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证(六类残疾标准)
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十级
![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十级](https://img.taocdn.com/s3/m/5ad097f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0.png)
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十级
1. 一级(极重度):指全身或大部分肢体功能丧失,智力、精神、语言功能残疾者。
2. 二级(重度):指双上肢功能或者单侧下肢功能丧失,智力、精神、语言功能残疾者。
3. 三级(中度重):指双下肢功能丧失,有腰以下麻痹、截瘫等严重残疾者。
4. 四级(中度):指单上肢功能丧失或双下肢部分功能丧失的残疾者。
5. 五级(轻度重):指单下肢功能丧失或双下肢部分功能丧失的残疾者。
6. 六级(轻度):指上肢或下肢功能受损,或智力、精神、语言功能较轻度残疾者。
7. 七级(轻微重):指听力、视力、言语、呼吸、心脏、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残疾者。
8. 八级(轻微):指轻度听力、视力、言语、呼吸、心脏、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残疾者。
9. 九级(可矫正):指可以通过手术或者其他方式治愈或校正的残疾者。
10. 十级(未定级):指残疾暂时未达到明确的级别,需要进
一步评定的残疾者。
残疾证标准1至十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残疾证标准1至十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e8699f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e.png)
残疾证标准1至十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残疾证标准是对残疾程度的评定标准,通常根据残疾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来确定。
标准的划分从一级到十级,涵盖了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残疾。
通过对残疾证标准的详细了解,可以更好地支持残疾人的生活和工作,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帮助。
本文将对残疾证标准一至十级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残疾人的需求和挑战。
1.2 文章结构1.3 目的目的部分:本文的目的是深入探讨残疾证标准1至十级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不同级别的残疾证所代表的含义和影响。
通过对不同级别的残疾证标准进行分析和比较,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残疾群体的关注和理解,促进社会对残疾者的包容和支持。
同时,也旨在为残疾证审核、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残疾者权益保护和社会融合。
2.正文2.1 残疾证标准一至三级残疾证是对残疾人群体进行分类管理和服务保障的重要证件,根据残疾程度的不同,残疾证一般分为十个级别。
在这里,我们将重点讨论残疾证标准一至三级。
残疾证标准一级是指重度残疾,通常包括严重智力残疾、严重视觉残疾或复合性残疾等。
这些残疾会导致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全面的照顾和支持,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因此,持有一级残疾证的个体通常需要全职照料和定期医疗服务。
残疾证标准二级则是指中度残疾,这类残疾在生活和工作中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程度的限制,但相较于一级残疾,患者的自理能力会稍强一些。
常见的二级残疾包括脑瘫、严重言语障碍等。
持有二级残疾证的个体通常需要较少的外部支持,但仍需要定期监护和康复训练。
最后,残疾证标准三级是指轻度残疾,这类残疾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小,大多数个体可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和训练来进行自我管理。
常见的三级残疾包括轻度智力残疾、轻度听力障碍等。
持有三级残疾证的个体通常能够独立生活和工作,但仍需要定期的康复和支持服务。
总的来说,残疾证标准一至三级涵盖了不同程度的残疾情况,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和保障。
残疾人六类残疾标准
![残疾人六类残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ca21205cc17552707220858.png)
残疾人评定标准残疾证,由国家残联给以残疾人的证件。
《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的六类残疾标准视力残疾标准1、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通过各种药物、手术及其它疗法而不能恢复视功能者(或暂不能通过上述疗法恢复视功能者),以致不能进行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它活动。
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两类。
2、视力残疾的分级盲一级盲: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或视野半径小于5度。
二级盲: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2,而低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低视力一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而低于0.1。
二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 1,而低于0.3。
列表如下: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盲一级盲 <0.02—无光感;或视野半径<5度二级盲≥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低视力一级低视力≥0.05—0.1二级低视力≥0.1—<0.3《注》: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2、如仅有一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不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围。
3、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应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境所测得的视力。
4、视野<5度或<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听力残疾标准1、听力残疾的定义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及言语声(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
听力残疾包括:听力完全丧失及有残留听力但辩音不清,不能进行听说交往两类。
2、听力残疾的分级列表如下级别平均听力损失(dBspL)言语识别率(%)一级 >90(好耳) <15二级 71—90(好耳) 15—30三级 61—70(好耳) 31—60四级 51—60(好耳) 61—70《注》:本标准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或成人听力丧失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
言语残疾标准1、言语残疾的定义言语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而不能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
第二代残疾证残疾评定标准
![第二代残疾证残疾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27b166f25c52cc58bd6be08.png)
