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观念的两种错误倾向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注】主观能动性
又叫自觉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
包括:
①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即通常说的“想”。 ②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即通常说的“做”。 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即通常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材料:为确保奥运会开幕式顺利举行,在奥运体育场馆外 围将会有一个“消雨防线” ,如果降雨云系就要来了,在 它还没有到达 防线之前,就会被人工消雨设施进行空中拦 截 ,含有碘化银的炮弹被打入有大量积雨云的 4000 至 5000 米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 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 后降落,这样迫使雨 水提前降临
(3)反对两个错误倾向
只承认静止而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否认运动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 否认相对静止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议一议:下列这两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①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②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6
自然界的规律: 80 日 季 止 雁 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 持 资本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的规律: 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60 复 食 万 出 高 百 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人的思维的规律: 40 北 南 封建社会 余 塞 分 规 20 翔 稻 里 北 数 奴隶社会 律
(但是可以‘改变’)
A.甲规律存在的客观条件改变了,取而代之由乙规律发生 作用。即:发生作用的规律种类改变了。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属性,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规 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即: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改变 了。
政治方法论及其答题范围
【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人在规律(条件)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不利条件的破坏作用,甚至创造条件变害为利),为人类谋福利。
【方法论】既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正视条件,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
10.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4)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的质的基础上开始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事物,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注意】①分清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区别;②把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看待一个人应当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说明我国的改革事业是新事物,要用创新精神拥护和支持改革,积极投身到改革事业中去;说明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看到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前途,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认识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态度上,做到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观【单元线索】本单元讲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唯物的辩证法,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一,世界是辩证的。
即世界本身是联系、发展、矛盾着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
第二,世界是唯物辩证的。
即世界的联系、发展、矛盾是客观的,既不是“绝对精神”赐予的,也不是主观臆造的。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如下: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分歧。
一、知识要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的观点1、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注意:哲学上的联系与具体联系有什么区别?哲学上讲的联系是对万事万物具体联系的抽象与概括,是一种抽象联系。
它与具体联系的关系是:抽象联系是具体联系的抽象与概括,具体联系是抽象联系的具体表现。
简单地说就是一般与个别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联系的普遍性(1)含义: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提示】“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3、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提示】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论思想。
注意: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呢?联系具有客观性,但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表现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疑点】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1)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2)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形成;(3)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3)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运动的规律性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问题2: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P24
揠苗助长
三峡工程
(1)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 有效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 (促进作用) (2)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 作用。
升、追溯过去、预见未来等)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P23-3
指导 意识
人的 把 实践
观念中 变成
的东西
现实的东西
火神山医院设 计方案
建设施工
设计方案
火神山医院 (存在)
注意: 1.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2.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反作用客观事物。
结合材料,说一说做事要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请用具体 事例说明你的理由。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含义(是什么) P25-1
第 21 页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
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 要求(怎么办)
【方法论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意识现象
思维、感觉、精神 思想、认识、观念 情绪、情感、意志 理想、目标、目的 理论、学说、路线、方针、政策 梦境奇遇、神话传说、鬼神迷信、歪理谬论 对过去的思考、对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的预测
P23 阅读与思考 蜘蛛和织工;蜜蜂和建筑工人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原理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原理政治不仅仅需要背诵,也需要理解,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原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体现的哲学原理: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个观点,就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运动和物质关系原理: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原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区别:第一,二者的内涵不同;第二,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第三,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第四,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五,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二者联系:第一,二者不可分割;第二,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第三,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方法论: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发挥.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同时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政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原理方法论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五条,大家一定要将原理和方法论对应起来,同时经常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更好的提高成绩。
体育教学中的三大问题及对策
体育教育中的三大问题及对策杨华贵州省绥阳县旺草镇茅家铺小学563304摘要:时代的步伐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也发生巨大的变化,教育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当前,我国的体育事业空前的繁荣,在各种国际比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足球、篮球走出国门,尤其是“飞人”刘翔在奥运赛场上的突破,将我国的体育事业推上潮流的浪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体育课却还用着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早已不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不能够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需要全新体育教学理论和方式方法,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的体育教学有三大问题:观念上的曲解、设施器材残缺和组织教学方法古板。
在教学理念上,我们要破除三种陈旧的片面的观念,树立正确的观念: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注重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的学习;通过适合学生身体条件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的体育训练,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
