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的声调系统

合集下载

上古汉语的发音及其演变

上古汉语的发音及其演变

上古汉语的发音及其演变上古汉语是中国古代汉族的语言,发音的特征和演变是汉语学习的重要内容。

上古汉语是指从商朝西周初期到秦末汉初的汉语阶段,过去已经发生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其发音和语法规则都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

一般而言,上古汉语有4个声调。

其特征是单音节汉字发音强劲有力,韵母偏向a、o、e,鼻音十分重要。

相比现代汉语,上古汉语的声母发音相对粗糙,母音长度较短,声调也没有现代汉语那么准确。

不过上古汉语的语音体系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发音现象,如咝、呾等带有浊辅音的激石声。

随着历史的变迁,汉字及其对应的发音也发生了相应的演变。

商周时期的“韵母”及其发音与现代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其韵母的字形和字音也不再像上古汉语时期那般简单了。

韵母的变化多是由韵尾的变化引起的,如上古汉语中“度”字的韵母是“ju”“du”,到了隋唐时期,就变成了“yao”“dao”。

此外,随着方言的演变,汉语的语言差异也逐渐显现。

上古汉语有四个声调,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方言的分化,不同地域的语言也有了自己独特的声调和语音规则,这种情况在白话文时期更为明显。

比如南方汉语中的口音有“硬音词尾”的特点,而北方汉语则饱含浓重的音儿。

历史上汉语有过很多的音韵学家,他们对上古汉语发音及其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

众所周知,甲骨文和金文是上古汉语中比较重要的文献,这些文献不仅保留了上古汉语的语音、语态,也折射出上古汉语的生活形态、习俗、信仰等社会文化现象。

同时,从字形上也能看出一些发音和语言转换的轮廓和规律。

总之,上古汉语的发音规则、语法结构和词汇表达等给汉字文化的传承,汉语语音科学的整理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对于汉语爱好者而言,掌握上古汉语的发音及其演变不仅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能更好地理解汉语语音科学的起源和发展趋势。

