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第⼀章對外漢語教學學科論第⼀節對外漢語教學の性質和特點⼀、學科の名稱⼀個學科の名稱應該是該學科の內容和學科本質特點の反映。
⽬前在國內,教授外國⼈學漢語の學科⼀般稱為“對外漢語教學”,但也有⼀些不同の名稱和看法。
1、對外漢語教學2、漢語教學3、漢語作為第⼆語⾔教學4、對外漢語教育(學)5、對外漢語⼆、學科の性質對外漢語教學是由“對外”、“漢語”、“教學”三個關鍵詞組成の。
⾸先,對外漢語教學是語⾔教學。
其次,對外漢語教學是⼀種第⼆語⾔の教學再次,對外漢語教學是漢語作為第⼆語⾔の教學最後,對外漢語教學是針對外國⼈の第⼆語⾔教學總之,對外漢語教學是語⾔教學の⼀種,是針對外國⼈把漢語作為第⼆語⾔の教學。
這就是對外漢語教學學科の本質屬性,也充分說明了對外漢語教學從學科隸屬上應該屬於應⽤語⾔學。
三、學科の特點(⼀)對外漢語教學是⼀⾨獨⽴の學科1、具有明確の研究⽬標和研究對象。
研究如何針對外國⼈把漢語作為第⼆語⾔進⾏教學の規律、原則、⽅法,包括研究“教什麼”、“怎樣教”、“⽤什麼技術⼿段教”、“如何學”等內容,如“作為第⼆語⾔或外語の漢語研究”、“漢語習得與認知研究”、“現代技術⼿段在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中之應⽤研究”等都是對外漢語教學研究の主要課題。
2、具有完備の學科理論體系基礎理論:語⾔理論、語⾔學習理論、⽂化理論、教育理論等;教學理論:對外漢語教學の性質和特點,教學結構及其各構件之間の相互關系,教學類型和課程設計,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和測試等各教學環節の理論,有關課程の特點和規律,不同語⾔要素教學の特點和規律,⾔語技能和⾔語交際技能訓練の特點和規律等。
3、具有准確の學科定位:對外漢語教學是語⾔教學の⼀種,是應⽤語⾔學の⼀個分⽀學科,這已成為對外漢語學界⼤多數⼈の共識。
(趙⾦銘,2001)4、具有成熟の研究隊伍和豐碩の研究成果(⼆)對外漢語教學是⼀⾨綜合性、邊緣性學科趙⾦銘認為:“對外漢語教學,經過幾⼗年の發展,現在在業內基本形成共識:作為⼀⾨學科,對外漢語教學の理論基礎是語⾔學(包括⼼理語⾔學、社會語⾔學、⼈類語⾔學)理論、⼼理學理論、教育學理論,從根本上說,他是⼀⾨新興の邊緣交叉學科”。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 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 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 测试
• 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 :教学 研究 ;学科建设
作为事业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
• 教学上要能基本满足各国人民来华学习 汉语要求
• 加强理论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话教材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 初创阶段(20C50’S初——60’S初) • 1950年清华大学 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
专修班 • 1952年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
修班 • 1953年,南宁“越南留学生中国语文
专修班” 257人
初创阶段(20C50’S初—— 60’S初)
• 1960年9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 洲留学生办公室。200名左右非洲学生
• 1983年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会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正式 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名称。
• 1984年,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其学科地位及其命名正式确立。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
• 汉代:佛教传播 胡僧 雅言(洛阳 口语)
• 唐代:日本,朝鲜“遣唐使” • 明代:《老乞大》 《朴通事》朝鲜的会
学科的特点
•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 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 • 具有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 • 具有准确的学科定位 • 具有成熟的研究队伍和丰硕的研究成果
学科的特点
•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 科
•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 结合的学科
• 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 一般性和特殊性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主要内容
•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 •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 •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 • 对外汉语教学阶段论 • 对外汉语教学课型论 •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件

• 对外汉语教学概述 • 对外汉语教学内容与方法 • 对外汉语教学策略与技巧 • 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能力 •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与评估 •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对外汉语教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以汉语为第二 语言的教学活动,主要针对母语 非汉语的学习者。
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具有跨文化性、实 践性、互动性等特点,强调语言 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师生 互动和跨文化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文化交流
对外汉语教学是文化交流 的重要桥梁,有助于增进 国际间相互了解和友谊。
培养全球公民
对外汉语教学培养具有全 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的公民,适应全球化时代 的发展需求。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1 2 3
学科基础建设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形成了较 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包括语言学、教育学、心理 学等领域的知识。
教材与课程开发
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对外汉语教材和课 程不断推陈出新,涵盖了从基础到高级的各个阶 段。
教学方法研究
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界不断探 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系统性原则
教材内容应遵循语言学 习规律,由浅入深、循 序渐进,确保知识体系
的完整性。
实用性原则
教材应注重实际应用, 选取贴近生活的语言材 料,设计实用的语言活
动。
趣味性原则
教材应采用生动有趣的 语言材料和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
教材评估标准与方法
语言质量
评估教材的语言是否规范、准 确,是否符合目标语国家的语 言习惯。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

一、教案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第一讲)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3. 培养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1.1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1.2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2.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2.1 初创时期(1949-1978年)2.2 发展时期(1978-1990年)2.3 成熟时期(1990年至今)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3. 案例分析法:分享成功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特点。
