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神经系统症候学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症状学》课件

《神经系统症状学》课件
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类药物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帕金森病患者还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04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是神经系统疾病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抗帕金森药、抗炎药等,针对不同疾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
头痛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颅内压增高等。
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的主观感觉障碍,可由前庭系统疾病引起。
常见的眩晕类型包括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每种类型的眩晕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眩晕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手法复位等,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还包括心理治疗、高压氧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还有许多其他治疗方法可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物理疗法如电刺激、热疗等可用于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等症状;康复疗法如运动疗法、认知训练等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05
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神经系统症状学》PPT课件
神经系统概述神经系统症状学基础常见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contents
目录
01
神经系统概述
包括大脑、脊髓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大脑是思考、感觉和运动的控制中心,而脊髓则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信息。
中枢神经系统
由所有其他神经元组成,负责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分。பைடு நூலகம்
药物治疗需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定期进行药物浓度监测和调整。

神经内科医学小知识整理

神经内科医学小知识整理

神经内科医学小知识整理
1.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分支学科,包括脑、脊髓、周围神经和肌肉疾病等。

2.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癫痫、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脑膜瘤、肌无力等。

3. 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脑部缺氧、神经细胞死亡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一侧肢体无力、语言障碍等。

4. 癫痫是由于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一类疾病,常见症状包括意识障碍、肢体抽搐等。

5. 帕金森病是一种逐渐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肢体僵硬、震颤、运动迟缓等。

6.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肢体麻木无力等。

7. 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传导障碍导致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肢体无力、疲劳等。

8. 神经内科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如脑电图、核磁共振等。

9. 神经内科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需根据不同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0. 神经内科疾病的预防主要包括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脑卒中、避免脑外伤等措施。

- 1 -。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

名词解释
1.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病人表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唤醒,醒后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病人又继续入睡。

2.昏睡:是较嗜睡重的意识障碍,病人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唤醒,需大声呼喊或较强烈的刺激才能使其觉醒,可作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刺激停止后很快入睡。

3.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强烈的疼痛刺激存在,有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4.深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生命体征明显变化,如呼吸不规律,血压下降等。

5.头痛:通常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

6.感觉障碍:指机体对各种形式刺激无感知、感知减退或异常的一组综合征。

7.偏瘫:一侧面部和肢体瘫痪,常伴有瘫痪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等体征。

8.交叉瘫:指病变側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肌体瘫痪。

9.截瘫:指双下肢瘫痪,多见于脊髓胸腰段的炎症、外伤、肿瘤等引起的脊髓横贯性损害。

10.褥疮:是指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

11.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组织缺血性疾病的总称。

12.出血性脑血管病: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

神经系统症候学

神经系统症候学

神经系统症候学神经系统症候学是神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在身体的表现和症状。

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特定的诊断试验,神经系统症候学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部分:简介神经系统症候学是针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症状学研究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记录不同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以及这些症状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症候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指导治疗计划的制定。

第二部分:症状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症状可以分为两大类: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1. 阳性症状阳性症状是指正常情况下不存在,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症状。

常见的阳性症状包括肌肉痉挛、震颤、抽动、意识障碍和精神病症状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与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有关。

2. 阴性症状阴性症状是指原本存在但在疾病发展中逐渐消失或减弱的症状。

常见的阴性症状包括肌力减退、感觉异常、运动缓慢和语言障碍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与神经元功能减退或受损有关。

第三部分:脑区分布神经系统症候学还可以通过症状的脑区分布来进一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部位和范围。

1. 大脑皮质症状大脑皮质症状主要表现为认知和行为改变。

例如,失忆症、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波动等。

这些症状与大脑皮质受累有关。

2. 下丘脑和脑干症状下丘脑和脑干症状主要涉及控制基本生命功能的脑区,如呼吸、体温调节和睡眠等。

例如,呼吸困难、体温异常和睡眠障碍等。

这些症状与下丘脑和脑干功能异常有关。

3. 小脑症状小脑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和协调障碍。

例如,姿势不稳、动作不协调和震颤等。

这些症状与小脑损伤相关。

第四部分: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在神经系统症候学中,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起始时间、进展情况和相关诱因,医生可以初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发现一些特殊体征,如肌力减退、反射异常和感觉障碍等。