上古汉语韵部、声部及声调.doc

上古汉语韵部、声部及声调.doc

上古汉语韵部、声部及声调所谓上古音是指周秦时期及前汉时期的音系系统,由于那个时期无韵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归纳《诗经》用韵,同时对《切韵》音系进行离析.在中古音的基础上,利用先秦的韵文材料《诗经》《楚辞》及其他群经诸子散文的用韵,还有以《说文》的谐声系统、训诂材料及方音材料、域外对音材料等作为旁证来推测古代的发音.1 上古汉语韵部真正的古音学研究是从宋代开始的,以通转叶音说为主体的宋代古音学研究标志着古音学的建立.吴棫是通转说的代表,朱熹是叶音说的代表.通转的办法实际是囿于中古音,简单地合并《广韵》的部类,而不知离析,混淆了各韵部之间的界限.而叶音说的本质是没有认识到古诗不押韵是由于语音发生变化的缘故.清朝是古音学研究的全盛时代,最有名的古音学家有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江有诰,王念孙等.顾炎武离析唐韵分古韵为十部,除第十部外,入声字都配阴声,离析唐韵,这是顾炎武的首创.他的古韵十部奠定了清代古音学的基础.江永研究音韵学与顾炎武稍有不同,顾炎武不管今音,只研究古音.他曾批评顾炎武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他本人非常注重于审音.江永把古韵分为十三部,比顾炎武多出三部.江永根据古音有弇侈之分,将顾炎武的真部分为真元两部,侵部分为侵谈两部.江永还把侯韵离开鱼部与尤幽合并,并离析萧宵肴豪一部分字,这样把顾炎武的鱼宵两部分为鱼宵幽三部.段玉裁分古音为六类十七部,比江永多出四部.传统认为段玉裁的最大功绩在于支脂之三部分立.另外真文分立、幽侯分立,段玉裁也是正确的.关于韵部次序,在段玉裁之前顾炎武离析唐韵尚不敢把次序移动,而段玉裁则很大胆地把次序变更了,并运用谐声偏旁归纳韵部.戴震把古韵分为九类二十五部.如果不算入声,古韵是十六部.他的分部有价值的是阴阳入三声相配.但是,他把应属阴声的歌部误作阳声,则是错误的.孔广森着有《诗声类》,分古韵阴声九部和阳声九部,共十八部.孔广森之前东冬都是合韵的,到了孔广森首将东冬分部.他的另一个音韵学研究的精彩之处在于正式确定了阴阳对转.他的对转法是: 入声者阴阳互转之枢纽.江有诰与王念孙的古音学思想很相近,王念孙把古韵分为二十一部,比段玉裁多四部,王念孙把段玉裁的真质部分为两部,把质部叫作至部,同时把祭部独立,侵谈二部入声独立.江有诰采用了孔广森的冬部,不接受王念孙的质部( 至部) .章炳麟对于古韵,起初定为二十二部,后来他觉得脂部去入声的字,在《诗经》里往往不与平上相押,所以把它再分为脂队两部.他还用汉字去描写二十三部的音值,虽没有国际音标那样明确,但由此可知他假定的古代韵值的大概.他继承了孔广森而发展了阴阳对转旁转之说.黄侃提出古本韵和古本纽的理论,探讨了古音发展变化的关系,分古韵为二十八部,比章炳麟多五部,他的功绩还在于阴阳入三分,入声完全独立.王力分先秦古韵为二十九部,战国时代三十部.这三十部比黄侃多了两部,即王力将黄侃的沃觉两部分开,脂微两部分开.王力从章炳麟《文始》中得到启发,将脂微分立,并在其所着《南北朝诗人用韵考》中得到证明.传统古音学的研究成果至此得出一个比较可靠的结论.2 上古汉语声母关于上古汉语声母的理论如下: ( 1) 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这个观点由钱大昕提出,已成定论.他在《潜研堂文集》卷十五《答问第十二》说: 凡今人所谓轻唇者,汉魏以前,皆读重唇,知轻唇之非古矣.在《十驾斋养新录》卷五《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说: 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1) 古无轻唇音.上古时没有非敷奉微等轻唇音,这些轻唇音的字都要读成重唇音.中古后期大约在宋朝时才出现了轻唇音.古无轻唇音可以从经籍异文、汉儒声训、反切类隔、古今方音四个方面考察出来.2) 古无舌上音.上古时没有知彻澄等舌上音,这些舌上音的字都要读成舌头音端透定,舌上音大概在中古前期才出现.古无舌上音可以从谐声、异文、训诂、古今邦国的异称等方面考察出来,如印度,古称身毒或天竺、天督.( 2) 照二归精组,照三归端组.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古人多舌音,后代多变为齿音,不独'知彻澄'三母为然也.中古前期有庄系与章系两组正齿音,共计10 个声母.因为庄系在等韵图中列在第二等,章系则列在第三等,所以一般分别称为照二及照三.( 3) 娘日归泥.此说由章太炎先生证明,章太炎《国故论衡》中的《上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别支,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意思是声母娘和日古时属泥声母,两纽由泥母发展而成.( 4) 喻三归匣,喻四归定.曾运乾《喻母古读考》: 喻于二母( 近人分喻母三等为于母) 本非影母浊声: 于母古隶牙声匣母,喻母古隶舌声定母.意思是上古没有喻三和喻四声母,喻三在古时可归为匣母.喻四在古时可归为定母.3 上古声调宋代人首先提出了四声互用的观点.明代陈第和宋人的看法差不多.清代,顾炎武提出了四声一贯的观点,四声一贯说实际上是说古人押韵并不严格区别四声,平仄可以互押,实质是四声通押.江永主张古有四声,其和四声一贯说很相合,不同之点在于它不强调通押,而强调常规.在《诗经》里,以同调相押为常规,以异调相押( 通押) 为变格.江有诰起初认为古无四声,但后来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不但认为古有四声,而且基本上否认通押.他认为,《诗经》绝大部分都是同调相协,绝对没有异调通押的情况.段玉裁在全面考察先秦韵文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古无去声说.认为周秦时代仅有平上入而没有去声,到魏晋时代才产生去声字,去声是由上声入声而来.与段玉裁古无去声说不同,孔广森提出古无入声说.孔广森是山东曲阜人,他的方言中没有入声,受方音影响,他认为《诗经》时代的古音和《中原音韵》所代表的北方曲韵一样都是没有入声的,这正是他古无入声的实质性错误.章太炎在《二十一部音准》中说: 古平上韵与去入韵截然两分: 平上韵无去入,去入韵无平上.认为古韵可以分为两类,即平上为一类,去入为一类.黄侃师承章炳麟,继承和发展了平入说.并赞成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由此得出了古无上去,只有平入的结论.王力认为上古有四个声调,分为舒促两类,舒声包括平声和上声,促声包括长入和短入.这是对段玉裁古无去声的发展.传统古音学自吴棫开创至今已历经千年的发展,从通转叶音说到陈第的古诗无叶音说再到顾炎武离析唐韵分古韵十部,之后在其基础上古韵部越分越密,直至最后脂微分部,古韵三十部确立.传统古音学研究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伴随着古音观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改进.。

汉语史讲稿V上古到中古韵母系统和声调系统的演变.ppt

汉语史讲稿V上古到中古韵母系统和声调系统的演变.ppt

情冤见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
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廱君之不昭。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乘氾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独鄣廱而蔽隐兮,使贞臣为无由。
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廱君之不识。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於庖厨。
谅聪不明而蔽廱兮,使谗谀而日得。
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
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
信谗谀之溷浊兮,晟气志而过之。
妒佳冶之芬芳兮,{莫女}母姣而自好。
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原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
微部的发展(一)
微部的发展(二)
物部的发展(一)
物部的发展(二)
文部的发展(一)
文部的发展(二)
微、物、文三部发展的总结
微、物、文三部发展的总结
缉、侵两部发展概况
缉部的发展
侵部的发展
缉、侵两部发展的总结
缉、侵两部发展的总结
葉、谈两部发展概况
葉部的发展
谈部的发展
葉、谈两部发展的总结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
心纯<厂尨>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 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上古声母研究的五个重要结论

上古声母研究的五个重要结论

上古声母研究的五个重要结论上古声母研究是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分支之一,通过对古代汉语文字和历史文献的分析和比较,揭示了上古汉语中的声母系统,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以下是上古声母研究的五个重要结论。

1.上古汉语的声母数量较少:上古汉语的声母系统相对简单,其声母数量较现代汉语要少。

根据文献记载和对古代汉字的分析,确定了上古汉语中的声母为十个,分别是:b、p、m、d、t、n、l、g、k、h。

这些声母中有的是浊音,有的是清音,形成了上古汉语的声母系统。

2.上古汉语声母存在一定的声调关系:声调是构成语言的重要元素之一。

对上古汉语声母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声母会对语音的声调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b”、“p”、“m”这组三个声母对应的字在上古汉语中具有同一声调,被称为阴平声。

