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缺陷及其改善方法(上)

合集下载

两种典型产品缺陷分析及改善措施

两种典型产品缺陷分析及改善措施

两种典型产品缺陷分析及改善措施第一个产品的缺陷属于润湿缺陷,也属于操作不到位缺陷。

主要产生原因在于面层涂料与蜡模在直角部位没有很好润湿,在操作时面层涂料在涂覆蜡模直角处时没有完全覆盖,中间夹有气泡。

实际上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出现这种铸件设计时不考虑铸件结构以及铸造方法的错误。

究其原因在于许多的零件设计师们対鋳造以及铸造方法的理解不够。

因此,在接到铸件设计时,应该首先对铸件进行工艺性分析。

那些结构会成为制壳、铸造生产的难点。

你比如这个铸件,直角的设计是铸件结构应该避免的,另外,制壳时也容易出现问题。

假如我们在铸件工艺设计时把这一难关给挡住,可能也就没有后面一大堆的问题。

因此,对于这个铸件来说,改善的重点在于如何增强面层涂料与蜡模直角处的润湿,同时排除润湿不良产生的后果。

在这里要注意几点:第一点是蜡模清洗要到位。

由于蜡模本身与硅溶胶涂料的润湿性就差,因此,蜡模的清洗首先是关键,一定要把蜡模表面的脱模剂清洗掉。

第二点是涂料面浆必须按要求加入润湿剂。

这两点是增强面层与蜡模之间的润湿。

第三点是蜡模在浸面层浆时操作要正确,按蜡模各部位不形成憋气的方向浸入,对于沟槽则应沿着沟槽方向进入,切忌使涂料中卷入空气,缓慢插入。

第四点是对于蜡模直角部位应使用毛刷或者压缩空气去除直角处的气泡,促进涂料润湿。

这两点是排除润湿不良产生的后果。

当然,对付这种铁豆缺陷的最好办法是采用真空沾浆法,可以一举解决这个问题。

图一,铸件铁豆缺陷第二个产品的缺陷有两种,一种是分层缺陷,一种是欠注缺陷。

分层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层与层之间连接不紧密,在脱蜡或者浇注时面层或者面层过渡层一起脱落造成。

欠铸缺陷主要是由于浇注温度或者型壳温度不够所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浇注时操作不当造成。

改善的方法:对于第一种缺陷,首先要注意各层的干燥,必须在上一层干燥后才能开始下一层的操作;其二是前三层之间要增加预湿,增加层与层之间的连接;第三点,型壳最后封浆层干燥尽量保持在24小时以上。

产品缺陷及处理方法

产品缺陷及处理方法

压铸产品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1、流痕和花纹外观检查:铸件表面上有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有明显可见的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无方向性的纹路,无发展趋势。

(1)流痕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查明原因后应及时纠正:1)模温过低。

2)浇道设计不良,内浇口位置不良。

3)料温过低。

4)填充速度低,填充时间短。

5)浇注系统不合理。

6)排气不良。

7)喷雾不合理。

(2)花纹产生的原因是型腔内涂料喷涂过多或涂料质量较差,解决和防止的方法如下:1)调整内浇道截面积或位置。

2)提高模温。

3)调整内浇道速度及压力。

4)适当的选用涂料及调整用量。

2、网状毛翅(龟裂纹)(1)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上有网状发丝一样凸起或凹陷的痕迹,随压铸次数增加而不断扩大和延伸。

(2)产生原因:1)压铸型(模)型腔表面有裂纹。

2)压铸型(模)预热不均匀。

(3)解决和防止的方法:1)压铸型(模)要定期或压铸一定次数后,应作退火处理,消除型腔内应力。

2)如果型腔表面已出现龟裂纹,应打磨成形表面,去掉裂纹层。

3)型(模)具预热要均匀。

3、冷隔(1)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有明显的、不规则的、下陷线性型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在外力作用下有断开的可能。

(2)产生原因:1)两股金属流相互对接,但未完全熔合而又无夹杂存在其间,两股金属结合力又很薄弱。

2)浇注温度或压铸型(模)温度偏低。

3)浇道位置不对或流路过长。

4)填充速度低。

(3)解决和防止的方法:1)适当提高浇注温度。

2)提高压射比压缩短填充时间,提高压射速度。

3)改善排气、填充条件。

4、缩陷(凹痕)(1)外观检查在压铸件厚大部分的表面上有平滑的凹痕(状如盘碟)。

(2)产生原因:1)由收缩引起:①压铸件设计不当壁厚差太大。

②浇道位置不当。

③压射比压低,保压时间短。

④压铸型(模)局部温度过高。

2)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

3)开型(模)过早。

4)浇注温度过高。

(3)解决和防止的方法:1)壁厚应均匀。

产品缺陷N种解决方案

产品缺陷N种解决方案

产品缺陷N种解决方案产品缺陷是消费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它不仅会影响产品的使用体验,还可能导致安全问题。

