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病的病理
中医“脚气病”初步探析
为湿邪袭虚,运用木瓜、槟榔等中药组成的鸡鸣散加减
以疏通化湿,治 疗 湿 脚 气;通 过 四 物 汤 加 减 以 和 营 利
湿,治 疗 干 脚 气;对 于 脚 气 冲 心 型 则 分 寒 热 治 之,分 别
予吴茱萸、犀角散加减 治 疗. 汪 悦 东 等 [12]运 用 自 拟 当
宜速治之,不同常病.”所以提倡“速治之”.«备急千金
要方»提出:“但 看 心 下 急 气 喘 不 停,或 自 汗 数 出,或 乍
寒乍热,其脉促短而数,呕吐不止者皆死.”出现气上冲
心的症状 是 濒 死 之 候. 该 病 在 急 性 期 如 出 现 心 力 衰
中国民间疗法 2021 年 4 月第 29 卷第 7 期 3
2
2 发作 期 当 维 生 素 B1 进 一 步 缺 乏 时,可 能 会 出
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如纳差、便
秘、心动过速、水肿、疲乏、记忆力减退、失眠、腓肠肌痉
挛、足部 灼 痛 等 [2].«备 急 千 金 要 方»描 述 其 症 状 为:
“风毒之中人也,或见食呕吐憎闻食臭,或有腹痛下痢,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CH
I
NA
SNATUROPATHY,Ap
r
2021,Vo
l
29No
7
[
6]田盼盼,赵 杨 从 肾 论 治 帕 金 森 病 的 研 究 思 路 及 实 践 [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
17):
2073
G
2075
[
中医脚气的基本概念
在中医中,脚气又称足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它主要是由于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通常发生在脚趾间、足侧缘等部位。
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脚气有水疱型、鳞屑角化型、浸渍糜烂型等几种类型。
水疱型脚气好发于趾间、足侧缘等处,皮损初为深在水疱,不易破溃,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漏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糜烂面,干燥后出现脱屑,瘙痒明显。
鳞屑角化型脚气好发于掌拓部、趾跟、足底等处,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干燥,冬季易发生皲裂,甚至出血,伴有疼痛,一般无明显瘙痒。
浸渍糜烂型脚气多见于手足多汗者,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露出潮红糜烂面,及渗液,有明显瘙痒,继发细菌感染时有臭味,严重者可出现甲癣。
此外还有一种脚气病,临床较为少见,是由念珠菌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主要侵犯脚趾间、足侧缘等部位,皮损多呈环状,伴有剧烈瘙痒,容易继发细菌感染,严重者可出现甲癣。
中医治疗脚气主要是采用外敷药物和内服药物的方法。
外敷药物主要是针对不同类型的脚气采用不同的药膏或药水进行涂抹。
内服药物主要是通过口服抗真菌药物来治疗脚气。
此外,中医还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脚部清洁干燥,避免穿不透气的鞋子和袜子等。
去除脚气最简单有效方法
去除脚气最简单有效方法去除脚气最简单有效方法1、水疱型脚气的治疗:每日用热水泡脚后外搽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
皮干后再搽脚气灵或癣敌膏。
2、角化型脚气的治疗:如果脚气患者皮肤角化增厚严重,抗真菌药物很难渗透吸收,可以先用10%水杨酸软膏或复方苯甲酸软膏等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
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
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后局部涂油膏,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缠绷带,24~48小时后除去,然后再用抗真菌药。
3、糜烂型脚气的治疗:如果脚气患者趾间有糜烂、渗液者,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强的药,也不能马上外用霜剂或软膏,应该首先使创面收敛干燥再用药。
去除脚气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取其粉末用温水溶解至水呈浅粉红色,颜色不要太深,浓度太高反而会腐蚀皮肤)湿敷,然后外用油剂或粉剂,待皮肤干燥后改用美克等霜剂或软膏。
4、寒湿脚气证:脚气患者症状表现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或浸淫黄水,或麻木冷痛,或溃烂蜕皮,手足不温,甚至脚趾肿胀,舌淡,苔白,脉沉。
病变证机是寒湿浸淫,肆虐肌肤营卫,导致肌肤既不得气血所荣又被寒湿所肆虐,以此而变生为寒湿脚气病理病证。
其治当散寒除湿,温化止痒。
可选用鸡鸣散,本方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5、淤血寒毒证:脚气患者症状表现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疼痛,或浸淫流脓血水,脚趾颜色暗紫,或痒痛,或溃烂蜕皮,甚至脚趾肿胀,舌质暗,苔薄,脉沉。
病变证机是淤血内阻,淤血与寒毒相结而浸淫肆虐,以此而变生为淤血寒毒病理病证。
其治当活血化瘀,散寒解毒。
可选用桂苓乌头汤,本方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去脚气的小妙招1、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
随配随用,轻者1次,重者2次至3次可愈。
2、脚上患有脚气、脚癣,连续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愈。
3、用茄子根以及盐煮的水洗脚,即可治好脚气。
