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多篇】《三顾茅庐》教案三篇
《三顾茅庐》教案三篇《三顾茅庐》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情况回放]:上个星期,我们一直学习的是关于创造力的一组__,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走进古典小说的世界,本单元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些历史人物,讲一些故事,如诸葛亮、祁黄羊等,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故事呢?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正如古话所说,我们以《三顾茅庐》、《祁黄羊》等故事为镜子,我们能学到如何做人,这将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孩子们听我这么一说,感觉到来了劲头。
接着讲三顾茅庐的意思。
这不难!讲完我问点难度系数大些的——茅庐就是茅屋,可是这里为什么不用茅屋,而用茅庐呢?孩子们够聪明,有的说茅庐是山上,有的说茅庐比茅屋好好听点,还有的说比茅庐听起来比较高雅,呵呵,还知道高雅一说,够可以的!在最后,我告诉了孩子们茅庐的意思是简陋的草屋,这下孩子们恍然大悟了。
在孩子们初读后,请任意选择一个任务进行,答案还是比较好玩:张飞太粗鲁了。
刘备很重视人才。
刘备很狡猾,他为了统一,他去茅庐请诸葛亮,我想他真的统一后,一定会将诸葛亮杀死,这就是狡猾。
(孩子们不同意)关羽性急。
刘备以大欺小……这真是有意思!分段读时孩子们更有意思。
第一小节读“诸葛亮”,理解“统一”,有说归一个人管,有说不要群龙无首一样,几个国家要有一个带头的,有说占领,这需要纠正,我——刘备正因为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才要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统一。
滑“邀请”两字,想象前两次是怎么邀请的'?刘备去前一定要想想怎么讲?诸葛先生,我刘备久仰你大名,我想统一,可是正是因为没有您的智慧,所以至今还没有统一。
诸葛亮先生,我老早就久仰你大名了,今天特来拜访,是想请你出山助为我统一。
诸葛先生,早闻你足智多谋,此次前来,是想请您出山,助我实现统一的大业。
我提醒注意诚心诚意,学生再说,要将你改成您。
第二小节,张飞嚷着的那句,我请学生读,读得较好。
我介绍嚷在字典上的意思是喊叫,这下学生再读的时候就好了许多。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一、导入设疑,揭示课题1. 说到“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这些词,你首先会想到谁?(诸葛亮)在中国诸葛亮成了智慧的代名词这样一个旷世奇才为何偏偏选择了当时尚无立足之地的刘备呢?这里要引出一个感人的故事——“三顾茅庐”2. 板书课题,理解关键词:顾——拜访;茅庐——茅草屋说说课题的意思【设计意图】文中的第一主角无疑是刘备,而开头偏偏从诸葛亮身上展开话题谁都知道诸葛亮才高八斗,是少有的人才,这样的稀世之才又怎会被刘备所用的呢?由此设置一个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 分组出示三组词语,指名读,再齐读第一组: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第二组:群雄纷争茅塞顿开三分天下第三组:蜿蜒起伏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你有什么发现?练习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中描写隆中景色的句子,说说写了哪些景物?仅仅是写景物吗?说说自己的理解【设计意图】这段景物描写,有一定的独立性率先品读这段,为后文感知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作好铺垫,也避免影响品读刘备言行的整体效果2. “三顾茅庐”,顾名思义,快速浏览课文,刘备前后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课文都写了吗?(前两次一带而过,详写第三次)三、三顾茅庐表“诚意”1. 师简要介绍背景及前两次拜访的经过【设计意图】课文因篇幅限制,只详细写了第三次拜访的经过,但为了更准确地理解人物情感,有必要让学生对前两次的拜访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在文本解读中,既要关注到教材的节选片段,也要对一些情节的来龙去脉有所知晓,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2. 读了本课,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如果用一个字表达,那会是什么字?(板书:诚)3. 第1自然段中哪些词让你读出了“诚心”?(两次前往,都没见着,但刘备并不灰心,还准备去第三次如果第三次还没见着,会怎样?——也许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直到见到为止)【设计意图】第1自然段内容简短,光从“两次”“诚心诚意”还不足以感知刘备的诚意这时,就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导、补充文本以外的资源,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发现诚,感悟诚,表达诚,提炼诚四、察言观行话“尊重”1. 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屋,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下面,我们来读第24自然段2. 小组学习,思考:a.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画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b.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3. 重点品读张飞、刘备的话(1)指名读张飞的话,一个“嚷”字让你读出了什么?(表现出了张飞的性格粗鲁,对诸葛亮不屑一顾)(2)再读刘备的话,你又从中读出什么?(责怪、生气,也表现出自己不可动摇的决心)(3)分角色朗读,对比两人的不同态度,感受刘备对人才的渴求、尊重。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茅庐〞是什么意思?〔提示:回答的时候可以用上一些课文中的词句。生 对他在这个故事中的表现有一个怎样的印象?
