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在中部地区的地位与前景
横峰县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横峰县农业发展调研报告横峰县农业发展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横峰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地区,地处鄱阳湖南岸,是江西省农业资源优势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横峰县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了解横峰县农业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
二、调研内容1. 农业基础设施首先,我们考察了横峰县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调研发现,横峰县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薄弱,农田排水排灌能力不足、农村道路状况较差等问题较为突出。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 种植业发展其次,我们调查了横峰县的种植业发展情况。
调研发现,横峰县的主要农作物种植以水稻和蔬菜为主。
水稻种植面积较大,但产品单一且产量不高;蔬菜种植则存在供应不稳定的问题。
同时,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度较低,缺乏创新意识。
为了提高种植业的效益和竞争力,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引导农民积极创新。
3. 养殖业发展再次,我们考察了横峰县的养殖业发展情况。
调研发现,横峰县的养殖业以猪、鸡、鱼为主。
然而,当前面临着疫病防控和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养殖业规模较小,无法形成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经营。
为了发展养殖业,需要加强疫病防控和环境保护措施,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合作,推动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
4. 农村金融支持最后,我们调研了横峰县的农村金融支持情况。
调研发现,横峰县的农村金融服务相对薄弱,农民贷款难度较大,导致农业生产资金短缺。
为了支持农业发展,需要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力度,提供更多的贷款和金融产品,为农民提供便利的金融支持。
三、建议和措施根据以上调研内容,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提高农田排水排灌能力,改善农村道路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条件。
2. 引导农民积极创新,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和推广,鼓励农民转变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
3. 加强养殖业疫病防控和环境保护,鼓励农民参与合作,推动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江西农业在全省整个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江西农业在全省整个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江西以占全国总面积2.5% 的耕地,提供占全国4%的粮食,劳平产粮和人平占有粮在全国均居第四位,每年上调国家商品粮在10亿斤以上,占全国1/10多,而且近年来其它要紧农产品产量在全国的排位前移。
江西是江南重要茶区之一。
全省有22个重点产茶县,茶园面积近55083公顷,产茶2.05万吨。
省内有茶叶精初制工厂1200多家。
“宁红”、“婺绿”、“云雾”名茶誉满海内外,是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
江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
木竹年采伐量分别为231.5万立方米和2523.6万根。
近几年来大力植树造林,已消灭宜林荒山。
近年来,果业得到大进展,已拥有果园面积193566公顷,南丰密桔被誉为“桔中之王”。
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也都方兴未艾,掀起进展热潮。
江西省1998年至2000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日前已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2002年国家将连续加大对江西农业的支持力度,新增专项中央财政投资3010万元,比上年增加13.7%。
据悉,今年国家已投资近2000万元在江西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项目以及秸秆养畜、菜篮子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名优经济林等项目。
江西的农业综合开发范畴由最初的6个地市、21个县,扩大到现在的11个社区市、64个县及4个省属农场,还将新增贵溪、彭泽、章贡、横峰4县区,并复原青原区立项。
“十五”期间江西的农业综合开发将按照比较优势,一县选择一业集中连续开发,使之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
初步构成与江西实际相适应的“三个模式、一个创新”的开发框架。
“三个模式”即在环鄱阳湖地区,大力推广建设“两用”高效农田,进展“三水”(水产、水禽、水生植物)产业;在丘陵山区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进展特色经济作物;在赣抚平原和吉泰盆地等粮食主产区推行稻草畜禽开发模式,建设150万亩优质稻和饲草基地,大力进展肉鹅和肉牛养殖。
“一个创新”即开发机制的创新。
一、江西打活粮食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江西是个产粮省,近年来,尽管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调减了部分种粮面积,但粮食仍旧是江西农业的主导产品。
江西未来产业布局发展趋势
江西未来产业布局发展趋势江西是中国的中部省份,也是国家重要的农业大省。
近年来,江西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着力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随着国家"双循环"发展战略的实施,江西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江西未来产业布局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江西未来产业布局发展趋势1. 资源优势产业的发展:江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未来,江西将继续发展煤炭、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品等资源优势产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绿色开发水平。
2. 新能源产业的兴起: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江西具备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未来将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3.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崛起:江西正在努力培育高端制造业集群,发展航空航天、高铁、电子信息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提高江西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4. 现代农业的发展:江西农业基础雄厚,农产品种类繁多。
未来,江西将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高效农业、智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5.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江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未来,江西将加大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文化创意企业,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6.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江西将积极发展互联网经济,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构建全省的电子商务网络,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二、江西未来产业布局发展的主要挑战1. 知识和技术的匮乏:江西的科技实力相对较弱,知识和技术人才短缺。
