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习题练习(含答案)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答案及解析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温度的垂直变化B.地震波速度的变化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密度的变化【答案】B【解析】现在人们无法观测地球内部的温度、压力和密度,只有通过研究地震波速度的变化,去推测地球内部状况,用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故选B。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2.水圈是地球外部圈层中()A.最活跃的圈层B.质量最小的圈层C.最厚的圈层D.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答案】D【解析】最活跃的圈层为生物圈;质量最小的圈层和最厚的圈层都是大气圈;而水圈各地的厚薄不一,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故选D。
【考点】地球的圈层构造3.关于大气的组成成分及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低层到高层的大气成分依次是水汽、干洁空气、尘埃B.对流层由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使空气对流运动显著C.平流层既对生物有保护作用,又有利于飞机飞行D.高层大气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降低、密度减小,与人类活动没有关系【答案】C【解析】低层大气中的都含有水汽、尘埃和干洁空气,而高层空气中主要是干洁空气;对流层由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使空气对流运动显著;高层大气中热层大气随高度的增加温度增加,其中的电离层与人类的通讯活动关系密切;而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对生物有保护作用,大气稳定,利于飞机飞行。
故选C。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4.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E、F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界面,它们的名称依次是()A.莫霍界面、不连续界面B.不连续界面、古登堡界面C.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D.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答案】D【解析】莫霍界面深度约地面下17千米,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
古登堡界面大约在2900千米深处,位于地幔和地核之间,所以D对。
A、B、C错。
【2】上图中①和②传播速度较慢且不能到达D层的是()A.①B.②C.①②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图中①是横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所以在29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突然减小为0,消失了。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答案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2014年12月8日,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锡纳朋火山爆发,从火山口喷泻出来的熔岩和火山灰弥漫火山上空高达2 000米,对航空业造成严重影响。
据此,完成1~2题。
1.火山喷发的熔岩主要来自(D)A.外地核 B.岩石圈C.地壳 D.地幔中的软流层解析:地幔中的软流层是火山熔岩的发源地。
2.火山灰熔岩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凝固下来,形成(A)A.岩石 B.大气 C.液态水 D.生物圈解析:熔岩冷却后,形成岩石。
3.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概念是(D)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地理概念存在包含关系,即甲包含乙,乙包含丙。
4.岩石圈是指(C)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壳和上地幔解析: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整个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完成5~6题。
5.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B)A.①圈层 B.②圈层C.③圈层 D.④圈层解析:火山熔岩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
6.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C)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解析:大陆地壳厚;地幔横波、纵波都能通过;外核横波消失,可能是液态;内核压力、温度最高。
读下图,完成7~8题。
7.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C)A.2个 B.3个 C.4个 D.5个解析:图中显示包括了四大圈层。
8.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B)A.生物圈 B.水圈C.岩石圈 D.地壳解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属水圈。
9.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B)A.都明显下降B.都明显增加C.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解析:横波、纵波在莫霍界面附近传播速度都有明显的增加。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①为岩石圈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C.③为地壳D.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幔2.图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1题,据图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上,莫霍界面以下,故B正确。
第2题,据图可知,①和②没有交集,②和③有交集,③包含①,故丁符合。
2.D读图,完成3~4题。
3.b圈层的主体是()A.河流B.湖泊C.冰川D.海洋4.c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大气B.水C.土壤D.生物,a为岩石圈,b为水圈,c为生物圈,d为大气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四大圈层中生物圈有生物存在,是该层中最活跃的因素。
4.D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被誉为“黄山四绝”。
据此完成5~6题。
5.“黄山四绝”反映了地球圈层的数量是()A.1个B.2个C.3个D.4个6.某地球圈层不独自占空间,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中,代表该圈层的地理要素是()A.奇松B.怪石C.云海D.温泉,怪石主要反映岩石圈,云海主要反映大气圈,温泉主要反映水圈。
生物圈不独自占空间,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中。
6.A等级考提升练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C.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图中任意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度2.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10千米处可以表示()A.海平面B.莫霍界面C.岩石圈底面D.古登堡界面1题,两地相对高度是指两地海拔的差值,而地壳厚度是指莫霍界面至地表的距离,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不同,所以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度,故D正确。
第2题,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更厚,则10千米处可以表示莫霍界面。
必修一同步练习:1.4《地球的圈层结构》1 Word版含答案
《地球的圈层结构》习题一、单选题1.下图示意地球圈层构成,图中A、B、C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2.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A.喜马拉雅山B.内蒙古高原C.四川盆地D.大西洋3.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A.整个地壳B.软流层和地壳C.地壳和上地幔层D.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4.地震发生时,坐在湖中小船里的人( )A.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前后摇晃B.只感到上下颠簸C.先感到左右、前后摇晃,后感到上下颠簸D.只感到左右、前后摇晃5.有关地球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岩石圈在软流层以上B.海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较厚C.横波可以通过地球的外核D.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是划分地球三个主要内部圈层的界面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1)~(2)题。