因此,对于企业和生产商而言,如何解决产品缺陷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声誉,也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产品缺陷的N种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和生产商做好产品质量管理。

一、设计合理,避免出现缺陷设计阶段是产品缺陷产生的根源。

如果设计不合理,产品缺陷就会产生。

因此,在产品设计阶段,应该尽可能考虑到产品的可能缺陷,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比如,在设计电器产品时,可以加入过电压、过流保护等措施,以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在设计自行车时,可以加入刹车、车灯等装置,以提高用户使用的体验性。

所以,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以便设计出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产品。

二、引入专业质检机构,提高产品品质专业的质检机构可以及时检测出产品的问题,帮助企业或生产商及时修正产品缺陷,并提高产品的质量。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专业的质检机构,如TUV、SGS、Intertek等。

这些专业机构可以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包括材料、设计、生产工艺等方面,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产品出现缺陷和故障。

三、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制造过程的质量在制造过程中,要通过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的制造质量。

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制造再到组装检测,每个环节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制造过程不会出现问题。

此外,还要加强对操作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技能和专业水平,从而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工艺。

四、贴近用户,及时了解产品缺陷用户反馈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企业及时了解产品存在的缺陷,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因此,企业和生产商应该保持与用户的联系,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收集用户反馈和建议,及时跟进并解决问题。

此外,还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用户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和质量管理。

五、完善售后服务体系,解决产品缺陷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可以排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品缺陷N种解决办法

产品缺陷N种解决办法

精心整理1、消除制品凹痕的方法2、消除缺料的方法3、消除制品银条痕的方法4、消除制品飞边的方法5、消除制品变形的方法6、7、8、9、10、11、12、13、14、15、16、17、18、消除制品脆化的方法19、消除制品使用破碎料产生白化以及脆化的方法20、消除制品内异物不良的方法21、消除制品产生剥离现象的方法22、消除制品尺寸不良的方法23、消除制品小皱纹的方法24、消除制品脱模时的破损以及裂纹的方法25、消除注口料脱模不良的方法26、消除制品上痕迹的方法27、消除制品透明度不良的方法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成型缺陷的对策表42、同一材料异色的替换作业43、不同材料的替换作业44、常见塑料材料的简单判别45、常见塑料材料的注塑温度和预干燥温度46、浇口的大小同成型性能的关系47、什么是注塑成型的五要素48、一般的模具构造49、模具的注口,流边和浇口50什么是捏和性螺杆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耐冲击性最好的塑料是ABS吗?65有耐热性的塑料吗?66耐摩性好的塑料材料那些67倾向于刚性用途的材料是那些68要求制品具有弹性时用什么样的材料69有那些材料是可以镀的70耐燃性的材料有那些71耐药品性的塑料有那些72有必要于干燥的塑料有那些73在料筒内容易分解的塑料有那些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塑料使用的色料有那些东西88塑料使用的发泡剂有那些东西89什么叫体积电阻90什么叫表面电阻91什么叫电弧阻抗92什么叫诱电率93什么叫热变形温度94塑料的分子构造同机械性能的关系怎么95塑料的分子构造同耐热性的关系怎么96塑料的分子构造同耐湿性的关系怎么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何谓标准注嘴111何谓延长注嘴112何谓溶化型注嘴113何谓搅拌型注嘴114何谓阀控式注嘴115何谓热流道注嘴116注嘴接触应怎么样117模具的普通制作方法时那些118应如何加工模具型腔内带有的花纹119何谓电铸模具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何谓压缩成型机134何谓夹层发泡注塑机135何谓锤打式注塑机136注塑机注塑制品的制作程序137注塑制品的设计程序138常见注塑机的所属设备139制品的成本同日期待决定方法140模具的制作顺序141电视机外壳使用有那些特性的材料142电冰箱内装饰品使用那些特性的材料14314414514614714814950、一、二、2-2收缩性大的材料也容易产生凹痕。

