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小能人习作教案
《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
《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学生发现和欣赏他人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小能人”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朋友或家人有哪些特长和优点,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欣赏他人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入话题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小能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二: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身边的朋友或家人的特长和优点。
活动三:分享环节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讨论的结果。
2.2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分享和教师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和欣赏他人的特长和优点。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以及学生分享的内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3.2 评价标准积极参与讨论,能够发现和欣赏他人的特长和优点,表述清晰,有逻辑性。
第四章:教学资源准备一些关于“小能人”的故事、图片或者视频,用于引入话题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第五章:教学延伸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或朋友询问他们的特长和优点,并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是怎样发现这些特长的。
第六章:教学注意事项6.1 教学环境确保教室环境舒适、安全,有利于学生放松心情,积极参与活动。
6.2 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特长和优点的学生适当的关注和鼓励。
6.3 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教育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赞赏,避免过于夸张或虚假。
第七章:教学建议7.1 教师角色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7.2 学生互动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互相发现和学习对方的优点。
7.3 课堂管理教师应确保课堂秩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和分享。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
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一、谈话导入1、师:前天沈老师第一次认识了咱们五(4)班的同学,知道了你们的优点。
今天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周围的同学,说说看你觉得哪些人是你身边的小能人吗?2、生:自由发言3、师:难道只有学习成绩好、拥有某项才艺的同学才可以被称为小能人吗?看来啊,同学们的思路还没有打开。
沈老师自己的班上就有这么一位同学,虽然他做的事情很普通,但是他非常能干,你们想认识下他吗?二、评读范文,了解“为什么能”。
(一)范文一出示第一小节,师读。
1、你能说说为什么这位同学可以成为我班上的小能人吗?(板书:原因)2、学生发言3、师总结:没错,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如果别人都做不到,他却能够做到,这就是能。
我们给他一个说法,那就叫——人无我有。
(板书)4、(二)范文二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1、其实通过上次的了解,我知道咱们五(4)班也有许多能人呢。
我特地找了一位,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2、张钰旻同学又擅长什么方面呢?这回朗诵这项本领可不是他独一无二的了,人人都会朗诵,而他又为什么能成为朗诵小能人呢?3、学生发言:因为他朗诵得最好。
4、师总结:是啊,如果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而你又能做得最好、最出色,你就是小能人!我们再给它一个说法,就叫做——人有我优。
(板书)5、咱们班上还有哪些这样的小能人,能让我认识下吗?(小组交流)6、学生发言,相机评价。
(出示小标题,拓宽思路:能用上两三句话简单地介绍下他为什么能吗?)三、评读范围,学会展示“怎么能”。
过渡:听了你们这么多的发言啊,看来五(4)班人人都是小能人嘛!那继续来认识沈老师班上的这一位大力士,我来给你们展示一下他到底怎么个“能”法,他的能干表现在哪里。
(板书:表现)(一)范文一继续出示,自读。
1、师:你觉得这位同学是不是挺能干的?从哪里看出来?生:从他的语言师:哪些语言,你来为我们读一读?生:读师:这些语言让你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啊?生:他非常自信、胸有成竹……总结:看来自信的语言能表现出这个小能人的特点。
我身边的小能人习作教案
我身边的小能人习作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长和优点。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长和优点。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身边小能人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教学准备2.1 教学材料学生作文本学生作文评分标准教学PPT2.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安静,有利于学生写作和思考。
教学PPT显示清晰,方便学生观看。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让学生意识到身边有很多有小能人。
激发学生对身边小能人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教学示范通过PPT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让学生了解如何表达对身边小能人的认识和感受。
讲解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写作。
3.3 学生写作让学生选择一个身边的小能人,观察他们的特长和优点。
指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身边小能人的认识和感受。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3.4 作文互评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出鼓励和建议。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作文评分标准内容充实,能够表达对身边小能人的认识和感受。
