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跑配速与能力
马拉松配速

秒/400米 66.42 68.25 73.94 79.63 85.32 91.01 96.69 102.38 108.07 113.76 119.45 125.13 130.82 136.51 142.20 147.88 153.57 159.26 164.95 170.64 176.32 182.01 193.39 204.76
按萬米成績 057 200 401
C C追A 600 10 413 7:40 79 8:59 13.21
按萬米 4.7系數 057 / 428
D D追A 535 10.75 356 7:40 47 8:27 8.51
按2分/400米 050 145 330
秒/400米 69.93 72.24 75.65 76.79 79.63 85.32 87.59 91.01 93.85 96.69 99.54 102.38 108.07 110.91 113.19 119.45 127.98 130.82 136.51 142.20 145.04 153.57 162.10 170.64 179.17 187.70 196.23 204.76
A 兔子速度 645 配速简称 速度KM/H 8.88 445 时间简称 7:30 出发时间 0 多久跟上兔子/M 0 何时跟上兔子 0 多远跟上兔子/KM 项目
10公里(10000米) 時間(分:秒) 配速(分/公里) 速度(KM/H) 26:44 2.67 22.44 ■ 28:19 2.83 21.19 29 2.90 20.69 ● 29:45 2.98 20.17 30 3.00 20.00 30:50 3.08 19.46 32 3.20 18.75 32:30 33:00 34:00 35 37:00 40 42:00 45 48:00 50 55 57 60 65 70 75 85 □ 3.25 3.35 3.40 3.50 3.70 4.00 4.20 4.50 4.80 5.00 5.50 5.70 6.00 6.50 7.00 7.50 8.50 18.46 18.18 17.65 17.14 16.22 15.00 14.29 13.33 12.50 12.00 10.91 10.53 10.00 9.23 8.57 8.00 7.06
马拉松330训练方法和技巧

马拉松330训练方法和技巧马拉松是一项长距离的耐力运动,需要良好的体能和训练才能完成。
在参加马拉松比赛之前,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马拉松330训练方法和技巧,帮助跑者更好地准备和完成马拉松比赛。
一、基础训练1.1 有氧运动:在开始正式的马拉松训练之前,建议进行一段时间的有氧运动锻炼,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这些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1.2 基础里程:逐渐增加每周的跑步里程是马拉松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起初可以从每周20公里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到40-60公里。
这个过程需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来调整,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受伤。
1.3 长跑:每周进行一次长跑是提高耐力和适应长时间持续奔跑的有效方式。
开始时可以选择一个较短的距离,如10-15公里,然后逐渐增加到20-30公里。
在长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当的配速和呼吸节奏。
二、速度训练2.1 阶段性训练:马拉松训练中的速度训练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起初可以进行一些短距离的间歇训练,如200米冲刺、400米快速跑等。
然后逐渐增加距离和强度,如800米、1000米、1600米等。
2.2 节奏跑:节奏跑是提高速度和耐力的重要训练方法。
通过控制一定的配速来完成一定距离的训练。
开始时可以选择一个较慢的配速,然后逐渐提高到比赛目标配速。
2.3 间歇训练:间歇训练是交替进行快速和慢速运动的方式。
在400米操场上进行8次200米冲刺,每次之间有30秒到1分钟的休息时间。
这种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爆发力和耐力。
三、力量训练3.1 核心肌群锻炼:马拉松运动需要良好的核心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进行一些核心肌群锻炼,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桥式运动等,可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耐力。
3.2 下肢力量训练:马拉松运动对下肢的耐力和爆发力要求较高。
进行一些下肢力量训练,如深蹲、单腿蹲起、跳跃等,可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3.3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可以帮助减少受伤风险,并提高跑步效果。
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体能预测技术研究

