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 (2)

合集下载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关于《马说》教案5篇《马说》教案篇1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增强文言阅读能力。

(重点)2.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重点、难点)3.通过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4.诵读训练,增强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伯乐相马: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

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

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二、简介作者:韩愈 (768~824)字退之,南阳 (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

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 (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

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

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

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贞元19年(803年)上书言京畿百姓穷困,请求缓征徭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令;元和14年(公元819年),韩愈上著名的《谏迎佛骨表》力谏,几招杀身之祸,后经友人鼎力营救,被贬为潮州刺史。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竟然想到了死,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心情抑郁,悲伤到了极点。

这种抑郁的心情一般都注定他们不会长寿。

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

中考文言文详细注解系列24:马说

中考文言文详细注解系列24:马说

二十四、马说唐·韩愈世有伯乐1,然后有千里马2。

千里马常有,而3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5,骈死于槽枥之间6,不以千里称也7。

[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马之千里者8,一食9或10尽粟一石11。

食马者12不知其13能千里而食也。

是14马也,虽15有千里之能16,食不饱,力不足17,才18美19不外见20,且21欲22与常马等23不可得24,安25求26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马者)[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策之27不以其道28,食之29不能尽其材30,鸣31之而不能通其意32,执33策34而临35之,曰:“天下无马!”呜呼36!其37真无马邪38?其39真不知40马也![译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创作背景《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间。

初中语文_八年级下册《马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八年级下册《马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马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重点)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难点)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全面的人才观。

(重点)【重难点突破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相信同学们对刘翔应该不陌生,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男子110米栏的世界冠军而一举成名,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

彼时,与冠军共享盛誉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刘翔的启蒙教练——孙海平。

如果说刘翔是一匹千里马,那孙海平教练就是慧眼识马的伯乐。

然而并不是每一匹千里马都能有幸遇到伯乐的,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韩愈笔下的千里马,它遭遇了什么呢?二、忆海寻珍取精华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疏通了文意,熟读并试着背诵了课文,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在课下有没有努力。

(指名2同学背诵课文)师及时评价并总结背诵情况。

让同学们拿出学案,自主完成【学习内容】的第一部分,一个小组进行展示,其余小组纠错(进行展示的小组分工明确,如有错误其他小组进行纠错,双倍计分)师进行总结并进行评价。

三、目标导学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重点)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难点)3、树立正确、全面的人才观。

(重点)(生读目标。

师:带着目标,让我们开始新课的学习)四、集思广益探主旨师:古代文学大家们表情达意是很含蓄的,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作者肯定不单是为了谈论马,那么他还有哪些深层的意思想要表达?让我们到课文中探寻答案吧!(幻灯片出示探究问题,师明确要求:先组内交流解决,推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展示)1、找出表现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的句子。

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命运是怎样的呢?(请用课文原句回答)这说明了什么?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八年级语文马说2(PPT)5-1