产品质量检测中常见的缺陷及改进方法

产品质量检测中常见的缺陷及改进方法

产品质量检测中常见的缺陷及改进方法产品质量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也是消费者选择商品时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

然而,在产品质量检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这些缺陷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本文将从产品质量检测中常见的缺陷入手,探讨改进方法。

首先,常见的产品质量检测缺陷之一是检测方法不合理。

有些企业过于依赖手工操作,缺乏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支持,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反复性差。

此外,还有些企业在检测指标设计上存在问题,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合理的检测项目,导致检测结果与实际质量偏差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应对产品的关键检测指标进行深入研究,确保检测结果与实际质量相匹配。

其次,产品质量检测中常见的缺陷之二是人为误差。

人为误差可能源自操作不细致、心态不稳定等多种因素。

这些误差会导致测试结果偏差,影响产品质量评估的准确性。

为了减少人为误差,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岗位责任明确来提高员工操作水平,加强对操作流程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检测过程规范且可追溯。

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如条码和RFID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数据的自动化采集,降低人为干预的可能性。

第三,产品质量检测中常见的缺陷之三是检测环境不合理。

检测环境不合理可能包括温湿度条件不符合要求、环境噪音干扰等。

这些因素会对测试结果产生负面影响,使产品质量评估失真。

为了改善检测环境,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检测室或实验室,并加强环境的管理和维护。

同时,可以利用隔音、隔热等技术手段,减少环境噪音和温湿度的波动,确保检测环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最后,产品质量检测中常见的缺陷之四是检测结果分析不合理。

有些企业在测试结果获得之后,没有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无法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企业可以引入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大量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发现异常和问题。

同时,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和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测试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缺陷与改进措施报告

产品缺陷与改进措施报告

产品缺陷与改进措施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然而,即使是最好的产品也难免会出现缺陷。

本报告旨在分析产品缺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二、产品缺陷分析1. 设计缺陷:产品设计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产品在实际使用中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例如,按键布局不合理可能导致用户操作不便。

2. 制造缺陷: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如原材料质量不达标、工艺控制不严格等,导致产品性能下降。

3. 检验缺陷:质量检验环节的疏忽可能导致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影响客户使用体验。

4. 运输缺陷: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损坏,导致性能下降或外观受损。

5. 客户使用不当: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缺乏必要的知识或技能而导致产品损坏。

三、改进措施1. 优化产品设计: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了解客户需求,对产品设计进行优化。

例如,改进按键布局,使其更符合人体工学。

2. 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质量稳定。

同时,加强原材料入库检验,防止不合格材料流入生产线。

3. 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制定详细的工艺操作规程,确保工人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

加强工艺参数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工艺波动问题。

4. 完善质量检验体系:建立多层次的质量检验制度,确保每个环节的产品质量都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关键工序,实施100%检验,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5. 提高运输安全意识:加强产品包装设计,提高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抗冲击能力。

同时,加强物流环节的监管,确保产品安全送达客户手中。

6. 加强客户培训:为客户提供必要的产品使用培训,提高客户的使用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因客户使用不当造成的产品损坏。

7. 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通过客户反馈、市场调研等方式了解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同时,鼓励客户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质量。

8. 强化员工质量意识:定期开展质量意识培训和教育活动,使员工充分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提高员工对质量问题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及纠正措施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及纠正措施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及纠正措施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产品质量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无论是食品安全问题、汽车召回,还是电子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都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能的纠正措施。

一、产品质量问题分析1.1 供应链管理不到位供应链管理是产品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现代制造业中,产品的制造过程通常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配送等。

如果供应链管理不到位,就很容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出现。

例如,一些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可能会选择低价的劣质原材料,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此外,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1.2 生产工艺不合理生产工艺是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如果生产工艺不合理,就容易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例如,在一些制造业中,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工艺参数设置不当、设备维护不及时等问题,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此外,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1.3 缺乏质量意识缺乏质量意识是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忽视了质量的重要性,只关注产量和利润。

这种短视行为容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出现。

此外,一些企业在员工培训和教育方面也存在不足,导致员工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二、产品质量问题的纠正措施2.1 加强供应链管理为了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企业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

首先,企业应该与优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靠。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对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最后,企业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时监控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2 优化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工艺是改善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产品缺陷分析与改进巡视整改方案

产品缺陷分析与改进巡视整改方案

产品缺陷分析与改进巡视整改方案一、引言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在设计、制造、运输、储存、销售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与预期性能目标不符、存在安全隐患或影响产品可靠性、稳定性的问题。

