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音史6上古韵母系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 菲微,无以下体脂?德音莫违微,及尔同死脂。
如果认为“菲、体、违、死”押韵,就看不出脂微分 部的情况。
2.对于换韵与否有不同看法。《诗经》章节之间是连 韵还是换韵,没有严格的规律,不同学者就有不同的 看法。 《诗经· 鄘风· 相鼠》: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如果认为这两章连韵,就看不出之脂分韵的事实。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宵。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 者,谓我心忧幽;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质。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 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 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质。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 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 何人哉?
1.顾炎武
但陈第本人没有系统地研究上古韵类,也没有考 虑到中古韵和上古韵部的分合关系。 首先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研究上古韵的是明末清初 的顾炎武。他的古音学著作《音学五书》,包括 《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 和《古音表》五部分。
他分析上古韵的方法是将《诗经》押韵的字归为一 类,不相押的字分别处理,并与《广韵》作比较, 得到古韵十部。p40
司马相如《长门赋》: 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 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 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 廓独潜而专精兮,天飘飘而疾风。 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 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 雷隐隐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 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 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 间徙倚於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在具体分部上,段玉裁也有几个创见,其中最重要的 是主张之脂支分立。 《诗经· 王风·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 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之) 《诗经· 桧风· 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支) 《诗经· 豳风· 七月》: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脂 微)
孔的另一个创见是东冬分立。《诗声类》:(冬类 字)古音与东锺大殊,而与侵声最近,与蒸声稍远。 他把中古东韵中的一部分字(主要是从中冬宫宗戎 的)与中古冬韵合为冬部,而东韵的其他字与中古 锺韵、江韵合为东部。
主要依据是,《诗经》押韵系统中,冬部绝大多数情 况下是独立的,也可以和侵部通押,但东部从不与侵 部通押。 《诗经· 邶风· 击鼓》: 从孙子仲送(中古),平陈与宋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东。 《诗经· 豳风· 七月》: 二之日凿冰冲冲东,三之日纳于凌阴侵。 《诗经· 大雅· 凫鹥》: 凫鹥在潨冬,公尸来燕来宗冬。既燕于宗,福禄攸降江。 公尸燕饮,福禄来崇东。
《诗经· 魏风· 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 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 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元部)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 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 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真部)
《诗经· 王风· 黍离》
第六讲
上古韵母系统
一、前人考证上古韵部的经过
前代学者对于上古韵的关注和研究早于且多于声。 主要是源于读《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时, 感到不押韵、不谐和,因而进行探索研究,试图 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宋代以前,人们缺乏“语音史”的观念,认为古 今读音是差不多的,只是《诗经》作者用韵随便 了一些,或者是古代一个字的读音可以随文本不 同而改变。因此提出了“叶音”、“古人韵缓” 等错误的观点。
真正为古音学开除先路的,是明代万历年间人陈第。 陈第《毛诗古音考序》:诗必有韵,夫人而知之, 至以今韵读古诗,有不合辄归之于叶,习而不察, 所从来久矣。……余少读诗,每深疑之。迨见卷轴寖 多,彼此互证,因知古韵自与今异,而以为叶者, 谬耳。……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 转移,亦势所必至。
3.段玉裁
段玉裁在得知了顾炎武、江永的分部之后,对《诗 经》及群经中的入韵字进行系联,并证以《说文》 谐声字,作《六书音均表》,分古韵为十七部。p44 在方法上,他比前人进步的在于系统地运用了谐声 材料:“考周秦有韵之文,某声必在某部,至啧而 不可乱。故视其偏旁以何字为声,而知其音在某部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也。”
《诗经· 邶风· 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 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音、南、心”上古属于同一个韵部,但到了中古 分归侵韵和覃韵,读起来不押韵了。当时的人就认 为这是“古人韵缓”,即古人用韵不严格。 直到宋代,开始有学者批评叶音说,认为古韵皆有 “定音”,并非泛而杂用。
顾炎武的分部还是十分粗疏的,还不能说是正确 反映了《诗经》的韵部系统,但他的草创成就为 古音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发明的离析唐 韵按字归部的方法及所设计的阴、入相配的格局 ,都为后来的古音学家所继承。