第五部分:神经系统特定诊断试验为了进一步确认疾病诊断,医生通常会进行一些神经系统特定的诊断试验,如脑电图、磁共振成像和神经肌肉电图等。

神经系统症状学

神经系统症状学
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 四肢不动\不语, 肌肉松弛
无锥体束征, 无目旳睁眼或眼球运动 睡眠-醒觉周期保存 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体温高\心跳&呼吸
节律不规则 \多汗\尿便潴留或失禁)
意识障碍旳鉴别诊疗:不是昏迷!!
•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 双侧皮质脊髓(延髓)束受损(双侧 脑桥基底部)
• 跳动性眼震: 慢相后出现反方向快 相运动, 快相为眼震方 向
• 钟摆样眼震 以相同速度向两个方 向摆动, 常见于婴儿期
眼球震颤
眼震描述 出现时凝视位置\方向&幅度 诱发原因, 如头位 伴随症状, 如眩晕等
眼震见于 生理性: 视动性反应\前庭冷热水试验
正常人随意凝视终止时 病理性: 周围前庭器官\中枢前庭通路或小脑疾病
共济失调步态
4. 双侧皮质脊髓束病变可造成痉挛性截瘫步态; 常见于脑瘫,脊髓病变等
剪刀步态
5. 跨阈步态 :见于腓总神经麻痹\腓骨肌萎缩症\进行性 脊肌萎缩症, 胫骨前肌&腓肠肌无力; 垂足, 行走时患肢抬高, 跨门槛样
跨阈步态
6. 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多 见于周围神经,后跟,后 索病变;
常见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 性\MS\脊髓痨\感觉神经 病;
2. 广泛旳大脑皮质神经元完整性 (中枢整合机构)
1. 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1. 意识障碍程度 ----(1) 嗜睡
(somnolence)
患者处于睡眠状态。 唤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 能配合检验,
停止刺激继续入睡。 意识障碍早期体现。
抗癫痫药或镇定药所致 涉及:眼源性眼震;前庭性眼震

内科学:神经系统症候学

内科学:神经系统症候学

Foville 综合征
据此确定 损伤平面
3. 右眼向内偏斜,不能外展,左眼运动正常; 右展神经核核下瘫
4. 伸舌时偏向左侧,舌肌无萎缩; 左舌肌核上瘫,右锥体束损 5. 全身感觉正常; 损伤范围未涉及被盖
6. 未见其他异常。
脑干交叉性偏瘫(一侧脑神经核下瘫+对侧 上下肢硬瘫)的核下瘫体征 提示 病变部位。
中脑: 脚底中3/5
脑桥 基底部
延髓锥体
终沿 止途 于陆 躯续 体离 运开 动锥 核体 。束

锥体束 支配特点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受对侧来源的锥 体束支配。
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的下半只受 对侧锥体束支配,其余 6个半核为 双侧支配。
锥体束损伤时,只有单侧支配的核团 才会产生症状。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比较 P85
运动传导路
锥体系
发动 随意运动
组成 起止 行程 交叉
皮 质 脊 髓 侧 束 四肢肌
躯干肌
四肢近端肌
皮 质 脊 髓 束
锥体交叉 75%纤维
皮 前质 束脊
髓 躯干肌
中央前回中上2/3 中央旁小叶前部
中央前回 下1/3
皮 质 内囊膝 核 内囊后肢 束
中脑: 脚底中3/5
脑桥 基底部
延髓锥体
终沿 止途 于陆 躯续 体离 运开 动锥 核体 。束
2、内囊:运动纤维最集中,小病灶也 足以损及整个锥体束,引起对侧均等 性偏瘫(中枢性面瘫、舌瘫和肢体 瘫)。
内囊的结构及传导纤维
3、脑干:一侧脑干病损产生交叉性 瘫痪,因病变累及该平面的脑神经 运动核及尚未交叉的皮质脊髓束和 皮质核束,表现为病灶水平同侧脑 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及对侧肢体上 运动元瘫 ,可包括病变水平以下 的对侧脑神经的上运动神经元瘫。

神经系统症候学(3)

神经系统症候学(3)