八年级语文马说2(PPT)5-1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
真不知马也。
朗诵课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有。故虽有名马,z祗hǐ辱于奴隶人之手,p骈ián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s食hí或尽粟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 不外x见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韩愈 (768~824),字退
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初登 仕途时,很不得志。他曾三 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 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 未被采纳。当时奸佞当权, 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 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 有”之叹,对埋没人背债】∥动欠债;负债。 【背子】?〈方〉名用来背东西的细而长的筐子,山区多用来运送物品。 【椑】[椑柿]()〈方〉 名①油柿,落叶乔木,是柿树的一个变种,果实小,青黑色,不能吃,汁液可用来做涂料。②这种植物的果实。 【悲】①悲伤:~痛|~喜交集。②怜悯:; 幼小衔接加盟品牌 幼小衔接加盟 幼小衔接教育加盟品牌 幼小衔接加盟多少钱 幼小衔接班加盟 加盟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教育加盟;~|~ 天悯人。 【悲哀】’形伤心:感到~|显出十分~的样子。 【悲惨】形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的生活|身世~。 【悲愁】形悲伤忧愁:她成 天乐呵呵的,不知道什么叫孤独和~。 【悲楚】〈书〉形悲伤凄楚;悲苦。 【悲怆】〈书〉形悲伤:曲调~凄凉。 【悲悼】动伤心地悼念:~亡友。 【悲 愤】形悲痛愤怒:~填膺(悲愤充满胸中)。 【悲歌】①动悲壮地歌唱:慷慨~|~当哭。②名指悲壮的或哀痛的歌:一曲~。 【悲观】形精神颓丧,对事 物的发展缺乏信心(跟“乐观”相对):~失望|虽然试验失败了,但他并不~。 【悲号】动伤心地号哭。 【悲欢离合】泛指团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 种遭遇。 【悲剧】名①戏剧的主要类别之一,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②比喻不幸的遭遇:决不能让这种~重演。 【悲苦】形悲哀痛苦:脸上露出~的神情。 【悲凉】形悲哀凄凉:~激越的琴声。 【悲悯】动哀怜;怜悯:~她的不幸遭遇。 【悲鸣】动悲哀地叫:绝望 地~◇号角~。 【悲凄】ī形悲伤凄切:远处传来~的哭声。 【悲戚】ī形悲痛哀伤:~的面容。 【悲泣】动伤心地哭泣:暗自~。 【悲切】形悲哀;悲痛: 万分~。 【悲情】①名悲伤的情感:诗中充满~。②形令人产生悲伤情怀的;充满悲伤情感的:~故事|~告白。 【悲伤】形伤心难过:他听到这一噩耗, 不禁~万分。 【悲声】〈书〉名悲痛的哭泣声:大放~。 【悲酸】形悲痛心酸:阵阵~,涌上心头。 【悲叹】动悲伤叹息:老人~时光的流逝。 【悲天悯 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抗战时期,这位作家以~的情怀关注社会。 【悲恸】形非常悲哀:~欲绝。 【悲痛】形伤心:十分~| 化~为力量。 【悲喜交集】悲伤和喜悦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劫后重逢,~! 【悲喜剧】名戏剧类别之一,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一般具有圆满的结局。 【悲辛】ī形悲痛辛酸。 【悲咽】动悲哀哽咽:说到伤心处,她不禁~起来。 【悲壮】形(声音、诗文等)悲哀而雄壮;(情节)悲哀而壮烈:~的乐曲| 剧情~,催人泪下。 【碑】名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

(二)一词多义及用法举例

(二)一词多义及用法举例
②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①归依
②聚拢
③回去
32.过
guò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①犯错误
②过于
33.和

①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②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③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①和煦
②和乐
③暖和
①这样的
②这样
③判断动词,是
④这,指示代词
①讨伐,进攻
②砍伐
24.方
fāng
①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十二章》)
①方圆,面积
②地方
25.分
fēn①
fèn②
①今天下三分①(《出师表》)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②也(《出师表》)
③必以分①人(《曹刿论战》)
④自非亭午夜分①(《三峡》)
①划分,分开
②职责,本分
①在前面
②前面
③向前,方位名词作状语
④以前的,同上文中“唐贤今人”相照应
55.清
qīng
①水尤清冽(《小石潭记》)
②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③清荣峻茂(《三峡》)
④香远益清(《爱莲说》)
①清澈
②凄清
③水清
④清香
56.请
qǐng
①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②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①请求
②游动
22.发
fā①
fà②
①有时朝发①白帝(《三峡》)
②征于色发①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韩愈:《师说》《马说》

韩愈:《师说》《马说》

韩愈:《师说》《马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tan 坛潭)子、苌弘、师襄、老聃(dan担丹)。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的《师说》说道说道“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宋人苏轼对于韩愈的褒奖之词。

作为唐宋八大家的领军人物,韩愈的古文确实很有代表性,也颇有意味。

韩愈的文章,尤其是他的杂文,以“文以载道”作为文章的终极追求,以真情实感作为文章的血肉,以条分缕析的论证作为文章的脉络,以遣词造句作为文章的外在装饰,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尤其是韩愈的这一篇散文,论述了何为教师,论述了何为真正的为人师表。

尤其是在当前教师职业面临争议、面临质疑的背景下,这篇古文所阐述的理论,颇得后人的尊重。

这篇文章,就是在中学语文课本当中要求背诵的,韩愈的《师说》。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3课 马说 课时练习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2)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3课 马说 课时练习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2)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道,正确的方法。

