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浪微博与微信谈产品设计
浅谈互联网产品的冷启动
![浅谈互联网产品的冷启动](https://img.taocdn.com/s3/m/074f6fb9dd3383c4bb4cd240.png)
其次,种子用户的质量比数量重要引进种子用户要讲究精挑细选,用户的性格要尽量与产品的调性吻合,或者用户的影响力要尽量的能波及目标用户群体。
种子用户的质量要比数量更重要,这个时候,少而精用户并不是坏事,相反,低质量的用户引进的越多,不仅不利于产品性格的塑造,还会影响真正的种子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形成偏见,甚至离开产品,低质量的用户,不如没有用户。
换句话说,我们的目标是引进大量的种子用户,而不是大量的注册用户数。
低质量的用户不如没有用户。
最后,种子用户能够反馈产品建议优秀的种子用户,不仅会经常使用产品,还会活跃于产品社区,经常发表言论,带动其他用户讨论和互动,并且最重要的是,能够为产品开发者提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产品不断提升性能和功能,具有主人翁精神的用户,是最好的种子用户。
因此,并不是用户的互动越多越好,还要看互动的内容,如果仅仅是无意义的调侃、吐槽甚至是抱怨,不仅不会给产品开发者带来有用的建议,还会影响产品的社区氛围。
据说,豆瓣的创始人阿北招聘的最初5名员工均来自豆瓣的种子用户,相信这几个种子用户一定是互动活跃并为阿北提供了许多中肯建议的人。
寻找种子用户的渠道明确了种子用户的定义和选择标准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采取手段找到这些优质用户。
以下是个人总结的一些常用获取手段,仅供参考。
(1) 名人效应即邀请有想象力的名人注册和使用产品,利用名人的知名度吸引草根用户。
这些名人用户,不一定是意见领袖的代表,也可能不会产生太多的内容(名人一般都很忙碌,很少有时间泡在一个产品里面)。
而如果名人本身的人格特征和个人品牌类型和产品的气质相吻合,也可以达到宣传产品的效果。
比如著名的例子有知乎、新浪微博。
这两款产品前期都是靠拉名人入驻产品。
知乎早期邀请的用户有很多是互联网行业以及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还有知名的企业家和评论家;例如李开复、徐小平、周鸿祎、Keso等人。
这些人在知识的专业性和广博性方面有一定权威性,而这和知乎知识分享社区的产品性格相吻合,因此很利于种子用户的聚合。
微信公众号产品设计思路与实践经验分享
![微信公众号产品设计思路与实践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bde0e88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7.png)
微信公众号产品设计思路与实践经验分享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了企业、机构以及个人展示自身的重要平台。
作为一种流行的社交工具,微信公众号其产品设计被广泛关注。
而优秀的微信公众号产品设计不仅能够符合用户期望,更能够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一、用户研究的重要性在微信公众号产品设计之初,必须首先进行用户研究。
通过深入的用户调研和统计数据分析,在深入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和使用行为的基础上,可以确定产品的设计方向以及优化策略。
在进行用户研究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用户体验测试等,从而对用户进行综合联合研究。
例如,对于一家企业而言,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可以了解用户使用的浏览器类型、所在地区、年龄段等情况,这将有助于企业决策、产品设计和推广策略等方面进行调整。
二、灵活的页面布局设计在微信公众号产品的设计中,页面的布局设计至关重要。
可以灵活地利用各种设计元素,如颜色、字体、图像等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为了打破页面的单调性和提升视觉效果,可以采用拟真手感效果,添加简单精致的设计元素。
此外,整个页面的布局设计也必须合理,深入分析各个栏目之间的关系,使用户对信息的获取更具有良好的体验感。
三、简化信息操作体验在微信公众号产品的设计中,信息操作体验的简便程度对用户至关重要。
设计者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图像来代替文字,方便用户的理解和使用。
此外,为了方便用户的体验,可以采用与微信的界面一致的设计风格,使用户更快速地适应页面操作。
例如,底部菜单尽可能的保持,增加顶部菜单坐标导航箭头等等。
通过优化微信公众号操作体验,促进用户和微信公众号的互动意愿和积极性。
四、信息更新必须及时微信公众号是展示信息的平台,因此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对于用户非常重要。
在设计时,需要注意信息更新的周期并及时发布更新内容,保证页面信息的新鲜性和实用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网站的分类、内容本身的增加来提供更多的网站信息以及更加精细化的推荐服务。
简而言之,及时更新的信息对于微信公众号的用户非常重要。
浅析“微信”产品的交互设计
![浅析“微信”产品的交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abf31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e.png)
浅析“微信”产品的交互设计2019-07-09摘要:在⽹络社交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讯及社交产品的⼈机交互设计越来越体现为⼀种⼈与⼈的交互设计。
在⽹络环境⾥⾯,现实的⼈是在跟形式上虚拟的⼈进⾏交互。
本⽂⼒图站在微信交互设计的⾓度阐释其如何引导⼀种新的⽣活⽅式。
关键词:微信;交互设计;⽣活⽅式中图分类号:TB472⽂献标识码:A⽂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64-01在这样⼀个“信息就在指尖”的⽹络时代,许多新兴移动即时通讯⼯具迅猛发展,当今此类产品鳞次栉⽐、参差不齐,并⽇益成为社会⽣活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国外的Kik、WhatsApp和国内的微信、⽶聊、Youni、⼝信。
对于产品⽽⾔,能够被⽤户⼴泛接受且能通过优秀的体验留住⽤户即不失为⼀款好的产品。
它们不应是设计者⾃⼰的灵感乍现,⽽是必定经由⼀个团队,在设计开展前,对真实使⽤者做出翔实的研究,真正了解使⽤者所需,为他们考虑,然后再进⾏的⼤胆创新。
在国内,微信从⾯世⾄今短短时期内以其良好的交互体验坐拥了庞⼤的⽤户群,并在⼈与⼈的“⼝碑相传”中,继续整合⽤户并领先于其它⼏款产品。
⼀、⽴⾜⽤户需求,创建新的⽤户体验不同地域的⽤户有其特定的⽂化背景和⾏为⽅式,因⽽产品也有其独特的市场环境。