2、失用步态:双侧额叶病变所致。病 人无肢体无力或共济失调,但不能自 行站立或正常行走,表现步态不稳、 不确定或小步伐,脚好像粘在地上, 伴明显迟疑现象和倾倒
3、小步态:见于额叶病变。表现 小步、拖曳,起步或转弯缓慢, 步态不稳。宽基底,有摆臂动作
4、锥体外系病变:
①慌张步态:见于帕金森病。行走时躯干弯曲向 前,髋、膝和踝部弯曲,起步慢、止步难和转身困 难,小步态擦地而行,呈前冲状,易跌倒;上肢协 同摆动消失。 ②扭曲、奇异步态:肌张力障碍引起肢体或躯干 姿势异常,影响运动。
重点
Broca 失语 、 Wernicke失语及 命名性失语的主要特点及病变部位
失用症
1、失用症(apraxia)是指脑部疾患时患者既无 瘫痪、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和感觉障碍, 也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等原因,当企图作出有 目的或精细动作时不能准确执行其所了解的 随意动作,或不能在全身动作配合下正确运 用部分肢体功能完成本已形成的习惯动作, 如不能完成伸舌、吞咽、洗脸、刷牙等动作。 2、病变部位:左侧缘上回。
不自主运动
不自主运动
1、不自主运动是指患者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出现的 不能控制的骨骼肌不正常运动,其运动形式有多种, 一般情绪激动时增强,睡眠时停止,为锥体外系病 变所致。 2、解剖生理:基底节中与运动功能有关的主要结构 为纹状体,它实现其运动调节功能的主要结构,包 括:①皮质-新纹状体-苍白球(内)-丘脑-皮质 回路,②皮质-新纹状体-苍白球(外)-丘脑底 核-苍白球(内)-丘脑-皮质回路,③皮质-新 纹状体-黑质-丘脑-皮质回路。
4、手足徐动症:指肢体远端游走性的肌张力增 高或减低的动作,表现缓慢的如蚯蚓爬行样 的扭转样蠕动,并伴有肢体远端过渡伸张如 腕过屈、手指过伸等,且手指缓慢逐个相继 屈曲,可见于多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最常 见为Huntington舞蹈病,以及Wilson病等。

内科学:神经系统症候学

内科学:神经系统症候学
外 后索 内
T4~5
薄束
Ⅲ 丘脑腹后 外侧核
丘脑 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红核 背外侧
贯穿 斜方体
深 感 觉 传 导 通 路
Ⅲ 丘脑 腹后内侧核
Ⅰ 三叉 神经节

三叉神经
感觉核
头面部
(深)浅感觉
传导路
中央后回 下1/3
丘脑 内囊后肢 中央辐射
三叉 丘系
内侧丘系 背侧

脑桥
基底部
小脑中脚
交界处
卵圆孔
• 一、临床分类:P86
1、刺激性症状:感觉经路刺激性病变可引起感觉过敏(量 变),也可引起感觉障碍如感觉倒错、感觉过度、感觉 异常及疼痛等(质变)。
2、抑制性症状:感觉经路破坏时出现的感觉减退或缺失。 同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称为完全性感觉缺失;同一部 位仅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则称为分离性感觉 障碍。
第十节 肌肉萎缩 P86
肌萎缩(muscular atrophy)是肌肉营 养不良导致骨骼肌容积缩小、肌纤维 数目减少,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或肌 肉疾病所致。
肌萎缩分类及临床特征
神经源性肌萎缩(下运动神经元)
1. 脊髓前角细胞和延髓运动神经核病变:支配区域肌肉 萎缩,肌束震颤 2. 神经根、神经丛、神经干及周围神经病变
中脑: 脚底中3/5
脑桥 基底部
延髓锥体
终沿 止途 于陆 躯续 体离 运开 动锥 核体 。束

锥体束 支配特点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受对侧来源的锥 体束支配。
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的下半只受 对侧锥体束支配,其余 6个半核为 双侧支配。
锥体束损伤时,只有单侧支配的核团 才会产生症状。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比较 P85

