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1--浙教版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急救措施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急救措施 在化学实验室中,使用化学药品与试剂种类繁多,并且许多化学药品易燃、易爆、有毒或有腐蚀性。许多检验工作要在具有危险性的条件下进行(如高温、超低温、高压、真空或辐射等),需要使用特殊设备。因此,化学实验室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一旦发生事故,即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不但需要有非常强烈的安全意识,还必须熟练掌握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和急救知识。 化学实验室常见的事故:火灾、爆炸、中毒、机电及玻璃割伤、化学药品腐蚀伤害。 1 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 1.1 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实验室中需要经常使用易燃、易爆以及强氧化型的试剂、气体等,同时经常需要进行加热、灼烧、蒸馏等实验操作,随时存在着火、爆炸的可能。 a)控制易燃、易爆物质的使用。在满足实验、研究的条件下,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危险品。特别是在选择有机溶剂时,尽量选用火灾、爆炸危险性低的替代品。 b)加强容器设备的密闭性,不能用开口或破损容器盛装易燃物质,容积较大而没有保护装置的玻璃容器不能贮存易燃液体,不耐压的容器不能充装压缩气体和加压气体。 c)通风后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一般会少于或等于爆炸下限

的四分之一,因此要加强通风。 d)不能用带有磨口塞的玻璃瓶盛装爆炸性物质;盛装化学危险品的容器必须清洗干净,以免与其他异物发生反应;使用惰性气体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是防止爆炸的基本原理,使用干燥爆炸性物质,应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e)加强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①化学危险品必须贮存在专用仓库,应根据其危险性与物性分类存放,不能混存。②易燃易爆的实验操作要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人员需穿戴相应的防护器具。实验完毕及时销毁残存的易燃易爆物,并按规定处理三废。③实验室废液不能随便倾倒与互混,有机溶剂会随水流而挥发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f)消除点火源。 ①尽量不使用明火对易燃液体加热,可采用加热水蒸气、密封电炉或其他加热设备。 ②易燃物不得存放在火焰、电加热器或其他热源附近。工作完毕,立即关闭所有热源。 ③避免摩擦或冲击。 ④防止电器火花。 ⑤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⑥实验室用的电热板、电炉、烘箱等放在木质台面上时必须用耐火材料衬垫。 g) 采取正确灭火方法。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坏形成燃烧的3个

化学实验中的气压变化教学设计

化学实验中的气压变化教学设计 【设计背景】: 平时我们复习实验时无“实验”,只是对教材实验逐一讲解,同时进行较多的实验专项习题训练,导致学生只会背诵实验、害怕实验,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为体现新课程理念,使三维目标整体达成,提高复习课效率,针对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情,我设计了“化学实验中的气压变化”这一实验专题复习课,尝试通过教师的引导,唤醒学生以已有的气体压强有关知识为主线归纳、探究、创新和运用,来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气压变化导致的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影响气压变化的三种因素 2、通过以气压变化为主线初步学习运用归纳、比较、分类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渐形成勤于思考的科学品质。 【重点】 影响气压变化的三种因素:温度、生成气体、消耗气体及原因 【难点】 描述气压变化引起的现象 【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探究活动,在教法上主要采取教师引导与学生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论,让学生亲身体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的过程,将好奇转变为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一、成功之处: 1. 平等交流,主动学习 和学生平等的交流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气球胀大、软瓶变瘪、U 型管内液面变化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整节课学生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学习主动性很强。 2. 精心设计,有效达成 本节课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以气压变化为主线,归纳出影响气压变化的三种因素,学生添枝散叶整理出引起升温、降温、气体增多、气体减少的具体实例。并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体会了气压变化引起液体和固体向压强减小的方向运动。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能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三维目标有效达成。 3、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评活动。 H 2 O 2、CO 2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 一. 教学内容: 化学实验 二. 教学过程: 一氧化碳、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比较 CO还原氧化铜C还原氧化铜 实 验 装 置 实验现象(1)黑色固体逐渐变红。 (2)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1)黑色固体逐渐红热,且逐渐减少。 (2)有红色物质生成。 (3)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 成。 CO还原氧化铜C还原氧化铜 实验要点右边连接吸收并检验 CO 2的洗气瓶,点燃尾气, 防止CO污染空气。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为检验氧化产物,可连接检验装置。 (3)反应需高温,酒精灯火焰上加网罩 以集中火力提高温度或用酒精喷灯。 操作顺序反应前需检验气体的纯度,还原过程分为四步: 一通气体,二点灯,三撤灯,四停止通气体。 实验完毕,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确定