3. 讨论:分组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分享个人观点。
4. 案例分析:分享成功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5. 总结:回顾本讲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互动环节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对外汉语教学概论》2. 课件:讲解PPT3. 案例资料:成功的外汉语教学案例九、教学时间:90分钟十、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二、教案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第二讲)三、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原则和方法。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分享成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讲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讲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特点和目标。
3. 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对外汉语教学的规模和现状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和挑战2.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对外汉语教学的国际化趋势对外汉语教学与现代科技结合的趋势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流的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小组报告:学生分组研究报告,分享对外汉语教学的案例分析。
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2.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3. 理解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语言学理论:语言的本质和功能,语言学习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心理学理论:学习者心理,学习动机,学习策略2. 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语言结构的顺序,教学步骤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交际教学法: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任务的设置,交际活动的设计任务型教学法:学习任务的设置,学习过程的组织,学习成果的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理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理论和方法。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理论。
2. 小组报告:学生分组研究报告,分享对外汉语教学的案例分析。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与技巧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2.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一、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语言获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是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2、母语和外语母语是从亲属关系的角度命名的,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也是多数人出生后首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
外语是从国别的角度命名的,是指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
母语和外语不是一分为二的两个概念,如对少数民族而言,汉语既不是母语也不是外语,称为非本族语。
按有无语言环境来划分外语和第二语言。
西方有一种观点:以语言学习环境为标准来区分第二语言和外语,凡是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一般称为第二语言,不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叫外语,这种观点强调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
目前,常用第二语言代替外语的说法。
3、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被教授的语言二、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教学内容是汉语,教学对象是外国人。
?对我国少数民族进行的汉语教学?对国外华裔进行的汉语教学学科名称名称1——对外汉语教学–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从中国国内的视角,不能涵盖国外–未能准确反映学科性质名称2——汉语教学–国外汉语教学被称作“华语(文)教学”、“中文教学”、“中国语教学”–在国际场合使用较多,为各国学者和教师所接受。
名称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CSL)–能涵盖第一语言以外的所有汉语教学–能体现处于上位整体学科的关系–能反映本学科的基本性质–名称太长、不上口名称4——对外汉语教育学–把教学上升到教育的高度来研究,正确体现教学和教育的关系–能更清晰的体现本学科的性质和学科定位三、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与作为第二语言的外语的其他语言的教学属于同一性质。
是一门专门的、应用的、综合的学科。
语言教学包括: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双语教学第一、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三者的异同:
同:都有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内容;
都强调学科的综合性、跨学科性和应用性。
异:吕的体系中有“教学法”内容; 崔的体系中有“学科发展史”等内容; 刘的体系中有“教学实践”等内容。
(二)学科建设体系 1. 学科理论基础 是由对外汉语教学的跨学科性决定的。 如: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 学等。
(四)课堂教学的课型意识 要求课堂不能随意性太大,要突出课型特色。
(五)课堂教学的目的意识 每堂课 的目的。 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目的。 每一个教学行为的目的。 (六)课堂教学的敬业意识 永远保持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 对学生一视同仁。 不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评定。 对学生负责,严格要求。
学语 语 跨 科言 言 文 语学 教 化 言习 学 教 理理 理 学 论论 论 论
教学 学 教 课 教 教 测 评 学科 科 学 堂 学 材 试 估 目课 课 大 教 技 编 理 理 标程 程 纲 学 巧 写 论 论 研设 建 研 研 研 研 研 研 究计 设 究 究 究 究 究 究
学师 教 教 教 教 学 教 科资 学 育 学 学 科 师 发队 管 实 技 资 历 进 展伍 理 践 术 源 史 修 规建 研 研 开 管 研 培 划设 究 究 发 理 究 训
作 业
1、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原则,如何体现 在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上? 2、你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建设好自己的学 科并使其有长足的发展?
