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先秦部分(一)古籍类:《诗经》、《尚书》、《周易》、《左传》、《国语》、《礼记》、《周礼》、《仪礼》、《史记》、《战国策》(二)今人著作:1、《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白寿彝总主编,苏秉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文化人类学》,童恩正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4、《新中国考古五十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5、《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贾兰坡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6、《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7、《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徐旭生著,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8、《原始思维》,列维·布留尔著,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9、《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张之恒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安志敏著,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11、《仰韶文化研究》,严文明著,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12、《原始社会史》,林耀华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
13、《半坡氏族公社——考古资料反映的我国母系氏族社会制度》,石兴邦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4、《夏商史稿》,孙淼著,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15、《商周考古》,北大历史系编,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16、《商周家族形态研究》,朱凤瀚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7、《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著,三联出版社1983年版。
18、《西周史》,许倬云著,三联书店1994年版。
19、《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0、《西周史》,杨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走出疑古时代》,李学勤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2、《两周土地制度新论》,袁林著,东北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23、《春秋史》,顾德融、朱顺龙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导言1、顾颉刚口述、何启君整理《中国史学入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2、李学勤等《中国古史导读》,文汇出版社,1991。
3、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4、(日)山根幸夫《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朱天俊、陈宏夭《文史工具书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6、孟宪恒《史学文献检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先秦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基本史料】1、[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3。
2、[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战国]左丘明《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战国纵横家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出版社,1976。
6、《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
8、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新知识出版社,1956。
9、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
【史学著作】1、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人民出版社,1983。
2、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
3、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
4、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至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
6、西安半坡博物馆《中国原始社会》,文物出版社,1977。
7、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合著《远古中国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
9、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10、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11、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
12、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1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论王位兄弟相继的弊端“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
特如传弟既尽之后,则嗣立者当为兄之子欤,弟之子欤?以理论言之,自当立兄之子;以事实言之,则所立者往往为弟之子。
此商人所以有中丁之后九世之乱,而周人传子之制正为救此弊而设也”。
2、商汤“仁”的表现:1)“网开一面”: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
不用命,乃入吾网。
”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史记·殷本纪》)2)汤克夏而正天下。
天大旱,五年不收。
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剪其发,磨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
民乃甚说(悦),雨乃大至。
(《吕氏春秋·顺民》)3、《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宅殷土茫茫,肇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乘。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
”4、春秋以降,王室衰微“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 《史记·周本纪》“幽,历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
”《资治通鉴·周纪一》5、召陵之盟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寡人是征。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南征而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最新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一、古籍:1.《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2.《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一版;3.《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一版;4.《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5.《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6.《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7.《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8.《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9.《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10.《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1.《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12.《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13.《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14.《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第一版;15.《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16.《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7.《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8.《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19.《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0.《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21.《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2.《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23.《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24.《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5.《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26.《山海经》战国·佚名27.《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注28.《大唐西域记》唐·玄奘29.《逸周书》战国30.《国语》战国31.《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32.《华阳国志》晋·常璩33.《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34.《史通》唐·刘知几35.《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36.《唐会要》宋·王溥37.《唐六典》唐·李林甫等38.《通典》唐·杜佑39.《文献通考》元·马端临40.《读通鉴论》清·王夫之41.《廿二史劄记》清·赵翼42.《贞观政要》唐·吴兢43.《资治通鉴》宋·司马光44.《续资治通鉴》清·毕沅编著45.《三朝北盟会编》(初校)南宋·徐梦莘46.《文史通义》清·章学诚47.《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咸宾录》[明]陈诚著周连宽校注48.《利玛窦中国札记》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何兆武校49.《宋高僧传》(上下册)[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50.《五灯会元》(全3册)[宋]普济编,苏渊雷点校二、专著:1.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十卷本),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国史研究生参考书目