可能的组合方式组合的类型 反应物的状态 ①固态⑤ ②液态 反应条件 ③加热(催化剂) ④不加热(催化剂)⑥(1)固——固不加热型(2)固——固加热型(3)液——液不加热型(4)液——液加热型(5)固——液不加热型(6)固——液加热型 (二)气体收集装置的类型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装置 满足条件(1)不溶于水 (2)不与水反应 (1)密度比空气大(相对 分子质量大于29) (2)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 应 (1)密度比空气小(相对 分子质量小于29) (2)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 应 研究案例可用哪些方法检验二氧化碳 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可根据其他待鉴别的物质的性质选用以下方法: (1)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在初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视为二氧化碳)。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色;(用于区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3)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用于区别二氧化碳和空气、氧气) 方法(2)不能用来区别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因为氯化氢气体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方法(3)不能用于区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因为氮气也不支持燃烧。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通常使用澄清石灰水。如果检验某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是否生成二氧化碳,可在一只洁净的小烧杯里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使其中内壁均匀湿润,把多余的石灰水倒掉后倒扣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 是否变浑浊。由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才能证明

核心素养提升11压强差原理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1压强差原理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科学探核心素养提升○ 究与创新意识] 素养说明: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中涉及气压变化有关的试题类型不断出现,这类考题综合性较强,对同学们的能力要求较高。尽管气压变化的情况无非增大和减小两类,但引起气压变化的因素可谓众多,对同学们的能力要求也较高,为让同学们对此类考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提高解题能力,现就考查气压变化的几种情况分类说明。 1.考题印证 图一(广东卷) 图二(四川卷) 图二中B瓶为安全瓶,由于B中导管较短,不致于使液体进入A;另外起到对气压缓冲的作用。 图三(山东卷)

图三导管a起到平衡压强作用,以便使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下。装置B长颈漏斗起到缓冲作用,装置D可防倒吸。 2. 原理应用 (1)通过压强的变化,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防止压强减小,出现倒吸现象 (3)通过增大或减小压强,产生喷泉 (4)消除压强差,以防产生堵塞现象 [题型专练] 1.下列装置中不能用来防堵塞的是() 解析A装置中的橡皮管是对气体发生装置的一微小改进,这一改进的优点就是平衡烧瓶和分液漏斗内的气压,便于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下,可以起到防止堵塞的作用;C装置中将B和C管连通,其原理与A同,也能防堵塞;B装置中有一根导气管通大气,当气体产生速率过快而气压增大,或导气管堵塞而气压增大时,均可将瓶内的液体压入导气管而使液面上升,甚至冲出以平衡气压,防止堵塞。 答案 D 2.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的是()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在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解析H2难溶于NaOH溶液,不能使烧瓶内外形成较大压强差,故不能引发喷泉。 答案 B 3.如图:装置A、B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其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谈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浅谈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一.重视化学实验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意义 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只要熟悉操作规则, 了解反应 规律,危险也能变为安全。反之,在实验过程中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甚至严重致残造成终生不幸。所以,对于实验室的安全问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下面例举几种易引起安全问题的因素: 1.违反操作规定 在配制硫酸溶液时,如果按照酸入水,沿内壁,慢慢搅拌的方法来配,就很 安全,反之,水遇浓酸放出大量的热,局部温度过高,使得酸液飞溅,有喷出伤人的危险。 2.用药过量发生事故 有一些实验反应虽然剧烈, 但试剂量小并无危险; 如果严格按规定, 用药量 稍大便会发生危险。 如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 反应很剧烈, 若按要求用量药匙装 少量的药品,点燃,现象不但明显,也不会发生危险。但如果用量过多,就可能爆炸,造成事故。 3.药品混入杂质 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 如果错把木炭粉当作二氧 化锰加入试管与氯酸钾混合, 使得药品中混入了杂质, 加热后导致试管炸裂, 造 成了事故。因此,在取药品时,我们要认真辨清药物,不得马马虎虎。 4.使用丢失标签未经鉴定的试剂发生事故 在配制溶液时错把硫酸当盐酸使用, 造成伤害事故。 凡失落标签的试剂一定 要检验确定后再使用,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5.实验室空气不流通 在接触氯气、 硫化氢、 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时,或可燃性气 体,如氢气、乙烯、乙炔等时,如果实验室空气不流通,有毒、易燃气体逸散到 空气中越积越多, 达到一定浓度, 会引起实验者中毒或其他意外事故。 因此实验 室应安置通风橱、换气扇等通风设施,必须做到实验室空气流通。 二.化学实验中预防安全问题的措施 1.消防安全知识 正确识别化学物品的性质, 不轻易使用水来灭火, 虽然水能克火, 水在灭火 中应用范围最广, 因为水具有很大的冷却能力, 它能使着火点的温度降低, 破坏 继续燃烧的条件, 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但水不是万能的, 有时处理不当反而会 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害,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化学物品的理化性质,知彼知已,方能百战百胜。如碱金属、氢化钾、氢化钠、电石和锌粉等,当遇水后即发生剧 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极易引起爆炸;汽油、乙醚、丙酮和苯等有机溶剂,这些物质比水轻,着火时若用水灭火,它们会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造成火势蔓延扩大;火灾现场存放有浓强酸时,水遇浓酸 放出大量的热,使得酸液飞溅,有喷伤人的危险;有毒化学物品,禁止使用泡沫 灭火器灭火,锑粉、铍粉、 金属铊等不得用水灭;高压电气装置火灾时,在没 有良好的接地, 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不能用水扑救,这是因为一般的水 都具有导电性能, 电流可通过水流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精密化学仪器设备,