第二代残疾证残疾评定标准视力残疾标准一、视力残疾的定义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
二、视力残疾的分级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盲一级无光感~<0.02;或视野半径<5度二级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低视力三级0.05~<0.1四级0.1~<0.3〔注〕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如仅有单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
2.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针孔视力。
3.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听力残疾标准一、听力残疾的定义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二、听力残疾的分级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91 dB HL,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言语残疾标准一、言语残疾的定义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者,而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3岁以下不定残)。
残疾人级别划分标准
![残疾人级别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3c7282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5.png)
残疾人级别划分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残疾人的权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保障。
残疾人级别划分标准是指对残疾人进行分类和分级的一种标准,它可以帮助残疾人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和优惠政策,也能为残疾人的康复和社会融入提供指导和支持。
残疾人级别划分标准主要是根据残疾人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来进行评定,一般分为六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和六级。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每个等级的评定标准和相应的福利政策。
一级残疾人:指身体有严重缺陷或功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或者需要长期照护,不能从事任何工作或者学习。
一级残疾人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全额抚养费、医疗保健、住房保障、免费交通、就业援助等福利政策。
二级残疾人:指身体有明显缺陷或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不能从事大部分工作或者学习。
二级残疾人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部分抚养费、医疗保健、住房保障、免费交通、就业援助等福利政策。
三级残疾人:指身体有一定缺陷或功能不全,生活自理能力一般,能从事较轻的工作或者学习。
三级残疾人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一定抚养费、医疗保健、住房保障、免费交通、就业援助等福利政策。
四级残疾人:指身体有轻微缺陷或功能不完全,生活自理能力较好,能从事大部分工作或者学习。
四级残疾人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一定医疗保健、住房保障、免费交通、就业援助等福利政策。
五级残疾人:指身体有轻微缺陷或功能不完全,生活自理能力很好,能从事所有工作或者学习。
五级残疾人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一定医疗保健、住房保障、免费交通等福利政策。
六级残疾人:指身体有轻微缺陷或功能不完全,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好,与正常人无明显区别。
六级残疾人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一定医疗保健、住房保障等福利政策。
除了以上福利政策外,残疾人还可以享受就业援助、教育援助、文化体育娱乐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此外,国家和地方政府还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康复服务和辅助器具,帮助他们尽快恢复身体功能和融入社会。
总之,残疾人级别划分标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它为残疾人的福利保障和社会融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人体残疾程度分级(2023年1月1日施行)
![人体残疾程度分级(2023年1月1日施行)](https://img.taocdn.com/s3/m/036423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6.png)
人体残疾程度分级(2023年1月1日施行)
根据《人体残疾程度分级法》,我们为了更准确地评定和管理
人体残疾程度,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以下人体残疾程度分级:
1. 一级残疾:功能受损,但不影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
包括
但不限于:听力轻度受损、视力轻度受损、肢体轻度功能障碍等。
2. 二级残疾:功能受损,影响一定程度的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
包括但不限于:听力中度受损、视力中度受损、肢体中度功能障碍等。
3. 三级残疾:功能严重受损,丧失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需依
赖他人照料。
包括但不限于:听力重度或全聋、视力重度或全盲、
肢体重度或全功能障碍等。
4. 四级残疾:功能极度严重受损,完全丧失生活能力,需长期
全面护理。
包括但不限于:多重残疾、绝症等。
以上分级仅做参考,并不涉及具体的福利和保障措施。
具体的福利和保障措施请参照相关法规进行规定和实施。
本文档根据最新的法规制定,可能会根据社会发展和政策调整而进行修订。
请注意及时关注相关通知和公告。
参考文献:
- 人体残疾程度分级法,2023年版。
残疾证的标准
![残疾证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0f08f3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8.png)
残疾证的标准
办理残疾证需符合下列标准:
视力残疾:(双眼)必须是通过各种药物、手术及其它疗法而不能恢复视力者(或经医疗机构认定不能通过上述疗法恢复视功能的)。
听力残疾:(双耳)必须经过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
言语残疾: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言语障碍,而不能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必须明确病因,经过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
精神残疾:必须是精神病患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者。
智力残疾: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者。
肢体残疾:是指人的肢体残缺、畸形、麻痹所致人体运动功能障碍。
对因病或因交通、工伤、意外等事故造成的肢体伤害的残疾评定,必须在最终治疗结束后经过一年以上功能锻炼不能恢复的(截肢、截瘫,关节融合术后等无法恢复功能的除外)。
多重残疾的残疾等级以残疾最重的等级为准。
具体信息可以咨询当地的残联或者专业鉴定机构。
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
![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4c548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c.png)