尽其材:让它竭尽才能。

材,才能、才干。

参考答案1.A2.C3.(1)同“饲”,喂。

(2)著称。

(3)用马鞭驱赶。

4.C5.(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6.(1)pián(2)sù7.(1)才能、才干(2)同“返”,返回(3)买8.(1)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2)死马尚且花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9.《马说》中的“千里马”因为得不到“食马者”的赏识,最终不能“以千里称”。

《千里之马》中的“千里马”因君主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脱颖而出。

(意思接近即可)【参考译文】[乙]我听说古代有一位国君,用千金求购千里马,三年也没有买到。

国君身边的内侍对国君说:“请(让我为您)寻求千里马。

”国君就派遣他去了。

(内侍)三个月后找到了千里马,(可是)马已经死了,(他)花费了五百金,将死马的头买下,回宫向国君复命。

国君非常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怎么去买死马而白费五百金呢?”内侍回答道:“死马尚且花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这消息传开后)天下人一定认为您是能出高价买马的人,千里马很快就会到了。

”于是不出一年,就得到了三匹千里马。

10.C11.(1)同“向”,从前、先前(2)擅长,善于(3)用马鞭驱赶12.(1)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就把东野毕驾驭的马跑了的事禀报给(鲁定公)。

(2)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

13.示例:为政者要体恤民情,使百姓安居乐业(不能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

【参考译文】颜渊陪鲁定公坐在高台之上,东野毕在台下驾驭马车。

定公说:“好啊,东野毕马车驾驭得太好了!”颜渊说:“好是好啊,(不过)他的马快要逃跑了。

”定公很不高兴,就对身边侍奉的人说:“我听说道德高尚的人不会中伤他人。

道德高尚的人也中伤他人吗?”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就把东野毕驾驭的马跑了的事禀报给(鲁定公)。

解释词语的意思(初二下) (2)

解释词语的意思(初二下) (2)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解释词语的意思《五柳先生传》选自何许不详因以为号焉不求甚解会意亲旧或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自终赞黔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无怀氏1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2与朱元思书 吴均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323《马说》1.《马说》选自 ;作者 ,字 , 人, 代文学家。

2.伯乐本名 , 时人,擅长 。

3.祗 。

4.骈死..于槽枥..之间。

5.不以千里称。

6.一食。

7.食,读音( ),通( ),意思是 。

8.外见。

9.且。

10.策之。

11.以其道。

,“道” 。

12.尽其材。

13.通其意。

14.临。

15.呜呼。

16.其真无马邪。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4 24《送东阳马生序》1.《送东阳马生序》选自,作者,字,号,人,(朝代)文学家。

2.致。

3.假借。

4.走。

5.弗之怠。

6.稍逾约。

稍(),逾约。

7.以是。

8.既加冠,益慕..。

9.患();硕师。

尝()10.德隆望尊。

1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12.稍降辞色。

13.援疑质理。

援(),质()14.俯身倾耳以请。

15.叱咄。

16.至。

17.俟。

18.负箧曳屣。

19.穷冬。

20.皲裂。

21.舍。

22.支。

23.媵人。

24.汤。

25.沃灌。

26.衾。

27.寓逆旅。

以的用法

以的用法






临淄第二中学 韩风芹

Page 1
初中文言文“以”的用法
初中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 比较多,按词性来说,主要分为代 词、助词和动词。
“以”作动词用
认为,以为。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
2、以为妙绝。
(《口技》)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三峡》)
4、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也。

(《隆中对》)
4、何以战?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以”作介词用
表示所用的工具、方法,凭借的条件等。
三、可译为“按照”。
1、策之不以其道。 ( 《马说》 )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必以信。 ( 《曹刿论战》 )
“以”作介词用
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1、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童趣》)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伤仲永》) 3、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 5、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6、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 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 《陈涉世家》 )
谢 谢 欣 赏
Page 12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 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
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来”,也可不译

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名词用在动词前,又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这时名词活用为状语。

1、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时间或处所。

例:(1)早.出暮.归。

《促织》(2)草.行露.宿。

(成语)《晋书•谢玄传》(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4)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

《勾践灭吴》2、表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

例:(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3、表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

例: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4、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

