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演义小说
历史演义小说《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前言《隋唐演义》一百回是一部兼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
作者褚人获字稼轩又字学稼号石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年前后在世。
终身不仕文名甚高能诗善文尤喜涉猎历代稗史轶闻著作颇多最能代表其文学成就的是《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以隋唐历史为题材。
宋代以来有关隋末群雄割据“十八路烟尘”造反的种种传说和故事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演隋唐历史的小说数量颇多可以构成一个较大的系列。
《隋唐演义》之前较有影响的同类题材的作品有明代的《隋唐志传》、《隋炀帝艳史》和《隋史遗文》褚人获对上述作品广采博收同时吸收了唐宋传奇的有关材料加工改写成七十万字的《隋唐演义》。
作为说唐故事的集大成者《隋唐演义》几乎注意到古籍及传说中所有有关隋唐历史的轶事、杂说把它们溶到一部作品中而且杂而不乱形成了自己的情节体系可谓后来居上。
《隋唐演义》叙事从隋主伐陈开始以“安史之乱”后唐明皇回京作结。
它的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为中心人物的隋末官廷故事二是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等“乱世英雄”反隋的故事三是唐明皇——杨贵妃为中心人物的“安史之乱”前后唐代官延故事。
全书将隋炀帝——朱贵儿与杨贵妃——唐明皇的两世姻缘作为一条副线把纷繁的历史事件、趣闻轶说溶进一个庞大而松散的整体结构中。
隋炀帝在通俗小说中是有名的荒淫残暴的君主。
他在位十九年曾三次动对高丽的战争又每年调民工数百万营建东宫开凿运河修筑长城苛捐、暴政搞得民不聊生。
当时有些人为了躲避兵役、劳役竟自断手足称为“福手福足”。
隋末农民大起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生的。
《隋唐演义》在一定程度上艺术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况。
作品前半部以细致的笔墨描写了“穷土木炀帝逞豪华”第二十七回的许多令人怵目惊心的事实选绣女、建洛宫“弄得这些百姓东奔西驰”“各府州县邑如同鼎沸”。
炀帝为了游玩强令开凿自大梁至淮河的运河强征天下民夫“如有隐匿者诛三族”。
大小官吏正好乘此机会变本加厉地酷虐百姓。
第一节 历代历史演义小说概述
第三章历史演义小说研究第一节历代历史演义小说概述一、史学著作对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中国的史学取得辉煌的成就。
卷帙浩繁的历朝正史和难以数计的野史、杂记为历史演义小说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史学的“实录”精神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比较真实丰富的历史素材。
班固曾称赞《史记》:“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汉书·司马迁传赞》)自从班固把《史记》的写作原则概括为“实录”之后,又经过刘知几等史学理论家的发展,“实录”成为我国古代史学著作最重要的写作原则之一。
这种“实录”原则,表现在历史学家要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
他们严肃认真广泛地收集材料,而且还对这些材料进行考辨,对有疑问的问题,则取“信则传信,疑则传疑”的原则,慎重行事,不武断草率。
优秀的历史学家具有如实揭示历史真相,不为强暴所屈的传统美德,司马迁不因为刘邦是本朝开国之君而不写他“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以及无赖行径。
班固《汉书》一面赞扬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和显赫功业,另一方面指出他“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天下虚耗,百姓流离”。
“实录”还要求实事求是,不能感情用事。
如司马迁并不喜欢吕后,但仍然肯定她的才干,不讳言在她当权时出现了“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
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的繁荣景象。
陈寿《三国志》对于诸葛亮,既肯定他“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可谓治世之良才”,同时又尖锐地指出他的缺点:“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实录”精神演化成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对古代小说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史学家写历史,总是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理想情操,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熔铸在史实中,表现出强烈的抒情性。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就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史记》像《离骚》一样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最早长篇历史小说及内容
最早长篇历史小说及内容《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早长篇历史小说及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最早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表现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二.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
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题材来源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