而“d”、“t”、“n”、“l”这组四个声母对应的字则具有另一种声调,被称为阳平声。

这种声调关系对于研究上古汉语的词汇和语音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3.上古汉语声母演变与其他语言的关系:上古汉语的声母演变过程中受到了其他语言的影响。

研究发现,上古汉语中的某些声母在后来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发生了改变,与其他语言的声母存在一定的共通性。

比如,“b”、“p”、“m”这一组声母后来演变为了现代汉语中的“f”、“p”、“m”,而同样的演变过程也出现在一些其他汉藏语族的语言中,表明上古汉语与这些语言存在一定的联系。

4.上古汉语声母的变异和重组:上古汉语声母的研究还揭示了一些声母的变异和重组现象。

例如,“g”和“k”这两个声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形成了相应的音变规律。

此外,“h”声母在上古汉语中还有一种辅音变体“x”的存在,这种变体后来演变为了现代汉语中的“h”,也表明上古汉语中的声母存在一定的变异和重组。

5.上古汉语声母与韵母的关系:声母和韵母是构成音节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配合关系。

研究发现,上古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之间具有一些特定的规律。

汉语普通话声母系统的演变

汉语普通话声母系统的演变

汉语普通话声母系统的演变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系统的形成是语音演变的结果。

这个过程包括上古、中古、近代、现代。

对汉语声母系统演变过程进行梳理,理清其各个时期的发展脉络及其规律,对声母系统的细化和个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声母系统上古中古近代现代音韵学把一个字的字音分成三部分:声母、韵母、声调。

如“声(shēng)”,“sh”是声母,“eng”是韵母,“-”是声调。

声母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自上古到现代,它不断发展,形成今天所用的普通话声母系统。

(一)上古汉语的声母系统上古声母系统的研究主要根据谐声偏旁。

王力说过,凡同声符者必同声类,但不一定同属一个声母,例如“广”,黄声,“广”属见母,而“黄”属匣母。

[1](P65)此外,异文、读若、现代方言及古代外语借词等都是研究上古声母的重要材料。

学者们对上古汉语的声母系统进行了归类。

但由于所依原则不同,归纳的类别和数量也不同,这里我们采用向熹的归类方法:唇音帮[p] 滂[ph] 並[b] 明[m]舌头音端[t] 透[th] 定[d] 余[dj] 泥[n] 来[l]舌面音章[?] 昌[?h] 船[?] 书[? ] 禅[?] 日[?]齿音精[ts] 清[tsh] 从[dz] 心[s] 邪[z]牙音见[k] 溪[kh] 群[g] 疑[?]喉音晓[x] 匣[?] 影[?](二)中古汉语的声母系统中古声母系统的研究依据《广韵》等韵书的反切,及前代反切材料和日韩越等外语的借词。

其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广韵》声母系统—唐末守温三十字母—宋人三十六字母。

《广韵》声母共35个:唇音帮[p]滂[ph]並[b]明[m]舌音端[t]透[th]定[d]泥[n]来[l] 知[?]徹[?h]澄[?]齿音精[ts]清[tsh]从[dz]心[s]邪[z]庄[?]初[?h]崇[?]生[?]章[?]昌[?h]船[?]书[?]禅[?] 日[n?]牙音见[k]溪[kh]群[g] 疑[?]喉音影[?]余[j] 晓[x] 匣[?]守温和尚创制的三十字母:唇音不芳並明舌音端透定泥知徹澄日牙音见溪群来疑齿音精清从审穿禅照喉音心邪晓匣喻影守温三十字母有一定进步,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他把心母和邪母归入喉音,显然缺乏一定根据。

汉语语音史7上古声调系统

汉语语音史7上古声调系统
第七讲
上古声调系统
一、前人对上古声调的研究
关于上古汉语声调的研究是最困难的,因为无论谐 声还是押韵系统,在这一方面提供的信息最少。 清代之前的学者多主张先秦汉语是没有四声的。如 陈第《毛诗古音考》就认为“四声之辨古人未有” ,“四声之分起自江左”。 四声的发现和定名确实始于六朝,但四声绝不是这 时才产生的。
括號內表示中古聲韻。
池,定(澄)母,歌部(之韻);也,定(以)母,歌部 (麻韻)。 裘,群母,之部(尤韻);求,群母,幽部。 巷,匣母,東部(江韻);共,見母/群母,東部。 寶,幫母,幽部(豪韻);缶,幫(非)母,幽部(尤韻) 篤,端母,覺部(沃韻);竹,端(知)母,覺部(屋韻) 徒,定母,魚部(模韻);土,透母,魚部(模韻) 哀,影母,微部(咍韻);衣,影母,微部(微母)
《诗经· 小雅· 楚茨》: 濟濟蹌蹌,絜爾牛羊,以往烝嘗。或剝或亨, 或肆或將。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 神保是饗。孝孫有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连用11个韵脚都是阳韵平声,使人相信诗经押韵 也是注意到声调的。
另外,同一个字,在《诗经》中出现数次,也总是和 同一调类的字押韵。如“享、饗”中古是上声字,但 在《诗经》中一直和平声押韵。 《诗经· 豳风· 七月》: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 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诗经· 小雅· 天保》: 吉蠲爲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嘗,于公先王。君曰卜爾, 萬壽無疆。
“古有四声”说是可以相信的。但是有些问题还要进 一步探讨: 1. 上古四声是同时出现的,还是从无到有分别出现的 ? 2. 如何解释谐声字和《诗经》押韵中去声和入声大量 相关的问题? 3. 为什么中古的上去声上古有读平声的,而中古的平 声上古却无读上去声的?

