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泉映月》看二胡演奏特色
二泉映月赏析
二泉映月赏析《二泉映月》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二胡曲,由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创作。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情感深沉,有着非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以下是对这首曲子的赏析。
1.曲名与主题:《二泉映月》这个曲名暗示了这首曲子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在月光下倾诉自己的不幸。
曲名中的“二泉”指的是天下第二泉,但曲子并不主要描写其美景,而是借景抒情。
2.旋律与情感:这首曲子的旋律非常优美,充满了江南音乐的特色。
其旋律婉转深沉,真挚动人,透露出一种劳动人民的质朴气息。
然而,在这优美的旋律背后,却隐藏着演奏者内心的痛苦和愤怒。
这种情感在曲子中得到了层层深化,使听众能够感受到阿炳对坎坷命运的愤懑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结构与层次:《二泉映月》的曲体结构是变奏曲,这使得音乐形象能够得到层层深化。
全曲通过多次变奏,使阿炳的情感得到充分表达。
乐曲的后半部分,音乐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积聚起来的感情迸发了,乐曲推向高潮,强烈而激愤,显示了阿炳特有的气质和魄力。
4.演奏技巧:在演奏方面,《二泉映月》对演奏者的要求非常高,需要运用丰富的演奏技巧来表达曲子中的情感。
演奏者需要运用滑音、颤音等技巧来表现出曲子中的凄凉和激愤之情。
同时,演奏者还需要注重节奏和音量的控制,使曲子能够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
5.艺术价值:《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优秀的二胡曲,更是一首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
它深刻地反映了阿炳对旧社会的愤怒控诉和反抗,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质朴情感的倾诉。
这首曲子已经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总的来说,《二泉映月》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特色的二胡曲,它通过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演奏技巧表现出了阿炳内心深处的痛苦、挣扎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这首曲子不仅是二胡音乐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
阿炳《二泉映月》赏析
音乐鉴赏论文题目:阿炳《二泉映月》赏析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专业:通信工程2班姓名:……指导老师:……摘要《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
关键字:二泉映月阿炳赏析目录摘要 (I)目录 (II)一、《二泉映月》乐曲及名字的来源 (1)二、作者阿炳坎坷的一生 (2)三、《二泉映月》旋律分析 (3)四、《二泉映月》对后世的影响 (4)五、《二泉映月》流传于世的分析 (4)六、总结 (5)参考文献 (6)阿炳《二泉映月》赏析选修课我选择了音乐鉴赏主要是为了放松心情,因为只有在听音乐时,才能彻底解放我们的双手,让耳朵充分感受音乐的洗涤。
音乐是无界的艺术,的确是这样,一个人不论国界,不论种族,不论年龄,而且不管他知道多少乐理知识,只要他能听到声音,都可以都可以从音乐中感受到乐曲给人们带来的喜怒哀乐各种感情变化,感受音乐无穷的魅力。
我喜欢听音乐——轻松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放松,将烦恼先搁置一旁,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欢愉;悲怆的音乐,能够使人和乐曲倾诉者一起分担那份来自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哀伤。
尽管音乐是不分国界,不分贵贱的,但我想一定的乐理知识对上音乐类选修课还是必要的,上本课程时,我想我做到了心无旁骛,尽情享受音乐,将烦恼暂且搁下。
尽管有时听不懂乐曲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但是或多或少的了解了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在课堂中我见识了许多中外乐器,欣赏了许多中外名曲,也许是文化差异,艺术品位不同,还是对中华民族特有的乐器比较情有独钟,尤其是有节课讲到二胡,其中《二泉映月》、《赛马》、《光明行》等,让人听后感叹中华民族器乐的无限魅力。
而且在这些曲子中也许是对阿炳坎坷的一生与《二泉映月》悲凉的曲调的共鸣,我对其倍感兴趣。
其实早在接触二胡的时候就听说过《二泉映月》,觉得这么有名的一首曲子肯定非常好听,只是听这个名字觉得肯定是一首意境深远,宛转悠扬的歌曲。
二胡作品_二泉映月_赏析_王海玲
94二○一二年第二期华章M a g n i f i c e n t W r i t i n g王海玲,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作者简介:二胡作品《二泉映月》赏析王海玲(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阿炳的代表作《二泉映月》是一首独创的音乐作品,它有着深刻的内涵、唯美的艺术品味以及永恒的艺术魅力,这三个方面展现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二泉映月》;内涵;艺术特征;魅力《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代表作,集中地体现了阿炳刚毅的性格和悲愤、抗争、挣扎的情绪,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阿炳所创作和演奏的《二泉映月》,深沉内在、委婉流畅、刚柔并蓄、跌宕起伏、富有神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1、《二泉映月》定名的由来阿炳,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出生于1893年。