2.江永
江永分古韵为十三部。他对顾炎武的主要批评是“考 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古韵标准· 例言》) 此后的古音学家也就因此分为两派:考古派和审音派 。考古派主要依靠《诗经》系统进行考证,审音派在 此之外还注意考察音理。 考古派和审音派的一个大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独立入 声。考古派认为入声不独立的主要原因是《诗经》系 统中平声和入声经常通押。
4.戴震
戴震曾问学于江永,同时又是段玉裁的老师,但 他的古韵研究受到了段玉裁很多影响。他接受了 段玉裁的一些观点(之脂支分立),又有自己的 创见(他不分真文、尤侯,这后来被认为是错误 的),最后定古韵为九类二十五部。p45
戴震的一个贡献是明确主张入声独立,首先设计出 了阴、阳、入声韵相配的格局。 这种分类方式揭示了上古韵每一大类各部之间主要 元音相同的整齐格局,对认识韵部之间的联系和转 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后来对于韵部的分类,也都 继承了这种格局。 但他也有为了追求整齐而主观臆断的地方。如第一 类中将“阿”部(歌戈麻)看成阳声韵,并与“乌 ”部(鱼虞模)配套就是错误的。
《诗经· 鄘风·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歌)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之)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脂) 《诗经· 秦风· 蒹葭》: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 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脂微)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 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之)
此外,用同样的考证方法,他还主张真文分立、尤侯 分立,就比江永的分类多出四部。 他的这些发现证据确凿,都被后代学者所接受,得到 了非常高的评价,戴震评价是“能发自唐以来讲韵者 所未发”“可以千古矣”。
另外,他的韵部顺序安排也与前人不同。过去学者 是按照《广韵》的次序排列古韵部,“东冬锺江” 在第一部,而段玉裁始创以元音的远近为依据,重 新排列古韵部。这反映了他对音理认识的深入,在 古韵研究上是个重大的发展,现在的古韵部排列也 是受他的影响,从“之”部开始的。
5.孔广森
孔广森在段玉裁、戴震的基础上分古韵为阴阳十八部 p46。但他与戴震不同,否认上古有入声韵,认为“ 入声创自江左,非中原旧读”,这是错误的。 孔的一个贡献是提出了“阴阳对转”学说,将古韵十 八部分为九类,每一类中阴阳相配,即主要元音相同 。歌元对转、支耕对转、脂真对转、鱼阳对转、侯东 对转、幽冬对转、之蒸对转都是正确的,为后代学者 所继承。
Baidu Nhomakorabea
6.江有诰
江有诰吸收了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广森诸家 的意见,将古韵分为二十一部,对前人意见有证 实、匡补之功。 江有诰审音尤其精密,分部十分准确科学,后来 中外学者的分部,大多是在江有诰的基础上作增 补和调整。
清代学者所据以研究的韵文材料大都相同,他们分部 的不同主要源于方法的差异。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对于《诗经》韵例有不同的看法。《诗经》押韵情况 复杂,某处入韵某处不入韵,完全是靠参互比较,从 经验中总结的。 《诗经· 邶风· 谷风》:
最后在《古音表》中,他总结了上古韵的十个大类, 他称为“古韵十部”。p40-41
这个分类是符合《诗经》用韵的: 《诗经· 邶风· 击鼓》: 击鼓其镗唐,踊跃用兵庚。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庚。 《诗经· 齐风· 鸡鸣》: 鸡既鸣庚矣,朝既盈清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清。
另外,顾炎武有一个创见,即上古的入声韵和阴声韵 相配,而不是像《切韵》音系那样入声韵和阳声韵相 配。因此古韵十部中他把入声韵与阴声韵归为一部。 这是因为《诗经》中阴声韵字与入声韵字经常相押。 《诗经· 秦风· 小戎》: 小戎俴收尤,五楘梁辀尤。 游环胁驱虞,阴靷鋈续烛。 文茵畅毂屋,驾我骐馵遇。 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烛。 在其板屋屋,乱我心曲烛。
3.对于“合韵”有不同的处理。《诗经》中有的相押的 字,未必属于同一个韵部,而可能只是邻近的韵部相 押。 《诗经· 陈风· 月出》: 月出皎宵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幽兮,劳心悄兮。 如果认为它们同属一部,则宵部和幽部就合为一类。 各家分部都看到了合韵的现象,问题在于区别特殊与 一般,个别与全体,不能因为一二偶然合韵之例而贸 然合并本来有别的韵部。
《诗经· 鄘风· 载驰》:载驰载駈,归唁卫侯。驱马悠 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陆德明《经典释文》:“駈,字亦作驱,如字。叶 韵,亦音丘。” “驱、侯”上古属于同一个韵部,但中古时“驱” 已归入虞韵,与侯韵的“侯”不押韵了。因此有人 把它读为“丘”,属于尤韵,中古尤侯同用,读起 来比较顺口。
江永作为审音派的代表,主张入声独立,分出八个入 声韵,这是他很重要的发明。p43 这个观点的证据是入声韵不仅与阴声韵相配,也与阳 声韵相配,所谓“数韵共一入”。如下列谐声字: 束屋-竦东 酷屋-告宵 数屋-娄尤 这为后来的阴阳对转理论奠定了基础。
作为审音派,他也是较早讨论上古音音值的学者。 《古韵标准· 平声第四部· 总论》:自十七真至下平二 仙凡十四韵(即顾炎武所分的第四部),说者皆云 相同,愚独以为不然。真谆臻文殷(即欣)与魂痕 为一类,口敛而声细(开口度小,介音舌位高), 元寒桓删山与仙为一类,口侈而声大(开口度大, 介音舌位低),而先韵者介乎两者之间,一半从真 谆,一半从元寒者也。 他提出的真元分立、宵尤分立、侵谈分立,都被后 代学者接受。
他对后代学者最大的启发,在于“离析唐韵”,即 不受代表中古音的《切韵》系韵书的约束,归纳《 诗经》韵脚时,注意不受后代韵书的限制,某些字 在后代韵书中归为一韵的,在先秦韵文中可能各有 归宿,要将它们分入不同韵部。
《 诗 本 音 》
在《诗本音》和《易音》中, 归纳上古音的韵类,然后在 《唐韵正》中,根据《诗本 音》中考证出来的韵类,分 析《唐韵》(其实就是《广 韵》)中韵在上古的分合。 凡《唐韵》中的韵与上古韵 类一致的,不作注释,不一 致的,就在下面具体分析。 如果《唐韵》的一个韵中每 个字都与古音不同,就逐字 分析,如果个别字不同,就 分析这个别字。
孔广森《诗声类》:阳唐为鱼模之阳声,二韵多互相 转。如“亡”可通为“无”,“荒”可通为“幠”, “放”可通为“甫”,“莽”有“姥”音,“广”有 “鼓”音,“迎”有“遌”音。举其一隅,余不胜悉 也。 《尔雅· 释诂》:“幠,有也。”郭璞注引《诗》“遂 幠大東”今本《诗经· 鲁颂· 閟宫》作“遂荒大東”,毛 传:“荒,有也。” 《周礼· 考工记序》:“摶埴之工,陶、旊。” 《释文 》:“旊,甫罔反,又音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