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12家庭的记忆教案2新人教版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 12 《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 优质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家是最温暖的地方”12 《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三课,也是本册最后一课。
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单位,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变迁,进而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本课为第一课时,由“家庭称呼抢答赛”、“‘家史’小调查”这二个板块的话题组成,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家庭的变迁,家庭的历史以及家庭带来的美好记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家庭的理解更多地体现在与身边家人的关系中,他们对“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了解很少。
现代社会中家庭形式以“核心家庭”为主,学生对于大家庭内部各种关系和称呼的感知与理解变得较为困难,对家庭历史及家庭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还需更进一步的了解。
课前了解班级同学大多数都是学校附近小区的孩子,对亲人的称呼大致相同。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呼。
2.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过去。
3.深化爱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教学重难点1.了解较为复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书面语进行称呼。
2.初步学习和掌握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1.希沃课件。
2.学生完成“家史”小调查、“童年不同样“问卷教学过程活动一、链接生活,忆美好师:上节课我们明白了爱父母,在行动,你们行动起来了吗?生:我帮爸爸洗脚。
生:我帮妈妈洗碗。
生:我帮妈妈扫地……师:这些美好的生活片段都属于我们家庭的记忆。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每个同学的家中,重温这些美好的记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链接生活,回忆“爱父母,在行动”的生活片段。
引出本课的话题“家庭的记忆。
”活动二、创设情境,忆关系(一)结合生活经验,熟悉亲人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呼。
1、全家福中的家庭称呼。
师:家庭的记忆就从这一张张幸福的全家福说起吧。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12家庭的记忆教案新人教版
题型2: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家庭责任感的理解。
答案:家庭责任感是指家庭成员对于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和承担。家庭责任感包括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尊重和支持,以及对于家庭事务的积极参与和承担。家庭责任感对于维护家庭和谐、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培养家庭责任感,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责任,以及如何在家中实践有效的沟通和相处方式。
作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家庭的重要性和角色的知识点。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拓展与延伸
1.家庭的重要性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关于家庭对个人成长影响的研究文章、家庭教育的案例分析等。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12家庭的记忆教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12课“家庭的记忆”。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通过回顾家庭的历史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讲授新课教学环节一:家庭称呼抢答赛1.文本学习:下面是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能结合生活经验,把它补充完整吗?2.图片+文本学习:家庭关系示意图3.素材:家庭礼貌称呼歌4.图片+文本学习:你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5.图片+文本学习:你知道爷爷和爸爸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6.图片+文本学习:你知道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独立填写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思考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文本直接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让学生补充完整。
四个问题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家庭中的不同关系,如夫妻关系、母女关系等。
教学出示教材第78 页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补充完整。
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先以介绍“全家福”中成员的方式来熟悉不同的称呼,然后再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由于各地关于亲戚之间的称呼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本地的常用叫法说起。
7.图片+文本学习: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8.图片+文本学习: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9.图片+文本学习:家庭辈分和称呼(1)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2)还有兄弟姐妹的关系。
妈妈和舅舅是姐弟或者兄妹关系。
10.素材:表和堂11.文本学习:抢答竞赛爸爸的爸爸,我称呼他();妈妈的妈妈,我称呼她();妈妈的兄弟,我称呼他();爸爸的姐妹,我称呼她();爸爸的弟弟,我称呼他();爸爸的哥哥,我称呼他();……12.文本学习:抢答竞赛我是爷爷奶奶的( );我是姨妈的( );爸爸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交流回答观看视频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抢答文本游戏抢答诵读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抢答文本游戏抢答诵读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姐妹关系的人有哪些。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 12 家庭的记忆》优课导学案_2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2、能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过去。
3、深化爱家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难点:渗透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用完成调查表的形式从长辈那里获得需要的信息。
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教师:1、卡通的家人头贴、板书、学生A4画纸2、准备家庭称呼知多少的问答题目3、音乐《让爱住我家》、儿歌《家庭称呼歌》、4、课件中需要有年代感的照片,旧时代黑白照片、胶卷照片、现代彩色照片5、2张国庆假期的家庭大合照,可以是吃饭的,外出游玩的。
学生:1、完成课本中P78“家庭关系示意图”、P79抢答竞赛的题目2、完成“我的家庭成长故事”调查表,并能说出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感受是什么;分享感受时需要结合照片或者实物。
例如:新成员出生的小鞋子、小袜子、胎毛笔、小帽子、小衣服、百天照片;我和弟弟妹妹的照片;自己出生的照片或物品;第一次出国旅游的纪念品、照片;第一次上学的照片;第一次入队的红领巾;第一次比赛的照片;老人贺寿照片;搬家的新旧照片对比图;家谱;自己的第一份礼物等…可以借助实物来分享自己的感受。
