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复习教学反思
遗传定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
名称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
执教者
葛红莲
课时
2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总结“分离定律”五部分内容构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本节可分为2课时进行教学。
设疑:在140多年前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为什么能揭示这一科学奥秘?组织学生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了解。
讲述:结合学生的汇报,主要对孟德尔做以下简介。
①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
考虑到让学生更好理解、接受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分离定律”的内容,在学习本章之前先学习了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知识,初步了解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等问题,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高中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分析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尝试自己提出几点假说,并通过亲自动手做“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假说。在演绎推理假说的正确性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主观臆断的直接告诉学生孟德尔的测交实验,而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的方案,让学生分析讨论确定检验假说的合适的实验方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测交的目的,最终能够灵活运用。
《高三复习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解题思维和方法》教学反思.doc
《高三复习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一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解题思维和方法》教学反思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龙辉本节课为复习课,内容是《遗传的基本规律》,角度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解题思维和方法。
上课班级为马上进入一轮复习的实验班,学生基础好,理解能力强,这节复习课的主要目的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模块解题需要的常用思维和方法,侧重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的考查频率及考察分值, 大约涉及16-18分,占高考生物总分的如何提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首先,我介绍了本模块在高考中17.8%-20%0通过强调本模块内容的重要性,来引起学生的重视。
其次,我还向学生介绍高考命题的依据和近年命题的一些新思想、新趋势。
让学生认识到《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是是高中生物教学、各类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
《新课标》指出: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终生发展所需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遗传模块侧重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两方面的核心素养,即侧重思维和方法。
科学思维包括模型与建模、演绎与推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方案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
让学生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而这节课所讲的解题思维和方法就是“渔”。
如何让学生真实体会到解题方法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各种思维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我选择了近年的高考真题为例子,通过真题的讲解,让学生体会方法的重要性,然后对方法进行归纳和提炼。
常用的方法有:(1)模型建构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
有的借助于具体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2)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遗传的基本定律》教学反思
《遗传的基本定律》教学反思
《遗传的基本定律》是《遗传因子的发现》这一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复习中应以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为基础,在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规律的前提下,复习本节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基础,是本部分的重点知识。
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以及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分析,是理解和掌握遗传定律的关键,也是解释自然界中各种遗传现象的科学依据,是本部分的重点知识。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其他遗传规律的基础,同时又是巩固和加深对减数分裂的再认识。
本小节复习要点有三:一是孟德尔对一切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假设和对假设的验证的过程,以及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二是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实质与减数分裂的关系;三是有关一对等位基因的杂交、自交、测交的概率计算和单基因系谱题的求解方法技巧,均是本节内容的复习设计重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主要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复习入手,分析自由组合的原理,F2基因型、表现型及有关比例。
本节设计复习内容重点有四:一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二是与减数分裂的内在联系;三是两对及两对以上(N对)等位基因有关概率的计算;四是实验应用题型的正推、反推求解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概率的计算。
在这个知识点的复习的时候,要让学生学会从系谱图分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分析各种病的概率,各个致病基因的来源和去向。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教学反思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教学反思文昌中学生物组:王洁孟德尔遗传定律是我们生物遗传规律的基础,也是遗传部分的教学重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要点的同时,领会科学探索的方法,结合以前的教学经验,现在我主要落实三个环节:一:教学过程落实概念、符号:①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等位基因:指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或以上不同形式的基因。
在遗传学上,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D和d就是一对等位基因。
③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
④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