6.该地的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多少千米处( )A.5B.17C.33D.29007.该地可能是下列________地方( )A.东非大裂谷B.青藏高原C.南极点D.太平洋下图为“地壳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图中的各层中,构成地壳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9.图中的各层中,在海洋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的是( )A.①B.②C.③D.①②10.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正行驶在三峡库区的游轮接受到的地震波是( )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A.P波B.S波C.P波和S波D.接受不到二、填空题11.读“地壳与地幔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层,B是________层,D是________层,E+D+C是________,F+E+D+C 是________。
(2)地壳结构由图中字母________表示的圈层组成。
A+B+C合称________。
(3)被认为是岩浆发源地的圈层是________层,在图中用字母________表示。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练习题(含答案)
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读下列“地球内部结构图”,完成1~3题。
1.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f界面时的变化是( )①纵波速度加快②纵波速度减慢③横波速度加快④横波速度减慢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A.a3A.a+bA7()8AC9.A.10.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D.软流层中部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
回答11~12题。
11.该图景观体现出了的地球圈层包括()A.水圈、生物圈B.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1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3题。
1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是(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C.E、F合为岩石圈D.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14.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图依据是(3)图中明F(4)15.(1)( )A.当雄(2)A(3)前主理是。
1.B 2.C 3.A解析:第1题,莫霍界面以下岩层发生地震,地震波由内部向地表传播,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会明显减慢。
第2题,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深度为80千米~400千米。
第3题,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4.B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类型、特征及应用。
从图中可知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3~6 km·s-1之间,速度较慢,为横波。
5.A解析:此波速度在5千米深处突然变大,说明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5千米深处。
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分层练习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必修第一册(2023~2024学年)
1.3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震和地震波1.地震(1)定义:地壳快速释放① 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2)震级:地震的大小。
一次地震,只有① 一个震级。
(3)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① 破坏强弱的程度。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2.地震波(1)定义:地震的能量以① 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2)分类地震波传播介质传播速度纵波(P波)在固体、① 液体、气体中均能传播速度快横波(S波)只能在① 固体中传播速度① 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3)作用:获得地球内部物质和结构状况的主要依据。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地壳(E)(1)范围:地面以下、C① 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2)厚度:平均厚度为① 1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5~10千米。
(2)硅镁层是连续的,硅铝层主要分布在大陆地壳上,大洋底部很少。
3.地幔(F)(1)范围: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即莫霍面与D① 古登堡面之间。
(2)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合称。
(3)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① 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4.地核(G+H)(1)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
(2)外核(G):高温和高压状态下呈⑫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H):一般认为呈固态三、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①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其名称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岩石圈B.乙位于上地幔C.丙是地核D.丙是古登堡界面2.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A.地质钻探B.研究地震波C.地层和化石D.实验室分析3.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9月20日18时23分左右在四川甘孜州巴塘县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及答案
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由莲山课件提供/ 资源全部免费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形象地比作鸡蛋,也可以分为三层,地球的最外层是最薄的________________,中间一层是________________,最里层是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三层,由外向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把它形象地比做鸡蛋是因为,它的薄厚也像鸡蛋一样,蛋皮最薄、蛋清其次、蛋黄最厚。
地球内部三层也由外向里依次增厚。
答案:地壳 地幔 地核2.根据水储藏空间,地球上最多的水体是____________,最多的淡水体是________________,这些淡水约有2/3储藏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地区。
思路解析:水圈的主体是地球上的海洋,其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所以地球上水以咸水为主,其中淡水仅占全球总水量的3%,这些淡水中有2/3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巨大冰川中。
答案:海洋水 冰川水 南极 北极3.读“地球外部圈层图”(图1-4-1),图中代表大气圈的是________________;地球外部圈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图1-4- 地球外部圈层图思路解析:从地球的外部到内部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和地核六个圈层,其中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为外部圈层,在图中A 为大气圈,B 为生物圈,C 为水圈。