汉语史讲稿IV(上古韵部、中古语音系统、上古到中古声母系统的演变)

汉语史讲稿IV(上古韵部、中古语音系统、上古到中古声母系统的演变)

《诗经》按调押韵的情形
• (二)我们的看法 • 基本同意王力先生的看法,其实从调类
上看,直接分为四声也未尝不可。即: • 平声、上声、长入(去)、短入
中古的语音系统
中古的声母系统
(一)研究中古声母系统的主要依据 1.《广韵》等韵书的反切 2.宋人韵图 3.六朝至唐代所存的直音和反切材料 4.外语对音材料。日语、朝语、越语 5.现代汉语方言
③喉音“喻”母分成“喻三”(也称“云” 母或“于”母)和“喻四”(也称“以”母或 “余”母)两母。
这样中古声母的数量就比“三十六字母”多
了两个,总数为3母系统综合表
中古声母系统综合表
中古的韵母系统
关于韵母的分类和命名
• 韵母包含的音素多,所以可以从多方面分类。
两类。 • 韵部(韵腹+韵尾+四声)【上古用】,如“支”“锡”“耕”三部。 • 韵系(阳声韵的平上去+相配入声,阴声韵的平上去),如“东董送
屋”“之止志”。 • 韵摄:韵尾相同、韵腹相同或相近的若干韵系合并成的更大单位,如东、
冬、钟三韵合为通摄,同摄中的韵,除平声韵外,还包括各自相配的上、 去、入三韵。
• 其三,入声配阴声。顾氏认为中古音 以入声配阳声是配错了,人声应该配 阴声。后代学者并不认为中古人声配 阳声是配错了,但却同意他的上古韵 人声配阴声见解,因为在《诗经》中 常常有入声与阴声通押的事实。直到 今天,人们仍然认为上古入声配阴声 是合理的。
江永作《古韵标准》分古韵为十三部, 平、上、去各为一卷,又有入声八部。他是 修正顾氏的分部的。江氏古韵分部的特点, 是注重审音。他认为顾氏的真部应该再分出 个元部,真部口敛(比较闭口)而声细,元部 口侈(比较开口)而声大。顾氏的萧部应该再 分出个尤部,萧部口开而声大,尤部口弇而 声细。顾氏的侵部应该再分出一个覃部,覃 部之声侈,侵部之声弇。这样,江氏的古韵 分部就比顾氏多出三部。

上古汉语的声调系统

上古汉语的声调系统
我们采用王力先生的观点,即上古汉语中 有舒声和促声两类,每类又再分为长调和短 调两类,长调音高,短调音低。舒声中的高 长调即平声,舒声中的低短调即上声,促声 中的高长调即长入,促声中的低短调即短入。 到了中古时期,长入变成了去声,短入变成 了入声。
上古有四个声调,分为两类: 舒声→平声,高长调;
↘上声,低短调 促声→长入,高长调;
5、古无去声说
段玉裁认为上古汉语中只有平、上、 入三声,魏晋以后的去声是从上古的 入声中分化出来的。段玉裁还提出, 在《诗经》时代之前,只有平声和入 声两类,到了《诗经》时代,上声才 开始从平声中分化出来。
6、五声说
王国维提倡“五声说”,认为除 了“平上去入”之外,还有一个“阳 声”。
7、古无上、去两声说
讲授内容
❖ 关于上古声调的各家之说
这是明陈第的主张。他说: “四声之辨,古人未有。中原音韵,
此类实多。旧说必以平叶平、仄叶仄也, 亦无以今而泥古乎?”(《读诗拙言》)
2、四声一贯说
这是清初学者顾炎武的主张。意思是, 在上古汉语中是有平上去入四声的,但是 在唱歌的时候,由于声音的加长,上、去、 入三声的字可以按照去、上、平的顺序临 时改变声调。
3、古无入声说
这是代清学者孔广森的学说。主张 古无入声,只有平、上、去三声,认 为后来的入声是从上古时期的去声中 分化出来的。
4、古有四声说
江永、王念孙、江有诰、夏燮等 人认为上古汉语的声调与中古汉语大 致相似,也是平上去入四声,只是个 别字的归类有所不同而已,同时也承 认在上古韵文中,不同声调的字有时 也可以互相押韵。
近代学者黄侃认为,上古只有平声 和入声两类,这与段玉裁的观点大体 相同。其差别在于段玉裁认为《诗经》 时代已经有了上声,而黄侃则主张 《诗经》时代只有平、入两声。