4、绿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治疗香港脚有特效。
脚气病健康宣教
4 健康教育策略
健康饮食
01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 物
03
补充维生素B:多吃富含维 生素B的食物,如粗粮、豆 类、坚果等
05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 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 良好的饮食习惯
02
适量摄入蛋白质:适量摄入 肉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 食物
04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辛辣、 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 等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1
吸烟的危害:增 加患脚气病的风 险,损害心血管
健康
2
戒烟的方法:逐 步减少吸烟量,
寻求专业帮助
3
4
过量饮酒的危害: 增加患脚气病的 风险,损害肝脏
健康
适量饮酒的建议: 每天不超过2杯,
选择低度酒
5 健康促进计划
健康教育课程
01
脚气病的定义和分类
02
脚气病的病因和发病 机制
03
极影响
评价方法
01
目标人群:确定评价 的目标人群,如患者、 家属、医务人员等。
03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 调查、访谈、观察等 方式收集数据。
05
结果报告:撰写评价 报告,包括评价结果、 建议和改进措施等。
02
评价指标:设定评价 指标,如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健康态度 等。
04
分析方法:采用定性 和定量分析方法,如 内容分析、相关性分 析等。
食物
缺乏维生素B1的 摄入,如长期食
用精制米面等
缺乏新鲜蔬菜和 水果的摄入
暴饮暴食,饮食 不规律
缺乏运动
01
缺乏运动导致身 体免疫力下降,
容易感染疾病
02
脚气介绍PPT培训课件
患者自我管理与教育
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脚 盆等个人物品,避免交
叉感染。
避免搔抓患处
脚气患处瘙痒时,尽量 避免搔抓,以免加重感 染或引起其他并发症。
保持情绪稳定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 过度焦虑、紧张等不良
情绪对病情的影响。
寻求专业帮助
如病情持续加重或出现 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 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
02
脚气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与建议
保持脚部清洁干燥
穿透气的鞋袜
每天用温水和肥皂清洗脚部,特别是脚趾 间和脚底部分。清洗后,用干净的水冲洗 干净,并用毛巾轻轻擦干。
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穿着紧身、不 透气的鞋子。袜子可选择棉质、丝质等透 气性好的材质。
保持环境通风
定期更换鞋垫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穿鞋,尽 量让脚部透透气。
鞋垫容易滋生细菌,定期更换可以减少细 菌滋生。
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
外用药物
中药治疗
可在患处涂抹抗真菌药膏,如克霉唑 、咪康唑等。涂抹前需清洗患处,涂 抹后轻轻按摩片刻,促进药物吸收。
可选用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功效 的中药煎汤外洗,如黄柏、苦参、白 鲜皮等。
口服药物
对于严重脚气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 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 唑等。需按医嘱服用,注意药物副作 用。
助。
03
并发症与风险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表现
01
02
03
细菌感染
由于皮肤破损,容易引发 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 疼痛、化脓等症状。
癣菌疹
脚气严重时,可能引发癣 菌疹,表现为红斑、丘疹 、水疱等皮损。
丹毒
脚气感染可引起丹毒,表 现为局部红、肿、热、痛 ,伴有全身发热等症状。
中医认为导致脚气的根本原因及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导致脚气的根本原因及治疗方法脚气困扰着许多人尤其是由于脚气的传染性导致很多人都没有办法和其他人正常的来往与交流渐渐的形成了自卑的心理,但是其实从中医和西医不同的角度来看其实导致脚气的原因也并不相同并且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中医治疗脚气的方法也不一样。
中医是可以治疗脚气的,因为脚气是长期穿着不透气的鞋子引起的脚底细菌滋生,从而引起脚底发臭,我们可以通过艾草泡脚的方法进行治疗,而且中医治疗脚气就是采用药材泡脚,将细菌杀死,实现治疗脚气的母的。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医脚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然后选择药材进行治疗。
中医以为脚气主要为湿气,治疗上重要采取清热利湿的药物泡脚。
中医治脚气泡脚方法,相称于足疗,不仅能够杀真菌,还可以杀细菌等,起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
症状轻的患者可以自己到药店购置中药煲水治疗。
如黄芩、苦参、黄柏各30g,放多一点水,煮30分钟,等水降到温热后再泡脚。
如果脚面有糜烂或渗液则可以再加上白矾、芒硝各30g一起煮。
脚泡十五分钟左右后把脚擦干,尤其是脚趾缝。
民间也有不少中药治脚气偏方可供取舍。
(1)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