语言表达清晰,条理清晰。
4.2 学生写作过程评价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长和优点。
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学生展示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满意的作文,进行展示。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收获。
5.2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文,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5.3 教师示范教师选择一篇优秀的作文,进行示范修改。
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教学活动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沟通能力。
《我身边的小能人》教学设计
《我身边的小能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懂征文启事,抓住征文启事的要点,练习向各种少儿报刊投稿。
2.根据征文启事的具体要求,进行写人的习作练习,写一个“我身边的小能人”3.学习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用人物特写、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难点: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一、审清题目,确定写什么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习作5。
先一起来看一下本次习作的要求。
1.出示题目要求。
2.这是一则——征文启事。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
这则征文启事要求我们写什么?3.交流。
(师板书:我身边的小能人)这是一篇属于写——人的文章。
4.什么样的人才是“能人”呢?请你像电脑一样快速地搜索一下,身边的哪个人在你的心目中是小能人?(指名说)5.教师小结:哦,同学们说的都是自己身边熟悉的人,这些人往往在某方面才能比较出众,而且年龄不大。
(出示:指在某方面才能出众的人。
)二、交流资料,片段练习1.同学们,现在看看我们班里有这样的小能人吗?预设:(1)若提到关念,问:谁能根据关念的突出的才能给她起个雅号?你为什么觉得她是在体育方面的小能人呢?从哪让你感受到到她体育特棒?(2)若提不到,提醒学生往体育方面想。
2. 一说到关念在体育方面有特长,我们就会想到她在体育课上、运动会上的突出表现。
大家说着说着,陈老师脑海里仿佛浮现出春季运动会的场景,运动会上,关念英姿飒爽,所向披靡,让我们一起随着一组照片重温那一个个精彩瞬间。
(ppt出示一组照片)3.指导:(1)她在干什么?(2)注意观察她的动作、表情。
你的脑海中闪现出了哪些词语或句子。
看着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吗?(3)谁能把4幅图连起来说说?(4)当关念成功得跳过横杆的时候,在场的同学会有什么表现?4.现在就请同学们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一下她是如何跳的?动笔写写她跳高的过程和同学们看了之后是如何表现的。
5.学生片段描写,教师巡视指导。
《习作5 我身边的小能人》优秀教学设计
《习作5 我身边的小能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懂习作五《征稿启事》,弄清征文的要点。
根据征文启事的要求,进行写人的习作练习,写一个“我身边的小能人”。
2.学习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练习向各种儿童报刊投稿。
教学流程一、读懂启事同学们,你们曾经向报刊杂志投过自己的作文吗?你们想让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文发表在报刊杂志上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创造这样的一个机会。
请看下面的这则征文启事。
出示:征文启事这是3月10日,某儿童报刊登的一则征文启事。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看看读了这则征文启事,你知道了些什么?是的,这则征文启事把这次征文的意图和具体要求说得非常清楚了。
“为了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是这次征文的意图。
这次征文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1.题目范围:写一位身边的小能人,题目自己定。
2.征文要求:文从字顺,条理清楚,字迹工整。
3.参赛对象:三至六年级的同学。
4.截稿日期:5月1日。
二、完成草稿1.回顾身边的“小能人”同学们,从这则征文启事中,我们知道这次征文要写的是“我身边的小能人”,那么,什么是“能人”呢?你在生活中,或书本中都认识了哪些“能人”呢?请现场的老师组织同学们交流这些问题。
是啊,“能人”就是在某些方面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人。
“小能人”,顾名思义,就是在某方面有突出才能的年龄小的人。
这次征文要求我们写的是“身边”的小能人,他们可以是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课程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可以是电脑、制作、发明等方面的能手,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就可以称之为“小能人”。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些我们认识几位小能人,看看他们能在哪里?请看大屏幕。
这位是在英语之星比赛中的小能人。
这位是篮球之星,瞧,他的篮球技艺多么高超。
这位是美食之星,她做的果盘真诱人。
这位是故事大王,她的故事一定讲得很精彩!这位是围棋高手,他在下围棋时多凝神,棋艺一定很高。
这位是手工制作方面的小能人,他在制作时多么地投入。
最后再看这几位同学们,看看她们是什么样的小能人呢?同学们,我们刚才随着图片见识了一些的小能人。
我身边的小能人习作教案
我身边的小能人习作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身边的人,发现身边的“小能人”。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和描述的能力,提高写作技巧。
培养学生对身边人物的欣赏和尊重之情。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长和优点。
教授如何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子描述身边的小能人。
指导学生通过实例来展示身边小能人的能力和才华。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长和优点。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小能人,并交流如何描述他们。
写作指导法:教师示范写作,指导学生如何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子描述身边的小能人。
2.2 教学手段教学PPT:展示身边小能人的图片和实例,提供写作灵感。