中国史研究生考试科目: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三、世界古代史《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四、世界近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博仁教育的林老师推荐的以上历史学考研参考书主要几点原因:1、与考试大纲的基本吻合。
以上所推荐的历史学考研参考书基本上与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基本吻合,包含了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对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准确的阐述。
比如“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这个考点,对应在北师大晁福林老师编写的《中国古代史》春秋时期各国的变法和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当然,从近两年的命题来看,有一些所谓超纲的知识点,这里建议同学们多看一些历史学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书籍,拓展知识面,另外,在博仁的辅导班上,老师也会介绍相关的历史常识。
2、参考书结构清晰,条理清楚,内容详细。
从这9本书的编写来看,编写结构合理,知识点结构清晰,条理清楚,内容详细,框架突出。
比如高教版世界史六卷本来说,写的也挺好的,但是编写的比较有深度,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看这套书是有一定难度的。
3、参考书的观点代表了历史学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在考生备考的过程中,很多考生看了其他参考书,有些观点是不一样,让考生很棘手,特别是在做题的时候,不知道该答哪个观点。
推荐历史基础参考书,代表了历史学的主流观点,考生可以以这些观点为主,进行答题。
最后,建议同学们在历史书的时候,买一本地区,边看书边看地图,通过地图的直观性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特别是世界史部分,首先要搞清楚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地理位置,能够更容易理解世界史的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必读书目
中国古代史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史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
如果要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我们需要查阅大量的书籍,掌握大量的知识。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史必读书目。
1.《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书之一,共分上、中、下三篇,辑录了中国先秦两千年历史,包括五行、天地、周、秦、汉、三国、晋等历史事件和知名人物,被誉为“中国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通史,由宋代司马光编纂而成,记录了从周朝到五代十国的230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杰出的史学巨著之一。
通鉴所涵盖的历史面广,文笔细腻,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3.《左传》:《左传》也叫《春秋左传》,是一部关于春秋时期的纪实性史书,分为左氏传和公羊传两部分。
《左传》是早期的注本,注释详尽而不失文雅,对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和社会有极大的帮助。
4.《三国志》:《三国志》是介绍三国时期历史的专著,原著作者是东汉晋代的陈寿。
《三国志》涵盖了南北朝以前长达138年的历史,通过场面壮观、气势雄浑的文体,使读者一览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智勇双全的壮美风景。
5.《后汉书》:《后汉书》是记录东汉末期至西晋初期历史的正史,是许多中国历史书籍编写的基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文化、经济和社会变迁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6.《尚书》:《尚书》是一部古代史书,距今将近三千年的文献,是古代中国的重要典籍,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思想。
《尚书》关注了西周文化的无限风光。
7.《大学》:《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主旨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一些基本思想,具有广泛的学术价值。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史必读书目,这些著作都是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参考书。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沿革和文化积淀,领会先人的智慧和经验。
中国古代史基本史料与参考书目
《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 下载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严耕望,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0年版
《二十等爵制》,西嶋定生,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下载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中华书局1991年版 下载
6、史评类:《史通》、《文史通义》、《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
7、学术史类:《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清儒学案》、《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8、实录类:《明实录》、《清实录》;
9、 历史地理类:《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水经注》;
10、 方志类:《山海经》、《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方舆胜览》、《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下载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 下载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下载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下载
《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 下载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 。下载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 下载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 下载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阎步克,三联书店2009年
《汉代思想史》,金春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下载
《汉代政治与春秋学》,陈苏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下载
《中国古代史》全套教学课件
隋朝的政治制度
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 中央集权,提高了明
唐朝前期政治比较清明,实行开 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与周边国
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经济繁荣
唐朝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水利 设施得到完善,手工业和商业也得 到了发展。
文化昌盛
唐朝文化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诗、唐画、唐乐等成为了中国文 化的代表。
周朝时期制定了严格的礼乐制度。礼 乐制度规定了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 的地位和权利,以及在不同场合下应 该遵守的礼仪规范。这种制度对于维 护社会秩序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体现了周朝文化的独特性和先 进性。
思想文化
周朝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 文化名人,如孔子、老子等。他们提 出了各自的思想主张和文化观念,对 于后来的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同时,周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诗经》、《 尚书》等典籍的编纂和传承,为后世 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
南北朝时期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重要 的成就,如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贾 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等。
05
CATALOGUE
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全国及大运河开凿
隋朝的统一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实现了大一统,为经济文 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大运河的开凿
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 展,同时也方便了隋炀帝 的南巡。
思想文化的活跃与 进步
在思想领域,王阳明的心学、 李贽的异端思想等对传统理学 产生了冲击。同时,随着西学 东渐,一些先进的科学知识和 思想传入中国,对晚明社会产 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风气的变化
晚明时期,社会风气发生了显 著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物质享 受和个性解放,奢侈之风盛行 。同时,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 ,市民文化蓬勃发展,小说、 戏曲等文艺作品繁荣。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
研真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
社会
第版
名校
国家
教材
发展
笔记
真题
古代史 笔记
建立
古代史
典型
帝国
真题
民族
复习