实用于糜烂型脚气。
(2)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逐日煎洗1-2次。
对水疱型脚气或有感染时利用有良好效果。
(3)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
持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脚气有良效。
但患者要留神,抉择脚气偏方泡脚,假如药物刺激性强,或者含有酒精的,不要用来泡已经有显明腐烂的脚,也不要用来擦脸上跟阴部这些皮肤薄的处所,否则轻易伤害皮肤,导致溃烂。
中药治脚气后果十分好,但要本人煮,比较麻烦,而且奏效较慢,西药绝对来说比拟便利,见效快。
中医脚气的原因脚气的根本原因目前医学上根本这样认为:脚气就是脚癣,主要是因为真菌感染引起,存在较强的接触传染性,它还有一系列的别号,如烂脚丫,香港脚等。
脚 气 知 识
(6)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
上药水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7)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
将上药烘干研末,密封包装,每袋约重40克,每次取粉剂1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1000~2000毫升,混匀足浴,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8)白鲜皮4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30克,防风20克,荆芥穗、枯矾各10克,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葱白4枚。
上药加水约3000毫升煮沸,待温时将双脚浸泡在温液中lO—15分钟,每日2次,一般用药4-5剂即可。
用药治疗的同时,对病人穿的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
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福尔马林液塞入鞋中,装入塑料袋封存48小时,以达灭菌目的。
如果有臭味,有叩破的,用酿造醋点脚趾缝,擦脚。
坚持一周,两天见效。
用酿造醋。
泡了以后,有醋味,没有臭味。
其它方法:(一)白萝卜去脚臭白萝卜半个,切成薄片,放在锅内,然后加适量水,用旺火熬3分钟,再用文火熬5分钟,随后倒入盆中,待降温适度后,反复洗脚,连洗数次即可除去脚臭。
(二)土霉素去脚臭将土霉素研成末,涂在脚趾缝里,每次用量1--2片。
(三)盐姜水除脚臭水中放适量盐和数片姜,加热至沸,不烫时洗脚,并搓洗数分钟,不仅除脚臭,脚还感到轻松,可消除疲劳。
(四)黄豆水治脚气黄豆150克,水约1公斤,用小火约煮20分钟,待水温能洗脚时用来泡脚,可多泡会儿。
治脚气病效果极佳,脚不脱皮,而且皮肤滋润。
一般连洗三四天即可见效。
(五)无花果叶治脚气取无花果叶数片,加水煮10分钟左右,待水温合适时,泡洗患足10分钟,每日2次,一般三五天即愈。
(六)白醋治脚气脚气病患者,可用棉球浸白醋涂患部,止痒又杀菌,有轻微脱皮,涂一次可半个月不犯,再犯再涂。
(七)啤酒治脚气把瓶装啤酒倒入盆中,不加水,双脚清洗后放入啤酒中浸泡20分钟再冲净。
脚气百科
脚气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
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
概念区分脚气与脚气病脚气是足癣的俗名,也称“香港脚”。
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
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脚气”则是由真菌(又称霉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
脚气与脚臭也有人把脚臭认为是脚气,这也是不对的。
在多汗条件下,脚上的细菌大量繁殖并分解角质蛋白,再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产生脚臭。
脚臭可能是脚气,但不是所有的脚臭都是脚气,脚气也未必都脚臭。
二者没有必然联系,主要判断依据是镜检有无真菌,镜检呈阳性者为脚气。
病因学本病是由皮肤癣菌(真菌、念珠菌、霉菌)所引起的。
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
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脚气早期症状有哪些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脚气(8张)1.糜烂型脚气: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
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脚气:好发于足缘部。
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
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脚气:好发于足跟。
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
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临床诊断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鳞屑角化型脚气。
脚气症状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
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或伴有裂口,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足底部。
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
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鳞屑角化型好发于足跟、足缘部。
角化型脚气是怎么回事?