要求: 以上题目任选其一。 字数不限。 要谈自己真知灼见,不以抄资料来凑字数。
80年代以来: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得 到了空前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思想和教 学法原则,成为引导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 发展方向的重要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df【3篇】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df【精选3篇】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df【精选3篇】一a.一开头就留意把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与对本国人进行的母语教学区分开来,探究其次语言教学路子。
b.在重视把握词汇语法等语言学问的同时,强调四项训练,强调对语言的实践和运用。
B.60’s初—“文革”之前总结建国以来的教学阅历。
1964年,钟著《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79年发表)。
特点:提出一系列对外汉语教学原则。
a.“精讲多练、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性原则。
b.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的直接性原则。
c.教学内容与同学专业相结合的学以致用原则。
d.“语文并进”,听说读写全面要求、阶段侧重的主要教学原则。
……C.70’s特点:着重解决教学中的详细问题。
a.在论述详细教学问题时,较多受到听说法、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b.把实践性原则定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教材编写中进行句型教学试验。
c.在语言技能训练方面听说和读写作为两类课进行了分开教学。
D.80’s开头,真正从学科建设的高度进行教学理论讨论。
a.进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宏观讨论。
b.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绽开了全面的讨论。
c.对教学法原则的讨论进一步深化。
d.提出用不同的方法训练不同的语言技能。
E.90’s以来,理论讨论深化。
渐渐引进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相邻学科的理论成果。
几个概念的区分1.“其次语言”和“外语”的区分其次语言(03年解释术语)其次语言教学包括(00年术语解释):①中国人学外语;3②少数民族学汉语;(01年选择)③少数民族学外语;④外国人学中文(即对外汉语教学)……2.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不属于对外汉语教学,属于其次语言教学;外国华侨的汉语教学属于对外汉语教学。
由于少数民族同属中华民族,同属中华文化。
外国华侨在国外诞生、成长,受外国文化影响,同中华文化有巨大差异,会造成汉语学习、运用的障碍。
3.“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的区分①目的不同语言教学重点是培育同学的语言技能,不是讲授语言学学问,所以应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培育交际力量,而不是大量讲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框架
一、一个“核心”,两个“基本” (一)“教什么”是一个核心 (二)“怎样学”和“怎样教”是两个基 本
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本体论:汉语本体研究,理 论基础是语言学。 第二层面——认识论:汉语习得与认知研 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第三层面——方法论:教学理论和教学方 法研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第四层面——工具论:现代科技手段应用 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理论基础是计算语 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三)作为事业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
1、加快汉语的国家化趋势,使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学习热 进一步升温。 2、狠抓学科建设。 3、大力培养各种层次的对外汉语专业教师,提高对外汉 语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学历层次 和科研水平。 4、增加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科研投入,提升对外汉语教 学学科的学术含量。 5、大力研究和宣传、推广汉语水平考试,不断开发出多 种专门用途的汉语水平考试类型,使汉语水平考试成为世 界上最权威、最实用的汉语考试。 6、研究好对外汉语教学跟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 变化的关系,及时调整或改革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战略和 策略,以应对不同的国际政治环境对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所 产生的影响。 7、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使对外汉语教学走出去。
(二)学科的名称
1、对外汉语教学 2、汉语教学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4、对外汉语教育(学) 5、对外汉语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科学术语,实际上有 三层含义:一是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或教学 行为,即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教学的教学过程;二是作为一门学科的对 外汉语教学学科;三是作为一项国家和民 族事业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对外汉语教 学学科的核心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 语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目的, 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应用部分和实践部 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性质由此决定。
(二)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
1、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研究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规律 (2)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主体 (3)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和认知规律 (4)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5)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 2、对外汉语学科建设 对外汉语学科建设包括学科性质、学科任务、学 科地位、学科结构体系、学科研究、学科人才培 养、学科规划等多个方面。
(一)国内学者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 论体系的认识
1、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包括教学理论和基础理 论。 2、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包括基础理论、教学理 论和教学法。 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包括三个层次:学科支 撑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学科应用理论。 4、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包括三个部分:基础理 论;学科理论;教育实践。
(二)国外学者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理论 体系的认识
1、外语教学理论包括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语言 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应用学科 (语言教学的原则、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的制定 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实践学科(课堂教学实 践)。 2、外语教学的理论包括理论基础(语言教学史、语 言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人类学、心理学、 心理语言学、教育学);应用理论(学习理论、 语言理论、教学理论);实践(教学方法和组织 机构)。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特点和内容 一、学科名称 (一)语言教学中的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按照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 区分的几个概念。第一语言是指一个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并 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则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 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第二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 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 用的语言,包括外语。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不包括外语 ;另一种是指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 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对外汉语教学中所谓汉语作为 第二语言的第二语言应该是广义的“第二语言”。