⑤基因型: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
如豌豆的高茎基因型是Dd和DD,矮茎的基因型是dd等。
基因型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
①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②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③显性性状:在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圆粒等。
④隐性性状:在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皱粒等。
⑤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也即是生物个体表现出的某种形态、结构⑥性状分离:在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
(无中生有)①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的相互交配。
(如:AA与Aa, Aa与aa)②自交:广义指相同基因型的个体间的交配。
狭义指植物体中自花授粉和同株的异花传粉。
(如:AA与AA, Aa与Aa)③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来测F1的基因组成的一种方法。
④正交与反交:如果以甲作为母本,乙作为父本为“正交”;则以乙作为母本,甲作为父本的杂交为“反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
①纯合子:由相同基因(如A和A、a和a)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做纯合子。
纯合子自交能稳定地遗传。
②杂合子:由不同基因(如A和a)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科学《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学反思
科学《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学反思(一)《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一课让学生了解人类对遗传和变异的探究过程,以及利用遗传和变异为人类造福的不懈努力。
本课以孟德尔、袁隆平的研究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科学态度,促进和改善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理解,进而了解科学的本质。
首先我注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了解孟德尔及其后续者对遗传和变异的不懈探索。
为了使学生阅读更有目的性,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如:孟德尔为什么被称为“遗传之父”等等。
通过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达到教学目的。
其次,了解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不迷信权威,专心研究“杂交水稻”的事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好素材,这一内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科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进而使学生感受科学在人类文化与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为人类造福,可以改善人类生活。
教学中应抓住契机适时进行教育。
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一层次的教学,可以发动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或者可以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关于袁隆平事迹的资料。
接着,介绍当代人类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的'优良品种。
比如说,抗虫棉、瘦肉型猪、新型草莓、太空椒等。
人们利用选择育种培育出了许多不同的牲畜和农作物等,以提高这些生物对于人类的利用价值。
当然,我还组织学生对变异对人类的利害展开辩论,特别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进行讨论。
如速生鸡,转基因食品等话题,效果非常明显。
本课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也十分重要。
不过,科学史的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
课前,我通过搜集资料等方法先期掌握有关的补充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制作成,利用好现代教学媒体,发掘科学故事中内在的感染力,从而吸引学生。
科学《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学反思(二)搜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是一个课程,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遗传和变异的过程,以及继承和变化的使用为人类的不知疲倦的努力。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学设计
《孟德尔遗传定律》二轮复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说出假说演绎法得出两大定律的过程。
2、归纳两大定律可以解决的问题。
3、在高考真题中应用两大定律。
【教学方法】问题导读、讲授法、针对训练【教学流程】问题梳理→方法精讲→实践应用【教学过程】【核心问题梳理】1、孟德尔是如何利用假说演绎法得出分离定律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2、孟德尔是如何利用假说演绎法得出自由组合定律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3、两个定律之间有什么关系?【重点难点解读】一、分离定律有哪些应用?1、判断显隐性2、推断亲本基因型3、解释特殊分离比(共显性和致死)4、验证分离定律(自交和测交)5、育种(连续自交)二、自由组合定律有哪些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能解决问题:1、计算后代比例(拆分法)2、推断亲本基因型(构建法)3、解释特殊分离比(基因互作、致死)(合并法和表格法)4、验证自由组合定律(自交、测交)5、育种(基因重组)【经典真题特训】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每瓶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
据此无法判断的是()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2、(2020·课标Ⅰ)遗传学理论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回答下列问题:(2)在诱变育种过程中,通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一般不能稳定遗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要使诱变获得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3、(2019全国卷III·32)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
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顶岗实习心得体会: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反思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反思花费了近两周的时间把必修二第一章讲完了,包括课本内容、习题处理和周测题等等。
其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值得我去反思,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反思这节课。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反思。
由于来到实习学校之后还要去进修学校培训三天,所以第一节的内容我是从“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开始讲的。
可是我发现学生对“相对性状”的概念不是很了解,我又重新给他们讲了一遍什么叫做“相对性状”。