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残疾证是由政府颁发给残疾人的一种身份证明,它可以帮助残疾人享受相关的福利政策和服务。
而残疾证的等级划分标准则是根据残疾人的不同残疾程度来确定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残疾证的等级划分标准。
首先,残疾证的等级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一级残疾是指全身功能障碍或器官缺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长期护理的残疾人;二级残疾是指全身功能障碍或器官缺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较多的护理的残疾人;三级残疾是指全身功能障碍或器官缺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一定的护理的残疾人;四级残疾是指全身功能障碍或器官缺失,生活自理,但需要辅助器具的残疾人。
其次,残疾证的等级划分标准是由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定的。
残疾人需要到当地的残疾人联合会或者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评定,经过相关的检查和鉴定,才能确定残疾证的等级。
评定时会综合考虑残疾人的身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以确定其残疾等级。
再次,残疾证的等级划分标准对残疾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等级的残疾证可以享受到不同程度的福利政策和服务。
一般来说,一级残疾的人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政府补贴和福利待遇,包括生活补贴、医疗补贴、交通优惠等;而四级残疾的人则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政府补贴和福利待遇,但相对较少。
最后,残疾证的等级划分标准也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残疾证的等级划分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以更好地适应残疾人的实际需求。
同时,社会也需要更加关注残疾人群体的权益和福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残疾证的等级划分标准对于残疾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残疾人获得相应的福利政策和服务,也可以促进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支持。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加关注残疾人群体的权益,为他们创造更加公平和有利的社会环境。
第二代残疾证残疾评定标准
![第二代残疾证残疾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1c27adee53a580217fcfe3a.png)
第二代残疾证残疾评定标准第二代残疾证残疾评定标准视力残疾标准一、视力残疾的定义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
二、视力残疾的分级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盲一级无光感,,0.02;或视野半径,5度二级 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低视力三级 0.05,,0.1四级 0.1,,0.3〔注〕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如仅有单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
2.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针孔视力。
3.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听力残疾标准一、听力残疾的定义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二、听力残疾的分级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91 dB HL,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言语残疾标准一、言语残疾的定义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者,而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3岁以下不定残)。
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
![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9c6947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6.png)
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引言残疾证是一种由政府颁发给残疾人群体的证件,用于证明其残疾程度和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残疾证等级的划分对于残疾人的生活、就业、教育等方面的权益保障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当前常见的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
1. 残疾证等级划分的背景为了使残疾人能够享受到与残疾程度相匹配的福利待遇和社会支持,各国普遍采用了残疾证等级划分的制度。
残疾证等级的划分标准旨在对残疾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以确定其残疾程度。
2. 国际通用的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2.1 WHO的残疾等级划分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通过《国际疾病分类(ICD)》提供了国际通用的残疾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这一标准,残疾等级划分为四个等级:•等级 I:轻度残疾•等级 II:中度残疾•等级 III:重度残疾•等级 IV:极重度残疾2.2 联合国的残疾等级划分标准联合国根据《残疾人权利公约》提供了一个更加细分的残疾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这一标准,残疾等级划分为六个等级:•等级 0:无残疾•等级 1:轻度残疾•等级 2:中度残疾•等级 3:重度残疾•等级 4:极重度残疾•等级 5:无法分类的残疾3. 中国的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中国的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由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和执行。
根据中国的标准,残疾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一:轻度残疾(包括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等六个方面的残疾)•等级二:中度残疾(在生活中需要一定的协助或辅助设备)•等级三:重度残疾(生活完全依赖他人的协助,需要特殊设施和护理)4. 残疾证等级划分的影响残疾证等级划分直接影响着残疾人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和服务。
根据不同的残疾等级,残疾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社会支持和经济福利。
5. 残疾证等级划分的争议和改进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之处。
一些人认为当前的等级划分不够细致,不能准确反映残疾人的真实情况。
因此,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探索改进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以更好地满足残疾人的需求。
史上最全的残疾分类和分级,变更残疾证以此为准!
