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方史
八闽文化历史介绍
八闽文化历史介绍
八闽文化是指福建地区的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建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
福建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福建地区属于百越之地。
随着历史的发展,福建地区先后经历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在这些历史时期,福建地区的文化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繁荣。
福建地区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其中包括武夷山、鼓浪屿、土楼、南普陀寺、湄洲岛等著名的文化景点。
此外,福建地区还拥有众多的历史名人,如朱熹、林则徐、严复、林觉民等。
八闽文化的特点是多元性和包容性。
福建地区地处东南沿海,是中国与海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因此福建文化受到了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
同时,福建文化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能够吸收和融合不同的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
总之,八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福建地区的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是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也是福建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
高中历史教学中巧用地方史资料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以福州地区为例
摘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
福州地区地方史资料丰富,地域特色显著。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巧用地方史资料,能帮助学生从直接表达对家、乡的爱,上升到对国家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可通过课堂教学、试题命制、研究性学习中巧用地方史资料培养家国情怀。
地方史资料选用注意严谨性和关联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地方史资料;家国情怀中图分类号:G63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84(2019)09-0045-03收稿日期:2019-07-11作者简介:庄爱平,女,福建省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初级教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注重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其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的内容,而家国情怀是这些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通过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激发学生爱国爱乡情怀,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福州地区地方史资料丰富,地域特色显著。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有关自己家乡的人和事更感兴趣,因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巧用地方史资料能帮助学生从直接表达对家、乡的爱,上升到对国家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福州地区丰富的地方史资源所谓的地方史,指的是把某一个特定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当地各种史料进行的历史研究。
[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巧用地方史资料,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大有帮助。
笔者就职于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隶属福州市,学校坐落在美丽的闽江之畔——闽侯县甘蔗镇。
福州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作为近代最早开放的五口通商城市之一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古往今来,这座城市自然而然有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福建地方史
福建地方史08信管080304039胡嫣然福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要全方位地讨论,不是那么容易的。
下面我对福建历史做了一些概括,并就其历史上的一些代表人物进行分析。
一、历史概括福建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属于古越族的一支,被称为“东越”。
战国时期,越国为楚兵所败;越国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族人融合,成为“闽越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设闽中郡,第一次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出现在中国版图上。
唐朝中期设福、建、泉、漳、汀5州。
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为加强边防;设“福建经略使”。
始有“福建”一词。
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据闽成立闽国基本上奠定了后来的省界。
福建又有“八闽”之称,南宋时福建设l府5州2军,府、州、军为同级行政机构,共计8个,故称“八闽”。
宋后基本延袭旧制。
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增设台湾府,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单独设省。