3、向父母了解家里“传家宝”的故事。
可以是一句话,例如妈妈告诉我要洗过米的水可以浇花,从小教育我要勤俭节约等;也可以是一个物品,例如家里的墙上挂有祖父写的字,“忠诚”,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善良;也可以是一个故事,告诉我们的精神是......。
有实物的可以带来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4、准备彩色铅笔5、准备一张全家福的照片,并能介绍照片中的家人分别是谁和谁。
四、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活动一:喜过节3分钟1、照片导入: (从过节的家庭聚会引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有哪些?初步认识家庭)教师:亲爱的孩子们,十一长假刚刚过去,好多家庭都组织了聚会呢!(课件:2张聚会大合照)你们家里有聚会吗?--有。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课时安排:4课时学情背景: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第二课时《家庭的记忆》,课程主要围绕家族史和变化的知识展开,通过采访和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家族史和变化,并感受家庭带来的美好回忆,培养爱家的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的历史和变化;(2)掌握采访和对比的方法,了解家庭历史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能力目标:(1)使用采访、对比的方法,了解家庭的历史,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2)感受家庭带来的美好回忆,产生爱家的情感。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注家庭、尊重家庭、感恩家庭的情感;(2)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家庭,维护家庭和睦。
教学重点:1.了解家庭的历史,感受生活的变化;2.学生通过采访和对比的方法,了解家庭历史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1.让学生感受家庭带来的美好回忆,产生爱家的情感。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笔、纸、小报或PPT制作工具等。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家庭历史与变化,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介绍采访和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历史的收集和整理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家庭历史,并分享家庭的美好回忆,培养爱家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家庭的记忆》这一课,首先请大家和我一起问候一下,好吗?学生:早上好!老师: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起自己的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美好回忆呢?可以分享给我们听一听。
(学生分享回忆,如: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过生日、一起吃饭等)二、新课讲解(10分钟)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家庭历史和变化的知识。
首先,我给大家看一些图片和视频,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家庭的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播放相关多媒体素材,如老照片、家庭影像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呢?请举手回答。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父母、祖父母等家庭成员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感恩家庭的情感,懂得珍惜家庭;3.激发学生保护家庭成员的意识;4.培养学生的连贯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家庭的意义、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职责,并了解如何照顾家庭的成员;2.掌握如何感恩家庭,懂得珍惜家庭。
难点1.如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引导学生对家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归纳,培养其自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3.如何让学生理解支持家庭成员、保护家庭和贡献社会的重要性,激励其成为勇于担当的人。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5分钟)1.通过问题到让学生思考:在家里,谁最了解你?在家里,谁对你最好?为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互相交流彼此的观点。
3.引导学生反思思考:家庭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维护家庭?2. 学习(30分钟)1.利用PPT展示“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并进行讲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幼儿故事或者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
2.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有哪些?•在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做?3.当然,在展示并讲解完“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后,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庭成员的故事或者例子。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3. 拓展(20分钟)1.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家庭,自由谈论自己喜欢的小事或者有趣的小细节,并分享给大家。
2.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这些问题:•家庭中常见的小事和小细节。
•在平时的生活中,如何体现对家庭成员的尊重和关爱?•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维护家庭?4. 评价(15分钟)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珍惜家庭成员;2.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日子中,我该如何珍惜和维护家庭?•我们应该怎样支持家庭成员,保护家庭和贡献社会?四、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一些小细节和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家庭的意义和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多媒体资源,锻炼了学生自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
2、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难点: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可爱、温馨、美丽的家。
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说说你的家,你家里有几口人?你长得像谁呢?二、新知讲授活动一:家庭称呼抢答赛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学生交流:抢答。
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学生交流:抢答。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节奏拍手读儿歌。
《称谓歌》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爸爸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姑姑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外婆妈妈的兄弟叫什么妈妈的兄弟叫舅舅妈妈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姐妹叫姨妈教师:进行抢答竞赛,看谁说的又快又正确。
教师: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模的变化。
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人们称之为“核心家庭”。