答案: A A B C4.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岩石圈指地壳部分 ②岩石圈是地壳加地幔 ③软流层之上部分为岩石圈 ④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起为岩石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对岩石圈概念的理解。
岩石圈指软流层之上的部分,软流层位于地幔的上部,所以也可以说岩石圈是地壳加上地幔的顶部。
高二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答案及解析1.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游泳的人会感到A.左右摇晃B.先摇晃后颠簸C.先颠簸后援晃D.上下颠簸【答案】D【解析】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游泳的人在水中,不受横波的影响,所以只感到上下颠簸,D对。
感受不到左右摇晃,A、B、C错。
【考点】地震波的传播特征。
2.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列各问题。
【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答案】C【解析】地壳厚度的一般规律是海洋地壳厚度较薄,陆地地壳厚度较厚。
根据图中显示东侧是海洋,地壳厚度较薄。
所以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是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所以C选项正确。
【2】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特征,MN处等值线闭合,等值线闭合处的大小判读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
所以M处地壳厚度小于42,比周围地区薄,为四川盆地;N处地壳厚度大于38,比周围地区地壳厚,为大别山区。
所以D选项正确。
【3】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面D.软流层中部【答案】C【解析】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界面分别是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地壳为莫霍界面以上部分。
所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应为莫霍面。
所以C选项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
3.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温度的垂直变化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密度的变化【答案】A【解析】科学家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并结合横波和纵波的传播特征的差异为依据,以此确定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划分。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较低,解题的关键掌握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依据解题应很容易,本题还可利用地震波随深度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图示,结合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和横波、纵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设计试题。
高三地理总复习地球的圈层结构专题训练(带答案)
高三地理总复习地球的圈层结构专题训练(带答案)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以下是地球的圈层结构专题训练,希望考生可以有进步。
一、选择题1月13日,波多黎各北部附近海域发生6.5级地震。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地震时,位于地震附近海域船只中的人应感到()A.上下颠簸B.左右摇晃C.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摆D.无感觉解析:纵波可以通过液体传播,横波不能,故船上的人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不会感受到左右摇晃。
答案:A2.地震、海啸的发生,对下列哪一圈层影响最小()A.岩石圈B.大气圈C.生物圈D.水圈解析:地震直接作用于岩石圈,并通过地震波影响水圈产生海啸,从而影响海洋生物及人类(生物圈),对大气圈的影响最小。
答案:B(无锡市期中)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
据此回答3~4题。
3.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解析:地壳平均厚度大约是17千米,浅层地能蕴藏在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所以属于地壳圈层。
答案:A4.浅层地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地球内部解析:浅层地表主要是靠外来的能量提供给地表然后下传给浅层地壳,故浅层地壳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量的供应。
答案:A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回答5~7题。
5.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难度较易。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情况可直接从图中读取,即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选项C正确。
答案:C6.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面D.软流层中部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难度较易。
地球内部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将整个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而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因此选项C正确。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含答案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2)题.(1)图中A表示()A.地幔B.地壳C.地核D.软流层(2)岩石圈位于图中所示的()A.A顶部B.B顶部C.A的全部和B顶部D.C外部2.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题。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3. 读下图,地球内部莫霍面以上的圈层是()A.地壳B.地幔C.外核D.内核4. 中新网2019年9月23日电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勘察加半岛最北端的希韦卢奇火山9月23日喷出高达5000米的火山灰烟柱(主要由岩浆物质颗粒构成),目前依然在继续喷出,火山羽流向东漂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希韦卢奇火山喷发的岩浆颗粒最可能来源于()A.地壳B.下地幔C.地核D.软流层(2)希韦卢奇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烟柱最先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是()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岩石圈5.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060平方千米,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
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被称为五大连池。
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1)~(2)题。
(1)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2)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6.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有()A.2个B.3个C.4个D.5个(2)图中()A.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B.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C.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7.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回答下列小题。
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
选择题
地球的外部圈层中,直接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大气圈
B. 水圈
C. 生物圈(正确答案)
D. 岩石圈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大气圈(正确答案)
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
A. 地核、地幔、地壳
B. 地壳、地幔、地核(正确答案)
C. 地幔、地壳、地核
D. 地壳、地核、地幔
地球的哪个圈层是液态的,且主要由硅酸盐矿物构成?