专题六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

金盏学校教学方案 学科: 年级:教师:日期:年月日编号 学习过程 课 题 专题六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 课 前 练 习 A B C 1、A实验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生成,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时,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 集气瓶中,约占的1/5体积。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红磷燃烧,_______氧气,生成______体,瓶内气体______,瓶内气压_____于外界气压,大气压将水压入瓶中。。 实验结论是: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 实验中磷的量应为量,目的是 (2)实验完毕后,发现某同学所实验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你认为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是①装置,②红磷,③(3)通过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的目的是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小结:A、B实验的共同原理是:容器内的气体量_______,压强______。 3、C实验表明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手握时,___________________,手离开冷却后,导管中出现_________。实验的原理是气体受热膨胀,压强______, 课堂练习根据所给的药品和仪器,想办法让密闭容器中的气球变鼓。至少想出两种办法; (一)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并使瓶外气球变大 (二)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使瓶内气球变大设计实验方案 (三)想办法:让瓶外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气球恢复原状 设计方案 步骤 所选药品: 原理是: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引起气压改变的两个要素 2、学会分析压强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描述气压改变所引起的一系列实验现象. 3、通过动手实验,体会化学反应中产生压强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word完整版)人教版初三化学实验题精选

初三化学实验题精选 1.按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在A、B、C、D处发生了化学反应。 请你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A B C D [分析]:锌跟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氢气充满反应装置,再点燃酒精灯,防止因混有空气而 引起爆炸。氧化铜跟氢气反应生成光亮的紫红色的铜和水蒸气,水蒸气随着没有反应完的氢气 经过盛有干燥剂的干燥管被吸收了,再点燃C、D处的氢气,纯净的氢气分别在空气和氯气中安 静地燃烧起来。 [解答]: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 A 锌粒表面上有气泡产生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 B 黑色的粉末变成光亮的紫红色粉末, 同时在远离酒精灯火焰处玻璃管内 壁有水珠 置换反应 C 呈苍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有刺 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在瓶口形成白 雾,同时集气瓶内黄绿色褪去 化合反应 D 呈淡蓝色火焰,放热,使小烧杯发热, 小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化合反应 2.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套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

