银幕上看到过体育夺得锦标、高奏国歌的激动场面,科学中也有同样的感受,实质上,科学是前进的,任何一个有创造发明的科学家都不会是墨守成规的死板人,而是能够想前人所未想的、思想活跃的人。

更重要的是:社会的需要,祖国的需要,新长征的需要,这是我们最大动力之所在。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难何足怕,烦何足虑,死板更是吓唬不了人,何况事实并非如此,谓予不信,请下些功夫,试上一试。

认清了道路,信心自来,干劲随至。

为了祖国,学习好祖国最需要的一切。

当然,数学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