默读,沟通。〕
师:刘备在三顾茅庐的整个过程中,其心到底有多诚,其情到底有多
师:如今再来思索我们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刘备为什么三顾茅庐? 真,这还需要我们细细体会。我们一起再来默读课文第 2、3 自然段,看
第5页共5页
师:张飞觉得对待诸葛亮不需要三请四邀,刘备是这样认为的吗?
师:他为什么不骑马到跟前呢?读读看,看谁能读出刘备的真心真意。
师:虽然前两次都未见着诸葛亮,可刘备会怎么想?
〔3〕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轻轻〞敲门说明怕
惊醒诸葛亮,对他敬重、诚心。〕
师: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刘备不光确定第三次去,去之前还特地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三顾茅庐》〔第一课 时〕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能说出文章主要内容;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刘备的真心真 意。
郭仕红
4.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刘备、诸葛亮的状况有基本了解。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三顾茅庐的结果怎样?〔课件出示:?三顾茅庐?〕〔刘备为了请诸葛亮 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的真心真意。可以边读课文边用笔画画圈圈,
出山关心自己,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这就叫不动笔墨不读书。
师:同学们觉察没有,这其实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只要在前面
2.沟通学习。
加上缘由,后面加上结果就可以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这是归纳文章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 8 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三 国演义》?
24《三顾茅庐》(第1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24《三顾茅庐》(第1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24课三顾茅庐(第1课时)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掌握本文的故事背景。
2.疏通文意,把握小说情节。
3.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政治家风度。
1.疏通文意,把握小说情节。
2.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政治家风度。
把握小说情节,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政治家风度。
新课导入教师出示诗歌《蜀相》,学生自由朗读。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古来君主礼贤下士的例子并不少见,为何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广为人知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探究竟。
新知探究一、知人论世1.走近作者。
【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或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本文的作者罗贯中。
教师出示课件中“作者简介”的内容。
2.了解《三国演义》。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关于《三国演义》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3.了解故事背景。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关于《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的背景,并简单补充。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本文的故事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正音释义【活动内容】检查预习。
教师先出示课件中的易错生字词和需要掌握的词语意思,再让学生指出其他理解困难的字词,加以点拨。
拜谒()拱立()衣襟()叩门()傲慢()茅庐()疏懒()鄙贱()愧赧()倾颓()鹤氅()沔水()迄无所就()存恤()昼寝()顿开茅塞()末胄()衣冠()箪食()拜谒:____傲慢:____纶巾:____鹤氅:____愧赧:____存恤:____屏人促席:____汉室倾颓:____奸臣窃命:____用武之地:____思贤如渴:____箪食壶浆:____【设计意图】通过认识生字词和解释词语的意思,读通课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整体感知【活动内容】1.快速浏览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标题。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课方案[ 教课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2、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等频频推测、领会刘备拜会诸葛亮的诚心。
3、在读中提高感情,唤起学生对刘备全心全意的共识。
[要点、难点 ]经过刘备的神情、语言和动作描绘,领会刘备访求贤才的忠诚[教课过程 ]一、导入:1.读过或看过《三国演义》吗?相机简介当时群雄纷争的场面,喜爱谁?为何?(相机学习生字:诸葛)2.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此中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三顾茅庐》板书时学写“茅”3.理解课题“顾”:①看、②照料、③拜会。
选择二、初读:1.自由读一读课文,要求:(1). 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预习:(1). 读准:半晌议论草堂没有见着茅塞顿开读好:曲折起伏的山冈疏疏朗朗的松林清亮见底的溪流翠绿欲滴的竹林艳丽宜人的风景全心全意地邀请恭恭顺敬地等待(2)沟通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何要三顾茅庐?结果怎样?)三、讲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从哪些词句中感觉到刘备的全心全意?圈一圈、划一划,再写一写你的感觉。
2.沟通。
要点指引学生抓住以下要点句领会:①刘备生气地说(抓住刘备的语言突出他的真挚,跟张飞的语言一对照,诚心更加突出)②离住所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师指引:张飞不满地说:“大哥,还有半里多路呢,干吗要下马步行呀?”刘备会怎么说呢?③刘备上前轻轻叩门。
④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出示:等了半晌时间,张飞耐不住了,气呼呼地跑到刘备跟前说:“大哥,都站这么久了,他倒躺得平稳,太欺凌人了!”刘备说:“。