角化型脚气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角化型脚气的病理病因,角化型脚气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角化型脚气病因
由于真菌型脚气没治好,多种病菌复合感染成脚癣造成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瘙痒,易发生皲裂。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角化型脚气病因,角化型脚气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角化型脚气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角化型脚气”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第1 页。
脚气是什么问题【健康小知识】
脚气是什么问题
文章导读
脚气就是我们所说的香港脚,很多人都因为脚气非常的痛苦自卑,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很多时候是脚气是因为真菌感染或者是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造成的,所以要注意预防。
1、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
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
脚气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
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
2、致病菌感染
致病菌多系毛癣菌属与表皮癣菌种,主要菌种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
红色毛癣菌因其抵抗力强,不易控制,已成为我国当前足癣的主要致病菌。
脚气是侵犯表皮、毛发和趾甲的浅部霉菌病,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
绝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脚气再感染到手部和其它部位,脚气患病率高的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一是足跖部皮肤没有皮脂腺,缺乏能抑制霉菌的脂肪酸。
二是足跖部皮肤汗腺较丰富,出汗较多,造成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潮湿环境。
三是足跖部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质蛋白为霉菌生长的营养物。
此外,由于穿着鞋袜,局部环境闷热,脚汗难于透发而潮湿,从而更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
脚气是怎么回事?
脚气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脚气的病理病因,脚气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脚气病因
脚气,是由于真菌感染并损坏脚部皮肤造成的。
脚癣真菌为喜湿性的真菌,人的脚趾间最适合真菌生长和繁殖。
脚癣真菌生命力极强,能在干旱的沙漠及冰冻的环境中处于休眠状态长期生存。
在120度的高温条件下20分钟都不会死亡。
真菌很难杀死。
它的菌毛具有吸附作用,会紧紧吸勾在组织细胞上。
其鞭毛是运动器官,所以真菌能运动。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脚气病因,脚气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脚气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脚气”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第1 页。
中医脚气病概念
中医脚气病概念
脚气病是古代中国最为流行的一种疾病,具有长期发作,反复发作等特点。
脚气病是
一种造成下肢浮肿的疾病,早期表现为下肢沉重、乏力、胀痛、麻木、脱皮等症状。
后期
则会出现明显肿胀、皮肤干燥、龟裂、角化,并可形成溃疡和坏死,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
截肢。
临床上主要分为两大类型:病因性和营养性脚气病。
中医对于脚气病的早期认识较深入,将其归类为“淤滞”证。
认为脚气病的发生与人
体的气血运行不畅以及气虚血滞有关。
其中,气虚型脚气病多由肺脾两虚、气血不足引起;血瘀型脚气病多由肝经失调、周身气血运行不畅、淋巴循环不畅、全身代谢物质排泄不畅
等引起。
中医治疗脚气病主要通过调节人体脏腑功能、活血化瘀、促进气血循环等方法达到缓
解症状、改善病情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生地黄、越橘、甘草、茯苓、白术等,其
药理作用可以补气养血、疏通经脉、活血化瘀,从而达到治疗脚气病的效果。
同时,中医
很注重膳食调理,比如饮食应宜清淡、易消化,多喝白开水和淡盐水,避免一次性吃太多
油脂和高蛋白食品。
此外,运动和按摩也是中医治疗脚气病的重要方法,可以活血化瘀、
增强血管弹性、加快血液循环。
总之,中医对脚气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法已经有了较为科学的体系,既可以调节人体机
能内部平衡,又可以通过中药、膳食调理、体育锻炼等多种途径消除病因、改善病情,对
于预防和治疗脚气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脚气怎么治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脚气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脚气怎么治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脚气
导语:脚气是很多人都存在的症状,同时夏季是脚气的高发季节,对很多爱美女士来说是一种折磨,除此之外脚气是会传染的,所以我们得及时治愈脚气,...