在我看来,必修二的内容与必修一的联系不是很密切,而对于遗传这一部分内容学生们也是初次接触,这也是高中生物最难的一部分,所以在教授第一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时候,它作为遗传学的基础,必须要给学生们讲的透一些,把基础打实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起万丈高楼。
其次在教学手段上进行反思。
讲第一章的时候我一直在用板书来呈现所讲内容,在黑板上一遍一遍地画杂交实验分析图解,可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们自己做题还是不会写。
指导老师在听课的时候给出的建议就是最好用上多媒体,就是制作好课件然后呈现给学生,有的东西在黑板上画不出来,但是在PPT上展示的话就能显得形象直观一些,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教育技术被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来,我们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些技术的作用,让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我们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工具,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它,有的老师就是这样,完全依赖课件,一节课一直在放PPT,下课了也放完了,可是黑板上什么都没留下,学生们一大部分都没记住。
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多媒体和板书相辅相成,黑板上留下重点,PPT加深学生们的理解,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最后,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反思。
这两节课我主要用到了讲授法,大部分时间还是我在讲,学生听,并没有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就实际的班级来说,本来班里就乱,如果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话,学生的气氛可能很热烈,但是学生们不一定在学习。
我认为探究式教学只适用于课堂秩序较好的班级,这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学到了知识,也能让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下去。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教学反思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教学反思反思人:张运孟德尔遗传定律是我们生物遗传规律的基础,也是遗传部分的教学重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要点的同时,领会科学探索的方法,结合以前的教学经验,现在我主要落实三个环节: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教学反思①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等位基因:指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或以上不同形式的基因。
在遗传学上,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D和d就是一对等位基因。
③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
④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
⑤基因型: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
如豌豆的高茎基因型是Dd和DD,矮茎的基因型是dd等。
基因型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
①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②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③显性性状:在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圆粒等。
④隐性性状:在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皱粒等。
⑤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也即是生物个体表现出的某种形态、结构或生理方面的特征,如豌豆的高茎、矮茎等。
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是基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教学反思互作用的结果。
⑥性状分离:在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
(无中生有)①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的相互交配。
(如:AA与Aa, Aa与aa)②自交:广义指相同基因型的个体间的交配。
狭义指植物体中自花授粉和同株的异花传粉。
(如:AA与AA, Aa与Aa)③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来测F1的基因组成的一种方法。
④正交与反交:如果以甲作为母本,乙作为父本为“正交”;则以乙作为母本,甲作为父本的杂交为“反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
①纯合子:由相同基因(如A和A、a和a)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做纯合子。
遗传部分教学反思及总结
教研材料:遗传部分的教学反思高三年级(2015年9月5日)1、基础知识(1)花的结构与杂交实验的操作过程(给哪个亲本去雄?怎样去雄?什么时候去雄?为什么去雄?去雄时间不对或去雄不彻底会怎样?)(2)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现象、解释、验证、实质。
(3)各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性状分离。
2、深度理解(1)“测交”的意义由于测交选择的“隐性亲本”只能产生一种配子,且只含隐性基因。
所以,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推测另一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减法)。
“若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与矮茎的比为2:1,说明什么问题?”所以,测交的思路,可以用来鉴定纯合子、杂合子,可以用来验证分离定律。
(2)自由组合与随机结合自由组合定律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不是雌雄配子的自由组合。
雌雄配子的自由组合我们称其为“随机结合”。
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而不是发生在受精作用的过程中。
(3)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相同基因(4)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9:3:3:1①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从最基础的切入,逐渐进行深度分析。
②9(4+2+2+1),3(2+1),3(2+1)③4种纯和子(4份)、4种一对杂合(8份)、1种两对杂合(4份)④特殊比例。
由自交结果能快速推断测交结果。
(5)12种基本交配类型6种常染色体交配类型,6种伴X染色体交配类型。
为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6)遗传规律与减数分裂的关系(遗传规律的实质、基因与染色体)①时刻渗透“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的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由此可以深刻理解,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
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连锁和交叉互换);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相同的传递规律,区别在于雌雄个体常染色体相同,性染色体不同,因此才有了所谓伴性遗传;又因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带来基因组成的变化。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并能够运用这些定律诠释简单的生物遗传现象。