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
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
晚唐李商隐的《骄儿涛》中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说明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妇孺皆知,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并且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
历史演义小说模板
历史演义小说: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代表作《三国演义》。
台阁体:以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思想情感“雅正平和”,有浓厚的道学气,内容多反映上层官僚的生活。
应制、唱和之作数量多,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
代表作杨荣《随驾幸南海子》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间的散文流派,以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等为主要代表。
他们主张师法唐宋古文。
维护道学立场,呼吁宋儒以来“文道合一”论。
贬斥文学,认为文学本身是有害于道的东西。
代表作品归有光(对文学复古的主张不满,斥责模拟的文风。
为文主张根于六经,宣扬道德)《项脊轩志》、《沧浪亭记》、《张自新传》茶陵派:明朝前期的诗派,以湖广茶陵李东阳为主要代表。
此外,还有谢铎、张泰、绍宝、鲁铎等人。
他们主张诗学汉唐,重视诗歌语言的艺术,体现了台阁到前后七子的过渡。
代表作李东阳《寄彭民望》公安派: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流派。
主要人物有“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其中袁宏道影响尤为突出,是公安派的首要人物。
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所以人称公安派。
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
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桐城派:是清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
其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国思想基础,以为清王朝政权服务为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散文理论。
方苞是桐城派的创始人,其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二字;姚鼐使桐城派理论更加完整和系统化,提出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的理论,并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家队伍苏州派:是明末清初之际活动在苏州一带的重要戏剧流派。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一、两类小说的发展史中国小说产生以来,演绎历史与谱写英雄一直是绵延不衰的两个主题,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本单元所选的两部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这两个主题有共性,主要表现为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在叙史的同时关照英雄人物,如《三国演义》;也有各自的特点,像《水浒传》基本上是群雄谱,当然小说一开始也写宋朝廷乐极生悲,京师流行瘟疫,请人祈禳天灾,结果却放出一百零八个魔君,这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演绎着历史,但总的说是以歌颂英雄为主。
1.历史演义系列小说《三国演义》自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以后,模仿它的历史演义小说开始大量出现,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一个最重要的流派。
《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后产生了列国志传系列小说、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以及宋史演义和明史演义系列小说,主要有《新列国志》(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蔡元放)、《隋唐志传》等,其中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中的《隋唐演义》(褚人获)是影响最大的一部。
《隋唐演义》共20卷100回,叙述的内容始于隋文帝伐陈,终于唐玄宗还都而死,历时170余年。
小说所涉事件多,时间跨度长,头绪庞杂,但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杂而不乱,松而不散,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为中心人物的隋末宫廷故事,一是以秦琼、单雄信、程咬金为中心人物的“乱世英雄”起兵反隋的故事;一是以唐明皇、杨贵妃为中心人物的唐代宫廷故事。
其中瓦岗寨英雄起兵反隋部分,艺术地描写了隋末历史现实,颂扬了这些草莽英雄的侠义勇武,人物形象也较为鲜明生动。
有人评说《隋唐演义》吸收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创作特色同时又有一些新意,它既有真实的历史线索可寻,又塑造了一群草莽英雄的形象,而且还能看到才子佳人小说的踪影。
2.英雄传奇系列小说《水浒传》的问世,也为英雄传奇小说铺平了道路。
在此后的英雄传奇创作中,以说唐、说岳与杨家将系列最为突出,各自影响最大的作品分别为《隋史遗文》(袁于令)、《说岳全传》(钱彩、金丰,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和《杨家府演义》(纪振伦,又名《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传》)。
历史演义小说
