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龙源期刊网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作者:席明闰
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2期
解决定值问题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即推证法、解析法和参数法.下面分类举例来研究和探
讨解析几何中定值问题的规律.
1.定点坐标问题
定点坐标问题的解题步骤可归纳为:第一步,选择参变量.需要选择过定点的的动直线随某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可选择这个量为参变量.第二步,求出动直线的方程.求出只含上述参变量的动直线方程,并由其它辅助条件减少参变量的个数,最终使动直线方程的系数中只含有一个参变量.第三步,求出定点坐标.可以设动直线方程中所含的参变量为λ,把直线方程可以写成形如的形式,然后解关于x、y的方程组,得到定点坐标.
2.定长度问题
解析法解决解析几何中的长度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恰当地选择坐标系,使题中某些
点的坐标、直线和圆的方程呈较简单的形式;第二,根据题目要求,求出有关点的坐标、直线
或圆的方程;第三,从已知条件出发,以求解或求证的结论为目标,通过运算、推理出要求解或求证的结果.
例2:已知半径为6的⊙O的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12,过O作OH⊥l,垂足为H,过l上任一点M向⊙O作切线MP和MQ,切点分别为P和Q,直线PQ交OH于N,求证ON的
长度为定值.
3.定面积问题
定面积问题的解题关键是选定一个适合题设的参变量,用题中已知量和参变量表示题中所涉及的定义、方程、几何性质,再用韦达定理、点差法导出所求定值关系式需要的表达式,并将其代入定值关系式,化简整理得出结果.
例3:经过双曲线上任一点,作两条分别平行于两条渐近线的直线。
求证这两条直线和两条渐近线所围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定值.
(作者单位: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专题04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解析版)
专题04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常见考点考点一 定值问题典例1.已知抛物线2:2(0)C x py p =>的焦点为F ,点()0,4P x 是抛物线C 上一点,6PF =. (1)求抛物线C 的方程;(2)过()0,4Q 的直线l 与抛物线C 相交于A ,B 两点,求证:2211||||AQ BQ +为定值. 【答案】(1)28x y =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由6PF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得到462p+=,求得4p =,即可求得抛物线的方程; (2)设直线l 的方程为4y kx =+,联立方程组利用韦达定理12128,32x x k x x +==-,结合两点距离公式,化简21212222212()2111||||1()x x x x AQ BQ k x x +-+=⋅+,代入即可求解. (1)解:因为点()0,4P x 在抛物线2:2C x py =上,且6PF =,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462pPF =+=,解得4p =,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28x y =. (2)解: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可得直线l 的方程为4y kx =+, 联立方程组248y kx x y=+⎧⎨=⎩,整理得28320x kx --=, 设1122(,),(,)A x y B x y ,可得2(8)4(32)0k ∆=-⨯->且12128,32x x k x x +==-, 由222222222211221122111111||||(4)(4)(44)(44)AQ BQ x y x y x kx x kx +=+=++-+-++-++- 22212121222222222121212()21111(1)(1)1()1()x x x x x x k x k x k x x k x x ++-=+=⋅=⋅++++ 222221(8)2(32)1111(32)11616k k k k -⨯-+=⋅=⋅=+-+.变式1-1.