![史上最全的残疾分类和分级,变更残疾证以此为准!](https://img.taocdn.com/s3/m/ab45f53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6.png)
史上最全的残疾分类和分级,变更残疾证以此为准!以下为标准详细内容:残疾⼈残疾分类和分级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11年第2号公告,GB/T26341-2010中华⼈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1年1⽉14⽇发布,2011年5⽉1⽇实施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残疾⼈残疾分类和分级的术语和定义、残疾分类和分级及代码等。
本标准适⽤于残疾⼈的信息、统计、管理、服务、保障等社会⼯作。
02规范性引⽤⽂件下列⽂件对于本⽂件的应⽤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期的引⽤⽂件,仅所注⽇期的版本适⽤于本⽂件。
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于本⽂件。
GB/T2261 3个⼈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3部分:健康状况代码世界卫⽣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DASⅡ)(WHO DisabilityAssessment Schedule Ⅱ)注:可从下⾯⽹址获得:http://www.who.int/classifications/icf/whodasii/en/0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件。
3.1 残疾 disability⾝体结构、功能的损害及个体活动受限与参与的局限性。
3.2 残疾⼈ disabledperson在精神、⽣理、⼈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障碍,全部或部分丧失从事某种活动能⼒的⼈。
3.3 最佳矫正视⼒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以最适当镜⽚进⾏屈光矫正后所能达到的最好视⼒。
3.4 平均听⼒损失 averagehearing loss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四个频率点纯⾳⽓导听⼒损失分贝数的平均值。
3.5 听⼒障碍 dysaudia听觉系统中的感⾳、传⾳以及听觉中枢发⽣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导致听⼒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
3.6 失语 aphasia⼤脑⾔语区域以及相关部位损伤导致的获得性⾔语功能丧失或受损。
残疾证评残标准
![残疾证评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75487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b.png)
残疾证评残标准残疾证评残标准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申请人的残疾情况进行评定,以确定其残疾等级和类型,从而享受相应的残疾人福利和优惠政策。
残疾证评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共融。
下面将从评定标准、程序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残疾证评残的标准主要包括身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感觉残疾。
身体残疾包括肢体功能障碍、躯体畸形和器官功能障碍等;智力残疾包括智力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和学习困难等;精神残疾包括精神疾病、精神发育迟滞和行为异常等;感觉残疾包括视力、听力、言语和运动功能障碍等。
评定标准根据残疾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以确定残疾等级和类型。
其次,残疾证评残的程序包括申请、初审、复审和核定。
申请人需携带相关材料和证明向当地残联或卫生健康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初审合格后进行复审,最终由专业评定机构进行核定。
在评定过程中,申请人需提供真实有效的病历、诊断证明和身体检查报告等资料,并接受专业评定人员的面对面评定和检查。
评定结果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等级和类型的确定,并颁发相应的残疾证。
最后,申请人在进行残疾证评残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提前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证明。
其次,要如实提供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接受专业评定人员的评定和检查。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配合和沟通,积极配合评定工作的进行,确保评定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性。