历史演义小说雍正十三年,南京小镇苏州市内,一名三十来岁的男子披着黑色长袍,手持金钗,神色凝重地步入宝满轩茶馆。
他轻轻拍着桌子,只见面前是一名嬉笑嬉笑的年轻人。
这名年轻人姓徐,是当地一家丝绸家族的少主,性格开朗,懒散随性。
这次,他是来品味名茶和赏花的。
但看到这个面带忧色的黑衣人,他把茶杯轻轻放下,微微皱起了眉头:“你是谁?有什么要事?”这名黑衣人目光坚定,低声说道:“我是朝廷派来的密探,姓陈。
我有消息,说徐家老爷的长子、次子和三子都被暗杀了。
这件事与苏州名门有关,你们也可能面临危机。
”徐家少主的表情瞬间变得凝重。
“三位兄长全都被杀了?这真是噩耗啊!你可否知道是谁动的手?”“这个暂时还不得而知。
但请您小心,如果有任何线索,一定要积极配合我们调查。
不仅仅是你们家族,江南一带的名门世家都可能成为目标。
”这名陈密探说完,起身离开了茶馆。
徐家少主一时间心烦意乱,他们家危险重重,需要尽快采取行动。
就在这个时候,苏州市上突发了一起骨肉离奇的命案。
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在家中遇害,身上的伤口都是刀刺。
这被认为与之前徐家三子的案子有关。
整个苏州市都陷入了不安,市民们都在担心自己是否会遭遇惨案。
有人说是江南一带的地产商谋杀了那些富家子弟;也有人说是官僚和地主与之勾结,打算把江南开化成自己的私人王国。
还有人则说,这一切都和一个秘密组织有关,这个组织既要控制南方贸易,又要消灭那些不愿合作的家族,真正的背后黑手是谁还不得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苏州市上有各种力量针锋相对,控制着不同的地盘。
地下势力和正统势力之间发生了许多冲突和火拼,有时周围的普通市民也卷入其中,无法自拔。
就在一次巨大的内讧后,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走了出来。
他一身白袍,长发飘逸,目光透过冷漠,却又有一点邪恶的气息。
这个男子叫做夜剑星,是一名腕儿绝顶的刀客。
他在这场内讧中,直接暴力默默收割了地下组织的头目,打破了过去的平衡。
他的出现,让苏州市上掌权的势力都心有惧意,只敢敬谢不敏,平衡也在重新建立起来。
三国演义简介及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简介及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
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发愤著书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
明人王圻在《稗史汇编》中,称他是一位“有志图王者,乃遇真主”,也就是看到天下将不免落到朱元璋手里,才不得已淡出江湖。
不久,罗贯中远走江南,流寓于江、浙一带,以小说抒写其“图王”霸业之胸襟。
图王未果,发愤著书。
不过,这也可能只是一个传说。
因为清顾苓《塔影园集》卷四《跋水浒图》记载“罗贯中客霸府张士诚”,这与“有志图王者”的形象不符合。
这两则记载虽有矛盾的地方,但足以表明罗贯中在元末曾经想有所作为,“传神稗史”,只是在现实中失败后无奈的选择。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曾令各行省连试三年。
由于曾与朱元璋为敌,罗贯中不得不放弃了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
明洪武14年,罗贯中写出了《三遂平妖传》(20回本),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了《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等著作。
明代长篇小说的分类
明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类:1、历史演义小说。
它是由宋元说话艺术中的讲史一类发展而来的。
历史演义以一朝一代的历史事实作基础,吸取野史杂说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敷演扩大而成。
“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是其特点。
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最典型的历史演义小说,也是中国的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代表了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
在它的影响下,历史演义大量出现,内容差不多从远古传说时代到汉晋唐宋都有所作。
较著名的有《列国志传》、《全汉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等,其中以冯梦龙改编的《新列国志》成就较高,影响也较大。
2、英雄传奇小说。
它也是在宋元讲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历史演义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拘泥于一朝一代的历史事件的演变,而是以描写理想化的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主,虚构的成分较多。
明初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是它的代表作品,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趋于成熟。
明中叶以后,产生了不少英雄传奇小说,较著名的是万历年间熊大木所著的《北宋志传》和无名氏所作的《杨家府演义》。
此外,郭勋的《皇明英烈传》和袁于令的《隋史遗文》也是明后期影响较大的英雄传奇作品。
3、神魔小说。
这类小说受到宗教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容涉及鬼神魔怪,充满奇异的幻想。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
《西游记》也是在宋元说话艺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由文人作家加工创作而成的。
此外,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影响较大的一部。
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董说的《西游补》等也流传较广。
4、世情小说。
它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
以《金瓶梅》为代表。