产品缺陷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现今,不仅会影响企业声誉和经济效益,还可能对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及时分析产品缺陷原因并制定巡视整改方案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产品缺陷分析1、收集缺陷数据针对产品缺陷问题,首先要全面收集与产品缺陷相关的数据,包括消费者的投诉、质量检验报告、质量损失报告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整理出产品缺陷的类型、频率、严重程度等信息。

2、分析缺陷原因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导致产品缺陷的根本原因。

可以采用鱼骨图、5W1H分析法(What、Why、When、Where、Who、How)等工具来帮助分析。

可能的缺陷原因包括:设计不合理、零部件质量问题、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格、供应链管理问题等。

3、评估缺陷影响针对不同类型的缺陷,需要评估其对产品性能、安全和用户体验的影响程度。

通过定量或定性方法,对不同缺陷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优先整改的缺陷类型。

三、改进巡视整改方案1、优先整改缺陷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整改优先级。

对于影响产品性能、安全和用户体验最为严重的缺陷,应优先予以整改。

对于频次较高且易于改进的缺陷,也应优先考虑。

2、制定整改措施对于不同类型的缺陷,需要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比如对于设计不合理的缺陷,可以组织专家进行产品设计优化;对于零部件质量问题,可以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管理;对于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格的问题,可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等。

3、落实责任及时整改在制定整改措施时,需要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并建立相应的跟踪机制,确保整改措施的执行和效果的持续改善。

对于整改不力的责任人,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示警示。

四、改进效果评估1、监测整改效果在整改方案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对整改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产品缺陷解决办法

产品缺陷解决办法

产品缺陷解决办法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产品缺陷解决办法1.龟裂龟裂是塑料制品较常见的一种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应力变形所致。

主要有残余应力、外部应力和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应力变形。

(-)残余应力引起的龟裂残余应力主要由于以下三种情况,即充填过剩、脱模推出和金属镶嵌件造成的。

作为在充填过剩的情况下产生的龟裂,其解决方法主要可在以下几方面入手:(1)由于直浇口压力损失最小,所以,如果龟裂最主要产生在直浇口附近,则可考虑改用多点分布点浇口、侧浇口及柄形浇口方式。

(2)在保证树脂不分解、不劣化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树脂温度可以降低熔融粘度,提高流动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注射压力,以减小应力。

(3)一般情况下,模温较低时容易产生应力,应适当提高温度。

但当注射速度较高时,即使模温低一些,也可减低应力的产生。

(4)注射和保压时间过长也会产生应力,将其适当缩短或进行Th次保压切换效果较好。

(5)非结晶性树脂,如AS树脂、ABS树脂、PMMA树脂等较结晶性树脂如聚乙烯、聚甲醛等容易产生残余应力,应予以注意。

脱模推出时,由于脱模斜度小、模具型胶及凸模粗糙,使推出力过大,产生应力,有时甚至在推出杆周围产生白化或破裂现象。

只要仔细观察龟裂产生的位置,即可确定原因。

在注射成型的同时嵌入金属件时,最容易产生应力,而且容易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产生龟裂,危害极大。

这主要是由于金属和树脂的热膨胀系数相差悬殊产生应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力超过逐渐劣化的树脂材料的强度而产生裂纹。

为预防由此产生的龟裂,作为经验,壁厚7”与嵌入金属件的外径通用型聚苯乙烯基本上不适于宜加镶嵌件,而镶嵌件对尼龙的影响最小。

由于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小,比较适合嵌入件。

另外,成型前对金属嵌件进行预热,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二)外部应力引起的龟裂这里的外部应力,主要是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应力集中,特别是在尖角处更需注意。

产品质检中的常见缺陷与改进方案

产品质检中的常见缺陷与改进方案

产品质检中的常见缺陷与改进方案在现代生产中,产品质检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环节。

然而,即使经过了严格的质检,仍然存在一些常见的缺陷。

本文将对产品质检中的常见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1. 尺寸偏差产品尺寸偏差是质检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种偏差可能导致产品无法正确安装或与其他部件协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案:1.1 引进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技术,确保产品尺寸的准确性。

1.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尺寸检测的敏感度。

1.3 设立合理的尺寸标准,对产品进行实时监控和纠正。

2. 表面缺陷产品表面的缺陷可能包括划痕、气泡、涂层不均匀等问题。

这些缺陷不仅降低了产品的美观度,还可能影响产品的功能和使用寿命。

针对表面缺陷,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案:2.1 引进自动化的表面检测设备,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2.2 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原材料的表面质量达标。