在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时,需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 城乡发展差异: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城乡发展不平衡。
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时,需要解决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问题,促进城乡间的协调发展。
内聚外联 联中崛起——江西在中部崛起的空间战略选择
联中崛起——江西在中部崛起的空间战略选择引言中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而江西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代表之一,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战略选择,努力实现联中崛起的目标。
本文将通过分析江西的地理特点、产业结构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探讨江西在中部崛起中的空间战略选择。
一、地理特点的影响江西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其东临闽粤两省,南接广东、福建,西邻湖南,北界河南、湖北。
这种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为江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
江西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腹地,既有着便捷的交通和物流优势,也可获得沿海经济带的溢出效应。
地理位置的优势为江西的空间战略选择提供了有力支持。
江西作为连接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门户,“联中崛起”的战略定位为江西整合资源、引进投资和促进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江西积极参与国家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在中部地区的地位。
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江西的产业结构一直以来都以资源类产业为主导,如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江西正努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江西正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和创新人才,加强科研与产业的结合,江西逐渐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同时,江西还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江西在中部崛起的空间战略选择提供了坚实基础。
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江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加速推进了地区经济的腾飞。
三、政策支持的引导作用政策支持是江西在中部崛起空间战略选择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国家通过出台一系列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为江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例如,国家鼓励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文件中,多次提到江西作为联中崛起战略的重要节点,将给予江西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
浅谈江西在中部崛起的若干举措(一)
浅谈江西在中部崛起的若干举措(一)摘要]江西在中部崛起是江西未来发展的一项宏伟战略目标。
本文以客观的态度分析了江西经济的现状,同时提出了若干发展思路,以期为江西经济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抓住机遇;政策环境;城市化;工业化近几年来,江西省经济发展很快,提前1年完成了“十五”计划主要经济社会指标。
然而,江西经济还比较落后,各方面矛盾也比较突出。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实现江西省在中部崛起呢?笔者以为:一、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解除制度和观念约束的重要途径,只有解放思想,使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从计划模式转移到市场模式中来,不断增强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树立面向全球的观念,政府的行为才有理性,企业家才有信心,投资者才有良好的预期,群众才会理解和支持。
衡量思想解放的标准是形成“四种能力”。
即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各种文化的协调能力。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显著标志是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面对着多元的全球文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提升自己各种文化的协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深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产业梯度转移速度越来越快,沿海为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加快了一些低附值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步伐。
而江西省也具有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比较优势(资源丰富、市场大、投资成本低),有“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科学定位,再加上近些年来,我们在营造开明开放政策方向作了大量文章,只要我们尽快转变机制,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加快企业现代化管理步伐,大胆吸纳人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江西在中部崛起将指日可待。
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绿色通道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的发展,江西省的政务环境大有改观,但依然有待进一步改善优化。
华东交通大学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当地政府已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认同度只有27.3%,而“政府行政不作为使企业经营难”、“企业过多精力放在与政府协调关系上,影响了经营管理能力的发挥”的认同率分别为86.2%和63.8%。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一、概述中部地区是指我国中部地理位置的区域,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五个省份。
该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对该地区的产业现状进行分析。
二、第一产业1.农业中部地区以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其中以水稻种植为主。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湖北省也是全国重要的水稻种植省份之一。
另外,在江西和安徽等省份也有较为广泛的农田耕作。
2.林业中部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其中以湖南省和江西省为主要林木生长基地。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尚未达到最优状态,但已经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3.畜牧业中部地区畜牧养殖也属于重要领域之一,其中以养猪和养鸡为主。
河南省、湖北省等省份的畜牧业规模较大,对当地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第二产业1.制造业中部地区的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其中以汽车、机械设备、电子信息等行业为主。
湖北省武汉市是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安徽省合肥市则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的主要集聚区之一。
2.建筑业中部地区建筑行业也比较发达,其中以房地产开发为主。
河南省郑州市、湖南省长沙市等城市拥有大量的房地产项目,成为了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3.能源和矿产资源开采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其中以河南省和湖南省为主要开采区域。
此外,该地区也拥有较为丰富的水能和风能资源,在新能源领域具备广阔前景。