《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它开始摆脱了历史故事、历史传说对小说创作的束缚,转向现实题材,开始对日常生活作细致的描写,这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瓶梅》之后,世情小说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在世情描绘中宣扬因果报应思想,如成书于明末西周生所著的《醒世姻缘传》等。
文学与历史的交融十部最佳历史小说推荐
文学与历史的交融十部最佳历史小说推荐文学与历史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的事实不仅是文学作品的素材来源,而且也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更多真实的背景和情感元素。
而历史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分支,是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十部最佳的历史小说,让我们一起感受历史和文学的交融。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一部宏大的中国古典小说,它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的兴衰历程,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阴暗面。
小说对于封建社会的揭露,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描绘了一群逃犯在嘉靖年间,因贪官污吏的压迫,迫不得已而起义的英雄壮举。
小说通过讲述这些人物的生活和经历,展示了明朝晚期的社会现实。
三、《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传统小说的经典之作,它讲述了孙悟空等人物帮助唐玄宗取经的故事。
小说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更是对于中国信仰体系的呈现。
四、《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小说通过讲述各个英雄人物的崛起和斗争,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动荡和战争烽火。
五、《残唐五代史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是一部破题史的小说。
它通过虚构唐朝历史人物和事件,将历史与小说融为一体。
小说在对于唐朝、五代时期的文化和政治问题展开探讨的同时,也呈现出了独特的文学价值。
六、《岳飞传》《岳飞传》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一部相当优秀的历史小说,它以岳飞为主角,讲述了岳飞的一生和对于国家的忠诚与爱情。
小说在历史背景下展现了文化人物的传奇人生,深刻地反映了忠诚担当、良心立场等人性主题。
七、《雍正王朝》《雍正王朝》是姚雪垠所著的历史小说,讲述了清朝雍正皇帝面对国家内部和外部危机时所采取的决策和措施。
小说对于清朝时期的政治和文化生活展开探究,凸现出雍正政治改革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意义。
八、《蝴蝶曲》《蝴蝶曲》是池莉所写的一部历史小说。
小说描述了在中国天津的西洋租界中,各种利益交错下的龙虎斗争。
历史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历史小说排行榜前十名历史小说是一种讲述著名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小说类别,这类小说不但能够让读者了解具体的历史事实,同时也能够让读者体验到真实历史情境带来的感动和震撼。
历史小说已经成为涵盖了各个年龄段读者的一种文学类型,实质上可以算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一种文体。
下面,本文将向大家排列所谓的历史小说排行榜前十名,排列的依据是从各方面的影响、知名度以及好评度等多个角度共同综合考虑来的。
第一名:《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是明代小说家金庸所创作的著名小说,这部小说经过了多次的改编和翻译,于是庞大的情节和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之中,从而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
《天龙八部》的主旨是以历史为背景,讲述了宋代内乱与少林派的恩怨情仇的动人情节,其中融入了对佛教思想的探究,通过宏大的叙事手法,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立体的、错漏全面的历史世界。
第二名:《水浒传》《水浒传》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它通过对宋代末年时期白刃战争的描绘,展示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象,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古代社会画面。
《水浒传》充分的表现出强烈的反贪腐、反种族歧视、侠义温情等正面的美德观,散文和韵文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小说非常的生动有趣,读起来让人完全沉浸在那个古老的世界中。
第三名:《红楼梦》《红楼梦》是明代小说家曹雪芹所创作的小说,这是一部反映清朝内部矛盾和社会现实的巨著,经过多年的流传与传承,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大经典。
《红楼梦》的主旨是以18世纪的中国城市里的一个大家族的生活为背景,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同时也涉及诗词、绘画、音乐、服饰等各个方面。
这是一本含有古典主义风格的小说,以它深刻的文化积累和艺术创造精髓著称。
第四名:《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王者之作,通过对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迹的描绘,塑造出了许多具有历史真实性和文学性的角色形象。
《三国演义》的主题是三国时期各种历史事件的记述,其中包括面临困境的权利斗争、对抗外敌的民族精神和心灵硬度的宣传等。
历史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历史小说排行榜前十名在历史小说领域中,总有一些作品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历史小说排行榜前十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魅力所在。