2.3 定期清洁和维护生产设备,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的表面缺陷。

3. 功能缺陷产品功能缺陷可能导致产品无法正常工作或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这种缺陷可能源于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方面。

为了解决功能缺陷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设立严格的产品设计标准,确保产品设计符合用户需求和行业标准。

3.2 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确保原材料符合产品功能的要求。

3.3 定期评估和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产品的功能性和可靠性。

4. 包装破损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包装破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破损的包装可能导致产品受损、易碎或无法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包装破损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案:4.1 优化包装设计,确保包装能够在正常运输和储存条件下保护产品。

4.2 引进专业的包装材料和设备,提高包装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4.3 加强包装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个产品都有正确的包装并符合运输要求。

综上所述,产品质检中常见的缺陷包括尺寸偏差、表面缺陷、功能缺陷和包装破损。

产品质量缺陷、瑕疵补救方案和处理方式、方法

产品质量缺陷、瑕疵补救方案和处理方式、方法

产品质量缺陷、瑕疵补救方案和处理方式、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解决产品质量缺陷的瑕疵补救方案和处理方法1. 产品质量缺陷的识别与分类。

产品质量缺陷及处理措施

产品质量缺陷及处理措施

产品质量缺陷及处理措施产品质量缺陷及处理措施质量缺陷产生原因检查内容及岗位处理措施备注据品控部反馈信息,近段时间生产的成品板生产过程控制中存在以下缺陷:一、裂痕;二、漏砂;三、胶斑;四、凹坑;五、粉尘斑裂痕漏砂胶斑凹坑粉尘斑1、生产正常时发现有积尘及时用压缩空气清理;2、如遇故障停机时按要求全面清理各铺装机3、铺装皮带太松造成不同步。

1、压机主操根据裂痕情况及时调整压机进口皮带速度校正值;1、板坯厚度控制偏薄;2、铺装密度不均匀;3、压机进口板坯掉表层料以及施胶不均;4、铺装芯层两端夹料造成铺装后板坯塌边。

2、铺装主操严格控制好铺装密度均衡;1、压机主操根据生产规格严格控制好板坯厚度;2、铺装主操要根据含水率变化及铺装料仓料位变化及时调整密度,保证密度均匀;1、拌胶施胶不均匀;2、拌胶机长时间未清理。

1、发现堵塞及时清通;1、压机钢带粘料;2、预压透气带粘芯层刨花1、压机现场操作员及时清理钢带表面;1、更换新规格及生产过程频繁加减压机速度造成压机进口传送带与铺装带不同步;1、压机主操严格控制好各规格板坯厚度,保证砂光量,特别是开机时板坯要从厚往薄调整;4、发现有夹料及时清通。

2、拌胶机按规定时间进行全面清理。

2、铺装现场操作员及时清理透气带的粗刨花,必要时停机处理。

2、铺装皮带脏及铺装带表面粘料;1、压机现场操作员每小时检查一次压机进口板面情况;2、铺装现场操作员每小时检查一次铺装皮带粘料情况;3、铺装现场操作员每小时检查一次铺装带松紧情况。

3、压机现场操作员每小时检查一次压机进口板底情况;调拌胶现场操作员每小时检查一次各施胶喷嘴堵塞情况。

1、压机现场操作员每小时检查一次钢带表面粘料情况;2、铺装现场操作员每小时检查一次预压透气带是否粘芯层刨花。

4、铺装现场操作员每小时检查一次铺装塌边现象。

1、铺装现场操作员每小时检查一次铺装计量仓尾部积尘情况1、铺装箱积尘太多掉落2、铺装现场操作员根据皮带情况及时清洁,必要时停机清洁;3、及时张紧铺装皮带。

产品缺陷、原因分析、措施[1][3]

产品缺陷、原因分析、措施[1][3]

