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
促甲状腺激素偏低怎么办,要如何治疗
![促甲状腺激素偏低怎么办,要如何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ea4b0f6700abb68a982fbb4.png)
促甲状腺激素偏低怎么办,要如何治疗?
促甲状腺激素(TSH)是甲状腺功能的必备检查。
促甲状腺素本质为糖蛋白,由大脑垂体分泌释放。
其功能主要为: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调解甲状腺素的合成分泌,能促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如果甲状腺已被破坏,则不能产生此作用。
广州机关医院甲状腺中心专家提醒大家,促甲状腺激素偏低通常说明患者得了甲亢,如果甲功检查其他功能正常而仅仅是促甲状腺素偏低则可能是亚甲亢的征兆。
甲亢会严重危害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患上甲亢之后患者的新陈代谢会加快,患者会出现脖子粗、心慌气短、食欲增加、容易饥饿、体重下降、怕热爱出汗、心烦气躁等症状。
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眼突、眼皮闭不紧或者是双眼出现了复视等眼睛病变情况,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失明。
若出现了促甲状腺激素偏低而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还会引起很多其它的疾病,甲亢患者的氧消耗会增多,从而造成患者的肝脏出现相对供氧不足的情况,在分解代谢时则会明显的增加,从而导致肝糖原的耗损也会增加,各种营养物质比如说: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的消耗都会过多,从而则会引发肝病等等。
促甲状腺激素偏低是甲亢的表现,若你的T3,T4升高了,并有相应的甲亢症状(怕热、多汗、多食、消瘦等)那就需要按甲亢治疗。
那么促甲状腺素偏低要如何治疗呢?
广州机关医院首创的靶向腺体细胞定位抑制疗法+双向免疫调节疗法能够有效治疗甲亢,是国内外根治甲状腺疾病的最新方法,此项疗法经过数万例康复患者共同验证具有安全,无副作用,治愈率高,不开刀,无痛苦,不复发,不反弹,治疗时间短等特点。
甲状腺结节患者药物治疗效果评估
![甲状腺结节患者药物治疗效果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86ab2a5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e.png)
甲状腺结节患者药物治疗效果评估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
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药物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然而,药物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一、甲状腺结节的概述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现为结节。
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高,但单发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较高。
二、药物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原理目前用于治疗甲状腺结节的药物主要包括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和中药治疗等。
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的原理是通过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抑制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从而减少对甲状腺的刺激,达到缩小结节的目的。
中药治疗则多通过调理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以改善甲状腺的内环境,从而对结节的生长起到抑制或消散的作用。
三、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1、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测量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指标,观察结节在治疗前后的变化。
如果结节体积缩小、边界变得清晰、内部回声改善等,通常提示治疗有效。
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较大的结节或怀疑有恶变的结节,有时会采用 MRI 或 CT 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更详细地了解结节的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治疗后的变化。
2、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3、T4)等指标。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这些指标,以确保药物剂量合适,避免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肿瘤标志物检查:对于怀疑有恶变倾向的结节,可能会检测甲状腺球蛋白(Tg)、降钙素等肿瘤标志物。
如果治疗后这些标志物水平下降,提示治疗有效。
3、症状改善患者自身症状的改善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例如,原本因结节压迫导致的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得到缓解,或者结节引起的疼痛减轻等。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现状研究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047b32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d.png)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现状研究发布时间:2023-02-14T09:39:35.98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月18期作者:于星海孟凡石通讯作者[导读]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现状研究于星海 孟凡石通讯作者(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分化型甲状腺癌发作几率近年来呈逐渐升高趋势,该病主要联用手术和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方法,降低该病复发几率。
虽然该治疗方法虽然解决了复发率高的问题,但是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骨质疏松、多种情绪障碍、胰岛素抵抗等不良反应,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机制简要分析,然后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最后从心血管、骨代谢、神经与神经系统症状、糖脂代谢等方面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推广应用提供保障。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促甲状腺素;治疗机制;安全性前言:甲状腺癌根据组织学可以分类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
分化型甲状腺癌又可以分类为乳头状甲状腺癌和滤泡状甲状腺癌前者占全部甲状腺癌的75%,后者占16%。
乳头状甲状腺癌生长缓慢,恶性度较低,随年龄增长,肿瘤恶性度增加。
滤泡状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超过乳头状甲状腺癌,很少经淋巴结转移,一般通过血行向骨和肺等远处转移。
多见于中年女性和儿童,男女发病比例1:2~3,B超检查结节直径>1cm,实体性,可以与外周组织清楚地区分[1]。
1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机制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之所以联用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方法,是因为该细胞表明存在促甲状腺素受体,当采用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时促甲状腺素能够与受体结合并通过cAMP信号通路调节甲状腺特异基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钠碘转运酶的表达,这样能够间接达到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分化的目的。
T3抑制试验原理
![T3抑制试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ad89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3.png)
T3抑制试验原理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合成并释放到血液中的,它在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调节新陈代谢、控制生长发育和调节体温等。
甲状腺激素主要有三种形式:T4(甲状腺素)、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RT3(反T3)。
其中,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而T3是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主要甲状腺激素。
1.准备工作:在进行T3抑制试验之前,需要将患者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中暂时撤离,一般需要提前几周停止替代治疗。
2.给予T3:试验开始后,患者会被给予外源性的T3,通常是每天给予25-50微克的T3、外源性T3的摄入会抑制机体自身甲状腺的功能,从而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
3.甲状腺激素水平监测:在摄入外源性T3后,会定期测定患者的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T3、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
T3水平会因为外源T3摄入而升高,而T4和TSH水平则会下降。
4.持续观察:患者会在摄入外源T3一段时间后继续观察,通常是持续数周。
在此期间,会持续监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T3抑制试验的原理基于甲状腺的负反馈机制。
当机体内T3水平升高时,它会通过抑制垂体和下丘脑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产生来抑制甲状腺素(TSH)的分泌,减少甲状腺的激素合成和释放。
因此,给予机体外源性T3可以通过增加机体内T3水平来抑制TSH的分泌,从而降低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
T3抑制试验的结果会根据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症状来解释。
如果在给予外源T3之后,患者出现甲状腺素水平下降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那么可以判断甲状腺在机体中的调节能力较差,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如果在给予外源T3之后,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并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那么可以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说明甲状腺在机体中的调节能力正常。
总结:T3抑制试验是一种检测甲状腺功能的试验方法,通过给予机体外源T3来抑制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判断甲状腺在机体中的调节能力。