总之,残疾证评残标准是为了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享受相应的福利政策而设立的,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象征。
希望通过对残疾证评残标准的介绍,能够增加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理解和关爱,促进残疾人的融入和发展,共同营造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
部队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
![部队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c264e3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b.png)
部队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
在我国,退役士兵被划分为四类残疾,分别是一级残疾、二级残疾、三级残疾和四级残疾,以及无残疾类别,其划分标准如下:一级残疾:实际劳动能力大致丧失,需要用护理的残疾人士;
二级残疾:双手双脚缺失,或者双肢、双侧肢体丧失伴有智力残疾;
三级残疾:一肢或两肢缺失,跛行力力不足的残疾人士;
四级残疾:不论肢体缺失或不缺失,残疾人士的实际劳动能力减弱,可以独立生活,但需要家庭辅助或者助理者照顾。
无残疾:实际劳动能力没有受到影响,可以正常生活、工作和工作的残疾人士。
滕州残疾证办理流程
![滕州残疾证办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6b44f4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8.png)
滕州残疾证办理流程一、申请条件。
1. 视力残疾。
- 凡视力低于0.3(含0.3),且矫正视力不能达到正常者(0.8),或视野缩小,或有其他视力损害者。
这是因为视力的这些损害会对个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等造成严重影响,符合残疾的判定标准。
2. 听力残疾。
- 双耳听力损失≥41dBHL者。
听力损失达到这个程度会在语言交流、感知环境声音等方面存在明显障碍,从而被认定为听力残疾。
3. 言语残疾。
-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言语障碍,而不能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例如失语症、构音障碍等。
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个人与外界的沟通能力,达到一定标准后可认定为言语残疾。
4. 肢体残疾。
- 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而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
肢体的残缺、麻痹或畸形会极大地限制个人的行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5. 智力残疾。
- 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且智商(IQ)低于70分。
智力水平低加上适应行为障碍会影响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学习、生活等多方面能力。
6. 精神残疾。
- 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参与。
精神障碍持续时间长且对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导致不能正常参与社会生活,符合精神残疾的判定标准。
二、办理流程。
(一)准备材料。
1. 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 身份证和户口本是证明申请人身份和户籍信息的重要材料。
复印件需要清晰可辨,一般要求身份证正反面复印在同一张A4纸上,户口本复印首页和本人页。
这是为了准确核实申请人的基本信息,确保残疾证办理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2. 3张两寸近期免冠白底彩色照片。
- 照片用于残疾证上的证件照以及相关档案的留存。
近期免冠照片能够准确反映申请人的外貌特征,白底彩色照片符合证件照的规范要求,便于识别和管理。
2023年残疾证介绍信
![2023年残疾证介绍信](https://img.taocdn.com/s3/m/ad329c3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f.png)
2023年残疾证介绍信2023年残疾证介绍信1残疾证办理条件,办证条件具有本县常住户口,符合国家务院制定的《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的人员。
残疾证办理条件一、办证条件具有本县常住户口,符合国家务院制定的《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的人员。
二、办证时间:每年4月1日至4月30日为统一鉴定、核发、年审残疾人证时间。
在此期间除双休日外,残疾人随到随办,鉴定发证地点在县残联办公室。
5月上旬,将各乡镇办证登记汇总表转到各乡镇残联存档。
三、办证所需手续1、农村籍和城镇无业人员申请评残,按“属地原则”,持村(居)委会介绍信到户口所在乡镇残联审核登记盖章后,由本人在法定监护人(无监护人可有亲友或村居委指定专人)陪同下,持本人身份证、户口薄、二寸近期彩色照片3张和病历或相关病情资料到县残联办理。
2、城镇职工申请评残,由所在单位工作人员带领,持单位介绍信、本人身份证、户口本、二寸近期彩照3张、有关病情资料、工资单、劳动合同、养老保险到县残联办理。
