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法 PPT课件

对外汉语教学法 PPT课件

• 九、教学方法:讲练、归纳、演绎、听说、问答、 直观法、情景模拟等
• 十、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 (一)组织教学:

问候、点名等
• (二)复习旧课:

字、词、语法、课文等
• (三)学习新课:
• 1、导入新课:

文化导入、情景导入、图片导入、提问导入、
教具导入、随机导入等

2、学习生词:
• 听写新课生词——教师领读生词——学生齐读和 个别读——纠正发音
• 教学单元是由若干篇课文组合起来的较大 的教学单位。
• 作用:便于教学的集中进行及语言要素的 归纳。
• 3.教学阶段
• 教学阶段是比教学单元大、时间跨度长的 教学单位。一般分期中和期末两个阶段。
• (二)教学环节(教学的过程)
• 根据认知心理规律,将教学过程归纳为五 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 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
第五章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准备
• 一、对学习者的分析
• (一)了解学习者的文化程度 • (二)了解学习者的汉语基础 • (三)了解学习者的理解接受能力
• 二、对学习材料的分析
• (一)分析学习材料的结构和体例 • 一般学习材料的构成由以下五部分构成: • 课文、生词、语法、注释、练习
• 教师与学生情感的建立,对教学过程和结果都有 重要影响。
• (五)对外汉语教师须有将复杂问题简单 化的能力,须有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 教学设计灵活多样,语言表达生动活泼。
• 如:“放心”的释义、“不/没”的区分
• (六)对外汉语教师要懂得最基本的 外事礼仪

A、礼仪原则
• 1、维护形象

刘询对外汉语笔记

刘询对外汉语笔记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1-2章绪论篇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1-2章绪论篇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绪论 第一章
内容提要
学科名称 语言教学相关的基本概念 对外汉语教学任务 对外汉语教学科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性质、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位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
一、几组相关概念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母语和外语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目的语 广义与狭义的“第二语言”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要求掌握的概念)
角度:除了从语言学的角度,还要从汉外对 比、跨文化交际、语言习得、学习者个体差 异、认知心理等多角度综合研究。 方法:一般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外,还要采用 对比 分析、偏误分析以及心理实验等多种 方法。 (跨学科、综合 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体之一—学习者的研究, 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教学对象的学习过 程和学习规律。 处于初始阶段,是学科建设的重点。
2.外部因素: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 育学等;语言环境—社会语言环境、教学语言 环境;国家政策、资源、条件等。 3.教与学的全过程:学习者从零开始到接近标 准目的语的整个过程中汉语水平发展的各个不 同阶段教与学的特点和规律;包括总体设计等 四大环节的内部规律和相互关系。
二、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
二、学科名称(优点与不足)
1、对外汉语教学:用得最多,基本体现了 学科特点和内涵,影响广泛,简洁;未能全 面准确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2、汉语教学:国际场合用得较多。另有 “中文教学”“中国语教学”“华文(语) 教学”。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能精确地指 称学科的内涵和性质。名称太长,不上口。
“第二语言”概念的使用
学者对“第二语言”和“外语”作了分工: 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称为第 二语言; 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称为外语。 广义: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 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 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或指在该语言 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 语。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与目的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与目的

青 岛 滨 海 学 院 教 师 教 案 课 题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与目的 需2 课时

教 学 目 的要 求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理解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目的,对外汉语教学

法的理论支柱

教学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与目的 教学难点 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化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教案编写日期 2013年7 月 20 日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过 程 提示与补充

