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江南水乡》教案
五年级下册社会《江南水乡》教案

五年级下册社会《江南水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社会变迁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 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2. 江南水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三、教学难点:1. 江南水乡特色产业的理解。
2. 社会变迁对江南水乡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2.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江南水乡的故事,使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魅力。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江南水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回忆所学知识,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3. 课堂讲解:结合图片和故事,详细讲解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社会变迁对江南水乡的影响,以及江南水乡的特色产业。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编写一个关于江南水乡的小故事。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了解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理解。
七、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图片。
2. 故事素材:准备与江南水乡相关的故事资料。
3. 教学视频:准备关于江南水乡的短视频。
八、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回忆所学知识,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3. 课堂讲解:结合图片、故事和视频,详细讲解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
江南水乡【教学设计】小学 品德与社会.doc

《江南水乡》教学设计题:江南水乡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使学生认识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原因。
3.引导学生探究“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了解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
4.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主要物产,明确这里的物产丰富,树立热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使学生认识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原因。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使学生认识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原因。
教学方法:讨论法、情景设置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孩子们,请欣赏一段视频,仔细观察,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的风景?(江南水乡)师:你看到了什么?(指3 至4 名同学回答)你们感觉如何呀?(美)师:这么美的地方它到底在哪里呀?你想去看看吗?(想)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板书:江南水乡)去领略一下江南独有的风情。
二、活动一:觅江南师:课前,大家搜集了有关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现在小组内整理,找一名同学汇报。
(1)小组内讨论(2)汇报师:刚才同学们都已文字来汇报的,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分享。
师:先来看这副图。
(出示中国地区分布图)谁来找一找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生指)江南泛指长江以南,狭义说就是长江三角洲也就是上海、江苏南部、浙江这一带。
谁来说一说它在我国的什么位置?(东南部)师:这就是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示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天气预报时间到了,谁来当小小播报员?(生读)师:你了解了什么?(雨水多)雨水多了河湖也就多,你还能找出分布在这里的河湖吗?(生指钱塘江、太湖和京杭运河)师:这就是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河道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山青水秀,美不胜收。
这就是富庶的江南水乡,也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五年级下册社会《江南水乡》教案

五年级下册社会《江南水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 使学生学会用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河流、湖泊、水田、湿地等。
2. 江南水乡的人文景观:古镇、古园林、古桥梁等。
3. 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民俗、传统手工艺、美食等。
4. 江南水乡的保护与发展: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江南水乡的特色。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感性认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江南水乡的印象。
2. 讲授自然风光:介绍江南水乡的河流、湖泊、水田、湿地等地理特点。
3. 讲授人文景观:讲解古镇、古园林、古桥梁等历史文化遗产。
4. 讲授风土人情:展示江南水乡的民俗、传统手工艺、美食等特色。
5. 讨论保护与发展:分析江南水乡在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与发展家乡。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实地考察,完成一篇关于江南水乡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对于江南水乡特色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作文,评估他们对于江南水乡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在保护与发展方面的思考和参与度。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文献等教学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江南水乡诗鉴赏教案:写尽家国情怀