脚气是很多人都存在的症状,同时夏季是脚气的高发季节,对很多爱美女士来说是一种折磨,除此之外脚气是会传染的,所以我们得及时治愈脚气,那么脚气怎么治呢?你知道人们该如何预防脚气吗?治脚气的偏方有哪些呢?带着种种问题,让我们跟随小编一起去下文寻找答案吧!
脚气怎么治中医辨证治疗脚气
干脚气
干脚气指脚气之足膝不肿者。
因素体阴虚内热,湿热、风毒之邪从热化,伤及营血,筋脉失养,证见足胫无力,麻木酸痛,挛急,脚不肿而日见枯瘦,饮食减少,小便热赤,舌红,脉弦数等。
治疗:治宜宣壅化温,和营清热,用加味苍柏散或生干地黄丸等方。
湿脚气
湿脚气为脚气病之一。
指脚膝浮肿之脚气病。
水湿之邪感受于下,经络不得宣通而致病。
证见足胫肿、麻木而重,腿膝软弱,小便不利,脉濡缓,苔白腻;或有在胫前生臁疮者。
通治法:治宜宣壅逐湿为大法,用鸡鸣散加减,或选用除湿汤、槟榔散、加味二妙丸加减。
湿热偏胜者,证见口渴溺赤,脉濡数、苔黄腻,治以宣通清利化湿法,用防己饮加减。
湿脚气的辨证分治
湿脚气当以清热利湿、温阳散寒、解毒杀虫、止痒止痛为治则。
常见有三证:湿热脚气、寒湿脚气、淤血寒毒。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脚气病、脚气病的症状
脚气病、脚气病的症状脚气病为维生素B1缺乏症,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水肿及浆液渗出。
临床上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常发生在以精白米为主食的地区。
其症状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食欲不振、大便秘结,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称脚气性心脏病;还有的有水肿及浆液渗出,常见于足踝部其后发展至膝、大腿至全身,严重者可有心包、胸腔及腹腔积液。
病因病理病机1、饮食摄入不足。
尤其食用精碾白米,而缺乏肉类、豆类时,易引起硫胺素缺乏。
2、由于酗酒、各种胃肠道(如慢性腹泻、肠结核等)或其他疾病(如长期发热、甲亢等)引起的摄入过少。
3、需要量增加。
生长发育迅速的小儿。
孕母、乳母,或摄食碳水化合物较多者和有发热感染时,需要维生素B1增加,如不补充,易引起缺乏。
临床表现1、婴儿脚气病发病常很突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者称脑型;突发心力衰竭者称心型。
年长儿症状近似成人,以水肿和多发性神经炎为主。
年长儿患周围性神经炎者呈现蹲踞时起立困难、膝反射消失、挤压腓肠肌疼痛。
2、常有乏力、精神萎倦、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或便秘,伴腹痛、腹胀、体重减轻、生长发育滞迟等。
可早期出现下肢踝部水肿,甚至延至全身,或伴发心包、胸腔、腹腔积液。
3、常先表现烦躁不安、哭声嘶哑,以至失音,继而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喂食呛咳、嗜睡,严重时发生昏迷惊厥。
有时昏迷惊厥可突然发生。
4、常突发心力衰竭,婴儿烦躁不安、尖叫、呛咳、气促、出冷汗、唇指(趾)青紫。
5、孕母缺乏维生素B1,新生儿可患先天性脚气病,表现为哭声无力、神情萎靡、吸吮力弱、水肿、嗜睡。
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
维生素B1负荷试验尿中排出量减少。
2、血液丙酮酸、硫胺素检查。
血丙酮酸、乳酸浓度增高;红细胞转酮酶活性降低。
3、心电图检查。
治疗1、一般治疗:调整饮食,供给乳母和病儿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喂母乳的婴儿应同时治疗乳母,必要时暂停母乳喂养。
2、维生素B1治疗:(1)轻症患者:给予口服维生素B1。
脚气病 病情说明指导书
脚气病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脚气病概述脚气病即维生素B1缺乏症,又称硫胺缺乏症,是指由食物中维生素B1(硫胺素)摄入不足引起,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全身性疾病。
患者可表现为乏力、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本病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在我国以谷类为主食的地区仍经常发生。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这里说的脚气病与我们日常认识的“脚气”不是同一种情况,我们日常所说的“脚气”指的是足部的真菌感染,即足癣。
英文名称:暂无资料。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
发病部位:其他。