”又等了一个时辰,关羽也不由得对刘备说:“大哥,咱不等了,他日再来吧!”刘备说:“。
”⑤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会面。
(急迫想见诸葛亮,诚心去拜会诸葛亮)每一处在议论沟经过程中,相机指导感情朗诵。
3.师小结:作者抓住刘备的几个动作,几个细节进行描绘,把刘备的全心全意表现得酣畅淋漓。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旨在探讨《三顾茅庐》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该课程旨在通过文学欣赏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背景,感受其中的人文情怀。
以下是本课程的设计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顾茅庐》故事的背景和主要情节;2. 帮助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意境和文化内涵;3. 启发学生思考关于友谊、忠诚和智慧的主题;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三顾茅庐》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2. 解读《三顾茅庐》中的文化内涵,探讨其中所传递的价值观;3. 分析文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及其心路历程;4. 欣赏相关诗词,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艺术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简要介绍《三顾茅庐》的故事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 阅读呈现:让学生阅读相关片段或诗词,并引导他们思考其中的意义;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三顾茅庐》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4. 展示批注:请学生展示他们对于诗词的批注和理解,共同探讨;5. 思辨互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友谊、忠诚和智慧的议题,展开讨论;6. 总结回顾:对课上内容做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并展示相关名人语录,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投影仪:用于呈现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视觉感知;2.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五、评价方式1. 课堂发言评价: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评价其思考深度和逻辑性;2. 课后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3. 期中期末考试评价:设置相关试题,考察学生对于文学鉴赏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反思1. 回顾课程的教学效果,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2.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3. 不断完善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相信能够在《三顾茅庐》第一课时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之作。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案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2.把握小说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1)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
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典故。
历史上用了“凡三往,乃见”这五个字来记载这一过程。
而罗贯中则依据这五个字,将其洋洋洒洒地书写了几千字。
那么,他究竟比历史的记载多了些什么呢?我们就一起走进《三顾茅庐》,去一探究竟!板书课题:24*三顾茅庐(出示课件2)二、知识备查,扫清障碍(一)文本知识1.作者简介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吗?预设:罗贯中(出示课件4)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生卒年不详。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山西太原人。
他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2.作品简介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谈到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你们对这部作品了解吗?预设:(出示课件5)《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有删节。
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
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3.背景资料教师:了解本文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篇小说。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篇小说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预设:(出示课件6)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刘玄德)听徐庶(徐元直)和司马徽(司马德操)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读课文,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们读过或看过《三国演义》吗?教师相机简介当时群雄纷争的局面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三顾茅庐》)
3. 理解课题“顾”:拜访。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一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检查并指导易读错的词语:山冈半晌讨论|]用不着
蜿蜒起伏疏疏朗朗青翠欲滴秀丽宜人恭恭敬敬群雄纷争茅塞顿开
3. 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秀丽宜人青翠欲滴蜿蜒起伏群雄纷争茅塞顿开
4.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点评。
5. 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要“三顾茅庐”?结果如何?)