例:(1)其一犬.坐于前。

《狼》(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占据谓语的位置时,就活用为动词。

1、【名词+宾语】例:(1)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2)函.梁君臣之首。

《伶官传序》2、【名词+补语】例:(1)今王鼓乐..于此。

《庄暴见孟子》(2)上.于盆而养之。

《促织》3、【副词作状语+名词】例:⑴汉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⑵直上.载公子上坐。

《信陵君窃符救赵》4、【能愿动词+名词】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5、【所+名词】例:(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桃花源记》(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6、名词充当并列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例: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7、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孙讨虏聪明仁慧,敬贤礼.士。

《赤壁之战》8、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采草药》9、同一名词叠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并列、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齐桓晋文之事》(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班级:姓名:座号:一、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16分)曹玮知①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

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②。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③军。

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④。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⑤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

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吾以此取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知:主持;镇戎:地名;军:宋代地方行政区划的一种。

②颇失部伍:队伍不成形。

③縻:使……累,拖累。

④候:侦查。

⑤蕃:同“番' ,对汉族之外的其他民族的蔑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 分)(1)徒.縻军( ) (2)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 (3)遣还.袭之( ) (4)徐.谓其下曰(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B.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C.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D.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3分)(2)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

(2 分)4.曹玮是如何巧施计谋战胜敌军的?请简要分析。

(4分)班级:姓名:座号:A.先生没后妻子/流落寒饿/魏公分俸买田以给之B.先生没后/妻子流落/寒饿魏公分俸买田以给之C.先生没后妻子/流落寒饿魏公/分俸买田以给之D.先生没后/妻子流落寒饿/魏公分俸买田以给之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说》原文和翻译

《马说》原文和翻译

《马说》原文和翻译《马说》原文和翻译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马说》原文和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说》原文和翻译韩愈《马说》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rǔ)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chēng)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cái)美不外见(xiàn),且欲(yù)与(yǔ)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cè)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cái),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wū)(hū)!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翻译: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所以,即使是名贵的马,也只能是在低贱的人手中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因为日行千里而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无法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打马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马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注释1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二)一词多义及用法举例

