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高中高一年级物理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导学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导学案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学习目标】1.知道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2.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

3.会用描点法作出v-t 图象。

4.能从v-t 图象分析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重点、难点】重点:实验中应该注重的事项及小车速度的计算。

难点:极限思想计算瞬时速度的理解。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通读课本内容,自主预习,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在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在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纸带数据处理、测瞬时速度以及速度—时间图象的基础上,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限时20分钟。

一、预习导引(看我怎么学)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2.如何利用纸带上的点确定瞬时速度?3.速度图像描述的是。

从速度图象中可以获得那些信息?二、实验目的熟悉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并学会利用纸带处理数据、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会通过纸带研究速度变化的规律三、实验原理将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与小车连接在一起,小车用跨过定滑轮的钩码牵引,随着小车的运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这些点不仅记录了小车运动的时间,也相应的记录了小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利用点迹信息可以计算小车在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然后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通过速度—时间图象可以分析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四、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低压电源、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线、复写纸片、。

五、实验步骤1.如课本31页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使细线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

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后,放开,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教案和导学案必修一2.2教案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教案和导学案必修一2.2教案导学案

必修一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教材分析:在上一节实验的基础上,分析v-t 图像时一条倾斜直线的意义——加速度不变,由此定义了匀变速直线运动。

而后利用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的是倾斜直线,进一步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无论时间间隔∆t 大小,tv∆∆的值都不变,由此导出v = v 0 + at ,最后通过例题以加深理解,并用“说一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体做变速运动的理解。

教学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t -υ图象。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υ图象,概念和特点。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0 + at,并会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υ图象,概念和特点。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0 + at,并进行计算。

3、会用t -υ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0 + at 。

学情分析:学生以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t -υ的图像,因此本节课利用t -υ的图像推导公式v = v 0 + at ,难度不是很大,因此老师可以提示引导,使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教学方法:精讲点拨,合作探究,有效练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从图可以看出,由于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速度随着时间逐渐变大,在时间轴上取取两点t1,t2,间的距离表示时间间隔∆t= t2—时刻的速度为v1, t2时刻的速度为v2,则v2—v1= ∆v,∆v即为间间隔内的速度的变化量。

提问:∆v与∆t是什么关系?板书设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知识总结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知识总结三、匀变速直线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知识总结四、例题反思总结1、2、必修1一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学案)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t -υ图象。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册_)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册_)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册)§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1、理解质点的定义,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2、知道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3、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对同一个运动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

4、理解坐标系的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学习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学习难点】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不同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的关系【学习流程】【自主先学】1、什么是机械运动?2、物理学中的“质点”与几何学中的“点”有何区别?3、什么是运动的绝对性?什么是运动的相对性?【组内研学】讨论一: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加点的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地球..从上海到北京的运动时间、轮船在海..通过桥梁的时间、火车..的公转、地球..的自转、火车里的位置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3、“质点”的物理意义:【交流促学】讨论:下列各种运动的物体中,在研究什么问题时能被视为质点?A.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B.运动中的人造地球卫星C.投出的篮球D.在海里行驶的轮船请说一说你的选择和你的理由?小结:⑴将实际物体看成“质点”是一种什么研究方法?⑵哪些情况下,可以将实际物体看作“质点”处理?【组内研学】●为什么要选择“参考系”?(阅读P10和插图1.1-3)讨论二:⑴书P11“问题与练习”第1题;⑵插图1.1- 4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1、定义:叫参考系。

2、你对参考系的理解:⑴⑵⑶⑷【交流促学】讨论三: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两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描述了哪两种运动情景?它们分别以什么为参考系?讨论四:P12问题与练习、第2题【组内研学】●为什么要建立“坐标系”?(阅读P11)描述下列三种运动需要建立怎样的坐标系?①百米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位置②冰场上花样运动员的位置③翱翔在蓝天上的飞机1、物理意义:2、基本分类:⑴⑵⑶3、坐标系的作图“三要素”:、、。

物理必修一导学案教材

物理必修一导学案教材

物理必修一导学案教材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应当能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解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1. 初识物理学1.1 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运动、力量和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是其他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

1.2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主要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运动的规律。

涵盖范围广泛,如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

2. 物理学的重要性2.1 物理学的应用物理学的许多原理和方法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电器、通讯、交通工具等都离不开物理学的原理。

2.2 物理学的培养目标通过学习物理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 基本物理量和单位3.1 基本物理量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等,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

3.2 SI单位制世界上通用的国际单位制是国际单位制(SI单位制),包括米(m)、千克(kg)、秒(s)、安培(A)、开尔文(K)等。

4.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4.1 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等。

4.2 力学力学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运动规律,包括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

5. 物理学的实验方法5.1 观察法物理学实验的第一步是观察,通过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可以揭示事物之间的规律。

5.2 实验法物理学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理论,实验证实了结论的正确性,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6. 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初步了解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明白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各个领域的物理知识,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以上就是物理必修一的导学案教材,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基础知识,为将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

新县高中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物理导学案(101)编题人:余海珠 审题人:孙小生 时间:2015 .1 学生姓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教学要求】1.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理解计算感应电动势的两个公式E=BLv 和tE ∆∆=ϕ的区别和联系,并应用其进行计算。

(对公式E=BLv 的计算,只限于L 与B 、v 垂直的情况)。

【知识再现】一、感应电动势: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感应电动势。

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一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当电路断开时,无感应电流,但仍有感应电动势。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内容: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__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

2、公式:E =n △ф/△t 。

3、E =n △ф/△t 计算的是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可以理解为E =n B △S/△t ,或E =n S △B/△t 。

三、导体做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1、公式:E =BL V2、条件:①匀强磁场,②L ⊥B ,③V ⊥L3、注意:①L 为导体“有效”切割磁感线的等效长度.②V 为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一般导体各部分切割磁感线的速度相同。

③电势高低的判断:电源内部的电流是从低电势点流向高电势点。

4、对有些导体各部分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不相同的情况,V 指平均速度.如图所示,一长为L 的导体杆AC 绕A 点在纸面内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转动的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 .求导体做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大小。