四、第三产业1.服务业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部地区服务业也日益壮大。
其中以金融、物流、旅游等领域为主。
湖南省张家界市、安徽省黄山市等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当地服务业的重要支柱。
2.批发和零售业中部地区的批发和零售业也在快速发展,其中以超市、商场等大型购物中心为主。
河南省郑州市、湖南省长沙市等城市拥有大量的购物中心,满足了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和消费需求。
3.文化和创意产业中部地区文化底蕴深厚,艺术、音乐、电影等领域也得到了更多关注。
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分析
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分析引言江西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江西中部地区作为江西省的中心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具备了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潜力和条件。
本文将对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探讨其背景、意义和实施路径。
1. 背景江西中部地区位于中国内陆,地理位置独特,以赣江为界,分为赣南和赣北两部分。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如较为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
另外,江西中部地区还具备优越的交通条件,交通枢纽较为集中,交通网络较为发达。
这些优势条件为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2. 意义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江西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江西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实施发展战略可以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进一步推动江西省的经济发展。
其次,江西中部地区位于中国内陆,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通过发展交通网络,可以实现江西中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地区的发展活力。
此外,江西中部地区还具备较为完善的教育、科研、文化和医疗资源,实施发展战略可以推动这些领域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化素质。
3. 实施路径为了推动江西中部地区的崛起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1. 发展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是实施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可以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提升中部地区的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同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力度,为中部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2. 建设交通网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是实施战略的关键步骤。
可以通过修建高速公路、改造升级铁路等方式,提升江西中部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加强中部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
3.3. 加强教育与科研力量提升教育与科研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对于实施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加大对高校、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吸引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中部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江西是一个农业比较重的大省
江西是一个农业比较重的大省,拥有11个设区市,99个县级市,各个城市发展均衡,并处于上升阶段,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5 e2 J! k) a1 r7 H. O7 @从消费方面讲:江西是一个消费型省份,这使得各方面的投资者都争先恐后地到这里进行投资,这使得江西成为中国的第三大投资区。
5 w. r% i O0 G. [从地理位置上讲: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腹地,在其区域上进行品牌推广,可以直接、间接对周边区域进行辐射和影响。
从政府角度看:政府加大贸易、运输基本设施的投入和建设,逐渐在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和营造良好的的投资环境。
党中央三年免税措施使得江西经济迅速腾飞,由此带动销售市场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上也提高了各层人们的购买力。
从服装消费的角度分析:①价位在200元到600元更适合江西市场的消费水平;②服装市场的SWOT分析:, U* E4 T3 P7 m1 [' j2 f优势:江西市场当前的服饰品牌销售主要以外来品牌有主其中江浙(包括上海)、广东、福建三地的品牌占据多数。
江浙(包括上海)——女装、广东——休闲装、福建——男装。
在这种各样品牌的组合下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服装操作、批发、零售氛围,减少了本土服装的抵制,让外来的品牌更容易、更快的溶入这个市场。
劣势:江西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发展阶段,各种品牌的蜂拥而至,有可能导致消费的过剩。
机会:从各种角度、层面上看江西市场是一个良好的投资区各大服装企业都应把握现在,寻找机会进入这个黄金区域,这样才能作到先入为主,早进入早发展。
危机:①各种品牌的云集引发了强烈的竞争②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这就在考验各服装企业选择**商的眼光,也督促了企业要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迫使自己的**商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才能让自己赢得江西市场。
+ h" ~& o* E: P/ U+ z综合江西时常的各种情况,致使服装企业在选择**商的时候必须慎重的考虑、审核,而如果让我方来**贵公司的产品,那贵公司就可以省去很多担忧,因为以我方的优势,更有实力和能力去发展、推广贵公司的产品、品牌。
江西调研报告
江西调研报告江西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江西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地处长江中游的南岸,省会为南昌市。
全省总面积为16.6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646万人。
江西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一个资源富集、产业结构多元化的省份。
为了更好地了解江西的经济发展、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我们对江西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经济发展状况1.产业结构根据调研结果,江西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完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产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等;工业主要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化工、矿产加工等为主要产业;服务业中,旅游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发展较快。
2.经济增长江西的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稳定,GDP持续增长。
根据数据统计,江西的GDP在过去五年中年均增长率为7.8%左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经济发展中,江西将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作为重要方向,注重引导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民生状况1.教育江西在教育领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从调研数据来看,江西的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