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的短轴长为2设点()(),00,M m m m a ≠≠±是x 轴上的定点,直线l :222a mx m+=,设过点M 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A 、B 在l 上的射影分别为A '、B '. (1)求椭圆C 的方程;(2)判断AA BB '⋅'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求出该定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答案】(1)2214x y +=;(2)是定值,定值为222(4)4m m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列方程得出a ,b 的值即可得出椭圆方程;(2)求出当直线AB 斜率为0时AA BB '⋅'的值,再求当直线AB 斜率不为零或不存在时AA BB '⋅'的值.当直线AB 斜率不为零或不存在时,设直线AB 方程为x ky m =+,和椭圆方程联立,根据韦达定理计算AA BB '⋅'.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1)由题意可知1b =,ca=又222a c b -=,2a ∴=,1b =,c∴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14x y +=;(2)当直线AB 斜率为0时,A 、B 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A '、B '均为22,02a m m ⎛⎫+ ⎪⎝⎭, 则222244222222222222()(4)22444a m a m a m a m a m m AA BB a a a m m m m m ++++--'⋅'=-⋅+=-==,当直线AB 斜率不为0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x ky m =+,联立方程组2214x ky m x y =+⎧⎪⎨+=⎪⎩, 消去y 得:2222(4)8440k x mx m k +-+-=,设1(A x ,1)y ,2(B x ,2)y ,则0∆>时,12284mx x k +=+,22122444m k x x k -=+,222221212122444(4)()2224m m m m AA BB x x x x x x m m m m ++++''∴⋅=-⋅-=-++222222(4)(4)444m m m m +-=-+=.综上,AA BB '⋅'为定值222(4)4m m -.变式1-2.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a >b >0),点P (1,32)在椭圆上,且离心率e =12.(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椭圆C 的右焦点为F ,过B (4,0)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D ,E 两点,求证:直线FD 与直线FE 斜率之和为定值.【答案】(1)22143x y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条件可得12c a=,然后将点31,2⎛⎫ ⎪⎝⎭代入椭圆方程求解即可;(2)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4),D (x 1,y 1),E (x 2,y 2),然后联立椭圆与直线的方程消元,然后韦达定理可得21223234k x x k +=+,2122641234k x x k-=+,然后可算出FD FE k k +为定值. (1)由题意知,12c e a ==,所以a =2c ,22b a =-2c =23c , 故椭圆的方程为2222143x y c c+=,又点P (1,32)在椭圆上,代入解得21c = 所以2a =4, 23b =,故椭圆C 的方程为22143x y +=.(2)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4),D (x 1,y 1),E (x 2,y 2),联立方程组()224143y k x x y ⎧=-⎪⎨+=⎪⎩,可得()2222343264120k x k x k +-+-=,则0∆>,解得2k <14,∴21223234k x x k +=+,2122641234k x x k-=+, FDFE k k +=()121212*********(1)(1)k x x x x y y x x x x ⎡⎤-++⎣⎦+=----()()()()22222222121264123212824160243225834343401111k k k k k k k k k k x x x x ⎛⎫⎛⎫---++⨯-⨯+ ⎪⎪+++⎝⎭⎝⎭===---- 所以直线FD 与直线FE 斜率之和为0.变式1-3.如图,已知圆22:4O x y +=,点(1,0)B ,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内切于圆O ,点A 的集合记为曲线C .(1)求曲线C 的方程;(2)已知直线:4l x =,3(1,)2Q ,过点B 的直线1l 与C 交于,M N 两点,与直线l 交于点K ,记,,QM QN QK 的斜率分别为123,,k k k ,问:1223k k k k --是否为定值?