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任务分工表
医疗健康总院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
医疗健康总院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医疗健康总院是综合性医疗机构,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等。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施分级诊疗是必要的。
分级诊疗将患者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将重症患者优先安排在高级医疗机构就诊,轻症患者则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以下是医疗健康总院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合理分流,将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处理重症患者,减少就诊难度,提高就诊效率。
2. 降低就诊成本:将一些轻症患者引导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降低其就诊成本。
3.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通过引导一部分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综合治疗水平。
三、工作内容1. 制定分级标准: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程度,制定患者分级标准,明确哪些疾病应该优先安排在高级医疗机构就诊,哪些疾病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2. 建立分级诊疗网络: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分级诊疗网络,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就诊。
3. 建立转诊机制:对于给定的疾病,如果基层医疗机构无法提供合适的治疗,应将患者及时转诊到高级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治。
4. 完善预约挂号系统:建立预约挂号系统,对于轻症患者实行预约制度,减少排队时间。
5. 加强培训和指导: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确保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
6. 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分级诊疗政策,提高患者的认识和理解,引导患者合理就诊。
7. 数据分析和评估:建立分级诊疗工作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和效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四、保障措施1. 加大资金投入:为分级诊疗工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加强人员配备:增加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的编制,保障工作需要。
3.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的信息化系统,方便患者就诊、查看病历等。
4. 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分级诊疗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的监督、考核和评价。
分级诊疗工作实施计划
分级诊疗工作实施计划1. 背景分级诊疗是为了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提高就医效率,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的重要举措。
为了有效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制定实施计划是必要的。
2. 目标本实施计划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就医体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3. 实施步骤3.1 制定分级诊疗政策:制定相关政策和文件,明确分级诊疗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3.2 建立分级诊疗网络:在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分级诊疗网络,打破区域和层级隔离,实现医共体合作发展。
3.3 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支持,提高其诊疗水平和综合能力。
3.4 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机制:优化医院内部业务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3.5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3.6 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科学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4. 时间安排4.1 第一阶段,制定分级诊疗政策和文件,预计完成时间为三个月。
4.2 第二阶段,建立分级诊疗网络,预计完成时间为半年。
4.3 第三阶段,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和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机制,预计完成时间为一年。
4.4 第四阶段,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监督评估,预计完成时间为两年。
5. 绩效评估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和方法,定期对分级诊疗工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6. 风险分析6.1 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不畅,可能导致就医流程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6.2 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不到位,可能影响分级诊疗的效果。
6.3 监督和评估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7. 沟通与合作加强政府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推进分级诊疗工作。
8. 预算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编制分级诊疗工作预算,并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9. 实施团队成立专门的实施团队,负责分级诊疗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
10. 总结分级诊疗工作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通过制定和执行本实施计划,我们将能够有效推进分级诊疗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江西省以路径管理推进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任务分工表
制定全省统一的转诊表单,明确转诊流程
省卫计委体改处
2016年10月
综合性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对符合转诊流程的糖尿病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
全省各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省卫计委药政处(医政医管处协助)、各设区市和县市区卫计委
2016年10月-2017年11月
省卫计委药政处(省中研院协助)
2016年11-12月、2017年11-12月
对辖区内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进行综合考评
各设区市和县(市、区)卫计委
2016年11月、2017年11月
各级指导医院和专家分别提交以路径管理推进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总结
各级指导医院、省卫计委药政处、各设区市和县(市、区)卫计
8.推进二级医院检查检验资源与基层共享
属于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范围但基层仪器设备不满足条件时,可开具转诊单,凭转诊单到二级医院完成相应检验检查项目
各县(市、区)卫计委
2016年7月-2017年11月
9.加强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衔接
印发《江西省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规定》,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低价药的品种和金额占比
各设区市卫计委、远程医疗试点县(市、区)卫计委
2016年8月-2017年11月
参加糖尿病远程教学培训,如有需要,向上级医院提出远程病理、影像、心电图诊断或远程病例会诊需求。通过远程医疗设备终端记录糖尿病患者档案信息,进行双向转诊
远程医疗试点县(市、区)卫计委
2016年8月-2017年11月
建立签约服务制度
下发调查通知,整理调查结果
省卫计委药政处