其中,南昌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2.医疗卫生江西的医疗卫生水平较高,医疗资源相对充足。
调研显示,江西普及率较高的医疗服务以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为主,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较强。
同时,江西也加大了健康扶贫工作力度,提高了农村地区贫困群众的医疗保障。
四、社会问题1.农村发展不平衡调研发现,江西的农村地区在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现象。
一些贫困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相对较弱。
同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人口流失问题也较为突出。
2.环境保护江西在环境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水土流失、水污染、资源浪费等。
尽管江西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但仍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管工作。
五、建议1.加强农村发展为了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建议江西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
江西省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江西省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的省份。
多年来,江西省的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江西省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江西省农业发展现状1. 农业产值增长迅速近年来,江西省农业产值稳步增长。
农业产值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江西省通过改革创新、技术进步和市场开拓等措施,推动农业产值实现持续增长。
2.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江西省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江西省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
这些举措增强了农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农业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江西省加大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通过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江西省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1. 农村人口流失严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农业劳动力短缺。
这导致了农田荒芜和农业生产力不足,限制了农业发展。
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江西省农业生产方式相对传统和简单,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率低下。
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不仅导致低效率农业,也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3. 农产品品牌建设不足江西省缺乏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虽然江西省有很多农产品资源,但由于缺乏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农产品没有得到充分的价值体现,也未能占据市场优势。
三、江西省农业发展未来趋势1.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未来,江西省将继续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通过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2. 加强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建设江西省将加强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建设,通过推广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打造一批优质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3. 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留住江西省将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留住工作,通过提供良好的待遇和发展机会,留住农村人才,增加农业劳动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江西省现代化农业发展SWOT分析
西省农业基础设备较为缺乏、田间灌溉系统配套不够 齐全、市场抗风险能力不足等导致江西省农业产品在 市场上竞争力不够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地方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支持 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政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省政府的政策支持及财政支持对推动江西省现代化农 业具有重要的作用。1)政府要加强招商宣传力度,从 政策上予以倾斜,从而让更多的企业投入到江西省现 代化农业的建设进程中。通过政策积极引进更多的外 来资金进入到江西省的现代化农业建设中,同时要增 强本土企业家的投资信心,从而加大对江西省农业现 代化发展的资金投入。2)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财政支 持及科研投入力度。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 依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力量和现代化经营管理理 念,因此农业科研投入的整体水平应该逐步得到提高, 实现科教兴农[4]。 3.2 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根据美国、日本等国家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经验, 我国想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快速转变可以从 2 个方面努力。1)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改变现有 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企业化,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2)实现农业从业人员 的现代化,把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现代化企业经营 理念及互联网思维加入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领 域,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企业化。 1.2 现代化农业的衡量指标
联网 +”,进而将销售的利润最大地留在企业内部, 同时要加强对品牌的建设,品牌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质 量、信誉、形象。一个好的知名品牌可以带来很多的 利润,也会反向促进中药材的数量向质量的转变。要
参考文献: [1] 秦桂芳,李琳,冯尚彩 . 鲁南地区中草药资源调
查研究[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31(6):
设店铺进行销售,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展示中药材的 科学的种植,使农民和企业双双受损,拖慢企业发展
江西农业概况
一、2011年全省农业生产情况
2011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主要呈现“两超、一增、五提升”的特点。
两超:粮食总产、农民人均纯收入超历史。全省粮食种植面积5475.1万亩,增加16.4万亩;单产374.9公斤/亩,增长4.7%;总产410.56亿斤,增长5.0%,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60元,增长15%,创历史新高。