若是,给出证明,并求出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答案】(1)22143x y +=(2)是定值,证明见解析,2- 【解析】 【分析】(1)按照所给的条件,分析图中的几何关系即可;(2)作图,联立方程,按步骤写出相应点的坐标,求对应的斜率即可. (1)设AB 的中点为P ,切点为Q ,连接,OP PQ , 取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D ,则2BD = ,连接AD ,由于P 是AB 的中点,O 是BD 的中点,∴=2AD OP ,故=2222AB AD OP PB OP PQ ++=+()242OP PB BD =+=>=.所以点A 的轨迹是以,B D 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其中2,1,a c b ===C 的方程为22143x y +=;(2)由第一问,作图如下:设1122(,),(,),M x y N x y 依题意,直线1l 的斜率必定存在, 设1:1(0)l x my m =+≠,将其与椭圆方程联立:221(0)143x my m x y =+≠⎧⎪⎨+=⎪⎩得22(34)690m y my ++-=, 由韦达定理,得:12122269,3434m y y y y m m --+==++ 易得点3(4,)K m ,33311232m k m -==-111113322,1y y k x my --==-22232y k my -= 133213122323231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而121213122231212112311()()3223113()()22y y m y y k k my y y m k k my y y y y m y y m -----==-----……① 由12122269,3434m y y y y m m --+==++得:12123()2y y y y m =+, 代入①得:1312223121313k k my y y k k my y y --==---,得1332131223232312k k k k k k k kk k k k k k -+---==-=----故答案为:22143x y +=,是定值,理由见解析,-2.典例2.已知椭圆1C:(22216x y a a +=>,1C 的左右焦点1F ,2F 是双曲线2C 的左右顶点,1C 的离2C,点E 在2C 上,过点E 和1F ,2F 分别作直线交椭圆1C 于F ,G 和M ,N 点,如图.(1)求1C ,2C 的方程;(2)求证:直线1EF 和2EF 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3)求证:11FG MN +为定值.【答案】(1)1C :221186x y+=;1C :221x y -=(2)证明见解析 (3)证明见解析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根据条件先求曲线1C 的方程,再求曲线2C 的方程; (2)首先设()00,E x y ,表示直线1EF 和2EF 的斜率之积,即可求解定值;(3)首先表示直线1EF (1y k x =+与1C 方程联立消y ,利用韦达定理表示弦长FG ,以及利用直线1EF 和2EF 的斜率关系121k k =,表示弦长MN ,并证明11FG MN +为定值. (1)由题设知,椭圆1C =解得218a =∴()1F -,()2F∵椭圆1C 的左右焦点1F ,2F 是双曲线2C 的左右顶点, ∴设双曲线2C :()2221012x y n n -=>∴2C =212n =.∴1C :221186x y+=2C :2212x y -=;(2)证明:∵点E 在2C 上 ∴设()00,E x y则220012y x =-,∴122020112EF EFy k k x ⋅==-. ∴直线1EF 和2EF 的斜率之积为定值1; (3)证明:设直线1EF 和2EF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则121k k = 设()11,F x y ,()22,G x y1EF:(1y k x =+与1C 方程联立消y 得()()22221113118210kx x k +++-=“*”则1x ,2x 是“*”的二根则()121211221182131x x k x x k ⎧+=⎪⎪⎨-⎪=⎪+⎩则FG =)2121131k k ++ 同理))2222112221211111131331k k k MN k k k ⎫+⎪++⎝⎭===++⋅+∴2211FG MN+== 变式2-1.已知()2222:10x y C a ba b +=>>左、右顶点分为A ,B 点围成的四边形面积为4.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过点()4,0M -作直线PQ 交椭圆C 于P ,Q 两点(点P ,Q 异于A ,B ),若直线AP 和BQ 的交点为N .求证:MB AN ⋅为定值.【答案】(1)22142x y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和离心率求出2a =,b(2)设设()00,N x y ,()11,P x y ,()22,Q x y ,直线PQ 的方程,联立椭圆方程并消去x ,利用韦达定理表示出1212y y y y +、,根据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求出直线AP 、BQ ,结合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化简计算即可. (1)由题意得:c e a =12242b c ⋅=,即a ,2bc =,又222a b c =+,则有2a =,b =则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22142x y +=.