清末福建共有9府2州,58县6厅。
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除府、州制,设省、道、县三级制,几经调整,至解放时止,全省设2市、7个行政督察区,共有67县。
1949年福建解放后,全省设2市、8专区,共有67县。
1951年,增设泉州、漳州2市,委托专署领导。
此后20多年间,行政区划又曾数次调整。
开革开放以来,福建根据自己的特点,调整了行政区划,地区改为地级市,形成市带县体制。
至2O00年底,全省设9个省辖市,共有14个县级市、25个市辖区、46个县(含金门县)。
福建历史源远流长,科学文化曾盛极一时。
5000年前,先民们就在此生息繁衍,创造了可与仰韶又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昙石山文化。
三国时因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发达,福建成为孙吴的一个水军基地和对外通商口岸。
南宋和元代,泉州成为世界上最大商港之一,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关系,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多次在福建驻泊,招募水手,修造船舶,从福建扬帆出海。
福建的历史故事
福建的历史故事福建的历史故事一、古老渊源福建,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从古代起,福建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这片土地上养育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英雄人物,他们留下了许多动人心弦的故事。
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随着历史的变迁,成为了海洋开放的重要门户。
自古以来,福建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福建的海岸线绵延数千公里,港口众多,商贾云集。
福建的一大标志性建筑,莫过于厦门的鼓浪屿。
这个小岛是福建作为对外交流的重要地方,也是丝绸之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三、闽南文化的传承福建除了丰富的交流历史,还有着独特的文化。
闽南文化是福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独特的方言而闻名。
福建传统建筑中的南音厅堂,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保留了古代福建的建筑风格与福建人的道德伦理,承载了无数代人的悲欢离合。
四、鹭岛风情的美丽传说福建还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鹭岛。
作为中国的第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鹭岛以其独特的地貌和自然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传承至今。
相传一个名叫林则徐的人在鹭岛与林如海结为好友,两人相互倾诉且寄予深情,成为了中华文化史上的美丽佳话。
五、抗日战争的英雄福建是抗日战争期间的重要战场。
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一个英勇的军人,他叫做邱少云。
邱少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他反复参与了多次抗日战斗并取得了战绩。
在一次战斗中,他身负十余枪伤仍坚守阵地,最终壮烈牺牲。
他的英勇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并成为了抗日战争史上的传奇。
六、文化名城的古韵福建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还有着许多历史遗迹。
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古街区之一。
三坊七巷保存了众多的明清建筑、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成为福建文化的重要象征。
走进这片古老的街区,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感受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风雅气息。
福建的历史故事如同一本大卷轴,记录着这片土地上各个时期的风雨兼程。
福州100地名的历史典故
福州100地名的历史典故编辑:林键1、西门西门是福州历代旧城中的明朝府城的城门。
2、双抛桥传说昔日有王氏男子与陶氏女子相好,父母不同意此门婚事,两人便于月夜在此桥投河自尽殉情自杀。
不过标准的说法应该是说此桥原名“合潮桥”,原先下接两条河流,与之前的另外一座桥“发苗桥”合称“双抛”。
3、茶亭为了方便城里到台江的行人,有僧人在路上搭盖一亭免费送茶、供人休息。
现在的茶亭小学门口的亭子就是这个传说中的茶亭啦!4、洋头口原来的台江有浦东、斗池、西洋、加洋等十八洋(“洋”是田地的意思),洋头口就是这十八洋的农田的路口,称之为“头”。
5、达道达道取的是“达文里”的“达”和“下道”的“道”二字组成,下道就是以前的内河小码头,中下层贫民很多都在这里运输做生意。
6、三叉街三叉街就是下藤路、埔头下和埔尾三条路的交叉口。
7、白湖亭古代的时候这里有一个“白湖”,然后明朝的时候还盖了一个亭子,因此得名。
结果现在湖也干了亭子也倒了。
8、温泉路温泉路这里当然是福州地区最著名的温泉聚集区了,旧时也有很多非常著名的澡堂,现在还有温泉澡堂和古三座澡堂。
9、旗汛口清朝的时候北京旗营抽调官兵和家属,南下进驻福州城。
旗汛口就是兵营的大门口。
10、道山路道山路因乌山上的“道山亭”而得名,乌山是道教胜地,上面还有纪念八仙吕洞宾的吕祖宫,山脚下还有纪念白玉蟾真人的白真人庙。
11、南街南街是旧时城里通往南城门的主干道,史称“南大街”,简称“南街”。
12、梅坞口梅坞路曾在明朝时期广植梅树,绵延十里,因此得名。
可惜于明末毁于战火中了。
13、麦园路麦园路则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时候垦荒种麦的麦地,当然现在也没有了。
14、排尾闽王王审知曾经在这附近派兵组成“竹排营”,也就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意思。
排尾就是“竹排营”最远的地方。
15、鳌峰洲这里曾经是一片沙洲地带。
后来在康熙年间,福建巡抚张伯行将此地划归福州四大书院之一的鳌峰书院所有,因此得名。
16、高湖高湖可就不是湖了,原称是“高湖墩”,也就是小山、小土堆的意思。
试论地方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以福州为例
的课程资 源 ,其 中地方 史资 源是历 史学科 课程 资源 的重要 补充 和拓 展。20 0 7年上半 年 开设 的 《 中国近 现代 史纲 要》 ( 以下 简称 《 要》 纲 )作 为新 时期 高 校 思想 政治 理 论课 之
一