A. 地壳
B. 地幔(正确答案)
C. 外核
D. 内核
下列关于地球水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圈只包括海洋
B. 水圈是地球上不连续分布的圈层
C. 水圈与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无相互作用
D. 水圈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圈层(正确答案)
地球的哪个圈层主要由固态岩石构成,且厚度不均?
A. 地幔
B. 地壳(正确答案)
C. 外核
D. 内核
下列哪个圈层对地球磁场有重要影响?
A. 大气圈
B. 水圈
C. 地核(正确答案)
D. 生物圈
地球的哪个外部圈层对气候和天气系统有重要影响?
A. 岩石圈
B. 水圈
C. 生物圈
D. 大气圈(正确答案)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球圈层结构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
B. 各圈层之间相互独立,无相互作用
C. 地球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D.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正确答案B)。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以上。
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岩石圈()A.就是指地壳B.由岩石组成C.全球厚度均一D.包括软流层2.干热岩位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下图为扬州某住宅小区的宣传海报,其采用的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地能供热制冷的空调系统。
浅层地能是数百米内地下收集的太阳辐射能,大约占太阳辐射射向地面的60%。
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3.浅层地能()A.存在于地幔中B.储量大,清洁无污染C.仅冬季被利用D.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4.关于地球各圈层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B.大气圈主要由固体杂质组成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D.地核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当地时间2020年1月3日,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一座火山爆发,喷发的灰烬直冲约6096米的高空,甚至可能达7315米,引发航飞警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
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6.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
下列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2017年8月8日,在我国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图中甲为()A.地表B.软流层C.莫霍面D.古登堡面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B.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负相关C.山地、高原的地壳比平原的地壳薄D.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地球结构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测试(含参考答案)
地球的圈层结构图L1-4-1是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
读图完成第1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纵波传播到距地表2900千米左右深度时完全消失B.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距地表17千米左右深度时同时减慢D.纵波传播速度较横波的快2.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3.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厚度最大的圈层是地幔,厚度最小的圈层是地壳B.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软流层以上)C.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4.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研究者在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A B C D假如某宇航员准备坐宇宙飞船去太空遨游,可该宇航员的宇宙飞船坏了,他要穿越地心,到星球的另一面去寻找新的飞船(假设他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据此回答5~6 题。
5.在该宇航员穿越地心前,其依次穿越的是()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C.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D.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6.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是()A.岩石圈B.生物圈C.水圈D.大气圈图L1-4-4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A.①为岩石圈B.③为地壳C.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D.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幔8.图中①②③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甲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乙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9.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纵波速度始终大于横波的B.都在地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C.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D.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10.根据图乙中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A.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纵波,而不能探测到横波B.月球内部结构中存在“软流层”C.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D.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图L1-4-7),回答11~12题。
高三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下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下列各题。
【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A.生物圈B.水圈C.①圈层D.②圈层【答案】A【解析】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人属于生物圈,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生物圈,A对。
水圈中主要是海洋生物,B错。
①圈层是大气圈,②圈层是岩石圈,不是人类最接近的圈层。
C、D错。
【2】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C.①圈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D.②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答案】B【解析】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有交错在一起的部分,所以水圈不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A错。
生物圈主要分布在这个交错地带,所以说孕育于其他圈层中,B对。
①圈层在底部的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中部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温度增加,C错。
②圈层中硅铝层在大洋洋底缺失,不是硅镁层,D错。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主要圈层的分布特征。
2.据监测,M火山喷发时间约8个月,大多数时间火山灰(图中灰白色部分)向东南方向飘去,火山灰几乎覆盖了整座山。
完成下列各题。
【1】该火山最有可能位于A.意大利B.美国西海岸C.菲律宾D.南美洲西海岸【答案】D【解析】读图,根据图中火山灰飘去的方向判断,该地至少8个月时间吹西北风,不会是季风区,意大利、美国西海岸位于北半球,受西风带影响时吹西南风,没有西北风,A、B错。