在解决设施器材的问题中我们使用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管理和自制补充的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首先要考虑学生生理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季节特点,选择学习的内容时满足系统、全面的要求,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选择适当的内容、适当的运动量,并采用有效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学到系统全面的体育知识,身体的各种机能都得到最大的促进和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育问题对策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全国掀起全民健身的高潮。
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在自己的国家举办奥运会这样的世界级体育运动盛会,我也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骄傲和激动之余,却发现我们的体育教育和当前的全民健身运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全国人民都在为了举办奥运会而锻炼身体,而我们的体育课在干什么呢?反复思索之下才发现我们的体育教育存在着三大问题。
第一、观念上的曲解在原来的应试教育中,体育是作为“豆芽科”存在的,没有实际的意义,于是相当一部分的教师都把体育“挪作他用”;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体育课终于“扶正”,于是一些教师就在体育课中搞起了“锻炼”:集合、做操、活动,或者就是高强度的体力训练。
高中哲学认识论1
十六、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十七、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2)〖方法论〗: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第十八课课时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一切从实际出发
课时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一切从实际出发核心考点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能动创造性,它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改造世界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前提条件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提醒目的性侧重于行动目标、方式和步骤的确定;自觉选择性强调认识对象的选择;能动创造性则突出反映的程度(现象与本质)和时间跨度(过去、当前和未来)。
归纳提升正确区分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内涵不同性质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想”“做”“精神状态”联系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影响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3)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提醒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宿命论”,夸大规律的客观性,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二是“唯意志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规律的客观性。
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生活和实践的观点应该是哲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哲学上讲的世界包括三部分,一是自然界,二是人类社会,三是人的意识。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又称为物质世界或客观世界;意识又称为精神世界或主观世界。
3.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源于生活。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1)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联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则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梳理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哲学理论知识)一、追求智慧的学问1.哲学的起源⑴本义: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⑵产生:①(本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处理的关系:)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③(起源:)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认识世界)⑶作用: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实践。
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特别提醒】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升华)。
②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哲学不等于真正的哲学。
③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①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从本质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④从特点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⑤从作用看: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指导具体科学,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⑴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特别提醒】①“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能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⑵内容:①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三讲 关于物质与意识
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与 相对性的对立统一, 相对性的对立统一,也是无限性与有限 性的对立统一。 性的对立统一。
三、意识的本质和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过程及 结果。 结果。 从其起源和基础上看, 从其起源和基础上看,意识是物 质的最高产物。 质的最高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特点表现为: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的特点表现为:形式是主观的、 内容是客观的, 内容是客观的,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 的统一。 的统一。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 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 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 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 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 似 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 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 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 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 在常见的人体上, 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 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 —— 鲁迅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的。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的。 一方面,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 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 存在的。 存在的。 另一方面,时间、 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 运动, 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 存在的。 存在的。
E=MC2 M=
M0 V2 1− 2 C
客观规律性 规律: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 规律 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 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 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层 次性等特点。 次性等特点。
哲学原理总结
哲学原理总结(一)唯物论(7个)(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举例: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就业观、价值观;弘扬航天精神、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精神)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举例:家庭实际消费、自身实际就业、省情制定发展战略等)[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5、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三讲 关于物质与意识
水是万物的本原
“从泰勒斯起,我们才真 正开始了我们的哲学史” ——黑格尔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继承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唯物论传统,在 自然科学实证基础上又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 主义物质观的直观性和猜测性。 它认为,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特性也 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原子是世界的本质。
斯宾若莎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变 化和发展的基础;运动是一切物质所固有的 根本属性。 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 物质的运动。没有物质的运动(唯心主义) 和没有运动的物质(机械唯物主义)都是无 法想象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相对 静止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 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 第二种是指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 本变化。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 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 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 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 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 似的 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 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 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 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 —— 鲁迅
这个问题上的错误观念:
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的反映; 庸俗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
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2)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从猿到人类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劳动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劳动奠定了意识的物质器官; 其次:劳动使得语言得以产生; 再次:劳动使得意识的内容得以丰富。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