【重难点突破】一、磁通量ф、磁通量的变化量△ф及磁通量的变化率△ф/△t 的关系【例1】矩形形线框abcd 绕OO ' 轴在磁感强度为0.2T 的匀强磁场中以2 r /s 的转速匀速转动,已知ab =20cm ,bd=40cm ,匝数为100匝,当线框从如图示位置开始转过 90°,则(1)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等于多少?(2)磁通量平均变化率为多少?(3)线圈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E 为多少?二、E =n △ф/△t 与E =BLV 的比较1.研究对象不同:2.适用范围不同:3.条件不同:4.意义不同:5.使用情况不同:(1)求解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问题时,两个公式都可。

高一物理导学案

高一物理导学案

高一物理导学案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一物理导学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现象,深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如力学、电磁学、光学等,通过设计具体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物理原理,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

此外,学生在认知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物理学科素养。

同时,考虑到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应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点,如力的概念、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光学现象等;(2)了解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科学推理等;(3)具备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计算物体受力、分析电路现象等;(4)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5)提高物理学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2)运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3)注重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能力;(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欲望;(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观念;(3)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重要性,全面发展个人素质。

【高一物理导学案】.doc

【高一物理导学案】.doc

【高一物理导学案】7.3功率(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导思】1、回顾物理量的学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2、功率的物理意义和定义?3、你知道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吗?4、如何求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课堂导思交流】导思交流一:功率的概念请同学们看课件分析三台起重机做功情况。

素材提供:第一台用了 1分钟把1吨货物提到2米的高度,第二台用了 1分钟把1吨货物提到4米的高度,第三台用了 0.5分钟把1吨货物提到4米的高度。

思考:1、在以前学习中学过哪些与快慢有关的物理量?2、如何描述做功快慢?总结:1、功率的物理意义:2、定义:3、定义式:4、单位:跟踪训练1、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是说明做功多少的物理量B、功率是说明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C、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小D、力做功越多,功率一定大导思交流二:自学“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思考其区别和联系。

跟踪训练2、机器名牌上标注的功率值是,是发动机工作时的功率,实际功率往往 __________ 这个值。

导思交流三:功率与速度1、请推导公式P=Fv?思考:该公式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跟踪训练3、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成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当物体的速度大小为r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多大?温馨提示:如果你做错了,别忘了分析错因。

跟踪训练4、质量m =3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6N的拉力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3s,求:(1)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2)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平均功率(3)3s末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的瞬时功率温馨提示:涉及功率时一定要明确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课后巩固及反思】1、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时刻F的功率是()FT F^T F2T F TA ( D ( C ( U •m m 2m 2m2、同一恒力按同样方式施于物体上,使它分别沿着粗糙水平地面和光滑水平地面移动相同一段距离时,恒力的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化、《和吧、P2,则二者的关系是()A.伯〉吧、R〉当B.伯=吧、R <己C.伯=吧、P}>P2D.伯 < 吧、P}<P,3、质量为5kg的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它在2s内从静止开始速度增加到4m/s,则在这一段时间里外力对小车做功的平均功率是()A.40WB.20WC.10WD.5W【反思】本节课学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7.3功率(第二课时)机车启动问题一.机车一恒定功率启动(机车最终匀速运动)1.机车先做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导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高一物理必修1的重点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是自然界最基础的科学之一。

2.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涉及到天体物理学、声学、光学、力学、电磁学等多个领域。

3. 物理学的分类物理学可以分为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两大类。

经典物理学包括牛顿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等,现代物理学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等。

二、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没有合力作用于物体,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当物体受到合力作用时,将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作用于物体的力都有相等大小的反作用力,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三、力的性质1. 力的分类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

接触力是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非接触力是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产生的力。

2.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合成力是这些力的矢量和。

3. 力的分解当一个力作用于物体时,可以将这个力分解为垂直方向和平行方向上的分力。

四、动能和势能1. 动能公式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 势能公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和弹簧势能是常见的势能形式。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应用于解决动力学问题。

五、物理学的实验方法1. 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来揭示自然界规律。

2. 物理学实验的基本要求物理学实验需要准确地控制实验条件、准确地测量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

3. 物理学实验的重要性物理学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教案和导学案必修一4.7教案学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教案和导学案必修一4.7教案学案

必修一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上设计了两个大问题,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2.超重和失重,每个问题都给出了相关定义和一个配套例题,要能灵活应用第一个问题,还需要设计相关练习,第二个问题理解起来有难度,需要设计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

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处理多共点力平衡问题时一题多解的能力。

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及本质。

四、学情分析学生预习知识后,能够理解基本定义,和第一个问题的相关例题,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实质还是会存在问题。

五、教学方法引导法和实验法六、课前准备充分备课,设计过程、练习、实验和实验仪器。

七、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完成八、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有关知识,都是哪两种类型: (二)、引入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个概念:平衡状态。

什么叫做平衡状态。

生: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师: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的受力特点是什么?生:因为牛顿定律是力与运动状态相联系的桥梁,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F a 合知当合外力为0时,物体的加速度为0,物体将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师: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如何求解合力? 生: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将力进行分解合成。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3.2教案导导学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3.2教案导导学案

必修一第三章 2、弹力(教案)一、教材分析《弹力》是人教版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教内容,本节习有关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为以后分析物体受力打基础。

二、教目标知识与技能:1、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3、解形变概念,了解放大法显示微小形变4能说出胡克定律的内容并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微小变的实例,初步接触“放大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以及据的准确记录,培养生锲而不舍的探究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三、教重难点:1弹力的产生条件2弹力方向的判断四、情分析:本节内容比较抽象,要根据生实际,多联系生的生活实际举例子,尤其是体会弹力的方向,对微小形变的演示,尽可能的让生自己参与,教师指导。