常见症状:乏力、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主要病因:维生素B1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吸收利用障碍、代谢障碍。
检查项目:血液维生素B1水平测定、尿中克肌酐硫胺素排出量测定、红细胞转酮酶活性(E-TKA)测定、X线检查、心电图。
重要提醒:本病严重者,可有生命危险,发病后应及时治疗。
临床分类:根据维生素B1缺乏所造成的影响不同,可分为干性脚气病、心血管(湿性)脚气病、婴儿脚气病和Wernicke-Korsakoff 综合征(脑脚气病)四种。
二、脚气病的发病特点三、脚气病的病因病因总述:维生素B1在人体贮存不多,需每天补充。
如存在维生素B1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吸收利用障碍或代谢障碍,均可导致脚气病的发生。
基本病因:1、摄入不足人主要从食物种获取维生素B1,如饮食中的维生素B1缺乏,则可能导致脚气病的发生。
(1)维生素B1是水溶性维生素,过度淘洗食材会使其大量损失。
(2)维生素B1在高温下,尤其在碱性溶液中非常容易破坏,煮饭时加碱和丢弃米汤也会造成其严重丢失,常常是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儿童发病的主要原因。
(3)以糖、白米及其他精细加工的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在食物精细加工中,会使维生素B1损失很大。
脚气病
脚气病本词条涉及医疗卫生相关专业知识,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中,当前内容仅供参考。
诚邀更多本领域专家帮助我们共同完善词条,为网民提供更多权威可信的知识。
(现在加入)百科名片脚气病(beriberi)即维生素B1或硫胺素缺乏病(thiamine deficiency)。
硫胺素是参与体内糖及能量代谢的重要维生素,其缺乏可导致消化、神经和心血管诸系统的功能紊乱。
脚气病临床有三种类型即“干型”神经脚气。
后者多发生成年长者,伴有消耗症状,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
“婴儿型”严重,表现为急性心血管症状,不及时救治可引起死亡。
目录脚气是足癣的俗名。
有的人把“脚气”和“于尤以右室更甚。
显微镜下见心肌纤维细胞及间质水肿,重者细胞变性坏死。
肺动脉、全身周围毛细胞血管和小动脉亦见扩张。
硫胺素缺乏时,增多的丙酮酸可抑制胆碱乙酰化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合成减少。
又由于焦磷酸硫胺素生成减少,胆碱酯酶活性加强,乙酰胆碱的水解也加速,使神经传导受影响。
因此胃肠疲乏蠕动变慢,消化液分泌减少。
糖代谢的障碍又使细胞功能下降,乃出现各种消化道症状。
病理可见肠道充气扩张、粘膜出血,滤泡肿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此外,肝和肾脏有瘀血和脂肪变性。
临床表现脚气病分为干性脚气病、湿性脚气病和婴儿脚气病3种,分别要有以下症状:干性脚气病神经系统中枢与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称为干性脚气病(dry beriberi)。
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典型表现为上升性对称性的感觉,运动及反射功能受损。
起病多从肢体远端开始,下肢多见于上肢,可有灼痛或异样感觉,呈袜套型分布,逐渐向肢体近端发展,原来感觉过敏处渐趋迟钝,甚则痛觉,温觉及振动感觉依次消失。
伴肌力下降,肌肉酸痛,以腓肠肌为著,上下楼梯困难。
继而足、趾下垂,肌肉挛缩,卧床不起。
腱、膝等反射功能少数初期亢进,但一般以后均减退或消失,部分患者治愈后反射仍不能完全恢复。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累及迷走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听神经,喉返神经,膈神经等。
脚气病名词解释
脚气病名词解释
脚气病是一种因体内缺乏维生素B1(硫胺素)而导致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它主要是由于饮食中缺乏足够的维生素B1,或者体内利用维生素B1的机制出现障碍,从而导致体内维生素B1缺乏。
脚气病的症状主要包括乏力、食欲不振、皮肤感觉过敏、下肢水肿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脚气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吸收不足或利用障碍。
这可能是由于饮食中缺乏足够的维生素B1,或者肠道吸收维生素B1的能力下降,或者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的影响导致维生素B1利用障碍。
治疗脚气病的关键是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1。