汉语史纲要 第一编 汉语语音史 第一章 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

汉语史纲要 第一编 汉语语音史 第一章 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

第一节 上古汉语的声母
(1)谐声的证据: 反返贩(非母)饭(奉母)—— 板版 (帮母)阪(並母)
方放(非母)芳访(敷母)房(奉 母)—— 彷旁(並母) 甫(非母)辅(奉母)—— 補圃(帮 母)铺浦(滂母)捕(並母)
分粉(非母)芬(敷母)汾鼢(奉 母)—— 玢颁(帮母)贫盆(並母) 未味(微母)—— 昧妹魅(明母) 闻问(微母)—— 门闷(明母)
(2)上古的舌尖塞擦音或擦音互谐,不跟舌尖塞音相谐。
第一节 上古汉语的声母
➢ 一、上古汉语的声母系统 ➢ (一)唇音
上古汉语没有唇齿音声母,中古后期的 “非敷奉微”四个声母上古都是双唇音 。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是清代学者钱大 昕(1728—1804)。
他在《十驾斋养新录·古无轻唇音》中说 :“凡轻唇之音,古皆读为重唇。”
目录
第一节 上古汉语的声母 第二节 上古汉语的韵部 第三节 上古汉语的声调
第一节 上古汉语的声母
➢ 研究上古汉语声母主要依据谐声,同时参考假借、声训等材料。同声符 的字声母并不一定相同,但是一定比较接近。对于谐声字之间声母的关 系,李方桂在《上古音研究》中这样解释:
(1)上古发音部位相同的塞音可以互谐。 ✓ (a)舌根塞音可以互谐,也有与喉音(影及晓)互谐的例子,不 常与鼻音(疑)谐。 ✓ (b)舌尖塞音互谐,不常跟鼻音(泥)谐,也不跟舌尖的塞擦音 或擦音相谐。 ✓ (c)唇塞音互谐,不常跟鼻音(明)相谐。
(2)假借异文的证据: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乙》:“上士昏道,勤 能行于其中。中士昏道,若昏若亡。下士昏道, 大笑之。”今本《老子》:“上士闻道,勤而 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 之。”(昏,晓母;闻,微母)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弓》:“敢昏 (问)为政何先。”(昏,晓母;问,微母)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容成氏》:“起 师以伐昏(岷)山氏。”(昏,晓母;岷,明 母)

汉语声调从上古到今天的发展

汉语声调从上古到今天的发展

汉语声调从上古到今天的发展一、上古声调到中古声调上古声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明代陈第认为上古没有声调,而清人基本都认为上古有声调,但对上古声调特色及多少的看法则不尽相同,以顾炎武、江永为代表的都是用中古的四声去看待上古的四声,以段玉裁为代表的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以王念孙、江有诰为代表的则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

至于今人关于上古声调的观点主要可分为两派,一派以王力为代表,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一派以周祖谟为代表,主张平上去入四声在上古既已存在。

通过学者对《诗经》用韵和谐声材料的考察,可以认为上古确实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它和中古声调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字上有差别。

A.从《诗经》和《楚辞》的押韵情况看,它们中平上去入四声各自独用的韵段远远超过了相互混压的韵段。

比如有连押七字乃至十字而不改调的:《诗经.公刘.一章》押:康疆仓粮囊光张扬行《诗经.七月.五章》押:股羽野宇户下鼠户子处《楚辞.九辨》押:带介慨迈秽败昧《诗经.(bì)宫.九章》押:柏度尺(xì)硕奕作若第一例全押中古平声,第二例全押中古上声,第三例全押中古去声,第四例全押中古入声。

上古声调如果不是和中古的相同,似乎不可能出现这类押韵现象。

另外,《诗经》里有些诗每章一韵,而一韵一个声调。

比如《周南·麟之趾》:一章押:趾、子(上声)二章押:定、姓(去声)三章押:角、族(入声)这也清楚地表明上古有和中古相同的四个调类。

B.通过谐声材料考察上古声调主要是运用《说文》的谐声系统,经过统计《说文》些谐声组分类如下:同调相谐者:异调相谐者:平谐平 523 平上互谐 356上谐上 205 平去互谐 359去谐去 216 平入互谐 64入谐入 292 上去互谐 196合计 1236 上入互谐 44去入互谐 148合计 1167由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平上去入四声同类相谐组超过了总谐声组的50%,而其他异调类互谐者得总和则不足半数,它从谐声角度揭示了上古四声存在的事实。

上古声母到中古声母的演变

上古声母到中古声母的演变

上古声母到中古声母的演变上古汉语是指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初的汉语阶段,而中古汉语是指公元6世纪至14世纪的汉语阶段。

其中一个重要的演变是从上古声母到中古声母的变化。

上古汉语的声母包括浊塞音/带声调的母音(b, d, g)和清塞音(p, t, k),还有三个鼻化声母(m, n, ŋ)。

这些声母的演变主要是从双唇音、舌尖音和舌根音变化而来的。

首先是双唇音的声母。

在上古汉语阶段,双唇音/p/往往会发展为塞音/b/,例如上古汉语的“白”(bái)在中古汉语中发展为“败”(bai)。

同样,双唇音/m/也发展为塞音/b/,例如上古汉语的“密”(mì)在中古汉语中发展为“秘”(bi)。

其次是舌尖音的声母。

在上古汉语阶段,舌尖音/t/在一些情况下会发展为浊塞音/d/,例如上古汉语的“达”(dá)在中古汉语中发展为“打”(da)。

另外,舌尖音/s/也发展为浊塞音/z/,例如上古汉语的“四”(sì)在中古汉语中发展为“寺”(zi)。

最后是舌根音的声母。

在上古汉语中,舌根音/k/在一些情况下会发展为浊塞音/g/,例如上古汉语的“借”(jiè)在中古汉语中发展为“界”(jie)。

此外,舌根音/ŋ/也发展为鼻化塞音/g/,例如上古汉语的“亡”(wáng)在中古汉语中发展为“王”(wang)。

综上所述,从上古声母到中古声母的演变主要包括双唇音的发展为塞音,舌尖音的发展为浊塞音,舌根音的发展为浊塞音或鼻化塞音。

这些演变使得中古汉语的声母系统与上古汉语有所不同,也为后来的现代汉语声母系统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演变只是大致的规律,具体的变化还与不同的方言和语言变体有关。

此外,由于古代语言材料有限和语音学知识的不足,其中的细节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探讨声母演变的过程和原因。

