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
一、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涂鸦期(自我表现最初阶段2-4岁),涂鸦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反映其身心状态。
(2)样式化前期(再现的最初阶段4-7岁),儿童尝试用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在对外界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观念,所以使用的象征符号经常改变。
(3)样式化期(形态概念的成立7-9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终于发展出种种令自己满意的符号象征,这些符号会反复出现2~3年,称之为样式!。
(4)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9-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力图去发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
在绘画中,他们开始打破惯用的形式,并注意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20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加登纳提出的 U型曲线发展模式。他认为儿童早期的绘画表现处于 U型的左高峰,之后跌到 U型的谷底,这时若持续努力,就有可能达到 U型的右高峰,成就完整的 U型发展,但是一般人都只是 L型的发展。这两种学说都与心理学家皮亚杰所主张的儿童绘画能力单一发展路线理论相一致。
二、儿童画反映其独特的心理状态
儿童绘画是引领我们进入儿童心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绘画所表现出来的儿童身心发展状态,如对空间的表现与智力、知觉、人格的发展有关,而图画的色彩则与情感情绪成长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线条的品质与作者的情感相关。每个儿童的不同绘画阶段,无论是在造型、用色或空间表现上均有特定的概念,综合各种见解,我们可以归纳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儿童画进行理解
第一、儿童绘画显示出的特点随年龄的提高,其复杂程度与作品的整体性也跟着提高;
第二、儿童偏向于夸张或省略作品中最有意义的内容,他们的作品反映出其生活经验与情感世界;
第三、学龄前后几年的儿童绘画强调样式化表现,后来逐渐发展到写实具象表现;
第四、儿童绘画反映出他们的生理发展,比如画中细节的详细程度与他们知觉上的成熟度相关,涂鸦期的线条也与他们的骨胳肌肉、手眼协调等发展相关;
第五、不同的内容与绘画方法可以让儿童有不同的目的驱使,比如描绘便于表达想法,而彩色绘制则便于情感抒发;
第六、儿童所用颜色、构图、样式等与他们的人格和社交相关;
第七、环境仍是影响学习的要素,但不同背景中的儿童,他们的创作视觉样式也大体相近;
第八、在绘画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个性差别;
第九、儿童绘画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是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视觉语言的一个过程。我们要用严谨的态度来看待儿童画,在解释儿童画之前,要先了解他们的社会、家庭、学校中的一些情况,综合判断,就可以很好的通过绘画来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
三、儿童画中的无意识心理状态在儿童画中,儿童有一种奇妙的能力,所进行的独特创作是不可小看的,以为它是独一无二的,这种能力就是先天存在的无意识。通过绘画和原始艺术可以得到证明,原始艺术与儿童艺术都有一种简略性,其共同心理是无意识。儿童用眼睛看世界,以想象代替思维,把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只表现自己的无意识的心理感受(快乐),而忘记表达的技巧。这份淳朴,这份自然,赋予了儿童创作的幻觉性以及自主的冲动创作、激情创作和美感创作。而这一切都是无意识。
第一、隐藏的神秘性。无意识现象,古人称灵感!,近代美术学称为直觉!,在研究中发现,曼荼罗是最典型的图案,它反复出现在人类所有的艺术造型之中,我们可以在
幼儿的涂鸦中看到类似曼荼罗造型的圈圈线! 封闭的类圆形!等。这样意象潜藏在儿童心理结构最深层,具有很强的神秘性,以致于我们对其认识和研究的相对缺乏。由于一直以来无意识被忽视,导致美术教育变成工匠式的技能技巧式的训练,无法触及儿童心灵,无法深入儿童的情感世界。(注:曼荼罗图形是一种印度教和佛教所用到的帮助禅定的象征宇宙的几何图形。)
第二、浓缩的遗传性。人脑的进化是筛选与淘汰相结合的过程,有些极为简化的形态被记忆储存,在不断的积淀和简化过程后,大脑随身带着它的全部历史。儿童的无意识就有来自遗传,在原始人的壁画和儿童早期作品中都有着想象成份,看不到的记忆中的、想象的物体都错杂在一幅平面的画中,缺乏透视!而有着透明性!,每个儿童都并非是空白的,他们的大脑都蕴含着高度进化的历史,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潜藏儿童大脑的无意识,去开发其潜能,挖掘其遗传。
第三、积累的丰富性。除了先天的无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儿童的后天无意识也通过沉淀转成意识贮藏起来,这样一来,儿童美术表现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就不断丰富起来了。其美术创造能力也在这种丰富性表现中逐步形成。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讲民主,尊重儿童的独特审美感受和表达,呵护童心和无拘无束的表达热情和积极性。
第四、奇异的创造性。波克特洛夫说无意识代表真正的心灵!,儿童创作进入无意识状态,才真正涉及到儿童的心灵和情感,才是最美好的。儿童的无意识审美创造从表情、形式、意味等都充满着奇特的创造性。正如康定斯基说的儿童直接从他们的情绪深处构造的形式难道不比那样希腊式的模仿者的作品更富于创造性么?!儿童美术活动应在民主、轻松的氛围里展开,不应指责儿童的稚柮和违背常理,让所有的儿童都能沉浸在无意识状态的美术创作中。
四、儿童画中的自主性心理研究儿童绘画的真谛是创造性的自我表现,儿童画中的
自主性心理表现为儿童积极主动的表达欲望和求新求异的能动表现的动态结合。
第一、儿童绘画中的自主性表现,表达了他们的思想、经验、情感和愿望。儿童画是艺术,但儿童从来不为了艺术而艺术,他们在画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基本符号。所以,在一幅自主性绘画中也浓缩了儿童的德、智、美等多维素质。
第二、自主性是创新的灵魂。创新是对已知的知识的解构,重组,而需要思维模式的转换,自主性正是着眼于这几方面来启迪儿童的心思,帮助儿童提高绘画水平,并使作品有着新颖性和独创性。
第三、自主性绘画的发展,儿童绘画本来具有自组织发展规律,具有生成自发展的特性,教师实际上是协助儿童的主体行为,让其绘画能适时超越自我。同时也要丰富儿童的知识和技能, 画内功夫画外学!,让儿童在自主性绘画中有更好更坚实的基础。
五、促进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几点教育建议根据儿童绘画的无意识,自主性等心理特点,在这里提出几点促进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几点教育建议:
第一、开拓资源,开展多样的艺术活动,培养陶冶儿童的审美心理意象。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现实并经过作者亲身体验的材料比间接的知觉要重要得多。教师可以多组织开展多样的艺术活动,如走近大自然,参观画展,用语言交流情感,看书和影视作品,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等,以丰富其审美的心理意象。为更好的自主性绘画提供基础。
第二、因材施教,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绘画、审美环境,重视其发展的个性差异。给予儿童宽容自主的空间,让儿童的天赋和无意识心理更自由的发挥,让他们不受更多束缚,完全自由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在良好的环境中,积极地发展他们的艺术思维,并不机械地进行教育,而是因材施教,重视每个儿童的个性差异,让他们以自己的个性方向去发展。
第三、注意体验,关注儿童画创作,引导其想象,体验和再造的审美心理意象。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