2015年12月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大政办发〔2015〕131号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大政办发〔2015〕131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为合理配置我市医疗资源,构建有序就诊秩序,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共享水平,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的要求,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国家、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立足我市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在遵循医学科学规律基础上,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切入点,加强政策支持,完善运行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将优秀人才、适宜技术、优质服务下沉到基层,引导人民群众分级诊疗,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机制,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努力提高民生质量,加快建设健康大连。
(二)工作目标。
以病人利益为导向,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确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下同)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体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
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
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2016年,探索实施分级诊疗病种,逐步扩大病种数量,完善常见病种分级诊疗。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工作实施方案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工作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完善分级诊疗政策措施,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做好各级医疗机构能力评估和病种调整工作,2018年底县级至少增加10个病种、乡级至少增加5个病种。
发展紧密型医联体,到2018年底,市级医院牵头建设1个紧密型医疗集团或2个以上专科联盟,各县区至少建成1个有明显成效的医共体。
二、工作要求(一)坚持以省级50+N、市级150+N、县级250+N、乡级50+N为主要内容的病种分级分工制度,做好各级医疗机构能力评估和病种调整工作,2018年底县级至少增加10个病种、乡级至少增加5个病种。
(二)发展紧密型医联体,2018年底,市级医院牵头建设1个紧密型医疗集团或2个以上专科联盟,各县区至少建成1个有明显成效的医共体。
(三)确定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日间手术和日间病房试点单位,逐步增加日间手术试点病种和术式,通过医联体内双向转诊,逐步形成“手术在医院、康复在社区”的急慢分治模式。
三、工作进度(一)5月底前,出台《兰州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实施方案》。
各县区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二)6月底前,完成对市、县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评估和病种调整工作,根据新调整的病种范围组织医疗机构与医保基金管理部门签订新协议。
(三)11月,由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部门对各县区、市级医院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考核。
四、保障措施(一)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相关政策,完善工作效果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办法,认真落实责任制。
(二)积极组织参加省级紧密型医联体和日间手术、日间病房相关政策培训,通过各种培训班宣传相关政策。
(三)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保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医疗机构的监督考核,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加强对分级诊疗工作的宣传,继续引导患者建立科学就医理念。
五、责任落实牵头处室: 市卫计委医政处实施单位:各县区卫生计生局、市级医疗机构。
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方案
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持续优化,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到2020年底,县域内就诊率力争达到90%,参保居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就诊比例达到65%,支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保基金达当年基金支出总额的30%,定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统筹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比例达到50%,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2020年以后,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各类指标不断优化,分级诊疗体系逐步完善,保障机制日趋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二、主要任务(一)做强医疗服务体系1.明确功能定位。
县级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能够处理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康复期、老年病、晚期肿瘤等患者提供治疗、康复、护理、签约随访和健康管理服务,并为患者提供向上转诊服务。
2.提升服务能力。
强化县级医院人才、技术、临床专科等核心能力建设,加大专科扶持力度,加快提升县内三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大病不出县。
加大社区医院建设力度,提高定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水平,其中4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率先达到二级医院标准。
落实对口帮扶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帮扶定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特色专科,提升医疗质量和水平,努力把更多患者留在基层。
鼓励定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手术,具备能力且经过市级评估后允许开展部分三级手术。
3.加快全科医生培养。
到2020年底,全县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全科医生3.5名。
做好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抓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得全科医学专业高级职称人员,不受高级岗位聘用比例限制;对本科及以上学历或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优先录用,简化招聘程序,可不经过笔试,直接采取面试、组织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
分级诊疗工作管理制度(示范本)
分级诊疗工作管理制度(示范本)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分级诊疗制度的要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特制定本分级诊疗工作管理制度。
二、分级诊疗原则1. 按照病情轻重、急缓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诊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双向转诊,实现医疗资源纵向整合。
4. 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信息化平台,实现医疗信息共享,提高诊疗效率。
5. 加强分级诊疗宣传,提高群众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三、分级诊疗组织管理1. 建立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分级诊疗工作。
2. 制定分级诊疗实施方案,明确各级医疗机构职责和任务。
3. 建立分级诊疗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分级诊疗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分级诊疗服务流程1. 基层医疗机构: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服务。
2. 二级医疗机构:承担较复杂疾病的诊疗任务,开展专科专病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
3. 三级医疗机构:承担疑难杂症、急危重症的诊疗任务,开展高端医疗技术、科研教学等服务。
4. 双向转诊:根据病情需要,基层医疗机构及时将患者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上级医疗机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将患者转回基层医疗机构。