江南水乡诗鉴赏教案:写尽家国情怀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掌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手法。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与评价。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家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选取与江南水乡相关的诗歌,展现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通过诗歌鉴赏,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
2.2 学情分析学生对江南水乡有一定了解,但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诗歌进行引导和感悟。
三、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掌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手法。
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
3.2 教学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诗歌鉴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手法。
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诗句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原文、图片等资料。
视频资料:播放与江南水乡相关的诗歌朗诵或纪录片。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对江南水乡的了解。
提问:你们认为江南水乡有哪些特点?5.2 诗歌鉴赏选取一首与江南水乡相关的诗歌,展示诗歌原文。
讲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手法。
引导学生通过诗句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
5.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诗歌鉴赏。
5.4 总结与拓展总结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强调诗人的家国情怀。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鉴赏和分析。
六、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江南水乡教案设计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水乡历史悠久,自然美景优美。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前往江南水乡游览,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介绍江南水乡的历史和文化,我们设计了一节课程:江南水乡教案设计。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节课程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法,希望能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有所启发。
教学目标1.了解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基本信息。
2.掌握江南水乡的主要特点、风俗习惯、建筑艺术等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教学准备1.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料。
2.具有代表性的江南水乡建筑、景观等图片和文物。
3.包括抽象概念在内的课件宣传、专业术语解释等教材补充以及题型设计。
4.讲师教学辅导书,以及预备知识的课程指导大纲。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在此环节中使用一段引人入胜的视频或者图片,介绍江南水乡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可以预告实施全课程所达成的目标和任务。
二、主体内容1.探究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的方式,介绍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以及历史和文化背景。
同时,探讨江南水乡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从多个角度解释它的地位。
2.涉及江南水乡的文化内涵、建筑艺术和风俗习惯从江南水乡文化涵的不同层面入手,探讨江南水乡的建筑艺术、风俗习惯和其他特点。
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江南水乡的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通过学习体验自己才能更好的体会和了解通过观看短片,以及使用手中所持有的物品,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更好地感受和了解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以及景致。
借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程的内涵。
三、具体操作1)整合课程内容,设计一份课程总结表,对课程进行点评和总结,以对学生的上课效果进行统计。
2)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江南水乡景点,学生分两人一组,利用各种材料进行模拟建设,展示江南水乡的建筑艺术成果。
江南水乡教案【范本模板】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江南水乡—水上人家》教学设计高密市至诚学校吴天娥《江南水乡-水上人家》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江南水乡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的了解,使学生体会到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2、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江南水乡是我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3、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入意识。
(二)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江南水乡所处的位置及其在我国的经济地位,能在地图上找出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河湖及重要城市。
2、初步了解太湖人家生活的环境,欣赏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3、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并找出江南经济发展的优势。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难点: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走进江南1、老师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欣赏一段音乐,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播放古筝乐曲)轻轻地睁开眼睛,看看画面中的景象和你想象的一样吗?(展示江南美景)告诉老师,我们来到了哪儿?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河、村镇房屋、农田、山丘、桥、船等)如果让你给这美景起一个名字,该是什么呢?(揭示课题:水上人家)2、同学们,看到这满眼清澈的湖水,欣赏这古色古香的江南美景,真是让人心情舒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出门坐上小船,辗转于城市、乡村和田野之间。
风格多样的小桥映衬在水面上,小桥、流水、人家,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风景画啊!看到这些美丽的江南美景你想说些什么?你知道诗人是怎样描绘这江南水乡的吗?3、说到江南美丽的景色,不得不使人想起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忆江南》,有同学会背吗?大屏幕提示,集体朗诵。
3、江南的美丽景色能激起诗人如此强烈的情感,那你知道江南的具体位置吗?这地区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吗?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江南吧!(二)讨论交流,了解江南出示课件:长江三角洲地区图1、请同学们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图”,了解一下“江南水乡”的位置.教师简单介绍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2、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主要河湖: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课件出示答案)并找出主要城市:苏州、无锡、上海、杭州。
小学美术《江南水乡》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水墨画基本技法: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重点包括勾勒、泼墨、染色等基本技巧,以及如何将这些技巧灵活运用于实际绘画中。
-江南水乡特色表现:指导学生观察并捕捉江南水乡独特的建筑风格、自然景观和氛围,如水巷、石桥、船只和沿河的建筑等,以及在画面中的布局和表现。
举例:在水墨画技法中,重点讲解如何通过勾勒确定画面的基本结构,使用泼墨技法表现水面的质感和光影,以及通过染色技法为作品增添层次和细节。
2.教学难点
-技法掌握:学生对于水墨画技法的掌握程度不同,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是教学难点之一。
-情境表现:如何引导学生将情感和意境融入画作中,使作品不仅仅是风景的复制,而是具有个性和情感表达的艺术创作。
小学美术《江南水乡》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美丽的家乡》章节中的《江南水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引导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特色建筑;2.学习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3.培养学生对家乡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具体内容包括:欣赏和分析江南水乡的图片,了解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学习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如勾勒、泼墨、染色等;创作一幅以江南水乡为主题的水墨画作品。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江南水乡的美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很乐意去探索和学习如何用水墨画技法来表现这些美景。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对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掌握得还不错。但在案例分析时,有些学生对如何将这些技法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为此,我进行了详细的示范和解析,希望这样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鲁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江南水乡》教案

