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调控的实践及政策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调控的实践及政策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调控的实践及政策选择论文报告: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调控的实践及政策选择目录一、引言二、历次宏观调控政策的实践与政策选择1.抑制通货膨胀的调控政策2.借外部经济环境调控内部宏观经济3.对经济过热的有效应对4.引导产业升级的宏观调控政策5.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三、宏观调控政策案例分析1.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政策案例:1993年打击物价涨幅2.借外部经济环境调控内部宏观经济案例:2008年金融危机应对3.对经济过热的有效应对案例:2010年高铁投资限制4.引导产业升级的案例:2015年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5.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案例:2016年有效扩内需四、结论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困境到市场经济时期的经济繁荣,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逐步走向成熟,从单纯“政策推动”到“市场导向”,从“不确定性”到“预调微调”,在国际金融危机、经济过热等问题中逐步挑战,推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历次宏观调控政策的实践与政策选择1.抑制通货膨胀的调控政策1988年到1993年,中国经济加速稳定,同时也出现了物价上涨问题,胶漆、电缆、化肥等价格全面飞涨。

政府针对此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包括增加外汇收入,收缩内需、外需的总和,限制贷款、印钞、预算赤字,对影响物价的企业进行监管,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这些政策的有效实施降低了物价,缓解了通货膨胀问题。

2.借外部经济环境调控内部宏观经济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了中国经济开拓内外缓冲空间的机会。

中国政府利用外部环境的调控作用,通过降息、减建、强政策等一系列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控制经济过热,同时通过国际贸易、外援等扩大内需,保持了经济稳定发展。

3.对经济过热的有效应对2010年,中国经济过热问题难以避免。

中国政府通过在媒体上发文明确地表示中央不支持过快增长、有序控制铁路投资、清理口服液等市场混乱,以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GDP与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以来GDP与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宏观调控

效果
本次宏观调控的措施效果虽然非常明显,但 是由于此次调控“一刀切”的现象比较普遍,刹车 过猛,因而存在着某些不足:宏观调控不够适时 和适度,即动手调控的时间偏晚,力度偏大。
(三)1993-1997年的宏观调控:抑制投资和通货膨 胀,实现经济“软着陆”
背景:1992 年1 月、2 月,邓小平南巡讲话为中国大地带来 了一股春风,经济开始迅速高涨起来,1992 年上半年 GDP增长10.6 %,结束了1991年的平稳增长,步入高速 增长时期。当年GDP增长率达到14.2%,CPI从上年的 3.4%提高到6.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44.4%,实 际利用外资增长62.7%。
改革开放以来GDP与通货膨胀以 及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1980-2009年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 长变动情况
(一)1984-1986年的宏观调控:抑制信贷、消费的急 剧扩张和高通胀
• 背景: 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和改革向城市的推进, 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 急剧扩张的情况,宏观经济出现了过热现象。
1993年,全国出现了几千个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 同比上升近1倍。当时的经济出现了“四热、四高、四紧、 一乱”现象,经济又出现了明显过热。通货膨胀率在1993 年和1994年达到13.2%和21.7%,成为物价上涨的第四个 高峰。
内容
1993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 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采取十六条措施,正式开始 了以整顿金融秩序为重点、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 的宏观调控。
这次调控主要是运用信贷、税收等经济办法,将 经济过热的局面缓缓扭转过来。严格控制银行信贷规 模和开征高额的投资方向调节税。这期间,财政、货 币政策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 改革,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 贷款利率。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