经济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的考生。 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的师生参考。朱绍侯主编,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的《中国古代史》一直被用作高等院校历史专业教材,并被大部分院校指定为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 考教材。为了帮助学生系统、高效的掌握该教材内容,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制 了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的辅导用书:1.[电子书]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 考研真题)详解2.[电子书]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 拟试题】3.[电子书]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4.[电子书]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作为朱绍侯主编的 《中国古代史》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教材笔记,浓缩知识精华。本书每章的复 习笔记均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授课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浓缩了 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2.遴选考研真题,详析解答思路。本书遴选了部分名校近年来的相关考研真题(部分真 题为考生回忆版)并予以详细解析,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3.精编典型例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针 对每章的内容精选了典型例题,所选典型题基本涵盖了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强,解析详尽,并注意对 相关知识点的扩充。
中国古代史教材与参考书
《中国歷史研究入門》
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6年
二、目录、职官、地理、年代方面的工具书
四 库 全 书 总 目
目录、职官、地理、年代方面的工具书
朝野僉載六卷内府藏本 舊本題唐張鷟撰鷟有龍筋鳯髓判已著錄此書新唐書藝文志作 三十卷宋史藝文志作僉載二十卷又僉載補遺三卷文獻通考則 但有僉載補遺三卷此本六卷參考諸書皆不合晁公武讀書志又 謂其分三十五門而今本乃逐條聯綴不分門目亦與晁氏所記不 同考莫休符桂林風土記載鷟在開元中姚崇誣其奉使江南受遺 賜死其子上表請代減死流嶺南數年起爲長史而卒計其時尙在 天寳之前而書中有寶曆元年資陽石走事寶曆乃敬宗年號又有 孟宏微對宣宗事時代皆不相及按尤袤遂初堂書目亦分朝野僉 載及僉載補遺爲二書疑僉載乃鷟所作補遺則爲後人附益凡闌 入中唐後事者皆應爲補遺之文而陳振孫所謂書本三十卷此其 節畧者當即此本蓋嘗經宋人摘錄合僉載補遺爲一删併門類已 非原書又不知何時析三卷爲六卷也其書皆紀唐代故事而於諧 噱荒怪纎悉臚載未免失於纎碎故洪邁容齋隨筆譏其記事瑣屑 擿裂且多媟語然耳目所接可據者多故司馬光作通鑑亦引用之 兼收博采固未嘗無裨於見聞也
中国通史(古代部分)的教材与参考书
教 材
辅 助 教 材
翦 伯 赞 主 编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钱穆 著
参考书目: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1992年。(《为历史学辩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增订本),中 华书局,2008年。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 学出版社,1999年。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张广达、王小甫:《天涯若比邻——中外文化交流史略》,中 华书局,1988年。 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免费下载】北大历史系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历史系参考书目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教材】1《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4《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通史参考书】5《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6《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7《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8《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9《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10《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11《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2《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13《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14《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15《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阅读杂志】《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献索引】16《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7《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18《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9《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0《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21《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22《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先秦篇参考书】23《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24《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5《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6《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27《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28《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9《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30《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31《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32《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33《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34《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35《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36《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37《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38《士与中国社会》,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39《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秦汉篇参考书】40《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41《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42《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43《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44《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45《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46《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47《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48《秦汉史论集》,高敏,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49《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50《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51《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52《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53《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篇参考书】54《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55《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56《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57《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58《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59《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60《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61《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62《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59年版63《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64《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65《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66《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67《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68《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69《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70《中古文人生活》,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71《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72《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罗宏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隋唐篇参考书】《隋书》:《高祖纪》、《炀帝纪》、《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
《中国古代史上》11秋教学大纲_顾江龙
中国古代史(上)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一)授课对象大学本科一年级师范班、文科基地班、城市传统与城市文化管理班、文物鉴定与保护班。