(二)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尚无重大建树;在教学实践上 尚无重大突破;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有待于现代 化;研究人员数量不足,且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 有待提高;从业人员教学任务繁重,研究时间难 以保证;代表本学科研究水平,在社会上有较广 泛、深刻影响的研究成果不多等。 (三)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趋势 在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加;理论研 究和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的终极目标 是如何提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质量和学习 效率。
理论基础 语言学 心理学 教育学
研究内容 本体论:汉语本 体研究 认识论:汉语习 得和认知研究 方法论:教学理 论和方法研究
研究目的 教什么 如何学 怎样教
计算语言学和现 工具论:现代科 用什么技术手段 技手段在教学与学 代教育技术
习中的应用研究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
虽然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很长,但是直至新中国 成立以后,对外汉语教学才逐渐成为一门学科和 一项语言教育事业。 一、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20世纪 60年代初期) (二)巩固和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 20世纪60年代中期) (三)恢复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20世纪 70年代后期) (四)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
二、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体系
(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体系提出的背景 1、学科建设体系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第二语言 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在多种学科理论支 持下形成的交叉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 学科的特点。 2、学科建设体系概念的提出,也是基于对外汉语教 学在我国尚缺乏应有的学术传统、有待进一步发 展和探索这一客观现实。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一)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是指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 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 课堂教学、语言测试四个环节,这一过程的基本任务就是 “怎么让一个从未学过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 能最快、最好地学习好、掌握好汉语。”(陆俭明)完成 这一任务的主体应该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层次的一 线教师。所谓让外国人学习好、掌握好汉语,是指通过对 外汉语教学活动使外国学生能运用汉语进行不同层次的交 际和交流,具备不同目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汉语听 说读写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
2、母语和外语 母语和外语是按照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指的是本国的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 指的是外国的语言。一般情况下,母语是 人们的第一语言,但对一些移居国外的人 的子女来说,他们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 的语言可能不是母语而是居住国的语言。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是按照言语社团来区分的,通 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本族语就是本民族 的语言。非本族语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 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4、目的语 目的语是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不论是 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 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 为目的语。
(二)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体系的内容
所谓学科建设体系,包括有关学科理论的 各个方面和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以及学 科发展和建设所涉及的各项内容,它由学 科理论基础、学科基本理论、学科应用理 论和学科发展建设四个部分组成。
1、学科理论基础
学科理论基础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理论赖 以形成的基础,这是由对外汉语教学的跨学科性 决定的。主要包括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 学和文化学。学科理论基础研究的发展是对外汉 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注意:学科理论基础不是学科基本理论,作为学 科理论基础的有关学科都有其独立的研究对象、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理论体系;同 时,这些研究成果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直接应 用到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教学中遇到的难点, 一般也不能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找到解决方案。
思考题
1、谈谈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 点的认识。 2、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 哪些? 3、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有什 么特色? 4、简要谈谈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历程。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一、学科理论体系的概念 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问题,是第 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第 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问题,学界的 看法不尽相同,下面我们从国内国外两个 方面进行介绍。
(四)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 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对外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它具备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特点, 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教学也有其特殊性: 1、语音上,声调、轻声、儿化、变调等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 区分平翘舌音、送气音和不送气音、u和ü是部分国家学生学习汉语的 难点。 2、汉字不同于其他语言的文字,汉字教学是多数外国学生尤其是西 方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 3、词汇中的同义词、同音词、多义词、连绵词、熟语是外国学生学 习汉语的难点,汉语和其他语言可对译的同中有异的用法也是外国学 生学习汉语时最容易出现偏误的地方。 4、语法中,实词的多功能性、量词、语气词、助词、补语、各类特 殊句式、语序等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而介词、方位词等也是 部分国家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 5汉语语感的形成是外国留学生汉语水平和汉语能力的集中体现,汉 语语感的培养又是汉语教学中难而又难的事实。。
第一,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第二,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第三,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的教学。 第四,对外汉语教的特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1、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 2、具备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一体两翼”模式: 一体是汉语语言学本体,即“作为第二语言或外 语的汉语语言学”,这是基础,也是关键;两翼 分别是对外汉语学科与教学论和中外文化素养。 3、具有准确的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 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4、具有成熟的研究队伍和丰硕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