131I+TSH_抑制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
![131I+TSH_抑制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841757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4.png)
㊃07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1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1㊃论著㊃D O I:10.3969/j.i s s n.1672-9455.2024.01.016131I+T S H抑制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甲状腺功能㊁免疫功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薛媛,石昊ә,张杰,李二乐,拓明祥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陕西延安716000摘要: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 T C)术后采用131I+促甲状腺激素(T S H)抑制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㊁免疫功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㊂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97例D T 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7例(采用T S H抑制治疗)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131I治疗)㊂观察两组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清甲)的效果,以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 T3)㊁游离甲状腺素(F T4)㊁促甲状腺激素(T S H)及甲状腺球蛋白(T g)]㊁甲状腺抗体指标[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 R A b)㊁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 g A b)㊁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 P O A b)]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C D3+㊁C D4+㊁C D8+T淋巴细胞细胞亚群比例)变化㊂随访统计两组术后1㊁3年复发和转移情况㊂结果观察组完全清除率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两组F T3㊁F T4水平明显升高(P<0.05),T S H和T g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F T3㊁F T4㊁T S 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 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后,两组T R A b㊁T g A b㊁T P O A b水平及C D8+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 D3+㊁C D4+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观察组术后1㊁3年复发率分别为0㊁7.5%,转移率分别为2.5%㊁10.0%;对照组术后1㊁3年复发率分别为14.4%㊁22.8%,转移率分别为15.8%㊁28.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131I+T S H抑制治疗能够提高清甲效果,降低T S H㊁T g水平,维持甲状腺功能及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肿瘤复发㊁转移,提高患者预后㊂关键词:131I;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复发;转移中图法分类号:R73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24)01-0070-05E f f e c t s o f131I+T S H i n h i b i t i o n t h e r a p y o n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t h y r o i d f u n c t i o n,i m m u n e f u n c t i o n,r e c u r r e n c ea n d m e t a s t a s i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 t h y r o i d c a n c e r*X U E Y u a n,S H I H a oә,Z HA N G J i e,L I E r l e,T U O M i n g x i a n g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t o l a r y n g o l o g y H e a d a n d N e c k S u r g e r y,Y a n'a n M u n i c i p a l P e o p l e'sH o s p i t a l,Y a n'a n,S h a a n x i716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o f131I+T S H i n h i b i t i o n t h e r a p y a f t e r s u r g e r y i n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 t h y r o i d c a n c e r(D T C)a n d i t s e f f e c t s o n t h e t h y r o i d f u n c t i o n,i mm u n e f u n c-t i o n,r e c u r r e n c e a n d m e t a s t a s i s.M 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97p a t i e n t s w i t h D T C r e c e i v i n g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i n t h i s h o s-p i t a l f r o m J a n u a r y2018t o D e c e m b e r2019w 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s e l e c t e d a n d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57 c a s e s,a d o p t i n g t h e T S H i n h i b i t i o n t h e r a p y)a n d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40c a s e s,c o m b i n i n g131I t r e a t m e n t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c o n t r o l g r o u p)a c c o r d i n g t o d i f f e r e n t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 p l a n s.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r e s i d u a l t h y-r o i d c l e a r a n c e,l e v e l s o f t h y r o i d f u n c t i o n i n d e x e s[f r e e t r i i o d o t h y r o n i n e(F T3),f r e e t h y r o x i n e(F T4),t h y r o i d s t i m u l a t i n g h o r m o n e(T S H)a n d t h y r o g l o b u l i n(T g)],t h y r o i d a n t i b o d y i n d e x e s[t h y r o t r o p i n r e c e p t o r a n t i-b o d y(T R A b),a n t i-t h y r o g l o b u l i n a n t i b o d i e s(T g A b),t h y r o i d p e r o x i d a s e a n t i b o d y(T P O A b)]a n d i mm u n e f u n c t i o n i n d e x e s[C D3+,C D4+,C D8+T l y m p h o c y t e s u b s e t s r a t i o]w e r e o b s e r v e d i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T h e r e-c u r r e n c e a n d m e t a s t a s i s i n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1,3y e a r s i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w e r e f o l l o w e d u p a n d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a n a-l y z e d.R e s u l t s T h e c o m p l e t e c l e a r a n c e r a t e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a s72.5%,w h i c h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52.6%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P<0.05).A f t e r t r e a t-*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S F-264)㊂作者简介:薛媛,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疗研究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s i12657@126.c o m㊂m e n t,t h e F T3a n d F T4l e v e l s i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i n c r e a s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w h i l e t h e T S H a n d T g l e v e l s d e-c r e a s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T h e r e w a s n o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i n F T3,F T4a n d T S H l e v e l s b e t w e e n t h e o b s e r v a-t i o n g r o u p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P>0.05),b u t t h e T g l e v e l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i t h s t a t i s t i c a l d i f f e r e n c e(P<0.05).