江西农业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全省耕地面积4633.5万亩,淡水面积2500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3.1%,居全国前列。境内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全球最大的候鸟栖息地。江西自古就是全国的“鱼米之乡,绿色之源”,大米质白如玉,鲜嫩爽口,柑橘、油茶、猕猴桃被誉为江西“三宝”,江西绿茶、赣南脐橙、南丰蜜桔、军山湖大闸蟹、广昌白莲、泰和乌鸡、崇仁麻鸡等久负盛名。
五提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达2800家,销售收入2000亿元,增长20%;472家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500亿元,增长15%,直接带动农户370万户,户均增收2200元。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4900家,有社员15万户,带动农户155万户。
——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按照“综合建站”的要求,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全省95个涉农县(市、区)全部出台了改革实施方案,89个县(市、区)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省完成农机补贴资金6.4亿元,补贴农机具50.84万台(套);全省农机总动力4200万千瓦,增长10%;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54%,增长4%。
江西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江西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江西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位于华东地区,地处长江上游,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省。
然而,近年来,江西省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江西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展望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景。
一、江西现状及产业基础分析江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江西省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
1. 农业江西省的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蔬菜等。
江西省拥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此外,江西省还有大量的水资源,可以为农作物的灌溉提供保障。
2. 工业江西省的工业主要以重工业为主,主要包括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
江西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铜、铝、铅、锌等金属矿石,为有色金属冶炼提供了原材料。
同时,江西省也有一些制造业企业,如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
3. 服务业江西省的服务业是较为薄弱的一环,目前主要以旅游业和金融业为主。
江西省的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的自然风景区和历史文化遗址。
此外,江西省还有一些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等。
二、江西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江西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面临着特定的地理和产业结构限制。
然而,随着时代的转变和政策的支持,江西省的产业发展正在逐步发生转变。
以下将从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开放发展等角度分析江西产业发展的趋势。
1. 产业结构调整江西省目前的产业结构偏重于传统产业,如农业和重工业。
面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挑战,江西省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逐步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增加对新兴产业的支持。
未来,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
2. 创新驱动创新是江西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江西省将加强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吸引和培养创新型企业和人才。
同时,江西省还将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江西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西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江西农业资源概况江西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适宜种植水稻、茶叶、烟草和柑橘等作物。
全省水域面积占全国第八,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江西省土地面积2646.1万亩,耕地面积1638.9万亩,是中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此外,江西省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二、江西农业产业现状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江西省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发展不足。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了农产品供应不足及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2.科技水平较低。
江西省农业科技水平低,技术装备陈旧,农业生产力不强。
这也直接制约了江西农业的发展。
3.农业产业链不完整。
江西省农业产业链不完整,农产品加工环节薄弱。
这导致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农民的收益水平不高。
三、江西农业可行性研究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江西省应加大养殖业的发展力度,提高养殖业的产值。
同时,加大技术研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江西省应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技术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同时,建设农业科技园区,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江西省应加大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力度,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这将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四、江西农业可行性发展对策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江西省政府应设立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业产业的发展。
同时,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促进农产品流通。
江西省应加大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投入,促进农产品的市场化流通。
这将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额,增加农民收入。
3.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
江西省应加强对农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发展农业产业。
这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五、江西农业可行性发展前景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江西农业的生产效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江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这也将有助于提升江西的农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分析
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分析江西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