试论上古汉语的声调争鸣

试论上古汉语的声调争鸣

试论上古汉语的声调争鸣作者:李科凤来源:《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第07期现代语言学认为,声调是声音的高低升降曲折的变化,属于非音质音位,它本身并不在语流中占据某一片段,它必须附着在某一个音节之上才能显示出自己作为音位的作用,但是却能够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声调是汉藏语系区别于印欧语系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而且声调在我国传统的音韵学研究中也历来备受关注和争议。

一、汉语声调的起源按照现在通行的说法,古代汉语的声调有两种说法:一是南朝沈约等人提出的“四声说”,将汉语语音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第二种是南朝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将汉语语音分为“阴、阳、上、去”四种声调。

这里我们说这两种说法仅是发现者发现声调的早晚以及给声调的命名有区别,或许这正是反映了汉语语音的变化,但并不能说这就是汉语声调的起源。

王力先生在《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1981年重版)中谈到声调问题,他认为古代大约是有声调存在的。

可以举出两个理由:第一,在《诗经》的用韵里,我们虽看见古调类不与今调类相符,但现在我们同时注意到之幽宵侯鱼支等部平上入三声的畛域并未完全混乱,尤其是入声与平声往往不混。

顾炎武云“其入与入为韵者十之七八,与平上去为韵者十之三”。

若以祭到队的去声归入古入声,则平上去与入相混者更不及其十一。

由此看来,《诗经》是有声调的痕迹的。

第二,与汉语同系的藏缅语、泰语等,也都是有声调存在的,可见声调是与“单音语”(monosyllabic language)有密切关系的。

汉语近代双音缀以上的词渐渐增加,但我们越远溯到古代,则双音缀的词必越少,因此,同音异义的字必甚多。

如果加上声调的分别,则一音可变为数音。

假设上古汉语里共有八百个音,加上了四个声调的分别,不同的音就能有三千二百个,这也许是单音语对于“同音异义”的一种补偿。

有的学者认为声调源于韵尾说。

如潘悟云在《汉语历史音韵学》中认为“汉语的声调从韵尾变来是没有疑问的,目前的争论在声调产生的时间”。

汉语史纲要第2版PPT第一编 第一章 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

汉语史纲要第2版PPT第一编 第一章 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
母)芜 (微母)
(一)唇音
部分中古晓母字不与牙喉音字谐声,而与明、微母字谐声,这部分晓母字上古是清鼻 音声母(昏母)。
谐声的证据:
• 每 (明母)—— 悔诲晦 (晓母) • 靡 (明母)—— 麾 (晓母) • 微 (微母)—— 徽 (晓母) • 墨 (明母)—— 黑 (晓母) • 瞢 (明母)—— 薨 (晓母) • 勿 (微母)—— 忽曶笏 (晓母) • 亡 (微母)—— 肓 (晓母)
农, 泥母)
(二)舌音
2、舌尖鼻音和清鼻音
声训的证据: • 《释名》:“入,纳也。”(入,日母;纳,泥母) “男,任也。” (男,泥母;任
,日母) 《释名》:“尔,昵也。”(尔,日母;昵,娘母)
(二)舌音
2、舌尖鼻音和清鼻音 部分中古透、彻、书母字和泥、娘、日母字谐声,这部分字上古是清鼻音声母(妥母)。
谐声的证据:
• 體 (透母)—— 豊禮 (来母) • 獭 (透母)—— 赖癞 (来母) • 虿 (彻母)—— 厉 (来母) • 宠 (彻母)—— 龙 (来母) • 郴 (彻母)—— 林淋霖 (来母) • 瘳 (彻母)—— 翏寥戮 (来母) • 离魑螭 (彻母)—— 離醨缡 (来母)
(二)舌音
3、舌尖边音和清边音 部分中古透、 彻母字跟来母字谐声,这部分字上古是清边音声母(体母)。
,澄母) “冬,终也。”(冬,端母;终,章母) “肘,注也。” (肘,知母;注, 章母) “胗,展也。” (胗,章母;展,知母)
(二)舌音
2、舌尖鼻音和清鼻音
谐声的证据
• 曩 (泥母)—— 孃釀 (娘母)—— 穰讓 (日母) • 念 (泥母)—— 稔 (日母) • 溺 (泥母)—— 弱 (日母) • 诺 (泥母)—— 若 (日母) • 女 (娘母)—— 汝 (日母)

第六讲上古汉语语音系统

第六讲上古汉语语音系统

第七讲上古汉语语音系统授课要点①上古音研究要略②上古汉语韵母③上古汉语声母④上古汉语声调一,上古音研究要略㈠上古音音韵学上所说的上古音主要是指以《诗经》《楚辞》为代表上的先秦汉语的语音系统。

㈡研究缘起《诗经》《楚辞》这类先秦诗歌在当时应该是押韵的,由于语音是发展,由于语音发展,人们用后世的语音去读《诗经》《楚辞》,有些已经不押韵了,如:《诗经. 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古人韵缓,如字读自可协,不烦改字”宋代“协音说”,如《尚书》:“无偏无颇,遵王之义”㈡研究情况:⑴清代以前①吴才老,南宋人,著《韵补》,清代古音学研究的远祖。

②陈第,明代学者,著《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明代研究古音成就最大者,其贡献是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的语音发展观。

清代以前研究的不足:第一,材料选择不分主次,没有分清本证和旁证,如吴才老《韵补》用于证明古音的材料上自《诗经》,下至苏轼等的诗歌。

第二,研究方法有缺陷。

⑵清代以后真正科学的上古音研究是从清代学者顾炎武开始的。

①顾炎武:清代古音学开先河的人物。

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音学五书》是其在音韵学上的代表作,全书分为《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五个部分。

