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封爵制度的特点及成因

合集下载

明:明朝共有几种“爵位”?这些爵位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明:明朝共有几种“爵位”?这些爵位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明:明朝共有几种“爵位”?这些爵位可以享受什么待遇?中国历史上,封官赐爵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通过这种做法,帝王可以凝聚人心。

不过,在过去,爵位跟官职有很大不同。

官职更多是代表实权,爵位则是地位和待遇。

而且,在规制中,爵位往往属于超品级,也就是高于一般官制规定的级别。

明朝也是如此。

在没有正式建国以前,朱元璋就开始给众人分封爵位。

当时那种情况下,适当分封爵位,可以帮助朱元璋带领团队继续闯过难关。

而明朝后来推行的这套封爵制度,虽然经过各种调整,但也是以这里为开始,建立起一套自己的规例。

在这套规例内,能够有机会被分封爵位的,名额极其有限。

确切的说,只有拥有宗室、功臣、外戚三种身份的人,可以获得分封爵位的机会。

在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爵位中,待遇最高的,其实还是宗室,也就是皇族。

宗室待遇高,最早也是从朱元璋时期确立下来的。

朱元璋当皇帝以前,经过过一段非常凄惨的生活。

他的父母兄弟早亡,可以依靠的亲人不多。

很大程度上,这导致了朱元璋后来对宗室的厚待。

当然,另一点也是因为,在朱元璋心目中,宗室地位的提高,有助于巩固朱姓江山的天下。

为此,朱元璋还留下了很多家法规定,如《昭鉴录》、《永鉴录》、《皇明祖训》等明文条例,告诉后世皇帝,要善待宗室。

明朝的时候,宗室爵位被分为八等。

除了被立为皇储的皇子外,其余皇子,一律分封亲王。

亲王嫡长子,又可以承袭爵位。

其余庶子,则被封为郡王。

等到郡王以后,除了嫡长子继续承袭爵位以外。

其余几个儿子的后代,爵位都会依次降低。

降低顺序以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为次序,代代递减。

在具体待遇上,明朝对宗室的待遇极高。

以亲王为例。

朱元璋时期,亲王除了可以获得封地外,还能够掌握兵权。

虽然不过问地方政事,却可以指挥封地附近军队。

这个就非常厉害了。

虽然朱元璋以后,藩王权力被削减,不再掌握兵权。

但是他们依然掌握封地。

在封地内,亲王地位极高。

他们可以修建豪华的王府。

王府内有专门的官吏、护卫和宫人,数量极多。

【资料整理】明朝爵位等级划分

【资料整理】明朝爵位等级划分

【资料整理】明朝爵位等级划分明代封爵虽仍分为宗室和异姓两类,但具体爵称有较大变动。

宗室男性爵位亲王:皇嫡长子立为太子,皇帝诸子年十岁立为亲王,有封地,故又称藩王,亲王的正式名称为王,其封地称国,王玺称“某国之宝”,二十岁就藩.郡王: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亲王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镇国将军: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郡王诸子则授镇国将军;辅国将军:镇国将军长子袭位镇国将军,诸子为辅国将军;奉国将军;辅国将军长子袭位辅国将军,诸子为奉国将军;镇国中尉;奉国将军长子袭位奉国将军,诸子为镇国中尉;辅国中尉;镇国中尉长子袭位镇国中尉,诸子为辅国中尉;奉国中尉,辅国中尉长子袭位辅国中尉,诸子为奉国中尉所有爵位世袭,永远有别于齐民。

自亲王以下,不再食租税而领取岁支禄米。

亲王封号一个字,如周王,燕王等。

一般在亲王死后由皇帝赐予谥号,称呼时采用封号加谥号假王的方法:如朱樉,封秦王,谥号愍,习惯上称为秦愍王。

郡王封号为两个字,如靖江王,宁靖王等。

洪武二十八年,重定岁支禄米数额,亲王一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

此外,国家还为宗室修建宫邸、坟墓,提供随从官员、仆役以及其他待遇。

明初,宗室封爵中亲王名高位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洪武年间,朱元璋授予亲王以兵权。

特别是分封在北方沿边的藩王,不仅拥有直属的护卫军,还经常统率大军出征,称为塞王。

其中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死后不久,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朱棣即位后,逐步解除藩王兵权,加强对宗室的限制和监视,从而形成了“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明中期,宗室受封人数不断增加,禄米成为明政府的沉重负担。

藩王也竞相非法占田,少者几千顷,多者数万顷,减少了明政府的赋税收入,激化了社会矛盾。

万历以后,为解决这些矛盾,朝廷被迫开放宗室出仕的禁令,允许镇国将军以下参加科举考试,以期宗室自养,而不再寄生食禄,但收效甚微。

明朝宗室爵位分为8档,最低档的奉国中尉,都比七品县令混得好

明朝宗室爵位分为8档,最低档的奉国中尉,都比七品县令混得好

明朝宗室爵位分为8档,最低档的奉国中尉,都比七品县令混得好明朝皇室的爵位制度,分成了以下8个等级: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亲王:皇帝的儿子,除了继承皇位的,其余基本都是亲王。

郡王:亲王的儿子,除了继承亲王爵位的,其余基本都是郡王。

镇国将军:郡王的儿子,除了继承郡王爵位的,其余基本都是镇国将军。

以此类推,传到辅国中尉以后,再往后的子孙后代,全部都是奉国中尉。

也就是说,再落魄的皇族后裔,也能捞一个奉国中尉做做。

一、宗室级别不同,收入也完全不同。

爵位不同,工资差距也很大。

亲王每年有1万石,郡王只有2千石,镇国将军1千石。

最差的奉国中尉还有200石。

很多人没有概念,那么看看朝中官员的俸禄就知道了,正一品官员,当时每个月只有87石,换算成年收入只有1044石,相当于镇国将军的俸禄。

这已经是明朝官员所能拿到的最高工资了。

7品县令每个月只有7.5石的工资,年薪也就是90石,连奉国中尉都够不上。

所以说,认清现实吧,在明朝生在老朱家,那就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

至于普通人,就算十年寒窗苦读,成了7品县太爷,要是不私底下捞点,真的能饿死。

宗室工资是朱元璋给定好的,问题是他那个时候宗室也就20几个儿子和几十个孙子,压力不大。

可到了明朝末年,宗室规模达到了20万人之多,这个时候居然出现了明朝一年的年收入,都不够给宗室发工资的情况。

关键是,朱棣篡位以后,还不准这帮宗室们自力更生,不准他们考科举,不准他们参加士农工商中的任何一种工作,只准他们在家生孩子,最好是大门不出一步。

所以明朝末年,这20万宗室基本上都成了拖垮明朝的蛀虫。

崇祯又是一个非常顾面子的人,宁可自己穷死,宁可军费都筹集不齐,也必须要把宗室们的工资给发齐了。

由于朝廷财政压力过大,还出现了大宗欺压小宗的情况。

大宗拿到钱以后,压根就不分给小宗或者长期拖着,导致小宗们活不下去的情况下,只好铤而走险,选择犯罪到牢里吃牢饭。

二、嫡长子继承制,是明朝一脉相承的根本。

明朝封赐制度

明朝封赐制度

明朝封赐制度引言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封赐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封赐制度是封建社会中的一项重要制度,通过对国家功臣和官员赐封爵位,并赋予特权和禄食,以实现国家统治的稳定和明君的封建等级。