五、教方法:案导、讲授法、实验法六、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演示器材、案和课件2生准备:预习课本、做案,提出自己预习中的疑惑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引入教师指出,弹力与重力一样,是依性质而命名的一种力告诉生,本节课将围绕弹力展开对3个方面问题的讨论,以弄清弹力的由、弹力所遵从的规律(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研究问题1:什么是形变?教师指出,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物问题的方法往往是从实验入手,从观察启步我们的研究也将这样进行关于什么是形变,将演示一组实验,请同们注意观察实验中物体发生的变和变发生的原因演示实验1:钢锯条在手的作用下弯曲演示实验2:弹簧被拉长或压短演示实验3:泡沫塑料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演示实验4:铜片被弯成直角状演示实验 5:面团在重力作用下下坠,形状变演示实验 6:纸张被手揉皱引导生思考:上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普遍存在?比如,用手指按实验桌,桌面有形状变吗?请生再观察,观察物体形状的微小变,并讲解观察的方法——把微小效应“放大”的实验方法演示实验7: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效应演示实验8:桌面的微小形变效应引导生对众多的实验现象作出归纳——这么多的实验现象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会发生形状的改变引导生进一步思考:在实验中,物体发生的形状改变有哪些形式归纳出形变有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不同形式,它们属于两类情况:一类是,受力发生形变,外力停止作用,物体可恢复原状;一类是,受力发生形变后,外力停止作用亦不再恢复到原状至此,对什么是形变的问题作一小结2、研究问题2:什么是弹力?这里安排4个演示弹力作用效果的实验,要求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弹力发生的条件演示实验9:弯曲的锯条将小球弹出演示实验10:压缩弹簧将与之相毗邻的物小车推出演示实验11:伸长着的橡皮筋将与之相连的物小车拉过演示实验12:扭转着的橡筋条使与之相系的螺旋桨转动根据实验现象,由生归纳出弹力发生的两个条件:(1)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必须直接接触;(2)施力物体必须发生了弹性形变教师指出,这是直接判断有无弹力存在的基本依据作出什么是弹力的结论3、研究问题3:弹力的方向、大小?以演示实验9~12中的弹力实验为据,逐一分析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间的关系,由生归纳出弹力方向总是指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的规律教师与生一起对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的方向作具体分析,使生一方面弄清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作为弹力的一种效果而得名,同时,掌握判断它们的方向所依从的规律对于弹力的大小,只需定性地了解与施力物体形变程度有关,不作详细研究,并在初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直接给出胡克定律的表达式:F=(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参看案)采取将弹力与上一节课过的重力作比较的方式,既总结了本课知识,又复习了前课内容最后,要求生们课后不仅要回忆本课到了哪些知识内容,还应体会本课研究物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五)发导案、布置预习九、板书设计1.形变2.弹力3.几种弹力的方向判断4.胡克定律5.练习十、教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发预习案,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3)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3)

新县高中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物理导学案(95)编题人:余海珠 审题人:孙小生 时间:2015 .1 学生姓名: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的应用实例一、电视显像管电视显像管是应用电子束____________(填“电偏转”或“磁偏转”)的原理来工作的,使电子束偏转的________(填“电场”或“磁场”)是由两对偏转线圈产生的.显像管工作时,由________发射电子束,利用磁场来使电子束偏转,实现电视技术中的________,使整个荧光屏都在发光。

二、速度选择器1、平行板中电场强度E 和磁感应强度B 互相 这种装置能把具有一定 的粒子选择出来,所以叫做速度选择器.2、带电粒子能够沿直线匀速通过速度选择器的条件是即v = 。

【例1】如右图所示,有一混合正离子束先后通过正交电场、磁场区域Ⅰ和匀强磁场区域Ⅱ,如果这束正离子束在区域Ⅰ中不偏转,进入区域Ⅱ后偏转半径又相同,则说明这些正离子具有相同的( )A .动能B .质量C .电荷量D .比荷三、质谱仪1、构造:如图所示,由粒子源、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照相底片等构成。

2、原理:粒子由静止被加速电场加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关系式_________.①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作用而偏转,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关系式___________.②由①②两式可得出需要研究的物理量,如粒子轨道半径、粒子质量、比荷。

r =______ ___,m =____ ___,q m=___ ____。

【例2】如图是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带电粒子被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速度选择器.速度选择器内相互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的强度分别为B 和E .平板S 上有可让粒子通过的狭缝P 和记录粒子位置的胶片A 1A 2.平板S 下方有强度为B 0的匀强磁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质谱仪是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B .速度选择器中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C.能通过狭缝P的带电粒子的速率等于E BD.粒子打在胶片上的位置越靠近狭缝P,粒子的比荷越小四、回旋加速器1、构造:如图所示,D1、D2是半圆形金属盒,D形盒的缝隙处接______电源。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二)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二)

新县高中高三一轮复习物理导学案( 102 )编题人:余海珠 审题人:孙小生 时间:2015 .1 学生姓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二)典型例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电场相结合1.如图所示,螺线管的导线的两端与两平行金属板相接,一个带负电的通草球用丝线悬挂在两金属板间,并处于静止状态,若条形磁铁突然插入线圈时,通草球的运动情况是( )A 、向左摆动B 、向右摆动C 、保持静止D 、无法确定2.粗细均习的电阻丝围成的正方形线框置于有界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其边界与正方形线框的边平行。

现使线框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沿四个不同方向平移出磁场,如图100-1所示,则在移出过程中线框的一边a 、b 两点间电势差绝对值最大的是( )3.竖直平面内有一金属环,半径为a ,总电阻为R .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环平面,与环的最高点A 铰链连接的长度为2a 、电阻为R /2的导体棒AB 由水平位置紧贴环面摆下(如图).当摆到竖直位置时,B 点的线速度为v ,则这时AB 两端的电压大小为( )A.2BavB.BavC.2Bav /3D.Bav /34.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有两平行金属导轨AB 、CD 。

导轨间距为L ,电阻不计。

一根电阻不计的金属棒ab 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

棒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

导轨之间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 。

导轨右边与电路连接。

电路中的三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2R 、R 和R 。

在BD 间接有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C ,板间距离为d 。

(1)当ab 以速度v0匀速向左运动时,电容器中质量为m 的带电微粒恰好静止。

试判断微粒的带电性质,及带电量的大小。

(2)ab 棒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a向左运动。

求电容器中带电微粒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

(设带电微粒始终未与极板接触。

)典型例题——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一)单导体运动切割磁感线1.动——电——动 2.电——动——电1.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MN、PQ水平放置,M、P间接阻值为R的固定电阻.金属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和金属棒的电阻不计.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现用垂直于ab棒的水平向右的外力F,拉动ab棒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图中哪一个能够正确表示外力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如图所示,MN、PQ是两根足够长的固定平行金属导轨,两导轨间的距离为l,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在整个导轨平面内都有垂直于导轨平面斜向上方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在导轨的M、Q端连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垂直于导轨放置的质量为m的金属棒ab,从静止释放开始沿导轨下滑,求ab棒的最大速度.(要求画出ab棒的受力图,已知ab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轨和金属棒的电阻不计)拓展:若将磁场方向改为竖直向上,求ab棒的最大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导学案(13份)人教课标版(新教案)(20200225111212)

高一物理必修一导学案(13份)人教课标版(新教案)(20200225111212)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理解质点的定义,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对同一个运动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