顾氏在上古音研究领域的贡献是确立了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

即用系联法将《诗经》入韵字进行分类,并以《唐韵》为桥梁,离析《唐韵》,确定《唐韵》各韵在上古时期的归属的办法建立上古的韵部系统。

②江永,《古韵标准》是他上古音研究的代表作。

贡献:一是确定以《诗经》为本证,其它先秦材料为旁证的选材原则;二是将入声韵独立出来,提出“数韵共一入”的理论,揭示了阴阳入三类韵母之间的关系和语音的系统性。

③戴震,安徽人,著有《声韵考》《转语》,提出了“阴阳入三声相配”的理论。

阴阳入侯o 屋ok 东o鱼 铎 k 阳支e 锡ek 耕e④段玉裁,清代著名的文字学家和音韵学家,著有《说文解字注》和《六书音韵表》,其在上古音研究领域的贡献有以下几点:一,将之、脂、支三部分开;二,提出“同声必同部”的谐声理论;三是提出“古无去声”。

的音韵变化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

的音韵变化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

的音韵变化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是汉语语音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古代汉语是指汉语在古代时期的语言形态,其音韵变化是指语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

在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过程中,音韵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系统性,这对于了解和研究汉语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可以分为多个阶段。

最早的阶段是古汉语时期,这一时期的发音还比较接近古汉语的来源,即汉字的形声结构和上古汉语的声母和韵母系统。

然而,受到历史和语言接触的影响,古汉语逐渐发生了一系列的音韵变化。

在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声母的变化。

在古汉语时期,声母系统相对简单,包括激短辅音、浊音和清音等。

而到了中古汉语时期,声母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辅音,并且有些辅音发生了合并或丢失的情况。

例如,古汉语中的"w"音在中古汉语中演变为"j"音,古汉语中的"kw"音在中古汉语中演变为"k"音。

除了声母的变化,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还涉及韵母的变化。

在古汉语时期,韵母系统比较丰富,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等。

然而,在中古汉语时期,韵母系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韵母,并且有些韵母发生了合并或丢失的情况。

例如,古汉语中的"ie"音在中古汉语中演变为"i"音,古汉语中的"uo"音在中古汉语中演变为"o"音。

此外,在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中还存在声调的变化。

在古汉语时期,声调系统比较简单,主要有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个声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声调系统逐渐发生变化,出现了声调合并、声调轻化等现象。

这些变化对于古代汉语的语音和声调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是汉语语音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进行系统研究,可以了解汉语的历史变迁和语音发展的规律,对于汉字的形态和发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古汉语音系(五)

上古汉语音系(五)

入派三聲:古代入聲調字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分別派入平聲、上聲、去 聲三個調類中。清聲母入聲字分派的規律性不強,不過,全濁聲母入聲 字多歸入陽平,次濁聲母入聲字多歸入去聲。
• 聲調從古到今的發展演變與聲母的濁音清 化及入聲韻尾的消失相關聯,這是因為漢 語語音是由聲母、韻母、聲調構成的完整 的系統,一旦音系內的某種成分發生變化, 其他成分也會相應變化,從而調整音系格 局,保持音系內部的協調性,所以,古代 聲母韻母的變化導致了古四聲到現代漢語 四聲的演變。
㈡上古漢語的聲調
• 古人對於聲調的認識開始於南北朝時期, 在那之前漢語有沒有聲調?周秦時期漢語 有沒有聲調?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 這裏面主要涉及到這樣幾個問題,一、上 古漢語有沒有聲調?二、如果上古有聲調, 有幾個聲調?三、如果上古漢語沒有聲調, 那麼聲調又是什麼時候產生的?怎樣產生 的?對此,學術界的意見很不統一,主要 有一下幾種觀點:
• 從親屬語言來看,與漢語有親緣關係的語 言如羌語、嘉戎語至今沒有聲調,根據古 藏文、緬文資料,古代藏語、緬語也沒有 聲調,藏緬語言聲調的形成有一個從無到 有、由少而多,其辨義功能由弱到強的過 程。由此可以設想,漢語與之類似,其聲 調也是後起的。但究竟漢語聲調在上古哪 一個時期產生的,声调的產生与汉语音節 結構簡化的具体关系如何,這些問題還有 待進一步研究。
• (1)《詩經》時期已齊備平、上、去、入 四聲。多數清代古音學家持這種觀點,但各 家具體認識有差異。顧炎武在《音學五書》 中提出“四聲一貫”說,意思是說《詩經》 時代是有四聲的,但押韻時四聲可以通押。 江永著《古韻標準》,對上古聲調的看法與 顧炎武基本一致。江有誥和王念孫也主張上 古有四聲之別,但認為上古四聲與後世四聲 不同。夏燮著《述韻》一書,利用群經、諸 子、楚辭、秦刻石四聲分用押韻的材料論證 上古漢語有四聲之別。許多現代學者也贊同 這一傳統觀 聲調,指貫穿於每個字音的能區別意義的 音高變化形式,它屬於超音段音位。漢語 的一個音節基本上就是一個漢字,所以聲 調也叫字調。在漢語裏,聲調是音節結構 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起著區別字義的作 用。

汉语声调系统的发展

汉语声调系统的发展

汉语声调系统的发展本文是关于汉语声调系统的发展,感谢您的阅读!(一)中古声调和上古声调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这就是所谓的四声。