五、分级诊疗保障措施1.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2. 加大对分级诊疗工作的投入,保障分级诊疗工作顺利开展。
3. 完善分级诊疗政策,制定相关配套措施,确保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到位。
4. 加强分级诊疗培训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群众的分级诊疗意识。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分级诊疗相关制度同时废止。
本制度由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分级诊疗工作管理制度(示范本)七、分级诊疗信息化建设1. 建立分级诊疗信息化平台,实现医疗信息共享,提高诊疗效率。
2. 推进电子病历、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等信息化手段在分级诊疗中的应用。
分级诊疗医院管理制度
分级诊疗医院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完善医院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机构1. 分级诊疗医院设院长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工作,院长负责向医院董事会汇报工作。
2. 医院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由院长任命管理主任领导,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科室的工作,制定管理规定和政策。
3. 医院各科室建立院长领导下的科室长制度,科室长负责本科室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安排。
4. 医院建立医务合作委员会,由院长、科室长和医护人员代表组成,负责协调医务工作。
三、服务流程1. 患者来院挂号患者到医院前台挂号,前台工作人员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录入系统,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安排医生就诊。
2. 医生看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住院或转院治疗。
3. 住院治疗如果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医院安排病房并指定专人负责患者的护理和治疗。
4. 出院复诊患者出院后,医生会给予出院小结并告知复诊时间和注意事项,患者需按时复诊以确保恢复情况。
四、医疗质量管理1. 医院制定严格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医疗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
2. 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医疗质量评估和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提出改进意见。
3. 医院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对责任人员追究责任。
五、人才培养1. 医院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定期的医疗培训和进修课程,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 医院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术会议,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3. 医院建立员工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医护人员给予奖励和表彰,鼓励员工积极工作。
六、医疗设备管理1. 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设备采购、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2. 医院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
2023卫生院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详细版)
2023卫生院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详细版)目录2023卫生院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 (1)一、指导思想 (2)二、目标任务 (2)三、实施原则 (3)三、转诊标准 (4)四、转诊要求 (6)(一)基本要求 (6)(二)首诊医疗机构有关要求。
(7)(三)接诊医疗机构有关要求 (8)五、工作要求 (9)为推进我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分工协作和对口支援长效机制,促进现有卫生资源利用最大化,引导病人向基层医疗机构合理分流,逐步形成“小病在乡镇,大病进医院,康复回乡镇”的就医新格局,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因病施治;统筹共享,合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构建就医新格局,综合应用医保、价格、宣传等措施,加快推进和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推进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全面落实各项惠民便民举措。
二、目标任务(一)落实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建立乡镇卫生院与市级医疗保健双向转诊关系,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快现有卫生服务人员中的全科医生、护士的岗位培训,熟悉和掌握双向转诊基本原则和要求,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家庭医生(团队)工作,强化综合服务、连续服务、上门服务,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诊疗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积极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工作及慢性病管理、康复跟踪服务。
三、实施原则(一)基层首诊原则。
患者就医原则上应在基层医疗机构接受首次诊察,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均视为基层首诊。
(二)自主选择原则。
首诊医疗机构引导患者转诊时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认真介绍可转往的医院及其专科技术情况,最终由患者或患者家属自主选择是否转诊及转往的医院。
(三)分级诊疗原则。
根据疾病的发病率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间服务能力的差异以及手术分级等相关规定,为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功能,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类手术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县区为主的二级医院重点开展二、三级手术和急诊及重大疾病诊治,三级医院重点开展三、四级手术,疑难危重疾病由根据病情实施转诊;经上级医院诊断明确、治疗后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或符合相关转诊条件的病例,则转回基层医疗机构接受康复、护理支持与管理。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为合理配置利用医疗资源,构建分工合理,协作顺畅的医疗服务体系,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x〕70号)和《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xx府厅发〔xx〕82号)要求,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目标任务到xx年底,形成基本完善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和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居民续约率达到85%以上。
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全市总诊疗量比例达到65%以上,全市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
到xx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体人群,确保每个家庭拥有1名家庭医生。
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
(二)基本原则——基层首诊。
坚持群众自愿、政策引导的原则,逐步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于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
——双向转诊。
坚持科学就医、方便群众、提高效率,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建立转诊指导目录,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
——急慢分治。
落实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连续性的诊疗服务。
——下联动。