(二)教学目的“中国古代史(上)”课程以近百年史学界主流观点为根据,主要依时间先后,通过系统的讲授与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中国古代历史(先秦至隋)的基础知识,初步接触原始史料与近现代研究论著,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安排(一)学分与学时:学分:4学分总学时:72课时(实际48课时)教师讲授: 40课时阅读与讨论: 6课时复习: 2课时(二)授课内容及课时分配(详见教学日历):中国古代史导论 2课时第一章先秦 14课时第二章秦汉 13课时第三章魏晋南北朝 13课时专题 4课时复习 2课时(三)考核方式满分: 100分考勤: 10分作业2次: 10分读书报告1次: 20分期末闭卷考试: 60分三、教材及参考书目(一)教材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二)基本参考书目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繁体竖排)。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繁体竖排)。
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全十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各卷序说、综述部分。
林甘泉等著《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高明士主编《中国史研究指南》(全五卷)(1)总论·上古史·秦汉史,(2)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90年版。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全八册),北京:地图出版社。
(三)推荐参考论著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杨宽《古史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历史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教材】《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通史参考书】《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阅读杂志】《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献索引】《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先秦篇参考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士与中国社会》,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秦汉篇参考书】《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秦汉史论集》,高敏,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篇参考书】《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59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古文人生活》,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罗宏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隋唐篇参考书】《隋书》:《高祖纪》、《炀帝纪》、《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
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
一、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一)先秦史参考书目《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翦伯赞等,中华《中国通史》,范文澜,人民《中国史稿》,郭沫若,人民《中国原始社会史》,宋兆麟等,人民《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徐旭生,科学《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考古所,文物《战国史》(增订),杨宽,上海人民《东周与秦代文明》(增订),李学勤,文物《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先秦七子思想研究》,童书业《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论国家》,列宁《马恩列斯论资本主义以前诸社会形态》,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中国历史地图册》(1--8),谭其骧(二)秦汉史参考书目《秦汉史》,翦伯赞,人民《秦史稿》,林剑鸣,上海人民《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秦汉史略》,何兹全,上海人民《秦汉官制史稿》,安作璋,齐鲁书社《秦汉农民战争史》,漆侠,三联《北狄与匈奴》,马长寿,人民《西汉与西域关系史》,安作璋,人民《汉代考古概况》,王仲殊,中华《秦始皇传》,马非百,江苏古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张习礼(三)魏晋南北朝参考书目《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三册,唐长孺主编《中国古代史》中册,十院校编写《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范文澜《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犖《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集》、《札记》,周一良《读史存稿》、《冰茧庵丛稿》,缪钺《魏晋隋唐史论集》一、二集,社科院历史所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马恩列斯论历史科学》《资治通鉴》——魏纪、晋纪、宋纪、齐纪、陈纪。
(四)隋唐五代史参考书目《资治通鉴》隋纪、唐纪《中国通史》三、四册,范文渊《隋唐史》,岑仲勉《隋唐五代史》,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磐《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汪隋唐史论集》《唐史研究会论文集》《唐史学会论文集》《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唐太宗与昭陵》《武则天与乾陵》《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四册(五)辽宋夏金元参考书目《中国史纲要》第三册,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稿》第五册,郭沫若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册,范文渊《五代史略》,陶懋炳《简明宋史》,周宝珠、陈振《王安石变法》,漆侠《两宋史论》,关履权《西夏史稿》,吴天墀《岳飞传》,邓广铭《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张家驹《金史简编》张博泉《元朝史》上、下册,韩儒林主编《蒙古族简史》,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所《宋蒙(元)关系史》,胡昭曦主编《中国文学史》,文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简编》,任继愈《中国史学发展史》,尹达主编:《宋明理学史》,侯外庐等编(六)明清参考书目《朱元璋传》,吴晗《明史》汤纲、南炳文《明代政争探源》,郑克晟《明清史资料》,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明清易代独见》,陈生玺《明史讲座》,吴晗《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七册、第八册,翦伯赞、郑天挺主编《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清史研究概说》,陈生玺、杜家骥《清史简编》,戴逸《清史》,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清史杂考》,王宗翰《明末三大思想家》,杨正福《清史稿》《清史列传》。
复旦大学徐冲、仇鹿鸣:《中国古代史》课程参考文献(修订增补版)
复旦大学徐冲、仇鹿鸣:《中国古代史》课程参考文献(修订增补版)复旦大学徐冲老师先秦~东晋一、引论1、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2、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3、韦伯《学术作为一种志业》,《韦伯作品集·I 学术与政治》,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4、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5、谷川道雄《战后日本的中国史论争·总论》,《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中华书局,1993年二、文明、民族与国家1、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张承志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宫崎市定《东洋朴素主义的民族与文明主义的社会》,收入氏著《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3、顾颉刚《古史辨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20034、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长春出版社,20075、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三、周克商1、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史语所集刊》1-1,1928年2、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3、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20015、李峰《西周的政体》,三联书店,20106、王明柯《华夏边缘的形成:周人族源传说》,收入氏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四、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1、许倬云《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变动》,收入氏著《求古编》,商务印书馆,20142、王明柯《边缘人群华夏化历程:吴太伯的故事》,收入氏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阎步克《从稍食到月俸:战国秦汉禄秩等级制新探》,收入氏著《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三联书店,20015、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6、李开元《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中华书局,20097、宫崎市定《中國聚落形態的變遷——關於邑、國、鄉、亭、村的考察》,收入氏著《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中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8、池田雄一《中国古代的聚落与地方行政》,《总论:中国古代聚落的发展》、《第二章:中国古代的聚落形态》,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9、増淵隆夫《先秦时代的山林薮泽及秦的公田》,收入氏著《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10、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第二章《天下的领域结构——以战国秦汉时期为中心》,中华书局,2008五、始皇帝1、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2、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中华书局,20043、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四章《文吏政治与秦帝国的兴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西嶋定生《秦漢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5、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