二、1978-1984年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
⑥后果:(1981-1984)1985年的GDP增长率达到了16.2%,
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当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达到了9.3%,固定 资产投资在上年增长28.2%的基础上又增长了8.8%。1985年的 GDP增长率达到了16.2%,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当年商品零售价 格指数达到了9.3%,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增长28.2%的基础上又增 长了8.8%。
二、1978-1984年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
• ⑦政府调控措施:政府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
管理和监督检查,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一系列措施。这期间,中国人 民银行已开始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1984年11月国务院发出了《关 于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和大力组织货币回笼的紧急通知》,同时在国务 院的部署下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包括1985年4月的《关于控 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通知》,7月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加强银行 金融信贷管理工作的通知》,10月《关于全面开展信贷检查的报告》。 从1985年开始,宏观调控的思路开始形成。
二、1978-1984年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
• ②政府调控措施:政府采取的调控措施主要是抽紧银
根的政策,货币投放和各项贷款的增长都大幅减少,使整 个经济进入紧缩状态。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 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 方针。1980年12月国务院作出《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 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
三、1985-1992年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
③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及后果(1989-1991)
从1989年9月至1991年底,我国开始了历时三年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对经济过 热和通货膨胀的治理,主要集中于1988年和1989年,出台了一系列的紧缩经济政策。主 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对物价的调控。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当前物价工作和 稳定市场的紧急通知》,明确提出1988年下半年不出台新的涨价措施。二是加强信贷控 制,提高银行储蓄利率,实行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1988年7月,人民银行发出《关于进 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严格信贷资金管理的通知》,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2%提高到 13%,并从9月起开办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1989年9月1日和1989年2月两次把银行 储蓄存款利率从6%提高到9.45%。三是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1989年 11月国务院转发了党中央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和深化改革的决定》,要求坚决 控制社会总需求继续压缩投资总规模,调整投资结构。这些政策使得1989年经济实现了 “急刹车”,当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3.9%,比1988年下降了7.3个百分点,也成了改革 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最低点。这次调控的效果非常显著,但由于此次调控具有行政“一 刀切”比较普遍,刹车过猛,以及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实现了“硬着陆”。从 这时到1991年底,我国经济陷入低迷时期,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注入大量信贷资产启 动处于低谷中的中国经济。1990年3月、8月和1991年4月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到 1991年底,在大量货币投放的推动下,工业生产才在非国有经济的带领下逐步走出低谷。

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政策具体举措及效果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政策具体举措及效果分析

前沿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政策具体举措及效果分析◎文/任若楠摘 要: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调控和干预经济的主要工具。

在西方,新航路开辟以后出现了市场雏形,1640年开始盛行市场自由理论,直至垄断主义和经济危机出现,人们才意识到政府干预的重要性。

当政府运用经济理论做出决策就产生了宏观经济政策。

不同于西方,中国至1956年还是计划经济,直到改革开放,才正式提出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理论,这对中国当时的经济转型尤为重要。

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具体举措及其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改革开放;效果分析0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呈周期性波动,而经济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也决定了不同时期经济政策实施举措及其效果的差异性,但总体体现了相机抉择的原则。

1 1978-1983年:紧缩的财政政策到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1978年以前,国家一直实行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下,经济长期失衡主要表现为供给不足,想要发展经济,必须进行改革,引入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必然导致周期性波动,所以开始出现了经济周期。

1.1 财政政策的具体举措及效果分析1.1.1 1978-1980年:紧缩的财政政策1978年,国家经济相对过热,出现通货膨胀。

因此,政府实行了紧缩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降低财政支出的方式抑制经济,如减少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增加税收,发行公债;抛售农产品,抑制价格上涨等[1]。

但这一时期预算和决算不一致,预算安排从紧,实际贯彻力度却不强,使支出超支。

(1)政府安排:政府预算低于决算水平。

以g为例,在不考虑挤出效应的情况下,若政府购买g减少Δg个单位,则相应的产出y将减少kgΔg个单位,总产出会降低,进而使国民收入和总需求下降,抑制经济过热,以起调节作用,促进均衡效果。

(2)实际情况:决算支出增加,收入减少,财政赤字。

实际执行时,由于执行力度不够,没有使政府安排达到理想的效果。

从调查数据上看,1979年决算总收入1,103.3亿元,比预算短收16.7亿元,而决算总支出1,273.9亿元,比预算超支153.9亿元,赤字170.6亿元。

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及宏观政策分析(doc 15)

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及宏观政策分析(doc 15)

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及宏观政策分析新中国经济经历了三次大的结构调整,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局限性。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变迁及宏观政策进行评价,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健康发展是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有三次重大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第一次是"一五"计划时期,第二次是20世纪60年代的调整时期,第三次是改革开放新时期。

三次调整都有各自所针对的背景。

对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变迁及宏观政策进行分析与研究,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健康发展是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一、建国初期至"一五"时期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建国初期,对旧中国沿续下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经济结构,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进行了较为彻底地改革与调整。

在所有制方面,经过没收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发展国营经济,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并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基础。

在产业结构方面,虽然尚未完全解决旧中国极不合理的结构性矛盾,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并从方针政策上确立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营方向,使一、二、三次产业均有很大恢复与发展。

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事权的需求大大高于财权的供给,对一、二、三次产业的关系来说,主要不是协调不协调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恢复和发展的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事关国家安危的战略性产业,中国又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的农业大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土地改革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支配地位的农业所有制结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2年,农业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326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483.9亿元,提高48.5%,年均增长14.1%。

粮食3 088亿斤,比1949年增加42.8%,年均增长12.6%,超过解放前最高年产量1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演进[摘要] 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和采用的做法。