近年来,江西中部地区通过实施一系列发展战略,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崛起为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区域协调、产业转型等方面分析江西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
首先,江西中部地区通过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了快速增长和加快转型升级。
在经济政策方面,江西中部地区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投资、促进创新和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内资企业落户。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方面,江西中部地区进行了大力度的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其次,江西中部地区通过区域协调,实现了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
为了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江西中部地区与周边省份建立了紧密的经济合作机制,推动了资源要素的互补和产业链的延伸。
特别是与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江西中部地区借助这些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链配套能力,加速了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再次,江西中部地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升级。
为了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江西中部地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
通过创建科技创新园区和资金扶持政策,江西中部地区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入驻,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江西中部地区注重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旅游、文化、教育和健康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最后,江西中部地区通过优化环境,提高了发展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江西中部地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
通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能源转型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江西中部地区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综上所述,江西中部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加快了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当前,江西中部地区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等。
中部六省产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
中部六省产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中部地区六省指的是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和山西六个省份。
这些省份位于中国的中部地理位置,是中国的交通枢纽和经济发展核心区域。
本文将对中部六省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研究,从多个角度探讨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首先,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看,中部六省的产业结构各不相同。
在河南省,农业仍然是重要的产业,但近年来,工业和服务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而在湖北省,汽车制造、光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中武汉市的汽车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湖南省的产业结构较为多样化,既有传统的农业和工业,也有新兴的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
安徽省则以工业为主导,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钢铁、化工等领域。
江西省的工业以有色金属和煤炭为主,同时也有良好的旅游资源。
而山西省则以能源和化工为主导产业。
其次,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中部六省的经济增速不尽相同。
根据数据显示,河南省的经济增速在近几年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较为明显。
湖北省的经济增速也相对较快,其中武汉市的经济增速尤为突出。
湖南省的经济增速也在中部六省中居于前列,主要得益于工业的发展。
安徽省的经济增速较为稳定,但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江西省和山西省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主要受限于资源和环境等因素。
再次,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中部六省的协调度还有待提高。
尽管这些省份都有着较好的经济增长,但一些传统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各个省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促进资源优势互补和产业链的合作。
最后,从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方面来看,中部六省在吸引人才和科技创新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尽管一些省份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吸引高端人才和鼓励科学研究,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中部六省可以加大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从而推动产业发展的升级。
中部六省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部六省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中部地区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总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1亿。
人口与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28%和20%强。
中部承东启西,连南通北,自然、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条件较好,承载能力较高,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这里,农业生产条件好,能源资源丰富,传统制造业优势明显,工业基础雄厚,科研教育力量较强,具有综合经济优势、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区位与资源优势中部地区地处中原腹地, 承东启西, 连接南北, 交通便利, 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 对于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在全国顺畅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以及全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建立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土地资源、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 资源禀赋优势和要素成本比较优势明显。
首先, 中部地区地理位置特殊, 位于我国中原腹地,承东启西、贯通南北,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京广、京九铁路纵贯南北; 陇海、浙赣铁路横跨东西; 长江、黄河水道贯穿其中。
中部的货运量和客运量约占全国的1/4。
目前, 中部地区已经建成了一大批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 形成了通达四方的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邮电通讯网等。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优越于西部地区, 在很多方面不亚于东部地区。