写作模板:提供写作框架,帮助学生组织文章结构。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发现小能人。
第二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小能人,并交流如何描述他们。
第三步:教师示范写作,指导学生如何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子描述身边的小能人。
第五步: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提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活动活动一:观察身边的人,记录下他们的特长和优点。
活动二:分组讨论,分享发现的小能人,交流写作思路。
活动三:教师示范写作,学生跟随练习。
活动四:学生独立写作,完成描述身边小能人的文章。
活动五: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互相学习和提升。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写作评价评价学生对身边小能人的观察和描述是否准确、具体。
评价学生的写作结构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流畅。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4.2 学生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和写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合作精神。
5.1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学生对身边小能人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主动性。
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
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教案标题: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概述: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身边的小能人,并通过他们的故事和经验,激发学生对积极向上的榜样的认识和向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如何发现身边的小能人,了解他们的努力和成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品质。
教案内容:一、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的小能人。
2.学生了解小能人的努力和成功经验,培养对积极榜样的认识和向往。
3.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小能人的敬佩和祝福。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的能力。
2.了解和认识小能人的努力和成功经验。
3.激发学生对积极榜样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准备:1.图片或故事书籍,展示身边的小能人的事迹。
2.纸张、颜料等绘画工具,用于学生进行创作。
3.写作活动所需的纸张和笔。
四、教学过程:开场导入:1.教师呈现一张描绘小能人的图片或讲述一个与小能人相关的故事,并与学生分享自己所认识的小能人的经历。
观察和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和讨论:- 你身边有没有发现类似小能人的人物?- 他们有什么特点?他们做了什么努力?- 你有没有对其中某个人或一类人感到特别敬佩?学习和了解小能人:1.教师展示一段描述小能人事迹的视频、图片或故事书籍,让学生了解小能人的努力和成功经验。
2.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小能人的认识和感受。
表达和创作:1.学生使用纸张、颜料等绘画工具,创作描绘小能人形象的画作。
2.学生根据自己对小能人的了解和认识,撰写一篇简短的信件或文章表达对小能人的敬佩和祝福。
分享和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简要介绍所描绘的小能人。
2.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写作作品。
3.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展示作品,鼓励学生对其他同学的作品给予肯定和激励。
五、巩固和拓展: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小能人的共同特点和成功经验。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小能人的积极精神和品质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我身边的小能人习作教案
五下习作5“我身边的小能人”作后指导教学目标:1.按照“一个中心两事例,重点事例三细节”的习作要求,继续学习捕捉动作、语言,巧用比喻、侧面烘托等手法,写好典型事例。
2.学习巧妙得开头和结尾。
3.赏读习作,激发兴趣,通过补充阅读、方法迁移,降低写作难度,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
教学重难点:把重点事例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2上一次习作,我们写了身边的小能人。
阅读你们的文章,发现同学们笔下的小能人有很多,有的人气特别旺,看看在我们“班级名人榜”中谁会闪亮登场呢?(体育小能人——张文博、羽毛球王子——朱利扬、小舞蹈家——陈叶、小画家——顾芸玮沙雷洋陆心童、古筝高手——蔡楠。
)二、首尾巧安排131.在同学们的笔下,他们的出场也很精彩,我们一起来欣赏——A直接点明出示:(1)一说到体育,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张文博,他可是我们班名副其实的体育健将。
(姜天炜)(2)说起“飞毛腿”,有人想到了刘翔,有人想到了博尔特……而我呢,第一个便想到了张文博。
(范理文)这都属于“说起……想到……”式。
再来一个变式:出示:(3)谁跑得最快?谁得的奖最多?谁在运动场上最出风头?不用说,一定是我们班的运动健将——张文博。
(张婧)(问题引出式)这一类的人物出场方式都是直接点明谁、是哪方面的能人。
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指名说。
B形象凸显式出示:(1)那高瘦的身影无论在清晨还是傍晚都会在操场的跑道上出现,那细长的双腿总会迈开在跑道的最前端,常常在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使我们全班激意昂扬。
他就是我们班,乃至全年级鼎鼎有名的体育健将——张文博。
(沙雷洋)(2)他有着高大强健的身躯,站在赛场上英姿飒爽。
坚定的眼神、自信的微笑、潇洒的动作,足以让你过目不忘。
他就是我们班的“羽毛球王子”——朱利扬。
(蔡婧怡)这两个人物出场有什么共同之处?什么式?(形象凸显式)小读者们,喜欢这样的出场方式吗?说说理由。
C场景特写式出示:(1)哇!在她的笔下,一个个从天而降的仙女跃然纸上。
我身边的小能人习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的小能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发现身边的小能人: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身边有特殊才能的人,如唱歌、跳舞、画画、体育等方面有特长的人。