国家と東アジア世界》,第一篇第二章《皇帝支配の成立》,東京大学出版会,1983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7、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氏著《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中华书局,20098、卜德《秦国和秦帝国》,载于崔瑞德、鲁惟一主编《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9、鶴間和幸《秦帝國の形成と地域》,汲古書院,2013六、汉的成立1、田余庆《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20042、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3、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中华书局,20114、陈伟《张家山汉简〈津关令〉中的涉马诸令研究》,《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文集》,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5、西嶋定生《秦漢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6、增渊龍夫《汉代民间秩序的构成和任侠习俗》,收入氏著《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7、阿部幸信《漢初「郡国制」再考》,《日本秦漢史学会会報》9,20088、阿部幸信《汉初天下秩序考论》,收入《史林挥麈——纪念方诗铭先生学术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中国古代史上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史(上)教学大纲主讲教师:陈苏镇课程内容:导言一、主要参考书:二、中国通史研究的特点和现状三、关于研究方法先秦部分第一讲、史前史和远古人类一、史前史的研究方法和概念框架二、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三、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四、铜石并用时代第二讲、龙山时代和传说时代一、龙山时代二、传说时代三、信古和疑古第三讲、三代的纪年与文化一、三代的纪年二、寻找夏文化三、考古学所见三代文化的进步第四讲、三代的国家和社会形态一、三代的国家二、三代的奴隶制问题三、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第五讲、三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一、井田制二、赋税制三、土地所有制第六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一、西周的衰亡二、春秋五霸三、战国局面的形成四、七雄的争夺第七讲、春秋战国的经济与社会一、经济的发展二、生产关系的变化三、关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第八讲、百家争鸣与变法运动一、学派的出现二、百家争鸣三、变法运动秦汉部分第一讲、秦帝国的兴亡一、秦的统一二、秦朝的暴政三、秦朝的灭亡第二讲、西汉的建立和巩固一、楚汉之争二、汉承秦制三、郡国并行四、黄老无为五、文景之治第三讲、武帝的功业与汉家制度一、霸王道杂之。
二、打击豪强和商人三、强化皇权四、开发边疆五、轮台诏和盐铁议第四讲、元帝改制和王莽变法一、元帝的改革二、王莽篡汉三、王莽改制第五讲、新朝灭亡和东汉建立一、新朝的灭亡二、东汉的建立三、刘秀强化皇权的措施第六讲、外戚宦官与士大夫集团一、外戚宦官之祸二、士大夫集团的形成三、清议和党锢第七讲、东汉的灭亡一、黄巾起义二、诛灭宦官三、董卓之乱四、三国鼎立第八讲、秦汉的经济一、土地制度和田庄经济二、农业的发展三、手工业的发展四、商业的兴衰第九讲、秦汉的学术一、经学的繁荣二、谶纬的出现魏晋南北朝部分第一讲、曹魏的兴亡一、曹魏的建立二、曹魏的政治三、曹魏的衰亡第二讲、蜀汉的兴亡一、“隆中对”二、跨有荆益和荆州之失三、诸葛治蜀的南征和北伐四、蜀汉的衰亡第三讲、孙吴的兴亡一、孙吴的建立二、孙吴的社会三、孙吴的政治四、孙吴的衰亡第四讲、西晋的改革和动乱一、司马氏的改革二、八王之乱三、永嘉之乱第五讲,东晋的门阀政治一、门阀士族专政二,荆、杨之争三,寒门士族的崛起第六讲,南朝的寒门当权与门阀制度一、寒门当权二、士族制度的发展三、南朝的衰亡第七讲,十六国的民族冲突与融合一、西北各族的内迁二,战乱和统一三、文化冲突与融合第八讲、北魏的汉化和改制一、北魏前期的胡汉分治二、北魏中期的汉化改革第九讲、北朝后期的反汉化运动和结局一、北魏中后期的反汉化运动二、北齐和北周的文化政策三、南北朝文化发展的结局第十讲、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一、南北经济的发展二、依附关系的发展第十一讲、魏晋南北朝的学术一、经学的发展三、佛学的传入和兴盛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材: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古代史书目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史1、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2、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4、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7、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8、郭沫若:《中国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9、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0、郑杰祥:《夏史初探》,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1、孙淼:《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12、许倬云:《西周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13、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4、童书业:《春秋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5、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16、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7、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8、林剑鸣:《秦汉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9、(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0、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版。
21、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2、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3、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4、唐长儒:《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5、马植杰:《三国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6、张承宗等:《六朝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7、张维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1993年版。
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书10[1].4.22
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书与相关学习网站中国古代史·上一、教学参考书:1.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4.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出版社,1999年。
6.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7.贾兰坡:《中国石器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
8.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
9.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10.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性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12.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3.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 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5. 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16.林剑鸣:《秦汉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7.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
18.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
19. 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0.何兹全:《三国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21.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2. 王仲举:《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23.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1983年。
2010年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内容及参考教材分布
2010年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内容及参考教材分布第一章中国古代史相关参考书:1.《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晁福林2.