《鹿鼎记》《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经典之作,以明朝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少年郭靖的传奇故事。
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性格鲜明,被誉为金庸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故事。
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水浒传》《水浒传》又称《水浒英雄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一群义薄云天的好汉在宋朝抗击腐败官员的故事。
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受读者喜爱。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封建王朝的黄金时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璀璨辉煌。
《格林童话》《格林童话》是德国作家格林兄弟所著的童话集,其中不乏历史元素的融入。
这些童话故事通过魔法世界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启发了读者对历史的思考。
《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英国乡村社会的婚姻观念和阶级观念,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风土人情。
这部小说被视为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奇幻历险故事。
通过描绘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对英雄精神和信仰的追求。
《飘》《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以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女性斯佳丽的生活经历。
小说融合了历史与爱情的元素,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之一,探讨了政治与社会的关系。
通过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引发了人们对于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的思考。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女性对于爱情的坚贞与执着。
历史演义小说名词解释
历史演义小说名词解释历史演义小说是一种以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为基础,以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展开的小说形式。
它通常以历史知识和事实为底蕴,结合了作者的艺术想象和创作技巧,通过丰富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紧凑的叙述方式,展示出历史的动荡、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
历史演义小说具有广泛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被广大读者喜爱和推崇。
在历史演义小说中,一般会涉及到以下几个名词解释:1. 历史事件:指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如战争、政治斗争、社会运动等。
历史事件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基本情节,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改编,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历史的发展与演变。
2. 历史人物:指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如帝王将相、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名人等。
历史人物在历史演义小说中常常被虚构和塑造成具有个性特点、丰满形象的人物,它们的命运和行为成为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背景描写:指对历史背景进行的描写和表达。
通过对历史时期、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等方面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历史演义小说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当时的时代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4. 情节设置:指历史演义小说中故事情节的构思和安排。
情节设置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灵魂,它是作者创作的核心部分,通过合理的情节设计可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和困惑,使他们对小说的阅读更加投入和有趣。
5. 人物形象:指历史演义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描绘和塑造。
人物形象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重要元素,它包含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走向。
总之,历史演义小说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以历史事件和背景为基础,展示出历史的动荡和社会的变迁,同时凭借其广泛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丰富的阅读享受。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欢迎阅读。
《三国演义》创作背景《三国演义》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其一是关于三国史事的历史文献;其二是民间不断流传的.三国故事和民间创作。