A.B.C.D. (1)所用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用C装置,测定出来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会___________(偏高或偏低) (3)测量数据用m1、m2、m3、m4表示如下: 仪器名称实验前实验后 氧化铜和玻璃管m1m3 氯化钙和U形管m2m4 则在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 (4)如果在停止加热的同时,就停止了通入氢气,并拆开装置,则测定结果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偏高或偏低) [分析]:本实验是测定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和铜测出氧化铜中的氧和生成水的质量,便可计算出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首先制取氢气,为了防止生成的氢气中带有水蒸气,再将氢气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其中的水蒸气,将干燥的氢气通过受热的氧化铜,使氧化铜跟氢气反应生成的水再被盛有固体氯化钙的U形管在较低温条件下吸收,所以实验仪器的连接顺序应为B、C、A、D。生成的氢气如果不用C装置干燥,测出的水的质量即m4-m2的值偏高,这样测定出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会偏高,因在生成的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来自氧化铜中的氧元素质量,即m1-m3,这样便可知水中氢元素的 质量,即(m4-m2)-(m1-m3)所以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如果 在停止加热的同时,就停通入氢气,并拆开实验装置,其后果是使热的铜重新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生成氧化铜,这样测出的m3数值偏高,因而m1-m3的值偏低,使(m4-m2)-(m1-m3)的值偏 高,导致偏高,即此时会使水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偏高。 [解答]: (1)B、C、A、D (2)干燥氢气,偏高

初中化学与气压变化有关的化学考题分类解析(二) 学法指导

初中化学与气压变化有关的化学考题分类解析(二) 二、气压增大类 (一)升温 例6. 如图所示的装置,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让水滴入锥形瓶中可以看到锥形瓶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同时U形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地搅动。 解析:此题通过水滴入浓硫酸中的实验现象,强调了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考查了同学们分析实验现象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滴入后会浮在浓硫酸上面,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会出现水立即沸腾的现象。瓶内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变大,所以又会出现U形管内液面甲处下降乙处上升的现象。 答案:水浮在硫酸上面水立即沸腾,硫酸液滴飞溅甲处水面下降,乙处水面上升 (二)有气体生成 例7. 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的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解析:根据题意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接触后迅速放出氧气,使瓶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气压),所以充气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气球在外,则被吹起胀大。 答案:D (三)特殊构造的装置 例8. 已知在相同温度下,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分子的相对

分子质量越大,则其运动速度越小,图中容器A是一种特制的有底的素烧瓷筒,它的壁可以通过氢气分子。实验开始时,A中和烧杯中都充满空气。当向烧杯中持续通入氢气时,导管B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给信息“相同温度下,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小”,空气中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得多,所以没有氢气分子运动速度快,当烧杯中充满氢气并不断通入氢气时,氢气分子不断通过瓷筒,再经过导管进入广口瓶里,一定时间内进入A的氢气分子数目比从A中逸出的空气中各气体成分分子数目多,这样A和瓶中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所以会把瓶内的水挤压出来。 答案:有水喷出氢气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运动速度快,一定时间内进入A 的氢气分子数目比从A逸出的空气中各气体成分的分子多,使A和瓶内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故有水从B中喷出 三、综合考查 例9.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使气球膨胀或缩小。 装置说明:一个容积较大的广口瓶,瓶塞上装有分液漏斗A、B和玻璃导管,控制漏斗上的活塞开关可以随时滴加溶液,导管伸入瓶内的部分与一个小气球紧密连接,导管另一端与空气相通。 (1)装置的气密性是本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关闭A、B的活塞,将广口瓶浸没在冰水中(室内温度为25°),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 (2)让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先向广口瓶中滴加A中的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膨胀;再向广口瓶中滴加B中的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又缩小,如此重复操作,气球可以反复膨胀和缩小。则: 分液漏斗A中可能是__________溶液;分液漏斗B中可能是_________溶液。 写出上述有关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气球为载体,通过气球的膨胀和缩小来说明瓶内气压的变小和变大。将气压的两种变化与气密性的检验,酸、碱、盐、氧化物间的相互反应同题考查,综合性更强。且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是一道新颖的好题。