《中国古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施建中一、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1、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北师P7—P15)2、氏族公社————(北师P23)3、中国远古社会的传说————(北师P29—P33)二、夏商西周1、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北师P43—P46)2、夏朝的巩固和发展————(北师P46—P47)3、商族的起源————(北师P47—P49)4、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北师P52—P53)5、周族的兴起和灭商————(北师P56—P60)6、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北师P66—P67)7、商、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商:北师P53—P55)(西周:北师P63—P65)8、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北师P67—P78)9、夏、商、西周的文化————(北师P78—P87)三、春秋战国1、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北师P114—P124)2、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北师P104—P112)3、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北师P112—P113)4、从诸侯割据到秦统一————(北师P98—P104)5、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北师P124—P134)四、秦汉1、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北师P144—P149)2、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北师P152—P159)3、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北师P159—P164)4、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北师P165—P169)5、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北师P170—P173)6、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北师P173—P177)7、汉代的社会结构————(北师P202—P205)8、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北师P188—P197)9、秦汉的农民起义————(秦:北师P151—P152)、(西汉:北师P169—P170)(东汉:北师P177—P179)10、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北师P179—P188)、(北师P205—P209)11、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北师P209—P219)五、魏晋南北朝1、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P226—P228)2、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北师P7228—P232)3、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问题————(北师P232—P234)4、十六国与南北对峙————(北师P7234—P236)5、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与寒人的兴起————(北师P236—P237)(北师243)(北师P247—P248)6、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北师P256—P262)7、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北师P240—P241)(北师P244—P245)8、北魏末年的社会矛盾————(北师P245—P247)9、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北师P254—P256)1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北师P273—P287)六、隋唐五代1、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北师P11—P18)2、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北师P30—P32)(北师P39—P46)3、唐朝对隋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北师P32—P138)4、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北师P47—P55)5、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北师P112—P120)6、“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北师P56—P63)7、两税法与唐后期的经济————(北师P109—P112)8、唐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北师P64—P77)9、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北师P88—P102)(北师P132—P142)10、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北师P143—P169)11、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北师P78—P87)(北师P120—P1523)七、宋、辽、西夏、金、元1、宋、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宋:北师P177—P180)(辽西夏:北师P186—P189)(金:北师P202—P205)2、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北师P183—P186)3、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与宋金对峙————(北师P186—P189)(北师P197—P202)4、宋代经济的繁荣————(北师P233—P242)5、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北师P215—P224)6、元代行省制度————(北师P216)7、元朝的民族政策————(北师P217)(北师P219—P224)8、宋元的科技与思想文化————(北师P255—P268)9、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北师P240—P241)八、明清(前期)1、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北师P275—P289)2、郑和下西洋与“南倭北虏”————(北师P429—P431)3、明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北师P297—P312)4、东林与复社————(北师P315—P318)5、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北师P432—P435)6、明末农民战争————(北师P325—P328)7、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北师P328—P332)8、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北师P341—P348)9、康乾盛世————(北师P360—P369)10、清前期的边疆与民族政策————(北师P407—P416)11、明清对外政策与朝贡贸易————(北师P419—P435)12、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北师P376—P391)13、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制度————(明、清:北师P278、 P355)14、明清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北师P435—P456)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参考书:《中国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郑师渠主编一、列强的对华侵略1、两次鸦片战争————(北师P11—P20)(北师P47—P52)2、沙俄侵占中国领土————(北师P53—P55)3、中法战争————(北师P125—P134)4、中日甲午战争————(北师P135—P14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师P183—P194)6、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北师P218、P47-55、P144、P191)二、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北师P28—P45、P60-74)2、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北师P40—P46)3、义和团运动————(北师P172—P182)三、晚清政局1、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北师P56—P58)2、洋务运动————(北师P86—P107)3、清末新政————(北师P207—P209)四、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北师P108、P210-212)2、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北师P75—P85)3、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教育改革————(北师P208)五、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1、维新变法思潮————(北师P155—P163)2、戊戌变法————(北师P164—P171)3、立宪运动————(北师P234—P238)4、孙中山与三民主义————(北师P223—P236)5、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北师P226—P230)6、从兴中会到武昌起义————(北师P231—P233)、(北师P238—P242)7、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北师P242—P245)六、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1、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统治————(北师P249—P263)2、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北师P252—P255)、(北师P257—P259)(北师P263)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北师P267—P270)4、新文化运动————(北师P270—P273)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北师P273—P274)相关参考书:《中国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王桧林主编6、五四运动————(北师P14—P18)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师P25—P28)8、第一次国共合作————(北师P47—P49)9、北伐战争————(北师P73—P76)七、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北师P85—86、P96—P102)2、新军阀混战————(北师P110—P114)3、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红色根据地的建立————(北师P115—P121)4、红军五次反“围剿”与长征————(北师P164—P169)5、抗战前十年的中国社会经济————(北师P181—P183)八、抗日战争1、日本侵略东北与伪满洲国成立————(北师P140—P142)2、抗日救亡运动————(北师P142—P144、P183—185)3、西安事变————(北师P188—P192)4、卢沟桥事变————(北师P197—P199)5、南京大屠杀与日军暴行————(北师P211—P212)6、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北师P205—P213)7、抗日根据地的开拓和建设————(北师P232—P233)8、延安整风与中共“七大”————(北师P263—P267、P282—285)9、中国军队的反攻————(北师P293)10、日本投降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北师P294—P298)11、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北师P267—P270)九、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1、战后国民党的统治与人民的反抗斗争————(北师P308—P311)2、重庆谈判————(北师P306—P308)3、内战爆发、三大战役与解放军渡江作战————(北师P317—P319、P343—348、P353)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北师P357—P359)十、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思想文化1、中央研究院的成立与中国科学的初步发展————(北师P376—P378)2、民国时期的各种思潮————(北师P365—P369)3、民国时期的史学、文学与艺术————(北师P379—P385)4、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北师P384)相关参考书:《中国当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郭大钧主编十