I导课 教学法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对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探索,教学法应该包括教学论和教学方法两部分,教学论对整个的对外汉语教学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Ⅱ新课 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的教学 1. 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2. 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3. 对外汉语教学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4.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的教学 特点: 1、 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2、 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3、 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4、 以语言对比为基础 5、 与文化因素相结合 青 岛 滨 海 学 院 教 师 教 案 6、 集中、强化教学 二、 教学法的理论支柱 1. 语言学基础 (1)一切外语教学法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跟语言有关。如何对待并且处理这些语言学原理、语言要素和语言之间的不同点,就构成了不同教学法的原则和特点。 (2)每一种语言学派的兴起,都会形成以这种语言理论为基础的新外语教学法流派。 2.心理学基础(1)语言习得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都离不开心理学理论。 (2)每一种教学法的产生都以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3. 教育学基础 (1)对外汉语教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2)具体的教育学内容影响并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4. 文化学基础 (1)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之一。 (2)跨文化交际理论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三、 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请学生思考《现代汉语》中学过的汉语的特点 1. 汉语语音的特点与教学 (1)汉语的音节是声韵调系统(2)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教声母,强调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3)汉语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4)汉语拼音的学习 2. 汉语词语的特点与教学 (1) 汉语词语有趋向双音节的特点 (2) 汉语词语缺乏形态变化 (3) 汉语词语的词义引申特点 3. 汉语语法的特点与教学 (1) 汉语不同层级内部组合的一致性(2) 汉语语序的配对特点 (3) 汉语语序的变式 青 岛 滨 海 学 院 教 师 教 案 四、语言教学法流派 (一).什么叫“语言教学法”?(二).为什么要学习和了解语言教学法。 (三).语言教学法的地位?1.与教学总体设计的关系2.与教材设计的关系3.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四).外语教学中的“方法论”与“方法” 1.汉语中“方法”既可指具体的方法,也可以指总的方法—方法论 2.英语中“方法”可用三个词来表达:approach、method和technique。我国有学者分别对译成:路子、方法和技巧。 根据Anthony(1963)的解释,“路子”可被理解为一套与语言教学和学习的本质有关的假设,这就像一个轴心,主要描述教学材料的本质。 “方法”是一套向学生有条理地传授语言材料的整体计划,并且其中不存在互相矛盾之处。它建立在说选择的“路子”的基础上,因此整体上与“路子”完全保持一致。 “技巧”指在课堂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一种完成某一特殊目的的策略。 3.“路子”“方法”“技巧”三者的关系。 三者处于层级关系之中。“技巧”用来实施某一“方法”,而这一“方法”必须与某一“路子”相吻合。“路子”是公理,“方法”是程序,一种“路子”可以有多种方法;“技巧”要既与“方法”对应,也要与“路子”紧密地保持一致。 4.对Anthony 分类界定的评价、总结: 优点:这种界定简明易懂,并有效地区分了底层理论原则和由此导出的种种实践策略。 不足:对一种方法本身没有投入足够的关注;并未说明一种路子如何被应用于一种方法,也未说明一种方法和技巧是如何关联起来的。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第一章绪论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第一章绪论
2020/7/27
3、作为事业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 (1)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加快汉语的国家化趋势
,使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学习热能更进一步地升温 ,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汉语学习而进一步了 解和热爱中国。 (2)狠抓学科建设。 (3)大力培养各种层次的对外汉语专业教师,提高 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提升对外汉语 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 (4)增加科研投入……
2020/7/27
三、建国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
1、初创阶段(1950年~1961年) (1)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
文专修班”(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 专门机构)。 (2)1952年,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该班调到 北大,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 专修班”。 (3)1952-1955年,北京大学朱德熙教授被高教 部派往保加利亚教授汉语,朱先生是新中国第 一批派往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
(4)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 第二语言的教学
①与语言交际相关的文化因素成为对外汉语 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他们将为瞎子和聋子盖一所学校。 ②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北京语言大学 ③文化教学要与时俱进
*吃了吗?*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
2020/7/27
★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 外语教学。
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 学水平。
2020/7/27
2、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 (1)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研究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
本体规律;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主体;作为第二 语言的习得和认知规律;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 方法;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 (2)对外汉语学科建设:学科性质、地位、任务、 结构体系、研究、人才培养、规划等。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绪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特点和内容一、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按照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一个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则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第二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是指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外语。

2、母语和外语是按照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指的是本国的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指的是外国的语言。

母语=第一语言?外语第二语言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

非本族语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是按照言语社团来区分的,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4、目的语目的语是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选择“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目的语”填在括号内: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英语是他的(),汉语是他的()。