2. 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观察这些小能人的特点,思考他们是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他人带来快乐和正能量的。
3. 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身边小能人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他们的欣赏和敬意。
4. 分享和交流: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同学,互相交流,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发现身边的小能人,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小能人的特点,以及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欣赏。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小能人,发现他们的特点和优势。
2. 写作指导法:引导学生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 分享交流法: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同学,互相交流,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身边小能人的故事或者例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方便学生写作。
3. 准备一个适当的时间和场所,用于学生分享和交流作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身边小能人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发现身边的小能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的小能人,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特点和优势。
3. 写作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引导学生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4. 写作时间: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身边的小能人,并进行写作。
5. 分享与交流: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同学,互相交流,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案-作文指导:我身边的小能人
五年级《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选择一两个具体的事例来写写身边的小能人。
2、要描写好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方面等内容,采用比喻、夸张、反问等多种手法表现出人物的“能”。
3、合理运用关联词,自然过渡。
二、教学重点难点1、要描写好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方面等内容,采用比喻、夸张、反问等多种手法表现出人物的“能”。
2、合理运用关联词,自然过渡。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聊“偶像”(1)咱们先来聊一聊,同学们有偶像吗谁能告诉老师你的偶像是谁并用简短的话说一说为什么把他当作自己的偶像(2)这些人都是在某一方面才能比较杰出或者说做出的成就比较大。
完全可以也应该是我们的偶像。
2、引“能人”(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能人,你们认识吗能说说他们在哪一方面做出突出的成绩(2)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些人都是在某一方面才能比较杰出或者说成就比较大。
这些人,我们可以称他们为“能人”。
(3)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能人”能简要说说他的主要事迹吗3、说“能人”这些人是我们在语文课本上认识的,其实这样的人,就在我们班,就在我们身边。
比如有书法好的“小王献之”,有写作突出的“小鲁迅”,有擅长绘画的“小徐悲鸿”……这些同学就是我们身边的“小能人”。
你能说说身边最让你敬佩的“小能人”吗(二)审题指导、明确内容从作文题目中可以知道,今天我们要写的是——写人类的作文。
学习本组文章,要学会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要描写好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方面等内容,采用比喻、夸张、反问等多种手法表现出人物的“能”。
(三)打开思路、组织材料选好事例。
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人的文章往往需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例来表现出这个人的特长,某方面的能力(最好不要超过两件事例)。
选择事例时,要选那些典型的、能突出小能人某方面“能”的,自然过渡。
(四)范文学习、借鉴模仿1.她始终手捧一本书,仿佛有一枚引力强劲的磁铁,牢牢地吸引住了她的眼球。
《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
《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4. 通过对身边的小能人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努力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
2. 如何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
3. 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4. 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努力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努力学习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身边的小能人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 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努力学习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身边的小能人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的认识。
2. 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小能人案例,互相发现和欣赏对方的优点。
4.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努力学习的精神。