2. 通过观察和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数据,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并运用遗传定律诠释生物遗传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准备豌豆杂交实验的种子和器械,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2. 准备PPT课件,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图解和相关案例。
3. 准备一些简单的遗传疾病案例,用于教室讨论和讲解。
4. 安排学生分组,每组完成一个杂交实验并分析数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并运用这些定律诠释简单的生物遗传现象。
同时,学生还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效果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教师简要介绍孟德尔的生平及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1)展示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强调遗传规律与子代性状分离的干系。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让学生明白这两个观点对于后续学习的意义。
(3)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一对相对性状中两种基因的相关性以及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
(4)通过举例说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
3. 教室互动教师提出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如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为什么要在高茎和矮茎之间进行杂交?子代性状分离的特点是什么?4. 教室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回顾并梳理知识点。
强调本节课的核心观点和遗传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复习教学反思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复习教学反思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复习教学反思高三复习,有人把它比作“炒冷饭”,时间紧、内容多,争取“填饱肚子”,哪还顾得上“美味”?!所以,相对来说是比较单调、乏味。
但是,在能“解决温饱”的情况下,人们还是想着“奔小康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也是希望课堂上达到“小康”水平。
教材与学情分析:自由组合定律在高一第二学期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已经讲授过,学生能大体知道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和简单的运用,高考对自由组合定律内容要求为二类,要求较高,主要是要学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为以后学习的杂交育种、伴性遗传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班上总体基础偏差,约有6-8个比较活跃的同学,大部分同学对生物比较感兴趣,但是成绩不太好,主要原因是知识点理解不到位,不能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不能灵活运用。
课堂上,常有听而不思、思而不动的现象。
本节授课目标:让学生能知道孟德尔探究的自用组合定律的科学思路、科学精神,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以及准确纪要和运用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所得到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以及相关应用。
教学设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课一杂交育种实例作为情境导入,再简要复习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以及科学探究过程,请学生说出孟德尔探究自用组合定律的过程、老师点评、同学补充总结之后,让学生上台画出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减数分裂中配子形成过程以及形成配子的种类,结合教材中孟德尔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棋盘法展开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准确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再让学生对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的基因型和表现性相关的规律进行总结、分析、运用点拨。
本节课的教材与学期分析基本到位,目标设置合理,教学设计科学可行。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能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较好的突破重难点、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但导入过度不够自然,授课不够流畅,问题设置太大,没能细化,学生回答吃力;对哪些知识要讲透,哪些可以不讲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苏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道遗传是生物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了解遗传的概念及遗传变异的原因;2.了解遗传现象是如何被发现的;3.了解孟德尔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并理解孟德尔对基因的概念提出的重要性;4.能够理解基因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解释不同基因组合的表现型差异;5.知道进化是如何进行的,以及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理解基因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2.学生理解不同基因组合对表现型的影响;3.学生了解进化是如何进行的,以及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过程A. 教学准备1.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孟德尔及其实验的背景和意义;2.教师准备展示孟德尔实验的图示,并准备现场操作实验;3.教师准备白板、彩色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B. 课堂讲授第一部分:遗传的概念和遗传变异的原因1.通过口头解释,引导学生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2.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遗传变异的原因。
第二部分:孟德尔实验的过程和方法1.通过展示孟德尔实验的图示和配合现场操作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孟德尔实验的过程和方法;2.与学生共同分析实验结果,理解基因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掌握遗传规律的基础。
第三部分: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1.通过知识点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进化是如何进行的;2.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进化的基本原理。
C. 课后作业1.阅读课本,做好对应的学习笔记;2.参考相关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孟德尔实验的意义和发现;3.自己动手实验,理解遗传规律的过程和方法。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介绍遗传、孟德尔实验及其在遗传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等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本人通过与学生互动、多媒体展示以及简单实验等多种方式来解释并阐述孟德尔实验的方法和原理,深入挖掘生活中遗传规律与实验方法的一些应用。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从而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遗传的基本规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遗传的基本规律教学设计与反思陈永琴一、教材分析1、专题地位(1)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我将必修教材第六章的基因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和选修教材第三章细胞质遗传整合为一个专题进行复习。