第7版神经内科本科教材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课件

第7版神经内科本科教材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课件
• 运动传出通路完全受损(脑桥以下)
意乏•• 意 患志症者识缺清清醒醒,、运可动瞬感目觉,功眼能球存上在下,活记动忆,功但能不正能常左右运动
• 缺乏始动性而不语少动 • 对刺激无反应,呈无欲望、严重淡漠状态
木• 可僵有额叶释放反射
• 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不语不动、不吃不喝 • 多伴有腊样屈曲、违拗症、对情感刺激有反应 • 见于紧张性、抑郁性及反应性木僵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六、失用
失用的分类
失用(apraxia)是指意识清楚、语言理解功能 及运动功能正常情况下,患者丧失完成有目的的 复杂活动的能力,分为以下几种:
➢观念性失用(ideational apraxia) ➢观念运动性失用(ideomotor apraxia) ➢肢体运动性失用(melokinetic apraxia) ➢结构性失用(constructional apraxia) ➢穿衣失用(dressing apraxia)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无动性缄默症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植物状态
持续植物状态指颅脑外伤后植物状态持续12月 以上其他原因持续在3个月以上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
闭锁综 合• 脑征桥基底部病变,双侧锥体束和皮质脑干束受累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二、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意识模糊(confusion)
➢注意力减退,情感反应淡漠 ➢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 ➢语言缺乏连贯性 ➢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降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二、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神经病学-神经系统常见症状优质课件PPT

神经病学-神经系统常见症状优质课件PPT

2021/02/01
17
位置性眩晕
性质;可能为中枢性也可能为周围性 表现:头处于某一位置时出现眩晕,眼震可 伴有恶心呕吐
2021/02/01
18
听觉障碍
关于蜗神经 一侧蜗神经病变可导致听觉障碍 一侧中枢性病变不出现明显听觉障碍 颞叶听联合区刺激性病变可产生幻听 机理:蜗神经在脑桥内同侧和对侧并行 听觉障碍耳聋耳鸣听觉过敏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1/02/01
9
瞳孔对光反射
概念:是受光线刺激后瞳孔缩小的反射. 传导径路:视网膜视神经视束中脑顶盖前 区
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扩 约肌 损害表现:这一径路上任一处损害可引起 光反射丧失和瞳孔散大.
2021/02/01
10
调节反射
概念:是指注视近物时双眼会聚及瞳孔缩 小的反应,也称集合反射. 径路:不清 病因:帕金森病及中脑病变可以引起会聚 不能;白喉及累及中脑炎症可使缩瞳反应 丧失.
2021/02/01
11
艾迪瞳孔
表现:多为一侧瞳孔散大,只有在瞳孔强光 照射瞳孔才出现缓慢的收缩,光照停止后 瞳孔有散大.调节反射也同样缓慢出现并 缓慢恢复.多发生在中年女性,常有四肢腱 反射消失.
2021/02/01
12
霍纳征
表现:为一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内陷 可伴有同侧面部少汗 病变见于颈上交感神经纤维损害
单眼视力障碍 突然视力丧失 进行性视力障碍 Foster-kennedy综合征 双眼视力障碍 双眼一过性视力障碍 皮质盲 进行性双眼视力障碍
2021/02/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视野缺损
视神经:左眼全盲 视交叉中部:双颞侧偏盲 一侧视交叉部:一侧性鼻侧盲 视束:右同向盲,偏盲侧光反射消失 视幅射全部:右同向盲,偏盲侧光反射存在. 视幅射下部:右上像限盲 视幅射上部:右下像限盲

神经系统症候学(2)

神经系统症候学(2)

滑车神经 睫状神经节
动眼神经
上支
展神经
下支
眼肌麻痹
周围性眼肌麻痹
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外斜视、眼球向上、 向内及向下运动受限,出现复视。
滑车神经麻痹: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有复视。 外展神经麻痹:眼球不能向外转动,呈内斜视,有复视。
核性眼肌麻痹
核间性眼肌麻痹
中枢性眼肌麻痹:凝视麻痹
瞳孔调节障碍
3. 左半身(包括头面部)各种感觉消失; 感觉偏
4. 双眼左半视野偏盲;
视觉偏
5. 发笑时,左侧鼻唇沟浅,伸舌时, 锥体束损伤
脑神经核
6. 舌尖偏向左侧,舌肌无萎缩; 核上瘫
6. 余(-)
损伤 内囊 的
•皮质脊髓束 •丘脑中央辐射 •视辐射 •皮质核束
重点:
不同部位病变引起视野缺损的特点
眼球运动 障 碍
肌萎缩不按神经分布,多为近端型对称型肌萎缩
重点:
脊髓前角细胞和延髓运动神经核病变导致肌 肉萎缩的特征性表现
肌源性肌萎缩的特点
视觉障碍
距状沟皮质
视辐射 内囊后肢 Ⅲ外侧膝状体
视 束
双侧
顶盖前区 动眼神经
副交感核 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视觉 传导路
交 叉 视 神
对光 反射