明朝的封赐制度不仅具有独特的特点,而且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封赐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明朝的封赐制度可以追溯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源头,即西周时期。

在周朝时,国家通过赐封爵位,以表彰和奖励功臣,将他们置于封建等级体系中。

明朝的封赐制度在唐朝和宋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在明朝得到了系统的完善。

二、封赐制度的目的和功能明朝的封赐制度有着明确的目的和功能。

首先,封赐制度是巩固皇权的工具。

通过赐封爵位和特权,皇帝能够掌握更多的权力,增强统治的稳定性。

其次,封赐制度是国家奖励功臣的一种形式。

在明朝,通过赐封爵位,国家可以表彰那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并给予他们特权和禄食。

此外,封赐制度还可以起到平衡社会等级关系的作用,使国家的封建等级秩序得到维持。

三、明朝封赐制度的特点明朝的封赐制度与其他时期的封赐制度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明朝的封赐制度重视实际贡献。

在明朝,赐封爵位和特权是以实际功绩为基础的,与贵族血统并不直接相关。

其次,明朝的封赐制度注重社会地位的平衡。

与之前的封赐制度相比,明朝的封赐制度更加注重社会地位的平衡,避免了权贵垄断特权的情况。

第三,明朝的封赐制度强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明朝的封赐制度将传统文化与封赐爵位相结合,在赐封爵位之后,会要求受封者接受一定的文化教育。

四、明朝封赐制度对历史的影响明朝的封赐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明朝的封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通过赐封爵位和特权,封建君主能够更好地控制地方政权,并加强对各地的统治。

其次,明朝的封赐制度激励了官员和功臣的士气。

通过赐封爵位和特权,国家奖励了那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激励了他们的士气和工作动力。

清朝宗室封爵制度与明朝有何不同?

清朝宗室封爵制度与明朝有何不同?

清朝宗室封爵制度与明朝有何不同?本文导读: 1.明朝的封爵明朝的封爵分宗室和功臣外戚两种。

明太祖之初,定制袭封: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均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均视二品;诸子则授镇国将军,从一品;孙辅国将军,从二品;曾孙奉国将军,从二品;四世孙镇国中尉;从四品;五世孙辅国中尉,从五品;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从六品。

初亲王岁禄定为五万石,后定减亲王岁禄为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将军三百石,奉国将军二百石。

另有大量赐田,有的亲王竟至数千上万顷。

明朝又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后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爵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袭(世),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

除有军功者外,可得爵号的还有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及驸马都尉、外戚等因恩泽受封者,但只是给诰而不给券。

与前朝不同的是,明朝的公、侯、伯只有爵号和食禄,井无封邑。

2.清朝的封爵清初(后金时),尚处于爵职不分的状态,至最后的完善也有一个过程。

天命五年(1620年),“论功序爵,列总兵之品三等,副(将)参(将)游击亦如之,其牛录额真俱为备御,每牛录下设千总四员”。

天聪八年(1634年),改称五备御之总兵官为一等公,一二三等总兵它为一二三等昂邦章京,一二三等副将为—二三等梅勒章京,一二等参将为一二等甲喇章京,游击为三等甲喇章京,备御为牛录章京。

顺治元年,加封公、侯、伯世爵,不久更昂邦章京为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为阿思哈尼哈番,甲喇章京为阿达哈哈番,牛录章京为拜他喇布勒哈番,以及拖沙喇哈番。

乾隆元午(1736午),又比照汉称,定精奇尼哈番为子爵,阿思哈尼哈番为男爵,哈达哈哈番为轻车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为骑都尉,拖沙喇哈番为云骑尉。

乾隆十六年(1751年),定世袭七品官为恩骑尉从而确立了二十七等世爵制:公分一至三等,超品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二等侯.超品;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轻车都尉,分—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及骑都尉二等,正四品;云骑尉,正五品;恩骑尉,正七品。

明朝爵位制度

明朝爵位制度

明朝爵位制度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爵位制度也是相当有特色的。

明朝的爵位制度与前朝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明朝的爵位制度共分为世袭爵位和买卖爵位两种。

首先是世袭爵位。

明朝的世袭爵位分为五等,分别是公、侯、伯、子、男。

这五个等级的爵位是由皇帝在明朝建立初期考虑到国家社稷安定和封建贵族的功绩而设立的。

公爵是明朝最高等级的爵位,只有皇室成员或国家重要功臣才能获得。

侯爵则是给予地方官员、将领和重要功臣的爵位,相对于公爵来说稍低一级。

伯爵则是给予地方重要官员的爵位,子爵则是给予中央以及地方一些重要官员的爵位,男爵是普通官员或士人可以获得的爵位。

这些世袭爵位可以由爵位扩大版进行更高级别的封赏,比如可以从男爵扩建为子爵,侯爵扩建为公爵等。

世袭爵位在明朝的封爵制度中地位较高,它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还能有权使用被封的领地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其次是买卖爵位。

明朝的买卖爵位制度相对于世袭爵位制度来说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制度形式。

明朝建立之初,实行的是买卖封号制度,即只要交纳一定的钱财,就可以买取相应的爵位。

这种买卖爵位的制度在初期曾得到了一定的成功,通过买卖爵位,明朝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官员数量,还能通过卖爵位来获得一定的财政收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位的提高,买卖爵位的制度也逐渐被世袭爵位的制度所替代。