本文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进程,初步分析了影响我国宏观调控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言。

[关键词] 改革开放经济宏观调控历史演进有效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年~2006年年均经济增长9.7%。

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经历了几次明显的波动,现今的宏观调控体系正是在治理经济波动的政策实践基础上不断演进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演进历程1.行政和计划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阶段(1978年~1986年)。

这一阶段,“文革”刚结束不久,我国百业待兴,正处于短缺经济状态。

但随着计划控制的松动和价格改革的推进,原来隐藏的隐性通货膨胀压力逐渐释放出来。

对此,我国政府采用的主要是行政和计划调控手段,包括行政性财政政策和行政性货币政策。

表现在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引导上,就是对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停止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对落后的中小企业进行强制性整顿和关停并转等。

由于调控手段较为单一,在复杂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往往使得政策变化过快、调整过于频繁,缺乏必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尝试性引入现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阶段(1987年~1991年)。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政府开始引进财政、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做法,并尝试性地进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来调控经济,但由于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可应用的经验,仍以直接调控为主,很少用财政和金融等中间变量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下手段多样的宏观调控阶段(1992年~1997年)。

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我国已开始告别短缺经济时代。

但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大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演变作者:王明胜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年第15期[摘; ; 要] 对三次经济过热问题治理的实践是我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核心表现,实际上我国的宏观调控思想早在1993年至1997年之间就已初步形成,同时也已经在经济“软着陆”中实现了良好应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新常态,现阶段我国经济宏观调控核心内容应当是供给侧结构的改革。

文章以时间为主线,同时将经济思想和经济史进行有机结合,总结、梳理和概括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改革开放;经济理论;政策演变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15. 071[中图分类号] F120;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15- 0168- 020; ; ; 引; ; 言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近乎于质的飞跃,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国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为世界所惊叹。

本文对我国宏观经济理论以及宏观调控政策演变的过程进行梳理和总结。

1; ; ; 在经济转型期内宏观经济理念与实践(1978至1992年)1.1; ;处于传统体制内的综合性平衡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结束,这是新中国首个经济体制转型时期。

我国于这一时期踏上了市场化改革的新道路,然而在这一阶段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依旧有强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另外,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学也开始尝试脱离前苏联经济学理论束缚,逐渐转变发展为现代经济学。

实际上宏观经济理论雏形在此时便已大致成型。

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最显著的特点是国有生产单位中的资源直接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配置,并决定生产单位的生产任务以及生产数量等。

所以,不论是微观经济还是宏观经济在这一阶段都不存在明显的差别,简单来讲即在该时期所有经济问题都可以被称为“宏观经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发展经济采取哪些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发展经济采取哪些政策

调控政策对我国的影响
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
进一步提高。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 进入了小康水平。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 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 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 发展道路。
总结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开放经 济上面临着很多挑战。面对挑战, 我国灵活运用各种调控措施来接 受挑战,从而让我国经济得到了 可持续的发展。
宏观经济运行增速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地接近于零19841985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 取哪些政策开放经济

目录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宏观经济上 有哪些调控政策 2.介绍个别调控政策的经济背景 3.调控政策对我国的影响 4.总结
开放以来我国在宏观经济上有 哪些调控政策
介绍个别调控政策的经济背景
1978~1981年:宏观经济运行增速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 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 外汇储备迅速地接近于零 1984~1985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和改革向城市的推进,伴随 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的情况,宏 观经济出现了过热现象 1988~1989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2004年~2007年:(1)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国内 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这时期的宏观调控面临新的外部环境和挑 战。 (2)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这时期 的宏观调控面临新的发展形势。 (3)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这时期的宏观调 控面临新的体制机制和微观基础。
THANK
YOU
1、1979-1981年的宏观调控:刹住“一拥而上” 2、1985-1986年的宏观调控:抑制信贷、消费的急剧扩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进程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进程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进程[摘要] 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和采用的做法。

宏观调控的实施是因时而宜的,起到熨平经济周期、稳健经济发展的作用。

回顾和总结这六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的阶段性特征及宏观调控政策的特点,对于理解当前我国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改革开放经济宏观调控历史进程有效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年~2006年年均经济增长9.7%。

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经历了几次明显的波动,现今的宏观调控体系正是在治理经济波动的政策实践基础上不断演进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六次宏观调控措施第一次:1979—1981年“计划”式宏观调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国各地“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情和冲动导致宏观经济出现经济过热:一是当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