5. 作业: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以及如何与他人合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并能够主动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
3. 学生能够激发探索未知、努力学习的精神,并在作业中体现出来。
七、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身边的小能人的案例,用于教学导入和讨论环节。
2. 小组讨论模板:提供给学生用于讨论的小组讨论模板,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章节一: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2课时)2. 章节二: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2课时)3. 章节三:与人合作的重要性(2课时)4. 章节四: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努力学习的精神(2课时)5. 章节五:小组讨论分享(1课时)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我身边的小能人习作教案
我身边的小能人习作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小能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小能人的敬佩之情。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什么是小能人以及身边的小能人的例子。
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小能人的特点和能力。
教授如何通过写作表达敬佩之情。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个人写作和分享的方式进行教学。
利用图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2.2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小能人。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小能人例子。
个人写作,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写作表达敬佩之情。
第三章:教学活动与材料3.1 教学活动观察身边的小能人,记录他们的特点和能力。
写作表达对小能人的敬佩之情。
小组分享和讨论,互相交流写作经验和感悟。
3.2 教学材料学生写作本子、笔等写作工具。
小能人的图片、故事和实例等教学材料。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的写作内容、表达方式和创造力等方面。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合作能力。
4.2 教学反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和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延伸5.1 教学总结总结学生在本章节中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强调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5.2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身边的小能人,并进行写作表达。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写作比赛或活动,提高写作能力。
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深入理解小能人的特点和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6.2 教学内容分析身边小能人的具体案例,探讨他们的成功因素。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小能人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6.3 教学步骤呈现具体的小能人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我身边的小能人
我身边的小能人我身边的小能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2010-06-01 18:55:48 阅读30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我身边的小能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执教:杨有志教学目标:1、写一个小能人。
2、学习用一两件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一两件典型事例来表现出人物的“能”。
教学过程:(课前两分钟谈话)一、聊“偶像”1、咱们先来聊一聊,同学们有偶像吗?谁能告诉老师你的偶像是谁?并用简短的话说一说为什么把他(她)当作自己的偶像?(指名说)2、这些人都是在某一方面有杰出才能或突出成就的人,完全可以、也应该是我们的偶像。
3、刚才这几位同学的偶像都是在唱歌、武术等方面有杰出才能或突出成就的人。
那除了这类偶像外,在报纸、电视、儿童读物中,有没有令你崇拜的人,可以成为你榜样的人,(指生说) vertical side of the horizontal line. (3) establishing the datum plane (vertical): after the base perpendicular to a baseline level determined, in the formation of vertical lateral plane (vertical plane). That's why we established baseline, all the mullions on二、引“能人”1、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这儿也有一组人物。
(课件出示:谈迁、郑和、阿炳、法布尔、鲁迅、司马迁、海伦?凯勒……)你认识这些人吗?谁能用简短的话来介绍其中一个你所崇拜的人物?(如:鲁迅——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成为文坛的一面旗帜。
) 2、同学们对以上人物的了解和介绍都很准确,不知你发现了吗,这些人也都是在某一方面有杰出才能或突出成就的人,是吧~对于这些在某一方面有杰出才能或突出成就的人,我们可以形象地称其为能人。
《我身边的小能人》作文讲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作文讲评,深入理解“小能人”的内涵,发现身边的“小能人”,并学会如何写作关于“小能人”的作文。
2. 提高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分析学生作文中关于“小能人”的写作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 讲解如何发现身边的“小能人”,如何抓住特点进行描写。
3. 示范修改一篇关于“小能人”的作文,讲解修改过程和理由。
4.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修改作文,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讲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小能人”,学会如何写作关于“小能人”的作文。