(2)由题意知:直线PQ 的斜率不为0, 设直线:4PQ x my =-, 由224,24,x my x y =-⎧⎨+=⎩,得()2228120m y my +-+=, 设()00,N x y ,()11,P x y ,()22,Q x y ,则()21660m ∆=->,12282m y y m +=+,122122y y m =+. 因为()2,0A -,()2,0B ,则0612MB AN x ⋅=+.则()1212212322m my y y y m ==++①, 直线()11:22y AP y x x =++②,直线()22:22y BQ y x x =--③, 由②③得:()()1200122222y yx x x x +=-+-, 则()()()()221210212210121212112222222662y y x y my x x my y y y x y x y my my y y x +-+--====----+④ 将①代入④得:()()122001213221232362y y y x x y y y+-+==--+-,则01x =-, 则06126MB AN x ⋅=+=-.变式2-2.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最大距离为方程2610x x -+=的根,离心率e 满足228a e =. (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直线():0l y kx m k =+≠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的垂直平分线过点10,2P ⎛⎫- ⎪⎝⎭,求证:2169m k -为定值.【答案】(1)2219x y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出关于a c +的等式,结合离心率c e a=,228a e =,222a b c =+,求出a ,b 的值,即得椭圆C 的方程;(2)设()11,A x y ,()22,B x y ,将直线l 的方程与椭圆C 的方程联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12x x +,12y y +的表达式,进而得到AB 的中点M 的坐标,利用直线1PM l k k ⋅=-即可证明2169m k -为定值.(1)因为方程2610x x -+=的实数根为3±①若3a c +=+228a e =,所以28c =,即c =3a =.因为222a b c =+,所以1b =,此时椭圆C 的方程为2219x y +=;②若3a c +=-228a e =,所以28c =,即c =所以30a =-<,不符合题意,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2219x y +=;(2)证明:设()11,A x y ,()22,B x y ,联立221,9,x y y kx m ⎧+=⎪⎨⎪=+⎩得()2221918990k x mkx m +++-=.因为直线y kx m =+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所以()()2222324419990m k k m ∆=-⨯+⨯->,即2291m k <+,由韦达定理知1221819mk x x k +=-+,122219my y k +=+, 所以AB 的中点229,1919mkm M k k ⎛⎫-⎪++⎝⎭.又因为AB 的中垂线过点10,2P ⎛⎫- ⎪⎝⎭,且0k ≠,所以22119219019m k k mk k ++⋅=---+, ()2222191919219m k k k mk k ⎛⎫+++⋅-⋅=- ⎪+⎝⎭,221918m k m ++=,所以21691m k -=, 所以2169m k -为定值.变式2-3.斜率为1的直线交抛物线()2:20C y px p =>于A ,B 两点,且弦AB 中点的纵坐标为2.(1)求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2)已知点()1,P m 在抛物线C 上,过点P 作两条直线PM ,PN 分别交抛物线C 于M ,N (M ,N 不同于点P )两点,且MPN ∠的平分线与y 轴垂直,求证:MN 的斜率为定值. 【答案】(1)24y x =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利用点差法求得p ,由此求得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2)求得P 点的坐标,设出直线,PM PN 的方程,通过联立方程求得,M N 两点的坐标,进而判断MN 的斜率为定值. (1)设()()1122,,,A x y B x y ,12122,42y y y y +=+=, 21122222y px y px ⎧=⎨=⎩,两式相减并化简得1212122y y p x x y y -=-+,21,24p p ==,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24y x =. (2)当1x =时,2414,2y y =⨯==±,所以()1,2P ±. 