一方面是上千年所积累和深化的史学家对三国历史的叙述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历朝历代民间三国传说的不断演化丰富,它们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
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
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毛宗岗(1632~1709),字序始,号子庵,生于明崇祯五年,中国清初文学批评家。
三国演义课文原文
三国演义课文原文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以下是部分原文:
正行之间,寨内一声鼓响,马军步兵如潮似浪拥将出来。
当头一员大将,乃是于禁,勒马大叫:“何处狂徒!往那里去!”张飞见了,更不打话,直取于禁。
两马相交,战到数合,玄德掣双股剑麾兵大进,于禁败走。
张飞当前追杀,直到徐州城下。
城上望见红旗白字,大书“平原刘玄德”,陶谦急令开门。
玄德入城,陶谦接着,共到府衙。
礼毕,设宴相待,一壁劳军。
陶谦见玄德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心中大喜,便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让与玄德。
若想了解更多内容,建议阅读原著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历史英雄小说
全达到了乱真的地步。
叙事艺术的虚构
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怒鞭督邮”本是刘备,移为张飞,以突出张飞鲁莽的性 格;斩华雄本是孙坚,改为关羽,以衬其神武。
妙手生发,善于铺叙:
根据《吕布传》 “布与卓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几句话,生发出王允“巧使连环计”,虚构出貂蝉故事。
根据《诸葛亮传》 “于是先生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样简 单的叙述,铺叙成“三顾草庐”这脍炙人口的故事。
历史英雄小说
一、两类小说发展史
1、历史演义系列小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国演义》自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以后,模仿它的历
史演义小说开始大量出现,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一个重
要的流派。
产生了列国志系列小说、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以及宋
史演绎和明史演绎系列小说。
主要有《东周列国志》(蔡元放)、《隋唐演义》(褚人获)
等。
一、两类小说发展史
便觉得味儿不对。“三国”热,热的是《三国志》,还是热的《三
国演义》?热的是历史还是文学?历史与文学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有
不同的认知方式,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体系。易中天将历史文学串起来讲,
借历史材料来揭示《三国演义》的真相,也许使人了解了一点历史,但却
可能糟蹋了文学……要真正读懂《三国演义》,必须回归文学文本。
2、全景性的战争描写
既写了规模宏大的战役,又写了具体的战斗,既有战役的 全景鸟瞰图,又有战斗场面的特写镜头。
3、富有个性的战争描写 描写几十场战争,但未给人以雷同之感,每场战争都有独特的
风采。
典型人物的塑造
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
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作者在故事情节的演进中塑造人物形
历史演义名词解释
历史演义名词解释
“历史演义”
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廷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自明代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以来,后世仿效者众多,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历史演义小说:
古代小说类型之一,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它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在叙事中往往融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
其特点是:既有史实的依据,又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既有纪实的成分,又有艺术的想象和虚构。
元末明初诞生的《三国志演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历史英雄小说
二、两部小说的比较
3、语体色彩不同:
《三国演义》采用的是浅近文言。
《水浒传》则用纯粹的白话写成,完全是人们当时
使用的口语。
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
——《三国演义》
教学目标:
1、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本篇 小说中曹操的形象。
2、讨论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形象
读《三国演义》
随易中天“品三国”的开讲,“三国”热遍华夏。一时间, 大江南北,“易迷”遍地。在如今西方化浪潮席卷而来之际,本 土文化却显示出特有的魅力,真是可喜可贺。但喜过之后,细心 品一品,便觉得味儿不对。“三国”热,热的是《三国志》,还 是热的《三国演义》?热的是历史还是文学?历史与文学属于两 个不同的范畴,有不同的认知方式,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体系。 易中天将历史文学串起来讲,借历史材料来揭示《三国演义》的 真相,也许使人了解了一点历史,但却可能糟蹋了文学……要真 正读懂《三国演义》,必须回归文学文本。《三国演义》的真相 就在文学文本内部,而不在文本之外。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并不 在于揭示真相,而在于给人以启示。
三国人物打油诗
是仁德的,爱民是如子的,特长是会哭的,眼泪是充足的。