民,到三朝海军总领 萨镇冰 ,从第 一个 翻译 《 花女》 的 茶 林纾 ,到一代文学 家冰心 ,从 马尾 船政局 的沈 葆桢 到马江 海 战的 7 6名英 烈 ,任何 一部 中 国近 现代 史的教 科 书都有 9 福州人 的身影 。如在讲鸦片战争 ,必然 讲到 13 8 9年林则徐
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培养他们 的综合素质 。
福 州 是 一 个 具 有 20 2 0年 历 史 的 闽 越 古 都 ,在 漫 长 的 历
史 长 河 中 ,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和 福 州 人 在 中 国 近 现 代 史 上 留 下 了 浓 墨 重
彩 的 一 笔 ,如 鸦 片 战 争 、洋 务 运 动 、 中 法 马 江 海 战 、 甲 午 海 战 、辛 亥 革 命 等 都 留 下 了福 州 和 福 州 人 的痕 迹 。 笔 者 在 《 要 》 教 学 中 ,通 过 课 堂 教 学 、课 外 实践 、研 究 学 习 巧 妙 纲
首 先 ,教 师 在 备 课 时 要 尽 可 能 把 联 系 到 的 地 方 史 内 容
福建省行政区划
福建省历史沿革古近代时期福建古为闽越地,称七闽。
秦代设置闽中郡治东冶(即今福州),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立为冶县,东汉改为东侯官。
三国时(260年)设置建安郡。
晋代(282年)设置晋安郡。
南朝增设南安郡,治南安,后设置闽州和丰州。
隋代开皇元年(581年)废郡,改丰州为泉州,大业初年更名为闽州,大业三年(607年)又废州改设为建安郡。
唐代武德元年(618年)建安郡改为建州,治闽县(今福州)。
武德五年设置丰州,治志安,武德六年分设泉州,治闽县;贞观初年丰州并入泉州;垂拱二年(686年)析出泉州南部设置漳州,治漳浦(今云霄);圣历二年(699年)泉州析地设置武荣州,治南安;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更名为泉州,治晋江,改泉州为闽州,治闽县(今福州);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更名为福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置福建经略使,“福建”之称由此始;天宝元年(724年)改属江南东道,改福建经略使为长乐经略使;乾元元年(758年)以长乐郡为福州都督府,经略使改为都防御使;上元元年(760年)升格为节度使。
五代时梁开平三年(909年)封王审知为闽王;贞明六年(920年)在福州设立大都督府;长兴四年(933年)福州升为长乐府;开运二年(945年)改长乐府为东都。
宋代雍熙二年(985年)设立福建路。
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泉州设立行宣慰司,第二年改为行中书省,后行省迁回福州。
明代改设福建布政使司,治福州。
清代继承明制,省辖府、县两极,省府之间设道;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福建省增设台湾府,光绪十二年(1887年)台湾从福建析出设立台湾省;清末,全省行政区划为4道、9府、2州、58县、6厅。
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全省划分为东路、南路、西路、北路4道。
民国三年(1915年)以原辖区改为闽海道(闽东)、厦门道(闽南)、汀漳道(闽西)建安道(闽北)。
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除道制,实行省、县两级制。
福建革命老区
红色记忆——中央苏区范围一半以上在福建这是一片鲜血染红的土地,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忘不了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在上杭古田一座古朴的四合院里,毛泽东、朱德、陈毅等120多位代表济济一堂,在这里举行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选出以毛泽东为书记的红四军新的前敌委员会,奠定了“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成为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大会一致通过《古田会议决议》,提出用无产阶级思想建设党,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
古田会议决议由此成为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献。
可以说,中国革命成功从这里开始,胜利从这里开始。
忘不了长征路上的福建子弟。
据统计,福建全省先后有10多万人参加红军,近3万人参加了长征,占中央红军长征总数的三分之一多。
在湘江战役中,红34师3个团近6000名福建子弟兵,作为断后阻击部队,为掩护中央机关和主力红军安全过江,与数十倍于己的强敌展开殊死搏斗,绝大多数壮烈牺牲,成为长征途中最悲壮的一幕。
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近3万名福建子弟仅剩下2000余人,这意味着长征路上平均每一里地就有一名福建子弟兵为国捐躯。
如果没有他们的英勇献身,如果没有成功突破湘江,中国革命历史将可能改写。
忘不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福建坚持斗争的红军和游击队,独立领导和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建立了闽西、闽北、闽东、闽中、闽赣边、闽粤边6块游击根据地,占当时南方游击根据地的三分之一,被赞为“撑起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一角天”。
同时,福建老区人民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牺牲,以致被敌“清剿”的区域内到处出现“无不焚之屋,无不伐之树,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的惨景。
据统计,1935年,福建人口比1934年锐减55.27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福建老区被敌人杀光捣毁的革命基点村2841个;6万多名共产党员、红军战士光荣牺牲;被杀害和摧残致死的老区群众约50万人。
建瓯历史简介
建瓯历史简介
建瓯市有着3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800多年的建县史。
早在东汉建安初年(196年),汉献帝刘协就设立了建安县,是福建最早建县的古邑之一。
在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李隆基取福州、建州首字,设立了“福建经略使”,“福建”之名由此而来并延续至今。
此外,福建历史上第一郡、第一州、第一府都在建瓯。
三国时期,吴景帝孙休在建瓯设立了福建第一个郡治“建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在建瓯设立了福建第一个州治“建州”;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在建瓯设立了福建第一个府治“建宁府”。
