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工具书使用
政书
一、政书的定义
政书,是辑录文献中的典章制度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和叙述,以便查考的工具书。

简言之,是中国历代记录“典章制度”的书籍。

政书之名源于明代钱溥的《秘图书目》。

司马迁《史记》的“八书”首次记述典章制度,班固《汉书》将“八书”改写为“十志”,後世史书多以“志”来记述各朝典章制度。

二、政书的类型
通史式政书断代式政书汇编式政书专类式政书
1、通史式政书
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政书。

是把古今制度联系起来记载的,以《十通》、《历代兵制》《营造法式》为代表。

2、断代式政书
记述单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政书,又称为“会要” 。

如《唐会要》、《五代会要》、《西汉会要》、《东汉会要》、《宋会要辑稿》、《春秋会要》、《秦会要》等。

3、汇编式政书(历朝会典、会要)是把当时制定的原文件汇集成册的政书如《大明会典》、
《大清会典》等。

4、专类式政书是专门记载某一方面制度的政书。

如:《唐律疏义》、《大清律例》等。

三、政书举例
宗、代宗时期之事。

是一部记述古代经济制度沿革的史书。

《通典》九门
•食货十二卷选举六卷职官二十二卷礼一百卷(前代六十五,唐代三十五)•乐七卷刑(分为二)甲兵十五卷五刑八卷州郡十四卷
•边防十六卷(周边诸少数民族及外国传)
《通典》-九门
•食货门
•第一田制上
•第二田制下水利田屯田
•第三乡党土断版籍并附
•第四税赋上
•第五税赋中
•第六税赋下
•第七户口丁中
•第八钱币上
•第九钱币下
•第十漕运盐铁
•第十一鬻爵榷酤算缗杂税平准均输附
•第十二轻重
《通志》二百卷
南宋郑樵撰。

上起三皇,下迄隋代(礼、乐、刑、政引而至唐),是综合历代史料而成的通史。

门类
•本纪十八卷
•皇后列传二卷
•年谱四卷
•略五十一卷
•列传一百二十五卷
二十略
氏族六六书五七音二
天文二地理一都邑一
礼四谥一器服二
乐二职官七选举二
刑法一食货二艺文八
校雠一图谱一金石一
灾祚一草木昆虫二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元马端临撰,记上古到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

《文献通考》
门类
田赋七钱币二户口二
职役二征榷六市籴二
土贡一国用五选举十二
学校七职官二十一郊社二十三
宗庙十五王礼二十二乐二十一
兵十三刑十二经籍七十六
帝系十封建十八象纬十七
物异二十舆地九四裔二十五
2、历朝会要《唐会要》一百卷,宋王溥撰,五百一十四目。

《五代会要》三十卷,宋王溥撰,二百八十目。

《宋会要辑稿》二百册,清徐松辑自《永乐大典》,分七十类。

《西汉会要》七十卷,《东汉会要》四十卷,合称“两汉会要”,均为南宋徐天麟撰。

两书立十五门。

《三国会要》二十二卷,清杨晨撰,分十五门,九十六子目。

《明会要》八十卷,清龙文彬撰,分十五门,四百九十八子目。

其他
《元典章》附新集,分十门,三百七十三子目。

《唐律疏义》三十卷,唐长孙无忌撰。

《大清律例》四十七卷。

《营造法式》三十四卷,北宋李诚撰。

《通典》-“食货门”
乡党: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

土断: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

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

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并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

后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版籍:登记户口、土地的薄册。

泛指领土、疆域。

丁中:古代课税,征徭役,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

丁中为其中主要两类。

此制始于北齐。

历代迭有变更。

漕运:中国古代对水路运输的称呼。

中国历代对地方政府将所征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水路运输(有时包括部分陆路运输)的称呼。

始于秦始皇。

辛亥革命后,漕运的粮食都改征货币,漕运废除。

榷酤:亦作“榷沽”。

汉以后历代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

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始榷酒酤,垄断酒的产销。

后历代沿之,或由政府设店专卖;或对酤户及酤肆加征酒税;或将榷酒钱匀配,按亩征收,等等,用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算缗:古时税收的一种。

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征的赋税。

课税对象为商品或资产﹐"缗钱"为计税单位。

平准: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

汉承秦制﹐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掌管平准之事。

均输:北宋王安石新法之一。

于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实行,授权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凡朝廷所需之货物,尽量在廉价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

轻重:我国历史上关于调节商品﹑货币流通和控制物价的理论。

《管子》有《轻重篇》论述最详。

清末曾有人将政治经济学称为"轻重学"。

《通志》-二十略
校雠学研究中国古代整理文献的方法的学科。

校雠本为比勘校对之意:“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为雠。

”先秦古籍中便有有关校雠的记载。

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在整理皇家藏书的校雠实践中,第一次归纳总结了校雠规程。

宋代以前所说的校雠,主要是以勘定传本、审定篇次、校正文字为内容的工作方法,它依附于经书章名注疏而存在。

至宋代,一方面校雠工作开始向理论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独立完整的专书校勘著作与总结归纳校勘原则、通例的著作,另一方面,郑樵的《通志·校雠略》将校雠的内容拓展为论述收藏整理、经营管理图书的理论与方法,奠定了传统校雠学的基础。

至清代,伴随着对传统典籍的大规模清理总结,形成了以文字、音韵、训诂为基础,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特色,包括目录、版本、校勘在内的校雠学学科体系,它涉及了版本考证、文字校勘、史实考订、古籍分类、目录编纂、内容提要等古籍整理工作的几乎所有环节与方面。

近代以来,校雠学中的目录、版本、校勘等内容又走向分化与独立。

•本纪十八卷
•皇后列传二卷
•年谱四卷
•略五十一卷
•列传一百二十五卷
•二十略
•氏族六六书五七音二
•天文二地理一都邑一
•礼四谥一器服二
•乐二职官七选举二
•刑法一食货二艺文八
•校雠一图谱一金石一
•灾祚一草木昆虫二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
元马端临撰,记上古到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

•田赋七钱币二户口二
•职役二征榷六市籴二
•土贡一国用五选举十二
•学校七职官二十一郊社二十三
•宗庙十五王礼二十二乐二十一
•兵十三刑十二经籍七十六
•帝系十封建十八象纬十七
•物异二十舆地九四裔二十五
历朝会要
•《唐会要》一百卷,宋王溥撰,五百一十四目。

•《五代会要》三十卷,宋王溥撰,二百八十目。

•《宋会要辑稿》二百册,清徐松辑自《永乐大典》,分七十类。

•《西汉会要》七十卷,《东汉会要》四十卷,合称“两汉会要”,均为南宋徐天麟撰。

两书各立十五门。

•《三国会要》二十二卷,清杨晨撰,分十五门,九十六子目。

•《明会要》八十卷,清龙文彬撰,分十五门,四百九十八子目。

其他
•《元典章》附新集,分十门,三百七十三子目。

•《唐律疏义》三十卷,唐长孙无忌撰。

•《大清律例》四十七卷。

•《营造法式》,三十四卷,北宋李诚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