3、残疾比较明显,能明显达到标准的,残联可直接办理。
残疾不明显的,须出具县级以上医院的相关病历证明。
精神、智力残疾出具市精神鉴定中心证明。
听力、言语、视力残疾出具村居及单位证明,致残时间、原因,并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
四、评残发证组织机构县残联成立《残疾人证》鉴定核发小组和监督检查小组,严格按照《中国残疾人实用评残标准》实施评定核发。
具体程序如下:1、组联部初审,具体鉴定人要认真填写《残疾人状况登记表》和《残疾人证核发表》并签署鉴定意见。
办理残疾证所用的印章由组联部指定专人保管。
2、就业部复审,具体鉴定人要认真进行重新鉴定,填写《残疾人证核发表》并签署鉴定意见。
办理残疾证所用的钢印由就业部指定专人保管。
3、分管领导把关再审,并在《残疾人证核发表》上签署鉴定意见,最后填制残疾人证。
残疾证分类
![残疾证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a5c675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11.png)
残疾证分类残疾证是国家对残疾人的身份认定和保障措施,是残疾人享受国家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服务的重要证明。
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程度和类型不同,残疾证的分类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残疾证的分类、申请流程、使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残疾证的分类残疾证的分类是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程度和类型来划分的。
目前,我国残疾证的分类主要分为六类,分别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残疾证。
1、一级残疾证:指残疾人的身体或智力残疾程度极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严重依赖他人照料,需要长期护理的残疾人。
2、二级残疾证:指残疾人的身体或智力残疾程度重,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需要部分帮助或照顾的残疾人。
3、三级残疾证:指残疾人的身体或智力残疾程度较重,生活自理能力较弱,需要一定程度的帮助或照顾的残疾人。
4、四级残疾证:指残疾人的身体或智力残疾程度中等,生活自理能力较好,但需要社会上一定的关注和帮助的残疾人。
5、五级残疾证:指残疾人的身体或智力残疾程度轻微,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但仍然需要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帮助的残疾人。
6、六级残疾证:指残疾人的身体或智力残疾程度较轻,生活自理能力良好,但在某些特定场合需要证明自己是残疾人的残疾人。
二、残疾证的申请流程残疾证的申请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残疾人本人或其监护人向当地的残疾人联合会或残疾人康复中心申请办理残疾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残疾人联合会或残疾人康复中心将申请材料交给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残疾人事务部门。
3、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残疾人事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组织专业人员对申请人进行身体或智力残疾的评定。
4、评定结果出来后,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残疾人事务部门颁发残疾证。
5、持证人应定期到当地残疾人事务部门进行复查,以确保残疾证的有效性。
三、残疾证的使用范围残疾证是残疾人享受国家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服务的重要证明。
持有残疾证的残疾人可以享受以下几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服务: 1、医疗保障:持证人可以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的医疗保障政策,包括免费医疗、药品补贴等。
北京市办理残疾证条件
![北京市办理残疾证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5f800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f.png)
北京市办理残疾证条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残疾的⼈越来越多,残疾以后,可以申请办理残疾证。
那么,北京市办理残疾证条件是什么呢?⼤家对这个问题可能还有疑惑,没关系,下⾯店铺⼩编整理了⼀些相关北京市办理残疾证条件的内容和⼤家分享,欢迎⼤家的阅读,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京市办理残疾证条件(⼀)视⼒残疾:(双眼)必须是通过各种药物、⼿术及其它疗法⽽不能恢复视⼒者(或经医疗机构认定不能通过上述疗法恢复视功能的)。
(⼆)听⼒残疾:(双⽿)必须经过治疗⼀年以上不愈者。