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体能预测技术研究近年来,跑步运动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马拉松比赛也成为人们热烈追捧的运动项目之一。
尽管马拉松运动在身体素质、技术等方面均有所要求,但许多跑友仍希望了解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并为自己制定更为科学的训练计划。
因此,针对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体能预测技术的研究必不可少。
一、运动员体能与马拉松表现的相关性体能是指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生理适应能力,这涉及到各种生理指标,如 VO2 max、最大摄氧量、血乳酸堆积、心率等。
这些指标与马拉松表现有着紧密的联系。
研究表明,马拉松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是评价其耐力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慢跑、中配速和快跑这三个不同阶段内的氧耗量不同,因此跑步量和慢慢增加相应的摄氧量也会逐渐增加。
据此,运动员在训练期间可以采用不同的跑步量控制自己的摄氧效果,从而提高自己的表现。
此外,血乳酸浓度也是评价运动员耐力水平的一个指标。
血液中乳酸含量越高,身体就越疲劳。
因此,提高慢跑时的运动耐力,就可以减少血乳酸浓度的升高。
运动员还可以通过控制心率来提高自己的表现,因为心率与运动强度和代谢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预测马拉松表现的方法运动员表现的预测对于制定训练计划和实现个人目标至关重要。
在马拉松比赛中,常用的预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跑步速度预测法这是最为传统的预测方法。
运动员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从而增加完成马拉松比赛的可能性。
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的跑步速度和所需时间,可以预测比赛结束时的时间。
2.心率预测法心率是运动员身体代谢状态的反映,与运动强度和耐力水平相关。
通过记录不同运动时期的心率,可以预测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状态和表现。
另外,对于训练较为成熟的运动员,也可以通过训练时的心率数据来确定比赛时的期望表现。
3.代谢预测法代谢预测法包括计算摄氧量、血乳酸浓度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变化来预测比赛时运动员的表现。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运动员合理地控制自己的训练强度,从而提高马拉松表现。
半程马拉松训练计划

半程马拉松训练计划更多相关文章阅读马拉松配速是指人们期望的马拉松目标成绩除以马拉松距离,得到的每公里时间。
如果有正确的配速,任何人都可以跑完半程马拉松,并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那么,半程马拉松训练计划怎么制定呢?下面jy135为大家了半程马拉松的训练计划,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①半程马拉松耐力系数 =半程马拉松成绩÷万米成绩②半程马拉松成绩(预测)=万米成绩×半程马拉松耐力系数所以,在半程跑马拉松之前,最好能测验万米能力。
注意:马拉松成绩≠万米成绩×马拉松耐力系数。
这个公式是仅仅是计算、预测。
真正要跑出计算的成绩,还需要按照训练计划,进行半程马拉松的专项训练。
对于业余选手来说,在准备期主要是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量,切忌急于求成。
以下是仅供参考的8周的半程马拉松的每周训练量(公里):6-8-10-12-14-16-18-20。
马拉松项目主要是以耐力为基础,同时相应发展速度、力量、协调、柔韧和灵敏等素质。
在一定的有氧代谢训练基础上,加强专项耐力训练,逐步提高成绩。
(1)耐力训练:有两种形式,一是心血管耐力练**。
①定时跑(60-120分钟)小强度;②匀速跑(30-60分钟)中等强度;③越野跑(定时、定距、匀速、变速)中等强度以上;④计时跑(反复跑、间歇跑)大强度。
二是肌肉耐力练**。
一般人对耐力有误解,认为锻炼肌肉耐力与心血管耐力毫不相干,因而忽视肌肉力量素质训练,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通过力量循环练**六个内容,进行6 -8组,心率控制在150次/分,这样不仅提高了肌肉耐力,同时也增强了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使训练内容多样化,这样训练兴趣高,收效大。
(2)速度训练:现在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多数是“半路起家”,长时间奔跑能力较强,而5000、10000m的水平却不高,因此,对速度训练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妥善安排。
在努力提高马拉松耐力跑的同时,使速度得到相应的提高,以适应比赛的需要:①速度跑15-30分钟;②间歇跑4-5×1000m,间歇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是在机体尚未完全恢复时就要进行下一组练**。
马拉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马拉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马拉松运动作为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魅力的长跑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运动爱好者参与其中。
作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对于马拉松选手来说,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下面将就马拉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国家二级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这包括良好的心肺功能和耐力,以及较高的肌肉爆发力和灵活性。
在长时间的跑步训练中,选手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和持久力,才能完成马拉松比赛的挑战。
此外,对于骨骼和关节的承受能力也有一定要求,以避免因为长时间的训练而导致运动损伤。
其次,国家二级运动员需要具备一定的马拉松比赛经验和技术水平。
这包括对于比赛策略的掌握、合理的配速和节奏控制,以及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
此外,对于马拉松比赛的技术要求也较高,包括正确的跑步姿势、呼吸控制、补给物质的摄入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只有具备了这些技术水平,选手才能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另外,国家二级运动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对于选手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选手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意志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在比赛中,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和不确定因素,选手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应对措施。
最后,国家二级运动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马拉松选手,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和拼搏,更需要与教练、队友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此外,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选手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自律意识,保持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竞技精神。
综上所述,马拉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不仅仅是对选手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要求,更是对选手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全面考量。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家二级运动员,为国家的荣誉和体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PB、SB、兔子…马拉松专业名词考试,你能答对几个?