建瓯是全国文化先进县、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代出过1154名进士、6名状元、10名宰辅,是全国十八个千名进士县之一。
文化名城建瓯也是明朝“三杨辅政”之一的政治家杨荣和历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外交家徐兢、现代革命先驱杨峻德等杰出人物的故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建瓯市地方志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泉州地方史
泉州地方史(部分)1、中原汉人南迁,对古代泉州的开发产生了什么作用?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生产破坏,南方相对安定,海上交通发达。
中原汉人通过陆、海两路进入泉州,带来铁家具、牛耕、翻车等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开发晋江流域。
泉州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今南安丰州及晋江下游的广阔平原地带,逐渐成为物产富庶、人烟稠密之区。
2、宋元时期,泉州与台湾的关系如何?宋元时期,泉州与台湾的澎湖已有贸易往来。
南宋时期,泉州知州事汪大猷在澎湖建造营房,派兵长期驻守,正式辖台、澎。
元世祖统一中国后,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管辖澎湖、台湾,隶属晋江县。
3、明清时期,为什么泉州人大量移居到东南亚?泉州是我国著名侨乡之一。
唐宋元时期海外交通发达,那时就有泉州人侨居东南亚、日本和高丽。
明末清初,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海外私商贸易发展;泉州山多田少,“以海为田”;受郑和下西洋的鼓舞;严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抗清斗争失败,逃避政治迫害;欧洲殖民者到南洋,要求与我国建立贸易关系。
4、你知道“鲤城”“温陵”“刺桐”“清源”“泉南”等古代泉州美称的来历吗?①鲤城:五代时,泉州城扩建,站在清源山顶,南望扩建后的泉州城,形似鲤鱼,头东尾西,故称“鲤城”②刺桐:唐中后期,泉州遍城栽种海外传人的刺桐树,故称“刺桐城”③温陵:泉州气候温暖,丘陵起伏,故称“温陵④清源:泉州城北有清源山,五代泉州改制为清源军(军事地方行政单位),故称“清源”⑤泉南:泉州因在古泉州(今福州之南),故称“泉南”5、唐宋时期,泉州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唐朝时,泉州进入兴盛时期。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两宋末,金,元先后入主中原,北方多次发生战乱,南方较为安定,政治经济中心南移。
中原人民几次大批进入泉州,传播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推动泉州经济的发展。
五代闽国开创者王审知,泉州统治者留从效、陈洪进,南宋寓泉赵宋宗室,都对泉州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6、宋元时期,泉州为什么会形成多元宗教兼容并存的独特盛景?主要是因为宋元时期泉州港的崛起对泉州社会的影响。
福建龙岩人文历史介绍
福建龙岩人文历史介绍福建龙岩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省的一个地级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传统。
本文将为您介绍福建龙岩的人文历史,展示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1. 历史渊源福建龙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3年,当时是楚国的一部分。
随后,龙岩成为吴、越、闽等多个朝代的辖区。
在唐朝时期,它是福建省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在宋、元、明、清朝时期,龙岩继续发展壮大,并且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名人。
2. 文化传统由于历史源远流长,福建龙岩保留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
其中,闽南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形式。
闽南文化以福建地区为中心,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艺术、建筑和饮食等方面的特色。
在龙岩,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传统戏曲、音乐和舞蹈表演,如闽南音乐、露天戏、潮剧等。
此外,龙岩还以其精美的石雕、木雕和剪纸等艺术作品而闻名。
3. 名胜古迹福建龙岩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龙岩地质博物馆,它展示了该地区的地质演化和矿藏资源。
另一处热门景点是龙岩土楼,这是一种独特的土木结构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游客还可以游览龙岩大峡谷、窑洞风景区等自然景点,欣赏到壮丽的山水美景。
4. 文化活动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福建龙岩每年都举办着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和节庆。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露天戏”,它是福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夏季,这个节日吸引着大量观众,他们聚集在露天舞台上观看戏剧表演,同时享受美食和热闹的氛围。
此外,龙岩还有其他节庆活动,如泉州龙插节、泉州土楼节等,都吸引着很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参加。
5. 地方美食福建龙岩以其独特的美食而闻名,这些美食糅合了福建、闽南和客家的烹饪特色。
当您访问龙岩时,一定要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如土楼姑娘饼、龙岩卤面、龙岩鸭等。
这些美食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能够让您充分体验到当地的饮食文化。
福建史上地方割据政权中时间最长的闽越国,最后为何灭亡?