通过组建医疗集团、医疗联合体,实行医疗服务县乡(镇)村一体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引导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稳定发展的分工协作机制,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满足患者接续性医疗服务需求。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分级诊疗制度是指按照医疗服务的难易程度和需求紧迫程度,将病患分流到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和治疗的制度。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重要举措。
下面是一个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一、目标与原则1.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调整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2.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2)科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3)引导医患就医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就医;(4)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合作。
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1.完善政策法规(1)制定相关分级诊疗制度的政策法规,明确医疗机构的分类和分级标准;(2)优化医疗服务收费政策,鼓励合理定价,确保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性。
2.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1)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2)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设备和技术设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素质提升。
3.引导患者分级就医(1)开展患者自我诊断和就医指导,引导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就医;(3)加强对患者就医行为的引导和宣传,倡导理性就医和节约用药。
4.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合作(1)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下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连续和有效的诊疗;(2)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3)加强转诊管理,确保患者的顺利转诊和流转。
5.加强监督和评估(1)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2)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定期公布医疗机构的评估结果和医疗质量指标,引导患者选择优质医疗机构就医。
三、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的保障1.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2.增加政策扶持和激励措施,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3.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工作机构;4.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和接受度;5.推动医保体系,完善医保支付机制,支持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重点任务分解表
医务科
门诊部
药学部
探索医疗服务多元化发展,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前提下,开展特需服务,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
医务科
护理部
12
积极参与分级诊疗建设
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牵头医院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疗集团和医共体医疗质量管理。
提高向下级医疗机构、接续性医疗机构转诊率。
公共事业服务部
医务科
5
推进药品、耗材合理使用
建立处方审核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医院所有处方均由药师审核通过后进入划价收费和调配环节。合理降低医院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完善院内耗材准入遴选机制,明确高值耗材管理科室,完善高值耗材使用点评和异常使用预警机制。
中医医院要加强中药饮片药事管理,建立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防止中药资源不合理使用。
财务科
8
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依法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合同管理,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同待遇。对医院紧缺、高层次人才,可由医院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
人事科
科学制定医院内部绩效分配办法,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提高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重,提高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
各管委会归口管理科室
4
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试点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指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住院死亡率、手术重返率、重点病种住院死亡率、每万名出院患者医疗事故发生次数等)趋于合理。
中医医院各项核心管理制度中充分体现中医药规律和特点,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保障中医药服务质量和安全的医疗管理制度。
清廉医院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表
清廉医院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表
工作任务
具体内容
责任领导
责任(牵头)处室
协同处室
一、全力构建党风清正的政治生态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局机关党委
用好“四种形态”。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全面推行党组织负责人约谈提醒、签字背书等制度。
局机关党委、局机关纪委
(五)层层压紧压实“两个责任”。
传导压实主体责任。完善落实医院党组织履行清廉医院建设主体责任和医院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责任。
驻局纪检监察组、局机关纪委
完善“两个责任”考核。医院党组织每年至少对下级党组织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情况开展1次检查,推动全面政治责任落到实处。
开展清廉系列活动。拓展清廉文化阵地,开展清廉文化进医院、进科室活动,注重培育、选树、宣传、学习“德技双馨”先进典型,营造全行业崇廉尚洁氛围。
局机关党委
办公室、医政科教处、基妇处
局机关党委、பைடு நூலகம்政科教处
局机关各处室
形成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从具体工作入手,整合业务督查、党风行风督查、群众满意度测评和媒体监督的力量,形成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
局机关党委
局机关各处室
(四)不断强化纪律建设。
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建立医院党组织政治生态分析制度,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医政科教处
基妇处、信息处
(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强化医德考评工作。完善科学的医务人员医德考评体系,将医德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薪酬待遇、定期考核等个人切身利益直接挂钩。
市分级诊疗工作 实施方案
市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市分级诊疗工作是指按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要求,通过建立健全的分级诊疗制度,将患者就诊需求引导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为了更好地推进市分级诊疗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建立健全市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
市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各区县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市分级诊疗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通过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提升其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吸引更多患者到基层就诊。