化学实验室安全手册

化学实验室安全手册 1.实验过程中的人身保护 2.实验室用电安全化学危险品的使用安全 3.化学废液、废物的处理方法 4.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 5.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 6.实验室消防安全 7.实验室其它方面的安全 8.紧急应变程序 附录:河南师范大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办法(暂行) 1、实验过程的人身保护 何人不得在实验室穿拖鞋,实验过程中长发应当束起。 2、实验室用电安全 害: 电击会导致伤害,甚至死亡; 3、化学危险品的使用安全 4、化学废液、废物的处理方法 过期的、不知名的固体化学药品也要妥善保存,交由学校统一处理;严格遵守《河南师范大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办法(暂行)》处理废液。5、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 6、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 每种气瓶都要有专用的减压阀,氧气和可燃气体的减压阀不能互用;瓶阀或减压阀泄露时不得继续使用; a.将房门关闭,尽快到容易获救的地方; b.坐在窗口旁呼吸新鲜空气; c.向窗外设法求救,但不可试图从窗门跳下求生。 8、实验室其他方面的安全 9、紧急应变程序 附录: 河南师范大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办法(试行)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main1330\displayinfo.htm发布时间:2014-11-26 为规范和加强我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防止实验室废弃物污染校园环境、危害公共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实行学校、院系二级单位共同管理。 第二条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是学校实验室废弃物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全校各单位教学、科研、生产所产生的各类实验废弃物分类贮存进行监督管理,配合环保部门对危险化学品废物进行集中处理,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处理次数。 第三条产生实验室废弃物的院、系由单位安全负责人负责此项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危险化学品废物的处理工作,同时负责组织本单位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收集、存放场地和相应设施,以及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存放和处理。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化学必修1实验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P5实验1-1】 实验仪器:玻璃棒、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 实验药品:粗盐、蒸馏水 过滤实验注意事项: 1、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漏斗中沉淀洗涤方法: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淹没沉淀, 待蒸馏水自然流出,重复2—3次。 蒸发实验注意事项: 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3、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 5、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 补充: 检验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与试管中,加入某种试剂,出现某种现象,则证明洗涤干净 【P6 实验1-2】SO 42-的检验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托盘天平 注意事项:加入稀盐酸可以排除CO 3、SO 3、Ag 的干扰,不能用稀硝酸代替稀盐酸 涉及反应:排除干扰离子的反应: 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

【P7思考与交流】 杂质加入试剂化学方程式 硫酸盐氯化钡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MgCl2氢氧化钠MgCl2 + 2NaOH = Mg(OH)2↓+ 2NaCl CaCl2碳酸钠CaCl2 + Na2CO3 =CaCO3↓ + 2NaCl 注意事项:1、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 2、加入试剂顺序要求碳酸钠在氯化钡后加入,盐酸要在过滤后加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3、最后过滤后得的滤液经过蒸发结晶可以得到较纯的NaCl 补充:1、KNO3中混有氯化钠除氯化钠的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氯化钠中混有KNO3除KNO3的方法: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P8实验1-3】检验Cl-、蒸馏(用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 实验现象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 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3溶液 ——检验Cl-的实验 加硝酸银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2.在100mL烧瓶中加入1/3体积的 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 片),连接好蒸馏装置,向冷凝管 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 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 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升高至100℃后沸腾。在锥 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3.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 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 AgNO3溶液 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蒸馏水中无沉淀生成

中学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科学基地,贮存有贵重的仪器和化学危险药品。为防止损失和产生事故,必须做好防盗、防火、防水、防毒和安全用电等工作。 一、防盗 1.加强防卫,经常检查,堵塞漏洞。 2.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室无人时随即关好门窗。 3.实验室不会客,不住宿,未经领导同意,绝参观。 4.办公室不得存放私人贵重物品。发生盗窃案件时,保护好现场,及时向领导、治安部门报告。 二、防火、防爆 1.实验室备有防火设备:灭火机、砂箱等。严禁在实验室生火取暖。 2.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要妥善分开保管,应按药品的性能,分别做好贮藏工作,注意安全。 3.做化学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谨防失火、爆炸等事故发生。 三、防水 1.实验室的上、下水道必须保持通畅,实验楼要有自来水总闸,生物、化学实验室设置分闸,总闸由值班人员负责启闭,分闸由有关管理人员负责启闭。 2.冬季做好水管的保暖和放空工作,要防止水管受冻爆裂酿成水患。 四、防毒 1.实验室藏有有毒物质,实验中会产生毒气、毒液,因此必须做好防毒工作。有毒物质应妥善保管和贮藏,实验后的有毒残液要妥善处理。 2.建立危险品专用仓库,凡易燃、有毒氧化剂、腐蚀剂等危险性药品要设专柜单独存放。 3.化学危险品在入库前要验收登记,入库后要定期检查,严格管理,做到“五双管理”即双人管理、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人记帐、双人把锁。