汉魏以后,由于反切的应用,学者们渐渐意识到汉语的语音构成中有声调这一因素不过把中古汉语声调正确地归为四类,是到了齐、粱的时候才完成的。

当时由于四声初发现,了解的人还很少。

梁武帝(萧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还问什么是四声,就是一个证明。

直到陆法言《切韵》一书出来,把比较重要的汉字的声调全部确定之后,四声的知识才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

中古汉语有四个声调,因为史有明文,而《切韵》一书又为我们提供了完整而确切的资料,所以是十分可靠的。

至于上古汉语有没有声调,如果有的话,有几个声调,由于文献不足,比较难以确定。

自清初以来几百年间学者们有种种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上古声调不太固定;有人认为上古声调的类别比中古的要少,比如有平、上、入而无去,或有平、上、去而无入,等等;有人认为上古声调和中古声调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字上有差别。

在这些意见k中,我们觉得最后一种意见根据比较充分,因为它和上古韵文的押韵情况基本相符。

从《诗经》和《楚辞》的押韵情况看,在中古属于某一声调的字老是在一块儿押韵,而不搀杂中古其它声调字。

这在那些用韵较多的长诗章里,犹为明显。

比如有连押七字乃至十字而不改调的:《诗经.公刘.一章》押:康疆仓粮囊光张扬行《诗经.七月.五章》押:股羽野宇户下鼠户子处《楚辞.九辨》押:带介慨迈秽败昧《诗经.(bì)宫.九章》押:柏度尺(xì)硕奕作若第一例全押中古平声,第二例全押中古上声,第三例全押中古去声,第四例全押中古入声。

上古声调如果不是和中古的相同,似乎不可能出现这类押韵现象。

另外,《诗经》里有些诗每章一韵,而一韵一个声调。

比如《召南.(biào)有梅》:一章押:七吉(入声)二章押:三今(平声)三章押:(jì)谓(去声)这也清楚地表明上古有和中古相同的四个调类。

汉语语音史的

汉语语音史的

汉语语音史的
发展
汉语语音史的发展一般被分为五个时期:
1、夏商时期(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770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汉语语音系统形成的开始。

在这一时期,汉语语音系统已经形成了四种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以及低音(阴去)和高音(阳去)之间的对立。

2、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在这一时期,汉语语音系统出现了大量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声调的变化,由原来的四声变为六声:上声,去声,入声,上入声,去入声和仄声,使得汉语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3、汉代(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在这一时期,汉语语音系统发生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声调方面。

中古汉语的声调系统已经发展成十三声:上声,去声,入声,上入声,去入声,仄声,上仄声,去仄声,入仄声,上入仄声,去入仄声,上去声和上去入声。

4、唐宋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在这一时期,汉语语音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声调方面。

宋代的汉语声调系统已经发展成十五声:上声,去声,入声,上入声,去入声,仄声,上仄声,去仄声,入
仄声,上入仄声,去入仄声,上去声,上去入声,仄韵母和上仄韵母。

5、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在这一时期,汉语语音系统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声调的变化,由原来的十五声发展成今天的四声。

此外,还出现了许多音变现象,如后元音的变化、辅音的变化、韵母的简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声→平声,高长调;
↘上声,低短调 促声→长入,高长调;
(后演变为去声)
↘短入,低短调
(后演变为中古入声)
返回
12
13Biblioteka 返回10二、上古汉语的声调系统
我们采用王力先生的观点,即上古汉语中
有舒声和促声两类,每类又再分为长调和短
调两类,长调音高,短调音低。舒声中的高
长调即平声,舒声中的低短调即上声,促声
中的高长调即长入,促声中的低短调即短入。
到了中古时期,长入变成了去声,短入变成
了入声。
11
上古有四个声调,分为两类:
入三声的字可以按照去、上、平的顺序临
时改变声调。
4
3、古无入声说
这是代清学者孔广森的学说。主张 古无入声,只有平、上、去三声,认 为后来的入声是从上古时期的去声中 分化出来的。
5
4、古有四声说
江永、王念孙、江有诰、夏燮等 人认为上古汉语的声调与中古汉语大 致相似,也是平上去入四声,只是个 别字的归类有所不同而已,同时也承
认在上古韵文中,不同声调的字有时
也可以互相押韵。
6
5、古无去声说
段玉裁认为上古汉语中只有平、上、 入三声,魏晋以后的去声是从上古的 入声中分化出来的。段玉裁还提出, 在《诗经》时代之前,只有平声和入
声两类,到了《诗经》时代,上声才
开始从平声中分化出来。
7
6、五声说
王国维提倡“五声说”,认为除 了“平上去入”之外,还有一个“阳 声”。
上古汉语
的声调系统
讲授内容
关于上古声调的各家之说 上古汉语的声调系统
2
一、关于上古声调的各家之说
1、古无四声说
这是明陈第的主张。他说: “四声之辨,古人未有。中原音韵, 此类实多。旧说必以平叶平、仄叶仄也, 亦无以今而泥古乎?”(《读诗拙言》)
3
2、四声一贯说
这是清初学者顾炎武的主张。意思是, 在上古汉语中是有平上去入四声的,但是 在唱歌的时候,由于声音的加长,上、去、
8
7、古无上、去两声说
近代学者黄侃认为,上古只有平声 和入声两类,这与段玉裁的观点大体 相同。其差别在于段玉裁认为《诗经》 时代已经有了上声,而黄侃则主张
《诗经》时代只有平、入两声。
9
8、长去短去说
这是陆志韦先生的主张。认为上古 有两个去声,一个是长的,跟平声通 转,一个是短的,跟入声通转。实际 上有五个声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