福建史上地方割据政权中时间最长的闽越国,最后为何灭亡?本文导读:闽越国是福建历史上地方割据政权中时间最长,也最为强盛的诸侯国。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闽越人民既保持了福建远古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宗教观念等,又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效法中原内地,创造出灿烂一时的阔越文化。
被汉武帝灭国后,大多数闽越人被迁往江淮地区,使福建历史出现了数百年空白,感叹之余,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闽越亡国的原因。
越国的社会生产力落后到了西汉时期,中原地区由于众民族的争夺和融合,经济和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而僻处江南的闽越族的社会生产力仍然落后,被中原视为“蛮夷之邦”、“化外之地”。
《史记·货殖列传》云:“(闽越)无饥馑之患……,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说明闽越社会商品经济欠发达,而且从其贫富分化并不严重来看,闽越可能还没有进入阶级社会。
作为闽越国活动的一个重要区域的崇安汉城遗址至今未发现汉代铜钱,基本上可以推断出闽越国还没有使用钱币来买卖商品,也就是说当时交换形式还停留在以物易物的阶段。
当时闽越国还是一个较封闭的社会,淮南王刘安曾说“(闽越国)限以高山,人迹所绝,车道不通,天地所以隔外内也”。
地理条件的劣势使闽越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非常缓慢。
越人在农业生产上也比较落后,《史记·货殖列传》云:“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汉书·地理志》也说:“江南地广,或火耕而水耨,民食渔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这里的“火耕而水耨”是指以火烧草,直接栽培,以水淹草,不用牛耕。
这种栽培方式比较粗放,产量较低。
显然,闽越的农业生产长时期处于落后局面。
在手工业方面,虽然有些行业如冶铸业较发达,但总体而言水平不高。
“从生产发展水平总体推断,福建青铜时代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落后于中原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表现为一种不发达的奴隶制经济形态。
”甚至有的学者认为,闽越族“始终未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阶段”马克思曾说:“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福州历史故事
福州历史故事篇一:福州一些地名由来故事思儿亭与惨恻桥思儿亭在今福建省体育中心附近,因有一座思儿亭而得名。
惨恻桥的由来与思儿亭有密切的联系。
传说当年抗倭名将戚参将带兵来福州抵抗倭寇。
戚家军之所以英勇善战,所向无敌,是因为军纪严明,说一不二。
当时戚参将宣布:杀入福州,面对倭寇,许进不许退,谁敢迟疑反顾,格杀勿论!军队一路追杀逃敌,当到福州北门的时候,戚参将之子见敌军已去远了,遂勒马回头跑了几步,想看看父亲及队伍行进情形。
谁知此状被他父亲看到了。
戚参将怒不可遏,大声喝道:“小畜牲!你敢违背军令,回头反顾!”他牙根一咬,喝令左右:“来呀!将这畏缩不前的小子押下斩了!”他的马前中军知他脾气,军令既下,说也无用,遂忍着眼泪,把他的儿子押到今称琴亭附近一个草地上斩了。
戚参将为严肃军纪而忍痛斩子,使全军将士为之折服,将士们一路勇往直前,很快把倭寇赶出了福州城。
当队伍胜利回师又经过杀子处时,许多老百姓聚集在一座无名桥头,流着眼泪高呼:“戚公子为百姓而死,可怜啊!”戚参将见状也为之动容,汪汪的泪眼望着斩子的那片草地。
为了纪念戚家军的功绩,老百姓自动捐资,在那片草地上建了一座思儿亭,并把那座无名桥称为惨恻桥。
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在亭中哭祭戚公子,其状实为惨恻。
传说如此,但后人未从史实中找到戚继光斩子的依据。
不管怎样,思儿亭还在,惨恻桥也能见到一些残迹,福州人会祖祖辈辈地说下去的。
双抛桥的来历双抛桥在今福州杨桥路中段。
传说古时候这里就有河,河上有座无名的木桥,桥下水深流急。
河附近分别住居着邱、何、胡三家。
邱家有个儿子靠木工手艺为生,为人老实忠厚。
何家亦不甚富裕,有个女儿长得花容月貌,且生性善良。
邱、何两家素有往来,彼此一对男女自然也合得好。
他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家长辈视为合适,遂为他们定了亲,并择了迎娶的吉期。
不料,一日何小姐到河边漂洗衣裳,被胡家阔少看见。
胡家为官,有钱有势。
胡少爷见何小姐貌美,查明底细后便遣媒到何家说亲。
闽越国兴亡史
闽越国兴亡史闽越国是福建境内最早由闽越族人建立的地方政权,司马迁在《史记·东越列传》中,记述闽越国从战国后期建立至汉武帝时期衰亡的历史。
后来,班固在《汉书·闽粤传》也作了记述,文字基本与《史记》相同。
闽越国开基王无诸,姓驺氏,是越王勾践的后代。
自越国于公元前334年被楚国灭后,诸越王子孙辗转迁移至江南海滨一带,各据一方。
至战国晚期,无诸占有福建及周边地区,自称闽越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
大约到了秦始皇33年(前214年),无诸的王号就被削去,降为君长,并在他统治区内设立闽中郡。
根据秦代闽中郡的疆域,可推知当时无诸控制的地区包括福建全境、浙江的温、台、处三州,江西的铅山县,广东的潮、梅地区。
这片土地离秦王朝统治中心遥远,且道路不便,因而秦始皇未派官吏前来,闽中郡仍由无诸统领。
秦始皇的苛政引起广大民众的不满。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各地纷纷响应。
无诸便率领闽越武装响应鄱阳令吴芮的号召,参与伐秦。
陈胜、吴广失败后,楚将项羽和沛公刘邦所带领的队伍成为反秦主力军。
无诸率闽中甲兵随刘邦入武关、战蓝田、攻析、郦,屡立战功。
秦王朝灭亡后,西楚霸王项羽自恃武力,分封诸王侯。
他以楚、越有旧隙,耽心闽越强大对楚不利,不封无诸为王。
项羽的偏狭使无诸十分不满,在随后的楚汉战争中,无诸率部助汉击楚,为汉王朝的建立和中国的重新统一作出贡献。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即帝位,立无诸为闽越王,派使者前来册封。
当时无诸驻福州,为迎接朝廷册封使者,在南台江边的惠泽山建台,作为举行册封仪式的场所。
册封后,此台就被称为越王台。
后人为纪念无诸,在台旁建有闽越王庙,俗称“大庙”,故惠泽山又叫大庙山,成为闽越国的最重要遗迹之一。
山上有一碑,摹刻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笔迹:“全闽第一江山”,充分体现这一古迹的历史蕴含。
无诸被正式册封为闽越王后,在福州建都城——冶城。
城池的具体位置,据《三山志》记载:“在今府治北二百五十步”处,约今鼓屏路湖东路口。
福师15春学期《福建地方史》在线作业(最新)
福师15春学期《福建地方史》在线作业判断题1.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A. 错误B. 正确答案:B2.迄今为止,福建年代最古老的旧石器遗址为漳州莲花池山遗址。
A. 错误B. 正确答案:B3.十番有“唐宋遗音”之称。
A. 错误B. 正确答案:A位,取而代之的是月港。