4.实验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制作有毒气体要在通风橱进行,学生实验室装有排风扇,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5.学生实验桌上备有废液瓶,化学实验室备有废液缸,实验室附近有废液处理池,防止有毒物质蔓延,影响人畜。 五、安全用电 1.实验室供电线路安装布局要合理、科学、方便,大楼有电源总闸,分层设分闸,并备有触电保安器。 2.总闸由每天的值日人员控制,分闸由各室的管理人员控制,每天上下班检查启闭情况。 3.学生用电源总闸设在讲台附近,由任课教师负责控制供停。 4.实验室电路及用电设备要定期检修,保证安全,决不“带病”工作。如有电器失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用沙子或灭火器扑灭。在未切断电源前,切忌用水或泡沫灭火机灭火。 5.如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进行人工呼吸,急送医院救治。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化学实验中的压强变化

化学实验中的压强变化 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张涛 【设计背景】: 本课题的内容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化学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中的科学探究的知识范畴。本课题涉及的实验探究的原理分析及利用,是初中化学和物理知识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中考命题中的一个重要的考点。为体现新课程理念,使三维目标整体达成,提高复习课效率,针对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情,我设计了“化学实验中的气压变化”这一实验专题复习课。尝试通过教师的引导,以趣味实验引入,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找出影响压强的因素。再从学生熟悉的书本上的实验以及典型实验出发,从简单到复杂过渡,理解实验原理,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是这个课题的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将继续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练习巩固解题思路和方法。 【学生情况分析】: 1、会检查简单装置气密性,知道典型物质及其性质,能说出教材中经典气压实验的原理、现象 2、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但系统考虑问题的能力尚不完备。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课本上的重点实验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扩大视野,同时也为解决综合题做好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气压变化导致的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影响气压变化的三种因素 2、掌握气压变化对于实验现象的影响 3、知道气压变化在化学问题上应用的方面,并能运用压强原理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典型试验的复习,理解影响压强的三个要素,初步学会多角度分析化学实验。 2、以气压变化因素分析为主线,初步学习运用归纳、比较、分类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正确的解题思维方式和方法,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应用和提高。 【重点】理解影响压强的因素,形成解决气压题目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化学实验中的气压变化教学设计

化学实验中的气压变化 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化学实验中的气压变化教学设计 【设计背景】: 平时我们复习实验时无“实验”,只是对教材实验逐一讲解,同时进行较多的实验专项习题训练,导致学生只会背诵实验、害怕实验,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为体现新课程理念,使三维目标整体达成,提高复习课效率,针对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情,我设计了“化学实验中的气压变化”这一实验专题复习课,尝试通过教师的引导,唤醒学生以已有的气体压强有关知识为主线归纳、探究、创新和运用,来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气压变化导致的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影响气压变化的三种因素 2、通过以气压变化为主线初步学习运用归纳、比较、分类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渐形成勤于思考的科学品质。 【重点】 影响气压变化的三种因素:温度、生成气体、消耗气体及原因 【难点】 描述气压变化引起的现象 【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探究活动,在教法上主要采取教师引导与学生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论,让学生亲身体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的过程,将好奇转变为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一、成功之处: 1. 平等交流,主动学习 和学生平等的交流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气球胀大、软瓶变瘪、U 型管内液面变化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整节课学生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学习主动性很强。 2. 精心设计,有效达成 本节课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以气压变化为主线,归纳出影响气压变化的三种因素,学生添枝散叶整理出引起升温、降温、气体增多、气体减少的具体实例。并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体会了气压变化引起液体和固体向压强减小的方向运动。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能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三维目标有效达成。 3、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评活动。 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记录、讨论、交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 H O 2、 CO 2