阿炳从小就酷爱音乐,中年时期双目失明,此后不得不经常在无锡以沿街演奏各种乐器、演唱民歌、说唱民间故事为生,过着极为悲苦凄凉的生活。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专门派人对阿炳进行了专访,录制了他演奏的三首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还有三首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
1950年12月4日去世。
贺绿汀在《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回顾》中曾提出:“《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和他的音乐是相矛盾的。
”二泉映月》是阿炳多年弹琴的曲子,并没有名字。
后经杨荫浏和阿炳共同商量确定为现在的名称。
这首音乐并没有描写二泉映月的风景,而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身世。
2、《二泉映月》的内涵《二泉映月》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我们应当从阿炳本人的思想性格和当时的社会状况等因素来作一下分析:阿炳的身世很特别,他的境遇也与众不同,他沉受了极大的痛苦和失望,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比一般人更为强烈的逆反心理和追求光明的愿望。
但阿炳又是一个豁达的人、一个乐观的人,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笑声一片,正是这种努力“超脱”痛苦的乐观,给了他不被生活所压垮的精神力量。
浅析《二泉映月》的艺术特征
中也 参 与 道 教 音 乐 的演 奏 . 此 外 江 南 民间
音 乐也 受 益 颇 深 , 还 对 地 方戏 曲 以 及 民 歌 小调也有一定研究 . 所 以经 常性 的 演 奏 变 化 在 乐 曲 中 非常 明 显 。当 时 。 无 锡 当地 2 O
【 4 l 林湛 涛. 简 论《 二 泉 映 月》 的神韵 【 J 】 l 南
浅析 泉映月》 的艺术特征
■王倩 咸 阳 师 范 学 院 音 乐 学 院
摘要 : 《 二泉映月》 是 一 首 非 常独 特 的 二 胡 独 奏 曲 , 此 作 品揭 示 了 当时 的 社 会 状 况 和 作 者 经 历 的 苦 难 , 表 达 了 内心 的 感 情 同时 也 表 现 出 了坚 强 不屈 的性 格 与 气质 。如 今 《 二 泉 映 月》 已经 走 出 国 门 , 成 为 全 世 界 人 心 目 中二 胡 的代 名 词 。
一
1 5 】 崔晓娜. 浅析二胡名曲《 二 泉 映 月> 的 艺
世纪 3 O年 代 的商 业 电 台也 曾播 放 大 量 广 东 音 乐。 阿炳 还 跟 当时 比他 小 很 多 的黎 松 寿 先 生 学 过 粤 曲《 三 潭 印 月》 , 《 二 泉 映 月》
中包 含 了道 教 音 乐 素 材 和 苏 南 民 间 音 乐 以及 粤 曲 的音 调 是 必然 的
以 人们 也 称作 之 为 《 依 心 曲》 。 ( 二) 《 二泉 映 月》 的 产 生 背 景 这 首 二 胡 曲 确 实 是 曲 作 者 一 生 的 创 作 。 笔 者 描 述 自 己的 悲 惨 生 活 遭 遇 , 同 时 也 说 明 当时 旧社 会 的 整 体 现 象 . 这 个 也 成 为 此 曲在 国 内外 被 人 喜 爱 的 原 因 该 曲 作 者 自幼 年 时 期 就 开 始 接 触 道 教 音 乐 , 过 程
从赵砚臣《二泉映月》的诠释谈阿炳演奏风格
从赵砚臣《二泉映月》的诠释谈阿炳演奏风格作者:马凌云来源:《人民音乐》2018年第06期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集大成者,他虽仅留下六首作品,但每首都是民族音乐珍贵的遗产。
由于阿炳的三首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和《听松》广为流传,所以研究者甚多,这其中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便是二胡演奏家、教育家、音乐理论家赵砚臣先生。
赵老师在二胡演奏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他对于阿炳二胡演奏艺术情有独钟,几十年潜心研究。
早在1993年11月,在无锡举行的“华彦钧(阿炳)艺术成就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其发言《阿炳的二胡演奏艺术及其形式美》便深入透彻地剖析了阿炳二胡演奏艺术风格。
尤其是文中指出当年音乐家杨荫浏先生为阿炳录音时,阿炳演奏《寒春风曲》遗漏了两个音,并通过科学而合乎逻辑的论证补上了被遗漏的两个音符,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和称赞。
此文还被《中国音乐学》及台湾杂志转载,受到海内外同行的关注。
赵老师数十年来坚持聆听、记录阿炳的实况录音,并将唱片放慢,仔细推敲研究和演奏,分别对阿炳演奏的三首二胡曲重新记谱并修订弓指法。
笔者有幸多次拜访和求教于赵老师,有感于斯,希望通过赵老师对于阿炳三首二胡曲的美学信息诠释这一角度,使演奏者从理论上更清晰地了解阿炳的演奏手法及其特点,在演奏过程中更加贴近阿炳本人的演奏风格。
一、关于《二泉映月》目前《二泉映月》的乐谱是杨荫浏先生在1950年为阿炳录音之后记录整理的,由储师竹和黎松寿先生订弓指法。
全曲包含了锡剧的音乐、江南音乐、广东音乐、苏南民歌等多种民间音乐素材,4/4拍贯穿始终,旋律发展手法是我国民间音乐典型的“鱼咬尾”形式:即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后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乐句之间环环相接,连绵不断,极具特点。
如:如:二、旋律特点赵老师在原曲式结构基础上,从二胡演奏把位的角度将全曲重新划分为三部分:第一把位旋律、第二把位旋律和高把位旋律。
具体分析如下:(一)第一把位旋律:乐曲的开始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前五个音符和第一句前五个音符几乎包含了演奏全曲的全部信息,并且浓缩了阿炳的演奏特点,因而在全曲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胡曲《二泉映月》演奏版本的特征分析