(二)一词多义及用法举例

重庆常考文言文字词分类梳理(二)一词多义及用法举例多义词用法举例及出处意思1.安ān①衣食所安(《曹刿论战》)②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①养②安逸③怎么2.备[2012]bâi ①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节选)》)①详尽②挂着3.蔽[2015B]bì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②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①遮蔽②受蒙蔽4.薄[2012]bï①薄暮冥冥(《岳阳楼记》)②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①迫近②轻视,看不起5.察chá①虽不能察(《曹刿论战》)②察纳雅言(《出师表》)①明察,弄清楚②考察6.朝[2011]cháo①zhāo②①有时朝②发白帝(《三峡》)②于是入朝①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①早上②朝廷7.长cháng ①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②常有高猿长啸(《三峡》)①弥漫,堆积②时间、空间的长久,与“短”相对8.称chēng ①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②不以千里称也(《马说》)①称赞②著称9.重chïng ①重岩叠嶂(《三峡》)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①层层②重新10.驰chí①公将驰之(《曹刿论战》)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①驱车(追赶)②与“驱”合用,指“奔走效劳”11.乘chãng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②公与之乘(《曹刿论战》)①乘坐,驾驭②乘车12.出chū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③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④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节选)》)⑤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⑥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⑦皆出酒食(《桃花源记》)①指在国外②出现③露出④说出⑤从……生出⑥出去⑦拿出,摆出13.传chuán ①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②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①传来②老师传授的知识14.辞①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①告辞,告别,离别cí②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②言辞15.策câ①执策而临之(《马说》)②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①马鞭子②用鞭子打16.从cïng ①战则请从(《曹刿论战》)②民弗从也(《曹刿论战》)③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④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①跟随②顺从,听从③追随,跟从④表示起点,相当于“自”“由”17.道dào ①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②以咨诹善道(《出师表》)③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④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⑤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节选)》)⑥伐竹取道(《小石潭记》)⑦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①正确的方法②道理③途,过程④讲、说⑤学说⑥道路⑦谋生手段,此处指乞讨18.得dã①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③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④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①得到、获得②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③取得④领会⑤与“无”连用,译为“是否”19.等děng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出师表》)①动词,等同,一样②表示列举未尽21.动dînɡ①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佁然不动(《小石潭记》)①使……惊动②游动22.发fā①fà②①有时朝发①白帝(《三峡》)②征于色发①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舜发①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野芳发①而幽香(《醉翁亭记》)⑤黄发②垂髫(《桃花源记》)①出发②发出,表现③起用,指被任用④开放⑤头发23.伐fá①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②伐竹取道(《小石潭记》)①讨伐,进攻②砍伐24.方fāng ①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十二章》)①方圆,面积②地方25.分fēn①fân②①今天下三分①(《出师表》)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②也(《出师表》)③必以分①人(《曹刿论战》)④自非亭午夜分①(《三峡》)①划分,分开②职责,本分③分给④一半,半26.奉①今为妻妾之奉为之(《鱼我所欲也》)①侍奉fâng②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③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节选)》)②奉行③供养27.复fù①而复问其妾曰(《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兴复汉室(《出师表》)③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节选)》)④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①又②恢复,还原③回答,答复④再28.盖gài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节选)》)①表示原因,原来(是),(是)因为②大概29.故gù①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②故余虽愚(《送东阳马生序(节选)》)③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④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⑤公问其故(《曹刿论战》)①旧的(知识)②所以③因此④所以⑤原因30.观guān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③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节选)》)④由此观之(《邹忌讽齐王纳谏》)①看,欣赏②景观③阅读④看来,推断出31. 归[2006、2009]guī①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②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①归依②聚拢③回去32.过guî①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①犯错误②过于33.和hã①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②政通人和(《岳阳楼记》)③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节选)》)①和煦②和乐③暖和34.环huán ①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②如鸣珮环(《小石潭记》)①环绕②玉质装饰物35.后hîu ①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②数月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③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①在……后面②某个时间段之后③在这之后36.患[2005]huàn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节选)》)①祸患,灾难②担忧、忧虑37.及jí①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及郡下(《桃花源记》)③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①赶得上②等到,到了③和38.急jí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②或王命急宣(《三峡》)①严重②迫切,要紧39.间[2011]①又何间②焉(《曹刿论战》)①参与jiān①jiàn②②时时而间②进(《邹忌讽齐王纳谏》)③奉命于危难之间①(《出师表》)④遂与外人间②隔(《桃花源记》)⑤傅说举于版筑之间②间或、偶然③期间④间隔,隔绝⑤中间40.见jiàn①xiàn②①曹刿请见①(《曹刿论战》)②于是入朝见①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③才美不外见②(《马说》)④明灭可见①(《小石潭记》)①召见,接见②拜见③“见”通“现”,表现④看见41.将jiāng ①公将战(《曹刿论战》)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①想要,打算②将要42.进jìn ①是进亦忧(《岳阳楼记》)②进尽忠言(《出师表》)③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①做官,出仕②进献③进谏43.尽jìn ①进尽忠言(《出师表》)②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③林尽水源(《桃花源记》)①穷尽②竭尽③完,动词44.居[2006]jū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②不可久居(《小石潭记》)①处在②停留45.绝juã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②沿溯阻绝(《三峡》)③哀转久绝(《三峡》)④绝多生怪柏(《三峡》)⑤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①隔绝②阻断③消失④极高的,陡峭的⑤停止46.极jí①此乐何极(《岳阳楼记》)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③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④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①尽头、穷尽②尽、到③极点④非常47.可kě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②明灭可见(《小石潭记》)③刿曰:“未可。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马说》知识点整理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马说》知识点整理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马说》知识点整理一、重点词语解释(一)1、衹:只是。

2、辱,受屈辱或辱没。

3、骈死,并列而死。

骈(piÁn):两马并驾。

4、槽枥:喂牲口用的槽,指马厩。

5、以:凭借。

6、称:著称。

(二)1、一食,吃一顿。

2、或,有时。

3、食(sì):通“饲”,喂养。

4、是:这,这样(代词)。

5、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

6、其:它(代词,指千里马)。

7、见,通“现”,表现;显现。

8、且:犹,尚且。

9、欲:想要。

10、与:和。

11、常马:平常的马,普通的马。

12、等:等同,一样。

13、安:怎么,怎能。

(三)1、策之:鞭打马。

策:用鞭子打。

2、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道:正确的方法。

3、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

材:通“才”,才能。

4、鸣之:听见它叫。

5、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通:通晓。

6、执策:拿着鞭子。

执:拿着,握着。

7、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8、其真不知马邪?其:难道(表反问);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9、其真不知马也:其:其实(表陈述)。