产品撕缺 编制:制品一部质量科
12
15
硫化制品主要缺陷定义和 4M 分析矩阵图
缺陷名称: 气泡 序
1 人 man
主要原因
解决措施
定义:产品表面有明显的凸起且呈球面 状。 缺陷实物图片: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上料不到位 (如某产品在生产时, 竖放则会造成闷气, 1. 进行现场培训, 提高技能和质量意 从而产生气泡。 识并自检。 2. 严格按工艺规定操作。 按照作业指 2. 排气次数过少。 导书生产; 1、油温或电热温度过低。 2、设备不保压。 调整温度和维修。
根据具体问题重新制定工艺、
产品烂泡 编制:制品一部质量科
14
硫化制品主要缺陷定义和 4M 分析矩阵图
缺陷名称: 裂口 序
1
主要原因
解决措施
定义:产品裂开,在自然状态下往往呈 闭合状态,受力变形后可以看出。
2
人 man
缺陷实物图片: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材料 material 机 machine
缺陷名称: 撬坏 序
1
主பைடு நூலகம்原因
1.脱模方法不对。 人 man 2. 脱模时用力过猛。 3. 没有按作业指导书操作。 1、模具设计不合理。 机 machine 2、模具长时间没有清洗,脱模阻力大。 3、脱模器具选择不合理。 4、脱模器具锋利,不圆滑。
解决措施
1、 硫化班长以培训记录卡形式进 行现场培训脱模方法。 2、 严格按照《硫化作业指导书》要 求操作。
没有得到有效培训 1. 硫化人员不按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 或操作工技能不熟练:上料不到位、排气次数不够、不适 1.进行现场培训, 提高技能和质量 宜浸泡材料进行浸泡生产、生产时,型腔不清洁未及时清 意识并自检,严格按工艺规定操 除脏污。 作。按照作业指导书生产; 2. 生 产 时 , 保 持 型 腔 清 洁 。 2. 对产品外观缺陷验收标准判断不准。 3.制定封样,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3. 没有及时进行自检。 热板温度不正常;设备不保压。 模板不平造成型腔受热不均 1. 调 整 温 度 和 维 修 。 2. 模具修理 模具排气不畅或无排气孔。 模具型腔粗糙度差。 成型件停放期太短或空气中湿度太大使胶料中水分的含 量超高。 工艺制定温度偏低/偏高;硫化时间过短、成型件规格制定 不合理,易闷气、工艺制定上料方法不符。 使成型件符合要求。

产品质检中的常见缺陷与修复建议

产品质检中的常见缺陷与修复建议

产品质检中的常见缺陷与修复建议在产品质检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列举一些常见的产品质检缺陷,并提供相应的修复建议,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一、外观缺陷1.表面划痕:产品表面出现细小的划痕,降低产品的外观美观度。

修复建议:可以使用专业的抛光工具及材料,对受损区域进行抛光处理,恢复产品的光滑度和美观度。

2.漆面脱落:产品涂层存在局部或大面积的脱落现象,影响产品的耐磨性和寿命。

修复建议:首先需要清洁受损区域,然后使用合适的涂料进行修复,涂层的整体质量需要保证和原产品一致。

3.气泡或缺陷:产品表面出现气泡、露珠、沉渣等问题,降低产品的质感和外观品质。

修复建议:通过改进制造工艺和加工控制,减少气泡、沉渣等缺陷的出现。

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可以采用专业的抛光或修复工具进行修复。

二、尺寸偏差1.尺寸过大或过小:产品的尺寸与设计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产品的功能不能完全发挥。

修复建议:建议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尺寸控制,使用合适的工艺和设备,确保产品的尺寸与设计要求相符。

2.孔径误差:产品中的孔径大小与设计要求不相符,影响产品的拼装和使用。

修复建议:可以采用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工具,对孔径进行加工或扩大,确保与设计要求一致。

三、功能性问题1.电气性能差:产品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电流过大、电压不稳定等问题,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修复建议:建议加强零部件的选用和生产过程的控制,确保产品的电气性能符合技术标准。

对于已经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更换零部件或调整电路来修复。

2.耐用性不佳:产品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老化、开裂、变形等问题,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

修复建议:建议使用高品质的原材料,加强产品的结构设计和工艺控制,优化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保养方法,提高产品的耐用性。

四、安全隐患1.尖锐边角:产品存在尖锐的边角,可能会造成用户的误伤或划伤其他物品。

修复建议:可以采用钝化、倒角等方式来修复产品的边角,以确保用户的安全。

产品质量检测中的缺陷分析与改进措施

产品质量检测中的缺陷分析与改进措施

产品质量检测中的缺陷分析与改进措施产品质量是消费者选择和购买商品的重要依据,而产品质量检测则是确保产品符合特定标准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缺陷和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角度进行缺陷分析,并探讨可能的改进措施。

首先,一个常见的缺陷是对产品性能指标的测试不够全面和细致。

许多产品在设计和生产阶段都设定了严格的性能要求,然而在实际的质量检测中,常常只测试了一部分指标,导致其他可能存在的问题被忽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通过改进测试方法,引入更加细致和全面的测试流程,确保产品所有性能指标都能得到充分的检验。