PB、SB、兔⼦…马拉松专业名词考试,你能答对⼏个?每次写⽂章提到PB的时候,总有跑者会在后台询问⼩编:经常看你们说PB、PB的,那PB到底是什么呀?既然都爱上跑步了,尤其都跑马了,⼀些专业名词还是应该知道的,毕竟跑了那么多,总不能让别⼈觉得你是门外汉吧?今天⼩编有为刚⼊门的马拉松跑者科普⼀下这些专有名词。
来来来,这些马拉松专业名词考试看看你能答对⼏个?个⼈最好成绩——PB(Personal Best)你最快的马拉松成绩,不管是在哪个⽐赛上跑出来的。
⽐如⼩编达达全马PB是2⼩时56分钟,⼩编果冻是4⼩时02分钟......你的PB⼜是多少呢?当然,也可称为Personal record (PR)。
赛季最好成绩——SB(Season Best)别⼀看到SB就想到脏话,说实话,这个术语很多马拉松跑者可能都不知道,SB是本年(赛季)内你的最好成绩,不管你是在⼤冬天还是在三伏天跑出来的。
赛会最好成绩——CB(Course Best)CB是指⼀场⽐赛你跑了很多次且成绩最好的那次。
有⼀些马拉松,想没有CB都难呀,因为你每年必会参加它,⽐如北马、上马、厦马......各位跑友注意了没有,没有⼈看你的名次,净成绩(Chip Time)提⾼你的跑步配速。
步频180以上的⼈跑步不容易受伤?国外专家:不⼀定咱公司⼤姐的步频可以达到200,⽽马拉松冠军孙英杰,她的步频能达到220,厉害了吧。
撞墙期(The Wall)撞墙通常是指跑者在⽐赛后段中出现的状况,那是⼀种举步维艰、配速失守、呼吸急促、⼼跳加速、⾯⽬狰狞、负⾯思考,甚⾄满脑⼦脏话的时刻。
这种情况经常发⽣在30公⾥后,那是因为你的⾝体已经失控,耗尽了燃料。
变速跑/间歇跑——SI(Speed Intervals)跑再多也⽆法提⾼成绩,这是为什么?!⼜名“法特莱特跑”。
训练时运动员利⽤⾃然环境,交替进⾏⾏⾛、慢跑、快跑,同时根据⾃⼰的主观感受决定加速、减速的时间和距离。
2023马拉松国家等级标准

2023马拉松国家等级标准
对于马拉松国家等级标准,各个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国际田联(IAAF)的马拉松等级标准:
1. 世界级:男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10秒以内,女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30秒以内。
2. 国家级:男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30秒到2小时50秒之间,女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到3小时20秒之间。
3. 一级运动员:男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51秒到3小时01秒之间,女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21秒到3小时40秒之间。
4. 二级运动员:男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02秒到3小时30秒之间,女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41秒到4小时之间。
以上是国际田联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但各个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自己所定的标准。
例如,在中国,马拉松等级标准由田径协会制定,分为A、B、C 三个等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只是对于运动员的等级评定,并不意味着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才能参加马拉松比赛。
任何人都可以参加马拉松比赛,只要他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
半马21公里标准时间

半马21公里标准时间对于跑步爱好者来说,半程马拉松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比赛项目。
在这个21公里的赛程中,选手需要克服疲劳和身体的极限,全力以赴地完成比赛。
而对于跑者来说,了解自己的标准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训练计划,还可以在比赛中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节奏和速度。
首先,要计算半程马拉松的标准时间,需要了解自己的平均配速。
配速是指每公里所用的时间,通常以分钟为单位。
通过平时的训练或者参加一些短距离比赛,可以得出自己的平均配速。
比如,如果你的平均配速是6分钟每公里,那么你可以用这个数据来计算出自己的半程马拉松标准时间。
其次,要考虑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因素,比如气温、海拔、赛道的起伏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你的配速产生影响,因此在计算标准时间的时候,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般来说,如果比赛的条件较为艰难,那么标准时间可能会相应地延长一些。
另外,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情况来确定标准时间。
如果你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跑者,平时的训练量较大,那么你的标准时间可能会比较短。
相反,如果你是一个新手或者训练量不足,那么标准时间可能会相对较长。
因此,在计算标准时间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情况。
最后,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来确定标准时间。
如果你是一个业余跑者,只是为了锻炼身体而参加比赛,那么可以适当放宽对自己的要求,不必过分在意标准时间。
相反,如果你是一个专业选手,那么标准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比赛的要求来确定一个合理的标准时间,并为此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准备。
总的来说,半程马拉松的标准时间是一个相对灵活的概念,它不仅受到个人能力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比赛要求的影响。
因此,在计算标准时间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到量力而行,不盲目追求速度,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心态,全力以赴地完成比赛。
希望每一位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的选手都能在比赛中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享受跑步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全马240十周训练计划