演奏技巧
演奏版本中运用了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如快速换把、 连续滑音等,与其他二胡曲目相比更具挑战性。
06
总结评价
对演奏者的要求及评价标准
高超的演奏技巧
演奏《二泉映月》需要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包括手指的灵活运 用、弓法的变化和音准的控制等。
提高普及度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提高《二泉映月》等 传统二胡曲目的普及度和认知度,吸引更多 人关注和学习二胡音乐。
THANK S感谢观看
旋律的民族风格
这首曲子的旋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它汲 取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营养,同时又融入了阿 炳自己的独特见解。
旋律的动态变化
在演奏过程中,旋律的动态变化丰富多样, 从悠扬的引子到哀怨的主题,再到激动人心 的尾声,旋律的变化与情感的起伏紧密相连 。
情感的表达力
情感的深沉哀怨
通过运用滑音、颤音等技巧,演奏者成功地传达出阿 炳内心深处的哀怨情感。这种情感在曲子的引子部分 尤为突出,为全曲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日期:
二胡曲《二泉映月》演奏版本的特 征分析 汇报人:
目录
• 背景介绍 • 演奏版本比较 • 演奏技巧分析 • 音乐表现力分析 • 演奏风格及特点 • 总结评价
01
背景பைடு நூலகம்绍
《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
作者华彦钧(阿炳)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 作品创作初衷和情感基调
二胡的发展历程及演奏技巧
01
二胡的起源和发展
情感表达
不同演奏版本在情感表达方面可能有所不同,如 对旋律的诠释、对音色的控制等。
演奏风格
不同演奏版本在演奏风格上可能存在明显差异, 如对曲目的个性化演绎等。
《二泉映月》赏析
《二泉映月》赏析《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
《二泉映月》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二泉映月》赏析,欢迎阅览。
《二泉映月》是著名的民间盲艺人华彦钧(阿炳)创作并于1950年亲自录音传谱的二胡曲。
该曲问世以来,不仅以二胡独奏形式而且还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器乐曲,以它那优美抒情的旋律和深切感人的音乐内涵而闻名国内外。
华彦钧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
江苏无锡人。
他自幼在音乐上受到其父华清和(无锡雷尊殿当家道士)的严格训练,掌握了全部梵音及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少年时代就技艺精湛,能奏善唱,而且自编自奏,才华出众。
由于自幼丧母,孤苦伶仃,中年双目失明无依无靠,过着十分困苦的生活,饱尝人间的辛酸。
由于他早年辞世,他自编的许多乐曲,未能及时全部记录下来。
传世的只有《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三首琵琶曲和《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三首二胡曲。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
作者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联系到阿炳在旧社会的不幸遭遇,从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到作者在借景抒情、感叹身世时,还流露着对旧社会进行控诉的愤懑之情。
在《阿炳曲集》中曾这样介绍:“他在双目失明之后……用音乐形象来描绘他想象中旧时曾目睹的美丽风景”,“但当时感到的却是周围漆黑的一片,这就使得他在宛转优美的旋律中,时时流露出感伤凄凉的情调来”。
《二泉映月》的曲体结构是一首传统的变奏曲。
音乐一开始,短短的引子,音阶下行的旋律,犹如一声百感交集的轻轻的'叹息,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深沉的意境中去。
主题音乐使人联想到一个拄着竹棍的盲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无限伤感,无尽凄凉。
《二泉映月》就是在上述音调的多次变奏下逐渐展开构成全曲的,它通过变奏使音乐形象得到层层深化,使人感到受到阿炳怀着难以抑制的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诉说他种种苦难和遭遇。
从《二泉映月》看民族器乐曲的钢琴改编
从《二泉映月》看民族器乐曲的钢琴改编《二泉映月》是一首中国民族器乐曲,原曲是由二胡演奏的。
而在钢琴上的改编,则是将原曲的旋律和情感通过钢琴的演奏展现出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二泉映月》这首曲目出发,探讨民族器乐曲的钢琴改编,以及如何用钢琴演奏的方式来表现出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我们要了解《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在二胡上的演奏特点。
《二泉映月》是由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丁丁演奏的,其旋律婉转悠扬,情感凄美。
二胡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其演奏技巧和表现力都非常丰富。
在原曲中,二胡演奏的方式非常独特,通过拉弓、拨弦、滑音等技巧来表现出这首曲子的情感。
而在钢琴上的改编,则需要找到一种符合钢琴特点的演奏方式,来表现出原曲的情感和旋律。
钢琴是一种非常广泛使用的乐器,其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在表现力上也拥有很大的优势。
从《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来看,钢琴改编需要突出曲子的旋律和情感,以及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