在明朝的爵位制度中,还存在着很多附带的制度和补充规定。

比如,封公爵需要赐予相应的爵位册封仪式,男爵等级以下的爵位可以不用册封。

另外,在明朝的爵位制度中,还有明制也门(二千石以上文官)爵位同所适用的规定。

明制也门之爵,其是国家行义之爵,而非户籍之爵,因此不计补贴户籍(田地)。

总的来说,明朝的爵位制度是一个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它通过世袭爵位和买卖爵位两种方式,使得封建贵族能够通过世袭和购买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特权。

这样的爵位制度在明朝的封建体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也随着明朝的衰落而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和意义。

中国封爵制度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每个朝代都有什么特点

中国封爵制度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每个朝代都有什么特点

中国封爵制度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每个朝代都有什么特点本文导读:1.先秦时期商朝时期,封爵即分封诸侯,爵称同时也是官称。

商王朝在王畿之外,设有侯、伯、甸等称号,分封给商王的子孙和亲族进行管理。

这些爵称,实际上就是王畿之外地区的职官名称。

西周时封爵制度更加正规化。

内服官的爵位分为公和伯侯两等,凡太师、太保、太史都为“公”爵;凡是王畿内贵族入朝为卿称为“伯”爵;而四方诸侯入朝为卿则称为“侯”爵。

被分封的诸侯,在爵位上则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号,但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等级差别。

春秋时期,原本是官职的卿、大夫,也开始作为爵称。

如卿有上卿、中卿、亚卿的等级差别,大夫则有上大夫、中大夫等爵称。

至战国时期,不少国家开始改变按血缘关系授予爵位的做法,而主要根据对国家功劳、贡献大小来授予。

2.秦汉六朝时期秦自商鞅变法后,逐渐实行二十等爵制度,称号是公士、上造、簪鸟、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

秦实行的是军功爵制,把在战争中立下的军功同爵位、享受的待遇联系起来,并且主要面向军队战士和立有战功的平民。

这同此前的封爵制度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一是改为了以血缘亲疏定爵位高低的做法,二是这种爵位享有的仅仅是衣食租税,而不掌握食邑和封地内的政权和兵权,而且爵位也不世袭。

3.唐宋时期隋唐时期封爵制度又发生了一定变化。

隋唐都实行九等爵制,只是爵名略有不同。

唐代九等爵位为: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国开县子、开国县男。

唐代封爵在内容上同前代也有不同之处,所授爵位一般都不享有实际封地或封邑,只有在爵位前加上“食实封”,才能享受封地内的租税,而能获这种爵位者也是极少的。

宋代封爵制度与唐代基本一致。

只是爵位增加了三级,为十二级: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

明朝分封制的特点(一)

明朝分封制的特点(一)

明朝分封制的特点(一)明朝分封制的特点1. 实现封建制度的崩溃•明朝分封制是明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封建制度,旨在巩固中央集权。

•分封制的实施使得原本的封建制度开始解体,逐渐消亡。

2. 将地方政权扩展至全国范围•分封制将地方政权扩展至全国,实行的是依地理划分的行政管理体制。

•将国家分为多个领地,由诸王、诸侯管理。

3. 设立众多封王封侯•明朝实行的分封制使得封王封侯成为常态。

•因此,在明朝官职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封王、封侯。

4. 加强地方官员的权力与自主性•分封制使得明朝的各地王侯享有相对独立的地方统治权力。

•地方官员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较高的自主性和权力。

5. 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分封制推动了各地的经济繁荣。

•封王、封侯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6.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控制•分封制对地方实行更加具体的统治控制。

•封王、封侯需要向朝廷交纳税赋,并接受中央政府的指挥。

7. 限制地方豪强势力•分封制实施后,明朝政府能更好地限制豪强势力的发展。

•封王、封侯在地方上成为政府实现控制的重要手段。

8. 缩小皇帝的权力范围•封王、封侯的独立地方统治权有时会对皇帝产生一定的威胁。

•这种局面使得皇帝的权力范围有所缩小。

以上是明朝分封制的一些特点及其影响。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地方的掌控,同时也为国家的统一和统治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与挑战。

9. 加强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封制的实行使得地方王侯能够有更多的经济资源和时间去扶持地方文化繁荣。

•在各地王侯的支持下,地方文化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10. 形成地方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分封制中的封王、封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同时,地方王侯之间也会有一定的合作关系,共同维护地方利益。

11. 增加社会阶级分化与冲突•分封制的实施使得社会阶级分化更加明显。

•地方王侯与一般平民的差距加大,可能导致社会冲突的加剧。

12. 限制封建宗族权力•分封制使得封王、封侯的权力相对独立,不再受制于封建宗族势力。

明代封爵制度的特点及成因

明代封爵制度的特点及成因

1明代封爵制度的特点及成因封爵制度是中国古代君主授予贵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它是历代君主为巩固其统治地位,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而实行的一种封爵等级制度,对一个朝代的政权统治与社会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朝封爵制度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较为程序化、制度化与法制化的封爵制度,既有与历代封爵制度相同处,也有许多独特点,抓住其特点及成因,对理解明代制度、政治、文化等方面显得十分必要。

回顾明代封爵制度,总结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及成因:一、宗室功臣封爵两体制,只授爵号食禄无封邑明代封爵制度分宗室与功臣外戚两套体制,将王与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分离,是明代区别于以往朝代的一大特点;并且给勋爵只有爵号与食禄,而不再有封邑,公、侯等爵位的还将赐予铁券,以示其功勋卓著,皇恩浩荡。

在宗室封爵体制方面,明太祖之初,定制袭封,列爵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等以封皇室宗亲。

其食禄也做了相应的规定:初亲王岁禄定为五万石,后定减亲王岁禄为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

在功臣外戚封爵体制方面,明朝又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在洪武三年(1370)六月颁布诏令:“定五等勋爵....爵正一品国公、郡公,从一品郡侯,正从二品郡伯,正从三品县伯,正从四品县子,正从五品县男。

”○1后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细分为七个等级,这一明朝爵位变化在《万历会典》中已做出明确的总结“国初因前代之制,列爵五等,非有社稷军功者不封,子男后革。

”○2在功臣外戚封爵食禄方面也做了明确规定。

并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规定:“公,五千石至二千五百石;侯,千五百石至千石;伯,千石至五百石。

”○3同时还一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4爵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袭(世),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

明朝勋官等级

明朝勋官等级

明朝勋官等级
【最新版】
目录
1.明朝勋官制度概述
2.明朝勋官的等级设置
3.明朝勋官的晋升途径和待遇
4.明朝勋官制度的历史影响
正文
明朝勋官制度概述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其勋官制度作为一种荣誉制度,对维护国家统治和激励官员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朝勋官制度源于元朝,但在明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明朝勋官主要是指那些因为战功或其他原因而获得勋爵的官员,他们享有一定的特权和待遇。