其次,另一个常见的缺陷是在检测设备和仪器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产品质量检测提供了许多高效、准确的设备和仪器。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仍然会发现一些设备不准确、老化或不适用于特定的检测任务。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研发和采购先进的检测设备,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此外,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反馈机制也是产品质量检测中常见的问题。

许多企业在产品质量检测中只注重数据的收集和记录,而忽视了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实际上,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规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反馈机制,对于改进产品质量检测至关重要。

改进产品质量检测的措施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方面,还需要从人员培训和管理、流程优化等多个维度进行思考。

首先,确保质量检测人员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巧。

其次,优化质量检测流程,减少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例如,合理划分检测任务和职责,建立严格的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监管。

此外,还可以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如ISO9001等,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产品质量检测中的缺陷分析与改进措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解决。

产品缺陷及消除办法

产品缺陷及消除办法

产品缺陷及消除办法产品缺陷 形成缺陷原因分析 可采用措施表面氧化皮 1、线材原有锈蚀2、酸洗后中和不当3、线材改制后存放时间过长4、工件接触腐蚀气体或化学物质5、产品制成后未及时涂油或裸露在室外时间过长1、加强线材的预处理工序的质量管理2、严格执行工艺规程3、成品应及时采取防锈措施圆头及六角头钝秃 1、切料短或不圆2、线材直径粗细不均3、成形凹模台阶处有污物1、检查、调整送料机构2、整修拉丝模,提高线材尺寸精度3、修理清现凹模型腔工件表面伤痕 1、线材表面质量较差2、润滑条件不良3、工件之间磕碰1、修整拉丝模,提高拉拔线材质量2、改进润滑方式3、工件存放使用合适的工位器具六角螺栓支承面各角凸起 1、切边模与凹模间隙过大2、上下模或顶料杆动作不协调3、材料硬度过低1、改换合适的切边工序模具2、重新调整模具或顶料机构3、适当调整切边模与凹模间隙螺丝或螺栓头部高度误差波动较大 1、切料断面不平整2、材料硬度不一致3、冷镦机轴向精度差4、送料机构送料不正常1、更改钝口的切料刀或切断模2、提高材料退火温度工件杆部 表面拉毛 1、模孔太粗糙2、润滑不良或润滑剂变质3、缩径模入口角不符合要求4、模孔内有金属瘤1、提高模具工作表表面状况2、改进润滑3、改进缩径模入口角4、抛光模孔工件杆部弯曲 1、模孔不光,顶料力过大2、成形模有倒锥,顶出时顶弯3、缩径模定径带宽度不均或过宽4、缩径模的d3孔较大5、材料硬度不均匀1、抛光模孔2、研磨成形模腔3、提高模孔加工工艺精度4、提高切料质量螺钉和螺栓头杆同轴度偏差较大 1、预镦冲模与凹模中心位置未校准2、精冲模与凹模未对准中心3、切刀与切料模间隙较大4、预镦形状不良,变形过大5、滑块与导轨间不均匀1、重新调整初冲、精冲的中心位置2、调整切料刀和模的间隙,调整滑块导轨间隙3、检查各模具紧固情况工件端部毛整 1、冲模凹模间隙过大2、坯料硬度太高1、减少间隙2、提高毛坯的退火质量。

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范本模板】

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范本模板】

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一、折痕原因:1、缝合时钢带没有对齐解决方法:严格遵守缝合作业规程,钢带要对中放齐.当出现操作失误时应及时通知班长、操作长,注意各纠偏辊及时调整,防止钢板跑偏造成折痕。

2、换规格时纠偏辊调整不合理造成的折痕解决办法:当换规格时,一号台操作长要提前通知班长和机修人员,做好调整准备。

在探测开关安装架上进行标注,画出刻度,根据钢板的宽度合理的规范的调整,在遇到特殊情况时除外。

3、纠偏机失灵造成的折痕(纠偏机未启动或报警)解决办法:各个工序上的工作人员要时刻观察钢带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电气机修人员要不间断的来回巡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4、张力设置不当造成的折痕解决方法:上卷之前要确认钢带的规格,设定相应的张力。

