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校长教改的“+、-”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希贵校长教改的“+、-”法

教育话题

11-24 09:50

十一学校有两百多个学生社团。图为李希贵向魔术联合会学习魔术。

“甩手掌柜”李希贵被学生们称为“贵爷”。

如校长贵爷所愿,学生‚接管‛了校园,大部分时候校长的权力被‚架空‛了。连美国大使、法国大使到学校访问也一律由学生出面,从接待、翻译、主持到回访都是学生自行组织。每当这种场合,‚贵爷‛能做的只是坐在台下不时鼓几下掌。

2012年3月14日那天,北京市知名学校的校长以及国外的教育专家,云集于贵爷麾下的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贵爷和他的老师们向同行们介绍了一上午该校课程改革的经验,前来旁听的美国密西根州牛津学区教育局局长比尔听得惊奇:

‚你现在进行的改革,连美国很多学校都不敢,你怎么

敢!?‛

五年前,李希贵辞掉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主任的职位,回归校园又一次当起校长,将十一学校开展的课改更推进了一步。更加深刻的变革是展开面向全校的民主化尝试,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如今十一学校的升学率和高分学生人数稳居北京市前列。2011年高中毕业生中有50名学生被世界一流大学录取。

投票说了算

退休的媒体人李建平已经跟踪观察贵爷和他的十一学校两年了。

给李建平印象最深的,是十一学校高三毕业典礼上的那一幕。台上校长李希贵给六百多名高三毕业生逐个发证书,台下任课老师排成两排,夹道和学生们握手拥抱。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在哭,场面温暖而幸福。

这让李建平感到十分惊讶。在2007年退休前,她曾经花了八年时间跟踪教育部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从新课程研制、试验到开展,她都在全国各地实地观察。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她见过太多的毕业典礼,更多时候她看到的不是惜别,而是长期压抑后的释放。

有一次她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刚刚高考完的学生们把书本和试卷从教学楼上纷纷往下扔,漫天纸张像飘起大雪。当时李建平眼泪就掉了下来。

‚我不得不想这么一个问题——每个早晨,全中国有1200万的中小学老师走进教室,有2亿的学生坐在那里等待上课,他们当中有几个内心是快乐的?‛

这次毕业典礼之后,李建平开始跟踪了解这所学校的改革情况,试图找出学生热爱这所学校的原因。

她发现这所学校的学生有想法,有充分的发言权。很多事情学生说了可以算数。

十一学校有五间食堂,由三个公司承包,每年需要接受一次全体学生投票,末位公司将被淘汰。

2010年,学校的每间教室都配备了三台电脑。科学实验班的王笃年老师担心学生随意上网、玩游戏,于是提议自习时不能使用电脑。对王老师提出的这项建议,一样需要全班同学讨论之后集体投票表决。最终30个学生里只有2票赞成。

这样的表决结果出乎王笃年意料,但他表示尊重这样的投票结果。

这个学校平等对话、民主协商的氛围得益于李希贵的思路。早在1995年,李希贵还在山东高密一中担任校长时,就提

出了‚建设民主校园‛的主题词。当时正是学校学习企业‚厂长负责制‛如火如荼的时候,‚校长负责制‛被喊得最响亮的时候,整合权力和显示权力在好多校园里生机勃勃。而李希贵却反其道而行之,让教师代表大会决定工资方案,甚至拥有罢免校长的权力。

‚我们最终追求的是民主社会、民主生活。如果我们过程不民主,培养的孩子就不民主。如果这些孩子不民主,未来的社会就称不上民主社会。‛

有一次,在每天例行的校长与学生共进午餐时,两名学生当着校长的面产生了争论,一位男同学抱怨学校每天规定的睡觉时间太早,另一名女生认为时间太晚。于是李希贵就让两名学生先做调查研究,拿出解决方案。

学生回去后果然就开展了全校范围的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在经历了四个月的全面普查之后,学生拿出一份建议书提议分层睡觉,×点之前睡的住在一个楼层,×点睡的住另一个楼,×点睡的住×楼。每学期还有×次调整机会。这项建议随即付诸实施。

而在教师层面,民主同样具有重要价值。每年8月28日,是校长信任投票日,由全体教职工代表进行不记名投票,当场统计,公布票数,校长信任票如果低于确定的比例,校长必须辞职。

大到弹劾校长、修改学校规章,小到学校里面道路的命名,都需要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再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辞官

李希贵说话带着一些山东口音,语速迟缓,不时的微笑像是对过于的严肃的有益调剂。与其他的教育制度改革者相比,李希贵办事更加务实、耐心。

1997年到2006年,李希贵在山东历任高密一中校长、市教委主任和潍坊市教育局局长。1999年,在高密县教委主任任

上,李希贵实施过一项改革——他试图取消校长行政级别。但当时存在人事制度上的障碍,李希贵于是在脱不掉‚黄马褂‛的情况下,给校长戴上了‚新帽子‛,开始实行职级制,校长们的工资开始差异化。

时隔5年之后,李希贵升任市教委主任,时机成熟才终于进一步地完成了‚取消行政级别‛的改革。处理方式依然漂亮,以前校长的级别不取消,只是把门关上,新任的校长从此不再是一级官员。

‚在一场变革里面我们的原则是鼓励先进,允许落后。当我们允许落后的时候这种抱怨就不会爆发,就不会变成一种力量,因为我们允许你落后,所以变革尽量是从前面带着走,而不要从后面推着,这是一个重要原则。‛后来在一次交流会议上,李希贵提到。观察其改革路径,这一原则总能被巧妙贯彻。

2006年,李希贵被任命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主任,仅仅过了一年,就辞官不做,进入北京十一学校,开始新的改革试验。‚离开一线,很多人认为我的想法太过理想化。但是如果中国有一批学校先试先行,去实践理想,对中国的教育一定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离开教育部,李希贵‚所图者大‛,实际上他希望能够通过课程改革改变中国近百年来的学校形态。

‚行政班主体的班级授课制进入中国一百多年,从工业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都没有变化,已经远远脱离社会发展的社会形态。它只能把不一样的学生变一样了,而社会需要的是不一样的孩子。‛

每个人自己的课表

为了降低改革风险,李希贵花了两年时间研究行动纲要,花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课程改革,‚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排查了所有的风险,比如下午的课程改革我们排除了160多种风险,把这些风险进行了一一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