这决定了中国的移动即时通讯产品的交互设计应符合⼤众特定的使⽤习惯、思维模式以及⼤众审美。
微信丰富和简化了⼿持设备⽤户之间的沟通⽅式,让⼈与⼈的关系变得更富有弹性——在实时或异步沟通的前提下,既可以和熟⼈联络也可以与新朋友互动。
让⽤户从容地按照⾃⼰的意愿管理社交关系。
(⼀)简约新平台⽬前,国内的QQ、邮箱、⼿机通讯录、微博等产品中饱含了⽹络平台化的⼈际关系。
微信打通此类产品,并随之加以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摇⼀摇、漂流瓶等社交⼿段,以及语⾳对讲、⼆维⾝份识别、动感表情、⼩游戏等功能。
微信的通讯形式则融合了⽂字、照⽚、声⾳、视频,已经将短消息的形式从⽂字时代带⼊了多媒体时代。
微博微信策划
![微博微信策划](https://img.taocdn.com/s3/m/ed706ae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d.png)
微博微信策划微博和微信是当今社交媒体平台中最受欢迎的两个。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博和微信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娱乐的主要渠道。
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利用微博和微信进行策划和推广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微博和微信策划的基本概念、策略以及注意事项。
1. 微博策划1.1 微博的基本介绍微博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和传播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发布短文、图片、视频等形式的信息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分享。
微博的特点是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同时也是用户获取新闻和时事资讯的重要渠道。
1.2 微博的策略•定位目标受众:在微博上,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兴趣和关注点。
策划者需要明确目标受众,并根据受众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
•内容优化:微博内容要求简洁、有趣、有吸引力。
使用有吸引力的标题、引用热门话题、发布有趣的图片和视频等可以提高内容的曝光度和传播效果。
•互动参与:与用户互动是微博策划的重要环节。
策划者可以通过回复评论、组织话题讨论等方式与用户建立互动关系,增强用户参与度和黏性。
•定期更新:微博是一个信息更新频率较高的平台,策划者需要定期发布内容,保持活跃度和用户关注度。
1.3 微博策划的注意事项•言之有物:微博信息量较小,策划者需要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清楚且具有观点、价值。
•避免敏感话题:微博是公开平台,策划者需要避免发布敏感话题,避免引发争议和负面影响。
•注意文案规范:微博的文案应注意语法规范、用词准确、简洁明了。
•把握节奏:微博的更新速度快,策划者需要把握好信息发布的节奏,避免频繁发布或长时间不更新。
2. 微信策划2.1 微信的基本介绍微信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软件,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
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聊天、分享照片和视频,并可以关注公众号获取新闻、信息等内容。
微信的特点是用户黏性强、用户关系密切。
2.2 微信的策略•建立品牌形象:微信公众号是企业与用户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
策划者需要通过定期发布有关企业产品、活动等内容,建立品牌形象,增强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和关注。
知鸣推荐:微信之父张小龙的产品设计思想和哲学
![知鸣推荐:微信之父张小龙的产品设计思想和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3a134c32eefdc8d376ee3238.png)
微信之父张小龙的产品设计思想和哲学墨知鸣写在前面:本分享来源于互联网,读后值得真真真的要推荐一下。
张小龙,从一名程序员到如今的资深产品经理,到腾讯的副总裁。
其产品从foxmail的开发,到QQmail的推出,到微信的火爆,都与其对产品的深层思想和哲学分不开。
而随着和菜头的微博推荐,张小龙更是声名鹊起。
成功的故事,成功的经验,离不开成功的思想和哲学。
这里极力推荐各位看看。
15 年前,张小龙是中国Top10 的程序员。
他一个人写代码,完成了Foxmail 的头三个版本。
Foxmail 如此受到欢迎,以至于他不得不外放了语言包,让各种忠实粉丝翻译为十几种语言。
直至今日,Foxmail 被收购,QQmail 推出,Foxmail 的企业用户依然有数百万。
从Foxmail 到Foxmail 被腾讯收购,再到QQmail 以及现在极为火爆的微信,张小龙做为互联网圈一位极其低调的产品经理,渐渐被揭开面纱,甚至开始被罩上光环为圈内人推崇。
尤其是最近和菜头在知乎上一篇文章:腾讯的张小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是让张小龙近乎成为一个传说… 以下是一篇张小龙关于产品方面的经验分享,程苓峰更是把它概括为张的产品心法:说这是张小龙的产品心法。
张说的“产品经理的心态”,其实我觉得也是记者的心态:求知,而非任务;辩驳,不为自尊心而战。
张说的“产品的人性”,其实也是新闻采写的人性: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的是对的。
张以“我说的都是错的”开头,这也是和菜头和Keso 的自我标签。
职业有不同,境界无不同。
以下转自互联网:一个笑话:为什么苹果的手机只有一个按钮?一个笑话:为什么苹果的手机只有一个按钮?-Martin:一个按钮容易坏——你懂得- 小龙:白底+按钮,就是马桶→iPhone 的主设计师原来设计厨卫产品-IOS 的哲学思想值得思考:1.为什么简单是美?- 比如夏天女孩子穿得少(就是美),而windows 的多任务切换alt+tab 就很不人性。
用案例浅谈微信传播的H5页面设计
![用案例浅谈微信传播的H5页面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2d27014431b90d6c85c74d.png)
用案例浅谈微信传播的H5页面设计从引爆朋友圈的H5小游戏《围住神经猫》,到颠覆传统广告的大众点评H5专题页《我们之间只有一个字》,从2014下半年起,各种H5游戏和专题页纷纷崭露头角。