本专题是历年高考中比重较大的一部分,考纲内容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在试卷中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但多以综合题形式考查,占分值比重较大。
(2)命题规律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基础。
在命题时,多以考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题目形式出现。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考查理解能力,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素材。
伴性遗传是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因此它们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与性别相关联,通常与常染色体基因的遗传进行综合考查。
细胞质遗传在试题中出现的比例不大,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与细胞核遗传的特点比较、遗传方式的判断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好素材。
2、教学目标根据大纲和考纲要求,结合该课特点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构建专题知识网络的能力,加强知识间联系。
②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的深刻理解及两定律的应用。
③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判断及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方法。
④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判断。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重点与难点重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物质基础,伴性遗传的特点。
难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题方法与技巧,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方法,概率的计算。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方法。
二、教法1、创设乐学情境:分析本专题知识在高考中的地位,精心设疑激思,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运用质疑、启发、观察、比较等方法,渗透直观教学,与学生讨论探究、归纳推理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案】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孟德尔遗传定律 教学设计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一、教材的分析(专题分析)1.高考必考考点:是高中生物的重要理论知识,在高考考纲中为每年必考的重点和热点,通常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试题难度中等和较难。
2.考察内容:基础知识点和题干信息审题方面进行考查,主要考察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3.高考要求:核心素养: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能利用两个定律分析遗传现象。
关键能力: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并能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生命观念:以不同的情境为载体考察学生对遗传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轮复习后对本专题的知识已有较全面的了解,具备了初步的应用能力。
但是还是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差,做题生搬硬套,缺乏灵活性和综合运用能力,规律混淆,有些知识点遗忘。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能利用两个定律分析遗传现象。
2、关键能力: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并能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3、社会责任:加深对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科学方法的理解,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应利用两个定律分析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六、教学过程(一)课前自检,扎实基础1.基因分离定律(1)分离定律的实质?(2)细胞学基础?(3)发生时期?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非等位基因一定都会自由组合吗?(3)发生时期?(二)专题导入,明确目标1、 (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
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学反思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学反思哎呀,说起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教学,我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反思反思。
咱先说说这孟德尔遗传定律,那可真是生物学里的重要玩意儿。
可教给五年级的小朋友们,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我一开始觉得,不就是讲个定律嘛,能有多难?结果真正教起来,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啦!我给孩子们讲的时候,就发现他们那小眼神,迷茫得像在大雾里找不着路。
我就寻思,是不是我讲得太复杂啦?也许是那些名词,什么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把孩子们给绕晕啦。
我觉得吧,可能是我一开始就太着急,一股脑儿把那些知识全倒给他们,就像往小桶里拼命倒水,都溢出来啦。
我应该慢慢来,一点点渗透,就像春雨滋润大地一样。
我还记得有个小朋友,举手问我:“老师,这基因到底是啥呀?看不见摸不着的。
”我当时就一愣,心想,哎呀,我讲得太抽象啦!于是我就给他打比方,说基因就像小士兵,指挥着我们身体的各种表现。
可我也不确定他到底听懂没听懂。
还有一次,我做实验给他们看,想着这样能更直观些。
结果呢,实验好像也没起到我想象中的效果。
孩子们看着那些豌豆杂交的结果,还是一脸懵。
我就在想,难道是我实验设计得不够好?我教这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时候,心情那叫一个起伏不定。
有时候觉得自己能教会他们,可一看到他们迷茫的眼神,我又觉得自己失败透顶。
不过,通过这次教学,我也明白了一些事儿。
我不能光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教,得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想。
他们就像小幼苗,我得细心呵护,不能一下子给太多“肥料”,不然会“烧”着他们的。
我以后再教这部分内容,可能会多准备些有趣的例子,比如讲讲为啥有的小朋友眼睛大,有的小朋友眼睛小,也许这样他们能更容易理解。
你们说,我这样反思对不对?我以后能教好这孟德尔遗传定律不?哎呀,我可得好好努力啦!。
高中生物必修2生物各节内容的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必修2生物各节内容的教学反思肖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反思必修二是高中生物难学的一本课本。
必修二介绍的是遗传学,很多都是通过介绍科学家怎样做实验,通过科学家做实验,获得哪些结论。