以往那种和爷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家庭则更为少见。
活动二:“家史”小调查教师:随着我们的成长,家庭也在发生变化。
让我们做一个“家史”小调查吧!教师: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在过去的几十年,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学生交流:自主发言。
教师: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活动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教师:每当春节来临,我们都会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大家知道“年夜饭”的由来吗?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家庭的记忆》优质教学设计
《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最后一课,也是本册最后一课。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通过“家庭称呼抢答赛”“‘家史’小调查”“传统节日中的‘家’”“语言文字中的‘家’”这四个板块的内容让学生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教材内容不仅涉及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家庭的变迁,家庭的历史以及家庭带来的美好记忆,还涉及了中国人在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家庭的理解更多地体现在与身边家人的关系中,本单元前面两课呈现了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但他们对“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了解很少,加之现代社会中家庭形式呈现出以“核心家庭”为主的趋势,学生对于大家庭内部各种关系和称呼的感知与理解变得较为困难,对家庭历史及家庭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还需更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目标:1.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以及家庭带来的美好记忆。
2.初步学习和掌握访谈、调查、查阅资料等研究方法。
3.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的传统观念。
教学重点:1.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
2.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的传统观念。
教学难点:1.渗透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2.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2.学生填写课本的调查表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带到教室。
并小组合作搜集有关“家”的成语、谚语、格言、诗词或者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谈话导入:1.上节课我们说到要把关爱带给爸爸妈妈,那他们在收到我们的关爱后有什么反应?2.请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的互动。
3.听了同学们的讲述,老师心里暖暖的,这些都属于我们家庭的记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大多学生已经越发感受到父母在自己成长历程中的作用。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庭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家庭成员间的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其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与家人之间的重要时刻和记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增强对家庭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1.理解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与家人之间的重要时刻和记忆。
三、教学难点1.提供适合学生描述家庭成员以及与家人之间的重要时刻和记忆的语言表达。
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其主动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2.教具:黑板、粉笔、PPT。
3.素材:学生们家庭成员的照片或简单描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时间:5分钟•方法:通过展示幸福家庭的图片和家庭成员的描述,引出本课的话题,激发学生对家庭的兴趣。
2. 学习新课•时间:15分钟•方法:–Step 1: 师生共同阅读教材第12课《家庭的记忆》。
鼓励学生自己下意识地找出文本中关于家庭的重要描述和信息,并师生一起讨论这些家庭记忆的重要性。
–Step 2: 教师通过PPT呈现家庭成员的描述范例,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庭成员的特点和贡献。
然后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并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来表达。
–Step 3: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描述。
教师鼓励其他同学提问和评论,增加互动氛围。
3. 拓展与练习•时间:25分钟•方法:–Step 1: 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和彩色笔,让他们画出自己的家庭树,并写下与每个家庭成员相关的重要时刻和记忆。
教师要求学生写的语句要简洁明了,并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
–Step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家庭树和重要记忆。
教师鼓励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评论,增加互动氛围。
【部编】人教版 道德与法制 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精品教案
《家庭的记忆》精品教案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
本课以对家庭的记忆为主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了解自己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亲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家庭成员及关系更加熟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和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形成对家庭的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
2、教学难点: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家庭称呼知多少教师小结:这些和我们最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大家都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家庭还不够熟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们的家庭,学习第十一课:家庭的记忆(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家庭称呼抢答赛活动一:抢答竞赛(课本第79页)完成后校对答案,看看哪些人是我们不知道的?【设计意图】(通过此游戏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家庭观)二、“家史”小调查活动二:“家史”调查表(课本第80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互动。