6. 说说文中写了哪几个人?你喜欢谁?
三、指导作业:
1. 重点指导以下生字书写:
葛:注意下半部分的笔画笔顺。
恭:注意下半部分右边的两点的摆放。
]
2. 指导完成习字册。
3. 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8. 三顾茅庐
刘备拜访诸曷亮。
语文《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语文《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文本解读】《三顾茅庐》是则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孩子们或许早有所闻故事梗概;但这仅仅是从情节上来看。
如果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看,可能我们的孩子会有此明彼暗的.现象,也就是情节清晰,语言模糊。
其次,文本中以刘备三兄弟拜访诸葛亮时各自不同表现相互衬托,这在原着《三国演义》中用了两个章节来写“三顾茅庐”,其实这都与人物的鲜活体现有关。
也就是不仅仅是突出刘备的礼贤下士,也有张飞的脾气火暴、为人直率,也有关羽的重情重义。
当然我们不否定刘备的主人公地位,只是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实在是要提醒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以语言文字为基点,而不能过分偏重以情节来设计我们的教学。
【设计理念】凭借文本语言,诱发创造动机;体味思考文本,读出疑问新意。
【课时目标】1、初读文本,整体感知;2、再读文本,理清脉路;3、三读文本,质疑铺垫。
【教学流程】一、激趣起思,破题开篇1、论《三国演义》,摘录部分主要人物。
(1)听说过《三国演义》吗?你都知道里面有哪些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古人对自己的名有自己的解释,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比如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诸葛亮,字孔明。
(2)教师板书以上人物,人物之间画上“——→”。
形成板书: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老师为什么在他们之间画上了三个箭头?请诸葛亮干什么?请学生完整地述说。
以上同学所说的内容我们也可以用四个字来说——2、揭题开篇:三顾茅庐请学生板书课题——三顾茅庐,读课题,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2)“由是感激”,感激谁?为什么感激?2、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大声朗读,字字响亮,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师生交流,整理板书。
感激谁?为什么感激?(要求学生一次一次说清楚。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精选15篇)《三顾茅庐》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中国的四大名著是哪四大著作?你知道《三国演义》里哪些人物的故事?2、板书课题,指导写好“顾”、“茅”,齐读课题。
二、质疑导读,理解词意。
1、自由读文,文与题对照,思考用一句话解释课题的意思。
2、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同学思考:这段课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的态度呢?3、默读第二节课文,思考:这段课文中哪个词写出了刘备、张飞、关羽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吗?4、张飞是以怎样的态度邀请诸葛亮的呢?这一节中,作者把张飞与刘备邀请诸葛亮的态度对比着来写,从这样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1)指名读第三节中描写卧龙山岗景色的部分,体会第一句话的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通过偏旁,引导学生理解“蜿蜒起伏”词意;通过文中句子,引导学生理解“秀丽宜人”意思。
(2)学习第三节后面部分课文,其他同学画出描写刘备邀请诸葛亮时“诚心诚意”的词句。
通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刘备是个怎样的人(重点抓住“恭恭敬敬”一词)?6、学生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比喻手法的运用。
7、齐读最后一节,引导体会“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三、赏读回归整体。
1、自由朗读全文,再次感受刘备邀请诸葛亮的虔诚态度。
2、总结延伸:《三顾茅庐》的故事从遥远的三国走来,走过了千年,多少风流人物已经淹没在历史中了,但在这个时代它给我们又留下了什么呢?从而归纳到“尊重人才”这一主题上,最后老师做简短发言:同学们,要想赢得尊重,从现在起让我们首先努力做一个人才吧!四、作业布置:1、把本课生字认真描红后再每字临写两遍;2、练习感情读文,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有改动。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准备:课前查找有关《三顾茅庐》的资料;预习《三顾茅庐》。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题。
1、师:同学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
正是国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你知道另外三部吗?2、连一连:《三顾茅庐》罗贯中《红楼梦》施耐庵《西游记》曹雪芹《水浒》吴承恩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就节选自《三国演义》,他就是——《三顾茅庐》。
(师板书课题,故意将“茅”少写一笔“撇”,以加深学生对“茅”的正确印象。
)4、学生交流自己找到的资料,弄清时代背景。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完成练习:(一)比一比,组词。
怏()惭()快()渐()(二)选择正确的.读音读一读。
卧龙冈(ganggang)(manman)埋怨只得(dedei)(shushu)数九寒天草舍(sheshe)(yangyng)怏怏2、检查读课文情况:采用同桌互读互听的方式进行。