2.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小能人”的特点进行描写,如何进行作文的修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评、讨论、示范修改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
2. 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次作文讲评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能人”。
2. 分析作文: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作文,找出存在的问题,如描写不具体、主题不明确等。
3. 讲解方法:教师讲解如何发现身边的“小能人”,如何抓住特点进行描写。
4. 示范修改:教师选择一篇关于“小能人”的作文进行示范修改,讲解修改过程和理由。
5.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修改作文,提出改进意见。
6. 总结讲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次作文讲评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重新审视自己提交的作文,根据课堂讲评的内容,进行自我修改。
2. 观察周围的人,发现更多的“小能人”,并记下他们的特点和事迹。
3. 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小能人”的作文,要求具体生动,能体现出“小能人”的特点。
七、作业反馈与评价:1. 教师在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
《我身边的小能人》习作教学设计1
《我身边的小能人》习作教学目标:1.弄清征文启事的要点,学会投稿。
2.学习用一两个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把事情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片,考考你们,认识他们吗?出示:2.这几个人有什么共同点?3.是啊,像他们这样有突出才能或者在某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我们就称他们为能人。
那在咱们身边有小能人吗?二、删选人物,确定中心。
1.谁来介绍一下,注意:先确定介绍谁,他是什么方面的能人。
2.指名交流。
3.同学们,我发现咱们同学都是从学习方面找的小能人,其实在咱们身边有很多方面的小能人,我们一起来看。
你的小伙伴中,还能找到哪些小能人呢?生继续交流。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发现咱们身边可真是人才济济,卧虎藏龙呀!三、指导审题,明确要求1.同学们,你想不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小能人呢?正好有一个机会,咱们的校报《幸福童年报》最近正在开展“身边的小能人”征文活动.3.请看,这是编辑部的征文启事。
出示:征文启事为了繁荣校园文化,全面展示我校语文教学成果,培养和发掘写作人才,特举办“我身边的小能人"征文活动。
具体要求如下:1.请你写一位身边的小能人(可以是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课程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可以是电脑、制作、发明等方面的能手)。
题目自己定。
2.来稿要文从字顺,条理清楚。
3.参赛对象为三至六年级的同学。
4.截稿日期:2019年5月1日本次活动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将获奖作品向有关刊物推荐发表。
胶州市香港路小学2019年3月1.请同学们读一读,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2.参加征文,我们把握主题最关键,看准时间不误事,符合身份有意义,符合要求才更有胜算。
四、指导选择典型事例,把事例写具体1.要求明白了,那我们在介绍小能人时,只是简单的说说可不行。
你笔下的小能人是否真能,就要用真实的事例去表现。
那么我们该选择怎样的事例呢?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采访身边的小能人了。
五年级下册《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
•••••••••••••••••五年级下册《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五年级下册《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下册《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下册《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1一、教学目标:1、写人的习作练习,写一个“我身边的小能人”。
2、学习用两三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方法。
3、弄清征文启事的要点,练习向各种儿童报刊。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一两个事例反映人物特点。
难点:生动具体地描写反映人物特点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题:1、课前谈话:今天又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了,感觉如何?(很紧张)没关系,我们先来放松一下,聊一聊,告诉我,你的偶像是谁?用最简短的话说一说为什么把他当作自己的偶像?2、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人都是在某一方面有杰出才能或突出成就的人,都是些“能人”。
(板书:能人)“能人”的确值得尊敬,可最近我一听到能人这个词就有说不出的烦恼,猜一猜,我为什么会烦恼。
3、猜不出吧,还是让我来告诉你,最近学校让各班评选出班级的小能人,名额只有一个,可是我们班的同学都很优秀,我不知道选谁合适。
愿意帮我选出身边的小能人吗?(板书:我身边的小能人) (二)、交流1、引导审题:谁先来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小能人”。
(让学生自由谈,引导指出“有一定特长的人”)2、生生互动,拓展思路(1)你们准备推荐谁?同组的同学先讨论一下(不要说这个人的名字,说说这个的特长,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给他说的这个人起一个绰号,并猜猜他是谁。
)(2)指名说自己推荐的人的特长,其他同学根据特长内容起绰号,猜猜是哪一位同学。
(请推荐者将被推荐者的名字写上黑板)(3)有不同意见吗?你推荐的是谁?他有着怎样的特长(大家猜猜他说的这个人是谁,准备给他起个什么绰号)(4)下面有请获得“我身边的小能人”提名的同学上台。
《我身边的小能人》作文讲评教案
《我身边的小能人》作文讲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作文讲评,提高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训练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他人的情感态度。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我身边的小能人》作文原文。