睫状N节


圆柱细胞 双极细胞
视网膜

节细胞
神经元损害 病变部位
病史 强哭强笑 舌肌纤颤及萎缩
……
真性球麻痹
下运动神经元
疑核、舌下神经核及相 应脑神经,多为一侧性
多为首次发病 (-) (+)
假性球麻痹
上运动神经元
双侧皮质或皮质核 束

最新神经内科症状学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神经内科症状学教学讲义ppt课件

(二)构音障碍
发音含糊不清 而用词准确
四、感觉障碍
(一)相关概念 感觉:指各种形式的刺激作用于人体各种
感觉器后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感觉障碍:指机体对各种形式的刺激(如
痛、温、触、压、位置、振动等)无感知 、感知减退或异常的一组综合征。
(二)感觉分类
内脏感觉 特殊感觉:视、听、嗅、味 一般感觉:浅感觉(痛、温、触)
(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1、去皮质综合征:大脑皮质损害 特点: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无意识睁闭眼 、眼球能活动 姿势:上肢屈曲,下肢伸直 存在睡眠醒觉周期
2、无动性缄默症(睁眼昏迷) 损坏部位:脑干部位和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 特点:注意周围人,貌似醒觉
不能使其真正清醒 存在睡眠和觉醒周期
三、语言障碍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失语
失语症(aphasia)是由于脑损害所致的语言 交流能力障碍,即后天获得性的对各种语言 符号(口语、文字、手语等)的表达及认识 能力受损或丧失。
运动性失语
1、又称Broca失语 2临床特点:以口语表达障碍最为突出,呈典
型非流利型口语,即语量少,口语理解相对 较好。 3、病变部位:优势半球Broca区(额下回后 部),还有相应皮层下白质及脑室周围白质 甚至顶叶及岛叶
失认症
失认症(agnosia)是相对少见的神经心理学障 碍,是指脑损害时患者并无视觉、听觉、触 觉、智能及意识障碍等而不能通过某一种感 觉辨认以往熟悉的物体,但能通过其它感觉 通道进行认识。
1视觉失认:是指患者对眼前看到的、原来熟悉 的物品不能正确认识、描述和命名。多见于 后枕叶、纹状体周围区和角回病变。
2、听觉失认:是指患者听力正常却不能辨别原 来熟悉的声音。病变多位于双侧听觉联络皮 质(如神经聋)、双侧颞上回中部皮质、左 侧颞叶皮质下白质。
3、触觉性失认:是指患者触觉、本体感觉和温 度觉等均正常的情况下,不能单纯通过手触 摸来认识手中感觉到的原来熟悉的物体。病 变多位于双侧顶叶角回、缘上回。
4、体象障碍:是指患者有完好的视觉、温痛觉 和本体感觉,但却对躯体各个部位的存在、 空间位置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认识障 碍,多见于非优势半球(右侧)顶叶病变。 表现为自体部位失认、偏侧肢体忽视、病觉 缺失、患肢症及半侧肢体失存症。
临床分类
昏迷(coma):意识丧失,对语言刺激无应答反
应;可分为浅、中、深昏迷(表1)

表1 昏迷程度的鉴别
昏迷程度 疼痛刺激反应 无意识自发动作 腱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 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
浅昏迷 有反应
可有
存在
存在
无变化
中昏迷 重刺激可有 很少
减弱或消失 迟钝
轻度变化
深昏迷 无反应