菲律宾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季风。
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也没有西北风盛行,C错。
南美洲西海岸受西风带影响地区,常年盛行西北风,D对。
【2】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幔C.地壳下部D.地壳上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组成该山体岩石是火山岩,岩浆来自地幔的软流层,所以组成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地幔,B对。
A、C、D错。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3.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
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习题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1年)
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2016年10月17日,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发生里氏6.2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结合以下图完成1~2题。
1.此次地震发生时,震源位于图中〔〕A.①—地壳B.②—地幔C.③—地核D.①—软流层2.地震造成多条道路局部路段道路垮塌、涵洞坍塌和路基下沉,这些直接转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A.岩石圈B.水圈C.生物圈D.大气圈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3~4题。
3.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A.纵波B.横波C.纵波和横波D.无法推断4.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A.5千米处B.17千米处C.33千米处D.2900千米处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6.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A.连续但不规那么B.主要由岩石组成C.无固定空间位置D.主要由气体组成2020年1月12日,菲律宾卡拉巴松地区的塔阿尔火山喷发,给四周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读图,完成7~8题。
7.受塔阿尔火山喷发活动影响较小的地球圈层是〔〕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地核8.喷发扩散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挨次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1.读地球内部圈层的局部示意图,图中表示岩石圈的是〔〕A.①B.②C.③D.①+③以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2~3题。
2.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C.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内部D.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3.假设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km处表示〔〕A.海平面B.莫霍界面C.岩石圈底面D.古登堡界面地球外表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自然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圈层结构基础过关练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9月8日12时49分在墨西哥沿岸近海(北纬15.05度,西经93.90度)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2.若此时在墨西哥湾海域有一艘海轮正在航行,在海轮上的人和在陆地上的人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A.都只上下颠簸B.不产生运动C.陆地上的人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海洋上的人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读“地球内部结构图”,回答下面两题。
3.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f界面从下往上时的变化是A.均加快,且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B.均加快,且纵波速度小于横波速度C.均减慢,且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D.均减慢,且纵波速度小于横波速度4一般认为,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来自A.a层内部B.d层内部C.c层内部D.e层内部下图为某地区海拔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
完成下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不均B.莫霍界面以上为岩石圈C.大洋地壳一定比大陆地壳厚D.莫霍界面是岩浆发源地读“地震波波速”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下面两题。
6.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横波传播速度快于纵波B.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C.横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D.纵波、横波波速均随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7.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C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B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A圈层最可能为熔融液态D.B和C圈层共同构成了岩石圈上天容易入地难。
虽然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太空遨游,可谓“上天有路”。
然而对于我们脚下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
目前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列两题。
8.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A.莫霍界面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D.地心附近。
9.如果人类有能力一直进入到地心,则下列有关入地过程中所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部各圈层密度是均匀的B.内部存在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的不连续面C.地球的外核为岩浆发源地D.自地表至地心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据《每日邮报》2015年12月4日报道,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两年来首次爆发,巨大的烟雾和尘埃冲破了西西里岛的天际线,带来了绚丽的自然美景。
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0.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A.地壳上部B.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C.下地幔D.地核11.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B.地壳是由岩石圈组成的C.图中①②③合称为岩石圈D.图中③包括软流层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下图中的甲、乙分别表示两种地震波在地球内部波速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①层中,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加快B.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C.甲波是横波、乙波是纵波D.甲波和乙波都无法通过地幔13.图中的X处波速变化明显,该处为A.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面B.内核与外核交界面C.莫霍界面D.古登堡界面2015年11月4日,印度尼西亚西努萨登加拉省龙目岛一座火山喷发,喷发的火山灰高达1500米。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4.