全马240十周训练计划本计划根据Das Grosse Laufbuch制定,结合个人训练经验和比赛经验改编。
一、目标完赛时间:2小时40分第一周训练计划(128km)1.星期一:70分钟慢跑(配速:4分45秒)2.星期二:3*2km配速跑(每组6分40秒,中间休息5分钟)3.星期三:100分钟慢跑(每千米5分00秒)4.星期四:75分钟长跑(配速:4分45秒)5.星期五:10km轻松跑(配速:4分10秒)6.星期六:70分钟慢跑(配速:5分00秒)7.星期日:28km持续跑(配速:4分45秒)﹌﹌﹌﹌﹌﹌﹌﹌﹌﹌﹌﹌﹌﹌﹌﹌﹌﹌﹌﹌﹌﹌﹌﹌﹌﹌﹌﹌﹌﹌﹌﹌﹌﹌﹌﹌﹌﹌﹌﹌﹌﹌﹌﹌﹌﹌﹌﹌﹌﹌﹌﹌第二周训练计划(129km)1.星期一:80分钟慢跑(配速:5分00秒,适当提速)2.星期二:14组*400m间歇跑(每组75秒,小跑休息200米)3.星期三:100分钟长跑(配速:5分00秒)4.星期四:45分钟长跑(配速:4分20秒)5.星期五:12km轻松跑(配速:4分15秒)6.星期六:70分钟慢跑(配速:5分00秒,适当提速)7.星期日:30km持续跑(配速:4:45秒/km)﹌﹌﹌﹌﹌﹌﹌﹌﹌﹌﹌﹌﹌﹌﹌﹌﹌﹌﹌﹌﹌﹌﹌﹌﹌﹌﹌﹌﹌﹌﹌﹌﹌﹌﹌﹌﹌﹌﹌﹌﹌﹌﹌﹌﹌﹌﹌﹌﹌﹌﹌﹌第三周训练计划(104km)1.星期一:70分钟慢跑(配速:5分00秒,适当提速)2.星期二:8*1km间歇跑(配速:3分15秒,小跑休息400米)3.星期三:100分钟慢跑(每千米4分45秒)4.星期四:60分钟长跑(配速:4分45秒)5.星期五:60分钟慢跑(配速:5分00秒)6.星期六:45分钟慢跑(配速:5分00秒,适当提速)7.星期日:热身3km,10km测试跑(配速:3:36秒/km),放松跑4km。
﹌﹌﹌﹌﹌﹌﹌﹌﹌﹌﹌﹌﹌﹌﹌﹌﹌﹌﹌﹌﹌﹌﹌﹌﹌﹌﹌﹌﹌﹌﹌﹌﹌﹌﹌﹌﹌﹌﹌﹌﹌﹌﹌﹌﹌﹌﹌﹌﹌﹌﹌﹌第四周训练计划(130km)1.星期一:100分钟慢跑(配速:5分00秒),共计20km。
马拉松345训练方法