“H5”,这个由HTML5简化而来的词汇,借由微信这个移动社交平台,正在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本文聚焦于基于微信传播的H5页面的视觉设计,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来谈谈设计思路与方法,希望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功能与目标首先从功能与设计目标来看,H5专题页主要有以下4大类型:1.活动运营型为活动推广运营而打造的H5页面是最常见的类型,形式多变,包括游戏、邀请函、贺卡、测试题等形式。
与以往简单的静态广告图片传播不同,如今的H5活动运营页需要有更强的互动、更高质量、更具话题性的设计来促成用户分享传播。
从进入微信H5页面到最后落地到品牌App内部,如何设计一套合适的引流路线也颇为重要。
大众点评为电影《狂怒》设计的推广页便深谙此道。
复古拟物风格的视觉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富有质感的旧票根、忽闪的霓虹灯,配以幽默的动画与音效,恨不得每个选项都点一遍。
围绕“选择”这个品牌关键词,用引人入胜的测试题让用户把人生当作大片来选择,选到最后一题引出“大众点评选座看电影”,一键直达App购票页面。
即使明知是软文也忍不住带着“矮油不错,这个页面有点diao噢”的心情点击了分享。
2.品牌宣传型不同于讲究时效性的活动运营页,品牌宣传型H5页面等同于一个品牌的微官网,更倾向于品牌形象塑造,向用户传达品牌的精神态度。
在设计上需要运用符合品牌气质的视觉语言,让用户对品牌留下深刻印象。
伴随着浪漫的钢琴旋律,《首草先生的情书》以一位男士的口吻娓娓道来在成长历程中对妻子的爱与愧疚,最后引出“首草——滋阴圣品,爱妻首选”的宣传语。
设计上采用回忆般的黑白色调,简单的照片加文字,配以花瓣掉落、水面涟漪等轻动画,渲染出唯美优雅的气氛。
“首草”这个全新的高端养生草药品牌,用H5打出了一副走心的情感牌,让用户记住了“半生只为你”的爱妻品牌形象。
产品经理产品设计-社交产品三要素关系链、互动、内容
![产品经理产品设计-社交产品三要素关系链、互动、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cb6ad7e680203d8cf2f244d.png)
社交产品三要素关系链、互动、内容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交产品,其最终目的都是帮助用户建立链接。
社交产品健康发展至今,形态已经趋成熟,这其中:关系链、互动和内容是社交产品的核心基本特征,文章对这三个关键要素重要展开了分析,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定的启发。
继在外包公司摸爬滚打两年多后,入职了一家创业公司,作为其海外社交应用负责人,开始了自己对于在线视频领域的探索。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定期将自己的探索心得总结成文,与大家分享。
才疏学浅,希望大家能够读有所得。
想要做好一款社交产品,毋庸置疑,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便是:社交到底是什么?按照百度凤凰网的定义,社交(即社会交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群居动物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
因为动物社会的失业保险本质是在物质生产社会保险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交往在一定程度上是动物的本质的内在要求。
在过去,人们的社交活动会有线下沙龙、相亲乃至于好友间的高家岭等,而互联网的带来也带来了新的社交方式,微信、探探、soul 等社交产品层出不穷。
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满足了他们对于物质、信息、精神的交流需求。
但,就如同成功人士拥有房子车子,我们不能定义成功便等于车子一样,不管是物质的交换,还是信息、精神的交流,一定上程度上都只是社交的表象,我认为社交的本质是链接。
基于链接,一个一个的人,一群一群的人,彼此之间制定了联系,从而拥有一支了交换的可能。
同时,镜像的形成又受到时间、空间等的局限与干扰,基于不同的链接主体、媒介和形式,系列产品就产生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各类型社交产品。
例如:以链接主体来区分的,链接亲朋好友的熟人社交应用微信,链接本无联系陌生人的陌生人社交产品soul;以链接媒介来辨别,有基于兴趣的兴趣社交应用积目,有基于地理位置的LBS社交产品陌陌;而以形式来区分,市场上有音频社交产品赫兹,视频社交产品HOLLA、猫呼等。
而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交产品,其最终目的都是移动用户帮助用户建立链接。
微博、微信体验营销研究
![微博、微信体验营销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e2329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c.png)
微博、微信体验营销研究一、概述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企业推广产品、建立品牌形象和开展营销活动的重要阵地。
微博和微信作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以其庞大的用户群体、精准的传播渠道和互动性强等特点,成为企业体验营销的理想选择。
体验营销是一种通过为消费者创造独特、难忘的消费体验来促进产品销售和品牌形象塑造的营销方式。
在微博和微信平台上,企业可以利用丰富的功能和互动形式,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体验服务,如产品试用、互动游戏、话题讨论等,从而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情感联系。
1. 体验营销的概念与特点体验营销是一种新兴的营销策略,它强调通过创造和提供优质的顾客体验,以吸引和保留顾客,进而实现销售和品牌建设的目标。
在数字化时代,体验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体验营销更是成为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验营销的核心在于关注顾客的感知和情感反应。
它不仅仅关注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和价格,更注重顾客在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整体感受。
体验营销强调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双向互动和沟通,通过设计各种具有吸引力的体验活动,让顾客能够亲身参与并感受到产品或服务的独特魅力。
体验营销注重个性化。