在钢琴演奏中,可以利用琴键的连续性来表现出原曲的滑音、颤音等特点,同时还可以通过左手的和声来丰富曲子的层次感。
通过适当的音量和速度的控制,钢琴演奏也可以表现出原曲的悠扬和婉转之美。
除了演奏技巧上的要求,钢琴改编还需要考虑到如何将二胡的特色转化为钢琴的表现方式。
二胡的颤音和泛音可以通过钢琴的颤音和琴区的运用来表现;二胡的滑音和泛音则可以通过钢琴的滑音和音色的调整来呈现。
这些都需要演奏者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对于钢琴改编来说,除了演奏者的技术要求,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民族器乐曲的钢琴改编是一项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的音乐活动。
通过这样的改编,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还可以丰富钢琴演奏的方式和风格,使之更加多样化和富有魅力。
希望更多的钢琴演奏者能够从中国传统音乐中汲取灵感,将其融入到自己的音乐生活中,为世界音乐的多样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浅析《二泉映月》的艺术特征
浅析《二泉映月》的艺术特征作者:王倩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21期摘要:《二泉映月》是一首非常独特的二胡独奏曲,此作品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作者经历的苦难,表达了内心的感情,同时也表现出了坚强不屈的性格与气质。
如今《二泉映月》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全世界人心目中二胡的代名词。
关键词:艺术特征 ;艺术性一、《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一)《二泉映月》的创作特点《二泉映月》是阿炳具有重要性的创作之一,这首充满江南特色的二胡曲子,不止受到本国人的喜欢,在当今的世界上也是小有名气,被誉为本国音乐文化的宝藏。
《二泉映月》经历十多年呕心沥血,所以人们也称作之为《依心曲》。
(二)《二泉映月》的产生背景这首二胡曲确实是曲作者一生的创作。
笔者描述自己的悲惨生活遭遇,同时也说明当时旧社会的整体现象,这个也成为此曲在国内外被人喜爱的原因。
该曲作者自幼年时期就开始接触道教音乐,过程中也参与道教音乐的演奏,此外江南民间音乐也受益颇深,还对地方戏曲以及民歌小调也有一定研究,所以经常性的演奏变化在乐曲中非常明显。
当时,无锡当地20世纪30年代的商业电台也曾播放大量广东音乐。
阿炳还跟当时比他小很多的黎松寿先生学过粤曲《三潭印月》,《二泉映月》中包含了道教音乐素材和苏南民间音乐以及粤曲的音调是必然的。
二、《二泉映月》的音乐特征(一)分析《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在乐曲的创作布局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一个主题包含三个乐句,曲式结构形式在变奏中重复了五次,循环一直贯穿全区。
另外,曲子由两个主题和变奏组成,和一般音乐运用的变奏法有一定区别,他的两个主题旋律和变奏的起伏都成一定的对比,一静一动的相互照应,音区处理一高一低互补,使音乐来回波动并始终向前发展,对比形象明显。
(二)《二泉映月》的演奏技巧《二泉映月》演奏技巧方面表现出了苍健、有力、浓厚的气质和弦弓技巧。
在乐曲演奏中巧妙地运用了“抛、推、搓”的运弓技法。
(三)指法的运用左手演奏的方法主要是运用了“定把滑音”,还有透音、小抖弓、浪弓、稳揉、颤音、压揉等技法均有运用,更加突出二胡艺术表现功能的深度和广度,与以往江南丝竹二胡的演奏手法相比有大幅度改革,使二胡的演奏技巧更加丰富,更加拥有自己的特色。
赏析.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300字
#赏析.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一、引言-二胡是中国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弹拨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韵味深受人们喜爱。
而《二泉映月》无疑是二胡音乐中的经典之作,由享誉全球的二胡大师阿炳创作,并于1956年首次演奏出来。
本文将对这首曲目进行赏析,让我们一起领略其中的韵味和美妙。
##二、曲目简介-《二泉映月》是传统二泉(双弦)二胡的经典曲目之一,以其婉转动人的音乐情感而闻名。
曲目以月夜为背景,表达着追求美好、憧憬和回忆的情感。
具有极高的演奏难度,不仅要求演奏者有精湛的技巧,还需要有情感的投入,将心灵与乐器完美融合。
##三、曲目分析###1.曲调优美-《二泉映月》的曲调优美动人,充满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
起初,曲调平缓柔和,仿佛一轮明月跳跃在夜空,引人入胜。
随后,曲子进入高潮部分,音符流畅而热烈,彰显出自由自在、奔放的情感。
###2.技巧独特-乐曲中融入了许多技巧性的演奏手法,如指法的飞快切换、琶音和颤音的运用等,使曲目更具表现力。
演奏者需要通过细腻的指尖力度和控制来展现曲目的细腻和感染力。
###3.情感沟通-《二泉映月》通过音乐语言将情感直接传递给聆听者。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通过表情、音乐情绪和音色的转变,将自己的情感与观众共鸣。
这种情感沟通使得曲目不仅仅是一种乐曲,更是触动人心的艺术表达。
##四、赏析体验-当赏析《二泉映月》时,闭上眼睛,聆听着那优美的曲调,仿佛置身于一片月光洒落的夜晚中。
悠扬的乐音伴随着远处的虫鸣鸟叫,引起内心的宁静和思绪的飘渺。
在演奏者掌控下,乐曲由柔和逐渐转变为奔放,仿佛倾诉着内心的希望和热情。
每一次高潮都让人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仿佛和乐曲一同飞行在夜空中。
##五、结语-《二泉映月》作为中国二胡音乐的代表之作,以其独特韵味和表达力赢得了听众们的喜爱和赞誉。
音乐无国界,在世界范围内也深受乐迷的追捧。
每一次演奏都是对二胡乐器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二泉映月》正是其中的瑰宝。
让我们沉浸在这美妙的旋律中,感受音乐的力量和情感的传递。
二泉映月听后感