A. 错误B. 正确答案:A5.直到三国时期佛教才传入福建,比印度佛教传入中原要迟约二百年。
A. 错误B. 正确答案:B6.漳州的设置,有利于福建的军事戍卫、政治教化和经济开发。
A. 错误B. 正确答案:B7.曾鲸创造了把墨骨和粉彩结合在一起的画法,曾风行全国,弟子甚众,形成有影响的“波臣派”。
B. 正确答案:B8.李贽的著作缺乏强烈的反封建正统思想的色彩。
A. 错误B. 正确答案:A9.方言是指与汉语标准语音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它与汉语标准语音的根本差异是语调的不同。
A. 错误B. 正确答案:10.在宋代的100多年间,户数和口数的增长都在60%以上。
A. 错误B. 正确11.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为20世纪60年代在平潭县海坛岛上发现的平原壳口头遗址。
A. 错误B. 正确答案:12.福建素有“戏剧省”之称,历史上存在过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剧种有三十多个,占全国剧种的十分之一。
A. 错误B. 正确答案:13.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七世纪的阿拉伯的麦加,创始人为穆罕默德。
A. 错误B. 正确答案:湾海峡与台湾岛相对,距台湾岛最近处仅128海里。
A. 错误B. 正确答案:15.南宋时期对故国的怀念以及弘扬民族气节成为这个时期诗歌创作的主流。
A. 错误B. 正确答案:16.对黄土仑出土的木炭的碳14年代测定,其年代大约距今3500——3000年左右。
A. 错误B. 正确答案:17.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输入福建的一个最重要和最显著的标志,是福建船政局的创办和船政学堂的设立。
15秋福师《福建地方史》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15秋福师《福建地⽅史》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单选题(共40道试题,共80分。
)1.____的形成标志着闽学的确⽴。
A.廉学B.洛学C.关学D.朱熹学说正确答案:D2.在客赣⽅⾔系统内部,明显不能通话的可分为⼆个⽅⾔区是客⽅⾔区和____⽅⾔区。
A.闽赣B.闽南C.闽中D.闽北正确答案:A3.传教⼠在福建创办印刷事业,福建印刷业⼀跃⽽居全国第____位。
A.⼀B.⼆C.三D.四正确答案:D4.闽南⽅⾔区:早期以____话为代表。
A.福州B.厦门C.永安D.泉州正确答案:D5.____把唐诗的演变过程划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此划分沿袭⾄今。
A.⾼棅B.王慎中C.唐顺之D.茅坤正确答案:A6.下列不是明代抗倭⺠族英雄的是____。
A.俞⼤猷B.张经C.陈第D.张以宁正确答案:D7.福建历史上⾸次设⽴帝王⾏都的城市是____。
A.泉州B.福州C.漳州D.兴州正确答案:B8.下列不属于昙⽯⼭⽂化类型的是____。
A.福清东张遗址下层B.闽侯庄边⼭遗址下层C.闽侯溪遗址下层D.平原壳⼝头遗址下层正确答案:D9.福建历史上第⼀位诗⼈是____。
A.薛令之B.欧阳詹C.⻩滔D.郑露正确答案:D10.中国幅员⼴⼤,历史悠久,由于社会的分化,⼈⺠的迁徙,逐渐形成了____⼤⽅⾔。
A.四B.六C.⼋D.⼗正确答案:C11.关学的代表⼈物是____。
A.张载B.周敦颐C.朱熹D.程颢正确答案:A12.福建省最⼤的平原为____,⾯积不过600多平⽅千⽶。
A.福州平原B.兴化平原C.泉州平原D.漳州平原正确答案:D13.武后垂拱⼆年(686年),唐中央采纳____的建议,于泉州、潮州之间设置漳州。
A.陈政B.陈元光C.陈棱D.张镇周正确答案:B14.____是福建最⼤的河流,⼲流长达562千⽶,⼲⽀流流经36个县市。
B.汀江C.晋江D.鳌江正确答案:A15.翻译《天演论》的是____。
A.严复B.林则徐C.朱熹D.程颢正确答案:A16.福建省的⼟地⾯积是____万多平⽅公⾥。
福建的历史文化知识
福建的历史文化知识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福建的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就有人类在福建地区繁衍生息。
福建的历史可以分为古代福建、中世纪福建和近代福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点。
古代福建的历史文化主要集中在闽南地区,其中最著名的是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是福建建筑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
土楼是由厚重的土坯和石块构建而成,外观宏伟壮观,内部结构复杂。
土楼不仅具有防御功能,还是闽南地区土著族群的象征,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中世纪福建的历史文化主要表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福建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交汇点,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使福建成为繁荣的商业港口。
福建的南普陀寺是当时最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吸引了许多来自东南亚和印度的佛教徒前来朝拜,也使得福建成为佛教文化的中心。
近代福建的历史文化主要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19世纪末,福建成为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外国传教士和商人纷纷来到福建,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福建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福建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相继建立,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和学生。
除了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外,福建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
福建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福建的民间艺术有闽剧、木偶戏、布袋戏等,这些艺术形式通过戏曲、音乐和舞蹈等表现形式,传承和弘扬了福建的历史文化。
福建的历史文化对于福建人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福建人民以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为指导,注重家庭和睦、友善待人,崇尚勤劳和诚实。