可参考张力设定表。

5、生产线辊子安装不正确或发生位移造成钢带跑偏,产生折痕解决方法:机修人员要时刻观察生产线各设备的运转情况,各操作台操作员要对工作区域内的设备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挤干辊、钝化辊更换后要进行调整,并有专人负责,观察运行情况必须保证满足生产的要求.6、四号台在收卷时操作不当,钢带没有放到合适位置造成折痕解决方法:在收卷时操作人员要配合得当,合理分工,按照规定完成工作。

需要加纸筒或铁筒的要对其进行检测,是否符合上机标准,不符合标准的退给保管部要求退货,当不得不用时则要在内圈加塞钢片或其他辅助材料,满足生产要求.7、原材料问题:本身有折痕、有松边严重的、板型不好的等一些原因造成折痕解决方法:本身有折痕的看是在什么位置,带头带尾的在一号台剪掉,在中间部分的要通知各个台的操作员,在四号台可以分卷的要分卷(达到客户重量的最低要求)。

松边、板型不好的要及时通知班长、各台操作长,时刻观察钢带的运行情况,尽量避免因此造成跑偏,致使钢带产生折痕(特别注意初涂炉、精涂炉水冷的位置)以上都是尽量避免产生折痕,当已经出现折痕,首先看卷取机上钢卷重量是否达到最低重量,达到要求则在折痕处剪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塑胶制品缺陷及其改善方法(上)
作者:admin 时间:2013-08-27 00:04
制品质量包括内部质量和表观质量,内部质量包括内应力,冲击强度,制品收缩,熔合强度等,了解这些对我们塑胶模具设计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讲述的是制品常见的各种表观缺陷:
一、凹陷,缩孔,气孔
1.产生原因:原料吸湿性太大,干燥不好,制品壁厚不均,模腔压力不足或没有把存
于腔内的空气排除而形成阻隔使熔体不能与模具表面全部按触,或因物料冷却
速率降低其使制品表面出现严重凹陷,而缩孔位置多发生在筋表面和远离浇口
位置.
2.防止办法:在制品设计方面要防止由于筋造成壁厚不均,在选择材料方面选取收
缩率小的材料,模具方面在壁厚地方开设支流道,工艺方面要降低模温,熔体温
度.增加注射压力、保压时间和注射量,对容易发生缩孔的地方加强冷却,增加
浇口截面尺寸.
二、无光泽,冷白,搓伤及皱纹
1.产生原因:这类缺陷的产生大都是因为模具温度过低,聚合物熔体温度过高,冷
却过快所致.当熔体还在充模时,在型腔壁上就形成了很硬的壳.壳层受到各种
力的作用使之泛白变浑,严重者壳层可能被撕破和皱纹.产生此类现象的另一个
原因是熔体在模内发生了不规则的脉动流动,如在浇口尺寸很小,注射速度又很
大时,聚合物熔体细流射入模腔,细射流经过一段时间表面己冷却再与后续熔体
熔合时,就会出现此类缺陷.
2.防止办法:提高模具温度,加大流道,浇口.
三、银丝与剥层
1. 防止办法:选择好干燥设备和干燥工艺,将含湿量降到最低值.工艺方面降低熔体温度,提高模温,稳定喷嘴温度,加大背压,模具方面加开排气槽.
四、烧焦,暗纹及暗斑
1.产生原因:暗纹或暗斑出现多是因物料过热分解而引起,有的是因为塑化不均匀,
从外观上看呈暗斑痕,有的是因为异物所致,冲模时模内空气压缩,温度升高产
生烧焦,多发生在熔合缝处.
2.防止办法:物料干燥充分,降低熔体温度,提高背压,模具方面改善排气.
五、翘曲,变形
1.产生原因:聚合物的组织相应力,机械应力,热胀冷缩应力(温度应力)残余在制
品内部所致,一般结晶型比非结晶型大.
2.防止办法:减小取向,增大浇口尺寸,适当降低熔体和模具温度,加大注射速率,
适当延长注射保压时间,减小浇口处压力,制品方面结构合理,改善脱模斜度表
面粗糙度.顶出位置,面积等.
六、龟裂
1.产生原因:分子链在应力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排列的裂纹,当脱模顶出力不平衡
时,脱模造成真空吸力引起龟裂
2.防止办法:采用消除内应力的工艺办法,如提高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降低注射
力,采用退火处理等
七、熔合缝
1.产生原因:两股以上的熔体合拢时,波前锋受到异物阻隔气体杂质所形成.
2.防止办法:适当提高模具温度和熔体温度,提高注射力和注射速度,模具上加开
排气,增设冷料井,调整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