三、默读课文:1、理解“三顾茅庐”的意思,可用课文里的话解释。
2、自己试着给课文分段。
四、交流,反馈。
1、“三顾茅庐”的意思:刘备三次到诸葛亮的草屋拜访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
(随机教学“复姓——诸葛”)2、分段:按刘备三顾茅庐的顺序分即可。
五、了解课文大意。
1、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一共有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看出来?2、交流:刘备:对诸葛亮诚心诚意,尊敬诸葛亮,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张飞:做事冲动,鲁莽,心疼哥哥……[诸葛亮:有才华,……关羽:话不多,……六、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20三顾茅庐刘备(诚心诚意)恳请诸葛亮张飞做事冲动。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案_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案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案_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
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
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1、范读。
(或听录音)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A。
生字卡片: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卧龙疏疏朗朗潺潺吩咐恭恭敬敬半晌时辰策略茅塞顿开同塌讨论B。
重点字音:疏潺晌辰诸尊吩塞策C。
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
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三、作业1、描红2、抄写生字新词3、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吩(fengfen)辅(fufu)晌(ianghang)辰(chengchen)诸(zhuzu)卧(wowu)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事物与被比喻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会用“来到。
关于《三顾茅庐》教案3篇
关于《三顾茅庐》教案3篇《三顾茅庐》教案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田字格前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真知像美玉,如原油,只有用“探索”这部钻机才能探知它的秘密。
现在就用我们的一双慧眼来探索第八课。
板书:三顾矛庐生:老师,你写的“茅”错了,应该是草字头的。
师:噢,草字头的,说明这个字指什么?(草,老师加上草字头)那茅庐指什么?(草盖的房子)课文中是怎么说这座房子的?(草堂)师:说得好,草堂是谁住的?(诸葛亮、诸孔明)好,有人说诸孔明……(不对,诸葛是个复姓,应该是诸葛孔明。
)说得好,你们还知道哪些复姓?(东方、欧阳、慕容……)师:题目中的“三顾”是什么意思?(三次去拜访)谁三次去拜访谁?(刘备三次去拜访诸葛亮。
)从这个“三顾”你体会到什么?(刘备尊重诸葛亮)那“三顾茅庐”的意思是?(刘备三次去拜访诸葛亮。
)是,这是字面上的意思,后来成了成语,就表示……(诚心诚意地去邀请。
)二、初读课文1、范读。
提问:“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三顾茅庐”?课文是怎么写的?2、自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3、检查自读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a.生字卡片;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卧龙疏疏朗朗潺潺吩咐恭恭敬敬半晌时辰策略茅塞顿开同塌讨论b.重点字音:疏潺晌辰诸尊吩塞策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
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两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板书: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雄才大略三、作业:1、描红2、抄写生字新词3、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吩(fengfen)辅(fufu)晌(_iangshang)辰(chengchen)诸(zhuzu)卧(wowu)第二课时一、导入(课题切入感知课文)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引导学生读课题)。
三顾茅庐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读准生字新词,理解“三顾茅庐”“蜿蜒起伏”“茅塞顿开”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老师这里有一本书,谁能读出它的名字?同学们看过这本书吗?谁能说一说有关《三国演义》的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三国演义》,一起走进《三国演义》里一个有名的故事——《三顾茅庐》(课件出示)2、揭示课题:同学们伸出右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茅”的横钩要比草字头长一些,这样才好看。
齐读课题。
二、词语认读课前大家对本文进行了预习,预习的情况怎么样?我来检查一下:课件出示词语:诸葛亮、刘备、张飞、关羽、结拜三顾茅庐、群雄纷争、三分天下、茅塞顿开蜿蜒起伏、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1)指名每组1号示范读(2)领读(3)小组内互相读(1号指导4号,2、3号互相读)(4)检查每组4号,做到人人读正确。