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t h e l e v e l s o f T R A b, T g A b,T P O A b a n d 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C D8+i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d e c r e a s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w h i l e 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 s o f C D3+a n d C D4i n c r e a s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b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m o r e o v e r t h e l e v e l s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e r e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w e r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P<0.05).T h e r e c u r r e n c e r a t e s i n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1a n d3y e a r s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e r e0a n d7.5%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n d t h e m e t a s t a s i s r a t e s w e r e2.5%a n d10.0%r e s p e c t i v e l y.T h e r e c u r r e n c e r a t e s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e r e14.4% a n d22.8%,a n d t h e m e t a s t a s i s r a t e s w e r e15.8%a n d28.1%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w e r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P<0.05).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131I+T S H i n h i b i t i o n t h e r a p y c o u l d i m p r o v e t h e e f f i c a c y o f c l e a r i n g n a i l,r e d u c e T S H a n d T g l e v e l s,m a i n t a i n t h e t h y r o i d f u n c t i o n a n d i m p r o v e t h e i mm u n e f u n c t i o n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i n h i b i t t h e t u m o r r e c u r r e n c e a n d m e t a s t a s i s,a n d i n c r e a s e t h e p r o g n o s i s a n d s u r v i v a l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K e y w o r d s:131I;t h y r o i d s t i m u l a t i n g h o r m o n e;i n h i b i t i o n t h e r a p y;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 t h y r o i d c a r c i n o m a; t h y r o i d f u n c t i o n;i mm u n e f u n c t i o n;r e l a p s e; m e t a s t a s i s分化型甲状腺癌(D T C)占全部甲状腺癌的95%以上,以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最为多见[1-2]㊂手术仍是D T C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术中切除甲状腺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并且甲状腺外组织受到侵犯时,手术难以完全切除病灶,残余甲状腺组织会增加术后复发㊁转移风险[3-4]㊂因此,促甲状腺激素(T S H)抑制治疗是D T C术后重要的一环,而131I治疗能有效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是治疗D T C术后远处转移灶的一种补充性方案,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㊁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5]㊂目前D T C术后采用131I+T S H抑制治疗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有学者对131I清除D T C术后残余甲状腺组织(简称 清甲 )的效果及其在中低危D T C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存在质疑㊂另一方面,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研究发现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存在着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6]㊂因此,本研究探讨了D T C术后采用131I+T S H抑制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甲状腺功能㊁免疫功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旨在为D T C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97例D T C患者为研究对象㊂其中男36例,女61例;年龄25~73岁,平均(52.5ʃ8.6)岁;病理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74例,甲状腺滤泡状癌23例;美国癌症联合会/国际抗癌联盟(A J C C/U I C C)分期:Ⅰ~Ⅱ期41例,Ⅲ~Ⅳ期56例;手术方式:全切66例,次全切31例㊂纳入标准:年龄>18岁;根据‘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7]进行甲状腺全切/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D T C;术后接受放射性131I和(或)T S H抑制治疗;无手术及131I治疗禁忌证;临床资料完整㊂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㊁其他恶性肿瘤㊁感染性疾病㊁血液系统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半年内有免疫抑制剂类药物㊁糖皮质激素㊁雌激素等服用史;患有精神㊁认知障碍性疾病;处于孕产期或哺乳期;治疗依存性差或因甲状腺功能亢进停药未完成治疗;既往颈部手术史㊁放疗史㊁碘药物治疗史;手术造成甲状旁腺损伤;再次入院复发;临床资料不完整㊂根据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7例(采用T S H抑制治疗)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131I治疗)㊂两组患者性别㊁年龄㊁病例类型㊁A J C C/U I C分期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㊂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本研究(审批号:K Y005)㊂1.2方法入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全切/次全切除术㊂对照组术后接受T S H抑制治疗,所用药物为左甲状腺素钠片[国药准字J20160065,默克制药(江苏)有限公司],空腹服用,每日剂量75~150μg/d,控制血清T S H水平在标准范围内㊂T S H抑制标准[8]:Ⅰ期控制水平ɤ0.10~0.30m U/L,Ⅱ~Ⅲ期控制水平为0.05~0.10m U/L,Ⅳ期控制水平< 0.05m U/L㊂治疗4~6周复查血清T S H水平,每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用药剂量,若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立即停药,根据医嘱调整治疗方案㊂观察组术后1个月予以131I治疗,首次治疗剂量70~100 m C i,经颈部C T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无残余甲状腺组织则判定为清甲成功,并经131I全身扫描证实无颈部浓聚灶及转移灶,再进行下一步治疗㊂T S H抑制治㊃17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1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1疗方法㊁剂量同对照组㊂131I治疗前2~4周停用甲状旁腺素制剂,禁用含碘药物/食物及碘造影剂,要求甲状腺球蛋白(T g)>30n g/m L,完善血常规㊁甲状腺功能九项㊁肝肾功能及胸部C T㊁颈部超声㊁甲状腺摄碘率等检查㊂治疗后6个月复查,判断是否再次进行131I 治疗㊂1.3观察指标(1)清甲效果比较㊂治疗完成后所有患者均进行131I全身扫描,评价清甲效果㊂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完全消失,血清T g水平正常;不完全清除:残留少量甲状腺组织或甲状腺组织缩小,血清T g水平正常或降低;无改变:残留甲状腺组织无改变,血清T g水平无变化或升高㊂(2)甲状腺功能比较㊂分别于治疗前㊁治疗后3个月抽取患者清晨空静脉血标本,采用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 T3)㊁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 T4)㊁T S H及T g水平㊂(3)免疫功能比较㊂分别于治疗前㊁治疗后3个月后采集患者清晨静脉血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 R A b)㊁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 g A 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 P O A b)等甲状腺抗体指标水平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C D3+㊁C D4+㊁C D8+T 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㊂(4)术后随访㊂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调查,时间截至2022年12月,随访期间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㊁颈部超声㊁T g检测及131I全身扫描等结果,观察记录两组术后1㊁3年复发及转移情况㊂复发/转移率=复发/转移的例数ː每组总例数ˑ100%㊂表1两组D T C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别n年龄(xʃs,岁)性别(男/女,n/n)A J C C/U I C分期(Ⅰ~Ⅱ期/Ⅲ~Ⅳ期,n/n)病理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状癌,n/n)手术方式(全切/次全切,n/n)对照组5753.2ʃ9.725/3223/3443/1441/16观察组4051.5ʃ11.211/2918/2231/925/15 t/χ20.7972.6950.2080.0550.961 P0.4280.1010.6480.8140.3271.4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㊂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两组清甲效果比较观察组完全清除29例(72.5%),不完全清除11例(27.5%);对照组完全清除30例(52.6%),不完全清除27例(47.4%)㊂观察组清甲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4,P=0.048)㊂2.2两组甲状腺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甲状腺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两组F T3㊁F T4水平明显升高,T S H和T g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 T3㊁F T4㊁T S H水平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 