由于每个顾客的需求和偏好不同,因此体验营销强调根据顾客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通过深入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喜好,企业可以定制更符合顾客期望的体验活动,从而增强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体验营销强调情感化。
在体验营销中,情感因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如场景布置、音乐氛围、互动环节等,营造出温馨、愉悦或激动人心的氛围,以激发顾客的情感共鸣和购买欲望。
体验营销具有互动性。
体验营销强调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双向互动和沟通。
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与顾客进行互动,收集顾客的反馈和建议,以便不断完善和优化产品和服务体验。
顾客也可以通过参与体验活动,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和信任关系。
新媒体营销策划方案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制定创新的内容营销策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新媒体营销策划方案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制定创新的内容营销策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https://img.taocdn.com/s3/m/294405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6.png)
新媒体营销策划方案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制定创新的内容营销策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新媒体营销成为企业推广和销售产品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制定创新的内容营销策略来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
1. 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
这些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在其中的占比更高。
因此,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活动变得十分重要。
2. 创新的内容策略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眼球,我们需要制定创新的内容策略。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有趣、知识性的文章来吸引用户阅读。
这些文章可以包括行业资讯、产品知识、生活小贴士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制作一些精美的图片和视频来增加内容的吸引力。
3. 个性化的推广活动新媒体平台使得与用户互动变得更加方便。
我们可以通过推出一些个性化的推广活动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参与。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有奖互动游戏,要求用户在微信群或微博评论区回答问题或参与猜谜活动。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用户参与度,还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
4. 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影响力社交媒体拥有强大的影响力,通过与一些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人合作,可以进一步扩大品牌的曝光度。
与社交媒体人合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邀请他们参加产品发布会、赞助他们的视频或博客内容等。
这些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还可以借助社交媒体人的粉丝群体快速传播品牌信息。
5. 数据驱动的营销策略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好处是可以实时获取数据。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来了解用户的兴趣和需求,并根据数据进行调整和改进。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和搜索关键词来推荐相关产品,从而提高销售转化率。
6. 和年轻消费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年轻消费者更加注重品牌的互动和参与感。
我们可以通过回复用户的留言、评论和私信,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https://img.taocdn.com/s3/m/63a549b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8.png)
为想法而做:朋友圈
7/12/2023
• 做大而全很容易,做少很难 • 如果没有化繁为简的能力,就克制自己的做多的欲望 • 做多源自于不自信 • 每天砍掉几个需求的爽,远大于提出几个需求 • 案例:朋友圈只能发照片。发140字的难度远胜一张
图片
只抓主场景,不做全功 能
7/12/2023
• 从大量反馈看出需求是骗人的(群的需求,用户会告 诉他们需要的是qq群)
• 用户反馈能帮助完善体验,但不会告诉你要做什么新 东西
• 从数据统计看出需求更是骗人的
调研获得需求是骗人的
7/12/2023
• 忘记过去的数据甚至经验 • 对当前和未来趋势的洞察才重要 • PC上的入口是搜索框,手机上的入口在二维码
避免战略行为替代真实 需求
7/12/2023
谢谢
7/12/2023
心理满足的驱动力远胜 工具甚至省钱
7/12/2023
• 案例:附近的人 • 不是为了陌生人交友。是为了好奇心 • 他们会发生什么? • 它是有群体效应的。每个人在观察别人,也在被观察 • 他们第一次在现实中大规模互相看到
为群体效应而做:附近 的人
7/12/2023
• 想法:人人需要在朋友关注中获得存在感,照片是手 机最佳互动载体,人只需要三五好友,人需要不暴漏 好友但又要扎堆
的
• 产品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Steve jobs”
需求是满足人们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嗔 痴
7/12/2023
• 回顾一下,你们做了多少功能,是可以不做的?