作为东、西部地区经济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程及实施效果。
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已初具规模的现代物流等第三产业服务业正在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 促进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在东中西部之间的协调流通配置。
其次, 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主要矿产资源在全国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尤其是煤炭资源质优量大,有色金属矿产品种多, 储量大。
中部地区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3% ,原煤产量占全国总量48%, 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和原油产量分别占全国37%和38%, 金矿保有储量占全国41%, 银矿保有储量占全国36%。
中部地区的地位与发展思路
中部地区的地位与发展思路根据人大批准的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对我国三个地带的划分,我国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湖南、江西九省区,国土面积281.4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9.5%,1999年人口4.43亿,占全国的35.2%。
在沿海地区实现了20年的对外开放经济高速增长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中部地带的发展问题及其在国家总体区域发层战略中的地位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1997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实施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力度,增加了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
包括大型基础设施工程、金融贷款和外资的利用、扶贫开发、出口贸易等,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1998年,国家采取了“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受益地区是中西部地区。
1995―1999年间,多数中西部省区市保持着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区域间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缩小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小值。
这期间是我国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趋势明显得到缓解、地区发展掐局产生变化的阶段。
但是,人均GDP的地区差距继续扩大。
1998年人均GDP(按现价计算)在全国属于低收入地区(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50―75%)都在中西部地区(江西、安徽、河南位列其中)。
全国范围内在速度和总量继续扩大的同时,地区间产业结构水平差距日渐突出。
这种结构层次的地区间差异基本上是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区递减的。
这些情况表明,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同时,中部地区发展问题是应该引起中央和各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的。
一、中部地区在全国的重要位置及良好的发展势头1.丰富的自然资源。
中部地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高原之间。
由于地质因素的作用和自然地理的特征,中部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我国三个地带中最为丰富的地带。
据原地矿部一位专家的评估,东中西三个地带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为1:2:2。
考虑到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及资源和资源型产品运输到消费地的成本等因素,以可能实现的价值计算,我以为中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大约占全国的4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农调队 2005-09中国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给予了中部地区崛起和农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目前江西农业在中部地区所处地位情况,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做强农业,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有更大作为,已成为江西上下关注的热点。
本文用统计分析方法,初步分析江西农业在中部6省的地位与发展前景,并提出做强江西农业的建议,供参考。
一、江西农业在中部地区的地位与发展潜力在理论上,分析研究个体在总体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通常使用统计中的比重分析和因素比较方法。
我们通过对农业生产规模、生产力水平、发展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反映和揭示江西农业在中部地区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农业规模:即农业生产现有总量水平,包括农业总产值、农业贸易及主要农产品产量,是反映农业地位的综合指标;生产力水平:以平均指标反映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改造自然的能力,即农业产出率水平,包括人均或亩均农业总产值,是反映农业潜力的综合指标。
发展条件:包括农业自然状况和物质技术装备情况、政府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实力、农业产业化程度等农业发展重要基础条件,是反映一个地区农业优势所在和发展前景的综合指标分析研究的结论是:由于受到耕地总量的限制,江西农业生产规模偏小,总量不大。
但近几年来,在推进全省农业结构战略调整中,农业获得了较快增长,在中部地区地位得到巩固提高,尤其是以粮食、水产、山林产业为主体的特色农业优势较强,农业发展潜力较大,前景宽阔。
(一)江西农业地位在上升,主要农产品所占比重有所提高据统计:2004年,中部6省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为9千亿元,粮食总产量为14779万吨,油料总产量为 265万吨,棉花产量为 86.3万吨,水果产量为2352万吨,油茶籽产量为60.97万吨,肉类产量为2234万吨,生猪出栏20913万头,水产品产量为842.9万吨。
江西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为1054亿元,占中部6省的11.6%,比2003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粮食产量为1803万吨,占中部6省的12.2%,比2003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棉花产量为8.48万吨,占中部6省的4.6%,比2003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油料作物总产量为74.5万吨,占中部6省的5.9%,比2003年下降1.3个百分点;水果产量为102.4万吨,占中部6省的4.4%,比2003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油茶籽产量为19.32万吨,占中部6省的31.68%,比2003年提高了0.88个百分点;肉类产量为220.03 万吨,占中部6省的9.85%,比2003年下降了0.15个百分点;生猪出栏2115.7万头,占中部6省的10.11%,比2003年提高了0.22个百分点;水产品产量为1565.13万吨, 占中部6省的18 .55%,比2003年提高了0.44个百分点。
(二)江西农业总量较小,稻谷、林产品及水产品占重要地位江西现有耕地面积为2993.4千公顷(各省均为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耕地资源面积),在中部6省中名列倒数第一,只相当于河南的36.9%,湖南的3/4。
由此影响,目前江西农业总量较小。
2004年,江西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产值为1054.92亿元,安徽为1644亿元,河南为2963.9亿元,湖北为1416亿元,湖南为1913亿元,山西为253亿元。
江西居第5位,是总量第1位河南省的36%左右。
主要常规种农产品中,江西水稻、水产品及部分林产品产量位居较前,其它产品产量位居偏后,其中:粮食产量居第5位,稻谷产量居第3位;棉花产量居末位;油料作物总产量居第5位;糖料产量居第2位;水果产量居第5位;油桐籽产量居第3位;油茶籽产量居第2位;松脂产量居第1位;肉类产量居第5位;生猪出栏数居第5位,为生猪出栏最多的湖南省的三分之一;水产品产量居第2位。
(三)江西农业生产力水平偏低,潜力较大(1)从人均水平看,目前江西人均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居第4位,比最高的湖北低20%左右。