火山熔岩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凝固下来,其大量的热能主要会散发到A.岩石圈中B.大气圈中C.水圈中D.地壳中15.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读2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图片体现出的地球外部圈层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17.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A.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B.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C.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D.主要成分是氮和氧能力提升练北京时间2017年10月22日22时21分,在南海海域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约5千米,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四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软流层B.地壳C.地核D.地幔2.岩石圈位于A.A顶部B.B的全部C.A的全部和B的顶部D.B的全部和C的顶部3.地震发生时,正在震中海域行驶的轮船上的游客会感到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上下颠簸4.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不同,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A.寻找地震中的幸存者B.探寻海底石油、天然气等C.准确预报地震D.研究地核的物质组成5.2015年12月16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科学家一起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打穿地壳与地幔边界”的尝试。
仅从地壳厚度考虑,本次试验地点最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C.四川盆地D.印度洋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
结合图回答下列两题。
6.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7.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自上而下明显加快五大连池风景区总面积1 060 km2 ,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
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形成了五大连池。
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下列三题。
8.(2019湖北宜昌一中高一上期中,★★☆)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9.(2019湖北宜昌一中高一上期中,★★☆)五大连池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外部圈层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10.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比较小B.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C.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D.①圈层厚度海洋大于陆地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莫霍界面等深度线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11.图中M的数值应是A.40B.42C.44D.4612.由图可知,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的厚度厚薄不一,陆地较厚B.地幔是由固态物质组成的C.地核是厚度最大的内部圈层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2017年11月28日,印尼巴厘岛,阿贡火山持续喷发,其火山灰高达2 000多米。
完成下题。
13.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喷发导致A.大气逆辐射减弱B.太阳辐射减少C.地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4.2018年9月28日下午,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随后引发大规模海啸。
此次地震和海啸,分别发生在图中A.Ⅰ、Ⅱ层B.Ⅲ、Ⅳ层C.Ⅴ、Ⅵ层D.Ⅱ、Ⅳ层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15.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双选)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由图中字母____表示的层次构成,上地幔由图中字母____表示的层次构成。
(2)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
(3)被认为是岩浆发源地的层次是____层,在图中用字母____表示。
图中A、B组成的圈层叫____。
(4)莫霍界面是字母____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
17.(疑难2,★★☆)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
(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
(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和____;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____之中;生物圈占有____圈的底部、____圈的全部和____圈上部。
这些圈层之间相互____、相互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4)请据图分析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基础过关练1.A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纵波、横波在经过这个不连续面时,其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
2.C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对海轮有影响的只能是纵波。
纵波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一致,所以,陆地上的人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而海轮上的人只能感觉上下颠簸,不能感觉左右摇晃。
3.C据所学知识可知,f为莫霍界面,地震波经过莫霍界面时,速度都增加,因此地震波在经过f界面从下往上时的变化是均减慢,纵波速度始终大于横波速度。
4.B 一般认为岩浆来自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软流层的深度在80一400km之间,故选B。
5.A地壳是指从地面到莫霍界面的深度范围,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个地方地壳厚度的大小,选项A正确。
6.D纵波波速较快,能通过固体、气体、液体,而横波波速较慢,仅能通过固体,故A、B、C选项均错误,D选项正确。
7.C C圈层为地壳,海洋地壳厚度小于陆地地壳,A选项错误;B圈层为地幔,横波可以通过,B选项错误;A圈层为外核,横波不能通过,可能为熔融液态,C选项正确;构成岩石圈的是C圈层和B圈层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部分),D选项错误。
8.C读图可知,地震波传播速度在2 900干米处突然下降,该处为古登堡界面,在其上部附近传播速度最快。
C选项正确。
9.B地球内部各圈层密度不同;内部存在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的不连续面;地球的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岩石圈部分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故B选项正确。
10.B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为岩浆,岩浆发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11.C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即图中①②③合称为岩石圈,故选C。
12.A图中横轴表示深度,从图中深度状况可以判断出①层指的是地壳和地幔部分,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加快,A选项正确。
①是地壳、地幔,②是外核,③是内核,B选项错误。
甲波波速快,为纵波;乙波波速较慢,为横波,C选项错误。
甲波和乙波均能通过地幔,D选项错误。
13.D图中的X处波速变化明显,该处深度约2 900千米,故为古登堡界面,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