不妨设()1,2P ,依题意可知直线,PM PN 的斜率存在、不为0且互为相反数,设直线PM 的斜率为k ,则直线PN 的斜率为k -, 直线PM 的方程为()21,2y k x y kx k -=-=+-, 直线PN 的方程为()21,2y k x y kx k -=--=-++,224y kx k y x=+-⎧⎨=⎩,解得24441,2M k k k ⎛⎫-+- ⎪⎝⎭, 同理可求得24441,2N k k k ⎛⎫++-- ⎪⎝⎭,所以直线MN 的斜率为224482218444411k k k k k k kk ⎛⎫-----⎪⎝⎭==-⎛⎫++--+ ⎪⎝⎭,是定值.巩固练习练习一 定值问题1.已知定点()0,1F ,定直线:1m y =-,动圆M 过点F ,且与直线m 相切. (1)求动圆M 的圆心轨迹E 的方程;(2)过焦点F 的直线l 与抛物线E 交于A B 、两点,与圆22:20N x y y +-=交于C D 、两点(A ,C 在y 轴同侧),求证:AC DB ⋅是定值. 【答案】(1)24x y = (2)1 【解析】 【分析】(1)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先判定动点的轨迹形状,再求其标准方程;(2)设出直线方程,联立直线和抛物线的方程,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抛物线的定义进行证明. (1)解:由题意,得动圆的圆心M 到点()0,1F 的距离等于到直线1y =-的距离,所以M 的轨迹是以点()0,1F 为焦点的抛物线,其轨迹方程为2:4E x y =;(2)解:设经过焦点F 的直线为:1l y kx =+, 联立214y kx x y=+⎧⎨=⎩,得2440x kx --=; 设11(,)A x y ,22(,)B x y ,则2=16(1)0k ∆,且124x x k +=,124x x =-;因为圆22:20N x y y +-=的圆心为()0,1N (即抛物线的焦点),半径为1, 由抛物线的定义,得1||1AF y =+,2||1BF y =+, 则1||||1AC AF y =-=,2||||1BD BF y =-=, 所以1212(1)(1)AC DB y y kx kx ⋅==++2221212()14411k x x k x x k k =+++=-++=,即AC DB ⋅是定值,定值是1.2.已知椭圆22:14x C y +=,下顶点为A ,不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l 与C 交于P ,Q 两点.(1)若线段PQ 的中点为11,2⎛⎫- ⎪⎝⎭R ,求直线l 的斜率;(2)若l 与y 轴交于点(0,2)B ,直线,AP AQ 分别交x 轴于点M ,N ,求证:M ,N 的横坐标乘积为定值.【答案】(1)12;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设1122(,),(,)P x y Q x y ,应用点差法可得121212124()y y x xx x y y -+=--+,结合PQ 的中点R 有12122,1x x y y +=-+=,即可求直线l 的斜率;(2)设直线:2l y kx =+,联立椭圆方程应用韦达定理求12x x +、12x x ,由判别式求k 的范围,进而写出直线,AP AQ 并求M ,N 坐标,化简M N x x 即可证明结论. (1)设1122(,),(,)P x y Q x y ,由,P Q 在椭圆C 上,则221122221414x y x y ⎧+=⎪⎪⎨⎪+=⎪⎩,两式相减得12121212()()()()04x x x x y y y y -++-+=,即121212124()y y x x x x y y -+=--+,又PQ 的中点R11,2且R 在椭圆C 内,则12122,1x x y y +=-+=,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121212y yx x -=-.(2)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2l y kx =+,1122(,),(,)P x y Q x y ,联立22214y kx x y =+⎧⎪⎨+=⎪⎩得:22(14)16120k x kx +++=. 由22(16)48(14)0k k ∆=-+>得:234k >,即k <或k >1221614k x x k -+=+,1221214x x k =+.直线AP 为1111y y x x +=-,令0y =得:111x x y =+,则11,01x M y ⎛⎫ ⎪+⎝⎭,同理得22,01x N y ⎛⎫⎪+⎝⎭, 所以121212212121212(1)(1)(3)(3)3()9M N x xx xx xy y kx kx k x x x x k x x ===+++++++22212412489(14)3k k k ==-++,所以,M N 的横坐标乘积为定值43.3.已知椭圆2222:1(0)x y E a b a b +=>>的长轴长为4,1F ,2F 为E 的左、右焦点,M 为E 上一动点,当12MF F △的面积最大时,其内切圆半径为3b.