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2.3两组甲状腺抗体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两组T R A b㊁T g A b㊁T P O A b水平及C D8+比例明显降低,C D3+㊁C D4+比例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3㊂表2治疗前后两组甲状腺功能比较(xʃs)组别n时间F T3(p g/m L)F T4(n g/d L)T S H(μI U/m L)T g/(n g/m L)观察组40治疗前2.15ʃ0.320.62ʃ0.131.14ʃ0.2543.81ʃ11.42治疗后3.52ʃ0.64*1.05ʃ0.16*0.18ʃ0.03*15.75ʃ3.47*#对照组57治疗前2.13ʃ0.280.60ʃ0.111.12ʃ0.2643.69ʃ12.37治疗后3.43ʃ0.61*0.94ʃ0.14*0.23ʃ0.05*16.11ʃ3.64*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㊂2.4两组复发㊁转移情况比较随访期间,观察组共计复发3例,转移4例(包括颈部淋巴转移1例㊁远处转移3例);对照组共计复发13例,转移16例(包括颈部淋巴转移9例㊁远处转移7例)㊂观察组术后1㊁3㊃27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1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1年复发率㊁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4㊂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甲状腺抗体指标和T 淋巴细胞亚群比较(x ʃs )组别n时间甲状腺抗体指标(m I U /L)T R A bT gA b T P O A bT 淋巴细胞亚群(%)C D 3+C D 4+C D 8+观察组40治疗前85.52ʃ23.13426.13ʃ186.55524.07ʃ203.1152.12ʃ6.4328.14ʃ3.9837.64ʃ5.48治疗后49.23ʃ18.15*#229.39ʃ130.45*#337.08ʃ165.25*#68.25ʃ7.88*#43.26ʃ4.54*#26.67ʃ3.25*#对照组57治疗前85.47ʃ22.76425.96ʃ184.01523.98ʃ197.6952.16ʃ6.3728.17ʃ4.0337.57ʃ5.52治疗后54.78ʃ20.51*237.24ʃ133.06*354.27ʃ163.60*60.43ʃ7.41*37.16ʃ4.11*31.29ʃ3.43*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㊂表4 两组术后1㊁3年复发及转移情况比较[n (%)]组别n复发率术后1年术后3年转移率术后1年术后3年对照组578(14.4)13(22.8)9(15.8)16(28.1)观察组400(0.0)3(7.5)1(2.5)4(10.0)χ25.2943.9984.4894.689P0.0210.0450.0340.0303 讨 论目前采用手术切除治疗D T C 的患者预后相对良好,但术中切除甲状腺易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术后T S H 水平升高增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活性,一定程度上促进D T C 细胞生长,增加癌变风险[4]㊂现阶段,131I 和T S H 抑制治疗作为D T C 术后辅助治疗方法已获得临床认可,研究证实降低T S H 水平能够抑制甲状腺肿瘤生长,降低复发率㊁转移率[8-9]㊂循证医学证据也表明,术后T S H 水平<2mU /L 的D T C 患者较>2m U /L 患者相关病死率和复发率降低[10]㊂131I 释放的β射线可被甲状腺特异性摄取并聚集在甲状腺组织内,有利于杀灭残余甲状腺癌组织及隐匿微小病灶,对甲状腺内隐匿灶㊁颈部转移灶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灶等也能有效清除,降低复发的风险[11-12]㊂但部分学者对131I 治疗是否会影响T S H 水平仍存争议㊂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清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131I +T S H 抑制治疗能达到更好的清甲清灶 目的,提高临床疗效㊂对甲状腺功能的观察发现,治疗后两组F T 3㊁F T 4水平明显升高,T S H 和T g 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T g 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F T 3㊁F T 4㊁T S 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F T 3和F T 4是重要的甲状腺功能指标,二者高表达及T S H 水平下降多考虑为甲状腺功能亢进[13]㊂本研究表明,131I +T S H 抑制治疗能够有效发挥清甲和T S H 抑制作用,缩小肿瘤病灶,减少病灶转移,维持甲状腺激素在相对合理水平,降低对甲状旁腺的损伤㊂研究报道,D T C 术后血清T g 水平降低,一旦出现再次升高往往预示着有复发或转移灶出现[14]㊂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T g 水平明显降低,考虑与131I 清甲作用有关,其通过抑制T g 分泌来降低其表达,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㊂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弱,会促进肿瘤的发生[15]㊂甲状腺癌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6]㊂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T 淋巴细胞亚群C D 3+㊁C D 4+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 D 8+比例明显降低,观察组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提示131I +T S H 抑制治疗能够有效抑制T S H 分泌,131I 清除病灶和残余甲状腺组织,降低了肿瘤复发㊁转移风险,有利于病情缓解及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㊂研究表明,当甲状腺滤泡细胞发生损伤时,D T C 病理改变会促使机体产生T R A b ㊁T g A b ㊁T P O A b ,因而血清中T R A b ㊁T gA b ㊁T P O A b 水平升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变[16]㊂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血清T R A b ㊁T gA b ㊁T P O A b 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可见131I +T S H 抑制治疗能够通过降低T R A b ㊁T g A b ㊁T P O A b 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考虑T S H 抑制治疗减少了外源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131I 联合T S H 抑制治疗对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具有促进作用㊂术后观察随访发现,观察组复发率㊁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131I +T S H 抑制治疗能更有效降低D T C 术后复发㊁转移风险,提升患者预后㊂本研究对131I 治疗D T C 的清甲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进行验证,证实131I +T S H 抑制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不仅能提高临床清甲效果,还能更好地维持甲状腺正常生理功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升患者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值得临床推广㊂综上所述,131I +T S H 抑制治疗能够提高清甲效果,降低T S H ㊁T g 水平,维持甲状腺功能及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肿瘤复发㊁转移,提高患者预后㊂㊃37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1期 L a b M e d C l i n ,J a n u a r y 2024,V o l .21,N o .1参考文献[1]S C H L UM B E R G E R M,L E B O U L L E U X S.C u r r e n t p r a c-t i c e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 t h y r o i d c a n c e r[J].N a t R e v E n d o c r i n o l,2021,17(3):176-188.[2]I B R A H I M P A S I C T,G HO S S E I N R,S HA H J P,e t a l.P o o r l y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 c a r c i n o m a o f t h e t h y r o i d g l a n d:c u r-r e n t s t a t u s a n d f u t u r e p r o s p e c t s[J].T h y r o i d,2019,29(3):311-321.[3]张泽莲,邹丽,陈军,等.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的治疗进展[J/C D].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5(4):137-139.[4]田文,张浩.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9):1021-1028.[5]L I U J,L I U Y,L I N Y,e t a l.R a d i o a c t i v e i o d i n e-r e f r a c t o r yd i f fe r e n t i a t e d t h y r o i d c a n c e r a n d r e d i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t h e r a p y[J].E n d o c r i n o l M e t a b(S e o u l),2019,34(3):215-225.[6]吴凯锴,郇金亮,唐小龙,等.不同术式对甲状腺癌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和喉返神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5):593-596.[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J/C D].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9,13(1):1-15.[8]HA S H I MO T O S,B A N D O H,N O G U C H I E,e t a l.G e n ee x p r e s s i o n p r of i l i ng o f a n a p l a s t i c th y r oi d c a r c i n o m a a n d c o e x i s t i n g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 t h y r o i d c a r c i-n o m a u s i n g t h eN a n o S t r i n g n C o u n t e r s y s t e m[J].J C l i n O n c o l,2021,39(15):e18049.[9]李亮,牛高华,邱福轩.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J].实用癌症杂志,2019, 34(4):587-589.[10]陈勇,孔锡根.T S H抑制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4):174-176.[11]贾云翔,何兴明,卢万军,等.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性131碘的清甲疗效及影响因素[J].河北医学,2022, 28(5):818-822.[12]丁勇,马庆杰,王任飞,等.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前评估专家共识[J].