明朝勋官的等级设置
明朝勋官分为十个等级,分别是:辅国公、镇国公、国公、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奉国将军、镇国将军、武毅将军。

这些勋官等级不仅代表了官员的荣誉,还与他们的俸禄、地位和特权密切相关。

明朝勋官的晋升途径和待遇
明朝勋官的晋升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因为战功而晋升,二是因为皇帝特许而晋升。

官员在晋升勋官后,除了俸禄和地位的提高外,还能获得诸如免税、免役、赐予土地等特权。

此外,明朝勋官还可以世袭,使得他们的家族地位得以延续。

明朝勋官制度的历史影响
明朝勋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统治,激励了官员为国家效
力。

同时,它也导致了官僚主义的盛行,一些勋官因为享有特权而滥用职权,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另外,明朝勋官制度中的世袭制度也使得一些家族地位得以延续,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总之,明朝勋官制度作为一种荣誉制度,在维护国家统治和激励官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解明朝藩王制度: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

详解明朝藩王制度: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

详解明朝藩王制度: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明朝宗室,既不同于汉晋,又不同于唐宋。

汉晋宗藩裂土临民,犹如独立藩国;唐宋宗室不胙茅土,其贤能者皆策名仕籍、自致功业,而国家亦赖之,其后杂进诸科与寒素等,而宦绩相业亦相望不绝书。

有明以汉晋唐宋为鉴,对前代宗室政策的内容有扬有弃,形成独自的特色。

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即士农工商),并能世袭罔替。

明代宗室政策,奠定于洪武初年,完善于永乐年间,包括宗室政治权力、经济待遇和宗禁几方面内容。

朱元璋公元1368年1月23日(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明太祖在应天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今江苏南京)为南京,大梁(今河南开封)为北京。

同年闰七月,大将徐达攻克大都,元朝残余势力北遁。

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在与其谋士们总结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时,一致认为,宋朝和元朝之所以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于是以前朝为鉴,决定建藩,于公元1370年(洪武三年)开始,分封诸皇子为亲王,并规定一套严格的封藩制度。

这一制度被明朝历代皇帝奉为万世不变的祖训,一直延续至明末。

明朝皇族为朱姓皇室,本贯源自沛郡朱氏,后明太祖朱元璋之父迁凤阳,故又称凤阳朱氏。

由明太祖朱元璋以子孙蕃众,命名虑有重复,乃于东宫和亲王世系,各拟二十字,一字为一世。

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系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则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惟靖江王系不拘。

明朝规制,皇子封亲王,授以金宝、金册,亲王子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印、银册。

皇姑为大长公主,皇姊妹为长公主,皇女为公主,亲王女为郡主。

朱棣明朝重建了比较规范的分封制,明太祖在全国各地封了包括自己二十五儿子(第二十六子朱楠幼殇,未封王),与侄孙朱守谦,在内的二十六个王,在边疆的藩王可以主持地方军务。

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夺位后,强化中央集权,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结交地方官员,形成“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明代爵位制度

明代爵位制度

明代爵位制度明朝那会儿,爵位制度可真是个热闹事儿,跟咱现在评职称、拿奖金似的,但那可是皇家的范儿,讲究多了。

咱们今儿就聊聊这明朝的爵位制度,用大白话儿给您讲讲这背后的门道。

明朝的爵位啊,分两大类,一类是宗室爵位,也就是皇亲国戚们的专利;另一类呢,就是功臣外戚的爵位,那是给那些跟着皇帝打天下的功臣们准备的。

这制度啊,明太祖朱元璋那会儿就定下了,一直沿用到了明朝末年,那叫一个严丝合缝,井井有条。

先说宗室爵位吧,这可是皇家内部的特权。

皇子们一出生,那地位就高人一等,尤其是嫡长子,十岁就能立为世子,将来是要继承王位的。

其他的儿子们呢,也是金枝玉叶,十岁就封个郡王,那排场,那气派,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郡王们的儿子孙子们,也是按规矩来,有的封为镇国将军,有的封为辅国将军,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头衔。

这些爵位啊,不光听着好听,还有实打实的好处呢,比如每年能领不少俸禄,还有大片的赐田,简直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啊。

再来说说功臣外戚的爵位吧。

这些爵位啊,可是靠真本事挣来的。

明朝初年,那些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们,一个个都是战功赫赫,英勇无比。

朱元璋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就封了不少公爵、侯爵、伯爵。

这些爵位啊,可都是世袭的,只要子孙后代争气,就能一直传下去。

不过啊,这爵位也不是白给的,得看你立的功劳大不大。

像李善长、徐达这些大功臣,那可都是国公级别的,地位尊崇得很。

这爵位制度啊,还有个特点,就是特别注重规矩。

比如说吧,爵位能不能世袭,那得看你立的军功大不大。

军功大的,不仅能世袭爵位,还能享受各种特权;军功小的呢,那就只能自己享受了,子孙后代可就没这福分了。

还有啊,这爵位也不是随便能封的,得皇帝说了算。

皇帝要是看你顺眼,觉得你功劳大,那就给你封个爵位;要是看你不顺眼,或者觉得你功劳不够,那就只能干瞪眼了。

这爵位制度啊,还跟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系。

明朝初年啊,天下初定,皇帝需要拉拢人心,巩固统治,所以封了不少爵位。

到了中后期呢,政治环境稳定了,皇帝也就不那么大方了,封爵位的事儿也就越来越少了。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封爵及爵位制度简介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封爵及爵位制度简介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封爵及爵位制度简介一、先秦时期的封爵1、上古的“爵”《通典.职官.封爵》上载有: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

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

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孟子.万章篇》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

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但以上这种“爵”只是一种名号,与后世的封爵有很大的区别。

除天子之外,公侯伯子男的地位和权力是相等的,仅仅是在礼节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