三、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1.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政治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芸芸众生整天为生计而忙碌,超不出两件事: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
哲学家却告诉人们,人还要做第三件事,这关乎人生的成败,这就是:认识你自己。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哲学的魅力()A.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B.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 哲学分为唯物和唯心两大阵营【答案】C【解析】【详解】“哲”是智慧的意思,“哲学”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能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如果能正确认识自己是谁,扬长避短,积极走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那么,他的生活就会更好,他的人生就会更好,C适合题意;B、D材料没有体现;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A是不科学的;故本题答案选C。
2.“感动中国”人物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
这表明()A. 世界观是一种主观情绪B. 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C. 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 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答案】C【解析】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A是错误的;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感动中国”人物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
这表明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适合题意;世界观是自发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是错误的;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D是不科学的。
3.霍金在《大设计》中写道:哲学跟不上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现代发展的步伐,在我们探索知识的旅程中,科学家已成高擎火炬者。
政治必修四提纲
政治必修四提纲辩证唯物主义部分(一)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一、基本原理部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主要是自然界的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唯物论的辩证关系意识能动作用原理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1、自然界的物质性(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即:自然界是客观的,具有物质性。
)【方法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时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3. 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4.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求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唯物辩证法 (原理方法论)
知识点:唯物辩证法(1)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1)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给初中学生讲错知识点
给初中学生讲错知识点引言初中是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阶段。
然而,有时候老师或教科书上也会出现一些错误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初中知识点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1. 地球是平的错误观念:地球是平的,就像一张平面图。
正确观念: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三维物体。
解释: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地球的弯曲,但通过科学实验和观测,我们可以确定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三维物体。
相较于地球直径约12,742公里,人类的身高和山川河流相比都微不足道,因此我们感觉不到地球的曲率。
2. 铁是唯一的磁性物质错误观念:只有铁才能被磁铁吸引。
正确观念:除了铁,还有其他一些物质也具有磁性。
解释:除了铁,镍和钴等金属也具有磁性。
此外,一些特殊的合金和化合物也能够被磁铁吸引。
这是因为这些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具有磁性,从而使整个物质也呈现出磁性。
3. 太阳围绕地球运动错误观念:太阳围绕地球运动,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
正确观念: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同时自转导致了日出和日落。
解释:在过去的历史上,人们普遍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运动。
然而,通过科学观测和研究,我们已经确定地球是围绕太阳运动的。
日出和日落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而非太阳围绕地球的运动。
4. 静止不动的物体不受力错误观念:静止不动的物体不受力,只有运动中的物体才受力。
正确观念:无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解释: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因此,即使是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例如,当你坐在椅子上时,你感受到的支持力就是在支持你的静止。
5. 没有重量的物体会漂浮在空中错误观念:没有重量的物体会漂浮在空中。
正确观念:物体是否漂浮取决于物体的密度和所受的浮力。
解释:物体的重量是由其质量和重力加速度决定的,与物体在空气中的浮力无关。
一个没有重量的物体并不意味着它会漂浮在空中。
哲学复习 第二三四单元
总结:什么是矛盾分析方法?
含义 矛 盾 特征 基本属性 矛盾转化律;对立统一律
普遍性
辨证关系 特殊性
承认矛盾;一分为二
坚持共性和个性的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 盾 分 析 方 法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
世界观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方法论
重要提示:
作为世界观,辩证法昭示我们,世界是 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 界; 作为 一种思维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以 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注意: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不能分割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的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三、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 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 不能被消灭。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 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七、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 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具 有重大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实践 的发展。
2.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首先是由实 践的构成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 手段和实践的对象)的客观性决定的。同 时,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 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 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 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社会性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分享版)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鲁底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四方上下曰宇(空间) 往古今来曰宙(时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特点: 一维性。(一个数量、一个方向)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三维性。三维空间是唯一真实的空间。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相对静止是标志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一
定范围内暂时处于稳定状态的哲学范畴。 两种情况: 一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
生位置的变化。 二是指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
止的存在,才能坚持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 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
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意识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 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 着决定性作用。
劳动奠定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理论意义: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是反对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 实践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要求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 题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对基本范畴: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必然与 偶然、可能与现实 四种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 历史相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1 A1 A2
B2 A3
B3 B4 B5 A4 A5 …
…
芝诺反对运动的论证
飞矢不动
芝诺认为,既然任何事物在刹那时间都只能占有和自身相 等的空间,那么,飞矢也是如此。飞矢在飞行的过程中, 这一刹那间在这一点,那一刹那间在另一点。这样,飞矢 实际上经过的只不过是无数个静止的点。把无数静止的点 加起来的总和,仍然是静止,而不会形成运动。所以,飞 矢实际上是不动的。
运动观念的两种错误倾向
割裂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
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 克拉底鲁: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绝对运动。
芝诺悖论:“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飞矢不动”
芝诺反对运动的论证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如果乌龟在前,阿基里斯在后,同时起跑,阿基里斯 要追上乌龟,必须首先到达乌龟的起点处,但当他到达乌 龟起点处时,乌龟却已向前跑到另一地点,而当阿基里斯 到达这一地点时,乌龟又到达另一新地点。如此类推下去, 以至无穷。所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高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
三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