(1)求E 的标准方程:(2)过点1F 作斜率之和为3的两条直线1l ,2l ,1l 与E 交于点A ,B ,2l 与E 交于点C ,D ,线段AB ,CD 的中点分别为P ,Q ,过点1F 作1F H PQ ⊥,垂足为H .试问:是否存在定点T ,使得线段TH 的长度为定值.【答案】(1)22143x y +=;(2)存在11,8T ⎛⎫- ⎪⎝⎭,TH 为定值,证明见解析.【解析】 【分析】(1)根据内切圆的半径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结合长轴的定义即可求出a 、b ,进而求得椭圆方程;(2)设直线PQ 的方程为y kx m =+,直线AB 的方程为1(1)y k x =+,直线CD 的方程为2(1)y k x =+,由直线PQ 和直线AB 的方程求出点P 的横坐标,直线AB 联立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结合题意即可求出当T 为1F G 的中点时,TH 为定值. (1)设椭圆的焦距为2c ,由12MF F △的面积最大时,其内切圆半径为3b , 得112(22)223b c b a c ⨯⨯=+⨯,化简,得12c a=, 又24a =,所以21a c ==,,所以2223b a c =-=,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143x y +=;(2)当直线PQ 的斜率不存在时,PQ x ⊥轴,点P 与点Q 关于x 轴对称, 则120k k +=,与题意中的123k k +=矛盾,不符合题意; 设直线PQ 的方程为y kx m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1(1)y k x =+,直线CD 的方程为2(1)y k x =+,由1(1)y k x y kx m=+⎧⎨=+⎩,得11P m k x k k -=-,由122(1)143y k x x y =+⎧⎪⎨+=⎪⎩,得2222111(34)84120k x k x k +++-=,设()()1122,,A x y B x y ,,则2121214234P x x k x k +==-+, 所以2121434k k -=+11m k k k --,化简得2114()330k m k k m -+-=, 同理,2224()330k m k k m -+-=,所以12k k 、为方程24()330k m x x m -+-=的两个根, 有1234()k k k m +=--,又123k k +=,所以14k m =-,所以直线PQ 的方程为111()()(1)444y m x m m x =-+=-++,得直线PQ 过定点1(1,)4G -,又1(1,0)F -,1F H PQ ⊥,所以1F H HG ⊥, 则点H 在以1F G 为直径、以1(1,)8T -为圆心的圆上, 故点H 到圆心1(1,)8T -的距离恒为定值,即存在点1(1,)8T -为1F G 的中点时,TH 为定值.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2,F F 分别为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Γ-=>>的左、右焦点,双曲若点A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且12AF AF -=直线2AF 交双曲线于B 点,点D 为线段1F O 的中点,延长,AD BD ,分别与双曲线Γ交于,P Q 两点.(1)若()()1122,,,A x y B x y ,求证:()1221212x y x y y y -=-; (2)若直线,AB PQ 的斜率都存在,且依次设为12,k k .试判断21k k 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21k k 的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为定值,7 【解析】 【分析】(1)分两种情况讨论,斜率不存在时,直接验证,斜率存在时,运用斜率公式可证明;(2)设直线AD 的方程为()1111y y x x =++,与双曲线联立得111134,2323x y P x x ⎛⎫--- ⎪++⎝⎭,同理得222234,2323x y Q x x ⎛⎫--- ⎪++⎝⎭,由斜率公式及(1)中的结论可得结论. (1) 证明:由双曲线离心率ce a==12||||2AF AF a -=,及222c a b =+, 可得2222,2,4a b c ===,所以双曲线方程为22122x y -=,2(2,0)F .