(2)从亩产水平看,2004年,江西单位耕地面积种植业产值为3524万元/千公顷(2349元/亩),居第4位,比最高的湖南低20%以上;水稻亩产与同为水稻主产省湖北、湖南相比分别低16%和32%;主要油料作物油菜籽单产为1010公斤/公顷,居末位,为主产省河南、湖北、安徽的一半水平;棉花单产为 1357公斤/公顷,居第2位,比棉花主产省河南高出1倍;黄红麻单产水平居第3位;甘蔗单产水平居第1位。
(3)从农产品中间消耗来看,江西农业总消耗系数较低。
2003年江西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率为36%,安徽为42.6%,河南为43.5%,湖北为39.7%,湖南为37.9%,山西为44.4%。
江西农林牧渔业消耗系数比中部6省平均系数低4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江西农业消耗系数低,主要原因为:一是农业耕作气候条件较好,成本相对较低;二是农业主体上是技术有机构在较低、劳动力密集的传统农业,以资金技术为主的高投入、大规模生产型的农业成分较少。
(三)江西农业物质装备水平较低,生态条件较好1、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较低。
2004年江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0.32千瓦/亩,居第4位,比6省平均水平低24%。
江西农业生产耕作环境和作物种植结构与湖南相近。
2004年江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比湖南0.49千瓦/亩低35%,每千公顷耕地拥有的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动力脱粒机低于湖南40%左右。
2、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
在中部6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的是河南、湖北和湖南3省。
河南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已经走在中部前列,目前全省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共有131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达2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57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有12家。
2004年“双汇”集团的销售收入超过160亿元;被命名为中国名牌产品的食品加工业品牌已有14个。
河南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及面制品加工基地,面粉、挂面产量居全国第一;河南的火腿肠占国内市场总销量的80%,速冻食品占国内市场总销量的60%,方便面年产量占全国的近三成。
产业化龙头企业联系农户占全省总农户数的43%。
湖北省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6家,龙头企业总数在全国排名第10位,居中部6省第2位。
湖南目前有60家国家及省级龙头企业,总资产5亿元以上的有7家,占11%;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有12家,占20%;60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总共152亿元,联系农户占全省总农户数近30%。
拥有金荔科技、隆平高科、金健米业、洞庭水殖、正虹科技、亚华种业6家上市公司。
近几年江西农业产业化龙头发展加快,现有省级及国家级龙头企业206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5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40家,联系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20%左右。
拥有赣南果业股份有限公司。
但目前江西农产品加工增加值大约为原值的0.4倍,河南农产品加工增加值大约为原值的0.5-0.7倍。
可见,江西与河南、湖北、湖南相比,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小、带动能力较弱。
3、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2003年江西农业从业人员中,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为48.88%,安徽为52.35%,河南为58.53%,湖北为52.88%,湖南为50.50%,山西为59.01%。
4、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力度较强。
在城乡统筹发展阶段,地区经济实力影响着对本地区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2004年,江西人均生产总值8189元,居第5位,仅高于安徽省,低于最高水平湖北的20%;人均总财力为818元,居后位(缺河南省数据);2004年江西财政支持农业的支出为15.5亿元,居第6位,低于6省平均水平15%。
但按耕地面积计算,江西每公顷耕地得到省财政支持农业的支出516元,居第2位,仅次于湖南的572元,高于6省平均水平的33%。
数据说明,江西一直以农业为经济发展大局,虽然经济实力较弱,但支持和发展农业经济的意识较强,政策力度大。
5、农业生态资源条件较好。
江西农业耕作所依赖的气候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
2003年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江西为62.5%,居第2位,比湖南低5个百分点,高于6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江西为49.7%,居第2位,比湖南少6个百分点;2000-2003年,江西农业成灾面积占总农作物面积15%,为中部6省最低,低于6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比湖南、湖北分别低2和10个百分点;2003年江西森林覆盖率59.7%,高于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3倍,居全国第2位中部6省第1位;江西人均拥有水量4120立方米,为全国的1.6倍,居中部6省首位。
二、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态势目前,国家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进入实质性阶段,中部各省提出了各自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和对策,以求在中部率先崛起,形成了“中部崛起”的竞争格局。
在农业发展方面,虽然各省因自然环境差异,对未来农业发展规划和主攻方不尽相同,但随着对农业发展的新战略和主攻方向的实施,形成了农业新一轮竞争,风生水起,竞显风流。
中部地区未来农业发展主要趋势如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中部6省都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业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河南农业处于中部地区龙头地位,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
安徽明确提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启动“农机富民工程”是安徽省提出的一项农业现代化建设战略。
从2005年开始,用5-6年的时间在全省实施“农机富民工程”。
目的在于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推进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山西省要求在积极抓好10个县农业现代化试点工作基础上,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
——强化粮食生产地位。
通过稳定粮食面积和提高单产水平,增加粮食总产量,是在全国粮食生产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各省农业发展新战略中都高度强调这一点。
湖北提出以粮食增产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要求抓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高产农田建设,支持20个水稻主产县市建设稳产高产农田。
由于湖北降水分布不均,干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为改善农田水利基本条件,提高现有耕地产出率,从2005年起,每年筹措5亿元资金,用于高产农田建设,在今后的几年里,力争全省农田质量有较大改善;湖南提出要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优化粮食区域布局,抓好粮食主产县建设,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总产;安徽为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启动“沃土工程”,加强标准粮田建设,扶持有机肥产业发展,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推进耕地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