1、哪些问题是我能填出来的,哪些需要询问父母?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童年,我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家庭的形成和经历的变化)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活动三:春节回忆1、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和谁一起过的呢?2、春节的氛围和别的节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春节的回忆,了解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关系)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活动四:“家”思在诗中学习古人思家的古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课堂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家庭也是为我们的成长遮风避雨的港湾。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优质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节奏拍手读儿歌。
《称谓歌》教师: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教师: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在过去的几十年,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活动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教师: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活动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教师: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家庭是i个人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
本课以对家庭的记忆为主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了解自己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亲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家庭成员及关系更加熟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和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形成对家庭的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
2.教学难点: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家庭称呼知多少教师小结:这些和我们最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大家都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家庭还不够熟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们的家庭,学习第十一课:家庭的记忆(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兴趣)一、家庭称呼抢答赛活动一:抢答竞赛(课本第79页)完成后校对答案,看看哪些人是我们不知道的?【设计意图】(通过此游戏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家庭观)二、“家史”小调查活动二:“家史”调查表(课本第80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互动。
1、哪些问题是我能填出来的,哪些需要询问父母?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童年,我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家庭的形成和经历的变化)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活动三:春节回忆1、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和谁一起过的呢?2、春节的氛围和别的节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春节的回忆,了解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关系)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活动四:“家”思在诗中学习古人思家的古诗。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
2、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蕴含的家庭观念。
难点:启蒙学生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上课前,咱们先来玩个侦探小游戏,根据图片上的线索,猜猜小亮家的这张照片最有可能是什么时间拍摄的?二、新知讲授(一)传统节日中的“家”1.年夜饭(1)年夜饭小知识“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农历最后一天)的晚餐。
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
(2)采访年夜饭年夜饭是每年新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还讲究很多寓意。
席上一般有鱼(寓意年年有余)、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
传统上年夜饭是在除夕祭祖后才食用。
吃年夜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等等。
总而言之,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由此可见,中国人对家庭团圆和家庭传承的重视。
2.回“老家”过春节(1)阅读角(2)春运小视频一切都是源于对家的牵挂和爱3.传统节日小调查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
中国的节日,向来与家有关。
比如春节团圆,过年回家,以家庭团聚作为一年的终点和新一年的起点。
中秋节,更直接被称为“团圆节”——一家人围坐一堂,吃月饼赏月,这样的幸福,古今皆然。
(二)语言文字中的“家”在中国,不仅仅有许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有许多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呢!1.猜字谜2.说词语欢聚一堂天伦之乐合家团圆年年有余3.解疑难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家书抵万金4.品古诗三、总结同学们,“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6.总结反思,升华情感:在课程结束时,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表现,升华情感。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学习心得,引导他们认识到家庭和谐对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7.跟进评价,持续关注:课后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提升。
3.举例说明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和感悟。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案例进行分析。
2.学生围绕案例,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家庭法治小贴士:结合所学知识,为家庭制定一条法治小贴士,如“不顶撞父母,尊重长辈”、“关心家人的感受,学会倾听”等。将小贴士贴在家中显眼位置,提醒家人共同遵守。
4.家庭责任清单:与家人共同制定一份家庭责任清单,明确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责任。如:父母负责家务,孩子负责学习等。在日常生活中,互相监督、共同履行责任。
5.学生对家庭责任的认知不足,需要通过教学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培养家庭责任感。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家庭的深层含义和道德法治要求,把握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家庭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分享和评价。
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12 家庭的记忆》_2
《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课题:《家庭的记忆》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
2、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难点: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可爱、温馨、美丽的家。
说说你的家,你家里有几口人?你长得像谁呢?二、新知讲授(一)活动一:家庭称呼抢答赛1、教师:图片出示,说说家庭成员的称呼2、播放歌曲《家庭称谓歌》并展开“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3、学生交流、抢答。
4、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节奏拍手读儿歌。