江南水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使学生认识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原因。
3、引导学生探究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了解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教学难点:通过江南水乡的介绍了解当地的环境特点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资料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走进江南1、听江南古筝曲,一边欣赏江南水乡小镇的图片或影像,感受江南水乡古香古色的美。
介绍水乡的著名古镇,周庄、乌镇、南浔等。
2、看视频的同时结合自己读江南水乡的了解,有个初步的认识。
3、同时和自己居住的地域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发思考环境对人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我们的地理位置是传统的北方城镇,对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不是靠说教就能体会了解的,课前自己的知识储备很重要,所以要结合视频的展示,储备课前知识,了解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很有必要。
)二、了解江南1、看长江三角洲地图,了解江南水乡的范围和地理环境。
2、简单介绍三角洲形成的原因。
看图找出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等,了解长江三角洲河湖众多的地理特点。
(通过地图更好的了解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对水乡的地域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三、赞美江南1、用天气预报图,呈现江南水乡的气候特点,了解当地农业的发展及气候特点的影响,丛有利的方面探究。
2、出示和江南水乡有关的古诗词,结合画面的展示了解江南水乡的美在哪里。
3、江南六大古镇简介,感受民居之美。
(气候特点对水乡的影响是重要的,决定着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饮食和居住有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对比我们的居住和环境有更多的感受,水乡的特点。
)四、探究江南1、将江南的主要物产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类型的生产活动,环境对人民生产的影响。
2、提供一些洪涝灾害和当地水污染的情况资料,让学生了解自然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危害,为学生的辨析与思考提供素材。
五、总结课题:物产是一个地区的特色,必须了解的知识。
江南水乡的教案设计文档

江南水乡的教案设计文档第一章:江南水乡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
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2 教学内容: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长江以南的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江南水乡的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水网纵横,湖泊众多,河岸两侧绿树成荫。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地图展示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通过视频或故事介绍江南水乡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江南水乡的了解和印象。
1.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学生能够理解江南水乡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
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对江南水乡的了解和印象。
第二章:江南水乡的经济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农业发展情况。
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工业发展情况。
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旅游业发展情况。
2.2 教学内容:江南水乡的农业发展:水稻种植、淡水渔业等。
江南水乡的工业发展:丝绸、棉纺织、造船等行业。
江南水乡的旅游业发展: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展示江南水乡的农业产品和工业制品。
通过视频或故事介绍江南水乡的旅游业发展情况。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江南水乡经济发展的看法和体验。
2.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描述江南水乡的农业发展情况。
学生能够介绍江南水乡的工业发展情况。
学生能够分享对江南水乡旅游业发展的看法和体验。
第三章: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色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民间艺术。
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传统文化。
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色建筑。
3.2 教学内容:江南水乡的民间艺术:剪纸、刺绣、泥塑等。
江南水乡的传统文化:诗词、戏曲、节日习俗等。
江南水乡的特色建筑:水乡民居、古桥、园林等。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展示江南水乡的民间艺术作品和特色建筑。
《江南水乡》柔情似水教案

《江南水乡》柔情似水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江南水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
1.1.2 通过学习江南水乡,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1.3 江南水乡也是中国绘画和文学的重要题材,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1.2 教学目标1.2.1 了解江南水乡的地理特点和文化背景。
1.2.2 学习江南水乡的代表性景点和人文景观。
1.2.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1.3 教学方法1.3.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
1.3.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江南水乡的魅力。
1.3.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对江南水乡的感悟和体验。
二、知识点讲解2.1 江南水乡的地理特点2.1.1 江南水乡位于中国东部,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2.1.2 江南水乡以河流、湖泊和运河为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
2.1.3 江南水乡的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2 江南水乡的文化背景2.2.1 江南水乡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2.2.2 江南水乡的民间艺术丰富多样,如苏州评弹、昆曲等。
2.2.3 江南水乡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如苏帮菜、杭帮菜等。
2.3 江南水乡的代表性景点2.3.1 西湖:杭州的西湖是中国最著名的湖泊之一,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2.3.3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以其精致的布局和精美的园林景观而著称。
三、教学内容3.1 江南水乡的地理特点3.1.1 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3.1.2 江南水乡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3.1.3 江南水乡的气候特点。
3.2 江南水乡的文化背景3.2.1 江南水乡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3.2.2 江南水乡的民间艺术和传统习俗。
3.2.3 江南水乡的饮食文化和特色菜肴。
江南水乡教案及说课分析