这个最近有不少著作论述,专门讨论这一问题。

2、春秋战国时的封爵战国以前,各诸侯国内部的爵实际上有卿、大夫、士三级,每级又分上中下三等。

各国按国大小待遇不同,如《左传》中载“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

小同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大,下当其下大夫。

”有不同的食封标准,如《国语》中载“大国之卿,一旅之田,上大夫,一卒之田。

”《左传》中也载赵简子曾有“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之语。

战国时,各国的爵大致有卿、大夫等。

如各国都曾有“上卿”、“亚卿”、“客卿”等,均为将相所得的高爵。

大夫一级如有上大夫、中大夫、国大夫、五大夫等。

战国各大国出现了侯爵,如秦有彻侯、关内侯,楚有通侯,其他各国均有侯。

除侯外还有封君,侯、君封地或以县计,或以户计,但仅能食其封地的租税,无军政司法独立权,不世袭。

除此以外,各国还有一些特别的爵称,如楚国的封爵还有执珪、执帛。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定二十等军功爵: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以上相当于“士”),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以上相当于“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以上相当于“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以上相当于“诸侯”)。

明清代封赠制度

明清代封赠制度

明清代封赠制度明清代封赠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表彰功勋、奖励忠诚、鼓励善行、树立榜样。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明清代封赠制度。

一、封赠的定义及类型封赠是指皇帝或王公对功臣或有特殊贡献者进行的荣誉授予。

按照受封人的身份和等级,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王爵:皇帝授予王爵,以奖励其对国家作出的杰出贡献,并使其在地方上担任重要职务。

2.公爵:皇帝授予公爵,以奖励其对国家作出的杰出贡献,并使其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

3.侯爵:皇帝授予侯爵,以奖励其对国家作出的杰出贡献,并使其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

4.伯爵:皇帝授予伯爵,以奖励其对国家作出的杰出贡献,并使其在地方上担任重要职务。

5.子爵:皇帝授予子爵,以奖励其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并使其在地方上担任重要职务。

6.男爵:皇帝授予男爵,以奖励其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并使其在地方上担任重要职务。

二、封赠的条件和程序1.条件封赠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1)有杰出的功绩或特殊贡献;(2)有良好的品德和威望;(3)具备一定的官职和地位;(4)没有被罢免过官职或受过严重处分。

2.程序封赠一般是由皇帝或王公发起,经过内阁议定后,向皇帝呈报。

如果皇帝同意,就会发出诏书进行封赠。

在诏书中,会详细说明受封人的姓名、封号、爵位、土地、俸禄等内容。

同时还会派遣大臣到受封人所在地颁发印信和册文,并组织盛大仪式进行庆祝。

三、封赠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表彰功臣封赠制度是对功臣的一种表彰和奖励,可以激励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做出更多的贡献。

2.鼓励善行封赠制度可以鼓励人们做好事、行善举,从而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

3.树立榜样封赠制度可以树立榜样,让人们学习先进典型,向他们看齐,不断进步。

4.维护社会稳定封赠制度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增强各方面人士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明清代封赠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项重要的制度。

它不仅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而且对现代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明朝爵位封赏制度

明朝爵位封赏制度

明朝爵位封赏制度在明朝的统治时期,爵位封赏制度被发展为一套完善的体系,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和社会层面。

这一制度赋予了明朝皇帝赏罚臣民的权力,不仅显示了皇权的威严,也对明朝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明朝爵位封赏制度的起源、等级体系以及影响等方面,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

明朝爵位封赏制度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时期,而在明朝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这一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封赏爵位来表彰和奖励那些为朝廷有功的臣民,同时也能起到威慑和约束的作用。

爵位的封赏不仅涉及到政治和军事领域,还包括科举及其他方面的人才选拔和奖励。

明朝爵位封赏制度的等级体系根据封赏对象的功勋和地位分为数个等级。

最高的爵位为亲王,是皇帝家族的成员所独有,其次为王、侯、伯、子、男、孺人、显贵等等。

爵位通过世袭、嫡长、溯封等方式继承,但也存在着世袭谥号。

此外,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励臣民,明朝还设立了一个秀才袭赏爵位的制度,该制度使得知识分子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更高的地位和尊重。

明朝爵位封赏制度不仅仅是对功臣的奖赏和表彰,其背后还蕴含着复杂的政治考量。

首先,通过爵位的封赏与剥夺,皇帝能够有效地掌控臣民的忠诚和效忠,从而巩固统治地位。

其次,爵位封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地方官员之间的勤勉与竞争,由此推动地方治理和发展。

然而,明朝爵位封赏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弊端。

首先,由于爵位的世袭性质,往往会导致爵位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给社会带来不平等感。

其次,某些爵位的世袭性还可能导致舞弊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因为权贵家族会借助自身的势力和特权来获得更高的爵位,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地位和权力。

总的来说,明朝爵位封赏制度在统治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表彰和奖励功臣的制度,也是维护皇权和推动国家发展的手段。

这一制度的存在对于明朝社会的稳定和统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爵位封赏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

明朝中后期出现封爵不正常的现象,世宗逐渐对朝臣停止爵位册封

明朝中后期出现封爵不正常的现象,世宗逐渐对朝臣停止爵位册封

明朝中后期出现封爵不正常的现象,世宗逐渐对朝臣停止爵位册封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时期,为了集中自己手里的权力,预防大权旁落,不想让权贵干涉朝政,曾停止册封爵位,造成了爵位封赏停滞的局面。

后来这一做法不断被后来即位的君主抄袭,他们也都渴望大权在握,于是一时间朝廷中鲜有新贵出现。

到了明朝末期和南明这一现象发生了改变,皇帝不再是停止册封爵位,而是反其道而行之。

开始大量地对官员进行爵位册封,最终导致爵位泛滥。

这种在封爵问题上,出现的停止册封和大量册封的不正常现象都违背了军功授爵的制度,使爵位的册封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在古代,对于有功之臣一直就有论功行赏的原则,依照军功封爵的制度册封有功之臣公、侯、伯、子等爵位,用来表彰其战功赫赫,是一份莫大的荣耀。

明朝前期,也用这种军功封爵的方法来对臣子进行册封,但是在中后期就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停止册封和大量册封这种不正常现象,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一、为什么会停止封爵1、世宗逐渐对朝臣停止爵位册封首先明世宗是从藩王继位的,刚开始做皇帝的他对满朝的文武百官是缺乏信任的,所以明世宗很少对朝臣进行封赏,从此以后,减少朝臣的封赏慢慢成为了规律。

在明代,以军功封爵的臣子一般都为武官,册封等级分为公、侯、伯三类,册封的原则一般为对战功赫赫的大臣进行封爵,以及对跟随明太祖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将军们一次性封爵。