大部分新功能是可以砍 掉的
7/12/2023
微博微信作为新媒体的特点[精华]
![微博微信作为新媒体的特点[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aa55b35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3.png)
内容提要互联网时代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媒介特性逐渐占据网络营销的重要位置。
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但是纵观众多企业主的营销方式可以发现,大部分仍然在用传统媒体的营销思维运营新媒体。
微博微信有其自身的特点,互联网的营销也要求不落窠臼。
因而,本文试图通过对微博和微信在新媒体营销功能中做对比分析,探究其营销新思维,从而给运营人员一些启发。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微博微信的定义入手,解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为后文微博微信的对比分析做好基础。
第二部分,将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的信息传播和营销特点,对微博与微信作为新媒体的营销趋势进行共同点分析。
第三部分,重点介绍微博微信在营销功能中的对比分析。
主要从“媒介特性”“信息传播方式”“互动性”“关系链的延伸”这四个方面展开详尽的对比分析。
第四部分,通过对互联网的趋势观察,对微博微信未来的营销走向做出判断,也对微博微信用户,企业运营者和营销人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微博微信新媒体网络营销互联网时代一、微博与微信出现的时代背景分析(一)微博简介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
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2012年10月,有报告显示至2011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区别于其他的社交网站,微博有其独特的关注机制,单向或双向关注。
一般的社交网站都只以双向关注为主要联系方式,微博的单向关注给公众人物或单位和普通用户搭建了交流平台。
微信微博新媒体营销方案ppt课件
![微信微博新媒体营销方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2b48de580216fc710afd8a.png)
大数据分析-标签体系原则 3
及建设思路 以格力CRM为基础并补充行业数据,构建统一的全维度用户标签,支撑精细化营销。
项目 运营
构
统一性
建
原
则
全纬度
构 结合格力CRM数据并联合行业数据,提炼用户基础属性标签;
建 根据用户消费行为、贡献度、传播影响等分析客户价值,并标签化。
思 路
根据业务运营推广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市场调研访谈方式等不断完善用户 营销标签,主要包括渠道、时间、忠诚度、社会特征属性等标签化。
精准传播人群,体验传播 广度、深度、互动需加强
加大运营力度、深度;搭 建微信服务和交易平台
症结 精准圈层传播
抓住购买决策者=站稳市场——高端、终端、低端偏好人士集中在微博微信受众群 补全行业客户传播缺陷——目前在社会化媒体营销上介入较浅
格力电器社会媒体运营势在必行
以微博微信运营吸引更多目标受众,在格力电器分销商、客户数据和深讯合作客户数据库基础上,进行深度 挖掘分析与整合,对不同价值客户进行定向精准营销,将线上与线下结合,真正形成O2O闭环。线上服务与 预定销售,线下销售与体验,线下体验到线上消费的营销服务闭环。
深讯合作客户
提供用户标签数据 根据需求补充完善标签 通过运营商渠道进行营 销推广 通过南方航空进行活动 支撑(如包机服务等) 通过深圳中行进行交易 支撑(如线上支付等)
通过数据分析,针对不同用户 偏好、行为信息,提供专属方案, 激活用户行为。
联合行业数据,进行分析补充 会员用户资料,包括:消费能力、 用户偏好等
微柜 台
2 微信运营- 定位 活动 微客服 微柜台
微柜台——万达大歌星包厢预定操作原型图,可作为:优惠劵获取微信功能开发流程
产品经理产品设计-新浪微博PM为什么微博不像微信一样设计得简洁
![产品经理产品设计-新浪微博PM为什么微博不像微信一样设计得简洁](https://img.taocdn.com/s3/m/bf49a9a8804d2b160a4ec05c.png)
新浪微博PM为什么微博不像微信一样设计得简洁为什么微博不能像微信一样设计的如此简洁?这真的只是一个设计理念的差异想不到问题么?今天我我就心平气和现在地从点、线和面三个五个层次来聊聊这个问题。
先要允许我讲一个段子:一投资人在考察一家创业公司,在决定投资的最后时刻,投资人问了公司CEO一个问题:“你觉得真的你们公司目前最大的风险因素是什么?”CEO沉思良久,缓缓地回答道:“这个…….我们公司目前最大的风险是有一位来自新浪微博的产品经理。
”毫不夸张地说,微博的产品经理是中文互联网行业被黑的最惨的一群人,几乎每一次改版都会被用户批的体无完肤,“微博是中文互联网里只要减少几个功能就完美的产品”……..吐槽微博的新功能似乎变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在这些批评说的声音中会,常见的一句话就是:微博猪一样的产品经理怎么就不能向微信学习学习,你看人家微信设计的多简洁,产品经理为什么一定要把好端端的微博整的这么复杂呢?没错!这的确是配件领域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为什么微博不能像微信一样设计的如此简洁?这真的只是一个设计理念的症结差异问题么?违心昨晚我们就心平气和地从点、线、面三个层次来聊一聊这个问题,欢迎讨论。
微信最重要的功能解决的是沟通问题,而微博解决的是信息获取问题。
尽管微信朋友圈、支付、购物等功能不断累加,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即时通讯工具这一基础前提下,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所,微信首屏永远是对话界面,同时对话和通讯录占了微信底部四个按钮中宝贵的两个。
尽管朋友圈在用户时长上的日益增长,但微信并没有因此提升朋友圈的优先级:你一进入朋友圈就能看到对话,但你需要再行再点选两次才能进入朋友圈,甚至朋友圈这个功能在设置中还可以关掉,这背后的设计逻辑出发点就是为了强化即时通讯功能,这正是微信帝国的根基所在。
明白了“即时通讯工具”这一微信基础功能之后我们就能理解微信设计的良好基础简单了,所有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鼻祖都是短信,我们没有见哪个手机的短信界面是的复杂的,如果把一个上到7旬老翁下到3岁小孩都会用移动用户的短信界面设计的复杂的话会显著增加新用户的学习成本。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https://img.taocdn.com/s3/m/e2b3710952ea551810a687b1.png)