二是投资过热和投资品价格上涨。

当年投资率为38.2%,由于投资超出了计划,计划之外的产品供给相当一部分是高于计划价格的议价产品,从而抬高了物价指数。

三是财政出现赤字。

迅速增长的基建投资使财政支出大大增加,1978年财政节余10.1亿元,而1979年财政赤字207亿元。

四是外贸出现较为严重的赤字。

为了满足国内投资需要,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扩大进口,1979年外贸赤字为11.4亿美元。

五是消费增长和物价上涨。

为提高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政府增发了工资、奖金和补贴,促使社会购买力快速增长,以致供不应求的状况更加严重。

国家因此调高了多种产品的价格,1980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达6%。

投资和消费增长导致通货膨胀严重,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的第一个高峰。

1979年,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宏观调控。

1980年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计委”)等部门以计划手段调整了国民经济计划,降低各项计划指标,减少政府和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项目;以行政手段压缩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压缩国防经费和行政管理费用;以行政手段加强银行的信贷管理,冻结企业存款,向企业推销国库券48亿元。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反应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反应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反应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受到重视。

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加快结构性改革,推出适应经济形势和随时变化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中央银行依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通过调节货币供应总量和价格、利率等手段来调控经济发展的常用手段。

适度的货币政策可以调节通货膨胀率,维护经济稳定;而过紧的货币政策则会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产生消费不足、投资下降、失业率上升等问题;过松则会引发通货膨胀等问题,因此货币政策应该时刻根据经济的发展变化做出调整。

当前,我国近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正如其特点,灵活性强,对经济变化有及时的反应。

此外,针对复杂的经济状况,中国央行加大了对市场流动性的调控力度,通过公开市场政策来进行货币稳定。

(2)财政政策相对于货币政策的“其他联邦快递“,财政政策政策模式更概括,包括以政府支出为主要手段来推动经济增长,实行减税和增加社会保障开支等方式降低经济繁荣的风险。

调整财政政策涉及到政府力量的调整,因此其处理效率较低,但是其较微观的性质,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性互为补充,可以合理补充货币政策在调整经济环境方面的不足。

(3)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对重点产业的支持和激励以扶持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总体水平等政策。

产业政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在未来的经济现实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反应不同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

作为一个政策体系,组成部分的作用、因素和目标设定都会将影响具体经济形势的动向。

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反应能力也不相同。

(1)货币政策反应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回应速度较快,但是因其高度集中,可能会受到目标监管和宏观市场走向的制约。

如果货币供应和价格受到过多影响、对其他经济活动产生的决策与实践展示实际效果比预期差距较大,可能还会导致经济形势的不稳定。

(2)财政政策反应正如我们先前提到的,财政政策的回应速度要慢于货币政策的回应速度。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六次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六次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六次宏观调控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六次比较明显的波动,包括五次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和一次通货紧缩,与此相对应,经历了六次比较大的宏观调控。

从调控手段和做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调控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总体来看,随着宏观调控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宏观调控越来越成熟,初步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当然也存在不少值得认真总结的不足甚至教训。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构建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新形势需要的新型宏观调控体系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详细3年的宏观调控1978~1983年,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随着计划控制的放松和价格改革的推进,短缺经济时期所隐藏的隐性通货膨胀压力逐渐释放出来,致使整个20世纪80年代一直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

[详细]2.1984~1986年的宏观调控1984~1986年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开始引进财政、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做法。

[详细]3.1987~1991年的宏观调控1987~1991年是中国第一次有意识地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手段进行间接调控,也是第一次自觉地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搭配使用。

[详细]4.1993~1997年的宏观调控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后,中国开始全面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4年,中国进行了分税制体制改革,中央银行制度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框架开始建立,为中国及时有效地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组合调控经济创造了必要的制度基础和有利的体制环境。

[详细]5.1998~2003年的宏观调控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经济增长减速、物价下降等现象,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通货紧缩。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抑制日益加深的通货紧缩趋势,中国从1998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4-5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

14-5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各位同学好,现在我们开始第五讲——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

在我们这一章的开始,我就告诉大家这一章是非常有趣的,有趣的原因在于我们可以把我们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在实践上。

我们通过之前的学习,了解了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和作用机理。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中国或者其它国家采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对此展开分析。

那么以后,你们看报纸新闻也能够更好的理解为什么在这个时期要采用这样的宏观经济政策。

时间回到1988年,为大家梳理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演变历程。

同学们需要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来理解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

首先,我们来介绍第一阶段的宏观政策,即1988年到1992年。

1988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10年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开始全面开花,全中国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一非常快速的增长。