马拉松345训练方法马拉松是一项长距离的耐力运动,对于跑者来说,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而马拉松345训练方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训练方式,它结合了跑步的速度和心率控制,帮助跑者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马拉松成绩。
1. 跑步速度控制马拉松345训练方法中的“345”代表的是不同的跑步速度。
其中,“3”代表的是跑步的基本速度,即跑步时的舒适速度;“4”代表的是更快的速度,相对于基本速度来说要稍微快一些;“5”代表的是最快的速度,是一种最大强度的训练方式。
根据马拉松345训练方法的要求,跑者需要在训练中根据不同的阶段和目标,进行不同速度的跑步训练。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跑者提高耐力和速度,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 心率控制除了跑步速度控制外,马拉松345训练方法还注重心率的控制。
心率是衡量跑者运动强度的一项指标,通过控制心率可以使训练更加科学和有效。
在马拉松345训练方法中,跑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最大心率和目标心率区间,进行不同强度的训练。
一般来说,基础训练时心率应保持在70%左右,提高训练时心率可以达到85%左右,而最大强度训练时心率可以达到95%。
通过控制心率,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调整训练的强度和节奏,从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3. 训练计划在进行马拉松345训练方法时,制定一个合理的训练计划非常重要。
合理的训练计划包括周末长跑、中长距离间歇训练、速度提升训练等。
周末长跑是马拉松训练的重要部分,通过每周一次的长跑训练,可以逐渐提升跑者的耐力和体力。
中长距离间歇训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训练方法,通过在跑步中间加入短暂的恢复时间,可以提高跑者的速度和耐力。
速度提升训练则是一种强度较高的训练方式,通过短距离高速跑步,可以提高跑者的速度和爆发力。
在制定训练计划时,跑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合理安排每周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
同时,注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训练引发伤病。
4. 饮食和休息马拉松训练不仅需要合理的训练计划,还需要注意饮食和休息。
马拉松训练计划表

马拉松训练计划表Mileage Buildup Schedule (Schedule I Metric)当到了19周,如果你顺利完成了它并且没有受伤,你可以进入马拉松训练计划表(计划表2)篇二:马拉松训练计划表北京马拉松将至,如何科学训练,如何提高成绩,今天看到了《Run Less Run Faster》,觉得里面的训练计划值得大家参照一下下面是我简单总结的一个训练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不合适的地方,大家一起讨论分享FIRST 训练计划表目标提高乳酸门槛提高最大摄氧提高跑步经济性强度比5K速度稍慢15-45s 以5K的速度或更快比全马目标速度稍慢30s 时间周二周四周日16 3km慢跑,3km ST速度,3km慢跑 3组1600米,每组间400米慢跑或走21km马拉松配速跑,每公里可以慢19s15 1.5km慢跑,8km MP速度,1.5km慢跑 4组800米,每组间2分钟原地休息 24km马拉松配速跑,每公里可以慢128s14 1.5km慢跑,8km LT速度,1.5km慢跑 1200,1000,800,600,400,每组间2分钟原地休息 27km马拉松配速跑,每公里可以慢28s13 1.5km慢跑,6.5km MT速度,1.5km慢跑 5组1000米,每组间400米慢跑或走 32km马拉松配速跑,每公里可以慢37s12 3km慢跑,5km ST速度,1.5km慢跑 3组1600米,每组间400米慢跑或走29km马拉松配速跑,每公里可以慢28s11 1.5km慢跑,8km MT速度,1.5km慢跑 2组1200米,每组间2分钟原地休息 32km马拉松配速跑,每公里可以慢28s10 1.5km慢跑,10km LT速度,1.5km慢跑 6组800米,每组间原地休息90s 21km马拉松配速跑,每公里可以慢9s9 3km慢跑,5km ST速度,1.5km慢跑 2次,每次6组400米,每次间休息2m30s,每组间休息90s 29km马拉松配速跑,每公里可以慢19s8 1.5km慢跑,6.5km MT速度,1.5km慢跑 2组1600米,每组间休息60s,2组800米,每组间休息60s 32km马拉松配速跑,每公里可以慢19s27 16km MP速度 4组1200米,每组间2分钟原地休息 24km马拉松配速跑,每公里可以慢12s 6 1.5km慢跑,8km MP速度,1.5km慢跑 1000,2000,1000,1000,每组间400米慢跑或走 32km马拉松配速跑,每公里可以慢19s5 16km MP速度 3组1600米,每组间400米慢跑或走 24km马拉松配速跑,每公里可以慢9s 4 10分钟热身,13km MP速度,10分钟放松 10组400米,每组间400米慢跑或走 32km马拉松配速跑,每公里可以慢9s3 1.5km慢跑,8km MT速度,1.5km慢跑 8组800米,每组间原地休息90s 21km马拉松配速跑2 3km慢跑,5km ST速度,1.5km慢跑 5组1000米,每组间400米慢跑或走16km马拉松配速跑1 10分钟热身,5km MP速度,10分钟放松 6组400米,每组间400米慢跑或走 42.2km马拉松配速跑注:1. ST速度指个人5km速度,MT指个人10km速度,MP指个人预期马拉松速度,LT指个人Tempo配速(经验公式:全力跑50分钟左右的速度)2. 间歇跑,每组的速度尽量一致,差别尽量在5s之间,避免前面快后面慢的情况这是一个完整的训练表,鉴于距离北马只有8周左右,所以大家可以从16开始,间隔练习,坚持才会有效果!还是那句话:没有痛苦,就没有进步!3篇三:马拉松训练计划关于跑马拉松的十一大事实TRUTH #1:进行长距离的练习可以确保你跑到终点线长距离的练习是马拉松最重要的成功因素。
马拉松三级运动员标准