二泉映月听后感对于二胡,一直以来都不怎么喜欢,可能是崇洋媚外的缘故吧,觉得二胡外行呆板,有些俗气,不像钢琴那样雍容华贵,堪称雅正。
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家中有一把二胡,爸爸会经常逼我弹拉,而我每次拉出来的都是“杀鸡音”,不堪入耳,所以我不喜欢二胡,甚至有些讨厌它。
今天,当《二泉映月》在耳边响起时,我并没有条件反射将它关掉,或许是因为起先我根本没明白那是二胡演奏的,有或许是那股淡淡的忧伤侵入了我的心扉,使我不忍心就此将它打断。
《二泉映月》是由华彦均作曲,华彦均人称“瞎子阿炳”。
他身世悲凉,四岁丧母,随父亲在道观里学习演奏,后来父亲去世,他也双目失明,又因社会动乱,生活无着,只得流落街头,卖艺为生。
他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受尽了欺压凌辱。
在他流浪卖艺时,依靠自己的音乐素养,慢慢拉出了绝美的《二泉映月》。
听《二泉映月》,渐渐朝远方看去,眼前仿佛出现一幅画面:宁静的夜晚,月明星稀,月光洒在平静的湖面上,清风吹过,一位身着破烂一衣裳,微驼着背的中年男人,面朝湖水,坐在一张单凳上,将音乐在他手臂的伸缩之间缓缓升起。
《二泉映月》从一声长长的叹息开始,之后时而高潮,时而低缓,时而不安,时而平静。
在这缓急之间将他苦难的人生尽显在我们面前,随着音乐的响起,乐曲的悲凉便直入人心,仿佛他就坐在我们面前,真切的将他悲凉的人生向我们娓娓到来。
这一弦一奏中,尽是阿炳的人生辛酸。
他怨恨过,挣扎过,在音乐的变迁中,我们能感觉到他激烈而愤恨的指责,他质问上苍,他呐喊,他不甘,然而他的指责和质问,在他看来又都是徒劳的。
因为他明白,不会有所谓神仙、上帝,更不会有谁来将他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到天亮时分,他还得鼓起勇气踏上他的卖艺乞讨之路,继续他苦难的旅程。
音乐在一阵歇斯底里的躁动后,慢慢归于安静,柔和。
因为生活让阿炳知道,要改变苦难的生活就必须紧紧抓住自己的命运,改变不幸命运。
对于生活,阿炳在经历诸多凌辱,欺压后,他依然倔强地抱有一线希望,既使他时常会饥肠漉漉,会居无定所,但在《二泉映月》中,我们觉得到随着岁月的消逝,看似深沉而凝重的人和事,最后都会归于平静,直至人们省去繁华,掠去浮躁,隐没绚烂,淡化苦难。
二胡曲二泉映月
二胡曲《二泉映月》简介《二泉映月》是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作品,由二胡演奏家秋山令瞳的祖父、作曲家秋山寿美男于1962年创作。
这首曲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技巧要求,成为二胡演奏中的经典之作。
它以神秘而优美的旋律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神韵和情感。
演奏特点《二泉映月》充满了浓厚的中国风,采用了独特的曲调和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
以下是演奏特点的详细描述:1.曲调:–《二泉映月》的曲调十分旋律婉转,给人一种优美、抒情的感觉。
曲调中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使整个曲子充满了东方的神韵。
–曲调的变化丰富多样,从悠扬的主旋律到华丽的装饰音符,给人以奇特的听觉享受。
2.技巧要求:–《二泉映月》中的演奏技巧非常高超,对二胡演奏者的技巧要求很高。
曲子中包含了大量的花样技巧,如弓法技巧、音阶技巧、滚奏、颤音等,需要演奏者具备扎实的技巧基础和丰富的表现力。
–演奏《二泉映月》需要有出色的音乐感和节奏感,能够准确地掌握演奏的速度和力度,使整个曲子表现出动人的魅力。
3.情感表达:–《二泉映月》通过音乐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其中融入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月亮的崇拜和倾诉,使整个曲子充满了诗情画意。
–演奏者需要通过技巧的运用和音乐的演绎,将深情款款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听众能够感受到曲子中所蕴含的东方韵味和情感。
历史背景秋山寿美男是中国二胡演奏家秋山令瞳的祖父,他在1962年创作了这首曲子。
当时正是中国文化艺术复兴的时期,秋山寿美男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创作了这首充满了中国风味的二胡曲目。
《二泉映月》在创作之初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赏,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
它曾多次在国内外的音乐演出中演奏,也被翻译成了各种版本。
《二泉映月》的成功不仅促进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也为世界音乐舞台上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演奏家简介秋山令瞳是中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她是秋山寿美男创作《二泉映月》的祖父。
秋山令瞳从小对音乐充满了热爱,并在祖父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二胡演奏。
试论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艺术情怀
试论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艺术情怀作者:邢丽萍来源:《牡丹》2019年第18期在灿如星海的民族传统曲目中,阿炳的《二泉映月》是举世公认的二胡名曲,甚至可以作为我国二胡乐器的代表作。
在这首曲子中,人们可以领略到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音乐的挚爱,悠长曲折的音符好似涓涓细流一样沁人心脾。
它的表现形式和音乐流派是我国江南风情的集中体现,这种风格的音乐娓娓道来,十分适合抒发个人情感,整个曲子中的五段演奏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生命和命运,让人听后会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一、阿炳与《二泉映月》乐曲创作的由来阿炳,原名华彦钧,阿炳是他的小名,生于1893年7月,卒于1950年12月。
阿炳早年是一名道士,本来是一家香火很旺盛的道观的天师,后因染上恶习,终于导致生计的衰败。
另外,其不检点的私生活使得他患有梅毒进而导致双眼失明,所以后来人都称他为瞎子阿炳。