但是在朝廷逐渐稳定之后,就没有大规模的战事发生了,要想封爵只能由小战功慢慢累积,例如在正统六年,谭广因小战功慢慢累积而被封为流爵,与开国的一次性封爵不同。

除非再次获得战功,得到皇帝的封赏。

流爵一般不可以世袭。

后来到了明朝中期,军功授爵的制度发生了改变。

世宗在位时,为了扫除外戚、奸佞之臣,将前朝的一些爵位收回,对爵位进行了大整顿,打击了权臣的势力。

例如昌国公张鹤龄就是被夺爵中的一员。

后来世宗要求侯爵不准世袭,对待自己的母亲、皇后的家族也是如此,可以封爵,不可以世袭。

2、为什么武将难封爵在明朝,武将的地位一般比较低,在文官之下且受到文官的统领。

分析中国古代的官爵制度及其演进历程

分析中国古代的官爵制度及其演进历程

分析中国古代的官爵制度及其演进历程中国古代的官爵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

其演进历程漫长而丰富多彩,从远古时期的贵族藏族到封建时代的四民(士、农、工、商),再到明清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每一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意义。

本文将从制度起源、演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深入挖掘官爵制度的精髓。

一、制度起源中国古代的官爵制度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的贵族制度。

贵族是指那些出身高贵,家境豪华的人,他们的权利和财富世袭,的确属于一种真正的封建制度。

贵族以血缘关系或长期的服务关系为基础,形成一个封闭的社会阶层,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拥有极大的权力和地位。

由于贵族社会的缺点逐渐显露(例如一些贵族的抢劫、虐待和奴役行为),它最终被废止了。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列国纷争,一个新的制度出现了——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是驱散贵族制度社会阶层障碍的一种制度,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土地私有。

每一个农民都在地主的保护下种地,为地主提供财务和劳务,而地主则享有土地的所有权和分配权。

二、演化历程封建制度时期,乡村的社会体系向以家庭和亲属为核心的宗族制度演变。

宗族制度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完整的家族制度,包括诸如族长和族长等职务。

这些职务的考据是基于地域、血缘、婚姻等社会联系。

在这个制度下,不仅宗谱和族谱等产生了,还推广了祖先祭祀等名族文化。

封建时代的四民制中,文武官爵制度显露出来,这种制度注重士子的阶层结构。

明清封建时期,官员们采取了九品中正制,从而控制了阶层。

九品中正制认为,公务员的品级与官员的收入、声望和权利有关。

品级越高,待遇越优越。

因此,求官者必须成功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和资格审查。

三、内涵分析古代官爵制度在演变过程中,有许多方面值得探索和思考。

首先,官职的权利、荣誉、待遇等应当与担任他们的责任相匹配。

其次,官职任用要根据资历、表现、品格等条件,而不是一些腐败行为。

此外,官职任用应遵循开拓、公正、透明、竞争等原则。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官爵制度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社会体系,其演变历程取决于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明朝郡王的封号从何而来?如果亲王子嗣太多,封号不够怎么办?

明朝郡王的封号从何而来?如果亲王子嗣太多,封号不够怎么办?

明朝郡王的封号从何而来?如果亲王子嗣太多,封号不够怎么办?历史总喜欢不断轮回,汉朝刘邦搞分封制,把自己老刘家的子侄封了个遍,清一色的实权王爷。

结果导致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差点没把汉景帝给灭了。

到了明朝,朱元璋没有吸取汉朝的教训,依旧把自己二十来个儿子全都分封为诸侯王。

结果又造成了靖难之役。

这回建文帝朱允炆就没那么幸运了,朱棣就这么把他给赶下了台。

但是朱棣是因为反对削藩走上皇位的,即使他再想削藩,也不能削藩是不?不过他上台以后,也开始搞历史轮回。

怎么个轮回法?汉武帝时期,流行地方官举报诸侯王的现象。

但凡有人举报基本上一查一个准,这个诸侯王就算不杀头也要被削藩,这事儿可谓是屡试不爽,诸侯王们一个个战战兢兢。

到了朱棣时期,这哥们也开始搞这一套。

他让地方官各种监视这帮诸侯王,但凡有一丢丢越雷池的现象,朱棣也要把他给收拾了!所以说明朝这帮亲王、郡王,那小日子别提多难过了!一、明朝的王爵都是恩封,一出生就决定了!朱元璋曾经两次分封,一共分封了23个儿子为亲王,一个从孙为郡王。

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帮人的儿子、孙子又该怎么册封呢?大家都是老朱家的人,封得不好得内讧。

因此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仔仔细细地确立了明朝的分封制度。

那么在《皇明祖训》中,是怎么规定册封郡王的呢?第一种情况: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

这话什么意思?也就是说,皇太子的嫡长子,可以被立为皇太孙,也就是说将来会被封为皇帝。

至于皇太子的其他儿子(不论嫡庶),只要年满10岁,就会被封为郡王。

第二种情况: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朝廷授以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

如王年三十,正妃未有嫡子,其庶子止为郡王。

这种情况是谈论亲王的,朱元璋的儿子基本上都是亲王。

亲王的嫡长子到了10岁,就可以被立为王世子,将来可以继承亲王爵位。

其余次嫡子和庶子将来只能被封为郡王。

如果亲王到了30岁,他的正妻还没能生下嫡子的话,那么他的那些庶子,也只能被封为郡王,别想着继承亲王爵位。

明朝封爵制度

明朝封爵制度

明朝封爵制度
1. 嘿,你知道明朝的封爵制度有多牛吗?就像一座金字塔,公侯伯子男,一层一层分得可清楚啦!比如徐达,那可是立下赫赫战功才被封为魏国公的呀!
2. 明朝封爵制度可复杂啦,这可不是随便就能弄明白的哦!好比一个精密的棋局,每一步都有它的讲究。

像常遇春,不就因功封了鄂国公嘛!
3. 哇塞,明朝的封爵制度那真叫一个有意思!它就像是一张大网,把各种功臣都网罗其中。

就说李文忠吧,不就因杰出表现封了曹国公嘛!
4. 你想想看,明朝封爵制度是不是很神奇呀?简直就是一条通往荣耀的道路。

蓝玉不就是在这条路上走到了凉国公的位置嘛!
5. 哎呀呀,明朝封爵制度可太有门道啦!就如同一个宝藏等着人们去挖掘。

沐英不就是被封为黔国公的嘛!
6. 嘿,明朝封爵制度可不是一般人能搞懂的哟!它像一个神秘的盒子,打开才知道里面的精彩。

汤和不就是因功获封信国公嘛!
7. 哇哦,明朝封爵制度真的好特别呀!就似一道绚丽的彩虹,让人向往。

傅友德不也是凭借本事封了颍国公嘛!
8. 你说,明朝封爵制度是不是超级厉害?如同一个魔法阵,吸引着众人。

郭英不就被封为武定侯了嘛!
9. 明朝封爵制度真的是让人惊叹不已呀!好比一场刺激的竞赛,只有强者能胜出。

朱能不就封为成国公了嘛!
10. 哎呀,明朝封爵制度实在是太有趣啦!仿佛是一部精彩的大戏。

张玉不就因功成为了英国公嘛!
我的观点结论:明朝封爵制度丰富多彩,通过各种不同的爵位来奖励功臣,体现了明朝对人才和功绩的重视,这些封爵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那个时代。