是红脸的,胡子是很长的,自负是肯定的,倒霉是迟早的。
是莽撞的,粗中是有细的,嗓门是挺大的,睡觉是睁眼的。
是奸诈的,性格是多疑的,手段是毒辣的,下手是无情的。
是中庸的,父业是继承的,胡子是紫色的,眼珠是进口的。
是俊美的,老婆是漂亮的,水战是擅长的,火气是不小的。
智
奸
义
绝
绝
绝粗线条勾勒。
如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关羽 “髯长三尺,面如重枣”,张飞“豹头环眼,燕额虎须,声 若巨雷,势如奔马”。
② 抓住人物活动中最富有特征的细节,描绘人物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演义小说: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代表作《三国演义》。
台阁体:以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思想情感“雅正平和”,有浓厚的道学气,内容多反映上层官僚的生活。
应制、唱和之作数量多,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
代表作杨荣《随驾幸南海子》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间的散文流派,以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等为主要代表。
他们主张师法唐宋古文。
维护道学立场,呼吁宋儒以来“文道合一”论。
贬斥文学,认为文学本身是有害于道的东西。
代表作品归有光(对文学复古的主张不满,斥责模拟的文风。
为文主张根于六经,宣扬道德)《项脊轩志》、《沧浪亭记》、《张自新传》茶陵派:明朝前期的诗派,以湖广茶陵李东阳为主要代表。
此外,还有谢铎、张泰、绍宝、鲁铎等人。
他们主张诗学汉唐,重视诗歌语言的艺术,体现了台阁到前后七子的过渡。
代表作李东阳《寄彭民望》公安派: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流派。
主要人物有“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其中袁宏道影响尤为突出,是公安派的首要人物。
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所以人称公安派。
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
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桐城派:是清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
其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国思想基础,以为清王朝政权服务为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散文理论。
方苞是桐城派的创始人,其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二字;姚鼐使桐城派理论更加完整和系统化,提出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的理论,并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家队伍苏州派:是明末清初之际活动在苏州一带的重要戏剧流派。
它以李玉为代表,包括朱素臣、朱朝佐、毕巍、叶时章、陈二白等。
他们彼此交往密切、经常合作写剧,以至形成了共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
他们都来自社会的中下层,大多毕生从事戏剧创作,多写关注现实的政治剧和时事剧,他们既精通音律,又熟悉演艺优人,其剧作适合搬上舞台演出,具有较强的市民色彩。
临川派:以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
追随汤显祖艺术风格的临川派作家主要有吴炳、孟称舜和阮大铖等人他们大多只是继承了汤显祖注重文采、才情,不受形式、格律约束的特点,而忽略了汤氏注重立意、以情反理的思想追求。
拟话本:明代后期,随着长篇通俗小说的繁荣,话本小说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由过去供艺人讲述的底本变而为社会上普通读者的案头读物,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
这种在体制上与宋元话本大致相同、具雅俗共赏性质的白话短篇小说,即是“拟话本”,或称“拟宋市人小说”。
性灵说:清代中叶,真正与宗唐、宗宋的道统文学观相对、继承晚明以来的主情传统的,是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
袁枚接过公案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
从强调个人性情出发,在文学史观上他主张文学进化论,认为每个时代都应当有自已的文学。
基于此,他对清代以来的神韵派、格调派、肌理派等予以全面的批判和排斥,表现了反传统、破偶像、反摹拟、求创新的特点。
性灵派的主要成就在诗歌,与袁枚主张和诗相似的诗人还有郑燮、赵翼和黄景仁等。
1)径向对照首先是径向对照,即爱斯梅哈尔达与圆周线上各个人物的对照,在图中用径线表示。
爱斯梅哈尔达与孚罗诺的对照。
他们的矛盾是小说的主要矛盾,贯穿小说始终,因此他们的对照也是人物圆心结构里的中心对照。
他们是两种对立的力量,一个是善的化身,一个是恶的代表。
爱斯梅哈尔达与加西莫多的对照他们是两个被人互换的孤独儿,一个奇美,一个奇丑。
仪貌美丑的强烈对照,卓绝地衬托出了他们两个互相救援的动人情景,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第一次是爱斯梅哈尔达给加西莫多送水的情景,提示了爱斯梅哈尔达以德报怨的美好心灵。
第二次是加西莫多救援爱斯梅哈尔达的情景,提示了加西莫多心灵的觉醒。
爱斯梅哈尔达和法比的对照这是一对情人,一个忠贞不渝,至死呼唤情人的名字,一个放浪轻浮,凶狠地要她:“见鬼去吧”!这种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的对照,展示了贫苦少女忠于爱情的高尚情操,暴露了贵族公子极端利己的恶劣本性。
爱斯梅哈尔达和甘果瓦的对照这是一对名义夫妻。
一个高尚,一个卑下;一个义重如山,一个情轻如毛。
爱斯梅哈尔达曾在甘果瓦要被绞死时救了他的命,可是当爱斯梅哈尔达需要救援时,他不惜与孚罗诺合谋,把她交给他,成了助纣为虐的小人。
爱斯梅哈尔达与乞丐王国的对照前者是流浪的吉卜赛人,没有一定的民族地域与国籍,后者有明确的地域,属于法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国人;前者没有宗教信仰,后者信奉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崇拜偶像。