三、词语理解第一组词语:诸葛亮、刘备、张飞、关羽、结拜(1)诸葛亮,字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是复姓,你还知道哪些复姓?同学们真不简单,知道这么多。
(2)张飞、关羽、刘备,他们是什么关系?结拜兄弟。
看到这几个词语,我想起了他们之间还有一个故事呢?叫什么?桃园三结义。
第二组词语:三顾茅庐、群雄纷争、三分天下、茅塞顿开(1)“三顾茅庐”中的“顾”是什么意思?“茅庐”指什么?谁住的?(2)你能根据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来说说“群雄纷争”的意思吗?“雄”是乱世英雄,两汉末年,你还知道那些乱世英雄吗?(刘备、曹操、孙权、关羽)(3)正是因为英雄的争夺,使得当时的天下分为三部分(课件出示地图)曹操的魏国,刘备的蜀国,孙权的吴国,这就是“三分天下”。
(4)“塞”是多音字,在这里读se,是什么意思?被什么堵住了?第三组词语:蜿蜒起伏、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1)这些词语你读懂了那些?学生交流,师出示课件,看到这个图片,你想到了那个词语?(2)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都是描写隆中景色的)(3)你能把这些词语恰当的填空吗?课件出示:冈前几片松林,潺潺的溪流,茂密的竹林,景色。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20、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研读刘备的言行,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3、初步懂得《三顾茅庐》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智力游戏a.看动作猜三国人物b.《三国演义》第一回的“桃园三结义”讲的就张飞、关羽——()的故事,c.歇后语凿壁偷光——()打一个三国人物2、结合讲古人的姓名、字、孔明也就是诸葛亮,他姓诸葛,名亮,孔明是他的字;张飞字翼德;关羽字云长;刘备字玄德。
3、揭题刘备当时汉朝天子的皇叔、大将军、手下有数千人马。
而诸葛亮是一位过着悠闲自得隐居生活的读书人,农忙时种种田地,农闲时读读书,诸葛亮怎样甘于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呢?《三顾茅庐》将告诉我们(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c.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外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1、生说理解刘备的礼贤下士、有耐心、诚心; 2、发散思维训练:刘备这一等就几个时辰,刘备人虽一动不动、傻傻地站着,可他的心复杂极了,心潮如涌、思绪万千,他此时会怎么想呢? 3、朗读指导。
)d.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渴见,都没有遇到。
”(1、学生说理解; 2、感情朗读 3、学生表演 4、板书“诚” )4、同学们还有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刘备的诚?四、换位想象、深入体会同学们,你就是当时的诸葛亮,读到这里,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呢?(板书诚)五、联系生活、跳出课文同学们,刘备三顾茅庐已传为佳话,广为传颂。
我们今天学习《三顾茅庐》是为了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了知道几百年前古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吗?学了这个故事,作为21世纪的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六、学了这一节课你还想知道什么?七、作业看《三国演义》资料提供者:白杨。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本文是关于《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部分生字,理解三顾茅庐、恭恭敬敬等生字词。
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两个多音字。
3、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中体会刘备求才若渴、虔诚的心情。
初步感知诸葛亮有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刘备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具体感知刘备的诚心诚意。
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深切体会刘备求才若渴的心情,朗读出刘备虔诚的心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课题。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图片,说说你喜欢《三国演义》里哪些人物?为什么喜欢他?(相机板书刘备、诸葛亮,读准字音诸葛,复姓。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发生在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之间的历史故事——三顾茅庐。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题:“顾”是什么意思?(提供选择:①转过头看;②拜访;③注意,照看。
)我们除了通过查字典来了理解“顾”的意思,还可以联系课文来理解,第一自然段中有个词就表示“顾”的意思,哪个词?茅庐指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吗?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特点。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结果怎样呢?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写到了哪些主要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2、检查词语字音,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生字词:恭恭敬敬半晌工夫时辰茅塞顿开策略辅助蜿蜒起伏青翠欲滴景色宜人(1)指名读词语,提醒字音。