一个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正在学习汉语。

英语是他的(),汉语是他的()。

一个在苗寨出生长大的孩子,学会了汉语。

苗语是他的(),汉语是他的()。

结论:以上概念从不同角度提出,它们之间存在:1、交叉现象2、模糊现象母语本族语第二语言外语(二)学科的名称学科名称是学科内容和学科本质特点的反映。

1、对外汉语教学体现教授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如果:教学对象——不是外国人教学地点——国外适合国内教外国人汉语时使用2、汉语教学国际场合,国内外学者一起讨论学科或学术问题时。

国际汉语教学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科学性——精确地指出了本学科的内涵和性质学术论著中使用不上口4、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教学论角度本学科形成以来,对外汉语学界和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事实上包含了“对外汉语教育(学)”的全部内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1.第一语言: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2.第二语言: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研究和使用的一种语言。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从研究者研究语言的时间先后来区分)3.双语/多语现象: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达到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

4.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指外国的语言。

(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第一语言不一定等于母语,第二语言不一定等于外语)母语是按亲属关系确定,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按国别区分,指外国的语言。

(泰语在国内学是外语,在国外学是第二语言)5.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非本族语: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6.目的语:指人们正在研究并希望把握的言语。

7.学科称号:对外汉语教学(用的最多,最正式),汉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言语的教学,应用言语学,外语教育学,第二言语教学。

8.教学: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授和研究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只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教学的研究通常是以教学过程及其规律为现象。

9.教育:指从德智体美方面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主如果学校的活动。

学校教育目标主如果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学论平日是教育学中的主要部分、中央部分。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所承当的不仅有教学任务,更有教育任务;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研究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地教育目的对外汉语教育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它还有一项任务:即以自身的学科理论建设,为第二言语教育学科甚至整个言语教育学科的理论发展作出贡献1.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育专业概论考试大纲

对外汉语教育专业概论考试大纲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性质、任务和特点一、语言教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二)母语和外语(三)本族语和非本族语(四)目的语比较:第二语言和外语二、对外汉语教学性质、任务、特点、学科属性(一)关于学科名称的几个概念☆1、对外汉语教学2、汉语教学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4、三者的关系(二)性质★对外汉语教学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三)任务★通过研究…,揭示…,制定…,指导…,提高…1、内部因素教与学活动的主体、客体、教学本身2、外部因素学科理论基础(语言学、教育学、文化学、心理学)语言环境(社会语言环境/教学语言环境)国家方针政策等(四)特点★目标、中心、重点、基础、文化因素、集中强化 (五)学科属性☆1、应用语言学(赵金铭、李泉)2、语言教育学科(吕必松、刘珣)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及现状☆(多填空题)一、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回顾(一)初创阶段(1950-1961)A 1950年清华大学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B 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C 196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留学生办公室”两个“最早”:最早的学科论文:1953年,周祖谟教授在《中国语文》发表《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第一篇论文。

最早的对外汉语教材:1958年,北京大学邓懿编写了国内第一本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

(二)巩固和发展阶段(1962-1966)A 196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B 1964年更名为北京语言学院C 1965年第一份对外汉语专业刊物《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3、恢复阶段(1922-1977)国内各高校相继恢复招生四)蓬勃发展(1978—至今)1、学科地位的确立A 1978年吕必松首次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B 1983年“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名称C 1984年“对外汉语”列入我国学科专业目录中2、学术团体和机构设置A 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后独立为“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吕必松B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朱德熙C 专门研究机构语言教学研究所D 专业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学汉语》《汉语学习》E 出版机构F 领导机构“汉办”1987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及其常设机构“国家对外汉语领导小组办公室”(现更名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3、学科教育体系(1)学历教育体系1975年汉语言“四年制”本科(留学生)1986年现代汉语硕士(留学生)1997年“课程与教学论”硕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博士(2)非学历教育体系(3)远程教学和网络教学4、课程体系根据不同教育类型开设不同的课程,形成了比较科学的课程体系语言技能课语言知识课中国文化知识5、师资队伍建设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语言的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一)语言是符号系统(二)语言是规则系统(三)语言具有生成性(四)语言是交际工具(五)语言是思维工具(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语言学流派与对外汉语教学☆(掌握流派思想、代表人物、代表作)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功能主义语言学三、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1、语法方面根据语法结构特点把人类语言分为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复综语四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