但是这种增长有一点爆炸性的无序的状态,这种状态对应就是繁荣,通货膨胀开始高起,投资需求和投资量开始过高。

因此,政府就采取了逆向操作行为,它用的是收紧的财政政策配合收紧的货币政策。

这一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货膨胀得到了很好的抑制。

但是在后期发现,这一政策的力度可能略有过猛。

因为企业开始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因此做了调整,即把收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成了略微收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接下来到了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93年到1997年。

1992年的时候中国经济发生了非常重要的事件,即92年的邓小平南巡。

至此开始,我们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经济背景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经济的发展状态,此时经济仍处在繁荣的阶段。

为了使经济尽可能的接近潜在产出,减少经济波动,宏观政策依旧是采取的是逆向操作,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适度从紧的政策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通货膨胀开始降低,经济发展也趋向稳定。

但是,1998年出现了亚洲金融危机。

这个危机是无法预期的,结合当时的宏观政策(双紧的政策)和金融危机的出现,经济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紧缩状态。

专栏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

专栏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
有鉴于此人民银行加大了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一方面不断提高银行利率和准备金率另一方面又一次实施了严厉的信贷规模控制并于2007年底正式提出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月之间人民银行又连续六次提高银第五阶段2008年11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中国也难幸免于难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
专栏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1988~2009)
第一阶段1988~1992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民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从1984年后期开始,国民经济过热的迹象逐步显现,投资消费高速增长,物价水平大幅攀升。与此同时,财政赤字不断扩大,为弥补赤字,银行超量发行货币,又加剧了通货膨胀。在此背景下,1988年9月,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开始实行紧缩财政、紧缩信贷的“双紧”政策。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活跃,到199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不断攀升,投资增长过猛,金融业陷入无序状态,银行信贷规模一再突破计划,物价水平迅速上升,经济形势再度严峻。在此背景下,中央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进行大规模的税制改革,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新流转税制度,扩大了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调整营业税税目,改革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理顺了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实行财政支出总量从紧,严格控制投资规模。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投资,1998~2003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8000亿元;增加社会保障、科教等重点领域的支出;调整税收政策,支持出口、吸引外资和减轻企业负担。
稳健(偏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以稳定币值为目标,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取消信贷规模限额控制;为了刺激投资需求,从1998年3月~2002年2月连续5次降低利率,1998年3月和1999年11月两次调低银行准备金率。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调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调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调控宏观调控是政府对经济发展进行反周期调节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对经济发展进行干预,以保持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防止经济发展出现大幅波动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动荡和其他不利的后果。

政府的宏观调控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大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是采取行政管制手段直接进行调控,使政府意志贯彻于经济发展之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是造成经济发展波动的主要原因,政府一般很少采用行政管制干预的办法,而是以采用经济、政策、规划、信息等间接调控手段为主,去纠正市场失灵产生的资源配置的非效率性。

对经济宏观调控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常常超出国家计划(规划)并带来物资供应和基础设施紧张等问题,因此,在大多数时间内是通过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增长“过热”;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需求不足的问题,防止经济增长“偏冷”也成为一定时期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1.防止经济增长“过热”的调控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我国政府为压低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控进行了6次:第一次是1979-1981年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加快经济建设成为全国的统一认识,并开始走上轨道。

国家制定了宏伟的建设计划,1977年4-5月召开的“工业学大庆”会议,提出了“要有十来个大庆”,在当年11-12月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提出到1985年钢产量要达到6000万吨,原油产量达到2.5亿吨,为此拟定了基本建设的庞大计划,全国在基础设施方面要建30个大电站、8个大型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6条铁路干线和几个大港口。

于是,在1978年开始了建设规模的大扩展,当年基本建设投资从上年的312亿元增加到417亿元,增长33.7%,能源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5.8%,交通运输投资增长28.2%,水利投资增长21.8%, 都是当时较高的增长速度。

基本建设战线出现了过热现象,使当时的经济实力难以支持,出现了经济发展失调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的相关数据(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总体保持着高速着高速的增长率,期间主要有四次较大的波动,第一次是1980年到1981年间,第二次是1989年到1990年间,第三次是1997年,第四次是2008年后我国GDP增长开始下在下降一定程度后,开始平稳增长。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情况(CPI指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CPI指数总体上是增长的,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阶段,同时我们发现在1997年还有2008年国际经融危机后,我国的CPI指数增速降低。

从1998年后我的CPI指数一直比较稳定,维持在百分之十以下。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失业率状况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失业率开始明显下降,到了1985年为最低值,从那以后又开始逐渐增长,到了2000年后,我国的失业率一直稳定地在百分之四左右。