化学实验室学生安全须知

化学实验实训室学生安全须知 一、为确保学生在化学实验室实验时的安全,特制定学生实验实训安全须知 二、一切能产生有毒或恶臭气体的实验都在通风橱内或室外进行。 三、药品试剂使用完毕应随手盖上瓶盖。对于有毒、有腐蚀性药品及试剂使用时应十分小心,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药品及试剂,尽量降低化学药品对水道及空气的污染。严格防止化学药品对肌肤、衣物、试验台和地面的腐蚀。 四、谨慎处理易燃烧和剧毒的物质,易燃品的实验应在离火源较远处进行。 五、稀释浓酸(特别是硫酸)时,应将酸缓缓注入水中,切勿将水注入酸内。 六、试管加热时,管口不要对准自己或他人 七、打开氨水、过氧化氢药品的瓶塞时,小心气体骤然冲出。 八、使用洗液(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时,要防止液滴溅到皮肤或衣服上。 九、使用吸管、刻度吸管或移液管时,严禁用口直接吸取洗液或溶液。 十、切断玻璃管或将玻璃管向橡皮塞孔内插入时,小心玻璃管破裂折断划破手指。 十一、利用酒精灯或电炉加热时,器皿外壁应干燥,操作者应守护在旁至加热完毕,及时切断电炉电源。 十二、进行仪器操作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在使用过程中遇仪器突然发生故障或其他异常状况,应马上报告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安排修理。实验学生未经许可一律不得擅自拆卸装置、仪器、电器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十三、实验室常见紧急状况的处理: 1、酸灼伤时,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后,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或氨、肥皂水)溶液涂搽;碱灼伤时,用水冲洗后,用2%酸溶液涂搽。 2、当酸液溅入眼内时,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用2%碳酸钠淋洗。当碱液溅入眼内时,用饱和硼酸水溶液处理后再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3、如遇烫伤未破皮,可采用大量自来水。洗伤时,用饱和碳酸钠涂搽或用碳酸钠粉调成糊状敷于伤处,如伤口已破,可涂伤紫药水。 4、如遇触电事故,应首先切断电源(注意绝缘操作)。 5、如遇酒精、苯、乙醚等易燃起火,应立刻用沙土或湿布等扑灭,如火势较大,可用灭火器,如火源危及通电线路应首先切断电源,在予灭火,如因钾、钠等起火应用沙土灭火,严禁用水灭火。 6、在实验过程中,不论遇到哪种事故发生,均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并迅速通知校医务室。 十四、学生实验结束时,应检查门窗、水电开关、拔下烘箱、电炉等用电插头,务必切断所有电源,并经实验室老师复查通过后,才得离开实验室。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九年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 实验目的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 一、实验器材、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 (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检查仪器、药品。 2. 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 3. 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放在桌面上。 4. 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 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 6. 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7.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装置图无

疑问讨论 评语 好 教师签名:

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九年级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实验目的正确地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 实验器材、药品大试管(Ф32mm×200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 检查仪器、药品。 2. 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3. 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 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要求装配好气体发生装置。 5. 在水槽中用烧杯向集气瓶中注满水,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6. 拆除装置,整理复位。 2H 2O 2 2H 2O+O 2↑ 2KClO 3 MnO 2 △ 2KCl+3O 2↑ 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 可以用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图 MnO 2

压强原理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

压强原理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交大附中 张烁 【教学背景】 在液体封闭的实验装置中,当气体的温度、体积或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时,装置内气体的压强必然随之改变,使装置内液面承受的气压(P 内压)与外液面承受的气压(P 外压)产生压差ΔP ,液封装置内、外液面的压差将引发一系列的实验现象。纵观近10多年来的高考化学,压强原理在化学实验中可说是一个屡考屡新的热点内容,考核包含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学生在应对这类考题时往往就题论题,不能灵活运用压强原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本课的设计思想就是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原则——压强原理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在哪些实验中应用到压强原理;学会利用已学实验原理,解决相关变形装置中出现的问题;注意化学实验题中文字表达的严密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问题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利用已学实验原理,解决相关变形装置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过程】

A C F G

装置制取气体

1、在没有现成的H2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下图中的部分仪器,装置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H2气体发生装置。(仪器用品可选用多次) (玻璃纤维棉,一般不与酸碱反应)(橡胶管)(单孔塞)(止水夹) 2、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Na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I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 ___。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__。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I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 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 ____。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压强原理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pV=nRT 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二、液体的转移 三、设计实验装置

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

实验专题复习——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姓名:评价:班级: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知道引起气压变化的常见的原因 2、通过复习,学会应用气压变化的常见原因解决有关的问题 活动方案: 活动一:讨论: (1)、怎么样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2)、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是什么? (3)、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总结:引起气压变化的原因之一:的改变会引起气压的改变 知识整理: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 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有 放热的化学反应有: (中和反应) 活动二: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现将下图中的滴管中的水挤入烧杯中,然后打开止水NH3夹,你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 NH 3水 现象: 总结:引起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总结:引起气压变化的原因之二是:气体的与气压变化有关系 知识整理:能够溶于水或者能够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有。 活动三:讨论 1、待红磷燃烧完毕,广口瓶完全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会看到什么现象? 2、待木炭然后完毕,广口瓶完全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你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