二、特殊字词(一)、通假字①食马者(食,通“饲”,喂。

)②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④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二)一词多义。

1、而:三种用法,①表转折,译为“却”、“但是”、“可是”,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②表顺接,译为“来”或不译,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执策而临之”;③表并列,译为“和”或不译,如“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洌”。

2、虽:①表示条件关系,译为“即使”,如“故虽有名马”;②表转折关系,与“但是”连用,如“虽有千里之能”。

3、之:①助词“的”,如“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②代词“他(它)、他们”,如“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③定语后置的标志,如“马之千里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关于《马说》教案八篇

关于《马说》教案八篇

关于《马说》教案八篇《马说》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2.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3.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4.翻译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怀才不遇、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重点:翻译并背诵全文难点: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学法指导:1、结合注释,解决重点字词。

(小组内共同提出并解决)2、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运用联系和想象,理解课文中的白描写法。

教学方法:读议展点练第一课时一.引导探究1.读写字词:骈死pián 槽枥cáolì粟sù外见xiàn 食马sì祗zhǐ邪yé一石dàn2.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3.查找资料,了解“说”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①“说”是古代表示的一种文体,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见解和主张,讲究文采,相当于今天的杂文。

②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曾倡导古文运动。

初入仕途时,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均未被采纳。

4.朗读课文,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伯乐对千里马重要性体现在“”。

②没有伯乐,千里马悲惨的命运是“”。

③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是“”。

④造成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⑤作者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和对“食马者”无知的强烈谴责表现在“”。

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体现在“”。

⑦揭示食马者埋没千里马才华的句子是“”。

二.优选精练(一)基础演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④骈死于槽枥之间()2. 用“∕”标出下面语句的节奏(每句标两处)。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马说》是唐代⽂学家韩愈的⼀篇借物寓意的杂⽂,属论说⽂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所加。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23课《马说》课⽂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马。

千⾥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称也。

马之千⾥者,⼀⾷或尽粟⼀⽯。

⾷马者不知其能千⾥⽽⾷也。

是马也,虽有千⾥之能,⾷不饱,⼒不⾜,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也? 策之不以其道,⾷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临之,⽈:“天下⽆马!”呜呼!其真⽆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23课《马说》知识点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学家、思想家。

河阳(今河南孟县)⼈。

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为《昌黎先⽣集》。

他是唐代“古⽂运动”的领袖,主张“⽂以载道”,反对浮华⽂风,提出“唯陈⾔之务去”。

韩愈推动了⽂学发展,被后世列为“唐宋⼋⼤家”之⾸。

他的散⽂句式灵活多变,⽂笔流畅⽽有⽓势,对后世的⽂风产⽣了巨⼤影响。

⼆、故事背景 这篇《马说》⼤约作于贞元⼗⼀年⾄⼗六年(795—800)间。

其时,韩愈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

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相告,⼀共待了10年之久,最后⽆限怨郁,离开长安。

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有“忧天下之⼼”,不会遁迹⼭林。

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佞当权,政治⿊暗,有才能之⼠不受重视。

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三、课⽂翻译 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马。

千⾥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称也。

注释 ⽽:表⽰转折,连词,但是。

故:所以。

祗:同“祇”,只是。

虽:即使。

骈:两马并驾。

槽:喂牲⼝⽤的⾷器。

枥:马棚、马厩。

以:⽤。

《马说》教案8篇

《马说》教案8篇

《马说》教案8篇《马说》教案8篇《马说》教案篇1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有关马的成语吗?(学生列举)(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马首是瞻、马放南山、马瘦毛长、一马平川走马观花、快马加鞭、马革裹尸、龙马精神、指鹿为马、千军万马、万马奔腾、老马识途、天马行空。

)关于马,还有一个“伯乐相马”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

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

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

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韩愈的《马说》,相信在学完课文以后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介绍作者、写作背景1、前面我们学过《捕蛇者说》,今天我们又将学习《马说》,有谁能够讲一讲“说”在这里的意思?明确:“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

中学古诗文之一词多义总结(之二)

中学古诗文之一词多义总结(之二)