患者可以通过改善饮食及生活习惯,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豆类、坚果、全麦面包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口服或注射维生素B1进行治疗。
总之,脚气病是一种因体内缺乏维生素B1而导致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了解它的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
水泡型脚气怎么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水泡型脚气怎么办?导语:脚气脚臭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虚弱,身体把湿热推到足部,说明气还尚可,需要内外通治。
最简单最全面方法,艾叶、花椒、醋、咸盐,泡脚,但是脚气脚臭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虚弱,身体把湿热推到足部,说明气还尚可,需要内外通治。
最简单最全面方法,艾叶、花椒、醋、咸盐,泡脚,但是水不要太烫,20分钟就可。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小偏方就是白醋杀菌治脚气,脚气很容易复发,彻底治疗好脚气的话还需要一个严谨科学的方法。
水疱型脚气的水疱或群或散分布于足跖、足缘。
局部皮肤潮红,继发细菌感染时出现水疱脓疱,以夏季多见。
类似于中医“田螺疱”。
《医宗金鉴》记载:“……初生形如豆粒,黄疱闷胀,硬疼不能着地,连生数疱。
皮厚难于自破,传度三五成片湿烂;甚者足附俱肿,寒热往来……”。
西医学名足癣中医学名水泡型脚气所属科室五官科 - 皮肤科发病部位足部主要症状水泡,脱皮,瘙痒主要病因真菌感染多发群体所有人群传染性有传染性传播途径接触传染是。
本型常为急性发展期脚气,起病较急,夏重冬轻。
原发损害以小水疱为主,成群或散发,壁厚,疱液清,常位于趾间、足心及足侧缘。
水疱位于表皮角质层下,由于足跖部角质层较厚,水疱壁不易被穿破,周围皮肤无红晕。
如果不继发细菌感染,数天后疱液可自行吸收。
水疱破裂后形成环状脱屑,皮损继续向四周扩大。
皮损不断向四周扩展蔓延时,部分小水疱可融合成大水疱。
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则疱周出现红晕,疱液化脓变浑浊。
疱壁溃破后局部出现糜烂或肿胀。
此时,如果用药不当炎症得不到及时控制,则容易引起淋巴管炎等一些并发症。
此型脚气一般自觉剧痒难忍,有时需将水。
生物化学知识解释脚气病发生的生化机制
生物化学知识解释脚气病发生的生化机制脚气是“脚癣”的俗称,医学上称为“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真菌病,多寄生在足趾部及趾间,也可延至足背和踝部皮肤的角质层中引起皮肤反应。
表现为两趾间的皮肤的浸软、脱皮并伴有裂隙,以4~5趾间和3~4趾间最多见,有难闻的臭味,剥去腐烂的皮肤,下面是红色湿烂面。
患者多伴有足部多汗,常感瘙痒难忍,故经常搔抓,常可引起细菌感染,继而红肿、化脓,不易治愈。
脚气在我国城市地区多见,南方发病率较高,炎热、潮湿的夏季易患此病。
在公共浴池洗澡、共用毛巾均易传染脚气。
真菌能抵抗恶劣的环境长期生存而不易治愈。
治疗上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可在局部涂搽复方苯甲酚软膏、尿素软膏等,如有细菌感染首先要控制感染,可口服抗生素而暂停抗真菌的治疗,待感染控制之后再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脚气病即维生素B1缺乏病,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在人体内基本不能合成,要依赖外源供给。
成人每日需要量约1~1.5毫克,谷物是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之一,玉米、小米等粮食中维生素B1含量较多,洗米次数多和食用捞米饭而不食米汤又因维生素B1溶于水而丢失。
因此这种病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较为流行。
患脚气病后神经系统受累最甚,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最为常见,表现为下肢感觉迟钝,触觉、痛觉减退,肌肉酸痛,肌力下降甚至行走困难,也可侵及循环系统,表现为心慌、气促、继而心动过速、下肢水肿,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右心衰
竭,也可突然出现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因此,在日常膳食中,应改变越吃越精的饮食习惯,适量进食些粗粮,注意饮食平衡,以保证身体健康。