(2)指名读语段,读通顺。
①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3)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提示回答)三、略读“两顾茅庐”,初步感知“诚心诚意”。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王国军[课题(学科和年级)]《三顾茅庐》(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简解]本文改编至着名古典小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的内容。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第一自然段略写了刘备两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的经过,二至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具体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最后一自然段写了刘备与诸葛亮的亲密的友情。
文章反映了刘备的胸怀大志,同时体现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本文在刻画人物上沿袭了小说的特点:一是细节描写,通过刻画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表现出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二是借助环境描写来表现诸葛亮等待机会实现自己远大志想。
另外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也是本文亮点。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边研字边学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借助层次分解,学会概括课文,。
3.依托文体特征,多层次品读环境描写,体会诸葛亮志存高远的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在研字学文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从环境描写中体会诸葛亮的志存高远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简介出处,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这篇课文时根据我国着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的内容改编的。
2.板书课题《三顾茅庐》。
3.指名读课题。
视机纠正“顾”和“茅”两个生字的读音。
二、分析“字源”,整体感知。
1.从字源入手,理解“顾”。
①板书篆书:边板书边讲解:在古代,这个字是这样写的,左边的部分像什么?这个部分就叫做“雇”,是一只鸟,一只候鸟。
右边的“页”在古代表示人,你看他的头很大。
古时候,农民们看到了候鸟回来后,就开始农耕。
这个字的本意是“雇”回头看的意思。
所以,“顾”字一直包含着“看”的意思。
2.你接触过哪些含有“顾”的词语当中的“顾”是表示“看”的?3.提问: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些什么?示范写“顾”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之一
执教者:浙江省临海市晓村小学周仲撑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大贤、辅佐”等词的意思。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学习刘备礼贤下士的品质,能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重难点:
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质疑导入
1、谈话。
同学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
正是国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英雄是谁?
2、揭题。
3、质疑。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带问题自由读课文。
2、交流反馈:课文到底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3、教师小结。
4、教学复姓。
5、介绍古人名号中的“字”。
三、细读课文,推敲重点
1、学生读课文,圈划出重点词句。
2、小组交流,互学互促。
3、交流反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刘备的诚心诚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随机教学。
主要抓词:“立即”、“斥责”、“大声斥责”、“下马步行”、“恭恭敬敬”、“赶紧下拜”、“谒见”。
句:“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
“昌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
你怕冷,自己回支吧!”
“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
”
“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
”
“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
”来理解刘备在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
训练点:
1)、抓住人物对话进行朗读训练。
2)、抓重点句进行思维训练。
3)、写话训练。
四、小结过渡。
五、课外延伸,拓宽文路(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并深情朗读)
“臣本布衣,躬耕干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1、自由朗读。
2、这段短文中哪些是写三顾茅庐这件事的?
六、总结全文,引向课外。
1、发散:除了《三国演义》外,你还知道哪些名著?
2、总结。
附板书:◆三顾茅庐(恳请)(辅佐)
刘备────→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