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1、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内外政策————(北师P1—P47)2、新中国的巩固与经济建设————(北师P18—P34)3、社会主义改造————(北师P42—P47、P56—60)十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年)1、经济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北师P65—P68、P70—75)2、经济建设的曲折————(北师P82—86、P105—107、P109—111、P130—137)3、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北师P70—P81、P87—104、P108—109、P111—113、P118—130)十三、“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1、从“五一六通知”到全国内乱————(北师P142—P148)2、庐山会议与批林批孔————(北师P167—P170、P182—183)3、从“反击右倾翻案风”到粉碎“四人帮”————(北师P189—P197)十四、拨乱反正(1976-1978年)1、拨乱反正的历程————(北师P205—206、P214—P217)2、“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大讨论————(北师P199—P202、P203—205)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北师P209—P213)十五、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1、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北师P236—P243)2、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北师P243—P245、P277—280)3、邓小平南方讲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北师P287—P299、P304—307)第三章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相关参考书:《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周启迪主编一、史前人类1、人类的进化————(北师P4—P18)2、农业革命与新石器时代————(北师P14—P15)3、史前文化————(北师P18—P22)二、古代西亚诸文明1、苏美尔-阿卡德文明————(北师P64—P68)2、古巴比伦王国————(北师P69—P75)3、亚述帝国————(北师P75—P81)4、新巴比伦王国————(北师P81—P86)5、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北师P88—P94)6、波斯帝国————(北师P94—P101)三、古代埃及文明1、古代埃及历史的主要线索————(北师P26—P53)2、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北师P57、P35-37)3、古代埃及的文化————(北师P5—P58)四、古代印度文明1、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北师P110—P112)2、吠陀文明————(北师P112—P116)3、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北师P119—P121)4、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北师P121—P124)五、古代希腊文明1、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北师P138—P141)2、希腊城邦制度————(北师P144—P146)3、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北师P155—P157)(北师P165—P166)4、雅典民主政治————(北师P162—P164)5、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北师P169—P175)6、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北师P175—P187)六、古代罗马文明1、王政时代————(北师P198—P195)2、罗马共和国————(北师P198—P202)(北师P209—P217)3、罗马的扩张及其后果————(北师P4202—P206)4、奥古斯都及其元首政治————(北师P217—P219)5、罗马帝国————(北师P217—P231)6、古代罗马文化————(北师P231—P236)七、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1、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北师 P225、P226-227)2、民族大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北师P227—231)相关参考书:《世界中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孔祥民主编《世界史古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吴于廑,齐世荣编3、拜占庭帝国————(北师P69—70)八、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1、伊斯兰教的兴起————(北师P92—93)2、阿拉伯帝国————(北师P94—98)3、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北师P98—100)九、欧洲基督教文明1、法兰克王国————(北师P7—9)2、西欧封建制度————(北师P7—9、P160)3、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北师P65—68)4、西欧封建国家的建立————(北师P15—17、P33—37、P41—43、P51—53)5、商业经济和城市的兴起————(北师P18—27)6、十字军东征————(北师P27—32)7、西欧各国的发展与相互关系————(此专题无具体说法,可从北师版第一、二、三章概括)十、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1、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北师P70—71)2、斯拉夫人以及俄罗斯的早期历史————(北师P71—81)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北师P100—103)4、中古印度:从笈多王朝到莫卧尔帝国————(北师P130—138)5、日本封建国家和古代文化————(北师P120—129)十一、古代美洲文明————(北师P148—149简略,可参见高教出版社齐世荣版)1、古代中美洲文明2、印加文明第四章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参考书:《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宗绪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卷)(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吴于廑,齐世荣编一、16世纪的欧洲1、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北师P5—P6)2、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北师P3—P5)3、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北师版过于简略参看高教出版社齐世荣版)4、宗教改革————(北师P6—P8)二、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师P37—P46)2、殖民扩张及其后果————(北师P84—P88)3、工业革命————(北师P123—P139)4、美国独立战争————(北师P98—P104)5、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北师P49—P83)6、欧洲1848年革命(184—P5191)8、俄国农奴制改革————(北师P178—P184)9、日本明治维新————(北师P191—P200)10、德意志的统一————(北师P170—P175)11、19世界后半期英、美、法、德、日等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政策————(北师P276—P321)1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北师P259—P262)13、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北师P267—P272)14、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北师P322—P331)三、工人文化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北师P228—P5233)2、第一国际————(北师P233—P240)3、巴黎公社————(北师P240—P247)4、第二国际————(北师P343—P349)四、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以下三个问题可从北师P104—P110、P114—P120、P247—P256、P349—P365中归纳概括)1、殖民入侵前的亚非拉国家2、19世纪初拉丁美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3、19世纪中后期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五、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北师版过于简略参看高教出版社齐世荣版)1、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2、近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六、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维也纳会议与欧洲国际体系————(北师P88—P91)2、列强矛盾与欧洲的均势————(北师版过于简略参看高教出版社齐世荣版)相关参考书:《世界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建华主编《世界当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段炳麟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卷)(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吴于廑,齐世荣编3、第一次世界大战————(北师《世界现代史》P4—P14)七、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二月革命————(北师《世界现代史》P33—P35)2、十月革命————(北师《世界现代史》P35—P40)3、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北师《世界现代史》P40—P44)八、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北师《世界现代史》P14—P27)1、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2、国际联盟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1、“战时共产主义”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北师《世界现代史》P47—P50)2、德国十一月革命————(北师《世界现代史》P66—P69)3、匈牙利革命————(北师《世界现代史》P73—P75)4、共产国际————(北师《世界现代史》P45—P48)5、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北师《世界现代史》P136—P143)6、土尔其的凯末尔主义与改革————(北师《世界现代史》P126—P130)7、卡德纳斯改革————(北师《世界现代史》P133—P135)8、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北师版过于简略参看高教出版社齐世荣版)9、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北师版过于简略参看高教出版社齐世荣版)10、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北师《