福建的历史文化也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支撑。
福建的历史文化丰富多样,从古代福建的土楼到中世纪福建的海上丝绸之路,再到近代福建的对外开放和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福建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福建地方史
一1.明代澎湖巡检司的辖区,扩大到台湾本岛。
当嘉靖四十二年,海上武装集团头目林道乾盘踞台湾时,明将俞大猷即派兵到鹿耳门巡哨;万历三十年(1602年),明将沈有容率部入台清剿倭寇巢穴;明末天启年间(1622-1625年),朝廷派兵驱逐入侵澎湖的荷兰殖民者。
台湾第一座寺庙马公妈祖宫(始建于宋元时期,明嘉靖和万历年间两度重修)。
2.“温麻船屯”是东吴江南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据有关考证,温麻船屯与横屿船屯(在今浙江)、岭南番禺船屯(今广州),为三国时期东吴江南三大造船基地。
建衡元年(公元269年),东吴政权在建安郡侯官县(今福州市),设立“典船校尉”一职,掌督造海船,建立温麻船屯,利用谪徒(罪人)和征集当地工匠、劳工造船。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统治者在温麻船屯首次建起了地方政权———温麻县,属晋安郡。
3.闽中郡,秦置,汉废,即今福建省,治侯官,今闽侯县。
设在现福州市,范围是闽越地,闽中郡的范围大大超过福建省的范围,闽中郡包括今天的福建全部、浙江旧温州、台州、处州三府属等地,就是现在的福建省、浙江省东部宁海县及以南一带,包括温州地区、台州地区、丽水地区、衢州部分地区。
闽中郡大部分公元前221年,秦朝在统一六国以后,派军队向福建进军。
第二年,在闽越人活动的区域设置了闽中郡。
当时秦王朝认为闽中远离中原,为“荒服之国”,地处偏远,山高路险。
而且越人强悍,难于统治。
因此,闽中郡虽为秦王朝的四十郡之一,建制却不相同,秦并未派守尉令长到闽中来,只是废去闽越王的王位,改用「君长」的名号让其继续统治该地。
因此,秦只是名义上建立了闽中郡,实际上并未在闽中实施统治。
但是,为了加强对闽中的控制,秦王朝一方面把大量闽越族人迁移到现浙江省北部和安徽、江西等省境内﹔另一方面又把中原的罪犯流放到闽中来。
这一政策一方面造成了各个不同民族的互相融合,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闽越族原本的文化和汉文化的互通交流。
汉高祖封无诸为闽王,封国闽越国,闽中郡的建置不再出现。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历史学”《福建地方史》网课测试题答案4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历史学”《福建地方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康熙统一台湾后,开四海关,海上交往盛极一时。
()A、错误B、正确2.唐亡,开平三年(909年),后梁皇帝朱全忠进封____为闽王。
A.王朝B.王彦复C.王申知D.陈岩3.客赣方言系统分布在建溪、沙溪、九龙江三大流域及其以东、以南沿海。
()A、错误B、正确4.北宋时期,影响最大的福建诗人有杨亿、柳永。
()A、错误B、正确5.福建省的人口有______万。
A、3100B、3200C、3300D、34006.福建的海上交通始于____时期。
A.汉景帝B.汉武帝C.汉高祖D.秦始皇7.严复翻译《天演论》,为变法维新提供理论基础。
()A、错误B、正确8.闽南诸剧种中流行地区最广、观众最多的地方剧种是____。
A、梨园戏B、高甲戏C、闽剧D、芗剧9.曾鲸创造了把墨骨和粉彩结合在一起的画法,曾风行全国,弟子甚众,形成有影响的“波臣派”。
()A.错误B.正确10.下列不属于昙石山文化类型的是____。
A、福清东张遗址下层B、闽侯庄边山遗址下层C、闽侯溪遗址下层D、平原壳口头遗址下层11.下列不属于福建气候主要特点的是____。
A、夏长冬短,B、气温偏高C、降水丰富D、春长秋短12.福建历史上第一位诗人是____。
A.薛令之B.欧阳詹C.黄滔D.郑露13.福建省的土地面积是____万多平方公里。
A、12B、13C、14D、1514.李纲被称为“护法善神”。
()A.错误B.正确15.海岸线直线只有535公里,曲线长度却达3324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总长度20%左右。
()A.错误B.正确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隋朝崛起北方,在灭____、统一南北之后,便大力加强对南方的统治。
A、宋B、齐C、梁D、陈2.福建地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
()A.错误B.正确3.翻译《天演论》的是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洋务运动孕育的船政文化
中国船政文化指晚清福建船政兴办时期所形成的思想文化成果。船政文化是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浓缩反映了中华民族开放 、革新、自强、复兴的一段艰辛历程。1866年(清同治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福建船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他们曾先后活跃在近代中国的军事、文化、科技、外交、经济等各个领域,紧跟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的步伐,推动了中国造船、电灯、电信、铁路交通、飞机制造等近代工业的诞生与发展。他们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传播中西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他们直面强敌,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疆场上浴血奋战,慷慨捐躯。林则徐、严复、詹天佑、邓世昌等一代民族精英和爱国志士第一次让世界了解了福州人的骨气、智慧和力量。