明朝食邑制度

明朝食邑制度

明朝食邑制度是指明朝时期的一种封爵制度,通过封赏赐予官员或贵族土地、人口、财物等特权,以换取他们的忠诚和服从。

在明朝,食邑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通过封赏赐予官员或贵族土地、人口、财物等特权,以换取他们的忠诚和服从。

这种制度在明朝初期得到了广泛的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官僚制度。

在明朝食邑制度中,官员或贵族被授予一定的土地、人口和财物等特权,这些特权通常是以封地的方式授予的。

封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但封地内的土地、人口等资源则由被封赏的官员或贵族掌管和支配。

这些被封赏的官员或贵族被称为“食邑主”,他们享有相应的特权和地位,同时也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在明朝初期,食邑制度的实施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各个阶层和领域的官员和贵族。

随着时间的推移,食邑制度的范围逐渐缩小,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官僚制度。

在明朝中后期,食邑制度逐渐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俸禄制度。

食邑制度的实施对于明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食邑制度的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秩序。

其次,食邑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此外,食邑制度的实施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加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总之,明朝食邑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通过封赏赐予官员或贵族土地、人口、财物等特权,以换取他们的忠诚和服从。

在明朝初期得到了广泛的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官僚制度。

食邑制度的实施对于明朝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明代封爵制度的特点及成因封爵制度是中国古代君主授予贵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它是历代君主为巩固其统治地位,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而实行的一种封爵等级制度,对一个朝代的政权统治与社会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朝封爵制度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较为程序化、制度化与法制化的封爵制度,既有与历代封爵制度相同处,也有许多独特点,抓住其特点及成因,对理解明代制度、政治、文化等方面显得十分必要。

回顾明代封爵制度,总结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及成因:一、宗室功臣封爵两体制,只授爵号食禄无封邑明代封爵制度分宗室与功臣外戚两套体制,将王与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分离,是明代区别于以往朝代的一大特点;并且给勋爵只有爵号与食禄,而不再有封邑,公、侯等爵位的还将赐予铁券,以示其功勋卓著,皇恩浩荡。

在宗室封爵体制方面,明太祖之初,定制袭封,列爵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等以封皇室宗亲。

其食禄也做了相应的规定:初亲王岁禄定为五万石,后定减亲王岁禄为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

在功臣外戚封爵体制方面,明朝又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在洪武三年(1370)六月颁布诏令:“定五等勋爵....爵正一品国公、郡公,从一品郡侯,正从二品郡伯,正从三品县伯,正从四品县子,正从五品县男。

”○1后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细分为七个等级,这一明朝爵位变化在《万历会典》中已做出明确的总结“国初因前代之制,列爵五等,非有社稷军功者不封,子男后革。

”○2在功臣外戚封爵食禄方面也做了明确规定。

并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规定:“公,五千石至二千五百石;侯,千五百石至千石;伯,千石至五百石。

”○3同时还一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4爵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袭(世),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

形成“宗室功臣封爵两体制,只授爵号食禄无封邑”这一特点的成因,可以有以下四个方面:(一)、皇权至上高度强化的结果。

(二)、儒家君臣森严的等级思想的影响。

(三)、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与个人因素。

减少勋臣土地等特权,防止其权势膨胀,对皇权构成威胁。

(四)、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其物质基础。

在某种程度上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既要依靠这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又要体现其皇室宗亲高贵的地位,这最终使明代封爵制度出现两套体制并存的局面,在经济上待遇优厚,但不再给封邑。

二、封爵与赐券相结合并日趋制度化○1:《明太祖实录》卷5,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77○2:《明会典》(万历)卷6《吏部五.验封司》,中华书局1989○3:龙文彬《明会要》卷43,北京:中华书局,1956○4:张廷玉《明史》卷108《外戚恩泽侯表》,北京:中华书局,19781明代统治者为巩固政权,笼络功臣,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完备的封爵赐券制度。

明太祖规定“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凡公侯封拜,俱给铁券”等准则,将军功封爵与颁赐铁券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成为明代重要的典制。

随着皇权的不断强化,这一制度在发展历程中有种种变化,但作为一种政治需要,它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意义深远。

封爵与赐券相结合并制度化有着一个曲折发展并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

大体上经过了三个历程:第一阶段:明太祖时期开始将封爵与赐券结合起来,“洪武三年(1370),大诰武成,论功行赏,公爵者十人,侯爵者二十人,铁券丹书,誓诸白水,河带山砺,爰及苗裔”○1;在制度方面做了一些“非社稷军功者不得封爵"、"公侯伯拜封,俱给铁券”○2、等规定,当出现一些功臣恃铁券破坏社会秩序的时候,朱元璋做了“制铁榜以限铁券”的规定,在夏燮《明通鉴》第4卷中就写道“上以功臣多恃铁券违法,奴仆杀人者匿不以闻,乃诏工部作铁榜,戒以保全终始之道。

”○3封爵赐券开始制度化,但又因其明太祖朱元璋个人后期统治,大肆残杀功臣而遭到破坏。

第二阶段:永乐时期至嘉靖时期,这一制度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完善,完成了“功勋封爵,公侯赐券”的体制建立过程,在其间虽偶尔有一些变化,但都无法改变其大体模式。

明成祖朱棣在建立政权后,即论功封爵,“论靖难之功,封丘福为淇国公,朱能为成国公,张武等侯者十三人,徐祥等伯者十一人。

论款附功,封驸马都尉王宁为侯,茹瑺、陈瑛及都督同知王佐等皆为伯,赐券以诰”○4基本上都是按“功勋封爵,公侯赐券”的准则进行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是靠显赫功勋而被封爵的人,如永乐时期的永新伯许成(处理驸马梅殷之死,化解成祖与宁国公主兄妹矛盾)。