江南水乡教案及说课分析第一篇:江南水乡教案及说课分析11、江南水乡——周庄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欣赏出江南水乡-周庄的水美和历史的久远。
学习难点: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法三疑三探学法自学、合作、探究教具学具周庄及其他水乡小镇的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请同学们说一说跟爸爸妈妈去过什么地方旅游。
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
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说说你对周庄的印象及课前你也到的周庄概况。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3分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1、周庄是个什么地方?2、它有哪些秀丽风景?3、为什么把周庄成为江南水乡?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请看:(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5 分钟)自探提示: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的读音。
2、交流读懂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讨论解决,读不懂的或重点词语随文学习。
3、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美?二、解疑合探(15分钟)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的读音。
2、检查生字读音。
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3、交流读懂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讨论解决,读不懂的或重点词语随文学习。
4、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美?二、细读课文,想象品味(学习课文1~2段)。
1、齐读第一段,说一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江南水乡说课稿

十、说板书设计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 段已经走入课堂,但是板书在教学中仍起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清晰准确的记忆所学 内容。
江南水乡
• • • • • •
水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家→ 美丽的风景画
鱼米之乡→ 丰富的农产品
十一、教学反思
•
开放式课堂的生成。我在教学中重视用开放 的视觉处理教学。 其一,课程内容的开放。我根据实际需要, 灵活运用教材,通过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 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教 学目标的达成,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 其二,学习方式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 在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课外, 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 息、才能的平台,课堂气氛自由、开放。
三、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 自然环境,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 • 教学难点:探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 活的影响 。
四、学情分析
• 由于我们地处北方,因此学生对南方的自 然环境和物产比较陌生,只能从影视或书 本中获得一些片段的模糊的认识,对于全 面清晰地了解江南水乡有一定的难度。
六、说教法
• 启发式教学:要想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必须从 他们最熟悉的事物切入。如:创设情境,走进江 南,出示挂图“江南水乡”景象图;集体朗诵白居 易的一首诗《忆江南》。 • 鼓励式教学: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 己的看法,对学生一些独到的见解,给予及时的 肯定。 • 教学时不必局限于教材,要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 作导游向游人介绍江南水乡。。
• 课堂教学结构决定着一堂课中教与学的活 动顺序,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 活动,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与教 学结构有关。因此,我从学科特点和学生 的认知现状出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框架: • 第一环节 链接生活 活动导入 创设情境,走进江南。出示挂图“江南水 乡”景象图;集体朗诵白居易的一首诗《忆 江南》,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年级下册社会《江南水乡》教案

《水上人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江南水乡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的了解,使学生体会到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2.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江南水乡是我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2.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认识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原因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水上人家”主要通过主题人物对江南小镇生动的介绍以及几幅极具典型性的"小桥流水""水上集市""临街茶馆"等特色鲜明的图片补充,让学生对江南的水乡环境形成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探究在这种独特环境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另外,教科书关于"水乡新面貌"的图片及主题人物的语言引导又帮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这里人们生活的影响,城乡差异在明显缩小。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到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原因。
教学准备:资料图片教学过程:一. 走进江南1.教师先请同学们一边听江南的古筝曲,一边欣赏江南水乡小镇的图片,感受江南水乡古香古色的美。
2.学生交流看后的感受。
3.学生欣赏古诗或美文进一步体会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4.学生结合自己对江南水乡的了解以及收集的相关资料,介绍江南水乡的著名古镇。
二. 了解江南1.引导学生结合“长江三角洲图”,了解一下“江南水乡”的范围和地理环境。
2.教师简单介绍三角洲形成的原因。
3.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主要河湖: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等,分析长江三角洲河湖众多的环境特点。
4.学生根据对江南水乡的初步认识说说这里经济发展的优势。
5.教师结合教科书展示江南水乡现代化生活的图片,和学生共同探讨今日江南水乡人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交流感受。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江南水乡教案