.理解坐标系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重点、难点】重点: .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质点概念的理解。

难点: 在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出质点。

预习案【自主学习】1.你能准确描述高空中翱翔的雄鹰的运动吗?你感觉会有哪些困难和麻烦?2.通过预习,你对质点有着怎样的认识?3.举例说明选择参考系对研究物体的运动的意义。

4.地面上沿直线运动的物体,要描述它们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坐标系?.研究地球运动时,有时把地球看成质点,有时又不能看成质点,为什么?【学始于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究案【合作探究一】物体和质点问题:什么是理想化模型?问题:什么是质点?问题:物体是否能被看做质点,与物体的形状、大小有关吗?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把物体当做质点来处理?归纳总结:【合作探究二】参考系问题:什么是参考系?研究机械运动时,必须选参考系吗?问题:参考系的选取有什么原则?问题:运动的物体可否选为参考系?请举例说明。

归纳总结:【合作探究三】坐标系问题:物体在坐标系中的正负表示大小吗?若不是,应该表示什么?归纳总结:【课堂小结本节知识网络】【思考】实际存在的物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有质量而无大小的点是不存在的,那么定义和研究质点的意义何在?【当堂检测】.下面关于质点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有()、体操运动员在做单臂大回环时,可以视为质点、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细胞很小,可以把它看成质点.下列各种运动物体中,能被视为质点的是()、花样滑冰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的转动情况、研究砂轮的转动情况、研究顺水漂流的小船,它漂流所用的时间.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高中物理导学案模板

高中物理导学案模板

高中物理导学案模板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设计一份高中物理导学案模板,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他们掌握物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思维。

导学案将围绕高中物理的重点知识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和实验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和实验操作技能。

在此基础上,通过导学案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物理学科素养,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为后续物理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导学案将进行分层设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如力学、电磁学、光学等;(2)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使用物理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并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4)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如归纳、演绎、类比等;(5)提高物理学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科素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2)运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3)结合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分层练习,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提高解题能力;(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开展讨论;(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4)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勤奋、踏实的学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三)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三)

MN a b新县高中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物理导学案( 103)编题人:余海珠 审题人:孙小生 时间:2015 .1 学生姓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三)典型例题——电磁感应与能量相结合1.如图所示,abcd 是一闭合的小金属线框,用一根绝缘细杆挂在固定点O ,使金属线框绕竖直线OO ′来回摆动的过程中穿过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线方向跟线框平面垂直.若悬点摩擦和空气阻力均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线框进入或离开磁场区域时,都产生感应电流,而且电流的方向相反②线框进入磁场区域后越靠近OO ′线时速度越大,因而产生的感应电流也越大③线框开始摆动后,摆角会越来越小,摆角小到某一值后将不再减小④线框摆动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将完全转化为线框电路中的电能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2.把导体匀速拉上斜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棒和导轨的电阻,且接触面光滑,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垂直框面向上)( )A 、拉力做的功等于棒的机械能的增量B 、合力对棒做的功等于棒的动能的增量C 、拉力与棒受到的磁场力的合力为零D 、拉力对棒做的功与棒克服重力做的功之差等于回路中产生电能3.如图所示,竖直平行金属导轨M 、N 上端接有电阻R ,金属杆质量为m ,跨在平行导轨上,垂直导轨平面的水平匀强磁场为B ,不计ab 与导轨电阻,不计摩擦,且ab 与导轨接触良好,若ab 杆在竖直向上的外力F 作用下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 所做的功等于电阻R 上产生的热B.拉力F 与重力作功的代数和等于电阻R 上产生的热C.拉力F 所做的功等于电阻R 上产生的热及杆ab 势能增加量之和D. 杆ab 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阻R 上产生的热4.如图所示,质量为m 、高为h 的矩形导线框在竖直面内下落,其上下两边始终保持水平,途中恰好匀速穿过一有理想边界高亦为h 的匀强磁场区域,线框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A.mghB.2mghC.大于mgh 而小于2mghD.大于2mgh5.如图所示,把矩形线框从匀强磁场中匀速拉出,第一次用速度v 1,第二次用速度v 2,而且v 2=2v 1.若两次拉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 1和W 2,两次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 1和P 2,两次线圈产生的热量分别为Q 1和Q 2,则下列正确的是A.W 1=W 2,P 1=P 2,Q 1=Q 2B.W 1>W 2,P 1>P 2,Q 1>Q 2C.W 1=W 2,2P 1=P 2,2Q 1=Q 2D.W 2=2W 1,P 2=4P 1,Q 2=2Q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100g 的铝环,用细线悬挂起来,环中央距地面高度h=0.8m ,有一质量为M=200g 的小磁铁,以10m/s 的水平速度射入并穿过铝环,落地点距铝环原位置的水平距离为3.6m ,则磁铁与铝环发生相互作用时:(1)铝环向哪边倾斜?它能上升多高?(2)在磁铁穿过铝环的整个过程中,环中产生了多少电能?(g=10m/s )7、如图所示,PQMN 与CDEF 为两根足够长的固定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 。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新县高中高一年级物理导学案(20)编写人:付培军时间:2015、10、班级姓名教学课题:§2.5自由落体运动(1)【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自主学习】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作用下从开始下落的运动.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1)只受. (2)初速度.3.运动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运动.【思考探究】1.枯萎的叶子,由树枝上自由下落的运动是不是自由落体运动?2.为什么在抽成真空的牛顿管中金属片和羽毛下落的快慢相同?【典例分析】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C.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小钢球,因受空气阻力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D.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小钢球,所受空气阻力对其运动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二、自由落体加速度及运动规律1.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通常用g表示.2.方向:.3.大小: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 的大小是 的,一般计算中,可以取g = 或g =①在地球表面会随纬度的增加而 ,在赤道处 ,在两极 ,但差别很小. ②在地面上的同一地点,随高度的增加而 . 4.运动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实质上是初速度v 0= ,加速度a = 的 运动.(2)基本公式⎩⎪⎨⎪⎧速度公式:v =gt .位移公式:h =12gt 2.位移速度关系式:v 2=2gh .【思考探究】1.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能说成垂直地面向下吗?2.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吗?【例1】关于自由落体加速度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的物体的g 值大 B .g 值在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C .g 值在赤道处大于南北两极处 D .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 值一样大【例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 .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时加速度就越大D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 m/s 2,则物体在该处自由下落的过程中,每秒速度都增加9.8 m/s三、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及应用(落体运动的几个比例式)1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第n s末速度之比为;2前1 s内,前2 s内,前3 s内,…,前n s内的位移之比为;3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4连续相等位移上所用时间之比为;5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例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来越快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C.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例4】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端以下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柱筒CD,若将悬线剪断,问:(1)直杆下端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多少?(2)整个直杆A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多少?【课后作业】1.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不能算出楼房的高度 ( )A .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B .石块经过楼上一个1.8 m 高的窗户所用的时间C .石块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D .石块通过最后一米位移的时间2.两个小球从同一地点的不同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同时到达地面,如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的运动的是( )3.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以30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25 m 处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 2)( ) A .1 s B .3 s C .5 s D .(3+14)s4.(2014·黄冈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 T2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 2T5.设宇航员在某行星上从高32 m 处自由释放一重物,测得在下落最后1 s 内所通过的距离为14 m ,则:重物下落的时间是多少?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大?新县高中高一年级物理导学案(21)编写人:付培军时间:2015、11、班级姓名教学课题:§2.5自由落体运动(2)【知识探究】一、竖直上抛运动1.定义:将一个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0抛出,抛出的物体只受作用,这个物体的运动就是竖直上抛运动.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加速度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通常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3.基本规律(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3)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4)上升到最高点(即v=0时)所需的时间,上升的最大高度 .4.研究方法(1)分段法:上升过程是加速度a=-g,末速度v=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且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具有对称性.(2)整体法:将全过程看成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直接应用于全过程,但必须注意相关量的矢量性.习惯上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v0的方向为正方向.此方法中物理量正负号的意义:①v>0时,物体正在上升,v<0时,物体正在下降;②h>0时,物体在抛出点的上方,h<0时,物体在抛出点的下方.【例1】在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0 m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可能为( ) A.10 m B.20 m C.30 m D.50 m5.物体竖直上抛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和速率-时间图二、竖直上抛运动的多解问题1.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一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因此这类问题可能出现时间、路程或者速度等物理量多解的情况.2.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下方某一位置时,物体一定处于下降阶段.【例2】小球从空中h=20 m处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以碰前速度的60%竖直反弹到某一高度.取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反弹的高度是多少?(2)从开始下落到第二次落地,经过多长时间?三、竖直下抛运动1.定义:将一个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0抛出,抛出的物体只受作用,这个物体的运动.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加速度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通常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3.基本规律(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3)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4.物体运动的V-t图【例3】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