阿炳有极高的音乐造诣,早年就曾因为声音嘹亮,歌曲动听,被人们称作小天师。
他的唱功功底也来源于其父常年的教诲,而阿炳从父亲那学来的道家音乐,并非正宗宗教性质的音乐,而是源自千百年来无锡民间流传的民间音乐,其中保留着大量口口相传的民歌曲调。
阿炳和他父亲将这些曲调用道家音乐的形式演奏出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二胡和琵琶曲调。
双目失明后,阿炳渐渐得不到人们的喜欢,自然也无法继续在道观中工作。
无奈之下,他只能离开道门,以沿街卖唱为生。
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无锡市的街头,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个带着墨镜,胸前和背后挂着许多演奏乐器,手拿一把胡琴的瞎子艺人四处卖唱,这人就是阿炳。
不过,从小养成的自尊心使得他从来没有向人乞讨,而是通过卖唱的方式来赚取可怜的银钱维持生活。
正是由于人生的经历,他感悟到命运多舛和人情冷暖,他接受现实生活给予他的安排,却没有继续沉沦下去,而是与命运做抗争,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不断挣扎着。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人们不难感受到一种底层人民的心底呼唤,这是最真实的感受,歌曲里有悲哀有彷徨,有奋斗也有喜悦,但这一切又被命运所束缚,人们只能去抗争,却无能为力去改变。
赏析闵惠芬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艺术特色
赏析闵惠芬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艺术特色作者:欧阳睿琪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43期摘要:二胡这种艺术文化形式在实践中产生,深受着其地域、文化、地理环境的诸多因素影响。
因此,二胡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的传播功能在二胡中在民间为大家广为流传的一种具有鲜明的代表性的闵惠芬的二胡独奏形式《二泉映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为大家所熟知的闵惠芬作为二胡这种艺术形式的开拓者,为大家打开了二胡艺术的大门,让二胡为所认识、了解、熟知以致认可、接受到普遍喜欢。
本文中,就针对闵惠芬在众多二胡艺术作品中的一首二胡独奏《二泉映月》为代表,根据自己的认知和了解对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闵惠芬;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艺术特色一、闵惠芬的个人简介及对二胡和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渊源闵惠芬来自江苏宜兴,是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
闵惠芬的父亲闵季骞是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刘天华的弟子,闵惠芬因其父亲的影响,在小时候也对音乐十分的感兴趣,并在她七八岁的时候跟随的父亲学习了二胡的演奏,随着在二胡演奏方面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表现和优秀的成绩。
在1956年的时候,只有11岁的闵惠芬便跟随着她的父亲到了南京,并且进入一所少年艺术团,在其中担任了二胡独奏的一位演员。
并在之后的几年里闵惠芬也做出了一些比较突出的成绩和成果。
在1963年的时候,还不满18岁的闵惠芬就参加了当时的全国二胡比赛第四届“上海之春”,《二泉映月》是当时比赛的一首必选的曲目,当时闵惠芬觉得对这首二胡独奏并没有在旧社会生活过,也就没有相应的经历和感受,所以对这首二胡独奏并没有很大的把握,但是闵惠芬在老师的教学下,慢慢的对这首二胡独奏有了一定的体会。
并在此基础上,贺绿汀院长还在给闵惠芬上课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二泉映月》描写的不是风花雪月,而是通过琴声来抒发对旧社会黑暗统治的愤懑和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辛酸。
”这样一句话,就让当时的闵惠芬受益匪浅,更加的对这首二胡独奏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与认可。
泉边的倾诉——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赏析
【 计 意 图: 过 找 出学 生认 为 比较 难 掌 握 的 乐 句进 行 设 通
2 通 过 了解 民 间艺 术 家“ 子 阿炳 ”的生 平 和 欣 赏他 、 瞎
单独训 练。这样既培养 了学生聆听的 习惯和视谱学唱歌曲
的 能力 同时也 节 省 了时 间 。】
四、 结束
的作品《 二泉 映 月》 使 学 生 真 正 认 识 到 尼采 的 名 言“ 有 , 没
力 呢 ?”
3 能 主动 与他 人 合作对 音 乐进 行 再创 作 。 、
教 学 重点 :
教 师 : 讨 论 的 结 果 来 看 , 来 同 学们 都 发 现 了音 乐 从 看 真 的 是人 类很 好 的朋 友 , 我们 生 活 当 中非 常 重要 的一 部 是
I 分 段欣 赏作 品 , 、 了解 作 品思想 内涵 和感 情 色彩 ;
音乐, 生命 是 没有 价值 的 ” 义 ; 意
3 通 过 课 上分 组 采 用 画 图和 编故 事 的方法 , 发 学 生 、 启 对 音 乐进 行 再 创 作 , 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 展 学 生 的创 培 发
造性 思 维 。
冬 雪给 大 地 带来 了严 寒 , 雪景 给 我们 带 来 了欢 乐 , 我 让 们 带 着 冬 天 的愿 望 ,在 大 自然赋 予 我们 的银 白世 界里 保 护 好 环 境 , 乐地 生 活 吧 !( 生唱着 歌 曲走 出教室 。) 快 学
品奖 ”有 专 家称 ( , ( 二泉 映月》 东方 的命 运 交响 曲” 作 品 不 是“ 。 仅 展 示 了独特 的 民 间演奏 技 巧 以及 无 与伦 比 的 中 国民 间音 乐 的深邃 意 境 , 显示 了中 国二 胡艺 术 的独 特魅 力 。这 首 乐 还
从《二泉映月》和《听松》看华彦钧二胡曲的艺术特点和创新
摘 要 :华彦 钧 二 胡 曲 的旋 律 是 在 江 南 民 间音 乐 的 基 础 上发 展 起 来 的 ,在 长 期 的 生 活 实践 中形 成 了 自己 的风 格 特 点 并 充 分 体 现 在 其