《江南水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活动主题包括“水上人家”和“鱼米之乡”两部份内容。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分析本地人的生产和生活特点,深切试探环境与人的关系。
“水上人家”要紧通过主题人物对江南小镇生动的介绍和几幅极具典型性的“小桥流水”“水上集市”“临街茶社”等特色鲜明的图片补充,让学生对江南的水乡环境形成感性熟悉,从而进一步探讨在这种独特环境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鱼米之乡”是对江南水乡气候宜人、物产丰硕的经典归纳。
教科书以一则“天气预报”引入,启发学生发觉那个地址的气候特点,并以此为起点探讨江南水乡物产丰硕的原由。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使学生熟悉那个地址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缘故。
3、培育学生酷爱大自然、酷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了解本地的民风风俗。
教学难点:探讨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阻碍。
四、教学方式1、启发式教学二、鼓舞式教学五、教学进程(一)、激趣导入1.同窗们:请欣赏一幅漂亮的图画,大伙儿认真观看,猜猜这幅画是什么地址的风光。
2.各小组交流看后的感受。
(出示古诗图《忆江南》)。
请一名同窗来读一下这首诗,大伙儿注意听,这首诗描述的是如何的风光。
小结:这首诗写的是江南美景,作者通过描述江南的美景来表达对江南的喜爱,作者说江南的美让人无法忘记。
适才咱们看了图片,学了古诗,同窗们都已经看出来了,这都是在赞美江南。
这一节课咱们就来学习江南水乡。
3.个人展现课前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体会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光。
(二)、了解江南一、咱们赞扬水乡的美,欣赏水乡的美,那么江南水乡到底在我国的哪个位置呢?(出示:长江三角洲地域图)同窗们,咱们先来看一张地图,大伙儿一路来找找,江南水乡在哪个位置,包括了哪几个闻名的城市。
所谓江南,一样泛指长江以南,在长江三角洲周围,那个地址有两条闻名的河——长江和京杭运河,还有钱塘江和太湖。
江南水乡的教案设计文档

江南水乡的教案设计文档第一章:江南水乡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对江南水乡的审美情趣。
1.2 教学内容: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江南水乡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江南水乡的景观。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1.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江南水乡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学生对江南水乡景观的审美能力。
第二章: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特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培养对江南水乡自然景观的审美能力。
2.2 教学内容: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特点,如河流、湖泊、水乡建筑等。
江南水乡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和变化。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和实地考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2.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江南水乡自然景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学生对江南水乡自然景观的审美能力。
第三章:江南水乡的人文景观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人文景观特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培养对江南水乡人文景观的审美能力。
3.2 教学内容:江南水乡的人文景观特点,如古镇、古桥、古宅等。
江南水乡人文景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和实地考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江南水乡的人文景观。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江南水乡人文景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学生对江南水乡人文景观的审美能力。
第四章:江南水乡的生活与文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江南水乡.教案doc