超重失重

超重失重

新县高中高一年级物理导学案(56)编写人:余海珠时间:2016、01、班级姓名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三)---------超重和失重【学习目标】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知识探究】超重和失重1.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称为“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或台秤所受的.2.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3.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4.完全失重:当物体向下的加速度为时,物体对支持物、悬挂物,好像完全不受重力作用.【合作探究】对超重与失重的理解(深化理解)1.超重、失重的分析2.问题分析(1)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是由速度的方向决定的?还是由加速度的方向决定的?(2)在太空中,宇航员可以飘浮在宇宙飞船中是由于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如果说宇航员在太空中不受重力作用了吗?(3)手提弹簧秤突然上升一段距离的过程中,有无超重和失重现象(4)人突然站立、下蹲的过程中有无、失重现象?(5)已调平衡的天平,在竖直方向变速运动的电梯中平衡会否被破坏?(6)容器中装有水,在水中有一只木球,用一根橡皮筋将木球系在容器底部。

在失重的条件下,木球将要上浮一些还是要下沉一些?(7)两个木块叠放在一起,竖直向上抛出以后的飞行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为什么?(8)在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天平、杆秤、弹簧秤、水银气压计、水银温度计能否正常工作?(9)完全失重时,能否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典例分析1】一个质量是6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升降机的顶部悬挂着一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下面挂着一个质量是50 kg的物体.当升降机向上运动时,该人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0 N,求此时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g取10 m/s2)【规律总结】判断超重、失重状态的方法物体究竟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可用三个方法判断: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3.从运动的角度判断:.【典例分析2】如图所示,某人在地面上用体重计称得其体重为490 N,他将体重计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体重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电梯运动的v-t图可能是图乙中的(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甲乙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课后作业】1.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2.体重为500 N的小勇站在体重计上,在升降机中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升降机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加速、匀速和减速三个阶段,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体重计的示数依次应为( )A.480 N、500 N、520 N B.520 N、500 N、480 NC.480 N、520 N、500 N D.500 N、500 N、500 N3.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启动和制动时的运动状态变化情况,他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用照相机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所示.图甲为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的照片,图乙、图丙、图丁和图戊分别为电梯运动过程中体重计的照片.根据照片推断正确的是( )A.根据图乙推断电梯一定处于加速上升过程,电梯内同学可能处于超重状态B.根据图丙推断电梯一定处于减速下降过程,电梯内同学可能处于失重状态C.根据图丁推断电梯可能处于减速上升过程,电梯内同学一定处于失重状态D.根据图戊推断电梯可能处于减速下降过程,电梯内同学一定处于超重状态4.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块、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在O点,在电磁铁通电,铁块被吸引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 ) A.F=mgB.Mg<F<(M+m)gC.F=(M+m)gD.F>(M+m)g5.弹簧测力计挂在升降机的顶板上,下端挂一质量为2 kg 的物体.当升降机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是16 N .如果从升降机的速度大小为3 m/s 时开始计时,则经过1 s ,升降机的位移大小可能是(g 取10 m/s 2)( )A .3 mB .8 mC .2 mD .4 m6.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 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 。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新县高中高一年级物理导学案(48)编写人:余海珠时间:2016、01、班级姓名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目的】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规律.全面正确地认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原理】1.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根据事实经验,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受力一定时,质量越小,就越大.加速度还与物体受力的大小有关,物体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其越大.2.控制变量法:加速度a和质量m、受力F都有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的关系;再保持物体所受的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的关系.【实验器材】砝码,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纸带,导线,夹子,小盘,天平,小车,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复写纸,刻度尺.【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重物的质量分别为M0、m0,并把数值记录下来.2.按图将实验器材安装好(小车上不系绳).3.平衡摩擦力,在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薄木板,反复移动其位置,直到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不挂重物的小车在斜面上做运动为止(纸带上相邻点间距相等).4.将重物通过细绳系在小车上,,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及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m0g.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所挂重物的,重复步骤4,多做几次实验,每次小车从同一位置释放,并记录好重物的重力m1g、m2g…以及计算出相应纸带的加速度填入表格1.表格1 物体的质量一定,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保持托盘中所放重物的不变,在小车上加放砝码,并测出小车与所放砝码的总质量,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7.继续在小车上加放砝码,重复步骤6,多做几次实验,在每次得到的纸带上标上号码. 8.计算出每次实验所得纸带的加速度值及小车与砝码的总质量填入表格2.表格2 物体受到的外力一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在作用力F 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 与小车质量M 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 .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内部所装砂子的质量;B .按图装好实验器材;C .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砂桶;D .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6 V 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的质量;E .保持小桶及其中砂子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 值,重复上述实验;F .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G .作a -M 关系图象,并由图象确定a -M 关系.(1)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___ __,该步骤应排在___ __步骤之后. (2)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 __,应把___ __改为_____ ___. (3)在上述步骤中,处理不恰当的是___ __,应把___ ___改为___ . 【实验探究二】数据处理本实验的数据处理可以采用计算法和图象法两种方法: 1.计算法:通过计算看看是否满足a 1a 2=F 1F 2、a 1a 2=M 2M 1. 2.图象法:(1)分析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依据表格1,以加速度a 为纵坐标,以外力F 为横坐标, 作出a -F 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得出结论. (2)分析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依据表格2,以加速度a 为纵坐标,以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M 或1M 为横坐标作出a -M 或a -1M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据图象可以得出结论.(3)实验结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例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 Hz.(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计时点,如图,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0.0 mm 、12.0 mm 、14.0 mm 、16.0 mm 、18.0 mm ,则打E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m/s ,打A 、F 两点的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 2.(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 和质量M 的关系,应该保持拉力不变;得到多组数据后他应描绘的图象是_____ ___⎝ ⎛⎭⎪⎫选填a -M 还是a -1M .(3)该同学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 -F 图象如图所示,则 ①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 ______. ②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 ___. 【实验探究三】误差分析【实验探究四】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重物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 .(2)实验中必须满足 .只有如此,重物和小盘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3)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接通电源再放手.(4)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是错误数据,舍去不予考虑. 【课后作业】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形成图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B .形成图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C .形成图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D .形成图丁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2.如图所示,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若1、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F 1、F 2,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 1、m 2,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 1、x 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 )A .当m 1=m 2、F 1=2F 2时,x 1=2x 2B .当m 1=m 2、F 1=2F 2时,x 2=2x 1C .当F 1=F 2、m 1=2m 2时,x 1=2x 2D .当F 1=F 2、m 1=2m 2时,x 2=2x 13.在做“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保持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不变,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 和拉力F 的数据如表所示(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如图的坐标系上作出a -F 图象.(2)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________kg.(4)图线(或延长线)与F 轴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新县高中高一年级物理导学案(49)编写人:余海珠 时间:2016、01、 班级 姓名教学课题:牛顿第二定律(一)【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其a =Fm的含义. 2.知道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3.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和处理有关问题. 【知识探究】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 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 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F = ,F 为物体所受的 ,k 是比例系数. 3.