(四)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持续稳定地不断增长,由于改革开放前的集体经济,1978年的居民收入和支出都是从零起步的,从居民的收入和支出的不断增长和差距不断拉大,我们可以发现居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一)第一阶段1978~1983年,为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准备阶段,其经济波动的特征是:经济增长率由11.7%落到1981年的5.2%,而后于1983年回升到11.1%。

在这一阶段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双松”配合转向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二)第二阶段1983年到1986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双松”到“双紧”的第一轮循环,其经济波动的特征是: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交织在一起,GDP的增长率由1984年的15.3%降到1986年的8.5%,物价则在经济增长达到顶峰的第二年达到8.8%的最高点,但在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时降到6%的最低点。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首次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市场经济两手并用的运行模式,明确地展现出现代市场经济的新特点。

这个经济理论观点,使我们深入认识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的关系;特别是国家干预,是当今时代任何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的。

市场机制虽具有巨大的活力,但不是万能的,存在着失灵的缺陷,必然需要国家予以干预,使国家制订的计划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实现。

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大致是从1978年以后开始的,1978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此时政府主要依靠行政和计划手段来实现,虽然财政、信贷手段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但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财政、货币政策。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一共经历了8次宏观调控实践,其中7次是反通胀的紧缩性调控、1次是反通缩的扩张性调控。

按时间顺序排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时期:时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1978~1981行政和计划手段对经济进行整顿1985~1986紧的紧的1989~1990紧缩紧缩1993~1997适度从紧适度从紧1998~2003积极稳健2004~2007稳健稳健2008稳健→积极从紧→适度宽松2009扩张适度宽松一、1979~1981年的宏观调控:刹住“一拥而上”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社会迸发出极大的建设热情,各地出现一拥而上和宏观经济的过热情况,1978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产品供不应求,投资出现过热现象,消费品价格上涨。

当时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宏观经济运行增速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地接近于零。

1979年和1980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年通胀达到6%,这就是第一轮的经济过热。

1979年3月,李先念、陈云就财经工作写信给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现在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相当严重,要有两三年的调整时期。

9年代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9年代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9年代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和分析这些政策的发展,并探讨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崛起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转折点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发生的改革开放。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的核心目标是引进市场经济体制,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改革开放政策的旗舰是经济特区的建立,如深圳、珠海等城市。

经济特区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和技术。

此外,中国开始追求对外开放的政策,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经济体的贸易和投资联系。

二、稳定经济增长和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计划和政策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实施开放政策,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和技术引进。

此外,中国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如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为刺激内需,中国政府实施了多项扶持消费的政策。

比如,通过提高居民收入、降低税收和扩大社会保障等方式,政府试图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鼓励消费。

此外,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的减税措施,以降低企业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三、金融改革和市场化进程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经历了金融体制改革和市场化的进程。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以推动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市场化。

金融体制改革包括银行改革、证券市场改革和保险业改革等。

政府通过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加强监管等手段,努力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国政府开始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测和控制。

为此,政府加强了金融监管框架,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以防范金融危机和经济波动。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

该政策旨在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如产能过剩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代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代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代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对经济运行及发展进行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积极应对各种经济挑战,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探讨代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和变化。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改革开放前的宏观经济政策。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活动主要由国家计划部门统一安排和调度,市场资源配置机制较为落后。

这导致了经济发展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宏观经济政策也相应发生了改变。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行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资金支持。

然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导致了通胀压力和不稳定的经济波动。

为了抑制通胀,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实施了相对收紧的货币政策,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宏观调控升级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举,通过加大投资和调节货币供应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