中国癌症杂志,2019,29(10):832-840.[13]姜仲坪,魏捷,李文,等.手术+131I+T S H抑制治疗对Ⅳ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J].肿瘤药学,2018, 8(4):596-599.[14]何清,史育红,王朝点.甲状腺癌患者131I去除残余甲状腺治疗后血清T g㊁T g A b变化及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0,27(7):1157-1160.[15]李非凡,张尤历,闵静宇,等.外泌体介导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免疫异常[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2):245-248.[16]李亚洁.甲状腺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4):99-101.(收稿日期:2023-04-10修回日期:2023-10-22)(上接第69页)[15]F U S,WA N G J,HA O C,e t a l.T e t r a m e t h y l p y r a z i n e a-m e l i o r a t e s d e p r e s s i o n b y i n h i b i t i n g T L R4-N L R P3i n-f l a mm a s o m e s i g n a l p a t h w a y i n m i c e[J].P s y c h o p h a r m a-c o l o g y,2019,236(7):2173-2185.[16]K O R KMA Z H I,U L R I C H M M W,ÇE L I K G,e t a l.N O X2e x p r e s s i o n i s i n c r e a s e d i n k e r a t i n o c y t e s a f t e r b u r ni n j u r y[J].J B u r n C a r e R e s,2019,6(2):2-9.[17]N A J A F I M,S H I R A Z I A,MO T E V A S E L I E,e t a l.M e-l a t o n i n m o d u l a t e s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N O X2a n d N O X4f o l l o w-i n g i r r a d i a t i o n i n t h e l u n g[J].C u r r C l i n P h a r m a c o l,2019,17(19):147-153.[18]MUÑO Z M,LÓP E Z-O L I V A M E,R O D RÍG U E Z C,e ta l.D i f f e r e n t i a l c o n t r ib u t i o n o f N o x1,N o x2a n d N o x4t ok i d n e y v a s c u l a r 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 a n d e n d o t h e l i a l d y s f u n c-t i o n i n o b e s i t y[J].R e d o x B i o l,2019,16(8):71-76. [19]C HA N G J,Z HA N G Y,L I Y,e t a l.N r F2/A R E a n d N F-κB p a t h w a y r e g u l a t i o n m a y b e t h e m e c h a n i s m f o r l u t e i n i n h i b i t i o n o f h u m a n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c e l l[J].F u t u r e O n c o l, 2018,14(1):44-49.[20]MO S S O VÁZ Q U E Z J L,MO S S O L D,MO S S O L A R A JL,e t a l.P a i n d i s t r a c t i o n d u r i n g a m b u l a t o r y s u r g e r y:v i r-t u a l r e a l i t y a n d m o b i l e d e v i c e s[J].C y b e r p s y c h o l B e h a v S o c N e t w,2019,22(1):15-21.[21]C O S T A G L,N A S T A S I B,S P A D O L A F,e t a l.E f f e c t o f l e v o b u p i v a c a i n e,a d m i n i s t e r e d i n t r a p e r i t o n e a l l y,o n p h y s i-o l o g i c a l v a r i a b l e s a n d o n i n t r a s u r g e r y a n d p o s t s u r g e r y p a i n i n d o g s u n d e r g o i n g o v a r i o h y s t e r e c t o m y[J].J V e t B e-h a v,2019,30:33-36.[22]Z HA N G Y,Z HO N G G J,C H E N F L,e t a l.L e v e l o ft u m o r r e c u r r e n c e r e l a t e d f a c t o r s P G E2a n d I L-2i n p a-t i e n t s w i t h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m a l i g n a n c y a n d t h e c o r r e l a-t i o n w i t h c l i n i c a l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J].O n c o l P r o g,2019,19(8):417-423.[23]P E R R Y J A,D O U G L A S H.I mm u n o m o d u l a t o r y e f f e c t so f s u r g e r y,p a i n,a n d o p i o i d s i n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J].V e tC l i n N o r t h A m S m a l l A n i m P r a c t,2019,49(6):981-991.[24]WA N G Y,L I U Z,C H E N S,e t a l.P r e-s u r g e r y b e l i e f s a-b o u t p a i n a n d s u r g e r y a s p r e d ic t o r s o f a c u t e a nd c h r o n i cp o s t-s u r g i c a l p a i n:a p r o s p e c t i v e c o h o r t s t u d y[J].I n t J S u r g,2018,52:50-55.(收稿日期:2023-04-26修回日期:2023-10-22)㊃47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1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1。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法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法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效果观察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66e6f0e03d8ce2f006623f6.png)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法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常见疾病[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探讨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在这种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方法选取并分析我院从2009年至2011年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全过程的各种数据。
所有的患者采用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进行治疗,术后不存在复发的情况同时转移率为零。
结果我院从2009年至2011年接收的患者在手术治疗中采用全切或近全切的方法,手术之后所有的患者接受了tsh抑制治疗或者是甲状腺素的代替治疗。
所有的患者据此分成了两组。
经过随访和对比发现,接受tsh抑制治疗3年、4.59年和10年的患者的治愈率为98.42%、93%及76%,而接受甲状腺素代替治疗的患者治愈率分别是93.26%、83.15%及50.34%。
结论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针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tsh抑制疗法比较好,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康复。
【关键词】 tsh抑制疗法;分化型甲状腺癌;治愈率;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15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94-02甲状腺在我们的身体机能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健康的身体必须具备良好的甲状腺。
虽然甲状腺癌在全身恶性肿瘤中的比例不是很大只有1.48%左右[2],不过它是内分泌系统经常出现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以及不合理的生活规律使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恶性度都不高,而且经过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之后,大部分患者都会痊愈。
采用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对减低患者术后转移率和复发率有很大的意义。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09年至2011年120例患者,综合分析他们的资料。
其中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80例,男女比例为2:1;年龄在19至79岁,平均年龄为46岁;经过诊断发现在这120例患者中,乳头状癌有76例,呈现滤泡状癌的患者有15例,剩下的29例患者为合并淋巴结转移;诊断之后经过测评发现一度患者有15例,二度患者有25例,三度患者有43例,五度患者有37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期间骨质疏松风险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期间骨质疏松风险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972c0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c.png)
·论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期间骨质疏松风险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梁冠冕莫康楠毛娟妃施秀苇王兰屠奕DOI :10.13558/ki.issn1672-3686.2021.003.004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9KY331)作者单位:310022浙江杭州,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通讯作者:莫康楠,Email :***************[摘要]目的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长期行促甲状腺激素(TSH )抑制治疗期间骨质疏松风险,并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接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TSH 抑制治疗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骨质疏松一分钟测试法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 )进行骨质疏松风险筛查,并根据结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300例接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TSH 抑制治疗的患者中,66.00%的患者存在骨质疏松风险;OSTA 显示该组患者骨质疏松低度风险为96.00%,中度风险为1.00%,高度风险为3.00%。