到了明武宗时期,封爵赐券制度基本成型。

例如正德十三年,明武宗外出巡游,故降敕自封为镇国公,朝廷也只能假戏真做,赐予铁券,给予“万寿无疆”的免死次数。

这就体现出封爵赐券已成制度。

第三阶段:从嘉靖时期开始,虽出现封爵泛滥,武官难封的局面,但嘉靖皇帝统治时期,在革爵罪宗子女是否得封、外戚爵位是否世袭、封爵与赐券的标准等方面做了严格的限制。

这就使获得铁券特权,已经变得非常严格困难,因此这一时期,封爵与赐券制度已十分完善并定型。

封爵与赐券在明代虽已制度化,但其自身及内部仍存在着一些独特之处,如宗室与外戚封爵不赐铁券,只给诰书,并且其封爵标准不十分严格,即使有的统治者如明太祖朱元璋对外戚加爵做了限制,但任然做特恩封爵;还有明代封爵赐券制度中赐券由前期赐给勋臣的一种特权,逐渐变成了一种荣誉,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总有许多特例。

封爵与赐券相结合并日趋制度化是中国古代封爵制度发展并不断完善的必然结果,但也有其时代的独特性影响的原因,归结其原因有以下:(一)、统治者保恤功臣,巩固统治的需○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5《左右卷内外黄》,北京:中华书局,1981○2: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77○3:夏燮《明通鉴》卷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4:张廷玉《明史》卷5《成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81要,将封爵赐券作为一种最高的功勋待遇。

明太祖就曾有“君臣得以优游,终其天年”○1的封爵初衷。

(二)、有最高法律《大明律》的保障。

(三)、统治者重视维护和朝廷勋臣的声音,伴君如伴虎,众多朝廷勋臣都希望获得铁券这一“定心丸“,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亦需要此方法去笼络和稳定他们。

三、封爵标准由军功赐爵转向武官难封明朝初期,其开国统治者明太祖朱元璋将封爵标准定为“非社稷军功者不得封”,并在其法2律《大明律》中明确规定“文官不许封公侯”;从靖难之变以后,封爵标准虽执行的不严格,但文官封爵时总要以武官职称挂名,冒称立下军功方可名正言顺;但到嘉靖时期,由于军功冒滥现象严重和武官地位低下,重文轻武体制建成,逐渐出现了武官难封的现象,甚至有部分勋臣以武职封爵为耻,尝云:“我勋爵,非军职。

”,其封爵标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明初将军功赐爵作为封爵标准,是明太祖在借鉴前人得失、个人的认识和基于当时的政治局面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明太祖在论功封爵时就曾说过自己封爵的初衷与对象,“爵以报功,汉高帝不功不侯,此最可法。

朕今非吝封爵也,但无功受封,有功于国者又将何以待之耶!自今五等之爵不论品级,非有大功于国者,虽官至丞相亦不得封。

”○2因而在当时最高法律《大明律》卷二《吏律.职官》中也有“文官不得封公侯”的条例:“凡文官非有大功勋于国家,而所司朦胧奏请辄封公侯爵者,当该官吏及受封之人皆斩,其生前出将入相,能去大患,尽忠报国者,同开国功勋一体,封侯谥公,不拘此例。

”从“夺门之变”以后,朝廷封爵对象开始向非武职人员(太监、文官等)倾斜,“夺门之变”中的曹吉祥、石亨、徐有贞等人先后被封爵赐券,徐有贞上书请求加爵,明英宗因高兴遂封其为武功伯“禄千一百石,世锦衣指挥使,给诰券”。

○3“非社稷军功者不得封”的准则已荡然无存。

随着重文轻武的体制建立及统治者个人品行才能的因素,朝廷文官勾结压制武将,使武官封爵越来越难。

“从嘉靖元年开始,一直到崇祯十六年(1643)百余年,臣僚以军功封爵者,仅辽东总兵李成梁一人封宁远伯。

”○4李成梁军功冠于世,然为其得封也“灌输权门,结纳朝士,中外要人,无不饱其重赇,为之左右。

”○5以至于嘉靖时期的文史学家王世贞在《皇明异典述四》中说道:“盖祖宗朝都督有劳,宁封流伯而不加保傅,典制一变也。

”○6封爵标准由军功赐爵向武官难封转变,除了其自身起初建立时就存在着一些缺陷外,归其原因为以下:(一)、明代开国君主朱元璋个人认识的狭隘性,对文臣功劳的轻视,没有很好掌握区分文武功劳大小的标准。

(二)、明初淮西集团势力的强大与卓越的功勋,且其多为建立赫赫战功的武将,形成一种武人独大的局面。

(三)、明朝统治者建立并不断完善重文轻武的体制,导致武官地位日益低下,难以封爵。

(四)、朝廷对勋臣封爵加大限制与统治者个○1:《明太祖实录》卷74,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77○2:《明太祖实录》卷70,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77○3:张廷玉《明史》卷171《徐有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8○4:曹循《明代臣僚封爵制度略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版第1期○5:张廷玉《明史》卷38《李成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8○6: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皇明异典述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人因素。

四、皇权支配法制,勋爵特权减少1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的一个重要时期。

随着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个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与专制皇权,使皇帝成为了权力的独裁者。

在明朝封爵制度中,宗室勋臣虽享有众多特权,并且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与保障,但当特权与皇权统治发生冲突时,在加封进爵、削爵惩杀等方面往往一切都按皇帝的意志执行,法律在这时似乎失去了所有的功效,即使享有免死特权的功臣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并且明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往往在免死、封赏等特权方面也比历代有明显减少甚至有的没有(如封邑),到后期,功臣、宗室、外戚世袭爵位时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皇权支配法制自古以来就是皇权至高无上的体现。

明太祖是封爵赐券制度的始作俑者,也是其破坏者,先后兴起胡惟庸、蓝玉党案,大肆杀戮功臣,将那些拥有山河之誓,被允诺功臣世代荣贵,并享有免死特权的铁券法规视如粪土,荡然无存。

被誉为“汉之萧何”的李善长作为跟随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的“第一勋臣”,曾被赐予拥有众多特权的铁券,最总却因朱元璋猜疑,竟因“星变,其占当移大臣,遂并其妻儿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诛之。

”○1此时的他已八十来岁。

对于皇权支配法制的现象,谷应泰在评论胡蓝党案时曰:“朝登盟府,夕系檻车,口血未干,爰书遂拟。

”○2在明代中后期,封爵赐券的对象也不再按“非社稷军功者不得封”的标准来严格定位,往往由统治者个人意志决定和受权臣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