国际单位: ,简称 ,符号 .4.1N 的定义:使质量为1 kg 的物体产生 的加速度的力叫1 N ,即1 N = . 5.比例系数的意义(1)在F =kma 中,k 的选取有一定的任意性.(2)在国际单位制中k =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 ,式中F 、m 、a 的单位分别为 、 、 . 考点一、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深化理解)1.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重物,受到一个很小的水平推力,在力刚作用在物体上的瞬间,物体是否立即获得了加速度?是否立即获得了速度?2.当我们用力去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大石头时,却没有推动,是否说明这个推力没有产生加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的六个特性:【典例分析1】(多选)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由F =ma 可知,F 与a 成正比,m 与a 成反比B .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当物体有加速度时,物体才受到外力的作用C .加速度的方向总跟合外力的方向一致D .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加速度随之消失 【规律总结】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1)物体的加速度和合外力是同时产生的,不分先后,但有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没有力就没有加速度.(2)不能根据m =F a得出m ∝F 、m ∝1a的结论,物体的质量m 是由自身决定的,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运动的加速度无关,但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3)不能由F =ma 得出F ∝m 、F ∝a 的结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无关.【典例分析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成反比B .物体所受合外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时,才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C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作用力中的任一个的大小成正比D .当物体质量改变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物体水平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 【典例分析3】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力推桌子没有推动时是因为( )A .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B .桌子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C .推力小于摩擦力,加速度是负值D .推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所以物体仍静止 考点二、合外力、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深化理解) 1.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其加速度越大吗?2.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吗?3.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4.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1) (2)5.力与运动的关系:6.两个加速度公式的区别:(1)a=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它给出了测量物体的加速度的方法,这是物理上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2)a=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它揭示了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及影响物体加速度的因素.【典例分析4】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使F不断减小到零,则在滑动过程中( )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大再变小,速度先变小再变大D.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小再变大,速度先变大再变小【规律总结】关于力和运动类问题的处理思路(1)运动状态决定因素: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初速度和物体的受力情况,当物体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2)解题思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物体的加速度→将初速度与加速度相结合判断物体速度的变化情况.【典例分析5】如图所示,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A.向右做加速运动B.向右做减速运动C.向左做加速运动D.向左做减速运动【典例分析6】物体在与其初速度始终共线的合力F的作用下运动.取v0方向为正,合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4-3-4所示,则在0~t1这段时间内( )A.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也是先增大后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在增大D.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在减小【课后作业】1.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给物体施以水平作用力,在力作用到物体上的瞬间,则( )A.物体同时具有加速度和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速度仍为零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2.力F作用于甲物体m1时产生的加速度为a1,此力F作用于乙物体m2时产生的加速度为a2,若将甲、乙两个物体合在一起,仍受此力的作用,产生的加速度则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a1+a22B.|a1-a2|2C.a1a2a1+a2D.a1+a2a1a23.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4.如图所示,长木板A的右端与桌边相齐,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今用一水平恒力F将A 推出桌边,在长木板开始翻转之前,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将会(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5.(多选)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在图中标出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 )A.t1 B.t2 C.t3 D.t4新县高中高一年级物理导学案(50)编写人:余海珠 时间:2016、01、 班级 姓名教学课题:牛顿第二定律(二)【学习目标】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和处理有关问题. 考点三、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拓展延伸)1.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除了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外,还需要分析物体的施力情况吗?2.在应用公式F =ma 进行计算时,若F 的单位为N ,m 的单位为g 是否可以?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明确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 (3)求出合力或加速度.(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两种方法(1)矢量合成法: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反之,若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也可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物体所受的合力.(2)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物体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在实际应用中常将受力分解,并将加速度所在的方向选为x 轴或y 轴,有时也可分解加速度,即⎩⎪⎨⎪⎧F x =ma x F y =ma y .【例1】质量为m 的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上滑动,斜面静止不动,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右图所示.(1)求向上滑动时木块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若此木块滑到最大高度后,能沿斜面下滑,求下滑时木块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规律总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要注意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而加速度是联系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2)在F=ma中,F、m、a的单位必须采用统一的国际单位,否则公式中比例系数k不等于1.(3)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若各个物体加速度相同,则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否则不能看成一个整体.【例2】如图所示,底板光滑的小车上用两个量程为20 N,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甲和乙系住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当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均为10 N,当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变为8 N,这时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 A.2 m/s2 B.4 m/s2C.6 m/s2 D.8 m/s2【例3】如图所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做加速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的加速度为( ) A.F/MB.F cos α/MC.(F cos a-μMg)/MD.[F cos a-μ(Mg-F sin α)]/M考点四、不同模型瞬时加速度的求解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加速度由合外力决定,当物体的受力发生变化时,其加速度也同时发生变化,在这类问题中,由于轻绳、轻杆、轻弹簧、橡皮条四类模型特点不同,结果往往有很大差别.1.四类模型的共同点质量忽略不计,都因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同时刻内部弹力处处相等且与运动状态无关.2.四类模型的不同点【例4】(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球与弹簧Ⅰ和水平细线Ⅱ相连,Ⅰ、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P 、Q .当球静止时,Ⅰ中拉力大小为F T 1,Ⅱ中拉力大小为F T 2,当仅剪断Ⅰ、Ⅱ中的一根的瞬间,球的加速度a 应是( )A .若剪断Ⅰ,则a =g ,竖直向下B .若剪断Ⅱ,则a =F T 2m ,方向水平向左 C .若剪断Ⅰ,则a =F T 1m,方向沿Ⅰ的延长线 D .若剪断Ⅱ,则a =g ,竖直向上【例5】“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橡皮绳,质量为m 的小明如图所示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 ,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断裂,则小明此时的( )A .加速度为零B .加速度a =g ,沿原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下C .加速度a =g ,沿未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上D .加速度a =g ,方向竖直向下【巩固练习1】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重物,平衡时弹簧伸长了4 cm ,再将重物向下拉1 cm ,然后放手,则在释放瞬间重物的加速度是(g 取10m/s 2)( )A .2.5 m/s 2B .7.5 m/s 2C .10 m/s 2D .12.5 m/s 2【巩固练习2】如图所示,天花板上用细绳吊起两个用轻弹簧相连的质量相同的小球,两小球均保持静止.当突然剪断细绳的瞬间,上面小球A 与下面小球B 的加速度分别为(以向上为正方向)( )A .a1=g a 2=g B .a 1=2g a 2=0C .a 1=-2g a 2=0D .a 1=0 a 2=g【课后作业】1.如图甲所示,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重物,用力F 向上提它,力F 变化而引起物体加速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F 小于图中A 点值时,物体的重力Mg >F ,物体不动B .图中A 点值即为物体的重力值C .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和力F 成正比D .图线延长和纵轴的交点B 的数值绝对值等于该地的重力加速度2.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当用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若作用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则( )A.a′=2a B.a<a′<2ª C.a′>2a D.a′=1.5a3.在2012年珠海航展中,歼-10的精彩表演再次为观众献上了视觉盛宴.经查阅资料知,歼-10的质量为m=1.2×104kg,在跑道上滑行时发动机的推力为F=1.2×105N,歼-10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1倍,求:(1)歼-10在跑道上滑行时的加速度a的大小.(2)由静止开始加速滑行5 s时的速度.4.自制一个加速度计,其构造是:一根轻杆,下端固定一个小球,上端装在水平轴O上,杆可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用白硬纸作为表面,放在杆摆动的平面上,并刻上刻度,可以直接读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使用时,加速度计右端朝汽车前进的方向,如图所示.(1)硬纸上刻度线b在经过O点的竖直线上,则在b处应标的加速度数值是多少?(2)刻度线c和O点的连线与Ob的夹角为30°,则c处应标的加速度数值是多少?(3)刻度线d和O点的连线与Ob的夹角为45°.在汽车前进时,若轻杆稳定地指在d处,则0.5 s 内汽车速度变化了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县高中高一年级物理导学案(38)编写人:付培军 时间:2015、12、 班级 姓名教学课题:§3 受力分析(1)一、基础知识1、力:力是 作用,力不可能脱离 而存在。