很多内容都是穿插着一些科学史,科学史可能对学生来说有些无聊,那如何把这块内容讲清楚,讲有趣生动。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是本册书的一个基础,而且又是一个难点,第一节学习的好坏决定了整册书遗传内容的学习,所以本节课上的比较慢,而且采用边讲课文内容边练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基础方面打牢,并且在讲完新课后还要安排两节习题课,给学生讲各类题型,因为实验一是实验二的基础,分离定律没有搞清楚的话,自由组合定律就很难掌握。
这节课,主要进行孟德尔实验的分析。
学生初中学过遗传学,但只是表面的知识。
对一些遗传学的符号还不清楚。
所以课堂设计一开始就先介绍一些符号代表什么。
发现学生对这些遗传符号、专业术语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一开始学生就积极的参与课堂中。
本节内容中相应的概念很多,如:纯合子和杂合子、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等。
如何老师全部把这些概念做简单的讲述、罗列,学生很难理解,而且会容易厌烦。
所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杂交实验和假说的过程中,逐步建构概念,适时举例,让学生判断,学以致用。
这样学习抽象的概念会比较容易理解。
在分析一对相对性状杂交过程不能采用简单的讲授方式,这样学生不会思考问题,只能生硬的接受,不会理解实验内涵。
所以课堂,采用问题串式,提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每一步实验现象的解释,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充分理解和领悟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孟德尔所提出的四点假说,将模拟实验和遗传实验相结合,在明确实验意义和目的的前提下,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假说,从而加深对分离现象的理解,为掌握分离定律的实质打下基础。
同时让学生了解模拟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能力、合作能力,体验了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的必要。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反思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及对试验的解释,通过学习应该掌握子二代出现新性状是由于遗传过程中不同对基因之间发生了组合。
应该对子二代中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的规律进行理解记忆,以便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直接运用。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是本册书的一个基础,而且又是一个难点,第一节学习的好坏决定了整册书遗传内容的学习,所以本节课上的比较慢,而且采用边讲课文内容边练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基础方面打牢,并且在讲完新课后还要安排两节习题课,给学生讲各类题型,因为试验一是试验二的基础,分离定律没有搞清楚的话自由组合定律就很难掌握。
反思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反思通过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学生成功分析了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使学生体会了孟德尔这位现代遗传学之父的科学精神。
培养了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介绍并没有采用简单讲授方式,而是用设置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每一步的实验现象解释,以及下一步该如何做才能验证自己的观点。
这一部分的学习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孟德尔的实验过程得以再现!如何充分理解和领悟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孟德尔所提出的四点假说,将模拟实验和遗传实验相结合,在明确实验意义和目的的前提下,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假说,从而加深对分离现象的理解,为掌握分离定律的实质打下基础。
同时让学生了解模拟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能力、合作能力,体验了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的必要在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的问题上并非主观臆断地直接告诉学生孟德尔做了测交实验,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分析思考,演绎推理出测交实验方案。
学生在感到成功喜悦的同时也真正理解了测交的意义,在这一部分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再次体验到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同时领悟了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的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复习教学反思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复习,有人把它比作“炒冷饭”,时间紧、内容多,争取“填饱肚子”,哪还顾得上“美味”?!所以,相对来说是比较单调、乏味。
但是,在能“解决温饱”的情况下,人们还是想着“奔小康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也是希望课堂上达到“小康”水平。
教材与学情分析:自由组合定律在高一第二学期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已经讲授过,学生能大体知道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和简单的运用,高考对自由组合定律内容要求为二类,要求较高,主要是要学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为以后学习的杂交育种、伴性遗传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班上总体基础偏差,约有6-8个比较活跃的同学,大部分同学对生物比较感兴趣,但是成绩不太好,主要原因是知识点理解不到位,不能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不能灵活运用。
课堂上,常有听而不思、思而不动的现象。
本节授课目标:让学生能知道孟德尔探究的自用组合定律的科学思路、科学精神,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以及准确纪要和运用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所得到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以及相关应用。
教学设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课一杂交育种实例作为情境导入,再简要复习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以及科学探究过程,请学生说出孟德尔探究自用组合定律的过程、老师点评、同学补充总结之后,让学生上台画出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减数分裂中配子形成过程以及形成配子的种类,结合教材中孟德尔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棋盘法展开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准确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再让学生对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的基因型和表现性相关的规律进行总结、分析、运用点拨。
本节课的教材与学期分析基本到位,目标设置合理,教学设计科学可行。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能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较好的突破重难点、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但导入过度不够自然,授课不够流畅,问题设置太大,没能细化,学生回答吃力;对哪些知识要讲透,哪些可以不讲上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