中学古诗文之一词多义总结(之二)(按课文顺序)《冯婉贞》、《图画》、《木兰诗》、《核舟记》、《活板》、《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马说》、《卖柑者言》、《黄生借书说》1、中(1)中.有鲁人冯三保者(出自《冯婉贞》)释义:中间,方位名词。

读z hōng。

(2)度不中.而轻发(出自《冯婉贞》)释义:符合,适合,射中目标,动词。

读z hòng。

2、长(1)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出自《冯婉贞》)释义:头颅,首领,名词。

读z hǎng。

(2)而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出自《冯婉贞》)莫如以我所长.攻敌所短(出自《冯婉贞》)释义:擅长,动词。

读c háng。

3、度(1)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出自《冯婉贞》)释义:与“印”组成国名,读dù。

(2)度.不中而轻发(出自《冯婉贞》)释义:揣度,估计,动词。

读d uó。

4、亡(1)吾村亡.无日矣(出自《冯婉贞》)(2)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出自《冯婉贞》)释义:死,毙,动词。

5、盖(1)盖.借寨墙为蔽也(出自《冯婉贞》)释义:由于,因为,承上文表原因,连词。

(2)盖.五六百人也(出自《冯婉贞》)释义:大概,表推测,副词。

6、视(1)吾人视.觉之所得(出自《图画》)释义:看,动词。

(2)既视.建筑雕刻为繁复(出自《图画》)释义:比,比较,动词。

7、中(1)而于面之中.仍含立体之感觉者(出自《图画》)释义:里,内,中间,方位名词。

(2)中.外所同也(出自《图画》)释义:中国,名词。

(3)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出自《图画》)释义:中兴,双音词,衰微到兴盛。

8、益(1)西人更益.以绘影写光之法(出自《图画》)(2)而景状益.近于自然(出自《图画》)释义:更加,副词。

9、复(1)既视建筑雕刻为繁复.(出自《图画》)释义:复杂,繁杂,形容词。

(2)而名家亦复.辈出(出自《图画》)释义:再,又,副词。

10、意(1)而又含有音乐及诗歌之意.味(出自《图画》)释义:意思,名词。

(完整)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完整)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文180 个实词虚词详解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 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 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 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长寿)。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 称:(1)chèn 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chēng 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2023湖北三市一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湖北三市一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湖北三市一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河床曲折蜿(wān)蜓,起伏跌宕:江水奔泻而下,哗哗水声振耳欲聋。

B.峰峦垂悬于澄(chénɡ)碧的江水中,岩影波光,交相辉应,美轮美奂。

C.同一棵树,同一条鱼,在迥(jiǒng)异的环境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姿态。

D. 秋阳斜照在嶙(nín)峋的树干上,斑驳绰绰。

地面落叶堆积,一切静谧,祥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眼有星辰大海,胸怀赤胆忠心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用奋斗谱写生命华章。

B.青年胜在年轻,但也囿于年轻,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局面难免手足无措。

C.青年唯有秉持锲而不舍的韧劲,才能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D.青年要始终保持两肋插刀的勇毅,在不断战胜各种挑战中超越自我。

3、下列语句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2分)①譬如扇面书法、扇面绘画、扇面刺绣、扇面篆刻、扇面雕镂等。

②在狭小的扇面上,中国扇子呈现出东方文化所能涉及的诸多形式。

③尽管中国扇子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但是它的身上含有“大文章”。

④秦汉时期的仪仗扇,就将普通的扇子与权势联系在一起,表达出扇子的政治化意味。

⑤中国扇子不只在诸多艺术领域呈现出美学功能,还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展现独有的价值。

A.⑤④③①②B. ③②①⑤④C. ②①③④⑤D. ③①④②⑤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黄河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分别是光未然、舒婷。

B.《木兰诗》《卖炭翁》《十五从军征》都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C. “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 斯诺的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对于游客来说,是否文明烧烤、减少噪声污染,才是爱淄博最好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说”
请选择与“马说” 请选择与“马说”的“说”相同的选项。 相同的选项。 A.《说说我自己》 A.《说说我自己》不同 相同 B.《爱莲说》 B.《爱莲说》 C.《捕蛇者说》 C.《捕蛇者说》 相同 D.《说勤》 D.《说勤》 不同