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使受力物体 改变,或使物体 改变。

力比较抽象,常用力的图示将力的三要素( 、 、 )展现出来,以有向线段表示抽象的力。

2、重力: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其大小为G= ,方向总是 的。

重力的作用点叫 ,重心 在物体上,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在其 ,对于形状不变的物体可用悬挂法来测量。

3、弹力:发生 的物体,对引起形变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叫做弹力。

产生条件是:二物 且发生 。

弹力的方向 。

一般地,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 接触面;绳的拉力总是沿着绳的方向;杆对物体的弹力 沿杆的方向,可沿任意方向施力。

胡克定律指出: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 ,即,或。

对没有明显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绳子等,弹力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

4、摩擦力:接触且 、 物体间,有 或 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

产生条件是:两物 、相互 、触面 、有或 。

其中相对运动时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式中F N是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而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而变,一般在 间变化,最大静摩擦力一般可认为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间 或 的方向相反。

可能是物体的动力,也可能是阻力,还可能和物体速度方向垂直。

二、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法和能量分析法是高中物理最基本的方法,贯穿了整个高中物理,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2、受力分析的方法选择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

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

②采用隔离体法: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周边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内部间的作用力和它施予外界的作用力。

③按顺序分析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已知力。

④画受力图:将物体所受的各力进行平移,画在物体的重心上,然后建立坐标系进行分析。

3、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①弹力和摩擦力应按一定的顺序逐一触点进行分析,谨防漏力或添加力。

②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③在解同一个问题时,分析了合力就不能再分析分力;分析了分力就不能再分析合力,千万不可重复。