患者的服药剂量、性别、绝经、婚姻状况、医保支付类型以及是否知晓甲状腺癌术后激素治疗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是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结论大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TSH 抑制治疗患者都存在患有骨质疏松的风险,但多为低度风险。
患者对骨质疏松的防范意识普遍不高。
[关键词]甲状腺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骨质疏松Screening of osteoporosis risk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during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inhibition therap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LIANG Guanmian ,MO Kangnan ,MAO Juanfei ,et al.Department of Head and Neck Surgery ,Cancer Hospital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ngzhou 31002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of osteoporosi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during long-term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inhibition after surgery and explore its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 Totally 300patients who received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inhibition therapy were enroll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The 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osteoporosis a minute test and the Asian osteoporosis screening tool (OSTA )screening were used to screen the risk of osteoporosis.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Results Among 300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who received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inhibition therapy ,66.00%of them were at risk of osteoporosis.OSTA showed that the low risk ,moderate risk and high risk of osteoporosis in this group were 96.00%,1.00%,and 3.00%respectively.The dose of medication ,sex ,menopause ,marital status ,type of medical insurance payment ,and knowledge that hormone therapy after thyroid cancer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osteoporosis.Conclusion Most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treated with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inhibition have a low risk of osteoporosis.The prevention awareness of osteoporosis in patients is generally not high.[Key words]thyroid cancer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inhibition therapy ;osteoporosis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引发大众、医务人员及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甲状腺癌术后TSH抑制策略
![甲状腺癌术后TSH抑制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14d1c0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4.png)
甲状腺癌术后TSH抑制策略甲状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术后的治疗中,TSH抑制策略被广泛应用。
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脑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刺激甲状腺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促进正常甲状腺功能。
术后TSH抑制的目的是降低甲状腺癌复发的风险,增加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对于术后TSH抑制的最佳策略仍存在争议。
根据甲状腺癌的特点和个体化细分,术后TSH抑制策略一般可分为高、中和低风险三个层次。
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包括年龄大于45岁、肿瘤大于4cm、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建议进行更为积极的TSH抑制,以维持较低的血清TSH水平。
常规的抑制目标是将TSH抑制至低于0.1 mU/L的水平。
这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LT4)来实现,通常以甲状腺素替代剂的最高剂量进行治疗。
对于中风险患者,包括年龄在18-45岁、肿瘤大小在1-4cm、淋巴结转移等,建议进行中等程度的TSH抑制。
抑制目标是将TSH抑制至0.1-0.5 mU/L的水平。
这样的抑制程度可能需要给予较低剂量的LT4来实现。
对于低风险患者,包括年龄小于18岁、原发肿瘤小于1cm、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等,一般不需要进行TSH抑制治疗。
对于该患者群体,仅需要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以避免促进肿瘤生长。
此外,术后TSH抑制治疗的持续时间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通常,高风险患者需要长期进行TSH抑制治疗,可能需要终身服药。
对于中风险患者,抑制治疗一般持续3-5年。
尽管低风险患者不需要进行抑制治疗,但他们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以确保疾病的稳定。
总的来说,术后TSH抑制策略应根据个体化情况制定。
这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风险特征、并发症风险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高龄患者可能不适合过于激进的TSH抑制治疗,因为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因此,在制定TSH抑制策略时,需谨慎权衡风险和利益,确保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同时,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和TSH水平,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临床意义
![202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c8133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9.png)
202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临床意义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是腺垂体细胞分泌的重要激素,属于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0kD o TSH的分泌受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的兴奋性和生长抑素的抑制性的影响,并受甲状腺素的负反馈调节。
TSH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甲状腺上皮细胞的代谢及胞内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呈高柱状增生,促进甲状腺细胞碘的摄取与甲状腺球蛋白的碘化,从而加快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TSH检测的适应证TSH检测的适应证:①原发性甲亢或甲减的一线检测。
②对怀疑甲状腺激素耐受者,与FT4、T3(FT3)联合测定。
③对继发性甲状腺功能障碍,与FT4联合测定。
④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筛检。
⑤在甲状腺素替代或抑制疗法中,用于T4治疗的监测。
⑥对高催乳素血症的评估。
⑦对高胆固醇血症的评估。
检测方法TSH测定均为免疫化学法,根据标记物不同有放免、酶免、荧光免疫、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等多种试剂盒可供选用。
一般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法。
参考区间化学发光法:0.34~5.60μU∕ml;电化学发光法:0.27~4.20mU∕L.参考区间可因方法、仪器、试剂不同而有不同,因此,各实验室应根据试剂说明书和临床实践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
注意事项1.由于TSH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不受TBG浓度影响,也较少受影响T3、T4的非甲状腺疾病的干扰,并且在测定时受其他干扰因素比测定甲状腺激素少,由此,现在国内外均推荐以血清TSH测定作为甲状腺功能亲乱的首选筛查项目。
2.样本在2~8。
C可保存7天,在-20。
(:可保存1个月,避免反复冻融。
冷藏的试剂和样本应在室温中平衡至20~25°C;避免过度振荡产生泡沫影响测定。
3.应注意患者体内可能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若样本中TSH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配套的稀释剂进行稀释。
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原则
![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545897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c.png)
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原则
谷卫
【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
【年(卷),期】2022(34)5
【摘要】根据滕卫平教授团队的TIDE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2000-2003年发病率为4.9%,而2003-2011年上升至20.1%。