2.2 教学要点:分析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发现身边的小能人。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小能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作文讲解:教师对《我身边的小能人》作文进行讲解,分析作文的优点和不足。
引导学生关注作文中的细节,学会观察和表达。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小组讨论的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个别指导,提出修改建议。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学习收获。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作文,提出改进意见。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总结5.1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的要点,回顾自己的收获。
5.2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作文讲评,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教师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阅读材料:提供一些关于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6.2 写作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相关的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和提高。
第七章:作文修改与完善7.1 修改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作文的修改。
7.2 完善作文: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八章:作文展示与评价8.1 作文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我身边的小能人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我身边的小能人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课前我设计了“采访记录单”,了解学生对小能人的理解。
小能人采访记录我心目中某一方面的小能人是,说他(她)是某个方面的小能人,采访后,我知道的事例有:第一类:“采访记录单”反馈显示,全班45名同学,23人认为小能人是各个方面都好,即全才才是能人。
代表性的记录如下:(1)她写字写得很好。
(2)她语文成绩很好,因为她在考前很努力背书。
(3)她歌唱得好。
(4)她特别喜欢看书。
学生认为小能人是十全十美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人,其实这种理解有偏颇。
第二类:“采访记录单”反馈显示,另外22人对小能人采访后,有事例概括,典型的采访记录如下:(1)她书上好看的东西都能画下来。
(2)她美术获得三等奖三次。
(3)她画画特别棒。
(4)她画画很大胆,想什幺都记录下来。
(5)她能画出自己喜欢的动漫。
【教学片段】师:课前,同学们采访了小能人,填写了“采访记录单”,读了这样的记录单,你有什幺想法?生:这样的人是全才,有点像孙悟空。
师:(出示跳绳图片、滑板视频后,分别说说是什幺小能人)现在说说对小能人的理解。
生:小能人就是某一个方面特别突出的人。
师:我们班有哪些小能人?(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小能人还现场演示)【简析】通过“采访记录单”的阅读,图片、视频的直观感知,学生对小能人有了初步的印象——某个方面突出的人,并不只是五项全能的人。
师:(出示第二类“采访记录单”)假如让你写这个小能人,你觉得5个事例要不要全写,你有什幺想法?生:两个相同的事例可以合并为一个,第三个事例和第五个事例合并。
生:第四个事例可以和第五个事例合并,都能表现画画高手。
生:第二个和第三个可以合并,都是写画画特别棒的。
师:把这五个事例进行整合,选取典型事例来写小能人。
(板书:典型事例)【简析】某个方面突出的人,学生的认知状态是把某一个方面的事例进行列举,缺少加工、整合。
本片段旨在选取典型事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下习作5
“我身边的小能人”作后指导
教学目标:
1.按照“一个中心两事例,重点事例三细节”的习作要求,继续学习捕捉动作、语言,巧用比喻、侧面烘托等手法,写好典型事例。
2.学习巧妙得开头和结尾。
3.赏读习作,激发兴趣,通过补充阅读、方法迁移,降低写作难度,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
教学重难点:
把重点事例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2
上一次习作,我们写了身边的小能人。
阅读你们的文章,发现同学们笔下的小能人有很多,有的人气特别旺,看看在我们“班级名人榜”中谁会闪亮登场呢?(体育小能人——张文博、羽毛球王子——朱利扬、小舞蹈家——陈叶、小画家——顾芸玮沙雷洋陆心童、古筝高手——蔡楠。
)
二、首尾巧安排13
1.在同学们的笔下,他们的出场也很精彩,我们一起来欣赏——
A直接点明
出示:
(1)一说到体育,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张文博,他可是我们班名副其实的体育健将。
(姜天炜)
(2)说起“飞毛腿”,有人想到了刘翔,有人想到了博尔特……而我呢,第一个便想到了张文博。
(范理文)
这都属于“说起……想到……”式。
再来一个变式:
出示:(3)谁跑得最快?谁得的奖最多?谁在运动场上最出风头?不用说,一定是我们班的运动健将——张文博。
(张婧)
(问题引出式)
这一类的人物出场方式都是直接点明谁、是哪方面的能人。
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指名说。
B形象凸显式
出示:(1)那高瘦的身影无论在清晨还是傍晚都会在操场的跑道上出现,那细长的双腿总会迈开在跑道的最前端,常常在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使我们全班激意昂扬。
他就是我们班,乃至全年级鼎鼎有名的体育健将——张文博。
(沙雷洋)(2)他有着高大强健的身躯,站在赛场上英姿飒爽。
坚定的眼神、自信的微笑、潇洒的动作,足以让你过目不忘。
他就是我们班的“羽毛球王子”——朱利扬。
(蔡婧怡)
这两个人物出场有什么共同之处?什么式?(形象凸显式)
小读者们,喜欢这样的出场方式吗?说说理由。
C场景特写式
出示:(1)哇!在她的笔下,一个个从天而降的仙女跃然纸上。
仙女们正翩翩起舞,细看,无论是仙女的神态还是动作都栩栩如生。
画出这幅《七仙女》的人,就是我们班的小画家——顾芸玮。
(陆苏琨)
(2)那是什么声音?你听——一阵悠扬的琴声从实验小学尔雅楼传出,引得一群群鸟儿展翅飞来,停在树梢一动不动,也使得同学们都围聚过来,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中。
那是我们班的小小古筝演奏家——蔡楠在轻拨银弦……(朱晓凤)
(3)清晨,操场的跑道上,一个高瘦的身影在飞快地向前跑着,他的头发都被风吹得竖了起来,敞开的衣服被迎面而来的风张得鼓鼓的。
他就是我们班的“小刘翔”——张文博,每天这个时候,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操场参加训练。
(陆婷婷)
这样的出场方式,怎么操作的?