马拉松三级运动员标准马拉松是一项长距离赛跑项目,通常指的是全程马拉松比赛,即42.195公里。
作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运动项目,马拉松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体能和技术水平。
根据国际田径联合会的规定,马拉松运动员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二级和三级。
本文将重点介绍马拉松三级运动员的标准。
首先,马拉松三级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他们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需要达到一定标准,能够在长时间的跑步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呼吸和心率。
此外,他们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也需要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升,以应对长时间的持续运动。
对于三级运动员来说,他们需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马拉松比赛,并且保持相对稳定的速度和状态。
其次,马拉松三级运动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比赛经验和技术水平。
他们需要了解比赛规则和战术技巧,能够在比赛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调整。
在训练中,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跑步姿势和节奏控制能力,以减少能量的浪费和提高跑步效率。
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跑步技术,能够应对不同路况和气候条件下的比赛挑战。
最后,马拉松三级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长距离的马拉松比赛对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非常高,他们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够在面对疲劳和困难时坚持下去。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对比赛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稳定。
总的来说,马拉松三级运动员需要在身体素质、比赛经验和技术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
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够在马拉松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因此,作为一名马拉松运动员,需要不断努力和提升自己,才能够达到三级运动员的标准,享受长跑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配速法经典例题

配速法经典例题配速法是一种常用的运动训练方法,它可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速度,并达到更好的成绩。
下面将介绍一些配速法的经典例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方法。
例题1:小明参加一场10公里的长跑比赛,他计划以每公里5分钟的配速跑完比赛,请问他需要多长时间完成比赛?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小明的配速是每公里5分钟。
而比赛的距离是10公里,所以他需要跑10公里乘以5分钟,即50分钟才能完成比赛。
例题2:假设小红的马拉松配速是每公里4分30秒,她计划跑一场马拉松比赛,请问她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跑完?解析: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是42.195公里,而小红的配速是每公里4分30秒。
所以她需要跑42.195公里乘以4分30秒。
我们可以先将4分30秒转换成分钟,即4分钟30秒=4分钟+30秒/60=4.5分钟。
所以她需要跑42.195公里乘以4.5分钟,即190.3775分钟。
将分钟转换成小时,即190.3775分钟/60=3.1729583小时。
因此,小红需要大约3小时17分钟才能跑完整个马拉松比赛。
例题3:小李在一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他计划以每公里5分钟的配速跑,他想知道自己跑完21.0975公里需要多长时间。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小李的配速是每公里5分钟。
而半程马拉松的距离是21.0975公里,所以他需要跑21.0975公里乘以5分钟,即105.4875分钟。
将分钟转换成小时,即105.4875分钟/60=1.758125小时。
因此,小李需要大约1小时45分钟才能跑完半程马拉松比赛。
通过以上例题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配速法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运动训练方法。
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掌握自己的速度,合理安排比赛策略,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实际运动训练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定配速,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当然,配速法并不仅适用于长跑比赛,它同样适用于其他跑步项目,如短跑、中长跑等。
通过合理地设定配速,运动员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速度,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
马拉松 训练方法8页word文档