讲演长达8小时20分。腾讯为此开设17个分会场,同步直播讲座,参加者超过1700人。晚上19:10分听众晚餐,20:30继续进行。恢复演讲时在线直播用户依然有600余人,加上分会场听众,总计有超过800人听完全程讲演。
这一讲座受到腾讯保密协定约束,因此其中令人惊叹的新产品特性演示不可以对外公开。同时,腾讯大讲堂举办的这一公开课的目标群体是腾讯两万余员工中的产品经理,其中涉及大量腾讯公司业务也不宜对外公开。因此,作为唯一的受邀外界自媒体,我只能根据授权部分内容进行阐述。因此,腾讯相关人士请先阅读下一段落的内容:
自然流的产品,它本身就可以可用户交流。针对用户的任意一个动作,给出唯一的、清晰的反馈,并且能让用户没有任何偏差地接受。它没有人造物的冰冷生硬,而有一种温暖的人性存在。例如在IOS中微信朋友圈里的评论按钮,按下之后弹出“赞”和“评论”弹窗。这一弹窗快速向左滑动,然后像碰到什么东西一样 快速向右反弹一个很小的距离,然后才最终停下来。用户可能根本未能意识到这一微小的停顿,但是在潜意识里,他们会感受到这个弹窗并非全然的人造物。因为根据生活经验,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从运动直接变到绝对静止。
尽管开发速度惊人,从立项到产品上线仅仅经过了2个月。但是微信1.0的免费模式在中国并不受欢迎。和欧美不同,中国运营商提供了丰富的套餐服务,正常用户每个月的包月短信根本消费不完。以省短信费为卖点的类KiK产品,在中国完全没有出路。
微信1.2版迅速转向了图片分享。从理性的角度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必然是一个图片为王的时代。人们在有限的载体上没有耐心进行深度阅读,对图片的消费量会达到一个空前的程度。于是,微信1.2的主体功能变成了图片分享。然而市场对此反应冷淡,数据冷酷地证明了用户对手机图片分享没有兴趣,根本无法构成一种基本需求。
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的电商平台与销售渠道选择
![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的电商平台与销售渠道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e667744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d.png)
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的电商平台与销售渠道选择动漫是一种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在娱乐界受到热爱者的追捧,还有着广泛的衍生产品市场。
在动漫产业中,电商平台和销售渠道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效果。
本文将探讨在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如何选择适合的电商平台和销售渠道。
一、电商平台的选择电商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销售商品并提供在线支付、物流配送等服务的交易平台。
针对动漫衍生产品设计,选择合适的电商平台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商平台及其特点:1. 淘宝/天猫: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零售平台,具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流量优势。
动漫衍生产品在淘宝上销售,可以吸引大量喜爱动漫的用户,并借助天猫的品牌形象提升销售信誉。
然而,由于淘宝上的竞争激烈,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产品曝光度和销售量。
2. 京东:京东作为另一大型综合性电商平台,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高水准的服务,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选择京东作为销售平台,可以借助其强大的物流能力和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可信度和购买意愿。
3. 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成为了推广产品和增加曝光度的重要平台。
通过建立一个专属的微博或公众号,可以与粉丝进行互动,并进行产品宣传和直接销售。
4. 专属官方网店:建立一个专属的官方网店是动漫衍生产品销售的另一种选择。
通过官方网店,可以自主管理和控制产品的推广和销售策略,而不受第三方平台的限制。
同时,官方网店也能提高品牌的形象和声誉。
在选择电商平台时,需要综合考虑平台的用户群体、竞争情况、费用投入和品牌形象等方面。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定位,选择适合的电商平台能够更好地推广和销售动漫衍生产品。
二、销售渠道的选择除了选择合适的电商平台,还需要考虑动漫衍生产品的销售渠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销售渠道:1. 实体店面:将动漫衍生产品放置在实体店面进行销售是一个传统的销售渠道。
实体店面可以提供真实的购物场景和消费体验,吸引更多顾客,但同时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和精力进行店面管理和维护。
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的差异分析
![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的差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e9b82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a.png)
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的差异分析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是中国两个最大的微博平台,它们的功能、用户群体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有着一些差异。
1.功能差异: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在功能方面略有不同。
2019年,新浪微博
更新了其界面设计,增加了短视频功能,视频播放速度也更快,同
时支持更大的多媒体文件上传。