(三)⾔语残疾: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语障碍,⽽不能进⾏正常的⾔语交往,必须明确病因,经过治疗⼀年以上不愈者。
(四)精神残疾:必须是精神病患者持续⼀年以上未痊愈者。
(五)智⼒残疾:智⼒明显低于⼀般⼈的⽔平,并显⽰适应⾏为障碍者。
(六)肢体残疾:是指⼈的肢体残缺、畸形、⿇痹所致⼈体运动功能障碍。
对因病或因交通、⼯伤、意外等事故造成的肢体伤害的残疾评定,必须在最终治疗结束后经过⼀年以上功能锻炼不能恢复的(截肢、截瘫,关节融合术后等⽆法恢复功能的除外)。
(七)多重残疾的残疾等级以残疾最重的等级为准。
⼆、残疾证残疾证即证是认定残疾⼈及残疾类别、等级的合法证件。
⽬前,我国残疾类别共分为七类:视⼒残疾、听⼒残疾、⾔语残疾、肢体残疾、智⼒残疾、精神残疾及多重残疾。
凡符合《第⼆次全国残疾⼈抽样调查残疾标准》的残疾⼈均应发给残疾⼈证。
随着⼴⼤残疾⼈维权意识的不断提⾼和覆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完善与落实,残疾⼈证的功能与作⽤⽇益突出,第⼀代残疾⼈证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需要。
⽬前尚未办理残疾⼈证的申请⼈,⼀律申领第⼆代残疾⼈证;已经领取第⼀代残疾⼈证的残疾⼈,将申请换领第⼆代残疾⼈证。
相信⼤家看了由店铺⼩编组织的回答以后,对北京市办理残疾证条件的这个问题应该是有了⼀定的了解了。
希望通过店铺⼩编的解释后能够帮助到您。
以上就是有关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咨询店铺律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类残疾标准
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将视力残疾从差至优分为四级。
一级为无光感≤最好眼的矫正视力<0.02;二级为0.02≤最好眼的矫正视力<0.0 5;三级为0.05≤最好眼的矫正视力<0.1;四级为0.1≤最好眼的矫正视力<0.3。
在颁发残疾人证书时,一、二级视力残疾称为“盲人”,三、四级视力残疾称为“低视力”。
视力残疾标准
1、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通过各种药物、手术及其它疗法而不能恢复视功能者(或暂不能通过上述疗法恢复视功能者),以致不能进行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它活动。
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两类。
2、视力残疾的分级
盲
一级盲: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或视野半径小于5度。
二级盲: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2,而低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
低视力
一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而低于0.1。
二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 1,而低于0.3。
列表如下:
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
盲一级盲<0.02—无光感;或视野半径<5度
二级盲≥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
低视力一级低视力≥0.05—0.1
二级低视力≥0.1—<0.3
《注》:
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2、如仅有一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不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围。
3、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应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境所测得的视力。
4、视野<5度或<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听力残疾标准
1、听力残疾的定义
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及言语声(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
听力残疾包括:听力完全丧失及有残留听力但辩音不清,不能进行听说交往两类。
2、听力残疾的分级
列表如下:
级别平均听力损失(dBspL)言语识别率(%)
一级>90(好耳)<15
二级71—90(好耳)15—30
三级61—70(好耳)31—60
四级51—60(好耳)61—70
《注》:
本标准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或成人听力丧失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
言语残疾标准
1、言语残疾的定义
言语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而不能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
言语残疾包括:言语能力完全丧失及言语能力部分丧失,不能进行正常言语交往两类。
2、一级指只能简单发音而言语能力完全丧失者;二级指具有一定的发音能力,语音清晰江在10—30%,言语能力等级测试可通过一级,但不能通过二级测试水平;三级指具有发音能力,语音清晰度在31—50%,言语能力等级测试可通过二级,但不能通过三级测试水平;四级指具有发音能力,语言清晰度在51—70%,言语能力等级测试可通过三级,但不通过四级测试水平。