世界现代史》P95—P98、P100—P106)11、德日法西斯的崛起————(北师《世界现代史》P72—P73、P80—P82、P93—P94、P110—P123)1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斯大林模式”————(北师《世界现代史》P52—P58)十、第二次世界大战1、大战前夕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北师《世界现代史》P150—P178)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北师《世界现代史》P182—P183)3、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北师P192—P193)4、第二次大战中的转折性战役————(北师《世界现代史》P8193—P198)5、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北师《世界现代史》P200—P210)十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1、雅尔塔体系与联合国的建立————(北师《世界现代史》P234—P241)2、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北师《世界现代史》P252—P259)3、殖民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北师《世界当代史》P188—P222、P234—P241)十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当代科技革命————(北师《世界当代史》P1—P14)2、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北师《世界当代史》P15—P22)3、美国的内政与外交————北师《世界当代史》P152—P161、P241—P252、P315—P325、P392—P3934、西欧主要国家的内政与外交————(北师《世界当代史》P173—P187、P228—P232)P329—P337)5、战后的日本————(北师《世界当代史》P161—P173、P232—P234、P337—P344)6、西欧的一体化进程————(北师《世界当代史》P183—P187、P231、P325—P337)十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1、赫鲁晓夫的改革————(北师《世界当代史》P255—P264)2、苏南冲突————(北师《世界现代史》P341—P342)3、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东欧国家————(北师《世界当代史》P253—P299)4、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北师《世界当代史》P108—P110、P223—P227、P241—P252)5、戈尔巴乔夫改革————(北师《世界当代史》P294—P297)6、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北师《世界当代史》P284—P290、P291—P3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4 年版。下载
文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下载
献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 返回
专1
《中国政治制度史》,白钢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年 下载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三联书店,2001 年 下载
▲ 返回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1998 年版 。下载
3
部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9、1996 年版 下载
1
1 1
说明:本书目包括两类图书 一、北大图书馆较易借阅的一般通史和断代史教材; 二、部分重要的专题学术专著。
1
《中国史纲要》(修订本),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下载
教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下载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下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 下载
《殷商史》,胡厚宣 胡振宇,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下载
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下载
《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下载
《中古文学史论》,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 下载
《〈中国史研究〉文稿技术规范》下载
工
《中国学术期刊论文写作规范》下载
具
《出版物标点符号规范用法》 下载
书 《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手册》下载
1
1
1
4
《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 1986 年版 下载
《文史考古论丛》,陈直,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 下载
《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下载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下载
魏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 1954 年版 下载
▲ 返回
考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下载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文明》,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书
阅
《历史研究》
读
《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动态》
杂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
志
《新史学》(台)
《汉学研 究通讯》 (台 )
1
▲ 返回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下载
部 《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下载
分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 1993 年版 下载
《拓跋史探》,田余庆,三联书店 2003 年版 下载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下载
材 《中国古代史读本》上下册,陈苏镇、张帆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 返回
《中国古代史(上)》课件 PDF 电子书 下载
通
1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 1994 年版 下载
史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下载
参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 下载
秦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 1994 年版 下载
部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 1992 年版 下载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下载
分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下载
▲ 返回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下载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 1965 年版 下载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 1995 年版 下载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 1999 年版 下载
秦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下载 2
▲ 返回
《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汉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下载
部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 年版 下载
分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 1995 年版 下载
《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下载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下载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高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下载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 1954 年版 下载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下载
《汉代思想史》,金春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下载
《汉代政治与春秋学》,陈苏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年版 下载
《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 下载
索
《秦汉史研究概要》,周天游,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 下载
▲ 返回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 1982 年版。 下载
引 《魏晋南 北朝研究论文书 目引得》 (1912-1969),邝利安 编,台湾中华书 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 1999 年版 下载
《二十等爵制》,西嶋定生,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2 年版 下载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中华书局 1991 年版 下载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中国思想史》第一、二、三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 2 下载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下载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 2002 年 下载
分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阎步克,三联书店 2009 年
《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 1984 年版 下载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严耕望,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90 年版
晋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下载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下载
南
《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 1955 年版 下载
北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 1959 年版 下载
朝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