5、学生实行抢答竞赛,看谁说的又快又准确,完成课本P79页填空。
6、出示家庭称谓结构图,理清称谓关系。
7、教师: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模的变化。
当前,绝大部分的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人们称之为“核心家庭”。
以往那种和爷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家庭则更为少见。
(二)活动二“家史”小调查1、教师:随着我们的成长,家庭也在发生变化。
让我们做一个“家史”小调查吧!(出示多媒体图片)教师: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你能感受到持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在过去的几十年,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2、学生交流:自主发言。
3、教师: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三)活动三:传统节日中的“家”1、教师:每当春节来临,我们都是如何过春节的?2、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3、教师:讲讲“年夜饭”相关小知识。
4、教师: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呢?说说当时的情形和你的心情。
你家的“年夜饭”常吃些什么?你知道它们与家庭美好生活有什么关联吗?5、学生交流:自主发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说课稿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12 家庭的记忆》这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主要围绕家庭的记忆展开,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尊重,从而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教育学生要爱护家庭,关爱家人。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但对于家庭的记忆和历史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家庭的历史和传统,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尊重。
同时,学生可能对家庭的传统习俗和家庭规则有不同程度的理解,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2.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和家庭价值观。
3.教育学生要爱护家庭,关爱家人,培养学生的家庭道德和家庭行为规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教育学生要爱护家庭,关爱家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事例等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家庭的历史和传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家庭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家庭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家庭的历史和传统,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尊重。
2.教学基本内容:(1)介绍家庭的历史和传统,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2)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传统习俗和家庭规则,教育学生要爱护家庭,关爱家人。
(3)通过事例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新】部编版道德法制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十二课《家庭的记忆》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学生自由发言
。 小结:外婆是妈妈的长辈,她比妈妈长一辈。妈妈是你的长辈,妈妈比
你长一辈。外婆比你长几辈呢?对,长两辈。
教师:孩子们,除了刚才说的夫妻关系、母女关系以外,请再看看“家庭关系
示意图”,你还能找到哪些关系?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
学生自由发
言。 了解“四世同堂”。
教师:有的同学的爷爷的父亲还健在,那么这样的同学和他的曾爷爷之间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家是 最温暖的地方 第十二课《家庭的记忆》。本节课主要内容是 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 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通过“家庭称呼抢答赛”、“‘家史’小调查”、“传 统节日中的‘家’”、“语言文字中的‘家’”这四个板块的内容让学生感受中国人重 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教材内容不仅涉及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家庭的变迁,家 庭的历史以及家庭带来的美好记忆,还涉及了中国人在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重视家庭 的文化传统。
PPT出示小组分享要求: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 2.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 3.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 4.小组推荐的学生全班分享。 .教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记得以后要多和父母长辈们交流哦,这 样你会知道更多的“家庭大事”。
(四)比比童年。
教师:通过刚才的调查,你是否对自己的家庭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接下 来,我们再来看看《我和父母比童年》,课下老师让学生们采访自己的爸爸 妈妈,让他们给我们讲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然后画成画讲给大家听,同学 们完成的非常好,老师从中挑选了几张,我们一起来看看。 让学生边 讲解自己的作品边比较我们和父母的童年有什么不同。
六、说教学过程
【教师准备】PPT: 1.其中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称呼抢答题目(在教材基础上, 补充部分家庭成员关系题目)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12《家庭的记忆》教案2新人教版
板书
家庭记忆第二课时
1、传统节日中的“家”
2、语言文字中的“家”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12《家庭的记忆》教案2新人教版
中国字,中国情:猜字谜。
小小学问家:除了这些许许多多的和“家”有关的字谜以外,还有着许多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和“家”有着紧密的联系,你知道哪些呢?
祝福家庭的成语。
关于家庭的谚语,你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呢?——家庭。
讨论。
分享。
分享。
讨论。
6、播放视频《回家》
7、分享:你有过相似的经验的吗?春节时,你会回老家过年吗?
8、阅读角:回“老家”过春节。
9、小讨论: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老家”?
10、解释:什么叫“老家”。
11、考考你:除了春节以外,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你知道吗?
【语言文字中的“家”】
过渡语: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很多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
(2)你家的“年夜饭”常吃些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寓意吗?
(3)说说当时的情形和你的心情。
2、知识窗:年夜饭。
3、小分享:春节还有哪些传统习俗?你家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4、春节习俗大观:放鞭炮、包饺子、贴对联……
5、过渡语: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这一天,无论我们身在哪里,都只有一个共同的期盼——回家过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我们的节日——春节》
2、有话大家聊:
(1)你喜欢过春节吗?过春节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你知道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吗?