马拉松训练方法1.跑够就行"保持健康"是马拉松训练中最重要的建议,绝大多数人都忽视了这条。
这就是说你不要练得太狠然后受伤,最好是稍微训练少一些而让人感到强健和充满欲望,而不是训练过量。
方法当然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条合适的界线。
2.慢慢加量每周跑量只增加10%。
在长距离跑达到10英里之前,每次只增加1英里,然后如果你还想增加距离,每次增加2英里。
同时要加入恢复的周和恢复的日子。
以下是个类似的8周马拉松训练每周跑量(英里):20-22-24-20-26-28-30-20。
3.恢复,恢复,还是恢复不用一周七天都拼命训练,你只需要一周聪明地训练3-4天就可以了,这是北爱荷华州立大学在1994年的一项研究中证实的,表明一周4次训练的跑步者与那些一周训练六次跑量多20%的跑步者的水平差不多。
现在一个类似的方法就是Furman的FIRST马拉松训练计划,其中70%的跑步老手将他们的训练时间修改为一周三次。
4.进行长距离跑这是毋庸置疑的。
你的马拉松经历越少,跑得越慢,长距离跑对你越重要。
你需要让自己适应用双脚跑过3小时、4小时或者更长时间。
绝大多数专家建议长距离跑的时间为2个半小时到3个小时;而Jeff Galloway建议跑更长的时间,不过中加包括一些走路休息。
只要你能健康而强健的站在起跑线上,一切都ok。
5.练习马拉松配速Ann Alyanak是代顿大学的一名教练,她在去年春天的波士顿马拉松中跑出了2:38,将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10分钟。
她相信她的关键就是在训练计划中增加了"递进的马拉松配速"长距离跑。
Alyanak作两英里的热身跑,然后用比马拉松配速慢40秒的速度跑6英里,然后比马拉松配速慢20秒的速度再跑6英里,最后6英里用马拉松配速完成。
"我在波士顿可以战胜消极的因素。
"她说道。
6.增加你乳酸门槛跑的距离乳酸门槛跑一开始是以4英里为准而由天才教练Jack Daniels博士提出的,然后另外一个天才教练Joe Vigil博士建议Deena Kastor将乳酸门槛跑进行得更长一些--甚至达到12英里。
配速训练:提升跑步效率

配速训练:提升跑步效率跑步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运动方式,除了具有增强心肺功能、减脂塑形的功效外,如何高效地进行跑步训练也是许多爱好者关心的话题。
其中,配速训练成为了提升跑步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围绕配速训练的概念、方法、实际应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帮助跑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配速训练,以提高跑步效率。
一、配速训练的概念配速训练是指在长时间的跑步过程中,保持一定速度进行训练的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控制跑步的速度来达到特定的训练目标。
这种训练方式相对于随意奔跑或者只注重极限速度的训练,更加科学和系统化。
配速训练不仅可以帮助跑者提升耐力,还能有效提高比赛中的表现。
在具体实施配速训练时,跑者通常会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意识水平设定合理的配速目标,如长时间慢跑、中等强度和高强度间歇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不同的速度下体验身体对能量消耗的反应,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配速。
二、配速训练的方法为了有效地进行配速训练,首先需要了解几种常见的配速方法,这些方法将有助于优化你的跑步效率。
1. 目标配速法目标配速法是根据个人目标设置一个具体的速度,并在平时训练中逐渐适应和实现该速度。
例如,如果一个跑者的目标是在下一场马拉松比赛中以每公里5分钟的速度完成比赛,那么在日常训练中,他们应有意识地安排相应强度和距离的跑步,以确保能够在比赛日达到这一目标。
2. 间歇配速法间歇配速法是一种结合高强度和低强度的训练方法。
通常包括短时间高强度冲刺(如400米或800米),然后通过慢跑或走路进行恢复。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提高心肺能力和肌肉力量,同时加强论证对于快速变化速度的适应能力。
例如,一名经验丰富的跑者可以选择每隔几分钟快速冲刺,之后给予自己适当恢复时间,这样在加快速度与放松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3. LSD(长距离慢跑)法LSD是指长距离慢跑方式。
这种方法与传统意义上强调速度与强度的训练截然不同,它更注重的是耐力和心理素质。
你知道自己的乳酸门槛跑应该用什么样的配速吗?