4 / 1 、观察下图3 (1 )上图中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推入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中的气压。鸡蛋会被锥形瓶内。 总结:引起气压变化的原因之三是:。 4、活动气球 (1)试管中放有稀盐酸,要使气球膨胀,可以加入的物质有: (2)M为碳酸钠溶液,N为稀盐酸溶液,推动活塞,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中的气压。鸡蛋会被锥形瓶。 总结:引起气压变化的原因之四是:。 试一试: 1、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 A与固体B能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在试管②中的导管口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考纲要求: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化学实验安全须做到以下“十防”: 1.防爆炸。 ①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C2H4、C2H2等)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点燃时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这些气体前均须检验纯度,进行这些气体实验时应保持实验室空气流通; ②H2还原CuO,CO还原Fe2O3等实验,在加热之前应先通气,将实验装置内的空气排出后再加热,防止与装置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③活泼金属与水或酸反应要注意用量不能过大; ④银氨溶液应现配现用,并且配制时氨水不能过量。 2.防仪器炸裂。 ①给烧瓶、烧杯等加热时要垫石棉网;在试管中加热固体时(如制氧气、制氨气、制甲烷、氢气还原氧化铜等),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②在集气瓶中点燃金属时,瓶中要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③玻璃仪器加热前外壁要干燥,在加热过程中不能逐及焰芯; ④热仪器不能立即用水刷洗。 3.防液体飞溅。 ①浓硫酸与水、浓硝酸、乙醇等混合时,应将浓硫酸小心沿容器壁慢慢加入另一液体中,边加边振荡。而不能将液体注入浓硫酸中,更不要将浓硫酸与碳酸钠溶液混合; ②加热沸点较低的液体混合物时,要加细瓷片以防暴沸;加热试管中的液体,管口不能对人; ③蒸发溶液要用玻璃棒搅拌。 4.防液体倒吸。 ①氯化氢和氨气等易溶性气体溶于水要连接防倒吸的装置; ②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等实验并用排水法收集后,停止加热前应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③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因装置内气压不稳定,也要防倒吸。 5.防导管堵塞。 ①制气装置若发生导管堵塞,将导致装置内压强增大,液体喷出。因此,制氧气和乙炔时,发生装置的导管口附近要塞一团疏松的棉花,以防导管被固体或浆状物堵塞。(你还见过哪些分堵塞的装置?) 6.防中毒。 ①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 ②不能用嘴品尝药品的味道; ③闻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 ④制备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厨内进行,尾气应用适当试剂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7.防烫伤。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安全意识是未来公民科学素质的组成部分,实验操作的安全性问题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因此,要求学生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具有安全操作知识和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遵循实验操作规范,加强“六防”意识。 一、防爆炸 1.点燃可燃性的气体如:(H2、CO、CH4),采取的措施:点燃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为防止火焰进入装置,有的还要加装防回火装置。(如图1) 2.用可燃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CuO、Fe3O4等,应先通气体,在装置的尾部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若尾部气体纯净,证明内部空气已排尽,方可对装置加热。(如图2) 3.加热高锰酸钾时,若高锰酸钾不纯可能引起爆炸。研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若混有纸屑、木屑等,也会发生爆炸。还有其他一些强氧化性物质和可燃性物质在一起等。所以在实验中,注意强氧化性物质和可燃性物质的隔离。 二、防暴沸 1.加热液液混合物特别是沸点较低的液体混合物,为防液体暴沸在混合物中加入碎瓷片。 2.稀释浓硫酸时,为防液体暴沸应注意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三、防倒吸 1.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注意防倒吸。要注意,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再有多个加热装置的复杂装置中,要注意熄灭酒精灯的顺序。 2.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也要注意防倒吸。常见的防倒吸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四、防污染 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的制取,比如,制硫化氢要在通风橱中进行,有毒物质应处理后再排放。常见的防污染的装置如下:

五、防堵塞 加热固体颗粒时,为防止固体颗粒堵塞导管,常在管口塞一团棉花或石棉绒。如下图3、图4,常见的防堵塞的装置还有: 装置A中压强过大时,长直导管液面会明显上升,从而平衡内外压强。 装置B中橡胶管的作用:使分液漏斗和烧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有利于分液漏斗容易滴入烧瓶中。 六、防失火 可燃性物质遇到明火可能失火,所以可燃性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