列表如下:
级别语音清晰度(%)言语表达能力
一级<10% 未达到一级测试水平
二级10—30% 未达到二级测试水平
三级31—50% 未达到三级测试水平
四级51—71% 未达到四级测试水平
《注》:
本标准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或成人,明确病因,经治疗一年以不愈者。
智力残疾标准
1、智力残疾的定义
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
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智力低下,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智力损伤和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导致的痴呆。
2、智力残疾的分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智力低下协会(AAMD)的智力残疾的分级标准,按其智力商数(IQ)及社会适应行为来划划智力残疾的等级。
列表如下:
智力水平分级IQ(智商)范围* 适应行为水平
重度一级<20 极度缺陷
二级20—34 重度缺陷
中度三级35—49 中度缺陷
轻度四级50—69 轻度缺陷
《注》:
1、*Wechsler儿童智力量表
2、智商(IQ)是指通过某种智力量表测得的智龄和实际年龄的比,不同的智力测验,有不同的IQ值,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社会适应行为。
肢体残疾标准
1、肢体残疾的定义
肢体残疾是指人的肢体残疾、畸形、麻痹所致人体运动功能障碍。
肢体残疾包括:
脑瘫:四肢瘫、三肢瘫、二肢瘫、单肢瘫
偏瘫:
脊髓疾病及损伤:四肢瘫、截瘫
小儿麻痹后遗症
后天性截肢
先天性截肢
先天性缺肢、短肢、肢体畸形、侏儒症
两下肢不等长
脊柱畸形:驼背、侧弯、强直
严重骨、关节、肌肉疾病和损伤
周围神经疾病和损伤
2、肢体残疾的分级
以残疾者在无辅助器具帮助下,对日常生活生动的能力进行评价计分。
日常生活活动分为八项,即:端坐、站立、行走、穿衣、洗漱、进餐、入厕、写字。
能实现一项算1分,实现困难算0.5分,不能实现的算0分,据此划分三个等级。
(一)重度(一级):宣传不能或基本上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0—4分)。
1、四肢瘫或严重三肢瘫。
2、截瘫、双髋关节无主动活动能力。
3、严重偏瘫,一侧脚体功能全部丧失。
4、四肢均截肢或先天性缺肢。
5、三肢截肢或缺肢(腕关节和踝关节以上)。
6、双大腿或双上臂截肢或缺肢。
7、双上肢或三肢功能严重障碍。
(二)中度(二级):能够部分完成日常生活活动(4.5—6分)
1、截瘫、二肢瘫或偏瘫,残肢有一定功能。
2、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或双上肢肘关节以下截肢或缺肢。
3、一上肢肘关节以上或一下肢膝关节以上截肢或缺肢。
4、双手拇指伴有食指(或中指)缺损。
5、一肢功能严重障碍,两肢功能重度障碍,三肢功能中度障碍。
(三)轻度(三级):基本上能够完成日常生活活动(6.5—7.5分)。
1、一上肢肘关节以下或一下肢膝关节以下截肢或缺肢。
2、一肢功能中度障碍,二肢功能轻度障碍。
3、脊柱强直:驼背畸形大于70度;脊柱侧凸大于45度。
4、双下肢不等长大于5cm。
5、单侧拇指伴食指(或中指)缺损;单侧保留拇指,其余四指截除或缺损。
6、侏儒症(身高不超过130cm的成人)
列表如下:
[编辑本段]
级别程度计分
一级
(重度)完全不能或基本上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0—4
二级
(中度)能够部分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4.5—6
三级
(轻度)基本上能够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6.5—7.5
《注》:
1、保留拇指和食指(或中指),而推动另三指者。
2、保留足跟而失去足前半部者。
3、双下肢不等长,小于5cm。
4、小于70度驼背或小于45度的脊柱侧凸。
精神残疾标准
1、精神残疾的定义
精神残疾是指精神病人患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同时导致其对家庭、社会应尽职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
精神残疾可由以下精神疾病引起:
(1)精神分裂症;
(2)情感性、反应性精神障碍;
(3)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4)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5)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6)其他精神障碍。
2、精神残疾的分级
对于患有上述精神疾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应用“精神残疾分级的操作性评估标准”评定精神残疾的等级;
(1)重度(一级):五项评分中有三项或多于三项评为2分;(2)中度(二级):五项评分中有一项或两项评为2分;(3)轻度(三级):五项评分中有两项或多于两项评为1分。
列表如下:
社会功能
评定项目正常或有轻度异常确有功能缺陷严重功能缺陷
个人生活自理能力0分1分2分
家庭生活职能表现0 1 2
对家人的关心与责任心0 1 2
职业劳动能力0 1 2
社交活动能力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