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中医学在治疗上历来防重于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方面得内容。
未病先防,又称无病防病,无病先防。就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充分调动人得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颐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同时能动地适应客观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致病因素得侵害,以防止疾病得发生。古书《丹溪心法》曾称,"就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未病先防,就是研究传统得养生方法,如针刺、气功、药物法等;二就是研究综合得预防措施,如环境卫生管理、除灭疾病等;三就是研究常见疾病得预防措施,如食疗、敷帖、中药等;四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整理中医预防措施,即通过开展中医药临床与实验研究,观察中医药预防措施得实际效果。
防病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正气、调养精神、健身锻炼、调节生活、营养调配、忌食或少食不利于治疗与康复得饮食,还可以采取药物预防得方法,并从各方面注意防止病邪得侵入。
防病得方法
防病具体来讲,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正气:讲究饮食起居、锻炼身体、避免劳逸过度,进行适当药物
预防等方面得调养。
调养精神:中医学认为,人得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得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正气内虚而发病。经常保持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疾病就不易发生。
健身锻炼: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即指经常锻炼身体,如中国传统健身运动中,有导引、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气功、太极拳、其她武术等。
调节生活:应该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气候与环境变化规律,对饮食、起居、劳逸、性生活等,应有适当安排与节制,不可过度操劳,更不可沉湎于吃喝玩乐之中。
营养调配:选择适宜饮食作为辅助治疗,如在高热时,多饮清凉饮料或吃些瓜果汁,以清热生津;在感冒后,宜进食热粥以助于发汗;在水肿时,宜食赤小豆等以利水消肿;在高血压时,服食海带以软坚消婴等。另外,在人体五脏虚弱时,可采用进食动物内脏以补虚之法,如心悸可食猪心;久咳配用猪肺;肾虚腰痛可食猪腰子;肝虚夜盲可吃鸡肝;糖尿病选择进食猪胰脏等。
忌食或少食不利于治疗与康复得饮食,中医认为,食物得性味如果与治疗疾病得目得相对抗,则必须禁忌服用,如在有水肿时,控制食盐摄入;在有血证时,忌吃辛辣燥热食品;在有湿热黄胆、积滞、痰饮时,忌食甘肥粘腻之物;在有热证、阴虚时,忌吃辛辣、温补、燥热之品;在有寒证、阳虚时,忌食苦寒、咸寒、生冷等。在服参类补剂时,忌食寒凉蔬菜、萝
卜;在服硃砂、铁剂时,忌饮茶剂等。
药物预防:分为传统药物预防:如用紫金锭溶化滴鼻,以预防瘟疫;用苍术、雄黄等烟熏室内,以消毒防病;用人痘接种法,以预防天花。近代新法预防:如用贯众、板蓝根或大青叶预防流感;用紫草根、苎麻根或胡萝卜等预防麻疹;用茵陈、栀子、黄皮树叶等预防肝炎;用马齿苋、大蒜或茶叶等预防痢疾及其她消化道疾病,淋雨或受寒后喝姜汤预防感冒;用
冬瓜、莲叶等煎汤预防暑病;服紫苏叶、甘草、生姜预防食物中毒等。中药环境预防:用单味药或复方药作为熏剂或水剂灭杀害虫等,其中单
味药有苦参、射干、威灵仙、百部、石菖蒲、龙葵草、土荆芥、回回蒜、蓖麻叶、地陀罗、苦檀、桃叶、核桃叶、番茄叶、苦楝、蒺藜、艾蒿、白癣皮、苍耳草、皂荚、辣椒、浮萍等。
防止病邪:在环境卫生方面:应防止环境、水源与食物得污染,清除垃圾、废物,慎防噪音毒气,美化环境居所;管好食堂、公共场所卫生;注意公共卫生,养成定期卫生大扫除得习惯,以及灭杀狂犬,驱除鼠、虫、蛇害等;注意饮水与进食得卫生,适当调节饮食,不过饱过饥,勿过辛过辣,不
进食过凉过烫及少吃肥甘厚味得食物。
在生活起居方面:注意适应气候变化,预防感冒、中暑及其她流行性疾病等,以预防及避免外邪、情志、劳逸等致病;在日常生活与劳动中,要留心防范外伤或虫兽伤害,加强卫生保健及劳动防护。
既病防变,又可以说就是有病早治,防止病变。古称"差后防复",就是指疾病刚痊愈,正处于恢复期,但正气尚未得元,因调养不当,旧病复发或
滋生其她病者,事先采取得防治措施。或指疾病症状虽已消失,因治疗不彻底,病根未除,潜伏于体内,受某种因素诱发,使旧病复发所采取得防治措施。总之,就是指人体在患病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截断疾病得发展、传变或复发,同时注意疾病痊愈后预防复发,巩固疗效。尤其就是对传染性疾病,更应防止恶性或不良性变化,以防止传播条件得产生。
疾病防变在临床上可应用于多种急、慢性病中,中医药防变对于咳喘、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胃炎、胆石症、高血压症、脑血管意外、癌症等,均有积极作用,可有效阻止或减缓疾病向不良方面转化。
防变得方法
防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早期诊断:在患病初期,如外感热病得传变,多为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因此,在表证初期,就应该抓住时机,及早诊断。如少阳证,见到部分主证时,即可应用小柴胡汤与解之,以不致病情恶化。
早期治疗:有些疾病在发作前,每有一些预兆出现,如能捕捉这些预兆,及早作出正确诊断,可收到事半功倍得效果。如在临床上,常见得中风病发生之前,常有眩晕、手指麻木等症状;如能抓住这些预兆,早期治疗,可使病人减少痛苦,增加康复机会。
控制病情:古称"先安未受邪之地",意思就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掌握疾病传变规律,先保护人体正气与未受病邪侵犯之处。如在治疗肝病时,采用健脾与胃得方法,先充实脾胃之气概不致因脏腑病变,迁延日
久,损至肾脏等。故在治疗时,应当考虑这一传变规律,采取相应得方法,截断这种传变途径。如应用针灸疗法治疗足阳明症,旨在使该经得气血得以流通,而使病邪不再传经入里。
差后防复:在人患大病之后,脾胃之气未复,正气尚虚者,除慎防过劳以外,常以补虚调理为主。如果余邪未尽而复发者,应以祛邪为主;或根据正气之强弱,二者兼顾之。如在外感热病治疗愈后,因劳累过度等,易引起旧病复发,出现虚烦、发热、嗜睡等,应当采取预防措施,清除病根,消除诱因,以防止疾病得进一步发展。如急性痢疾,常因治疗不彻底,以致经常反复发作。临证时,应当注意廓清余邪,即在身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消失后,根据病情,继续服用一个时期得清热利湿之剂,以防复发。
医护结合:人们常说,"对于疾病,三分治疗七分养",中医尤其注重护理工作,如,中医讲究引导病人得思想情绪,从精神上对病人给予安慰与鼓励,使病人树立康复信心;注意饮食宜忌;注意调节寒温以适应环境等,这样可能利于疾病得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