三、建立健全分级诊疗指导目录。
结合市实际情况,制定分级诊疗指导目录,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范围和能力,引导患者就近就医,减少患者到大医院就诊的需求,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探索建立符合分级诊疗要求的医保支付方式,通过调整医保支付政策,引导患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降低患者看病的负担,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
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社会大众宣传分级诊疗政策,引导患者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就诊医疗机构,提高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六、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建立市分级诊疗工作的监督评估机制,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分级诊疗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确保市分级诊疗工作的顺利推进。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市分级诊疗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以上就是市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方案,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积极配合,共同推进市分级诊疗工作,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分级医疗制度建设主要任务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方案
分级医疗制度建设主要任务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满是文件的办公桌上,我的思绪如同一股清泉,潺潺流淌。
分级诊疗,这个词汇在我的脑海中跳跃,仿佛一个个生动的画面,让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一、总体目标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1.1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群众需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服务能力。
1.2工作重点1.2.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人才引进和培养等。
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承担起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
1.2.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1.2.3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制定分级诊疗目录,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服务范围。
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1.2.4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县统一的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
为群众提供便捷的预约挂号、就诊、结算等服务。
二、具体措施2.1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1.1加大投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2.1.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医疗卫生人才,充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队伍。
同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进修,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2.1.3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引导群众有序就医,减少不必要的就诊。
2.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2.2.1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根据全县人口分布、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分级诊疗办工作制度_职责
标题:分级诊疗工作制度及职责一、工作原则1. 患者自愿、保证安全原则:患者有权自愿选择医疗机构和诊疗方式,医疗机构应保证患者安全,提供合理、规范的诊疗服务。
2. 分级诊治原则: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和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实行分级诊疗,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3. 专科特色原则:各级医疗机构应发挥专科特色,提供专业、高效的诊疗服务。
4. 资源共享原则: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合作,共享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5. 连续治疗管理原则:各级医疗机构应做好患者信息的连续记录和共享,确保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间得到连续、有效的治疗。
二、转诊条件1. 上转条件: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技术设备限制等病例,需转至上一级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治。
2. 下转条件:康复期、病情稳定、诊断明确的病例,可转回基层医疗机构继续康复治疗。
三、双向转诊程序1. 符合上转指征的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转至上级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治。
2. 上级医疗机构接诊后,对病情稳定且符合下转指征的患者,转回基层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四、工作职责1. 医疗机构职责:(1)设立专门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和规范管理双向转诊工作。
(2)提供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确保转诊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3)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简化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 基层医疗机构职责:(1)做好患者首诊,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2)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上转,并与上级医疗机构保持沟通。
(3)接收上级医疗机构下转的患者,继续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
五、考核与评价1.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医疗机构的分级诊疗工作进行定期评估。
2. 考核内容包括:转诊流程、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资源利用、患者满意度等。
3. 根据考核结果,对优秀医疗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进行整改。
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
各级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本制度,共同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拟出台
文件名称
牵头
部门
配合单位
完成时间
1
《厦门市“三师共管”家庭医生基层签约服务实施方案》
市卫生计生委
市医改办、财政局、人社局
2016年6月底前
2
《关于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改革的通知》
市财政局、卫生计生委
市医改办、人社局
2016年7月底前
Hale Waihona Puke 市卫生计生委2016年9月底前
7
《关于建立完善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的工作方案(试行)》
市卫生计生委
2016年9月底前
3
《厦门市健康管理师专岗设置暂行办法》
市卫生计生委
市人社局、市委编办、财政局
2016年9月底前
4
《关于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工作意见》
市财政局
市医改办、市卫生计生委
2016年9月底前
5
《分级诊疗信息化协同支持系统建设方案(试行)》
市卫生计生委
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2016年9月底前
6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工作管理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