甲状腺癌患者
多数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都需要进行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
用甲状腺素(L-T4)治疗的初宗是基于TSH可刺激甲状腺细胞增殖、放射性碘摄取和甲状腺球
蛋白(Tg)的产生。
因此,甲状腺激素可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血清TSH水平,从而抑制残余肿瘤组织的生长。
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中,用L-T4抑制TSH可以防止肿瘤复发,将循环中TSH降至0,4mU/L的优甲乐剂量能够最大程度地抑制血清Tg。
在此理论基础上是否TSH抑制得越低越好?长期处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状态对机体有什么不良影响?如何将这一长期治疗行为做得规范?这些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
【总页数】4页(P563-566)
【作者】谷卫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1
【相关文献】
1.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心房颤动、心室重构及心肌相关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2.女性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对性激素水平和月经情况的影响
3.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对体内性激素水平影响
4.育龄期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对月经状况、性激素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5.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疗效对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腺癌术后相关激素水平及TSH抑制治疗合适介入时间评价
![甲状腺癌术后相关激素水平及TSH抑制治疗合适介入时间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8893d982e3f5727a4e96296.png)
甲状腺癌术后相关激素水平及TSH抑制治疗合适介入时间评价发表时间:2019-03-27T14:17:04.6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作者:曹钦光[导读] 探讨甲状腺癌术后相关激素水平以及对患者实施TSH(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最佳介入时间。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7月—2018年06月收治的7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曹钦光(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云南曲靖 655000)【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相关激素水平以及对患者实施TSH(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最佳介入时间。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7月—2018年06月收治的7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就其术后相关激素水平,利用电化学免疫法进行观察,并且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完成对应分组;A1组(35例):选择全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A2组(35例):选择单侧腺叶以及峡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相关激素水平差异以及TSH抑制治疗时间。
结果:对于A1组患者完成手术后,F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以及血清T3(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手术后次日,表现出最高的FT4(游离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以及血清T4(甲状腺素)水平,之后逐渐下降,最终<参考值低限;手术后次日,表现出最低的血清TSH水平,之后逐渐上升,最终>参考值高限;A2组患者完成手术后第3d,表现出最低的血清FT3水平以及血清T3水平,之后逐渐提升,但是同术前比较,仍然较低;手术后次日,表现出最高的血清FT4水平以及血清T4水平;之后逐渐降低,并且同手术前比较,显著降低;手术后次日,表现出最低的TSH水平,之后逐渐提升,在>1w,同术前水平相接近,在>2w,参考值高限最终达到。
结论:临床针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就其相关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分析,针对TSH抑制治疗的最佳介入时间可以有效明确。
【关键词】甲状腺癌;相关激素水平;TSH抑制治疗;介入时间【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151-02 甲状腺癌作为头颈部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上升程度尤为显著,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在确定临床术式期间,对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加以明确意义显著[1]。
甲状腺癌术后TSH抑制治疗
![甲状腺癌术后TSH抑制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2f8982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1.png)
mU/L 时即可明显改善总体预后,而进一步抑制到 < 0.1 mU/L 时只会 增加副作用而不会改善预后,目前国际上总的趋势是对低危 DTC 患 者的 TSH 抑制目标有所放宽; • Tg 监测不到的情况下,低危 DTC 患者术后 TSH 抑制到 0.5 ~ 2.0 mU/L 即可。
9. 不是所有甲状腺癌患者都适合 TSH 抑制治疗
•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癌细胞 表面都有 TSH 受体表达,对那些不表达 TSH 的甲状腺癌,如未分化癌、髓样癌, 即使将 TSH 抑制到很低的水平也不能抑制 肿瘤生长,换句话说,这些甲状腺癌患者 不适合采取 TSH 抑制治疗。
• (2)为了不影响药物吸收,服药时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 一段时间。与高血压药物、维生素、滋补品间隔 1 小时, 与含铁、钙食物或药物间隔 2 小时,与奶、豆类食品间隔 4 小时,与消胆胺或降脂树脂间隔 12 小时。
• (3)部分病人需要根据冬夏季节 TSH 水平的变化调整 LT4 用量,冬天需加量,夏天要减量。
• (4)针对药物漏服情况,如偶尔一次漏服,可在次日服 用双倍的剂量;如果漏服不止一天,应坚持多天服用双倍 的剂量,直到补够漏服的剂量。
8. 不良反应的监测
• 在进行 TSH 抑制治疗前,应先对患者进行 心血管及骨密度方面的检查与评估。在启 动 TSH 抑制治疗后,需要继续定期检查和 随访,检查项目包括心电图、骨密度、骨 转化标志物以及血、尿的钙磷水平等等。
及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 又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按患病率排序,依次是乳头状癌 > 滤泡状 癌 > 髓样癌 > 未分化癌;按恶性程度排序, 依次是未分化癌 > 髓样癌 > 滤泡状癌 > 乳 头状癌。
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替代治疗及抑制治疗
![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替代治疗及抑制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7fc452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3.png)
03
甲状腺癌手术后替代治疗与抑制治疗
的比较
治疗效果的比较
替代治疗
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模拟正常 甲状腺的功能,以维持身体的正
常代谢。
抑制治疗
通过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 的分泌,降低TSH水平,从而抑
制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
治疗效果
替代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甲状 腺功能正常,而抑制治疗的主要 目的是抑制肿瘤生长。因此,在 治疗效果上,抑制治疗更为直接
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治疗方
案的风险和益处,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抑制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
治疗效果
抑制治疗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但总体来说,大多数患者经过合理的抑制治疗后 ,病情可以得到控制,生存期得到延长。
副作用
抑制治疗的副作用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患者应在医 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副作用。
抑制治疗
适用于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的高风险患者,以及需要控制 肿瘤生长的患者。
适用人群的比较
抑制治疗的适用人群更为广泛,包括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 和需要控制肿瘤生长的患者。而替代治疗主要适用于需要 补充甲状腺激素的患者。
04
甲状腺癌手术后替代治疗及抑制治疗
的临床实践
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制定
替代治疗
甲状腺癌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接受 替代治疗,如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治疗方案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制定。
和有针对性。
副作用的比较
替代治疗
长期替代治疗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 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抑制治疗
副作用的比较
两种治疗方法都可能带来一定的副作 用,但抑制治疗的副作用相对更严重, 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管理。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CD44V6、FT3、FT4水平的影响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CD44V6、FT3、FT4水平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b41dee96529647d272852a8.png)
1 Ciesielski M ,Kruszewski W J,W alczak J,et a1.Analysis of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ollowing surgery for gastric cancer.Surgeon vol—
10 Kwon CH ,Park HJ,Choi Y ,et a1.TWIsT mediates resistance tO paclita·
xel by regulating Akt and Bcl-2 expression in gastric cancer cells[J]. Tumour Biol,2017;39(10):1010428317722070.