作 品 中。 本 文 结合 华 彦钧 的 《 采 映 月》 和 《 二 听松 》 两 部作 品 ,分 别从 二 胡 曲旋 律 线 的特 点 、旋 律 的调 式 特 点 、旋 律 的节 奏 布 局 和
力 度 应 用 特 点 以及 演奏 上 的特 点 等 几 个 方 面 来 分析 华 彦 钧二 胡 曲 的艺 术特 点 和 创 新 。 关 键 词 :华 彦钧 ;二 泉 映 月 ;听松 ;二 胡 曲 ;艺 术 特 点 中 图 分 类 号 : 65 JO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7 — 5 1 (02 3 0 7 — 3 6 1 6 3 2 1 )0 — 0 2 0
至第五段 都是 下行八度 的关 系(2 1 g — ,特别在 乐曲高 仅仅改变一个音 ,由原来 的 音变为 a ,则使乐 句由于 强调 d —d 或 1 2音
潮第 五 段 接 乐 曲结 束 的第 六段 时 ,旋律 线 的变 化 是 两个 八 度 微 调式的上五度音而更具开 阔、明朗的色彩 ,手法很精炼 ,艺术 (2 g —西。在激奋的抒发后 ,形成情绪的转折 ,有如低沉的内心吟 效果很好 。
式旋律线的基础上 ,根据乐 曲内容的需 ,它表现在乐句内大跳音程的运 用上 ,如 ,在 惭 》 第二段音乐中 ,虽然旋律线基本上是波浪式进行 ,但由于中间插 入 了五度 、 七度 的跳进 , 加上八度跳进的旋律甩尾 ,使平柔 的旋 律顿生棱角 , 表现 了奋发激 昂的感情。 例 1 斩 》第二段:
7 2
《二泉映月》演奏解析
《二泉映月》演奏解析
《二泉映月》是中国著名的古典音乐作品,创作于20世纪40
年代。
这首曲子以二胡为独奏乐器,以传统乐曲的形式呈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音乐美感。
首先,从曲式上来看,《二泉映月》属于古典音乐经典的“双
乐章”式。
第一乐章是慢板,描绘了一种静态的思维状态;第
二乐章则是快板,象征着思维的活跃与发散。
整个曲子有着明显的情感起伏,把人们带到不同的情感层次中。
其次,从技巧上来看,《二泉映月》是一首极具技巧性的曲子。
它要求演奏者掌握高超的技巧,并具备敏捷的手指和灵活的手腕。
演奏者必须能够准确地运用各种技巧,如滑奏、装饰音、泛音等等,才能演绎出这首曲子的精髓和魅力。
最后,从表现力上来看,《二泉映月》是一首非常具有情感的曲子。
它通过二胡的音色和技巧,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出来,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柔美而深情的艺术气息。
这首曲子传递出一种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综上所述,《二泉映月》不仅在曲式、技巧和表现力上具有极高的水平,更是一首经典的音乐作品,展示出中华传统文化和音乐的魅力。
关于《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
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传世二胡曲《二泉映月》是一首经典性的民族器乐作品。
不少音乐家对其作过分析。
笔者在教学之余,常有些思考。
本文就有关曲式结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以恳请前辈老师及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曲式结构的特点笔者认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思维轨迹,极可能与民间常用的唱奏手法相联系。
这一唱奏手法就是时调小曲中广泛采用的单一曲牌体的唱腔体式。
而这一唱奏手法正是阿炳所熟悉的。
阿炳的好友,著名的音乐史家杨荫浏先生曾回忆道:“胸前背着挂着笙、笛、琵琶等乐器,手里拉着胡琴或拿着三片竹片,……累累赘赘在街头行走,这人便是阿炳,但要知道,他不但会独奏所有这些乐器而且还能唱,他能自己拉着胡琴或弹奏琵琶伴奏他自己的歌声……。
他唱小曲,奏乐器,演说唱……”这一史料,对我们认识《二泉映月》采用的结构手法是有参考意义的。
关于单一曲牌的唱腔体式,有二点值得注意。
1.多段歌词唱同一曲调时,因词情表达的需要,歌者往往将曲调加以变化重复,有时这种变化还是很大的。
2.往往包含唱腔和过门二部分。
伴奏除随腔托调外,很重要的是演奏过门。
过门是与歌唱部分相连接的器乐演奏部分。
如前奏、间奏、尾奏等。
在时调小曲的表演中,伴奏者往往取歌调的最后一句充作前奏。
当时调小曲向说唱音乐发展时,则可能有更多的艺术加工。
笔者认为《二泉映月》的引子,主题及其采用的变奏手法正是基于这些原则,但又不拘泥于这些原则,而是结合器乐的表现特点,加以创造性发挥。
有时这种发挥达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阿炳在单一曲牌体的唱腔体式的曲式基础上,又原则性地运用了民族器乐曲中常用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章法,既使主题音乐不断得到深化,又随着词情的变化,富于层次地表现了音乐最初的陈述,随后的展开,变化的高潮,宁静的回归。
感情表现容量大,产生了极大的艺术魅力。
二、引子和主题的认定就笔者所接触到的专著和论文中,大多认为《二泉映月》是变奏体的乐曲(或称变奏曲式),也有称之为循环变奏的。
无论是变奏体,还是循环变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二泉映月》看二胡的演奏艺术
【摘要】:《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始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情感,阿炳通过他的这曲《二泉映月》向我们展示了二胡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
下面就让我以自己的理解感悟拾起两弦琴音,用心聆听并揣摩阿炳与其二胡。
【关键词】:《二泉音乐》;二胡;演奏艺术
二胡,这一中国古老乐器,对我们年轻人的吸引力并不大,对我亦是如此。
可我自从我在地铁站附近听到乞讨老人拉二胡之后,我便对二胡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
乞讨的老人站在寒风中一直在拉着二胡,可是路过的行人却视而不见,二胡似乎在诉说老人的疾苦,我们却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掩饰着麻木不仁。
二胡吱吱呀呀拉出了中国千年凄凉……