脚气病概述
脚气病概述脚气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而引起的一种以消化、循环和神经系统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消化系统症状以胃纳差、便秘为主,病情发展后可出现肠蠕动减慢和腹胀。
循环系统表现包括心脏肥大和扩张(尤其是右心室)、心动过速。
以及腿部水肿。
轻度脚气病时,神经系统仅表现为疲乏、记忆力减退、失眼等严重时可出现中枢和周围神经炎症状。
引起精神错乱、眼肌麻痹,甚至昏迷。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两侧对称性的脚趾感觉异常、足部灼痛、腓肠肌痉挛、触痛、蹲坐位起立困难等。
2、疾病描述脚气病即维生素B1缺乏病,我国在虽唐时期(7世纪)已有“久食白米发生脚气病”的记载,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中将脚气病病分为肿、不肿脚气人心三种类型,显然对本病已有较深的认识。
维生素B1即硫胺素,由1个亚甲基将咪啶淤生物连接而成。
进入体内的硫胺素在焦磷酸激酶催化下,接受ATP供给的磷酸,加上Mg2+,生成焦磷酸铵素(简称TPP)。
TPP是糖代谢中的重要辅酶。
参与a酮酸的氧化脱羧作用,即在丙酮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和a-酮戊二酸转化琥珀酸的过程中,TPP分别为丙酮酸脱氢酶和a-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的辅酶。
在磷酸戊糖支路代谢中,TPP又是转酮醇酶的辅酶。
因此,硫氨素是糖代谢过程中的重要成分。
硫氨素对神经传导也有直接作用,神经传导的启动与二磷酸硫氨素和三磷酸硫氨素的水解有关。
3、症状体征维生素B1缺乏并的临床表现维生素B1缺乏程度、发展速度和病人年龄而有一定差异,早期脚气病症状缺乏特异性,可能只表现为胃钠欠佳、腹部不适、便秘、易激动、烦燥、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体重减轻等,病情进一步发展主要以心血管系统或神经系统表现为突出,以循环系统表现为主者成为湿型脚气病;以周围神经表现为主者为干型脚气病;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者成为湿型脚气病。
以周围神经表现为主者为干型脚气病。
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者为脑型脚气病(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多数病人呈混合型,在长期维生素B1中度缺乏的基础上,如劳动强渡大,饮食热量高且以糖类为主,易诱发脚气性心脏病,如劳动强度和饮食热量均较少,易诱发脚气病性周围神经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气病的病理
*导读:维生素B1缺乏症又称脚气病,是因缺乏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所致,临床上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
……
病理改变
硫胺素在体内先经磷酸化成焦磷酸硫胺素,后者作为辅酶
参与糖代谢中丙酮酸、α酮戊二酸的氧化脱羧作用,亦参与磷酸戊糖旁路的酮基移换作用。
硫胺素的缺乏不仅影响糖代谢,亦涉及脂肪酸及能量代谢,使组织中出现丙酮酸、乳酸的堆积。
此外脑细胞内丙氨酸产生过多而天冬氨酸、谷氨酸、γ-氨基丁酸生
成减少皆为各系统导致功能障碍的生化基础。
病理病变可见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有节段性变性和髓鞘脱失。
下肢最长的神经如坐骨神经最先受累。
有雪旺(Schwann′s)细胞水肿、空泡变性甚至崩缩。
颅神经(第Ⅲ、Ⅵ对)、迷走神经(喉
返神经)也有变性。
软脑膜有充血,小动脉周围有针尖样出血。
间脑、延脑附近有神经细胞消失,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心脏则因心功能不全扩张肥大,尤以右室更甚。
显微镜下见心肌纤维细胞及间质水肿,重者细胞变性坏死。
肺动脉、全身周围毛细胞血管和小动脉亦见扩张。
硫胺素缺乏时,增多的丙酮酸可抑制胆碱乙酰化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合成减少。
又由于焦磷酸硫胺素生成减少,胆碱酯酶
活性加强,乙酰胆碱的水解也加速,使神经传导受影响。
因此胃肠疲乏蠕动变慢,消化液分泌减少。
糖代谢的障碍又使细胞功能下降,乃出现各种消化道症状。
病理可见肠道充气扩张、粘膜出血,滤泡肿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此外,肝和肾脏有瘀血和脂肪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