你知道⾃⼰的乳酸门槛跑应该⽤什么样的配速吗?乳酸门槛跑的名词来源,是因为科学家通过测量⾎液中的乳酸含量为其命名。
它表⽰你在有氧运动下能够维持的最快速度,也就是最⼤有氧速度。
这也是马拉松成绩的重要⽣理指标。
在平时跑步练习中,提⾼有氧速度的跑友⾮常常见,⼤部分业余跑者都是通过乳酸门槛跑进⾏提⾼的。
⽐如:⼀个⼈与⼀位5分钟配速的跑友⼀起训练,开始的时候,能⼒⾼⼀些的跑友可以⼀边跑⼀边聊天,但是能⼒较差的跑友只能倾听,经过⼀段时间的训练之后,那位能⼒较弱的跑友也能以5分的配速边跑边说话了。
提⾼最⼤有氧速度和有氧耐⼒的最好办法,就是⽤接近乳酸门槛的速度去练习快跑。
利⽤这种速度练习跑,⾼跑量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了,跑量⼤,乳酸门槛速度多,对于提⾼马拉松成绩越有帮助。
那么,每个跑友的能⼒都不相同,究竟怎样的配速才能算是⾃⼰的乳酸门槛跑配速呢?那么,每个跑友的能⼒都不相同,究竟怎样的配速才能算是⾃⼰的乳酸门槛跑配速呢?对于多数跑者来说,找到合适的速度进⾏训练是很难驾驭的,特别是对于缺乏跑步经验的⼈群来说更是如此。
因为速度跑要求既要⾜够努⼒⼜不能过于冒进,需要⼤量的训练积累,才能找到正确的感觉。
下⾯是针对初级跑者和健⾝(中级)跑者进⾏乳酸门槛的速度建议。
每公⾥的速度要⽐5公⾥⽐赛时的速度慢7~12秒。
略接近10公⾥⽐赛时的速度(如果10公⾥跑不进53分钟,那么速度应该⽐10公⾥速度略快)。
达到最⼤⼼率的80%~85%(可以⽤⼼率表进⾏测量)。
针对竞技跑者的建议。
每公⾥速度⽐5公⾥⽐赛时的速度慢15~19秒。
每公⾥的速度⽐10公⾥⽐赛时的速度慢9~13秒。
达到最⼤⼼率的85%~90%。
如果你还难以确定乳酸门槛跑的配速,也不要担⼼,像前⾯⼀样,我们可以具体的根据5公⾥,10公⾥的成绩推算配速。
来看看下表。
看过上表之后,我们都对⾃⼰的乳酸门槛速度有所了解,那么我们乳酸门槛的能⼒该如何提升呢?1、速度跑在速度练习过程当中,连续跑4到10公⾥能有效地提⾼乳酸门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拉松跑配速与能力(一)
最近跑友们在训练中,都总结了自己在天津国际马拉松赛上的得与失。
跑友们分析得很好,大多数都总结到了配速与训练的关系。
有一跑友10公里最好成绩是48分。
第一次参加马拉松全程,前10公里按照5分钟/1公里的节奏配速跑,结果半程还没有跑完,就筋疲力尽了,最后走了10公里,结果4小时48分跑完全程,配速失去了意义。
对马拉松新手或业余马拉松选手来讲,对配速与跑步能力,配速与节奏跑的关系,都比较生疏。
就我个人跑马拉松和中长跑的经验,和这些年来学习了关于马拉松跑的理论,对配速与跑步能力;配速与节奏跑之间匹配有粗浅认识,总结出来。
供大家跑友们学习参考。
我们首先要了解配速的产生,形成的规律。
在理论上就是用均匀的跑速,跑固定的距离。
如用4分钟/1公里的配速跑10公里。
40分钟跑完。
但是在实际中都有出入,配速是通过计算得出准确的时间以距离的匹配。
例如跑友们看到过马拉松跑比赛的配速表,从3分钟/1公里的配速到6分钟/1公里的配速,都清清楚楚公布于世。
让运动员按照一定的配速训练,达到自己最高水平。
但是运动员能力不同,达到配速的水平高低差异很大。
一般中长跑运动员,马拉松跑运动员经过10年的科学合理的训练,就能达到世界顶峰,再维持自己的运动生涯,长短不一。
马拉松运动员必须经过5000米;10000米的训练,才能在马拉松跑中有所作为。
举例:就二级运动员标准。
5000米16分10秒;10000米34分钟;马拉松跑3小时10分。
研究它们之间的规律就是研究配速与能力的匹配。
5000米跑出16分10秒二级运动员水平,10000米就以每400米慢4秒的节奏跑,才能跑出34分钟二级运动员水平。
这就是能力。
如此推算马拉松跑就能跑出2:24分的节奏,那是不可能的。
以每一公里慢1分5秒的节奏跑,能达到3:10的二级运动员标准。
这是配速跑的规律,也是我们所要了解的,让它指导我们科学训练。
未完待续。
再讲就是结合科学训练如何把配速和能力结合起来,指导我们的训练。
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