腾讯微博则更注重微博与QQ帐号、微信、QQ空间等腾讯系产品的整合性。
例如,使用腾讯QQ登录微
博已成为腾讯系产品的长期策略之一。
此外,腾讯微博还与手机QQ
进行了深度整合,用户可以通过手机QQ随时随地查看微博。
2.用户群体差异:
两个平台的用户群体也存在一些差异。
新浪微博的用户更倾向
于年轻人和媒体职业从业者,其中包括许多知名人士。
腾讯微博依
托于腾讯QQ的影响,其用户群体更加广泛,年龄跨度也更大。
3.商业模式差异:
两个平台的商业模式也存在一些差异。
新浪微博缺乏电商直接
销售的功能,广告推广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而腾讯微博则可以直接
通过其“微信支付”跟“腾讯QQ”等服务平台来支持电商营销,拥
有更广泛的商业营销渠道,对线上商业营销的覆盖范围更广。
综上所述,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都是中国非常流行的社交媒体
平台,它们在功能、用户和商业模式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异。
如何从“微信”上,理解张小龙的好产品设计10个“原则”
![如何从“微信”上,理解张小龙的好产品设计10个“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9ad98f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d.png)
如何从“微信”上,理解张小龙的好产品设计10个“原则”张小龙对迪特·拉姆斯的好产品设计的10个原则理解是:第一个原则是好的产品富有创意,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第二个是好的产品是有用的;第三个是好的产品是美的;第四个是好的产品是容易使用的;第五个是好的产品是很含蓄不招摇的;第六个原则是好的产品是诚实的;第七个是好的产品经久不衰,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时;第八个原则是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细节;第九个是它是环保的,不浪费任何资源的;第十个是尽可能少的设计,或者说少即是多。
谁是迪特·拉姆斯?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是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被誉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永久收藏。
迪特·拉姆斯提出了好产品设计的10个原则,这些设计原则深深影响了无印良品设计师深泽直人以及苹果首席设计乔纳森·埃维等设计后辈。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坦言,苹果的产品确实是向迪特·拉姆斯的设计原理致敬。
左:博朗T3 Pocket Radio 右:苹果 iPod迪特·拉姆斯的好产品设计的 10 个原则:Gutes Design is innovative.Gutes Design makes a product useful.Gutes Design is aesthetic.Good design makes a product understandable.Good design is unobtrusive.Good design is honest.Good design is long-lasting.Good design is thorough down to the last detail .Good design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Good design is as little design as possible.张小龙是如何在微信上,践行他的产品设计10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好的产品富有创意,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Gutes Design ist innovative.科技的发展为产品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的机会和选择,好的产品必须是创新的。
产品需求-从新浪微博与微信谈产品设计
![产品需求-从新浪微博与微信谈产品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618173d0d233d4b04e69f5.png)
从新浪微博与微信谈产品设计几块钱评论:产品设计有三个最关键性因素:对用户资金需求的深入掌握;品类创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根据市场环境塑造产品优势。
如何根据这三个关键因素设计产品呢?近期媒体报道微博的用户活跃度下降了不少,究其原因可能有微博自身定位的因素,也有微信市场竞争的因素。
今天我想从用户的视角来谈下另一个因素——产品设计。
在分析这两个产品之前,我想用先讲一下产品设计的要点,知道了这个,再分析产品就相对容易很多。
产品设计有十个最关键性因素:其中,掌握用户需求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只顾自己创新不管他人资金需求的产品无人问津的原因。
乔帮主之所以说他不用做市场调查也是因为他对人性的深入了解,知道人的本质需求是什么。
那么对于产品设计人来讲,怎样才能快速而深入地把握用户呢?关键是抓住本质。
我有一个比较糟的方法:市场发展趋势+用户原始需求=产品设计方向。
其中用户原始需求是抛开外界因素依然存在的捷尔恩需求,它是一切资金需求的出发点。
为便于理解,我举例来说明这个公式。
当大多数人把手机只当作通讯工具来用时,所提乔帮主提出了手机是微型电脑的概念,从而设计出了iPhone,重写了产业格局。
从他的来判断可以看出两点,首先是整个市场发展趋势:电脑的构造方式与手机大体相同,CPU、内存等原器件也白苞要越来越精细,因此电脑上能做的,今后手机基本上也都可以实现;其次是用户原始需求:用户讲求的是方便、高效。
手机可以随身携带,非常便捷,另外通过手机把人们可以将碎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大大提高效率。
如果手机个人电脑可以实现电脑的功能,那将会极大地满足用户讲求便捷与高效的需求。
乔帮主把握了这两点,所以他走在了别人前面,并通过iPhone卓越的设计标杆了潮流。
客户端原始需求都有哪些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引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指导方向。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级别,依次是生理上能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局。