观看视频、参与讨论。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优质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家是最暖和的地方”12《家庭的记忆》教课方案教材剖析《家庭的记忆》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暖和的地方”中的第三课,也是本册最后一课。
主要指引学生认识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单位,认识自己家庭的历史、变迁,从而领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本课为第一课时,由“家庭称号抢答赛”、“‘家史’小检查”这二个板块的话题构成,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号,家庭的变迁,家庭的历史以及家庭带来的美好记忆。
学情剖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家庭的理解更多地表此刻与身旁家人的关系中,他们对“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认识极少。
现代社会中家庭形式以“中心家庭”为主,学生关于大家庭内部各样关系和称号的感知与理解变得较为困难,对家庭历史及家庭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还需更进一步的认识。
课前认识班级同学大部分都是学校邻近小区的孩子,对亲人的称号大概相同。
课时安排2课时教课第一教课目1.认识并熟习家庭成的关系及相的称号。
2.通采、、料等方式认识家庭的去。
3.深入的感情和家的属感。
教课重点1.认识复的家庭成之的关系,并能用面行称号。
2.初步学和掌握、等研究方法。
教课准1.希沃件。
2.学生达成“家史”小、“童年不一样“ 卷教课程活一、接生活,美好:上我理解了父亲母亲,内行,你行起来了 ?生:我帮爸爸洗脚。
生:我帮洗碗。
生:我帮地⋯⋯:些美好的生活片段都属于我家庭的。
今日,我们一同走进每个同学的家中,重温这些美好的记忆。
(板书课题)【设计企图】:链接生活,回想“爱父亲母亲,内行动”的生活片段。
引出本课的话题“家庭的记忆。
”活动二、创建情境,忆关系(一)联合生活经验,熟习亲人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号。
1、全家福中的家庭称号。
师:家庭的记忆就从这一张张幸福的全家福提及吧。
(请学生随机翻开链接)(三位同学介绍照片中的家人,以及家人之间的称号。
)2.现场达成“家庭关系表示图”师:请大家联合生活经验,把这幅不完好的家庭关系示企图增补完好吗?(两名学生疏别增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两个家庭关系)师:大家对家庭成员的称号与图中相同吗?(班上一位妈妈是贵州的孩子,介绍贵州弟弟的称号)师:是的不一样的民族、不一样的地域称号就不一样,但亲人的关系是相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分享:你有过相似的经验的吗?春节时,你会回老家过年吗?
8、阅读角:回“老家”过春节。
9、小讨论: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老家”?
10、解释:什么叫“老家”。
11、考考你:除了春节以外,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你知道吗?
【语言文字中的“家”】
过渡语: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很多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
(2)你家的“年夜饭”常吃些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寓意吗?
(3)说说当时的情形和你的心情。
2、知识窗:年夜饭。
3、小分享:春节还有哪些传统习俗?你家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4、春节习俗大观:放鞭炮、包饺子、贴对联……
5、过渡语: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这一天,无论我们身在哪里,都只有一个共同的期盼——回家过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我们的节日——春节》
2、有话大家聊:
(1)你喜欢过春节吗?过春节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你知道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吗?
观看视频、参与讨论。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传统节日中的“家”】
1、春节的重要节目——年夜饭:
(1)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呢?
中国字,中国情:猜字谜。
小小学问家:除了这些许许多多的和“家”有关的字谜以外,还有着许多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和“家”有着紧密的联系,你知道哪些呢?
祝福家庭的成语。
关于家庭的谚语。
家书抵万金(关于家庭的古诗)。
4、小发现:通过这些成语和谚语,你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呢?——家庭。
讨论。
分享。
分享。
讨论。
竞答。
小组合作。
思考、发现。
先通过对年夜饭的讨论,引起学生对春节的美好回忆,为后面的讨论奠定情感基础。
通过过年无论多远都要回家,让学生明白,家对于每个中国人的重要意义。
在此环节中,重点让学生了解语言文字中与“家”相关的文化都很多,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
课堂小结
家,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心底最深的牵挂。家里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我们最爱的人,我们要爱我们的“家”,爱我们的“家人”。
总结提升
板书
家庭记忆第二课时
1、传统节日中的“家”
2、语言文字中的“家”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12家庭的记忆教案2新人教版
课题
家庭记忆第二课时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家”的重要性,感受家国情感。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理解“家”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
3、知识目标:认识家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了解“家”文化,做到爱家、爱家人。
重点
了解关于“家”的文化。
难点
了解关于“家”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