小结:个经典的特写画面,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让小能人的“才能”变得很明了。
D语言特写式
出示:(1)“交给我吧,小意思!”瞧,超级修理工王乐泉又在为别人修理铅笔了。
(高润青)
还可以让人物说着话出场,当然这话得是小能人的“经典话语”,为突出中心服务。
这叫什么式?(语言特写式)
当然,也可以写人物的“招牌动作”“招牌表情”。
2.小结:同学们,文学大师历来都十分讲究作品中人物出场的描写,设法使人物一出场,就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具备着文学大师的潜质。
要让——
出示:人物出场不寻常
3.在赏析你们的文章时,我还惊喜地发现,有一位同学,不仅关注了开头,还构思了结尾。
你们看——
出示:
开头:“交给我吧,小意思!”瞧,超级修理工王乐泉又在为别人修理铅笔了……
结尾:“交给我吧,小意思!”这样的声音一直在我们的教室里回荡……
发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味道?
小结:用人物的典型语言勾连全篇。
首尾呼应,文章就有了圆满的感觉。
我们也可以学着照应开头让结尾变得巧妙。
出示:照应开头结尾妙
4.高润青启发了我们,刚才的许多开头,都可以学着来个首尾呼应。
选一个试试看。
比如——(呈现刚才“场景特写式”的几个开头)
先和同桌说一说。
指名交流。
5.小结:文章的结尾,留下一个画面、一句经典的话语、一个动人的细节,让读者回味。
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更含蓄,更艺术呢?
三、事例写具体25
1.上节课,我们还提出“一个中心两事例,重点事例三细节”这样一个基
本的写作要求。
大家在事例的选择上问题不大。
但在重点事例怎么写具体上,还有待提高。
这节课,我们再来重点研究一下,如何写具体重点事例。
先请大家拿出作业纸,赏读老师从你们的习作中选取的几个写不同能人的精彩片段。
2.欣赏优秀片段
(1)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先粗略浏览一下材料中提供了哪几个能人的片段。
时间关系,请选对你最有借鉴意义的一段细细品读,看看受到哪些启发。
1.赏读对你最有借鉴意义的一个片段,想想哪儿写得好,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方法建议:圈画、批注。
3.时间:4分钟
(2)交流
预设:
片段A
分解动作,用上了精确的动词、巧妙的比喻。
观舞,主要看动作之美,要写好,必须得分解动作,用上精确的动词,这是描写动作所必须的。
观舞如此,还比如写什么,动作一定要凸显?(画画、弹琴、运动……)可见,学会分解动作细描绘,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
出示:连续动作细分解
片段B
一段话中用了多处形象的比喻,同样表现速度快,用上了不同的比喻。
出示:多用修辞来点缀
片段C
修笔,按常理,是可以通过描写一系列的动作来刻画王乐泉的技艺,但高润青同学不仅注意到了动作,更侧重描写了王乐泉自信的语言来表现“小巧手”的修笔技术高超。
“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展示他性格特征的镜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的语言“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所以,与刻画人物关联的经典语言要让它在文中闪亮。
出示:典型语言亮一亮
小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方法,以“我”的焦急、担心更加突出了王乐泉的轻松自如,“小巧手”的形象也就更为鲜明了。
出示:别人感受烘托巧
片段D
了解可以用直接描绘、比喻描绘、联想描绘等方法来描摹声音。
(3)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欣赏写不同方面能人的优秀片段,又重新对写具体进行了思考。
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些角度入手来调整:
连续动作细分解、典型语言亮一亮、多用修辞来点缀、别人感受烘托巧……
3.接下来就要合作修改我们的习作,请各小组选定组内一篇需要完善的习
作,合作修改重点事例。
由组长主持,4号同学负责记录。
发挥集体的智慧,比比哪一组提升的幅度最大。
1.组内合作修改重点事例。
组长主持,4号同学负责将修改的文字记录下来。
可从以下角度思考:
●分解动作
●关注语言
●巧用修辞
●借用烘托
●有一处巧妙运用诗句、名言、俗语、歇后语等。
2.时间:8分钟。
4.小组合作修改。
5.交流。
6.小结:文章不厌百回改,刚才我们发挥合作的力量,果然是团结力量大,改改就增色许多。
四、结语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按照今天的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想想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把重点事例写具体。
改好后,班报《智慧林》上做一期“小能人”专刊,同学们可要抓住机会啊!争取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