消失
消失
2、病因:多见于脑血管病等引起的桥脑基底部病变,损害 双侧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
脑死亡(brain)
临床表现:1、过度昏迷:病人对外界环境刺激如口语或疼
痛毫无反应,无任何自发性运动;2、自主呼吸停止,须用 呼吸机维持换气;3、光反射消失及瞳孔散大固定、角膜反 射消失、玩具头试验眼球无运动、眼前庭反射消失、咽反射 等五项重要的脑干反射障碍,持续时间至少12小时;4、脑 电图呈一条直线,对任何刺激无反应,至少维持30分钟;脑 干听觉诱发电位引不出波形;5、腱反射、腹壁反射及颈以 下对疼痛刺激反应可消失,也可存在;6、须除外药物中毒、 低温和内分泌代谢等。有去大脑或去皮层强直发作说明脑干 仍有功能,不能诊断为脑死亡。
神经内科-神经系统症候学
5、脊髓(spinal cord):脊髓半切损害表现为病 变同侧损伤水平以下痉挛性瘫痪及深感觉障 碍、病变对侧损伤水平以下痛温度觉障碍, 病损同节段的征象长不明显;脊髓面积小, 其病变损伤双侧锥体束,尤其在横贯性损害 时产生受损平面以下两侧肢体瘫痪、完全性 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病变位于颈膨 大水平以上,产生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 颈膨大病变累及两侧前角与皮质a)是指脑部疾患时患者并无 任何运动麻痹、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和感 觉障碍,也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等原因,在企 图作出有目的或细巧的动作时不能准确执行 其所了解的随意动作。如不能按要求做伸舌、 吞咽、洗脸、刷牙等动作。
2、病变部位:左侧缘上回。
3、临床分型: a 、观念运动性失用症 b 、观念性失用症 c 、结构性失用症 d 、肢体运动性失用症 e 、面-口失用症 f 、穿衣失用症
第一节意识障碍
意识:是指大脑的觉醒程度,是机体对自身和周围
环境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并通过人们的语言、躯 体运动和行为等表达出来;或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 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应答反映的能力, 该能力减退或消失就意味着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意识的内容:即为高级神经活动,包括定向力、感 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情感和行为等。
5、Gerstmann综合症:表现双侧手指失认、肢 体左右失定向、失写和失算。多见于优势半 球顶叶角回病变。
第三节感觉障碍
• 一、临床分类:
1、刺激性症状:感觉经路刺激性病变可引起感觉过敏(量 变),也可引起感觉障碍如感觉倒错、感觉过度、感觉 异常及疼痛等(质变)。
2、抑制性症状:感觉经路破坏时出现的感觉减退或缺失。 同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称为完全性感觉缺失;同一部 位仅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则称为分离性感觉 障碍。
2、病因:缺氧性脑病、大脑皮质广泛损害的脑血 管病及外伤等。
二、无动性缄默症(akinetic mutism)
1、临床表现:患者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四肢不能活动,也 可呈不典型去脑强直状态,可有无目的睁眼或闭眼运动,睡 眠-觉醒周期可保留或有改变,如呈睡眠过度状态。伴有自 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体温高、心跳或呼吸节律不规则、多汗、 皮脂腺分泌旺盛、尿便潴留或失禁等,肌肉松弛,无锥体束 征。
2、病因:为脑干上部或或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及前额叶-边 缘系统损害所致。
三、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
1、临床表现:患者几乎全部运动功能丧失(四肢和桥脑及 其以下脑神经均瘫痪),患者不能言语、不能吞咽、不能活 动,但意识清醒并能以睁闭眼或眼球的上下活动与周围建立 联系。
** **
** * *
二、【脊髓节段】 与 椎骨序数 的 对应关系
C1-C4 = C1-C4 C3= C3
C5-C8 T1-T4
1=
C5-C8 T1-T4
C7= C6
T5-T8 2 = T5-T8
明显变化
醒状昏迷
一、去皮层综合症(apallic syndrome):
1、临床表现:患者能无意识地睁眼闭眼,光反射、 角膜反射存在,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无自发性言语 及有目的动作,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姿势(去皮 层强直状态),可有病理征。因中脑及桥脑上行网 状激活系统未受损,故可保持觉醒-睡眠周期,可有 无意识咀嚼和吞咽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