船政文化内涵及主要精神:(1)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船政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第一次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尝试,也是中国学校以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教育学生的开始,堪称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2)中国官僚机构与近代工业企业、科技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有机体。是中国最早最大的官办船厂和船政学堂。(3)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福建船政是当时远东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设备最完整的造船基地。(4)近代中国培养科技队伍的基地。船政学堂是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近代性质的高等学校,也是中国第一所科技海军学校,培养了大批造船和航海以及其它相关人才。船政局产生了中国早期无产阶级和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5)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福建船政局制造出一艘艘兵商轮船,组建起中国近代第一支舰队;船政学堂培养了许许多多海军人才,成为北洋、南洋、福建、广东水师各级将领供应基地,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建与发展。(6)中国航空业的摇篮。福建船政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自行设计制造出中国首批达到当时国际水平的飞机;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飞潜学校,培养了第一批航空工程人才。(7)中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船政文化所体现的自立自强、开放革新、学习进取等等精神,世代传承,永放光芒。(8)精神体现:民族自强、崇尚科学、对外开放、改革创新、学以致用、追求卓越、爱国忘我、当好表率。
福建船政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中国近代工业、科技的发源地,创造出第一艘铁壳舰船、第一架水上飞机等众多的全国第一,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先河。同时,船政文化体现了福建海洋文明对外开放的典型特征,它所展现的开拓创新、奋发自强的优秀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更是福州人民引以为豪的历史骄傲。
李贽:晋江人。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
二.近代史
1.从“三坊七巷”走出的近代名人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它是我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2009年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是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近代以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 、“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等等,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从三坊七巷中走出的人物都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时代推手的角色。如: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沈葆桢:在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中,被推向前台,中国“船政之父” ;严复,近代著名思想家;林旭:“戊戌六君子”之一;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长民:“五四”运动引发者。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与《国民公报》上出现《外交警报告国民》的文章,作者林长民惊呼:“山东亡矣,国将不国,愿四万万众誓死图之。”王冷斋(1891—1960):“七七事变”见证者,被称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王牌证人”。
3.文化:具有东南“邹鲁”之称。主要文化名人:
蔡襄:兴化 (今福建仙游)人,北宋书法家,宋四大家之一。
柳永: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
朱熹: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长期定居在今武夷山市,是我国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是理学集大成者。
福建地方史知识例举
一.古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政治:秦在福建设置闽中郡;西汉郡国并行制时曾有闽越王国、南海王国和东海王国等政权;五代时,闽王王审知统治福建;元朝第一次设行省。
2.经济:唐宋时,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城市;明清时期闽商成为十大商帮之一。
闽商是福建商人简称。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与晋商、徽商等齐名。闽南人具开放与向外扩张的意识。传统文化中的“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等观念在闽南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闽南人闯荡全球显现出很明显典型的海洋文化特征。闽商海外开拓历史悠久:远在4千年前的昙石山文化就已显示出海洋文明特征;宋元期间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处;明中后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全国各地出现许多商人和商业资本集团,以明代社会经济大发展为背景,以本地发达手工业为依托,闽商开始大规模海内外贸易活动。明代福建商人依托本地土特产获利,主要活动区域在江浙地区。具有现代意义的崛起是在19世纪后半期,鸦片战争五口通商后。闽商是游离在封建集权和农业文明之外的,价值在于海洋文明的开拓精神。台湾区域的海洋文明特征是福建海洋文明的延伸。
4.1928—1930年,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革命根据地中在福建的有中央(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5.随着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在福州、厦门等南方城市出现了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
三.现代史
1.“一五”计划成就:鹰厦铁路。
2.改革开放的试验基地:1980年设厦门经济特区;1984年福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开辟厦漳泉闽南经济开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