虽然他们民族不同、国籍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但是他们却有着人间最真诚的友爱,她是他们的姊妹,他们是她的父兄。
深厚的阶级情谊使他们打破了民族界限,国籍界限,宗教信仰界限,把他们连接在一起。
爱斯梅哈尔达与女修士的对照她们是母女俩,相见却不相识。
女儿流落街头卖艺,母亲洞穴凄惨度日,母女俩的身世对照,反映了封建社会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
这种径向对照,表现了各个人物对爱斯梅哈尔达的不同感情和态度。
(2)弧向对照其次是弧向对照,即圆周线上各个人物之间的对照,在图中用弧线表示。
加西莫多与孚罗诺的对照。
他们是义父子,义父表现了人性的异化,义子表现了人性的复归。
义父对爱斯梅哈尔达充满占有的淫欲,义子对爱斯梅哈尔达充满真诚的爱慕。
加西莫多自我牺牲的爱情和孚罗诺置人死地的淫欲的对照,表现了两颗不同的心灵。
加西莫多与他人对照加西莫多与法比的对照。
一个容貌丑陋心灵美好,一个容貌漂亮心灵丑恶,他们的对照说明了心灵美高于仪貌美。
加西莫多与甘果瓦的对照。
他们都受过爱斯梅哈尔达的恩惠,在对待爱斯梅哈尔达的态度上,加西莫多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甘果瓦是“好多债是不偿还的”。
为救护爱斯梅哈尔达,加西莫多勇敢无私,不怕牺牲,甘果瓦则怯懦自私,贪生怕死,反映出不同的道德观。
乞丐王国与他人对照乞丐王国与甘果瓦的对照。
前者是人民英雄,后者是可耻叛徒,把起义者的通行令密告孚罗诺;前者攻打圣母院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后者临阵脱逃,在国王面前奴颜媚骨。
反映了广大贫民斗争的坚定性和青年文人斗争的摇摆性。
乞丐王国与孚罗诺的对照。
前者是异教的众生,后者是传教的牧师。
异教者有人道,传教者少人性,这是对反动宗教的绝妙讽刺。
女修士与他人对照女修士与孚罗诺、法比的对照。
前者是社会底层的妓女,后者是社会上层的神父、贵族;前者有无私的母爱,后者有自私的情欲;前者是被玩弄的女性,后者是玩弄女性的禽兽,两相对比,提示了中世纪的封建专制是一个人欲横流、豺狼当道的社会。
女修士与甘果瓦的对照。
前者是真正的母亲,后者是名义上的丈夫。
母亲热爱女儿,那是她心上“唯一所爱”,她对苍天呼唤:“我不愿意要你的天使,我只愿要我的孩子!”而丈夫怜惜山羊,却“并没有疯狂地爱着那吉卜赛女郎。
他差不多比较更爱她的羊儿。
”爱人与爱物的对照,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孚罗诺与他人对照孚罗诺与甘果瓦的对照。
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一个欲火炎炎,一个情薄意淡;一个贪欲不怕下地狱,一个贪生害怕被杀头。
不同的弱点使师生勾结,共同诓骗爱斯梅哈尔达。
孚罗诺与法比的对照。
一个是阴沉的牧师,一个是欢快的军人,一个代表神权,一个代表王权;一个淫欲隐蔽,一个公开放荡。
他们既有矛盾,而又互相勾结,同是巴黎人民的敌人。
这种弧向对照,提示了各个人物心灵间的差距。
3)人物自我对照爱斯梅哈尔达的自我对照。
她与其他人物的自我对照不同,表现为一种内外和谐的美与美的辉映。
她是作者全力讴歌的对象,既有美的仪貌,又有美的心灵。
在仪貌美与心灵美的交相辉映中,作者赞她的“完整的”美,“全能”的美。
加西莫多的自我对照。
丑的外貌突出美的心灵,在奇丑的外貌之下,跳动着一颗金玉之心。
他原本犷野、蒙昧、凶恶,由于仁爱的感化而心灵复苏,成为人道主义的典型。
孚罗诺的自我对照。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描写他的善举和忍受世俗情欲煎熬的痛苦。
他年轻时确实一度善良,抚育兄弟,收养孤儿,但随着宗教地位的日益高升,他泯灭了善良的人性,表面道貌岸然,实则衣冠禽兽。
这是一个被宗教禁欲主义挤压变形的人,同时又是反动教会的代表人物。
法比的自我对照。
他外表漂亮,内里肮脏。
虽然出身“高贵”,但却趣味低下,他有军人的勇敢,“不在乎一个手持短棍的强盗的袭击”,却没有正直为人的勇气,不敢出庭证明爱斯梅哈尔达无罪。
甘果瓦的自我对照。
他有诗人的狂热,却没有诗人的真情,他言谈激烈,行动怯懦。
女修士的自我对照。
她身上充满两种强烈的情感,恨得切齿,爱得发痴。
乞丐王国的自我对照。
他们处于社会下层,由强盗、小偷、流浪者组成,但他们却有高尚的心智,爱憎分明,坚决与整个封建专制制度为敌。
这种自我对照,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作者的美学追求以上三种对照归纳起来,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照,它反映了作者的美学思想,体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
雨果早在《〈克伦威尔〉序》中指出:“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
……崇高与崇高很难产生对照,人们需要任何东西都要有所变化,以便能够休息一下,甚至对美也是如此。
相反,滑稽丑怪却似乎是一段稍息的时间,一种比较的对象,一个出发点,从这里我们带着一种更新鲜更敏锐的感受朝着美而上升。
鲵鱼衬托出水仙;地底的小神使天仙显得更美。
达尔杜弗是《伪君子》全剧的中心人物,也是文学史上伪君子的典型,是一个宗教骗子、无赖。
他伪善、狡黠、狠毒。
伪善是他的主导性格,作者用这个形象高度地概括了伪善行为的一切方面, 概括了伪善的手段、目的和危害。
首先,他善于把世人尊敬的东西当作工具,骗取人们的信任,作为他达到卑鄙目的的跳板。
他本是外省的一个破落贵族,多年来在各个城市流浪,所以他了解当时社会上的真正的虔诚的教士是受人尊敬的。
于是他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宗教心理, 在教堂门前扮成了一个虔诚的信士,做起了宗教骗子的勾当。
为了实现目的, 他一看到奥尔恭家便采取了一切伪善者惯用的两面派的手段。
他出场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仆人说:“倘使有人来找我, 你就说我去给囚犯分捐款去了。
”他的出场就是一个骗子的形象。
这个形象具有巨大的典型意义,是17世纪法国教会势力和贵族上流人物的代表,是一个十足的假虔徒、伪信士的典型。
贪财、贪色、贪食是他的本性。
虚伪、伪善是达尔杜弗达到目的的手段。
这个形象的诞生是剧作家深刻观察和研究生活的结果,他高度概括了当时社会的本质。
达尔杜弗是一切伪君子的总和,所以,他的问世就有许多宗权界和上流社会的人物疑神疑鬼地认为他写的就是自己,这就说明了达尔杜弗艺术形象的典型性.《达尔杜弗》的艺术特色:符合古典主义“三一律”的原则;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剧;结构严整紧凑,层次鲜明;在喜剧中含有不少悲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