在经济增长放缓或处于经济调整期间,政府通过财政方面的支持来刺激经济增长。

这包括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负担和提供投资补贴等。

此外,中国还积极利用财政政策来调整收入分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产业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通过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优惠税收、贷款支持、创新基金和研发投资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风险增加的背景下,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政策演进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政策演进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政策演进分析1978年:第一,全国动员,大办农业.第二,加快发展基础工业,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第三,搞好商业工作,发展对外贸易.第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1979年:坚持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指导思想,集中力量把农业搞上去.继续做好技术引进工作,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努力扩大出口.采取坚决的态度和积极稳妥的步骤,认真做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某些不合理的价格作必要的调整,同时切实加强物价管理.1980年: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协调地前进.具体说来,要努力加快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大力加强能源的开发和节约,加强交通和建筑业,加快机械工业的改组和技术改造,合理调整冶金、化工等重工业生产,努力增产短缺的和新型的原材料.进一步开展对外贸易,扩大国际经济交流.第一,实行能源的开发和节约并重,近期要把节能放在优先的地位,大力开展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结构改革.第二,进一步调整重工业特别是机械工业结构,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1981年:我们对国民经济进行进一步调整,不仅要努力解决大量财政赤字的问题,控制市场物价的上涨,消除潜在着的危险,迅速达到经济全局的稳定,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求得国民经济的稳步前进、健康发展.一、依靠政策和科学,加快农业的发展.二、把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放到重要地位,进一步调整重工业的服务方向.三、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强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四、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五、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六、积极稳妥地改革经济体制,充分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1982年:第一、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总规模,切实保证重点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按计划完成.第二、坚决调整和全面整顿现有企业,努力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第三、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第四、积极稳妥地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1983年:今后五年,首先要保证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生产相互协调地向前发展.今后五年,必须大力加强能源、交通等方面的重点建设,积极推进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今后五年,必须继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坚决控制人口增长.第一、大力提高经济效益,积极扩大财源.第二、合理分配国民收入,提高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第三、正确地确定基本建设的总规模,努力保证重点建设的资金需要,大力提高投资效果.1984年:一、认真地有步骤地改革城市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端,更好地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二、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的管理体制,大力提高投资效益.三、改革流通体制,疏通流通渠道,做到货畅其流.四、积极办好经济特区和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打开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新局面. 1985年:第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稳步前进的方针,坚决防止盲目追求和比赛增长速度的现象.第二、既要搞活经济,又要加强管理.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深刻的改革,一方面要继续解放思想,强调开放、搞活,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健全制度.第三、加强全局观念,克服本位主义.经济改革是关系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和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有关改革的重大决策和重大措施,必须由中央通盘考虑,统一部署.第四、必须继续坚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的方针,继续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1986年:一、确定适度的经济增长率,促进国民经济按比例、高效益地向前发展.二、规定恰当的投资规模,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努力提高投资效益.三、坚持把科技进步和智力开发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更好地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四、以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为中心,推动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五、按照兼顾生产建设和生活消费的原则,恰当地确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幅度. 1987年:第一,必须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第二,必须按照建设规模同国力相适应的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第三,必须把消费的增长切实建立在生产发展可能的基础之上.第四,必须努力做到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的基本平衡.第五,必须继续防止盲目追求过高增长速度的倾向.第六,从根本上说,要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1988年:一、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加强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二、加快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把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三、以深化企业改革为中心进行综合配套改革,逐步确立新经济体制的主导地位.四、不失时机地加快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1989年:第一、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争取今年农业特别是粮食棉花油料生产有个好收成.第二、努力加强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缓解当前这些方面的紧张状况.第三、严格控制加工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使它们同农业、能源、原材料和运输能力的增长相适应.1990年:第一,集中力量办好农业,争取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有一个好的收成,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第二,努力改变市场销售疲软状况,重点抓好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保持工业生产适度增长.第三,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保证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第四,继续控制社会总需求,努力做好财政金融工作.第五,加强物价管理,稳定国内市场,安排好人民生活.第六,深化和完善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深化企业改革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第七,坚持对外开放,积极扩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1991年:〔一〕继续加强农业,保持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二〕在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前提下,保持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适度增长. 〔三〕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进一步改善投资结构.〔四〕精心组织市场商品供应,严格物价管理,安排好人民生活.〔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1992年:继续下大力气抓农业,争取农村经济更快发展.深化农产品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是进一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关键.努力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努力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积极推进企业改革,转换和完善经营机制.1993年: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加强能源建设,实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要通过改革形成新的投资机制,多渠道筹集.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1994年: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是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的根本保证.扩大开放,发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进行金融体制改革,顺利实现汇率并轨.1995年: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坚决控制物价上涨幅度.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保证农产品稳定增长,是控制物价上涨幅度,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础.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落实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企业集团.1996年: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实现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第一,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第二,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四,努力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1997年:继续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积极促进乡镇企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继续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鼓励外资投向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投向中西部地区.1998年:第三,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又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第一,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业第二,国有企业改革要取得新的突破第三,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第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999年:二、继续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三、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四、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五、认真做好金融工作,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六、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有效利用外资200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第三产业,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广开就业门路和扩大消费,有着重要作用.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继续推进改革,全面加强管理2001年: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2002年:一、扩大和培育内需,促进经济较快增长二、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三、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四、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五、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2003年:〔一〕坚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二〕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三〕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四〕坚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加强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五〕坚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2004年:〔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六〕抓住有利时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七〕适应新的形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八〕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2005年:〔一〕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五〕推进财税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六〕加强市场体系建设.2006年:〔一〕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继续搞好宏观调控,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综合运用财税、货币、土地等手段,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遏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和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二〕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三〕深化体制改革和推进对外开放.〔四〕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五〕努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2007年:〔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二〕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节约集约用地〔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五〕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2008年:〔一〕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四〕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做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9年:〔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五〕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2010年:〔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2011年:〔一〕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二〕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三〕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九〕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经历了几次明显的波动,现今的宏观调控体系正是在治理经济波动的政策实践基础上不断演进的.1.行政和计划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阶段〔1978年~1986年〕.这一阶段,"文革"刚结束不久,我国百业待兴,正处于短缺经济状态.但随着计划控制的松动和价格改革的推进,原来隐藏的隐性通货膨胀压力逐渐释放出来.对此,我国政府采用的主要是行政和计划调控手段,包括行政性财政政策和行政性货币政策.由于调控手段较为单一,在复杂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往往使得政策变化过快、调整过于频繁,缺乏必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尝试性引入现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阶段〔1987年~1991年〕.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政府开始引进财政、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做法,并尝试性地进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来调控经济,但由于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可应用的经验,仍以直接调控为主,很少用财政和金融等中间变量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下手段多样的宏观调控阶段〔1992年~1997年〕.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我国已开始告别短缺经济时代.此时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逐步建立过程中,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并重的手段来治理通货膨胀.政府开始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等间接手段来管理经济活动,注重不同政策间的配合使用,并注意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但同时却又缺乏必要的应变性、灵活性,在亚洲金融危机这样重大的外部意外事件冲击面前,就显得无所适从.4.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使用的宏观调控阶段〔1998年~2003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出现的通货紧缩,从1998年开始,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启动国内需求.针对具体经济形势,政府灵活调整既定政策,并注重运用各种可以运用的手段形成合力.5.财政、货币政策"双稳健"的宏观调控阶段〔2004年~现在〕.自2003年以来,政府不断根据当前形势对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进行调整.6.纵观改革开放至今,政府制定的宏观政策中,始终把农业放在首位,注重民生,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并使国民经济始终保持在较高的发展状态.7.政府对于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增强.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改革开放——经济特区成立——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
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首次
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市场经济两手并用的运行模式,明确地展现出现代市场经济的新特点。