从他的判断可以看出两点,首先是市场发展趋势:电脑的构造方式与手机大体相同,CPU、内存等原器件也会越来越精细,因此电脑上能做的,今后手机基本上也都可以实现;其次是用户原始需求:用户讲求的是便捷、高效。
手机可以随身携带,非常便捷,另外通过手机把人们可以将碎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大大提高效率。
如果手机可以实现电脑的功能,那将会极大地满足用户讲求便捷与高效的需求。
乔帮主把握了这两点,所以他走在了别人前面,并通过 iPhone 卓越的设计引领了
潮流。
用户原始需求都有哪些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指导方向。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级别,依次是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五个需求包括了大多数原始需求,但标准和程度比较模糊,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
因此,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在平时生活中多多观察人性的特点。
乔帮主曾去印度修行 7 个月,他这种追求精神体验的态度让他超越了外在物质的干扰,能直达人性的深处,深入了解人的原始需求,这是他可以不做市场调查却能知道用户需求的重要原因。
谈完了用户需求,回到新浪微博与微信这两个社交产品上来。
用户使用社交的原始需求是什么呢?一个是圈子内部的:抒发情感、与朋友保持沟通,互相关心。
一个是圈子外部的:希望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并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知道用户需求之后,产品设计的第二个要点就是要创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将用户需求进行下分类,主要分为三种:抒发情感、好友互动、对外拓展。
我们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对比下新浪微博与微信的特点与差异。
从以上三个列表可以看出,新浪微博与微信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都做得不错,但彼此的特点也较为鲜明。
新浪的好友互动方面稍弱,对外拓展方面很强。
微信好友互动方面很强,但对外拓展方面稍弱。
这与彼此的优势及市场环境有关,新浪的媒体能力较强,因此在对外拓展方面做得也较强。
微信的 SNS 很强,因此从 SNS 切入是很好的选择。
既然各有针对,那必然有利有弊。
优点就不必多说,从两个产品的使用人数上就可以看出来。
一个产品的缺点是不大容易发现的,它需要一个用户实践周期,然后逐步体现出来。
因此发布较早的新浪微博现在已经逐步显露出了它的缺点,即好友互动不足。
新浪微博刚出来时,大家都很踊跃地晒照片,甚至吃饭前还要先拍照。
但随着大 V 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内部与外部需求的矛盾也越来越大了。
对普通用户而言,小伙伴们发布的消息基本都石沉大海,鲜有不被众 V 们刷屏的。
用户的消息得不到关注,导致他们缺乏归属感,最后离开新浪微博走向微信,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这是新浪微博最近活跃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微信重 SNS 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用户之间的沟通是需要有内容支撑的,一个内容就是一个话题。
相信大家都有过上 QQ 就潜水的经历,之所以潜水是想避免别人找你但你又没什么可说的尴尬气氛。
缺少内容支撑就是重 SNS 的缺陷所在,生活中有些情侣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谈也是这个
原因。
这种缺陷的根源是因为用户的某种需求没有被满足,这个需求就是对外拓展的需求。
现在微信在对外拓展方面有所进步,加入了公众帐号、查找周边的人、摇一摇等功能,可以用于对外拓展。
同时市场环境对微信也较为有利,之前 QQ 空间跟朋友圈的功能类似,但活跃度较朋友圈差很多。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社交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前一小段内容都不好意思发布在 QQ 空间,以免大家觉得没有水平。
现在像微博一样,你 100 多字就够了,所以很多以前不好意思发的内容也可以照发不误了,而这正是 SNS 所需要的东西——话题。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不是说做产品设计的时候要从用户出发,然后创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吗?那为什么新浪与微信不全部满足他们呢?其实,从发展上来讲,两者今后必然会往这个方向发展,产品功能也将有许多类似之处,只是实现方式上会有些细微的差别。
像摇一摇、附近的人、公众帐号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新浪加入了摇一摇,而微信则加入了另一种大 V——公众帐号。
之所以没有一下就满足用户所有需求,是因为产品设计需要结合市场来变化,这就是产品设计的第三个要素,即根据市场环境塑造产品优势。
产品需要结合市场来变化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而全的产品反而没有重点,用户接受起来难度更高。
2)自身能力所限,无法直接做到完美。
3)避免与现有竞争对手产品同质化,需创造差异
优势。
如何来分析市场及竞争关系,大家可以参考波特五力模型与 SWOT 分析,在此就不展开探讨了。
在创造差异优势方面,微信是个很好的例子。
微信是在腾讯微博与新浪微博竞争处于下风的时候才推出的,它要想扭转局面就注定不能走微博一样的路。
因此,微信首推的功能是语音对讲,既方便,又不花钱,大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这就创造了差异竞争的优势。
塑造产品优势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战略层面,一个是战术层面。
在战略层面,要想在竞争充分的环境下拥有一席之地,就需要有像刘邦当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略(拼爹的除外)。
这个战略就是找一个具有良好拓展性的细分市场,并且做到第一,然后逐步扩大。
这样既可以避免与巨头直接竞争,也可逐步树立自己的品牌,今后再寻找机会来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