④选择恰当的视角,审视物体的运动,沟画出物体运动的平面受力图⑤谨防在运动的过程中力所发生的突变。

三、难点破解策略1、方法技巧受力分析是解题的起步,然弹力与摩擦力的分析比较困难,在具体问题的求解时应选择恰当的空间视角,运用假设法、对称法、隔离法、等效法来解答。

⑴假设法例1:AB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则( )A.B与斜面间有摩擦力的作用,其方向水平向左B.B与斜面间有摩擦力的作用,其方向平行斜面向上C.静止时AB间无摩擦力的作用D.若AB沿斜面匀速下滑,则AB间有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点评:在分析摩擦力时,尤其是静摩擦力,在不好判断其有无的情况下,可采用假设法,即先假定一个摩擦力的方向,再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看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稳合。

若稳合则表明假设成立,物体就受到了这样的摩擦力,反之这个摩擦力就不存在。

⑵对称法例2: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木板A、B间夹有质量均为m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力水平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时第2块砖对第3砖的摩擦力大小为( )A.0B.mgC.2mgD.点评:此类问题选择研究对象时应对称隔离,从中间向两边分析较为简捷。

若为偶数块,正中间无摩擦力,两边的摩擦力依次增加一块砖的重力;若为奇数块,中间一块两边所受摩擦力均为重力的一半,向两边依次增加一块砖的重力。

⑶隔离法例3: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同时对B、C施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拉力F1和F2,整体末动,试确定AB间,BC 间,C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点评:整体法与隔离法是一对孪生兄弟,解题时一般将研究对象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只考虑周边物体对对象的作用,而不考虑其反作用力的大小。

⑷等效法例4: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两个质量m1和m2的木块,m1>m2(如图所示)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个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m1、m2、θ1、θ2的数据末给出D.以上结论都不对点评:判断物体是否受摩擦力的作用,关键是要看物体对地有没有运动趋势。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m1和m2上,将m1和m2等效是解题的突破口,此题若用隔离法分析就比较麻烦。

⑸动态分析法例5:如下左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开始物体静止。

现对其施加外力F,且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F=kt(k为正的常数),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右下图中的( )点评:摩擦力是一个被动力,它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地,当添加力、去掉力、某个力变化等都有可能造成摩擦力的变化,处理时要在正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在动态中把握物体的运动性质,寻找解题对策,提高解答能力。

2、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由滑动摩擦定律F=μN确定,其中μ是滑动摩擦系数,由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材料性质决定,与触面的大小,运动的快慢和重心的高低无关。

例6:水平粗糙的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长条形木块,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推力F推动木块沿桌面运动,当有的木块被推出桌面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

F新县高中高一年级物理导学案(39)编写人:付培军 时间:2015、12、 班级 姓名 教学课题:§3 受力分析(2)⑵摩擦力的突变:摩擦力是一个被动力,它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地,当添加力、去掉力、某个力变化等都有可能造成摩擦力的变化,处理时要在正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在动态中把握物体的运动性质,寻找对策。

例7:如图所示,物m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而静止,现将力F撤去,则物块( )A.会沿下滑B.摩擦力方向变化C.摩擦力不变D.摩擦力变小⑶空间视角例8: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平行固定在竖直墙壁上,有一匀质圆柱体能在其上匀速下滑。

若两棍与水平面的倾角α不变而将间距稍微增大后再固定,仍将此圆柱体放上,则其运动为( )A.仍匀速下滑B.匀加速下滑C.可能静止D.一定静止⑷临界极限问题对临界极限问题要通过对过程的分析,建立平衡方程及其附加条件进行推断。

例9:(13年课标2卷)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

由此可求出( )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⑸整体与隔离的有机结合在具体问题的求解中,要结合题材适时调换研究对象,使问题处理简单化。

例10:(2013山东理综)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多少?四、跟踪练习1、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于B和C上,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各触面与水平面平行。

若A、C间摩擦力的大小为f1,B、C 间摩擦力的大小为f2,地面与C间摩擦力的大小为f3,则( )A. f1=0,f2=0,f3=0B. f1=0,f2=F,f3=0C. f1=F,f2=0,f3=0D. f1=0,f2=F,f3=F2、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用垂直于斜面的压力F=kt(k为比例常量,t为时间)作用在物体上。

从t=0开始,物体所受摩擦力F 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 )3、(14年南京师大附中五月调考)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物体质量m=20kg,B物体质量M=30kg。

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250N/m,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

现有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B上,使B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当B移动0.2m时,水平推力的大小为(g取10m/s2) ( )A.200NB.250NC.300ND.350N4、(14年吉林市联考题)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轻质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将物体B缓慢拉动一定的距离,且斜面体与物体A始终保持静止。

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平力F逐渐变小B.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逐渐变大C.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逐渐变大D.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变大5、(14年海口考前预测)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

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 都处于静止状态。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对c的摩擦力可能始终增加B.地面对c的支撑力始终变大C.c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D.滑轮对绳的作用力方向始终不变6、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均静止。

现用沿斜面向上逐渐增大的推力F推a,结果a、b仍未运动。

则在施力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B.a、b间的摩擦力一定逐渐变大C.弹簧弹力一定变小D.墙壁对b的支持力一定逐渐变大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A.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M+m)gB.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C.A与B之间不一定存在摩擦力D.B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8、(2014·济南高一检测)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方向相反的水平拉力F a、F b分别作用于物体A、B上,使A、B一起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且F b=2F a.以F fA表示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以F fB表示B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则( )A.F fA=0,F fB=F a B.F fA=0,F fB=2F aC.F fA=F a,F fB=F a D.F fA=F a,F fB=2F a9、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固定在竖直的墙壁上,用F向左拉动B,使它以速度V运动,这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则( )A.木板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1B.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1C.若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1D.若2F1的力作用在木板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110、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木板上,木板与桌面间的夹角从00逐渐增加到900的过程中(缓慢绕质点O转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A.一断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不断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11、(2014·福州一中高一检测)如图所示,A叠放在B上,B放在斜面上,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相对A与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相同B.B相对A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向上C.A相对B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向上D.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向下12、(14年湖北黄冈团凤中学月考)如图所示,ABCD为一倾角θ=300的粗糙斜面,其中AD边与BC边平行,斜面上有一重G=10N的物体,当对物体施加一个与AD边平行的拉力F时,物体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求力F的大小以及物体运动方向与力F方向间的夹角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