这个经济理论观点,使我们深入认识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的关系;特别是国家干预,是当今时代任何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的。

市场机制虽具有巨大的活力,但不是万能的,存在着失灵的缺陷,必然需要国家予以干预,使国家制订的计划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实现。

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大致是从1978 年以后开始的,1978 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此时政府主要依靠行政和计划手段来实现,虽然财政、信贷手段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但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财政、货币政策。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一共经历了8 次宏观调控实践,其中7 次是反通胀的紧缩性调控、1 次是反通缩的扩张性调控。

按时间顺序排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时期:
时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1978~1981 行政和计划手段对经济进行整顿1985~1986 紧的紧的1989~1990 紧缩紧缩1993~1997 适度从紧适度从紧1998~2003 积极稳健2004〜2007稳健稳健2008稳健-积极从紧-适度宽松2009 扩张适度宽松一、1979~1981 年的宏观
调控:刹住“一拥而
上”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共^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社会迸发出极大的建设热情,各地出现一拥而上和宏观经济的过热情况,1978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 7%,产品供
不应求,投资出现过热现象,消费品价格上涨。

当时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宏观经济运行增速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地接近于零。

1979年和1980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年通胀达到6%,这就是第一轮的经济过热。

1979年3月,李先念、陈云就财经工作写信给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现在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相当严重,要有两三年的调整时期。

同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用3年时间进行国民经济调整。

4月,召开了专门讨论经济问题的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用3年时间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实行新八字方针,即“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然而,在1979年和1980年两年中,从中央到地方,对调整的认识并不统一,贯彻执行不力,基建总规模并没有降下来,地方和企业财权扩大后盲目上项目,财政大量赤字,货币发行过多。

为此,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再次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在经过1979年和1980年两年调整之后,1981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进一步的大调整。

至此,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宏观调控得以有效实施。

当时采取的主要调控措施有:解放思想,搞好综合平衡;
注意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严格控制新项目上马;加强物价管理,坚决制止乱涨价;扩大企业自主权,让企业办更多的事情。

国务院在1980年12 月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
膨胀进行治理。

这些宏观调控措施抑制了总需求与通货膨胀,使1981年经济增长率很快回落到正常的水平,1981年GDP增速只有5 2%,比上年回落2 6个百分点。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