您的位置:>>马说 马说> 您的位置:>>马说>课文分析
文中的千里马、伯乐、 讨论1 文中的千里马、伯乐、说天下无马的人 讨论1: 各比喻什么? 各比喻什么?
开 关
您的位置:>>马说 马说> 您的位置:>>马说>作者简介
您的位置:>>马说 马说> 您的位置:>>马说>作者简介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 称也。 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 策而临之,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 马也。 马也。
开 关
您的位置:>>马说 马说> 您的位置:>>马说>课后练习
中考试题选
1.依次写出文中“----------”处应填入的语句。 依次写出文中“----------”处应填入的语句。 依次写出文中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4分 A.才美不外见通“现”,表露B. 食不饱,力不足 吃 才美不外见 不饱, 才美不外 驾驭, C.策之不以其道 驾驭,鞭打 D.执策而临之 面对 执策而临 策 执策而 3.指出句中加粗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什么词。 指出句中加粗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什么词。 指出句中加粗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什么词 A.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即使 故 有名马, B.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虽然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嘉兴市、舟山市、丽水市、台州市) 嘉兴市、舟山市、丽水市、台州市)


您的位置:>>马说 马说> 您的位置:>>马说>课后练习
中考试题选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通“饲”,喂养 A.食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驾驭, B.策 B.策之不以其道 驾驭,鞭打 怎么 C.安 C.安求其能千里也 D.一食 一食或 D.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不识千里马啊!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不识千里马啊!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强烈不满。 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强烈不满。
您的位置:>>马说 马说> 您的位置:>>马说>课文分析

1、策之不以其道 策 执策而临之 策 2、其真无马邪? 其 鞭子

驾驭,鞭打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表反问语气,难道 Shí 吃(一顿) Sì 饲养,或通“饲” Shí 吃 Sì 喂养
开 关
其真不知马也。 代词,指说“天下无马”的人 3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起句就揭示全文论点, 起句就揭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 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 对论点作概括论述, 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 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 第三段对“策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 第三段对“策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 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 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 “不知马”,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 不知马” 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
您的位置:>>马说 马说> 您的位置:>>马说>课堂练习

A.虽然 虽然 B.即使 即使


请分别指出下列句中“虽”字的用法: 请分别指出下列句中“ 字的用法: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 故 有名马, 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A 是马也, 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是马也 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 虽我之死,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 小大之狱, 不能察, 小大之狱
开 关
您的位置:>>马说 马说> 您的位置:>>马说>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韩愈(768 824)字退之,河阳(现在 768——824 字退之,河阳( 824)
河南孟州) 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 唐代散文家、诗人, 其著名, 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 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 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 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 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 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 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 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 收在《昌黎先生集》 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评分标准:有正确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可以给满分 评分标准:有正确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可以给满分。
开 关
您的位置:>>马说> 您的位置:>>马说>课后练习 马说
中考试题选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 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天下无马! 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2000年 年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5.“千里马”在文中寓指怎样的人? 千里马”在文中寓指怎样的人? 千里马
有才能的人。 有才能的人。


您的位置:>>马说 马说> 您的位置:>>马说>课后练习
中考试题选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 里也? 里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执策而临之,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其真不知马也。 1.在上文横线上填上确切的文字。 1.在上文横线上填上确切的文字。 在上文横线上填上确切的文字 其真不知马也。 其真不知马也。 2.从上文中找出能概括文章主旨的句子:---------2.从上文中找出能概括文章主旨的句子: 从上文中找出能概括文章主旨的句子 3.从上文的阅读中 围绕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 从上文的阅读中, 3.从上文的阅读中,围绕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 年湖州市) 简要说说你的想法。( 简要说说你的想法。( 2000年湖: 伯乐”
寓指有才能的人。 寓指有才能的人。 寓指识才的明君。 寓指识才的明君。
“说天下无马的人”: 寓指封建守旧者。 说天下无马的人” 寓指封建守旧者。


您的位置:>>马说 马说> 您的位置:>>马说>课文分析
讨论2 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讨论2: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中考试题选
世有伯乐 千里马常有 -----------,然后有千里马。------------, -----------,然后有千里马。------------,而 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 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 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 能千里也? 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天下无马! 呜呼! 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年金华市、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2000年金华市、衢州 年金华市 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