通过上网了解到:二胡是胡琴的一种,不同地区对其有不同称呼,如胡琴、南胡、翁子、胡胡等,他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名族拉弦乐器之一。
二胡历史久远,普及广泛,直到现在也无确切的资料可以考证。
现存的历史资料和考古证明,早在唐代,这种乐器的前身奚琴就已经在我国南北地区十分普及,奚琴是根据古代北方游牧名族奚人而得名。
宋代奚琴在中原已广泛流行,该称嵇琴,其名根据嵇康所制而得。
元代一胡琴命名的拉弦乐器已经出现并且对其有详细描述。
明清以来,随着民间乐器、说唱、戏曲艺术的发展和繁荣,胡琴得到很大的发展,乐器制作也日趋规范成型。
于是胡琴的种类越来越多,其家族日益庞大,相继出现二胡、京胡、板胡、坠胡、四胡等,演奏方法、技术日臻完善,达到与戏曲音乐珠联璧合的程度。
1
从外表来看,二胡既没有小提琴的优美,也没有葫芦丝的精致,更没有钢琴的豪华,可他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胡的构件由九个主要部分组成,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码和弓毛等组成。
虽然说我对于二胡的各个构造不甚了解,但我却听过由二胡拉出的《二泉映月》:
脍炙人口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其作者阿炳亦是我们少数熟知的民族音乐家之一。
阿炳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他可谓是受尽了人间的苦难,所以我们听到的阿炳的琴声有着一种拉不完的怨与恨。
《二泉映月》就像是他悲惨凄凉一生的真实1何洪禄编著:《中国音乐通史》第65、66、67页
写照,其旋律委婉动听也是不言而喻:跌宕起伏、意境深邃,奏出了凄婉,奏出了悲愤,奏出了刚正,也奏出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从表面的感受上说,曲子开头比较平缓深沉,但很快就转为细细的诉说,诉说着作者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倔强的愤怒美。
听到高潮处,二胡那强有力的声音更加淋漓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积愤的尽情迸发。
从这曲《二泉映月》里,我们不仅可以聆听到了逆境的痛苦,更能感悟到逆境的可贵。
假如没有命运的磨砺,又怎能体现出不屈的抗争精神?在《二泉映月》中,我们听出了刚毅,读到了骨气。
这是对人间苦难的不屑一顾,是对滚滚凡尘的傲然视之,是对懦弱的讪笑,是对逆境的抗衡!
我们再回到二胡的演奏特色,《二泉映月》可谓是把二胡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既将二胡音色柔美抒情的特点无限扩上来大,又把二胡优美流畅的旋律表现得一览无余。
开头有一段短小的感怀、叹息般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音,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结尾,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在泉边沉思往事。
第二句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从第一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
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出现了新的节奏,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
主题兼有叙述、倾诉和感叹的情愫,逐渐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转为激动昂扬,深刻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
3同时,通过《二泉映月》,我们可以看到二胡发出的声音极富歌唱性,宛如我们唱出的歌声。
二胡的音响色彩变化是极其非常丰富的,它存在于变化和对比之中。
即使对于我这种毫无音乐细胞的人,我都能听出没有一点音色变化的曲子,对我们是没有感染力的。
而阿炳在《二泉映月》里寻求无穷无尽的音响变化,更多地运用了多色调、多层次来揭示其音乐作品的内涵。
《二泉映月》将二胡表现的深度和完美程度是无止境的,而我们对二胡的发音与音色的不断追求、开掘、完善也是无止境的,二胡的音色变化不仅关系到表现手段是否丰富,而且还关系到二胡艺术能否向更高深的境界发展。
《二泉映月》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申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
其变奏的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
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比较单一集中的。
4
阿炳望不见月儿,但他可以用心听泉,可以用二胡叹几许无奈,可以用音乐点亮一盏心2参考中国二胡艺术网:《“二泉映月”赏析》
3 参考中国二胡艺术网:《“二泉映月”赏析》
4 此处评价来自何洪禄编著:《中国音乐通史》第71页
灯—一盏不会被无奈声吹灭的灯。
于是乎,一曲二泉,以其特有的魅力,就在世人心底流芳,并在世界乐坛大放异彩!5
《二泉映月》使得二胡音乐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符合了当今大众的欣赏口味,而且也可以使大众在欣赏艺术能力方面逐步得到提高。
尽管二胡还不被我们年轻一代所认可,至少是不被我们大多数人所喜欢,但我相信,随着二胡的不断发展,我们会逐渐地爱上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二胡所散发的艺术魅力最终会感染我们的心灵。
二胡经典音乐作品也具有音乐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
二胡这一乐器音色委婉、动听,声色接近人声,因此二胡深受广大民众喜爱会成为一种必然,这是二胡艺术本身具有的一个优势条件。
这种优势拉出的《二泉映月》让我们感到随着音乐的起伏,有一种东西流入心底,深深的感动着我们。
在变奏的乐曲中,似乎听到了自己的心声,心随着二胡的节奏拉弹,在躁动不安之后,漫漫的归于平静。
让我们在二胡声中:听,耳朵的洗礼;悟,心灵的净化。
5 陈荣根:《拾起琴音聆听阿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