· l1lO ·
中 国 老年 学 杂 志 2018年 3月第 38卷
况 。本次 研究 结果 显 示 ,在 紫 杉 醇脂 质 体方 案 治 疗 的 基础 上联 用 贝伐珠 单抗 治疗 老年 晚期 胃癌 可有 效抑 制 肿瘤 的 侵 袭 与 转 移 ,降 低 血 清 CEA、CA199、MMP-2、 MMP-9水 平 ,分 析其 原 因 主要 是 因 为 贝伐 珠 单抗 能 够 促进 化疗 药 物到 达肿 瘤 之 间 或 肿瘤 组 织 内部 ,与 紫 杉 醇脂 质 体方 案联合 治 疗 时 ,可 以促 进 紫 杉 醇脂 质 体 方 案药 效 的发挥 ,发 挥抗 肿瘤 作用 ,进 而可有 效 抑制肿 瘤 的侵 袭 与转 移 ,使 CEA、CA199、MMP-2、MMP-9水平 降 低 。 同时 ,本 研究 也说 明 紫杉 醇 脂 质 体 方 案 的基 础 上 联 用 贝伐珠单 抗 治疗 老年 晚期 胃癌 并不会 增 加不 良反 应 的发 生 ,具 有较 高 的安 全性 。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效果的探讨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效果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edae20ae87101f69e3195a9.png)
Au g , 2 7 ( 4 ) : 2 1 6 - 2 1 8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i a t i o n s o f t h e s e r u m T S H l e v e l a n d t h e 2 y e a r r e c u r r e n c e r a t e a f t e r t h y —
疗 能 明显 缩 短其 达 到 T S H平 稳 的 时 间 , 并 且 降低 术 后 的 复发 率 。 关 键 词: 甲状 腺 激 素 ; 结 节性 甲状 腺 肿 ; 甲状 腺 切 除术 ; 抑 制
文 献标 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1 — 0 0 2 5 ( 2 0 1 3 ) 0 4 — 0 2 1 6 — 0 3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8 1 . 3
结节性 甲状腺肿术后 促 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效果的探讨
孟 繁杰 , 李 燕书 , 马 顺茂 , 王海 刚 , 张立 献 , 曹 斌
L-T_4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抑制性治疗
![L-T_4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抑制性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ec44b0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5.png)
L-T_4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抑制性治疗
刘玥;赵咏桔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年(卷),期】2005(25)6
【摘要】良性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上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左旋甲状腺素(L-T4)抑制性治疗,但目前对于L-T4抑制性治疗还存在着很多争议,如L-T4抑制性治疗的疗效,L-T4的应用指征和促甲状腺激素的抑制程度与L-T4治疗效果等.近年来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L-T4抑制性治疗能显著抑制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生长,将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在0.1~0.3 IU/L疗程维持在12个月左右即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长期应用可能对心血管和骨骼系统产生影响.【总页数】3页(P374-376)
【关键词】左旋甲状腺素;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结节;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抑制性治疗;L-T4;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激素水平;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效果;促甲状腺激素;临床常见
【作者】刘玥;赵咏桔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1;R364.5
【相关文献】
1.L-T4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抑制性治疗 [J], 刘明;赵咏桔
2.左旋甲状腺素对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的抑制性治疗 [J], 刘玥;王燕;王曙;陆洁莉;詹维伟;宁光;赵咏桔
3.左旋甲状腺素抑制疗法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J], 岳鸿
4.左旋甲状腺素抑制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的可行性研究 [J], 王辉辉
5.左旋甲状腺素抑制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的可行性研究 [J], 王辉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腺癌术后TSH抑制策略精编WORD版
![甲状腺癌术后TSH抑制策略精编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aa4951b90d6c85ed3ac61e.png)
甲状腺癌术后T S H抑制策略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甲状腺癌术后T S H抑制(优甲乐治疗)策略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术后必需进行TSH(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其目的是一方面纠正甲状腺切除后甲状腺激素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目的,抑制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生长。
因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细胞一样,细胞表面都有TSH的受体表达。
因此分化型甲状腺癌受TSH的刺激而生长,如果能将TSH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就会受到抑制。
TSH的抑制是通过补充外源性甲状腺素(国内常用左甲状腺素,也称优甲乐)来反馈性抑制脑垂体分泌TSH来实现。
TSH抑制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复发、转移和癌症相关死亡的关系密切,特别是对高危DTC者,这种关联性更加明确。
TSH>2mU/L时癌症相关死亡和复发率增加。
高危DTC患者术后TSH抑制到<0.1mU/L时,肿瘤复发,转移显着降低,低危DTC患者术后TSH抑制到0.1~0.5mU/L时即可明显改善总体预后,而进一步抑制到<0.1mU/L时只会增加副作用而不会改善预后。
当然,那些不表达TSH的甲状腺癌,如未分化癌,髓样癌,某些低分化的DTC,即使将TSH抑制到很低的水平也不能抑制肿瘤生长。
TSH抑制治疗副作用是超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会造成亚临床甲亢,长期TSH抑制会影响DTC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心脏负担和心肌缺血(尤其在老年患者),引发或加重心率紊乱(特别是房颤),导致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增高。
TSH抑制的另一副作用是增加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严重时会出现病理性骨折。
TSH抑制治疗的最佳目标值是即能降低DTC的复发、转移,又能减少外源性亚临床甲亢导致的副作用。
对于个体来说,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应评估患者的肿瘤复发危险度和副作用风险度,采取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
• 通过超生理剂量的T4抑制血清TSH水平,可以减少肿瘤复发的危险。 目的是一方面供应机体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另一方面抑制肿瘤的复发 。 • TSH抑制治疗的理论基础是TSH与癌细胞表面的TSH受体结合,通过 cAMP信号通路调节甲状腺特异基因(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过氧化 物酶及点转运体等)的表达,也能调节细胞的增值分化。
相关研究
• 李建岳等的研究证实,分化良好的甲癌行患侧叶及峡 部切除后,不服用甲状腺素片或仅服甲状腺素片3060mg/d的患者,术后3-4年内有20%的复发率,20%23.3%有甲低,53.3%~56.7%有高TSH血症;而口服 80~120mg/d及160~200mg/d组患者术后均无高TSH 血症和甲低,且9年内无复发,但15年后均发生甲亢。
附加内容
131I治疗随访停药时间
• 一般认为TSH高于30uIU/ml,DTC才会有良好的摄碘能力 ,这就要求患者停止抑制治疗4~6周。 • 根治术后4周是行131I去除治疗的最佳时间;131I去除治疗 后首次随访,停服甲状腺素时间以3周为宜;如果随访证 实甲状腺去除彻底无转移,以后随访停药时间可以调整 为2周;如果甲状腺去除不彻底或有转移,停药时间以3 周为宜。
相关研究
• Mazzaferri 对无远处转移患者的长达30年的回顾性随 访研究提示:抑制治疗复发率远低于未治疗组(20% 对30%,P<0.01), • Howen 的回顾性研究发现,TSH>4.5mU/L时是患者 死于肿瘤的独立预测因子,而TSH>2mU/L时同样与 肿瘤特异性死亡和复发相关,但TSH在0.1mU/L和 0.4mU/L的患者死亡率与复发率无相关。
目标
ATA观点认为:
目标
ETA也提出了相似的建议但在 用量和随访时间上稍有不同:
附加内容
• 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在儿童霍奇金性淋巴瘤放疗后甲低 的预防中的应用 • 充分抑制治疗组患儿8年甲功残存率为75%±15%,而不 充分抑制治疗组患儿的加工残存率为0%(P=0.009)
附加内容
• 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对患者情感与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 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执行功能、反应速度与注意力有明 显的下降,且与抑郁的程度成负相关。但在斯特鲁测验 和记忆广度试验上与对照组没有差异。
应用
• 甲状腺结节:非毒性甲状 腺肿
消失 8% 明显 减轻 36% 稍有 反应 30% 无反 应 25%
• 甲状腺癌:分化型甲状腺 癌
用量
• 补充的甲状腺激素剂量到足以抑制TSH对TRH的反应 时,TSH分泌生理性节奏的波动消失。 • Lamberg的研究发现200-250ug的甲状腺已经能够充 分抑制TSH对TRH的反应。
相关研究
• 长期的回顾性研究表明,把TSH控制在<0.1mU/L的极 低的水平对Ⅲ、Ⅳ期患者的肿瘤死亡率与复发率有重 要的意义,但在低危组患者中,其意义就没有那么明 显了。 • 甲状腺球蛋白与影像学报告正常的低危组患者的血清 TSH水平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对抑制治疗有明显 并发症的患者也可以酌情调整TSH的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