江南水乡----水上人家无棣县柳堡镇柳堡学校孙立苹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使学生认识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原因。
初步了解江南水乡人们生活条件的变化。
3、通过欣赏图片和资料展示,认识江南的美。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培养学生通过地图查找相关信息的能力和搜集、整理社会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收集关于江南的歌曲、图片及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有效质疑。
歌曲欣赏《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学生一起唱)听完《江南可采莲》,再来看一看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
看过秀美的风景后,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通过感观来领略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光。
)板书课题:江南水乡。
生交流看、听后的感受。
二、自主探索,互动双赢。
1、你还想了解有关江南的哪些内容?(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如:1、人们是怎样用文字来描写景色,表达情感的?2、江南水乡在我国的什么位置?那里环境如何?3、江南地区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来欣赏一首诗歌,听听诗人是怎样通过文字来描写景色,表达自己情感的。
(课件出示古诗)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风雨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请一位同学来说一下,这首诗描写的是怎样的风景?(意思: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这样美好的景色,怎么能让我不回忆江南呢?)(作者通过描写江南的美景,来表达对江南的喜爱,作者说,江南的美让人无法忘记。
)3.江南的美丽景色能激起诗人如此强烈的情感,那你有些什么感想?(小组交流,汇报)(感受到江南的精神和风采。
)(设计意图:对美的事物,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听歌、看图、读诗都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江南,了解江南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水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活动主题包括“水上人家”和“鱼米之乡”两部分内容。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分析当地人的生产和生活特点,深入思考环境与人的关系。
“水上人家”主要通过主题人物对江南小镇生动的介绍以及几幅极具典型性的“小桥流水”“水上集市”“临街茶馆”等特色鲜明的图片补充,让学生对江南的水乡环境形成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探究在这种独特环境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鱼米之乡”是对江南水乡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的经典概括。
教科书以一则“天气预报”引入,启发学生发现这里的气候特点,并以此为起点探究江南水乡物产丰富的原由。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使学生认识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原因。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
教学难点:探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
2、鼓励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请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家仔细观察,猜猜这幅画是什么地方的风景。
2.各小组交流看后的感受。
(出示古诗图《忆江南》)。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首诗,大家注意听,这首诗描写的是怎样的风景。
小结:这首诗写的是江南美景,作者通过描写江南的美景来表达对江南的喜爱,作者说江南的美让人无法忘记。
刚才我们看了图片,学了古诗,同学们都已经看出来了,这都是在赞美江南。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江南水乡。
3.个人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进一步体会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光。
(二)、了解江南
1、我们赞叹水乡的美,欣赏水乡的美,那么江南水乡到底在我国的哪个位置呢?(出示: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张地图,大家一起来找找,江南水乡在哪个位置,包含了哪几个著名的城市。
所谓江南,一般泛指长江以南,在长江三角洲附近,这里有两条著名的河——长江和京杭运河,还有钱塘江和太湖。
包含的著名城市: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
谁来读一下江南水乡的地理特点。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山清水秀,美不胜收。
这就是富庶的江南水乡,也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2、江南古镇
说起江南,不得不提到江南的古镇。
古镇分布在水乡各处,是江南独有的特色,房屋依水而建,建筑风格古香古色,似乎还保留着古代人生存的气息。
具有代表性的古镇:江苏的甪(lù)直、周庄、同里;浙江的南浔、西塘、乌镇。
谁来当小小导游带我们走进江南古镇,比一比哪位小导游的解说最具特色。
刚才我们了解了江南古镇,那么江南民居有哪些特点呢?(小组内展示)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江南民居图,请看:(1)江南民居布局紧凑,以适应当地的人口密度。
(2)这是廊檐,人们在这里可以开设店铺、聊天。
(3)江南民居多位二层,一是防潮,二是空间利用。
(4)这是码头,供人们洗漱出行。
(5)这叫马头墙,因形似马头而得名,以防发生火灾时及时隔断火源。
(6)这叫吊脚楼,当房屋向河面延伸空间过大时,就在底部设立支柱,形成吊脚。
江南是人们眼中美丽的水乡,经过改革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江南,早已成为我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请看发展中的江南,这是大桥、乡村新貌、摩天大楼。
3、水上人家
想一想,江南水乡的主要坏境是什么?人们出行靠什么?
汩汩的水声在耳边忽远忽近,人们在轻涓细流中安详地生活,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这种生活多么惬意啊!
学生交流观后感受。
小结: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出门坐上小船,辗转于城市、乡村和田野之间。
风格多样的小桥映衬在水面上,小桥流水人家,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风景画啊!(三)、赞美江南
1.出示一则江南地区天气预报,学生分析这里的气候特点。
2.江南地区雨水过多,河湖众多,给当地农业和人民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小结:江南水乡四季分明,夏季气温高,冬季不太冷,雨水充足,土壤肥沃,
江河湖泊众多,灌溉便利,经过人们的长期开发,这里已成为我国农产品最丰富
的“鱼米之乡”。
3.出示:水乡主要农作物水稻图片。
让学生试着说说它为什么会成为江南水乡的主要农作物?水乡人民的主食
是什么?
4.江南水乡还有哪些主要农产品?在你的家乡有哪些农产品或水产品来自江
南水乡?学生交流发言。
小结:江南水乡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一年可以两种两收,因此,米饭成了水乡人民的主食。
江南水乡又是我国淡水鱼产量最多的地方,人们采用科学的养育方法,提高了鱼的产量。
人们海防养甲鱼、螃蟹和虾,养殖河蚌、培育珍珠。
同学们,课后请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共同赞美江南水乡吧!
六、板书
江南水乡
地理位置→江南古镇
水上人家→物产丰富
七、教学反思
开放式课堂的生成。
我在教学中重视用开放的视觉处理教学。
其一,课程内容的开放。
我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材,通过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
其二,学习方式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课外,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
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课堂气氛自由、开放。
(相州小学赵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