当直线AB 的斜率不存在时,122x x ==,()12212121222x y x y y y y y -=-=-,直线AB 的斜率存在时,22AF BF k k =,121222y yx x =--,整理得()1221212x y x y y y -=-, 综上所述,()1221212x y x y y y -=-成立; (2)依题意可知直线AD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设直线AD 的方程为()1111y y x x =++, 代入双曲线222x y -=并化简得:()()()2222211111210x x y x x +-+-+=,①由于22112x y -=,则22112y x =-代入①并化简得:()()22211112322340x x x x x x +----=,设00(,)P x y ,则2111013423x x x x x --=+,211100112(2)342323x x x x x x x ---+=⇒=++,代入()1111y y x x =++,得10123yy x -=+,即111134,2323x y P x x ⎛⎫--- ⎪++⎝⎭,同理可得222234,2323x y Q x x ⎛⎫--- ⎪++⎝⎭,所以()()2112212121221122123232334342323y y x y x y y y x x k x x x x x x -------++==------++ ()()()212121112124377y y y y y yk x x x x -----==-⋅=--,所以217k k =是定值.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1,0)F ,点M 满足以MF 为直径的圆均与y 轴相切,记M 的轨迹为C . (1)求C 的方程;(2)设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且△OAB 的面积是△FAB 面积的43倍,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直线l 变动时,总有直线P A 的斜率与PB 的斜率之积为定值,若存在,求出该定值及点P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24y x =(2)存在,定值1-或7-,()0,0P 【解析】 【分析】(1)设(,)M x y ,利用点M 满足以MF 为直径的圆均与y 轴相切列方程即可求解; (2)设直线AB 的方程为x ty m =+,根据△OAB 的面积是△FAB 面积的43倍,可以求出m 的值,利用韦达定理求出PA PB k k ⋅的值,由PA PB k k ⋅为定值即可判断出点P 的坐标,进而求出定值.(1)设(,)M x y ,则MF 的中点为G ,其坐标为1,22x y G +⎛⎫⎪⎝⎭,MF =G 到y 轴的距离为12x +, 则由题意可知,点M 满足以MF 为直径的圆均与y 轴相切,则|1|2x +=24y x =; (2)设直线AB 的方程为x ty m =+,由△OAB 的面积是△FAB 面积的43倍可知,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点F 到直线AB 的距离的43倍,4m =或47=m , 可知直线AB 过点(4,0)且斜率不为0, 设()()()01122,0,,,,P x A x y B x y ,则()121221020120120PA PB y y y yk k x x x x x x x x x x =⨯=---++⋅,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2,4,x ty m y x =+⎧⎨=⎩联立得2440y ty m --=, 则124y y t +=,124y y m =-,即()21212242x x t y y m t m +=++=+,()21221216y y x x m ==,故()22200442PA PB mm k t x x k m -⋅-++=,由此可知,只有当00x =时,PA PB k k ⋅才是定值, 即4PA PB k k m=-⋅, 当4m =时,1PA PB k k ⋅=-,当47=m 时,7PA PB k k =-⋅,故定点()0,0P ,定值为1-或7-. 6.已知圆1C :()22125x y ++=,圆2C :()2211x y -+=,动圆C 与圆1C 和圆2C 均内切.(1)求动圆圆心C 的轨迹E 的方程(2)点()1,P t (0t >)为轨迹E 上的点,过点P 作两条直线与轨迹E 交于AB 两点,直线P A ,PB 的斜率互为相反数,则直线AB 的斜率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答案】(1)22143x y +=;(2)是定值,定值为12. 【解析】 【分析】(1)利用椭圆的定义即得;(2)由题可得直线P A 的方程,联立椭圆方程可得点A 、B 横坐标,进而利用斜率公式即得.(1)由题意得()11,0C -,()21,0C .设动圆圆心C 的坐标为(),x y ,半径为r , 则15CC r =-,21CC r =-. 从而()121244CC CC C C +=>.∴动圆圆心C 的轨迹E 是焦点为()11,0C -,()21,0C ,长轴长等于4的椭圆,且1c =,2a =. 又222a b c =+,得b =∴动圆圆心C 的轨迹E 的方程为22143x y +=.(2)由(1)可得31,2P ⎛⎫⎪⎝⎭.设直线P A 的方程为()()3102y k x k -=-≠ 则直线PB 的方程为()312y k x -=--. 设()11,A x y ,()22,B x y .由()22312143y k x x y ⎧=+-⎪⎪⎨⎪+=⎪⎩消去y ,整理得()()22223412841230k x k k x k k ++-+--=, 则212412334P k k x x k --=+,即212412334k k x k--=+.(1) 同理可得222412334k k x k +-=+.(2) ∴()()()1212121212123311222ABk x k x k x x k y y kx x x x x x ⎡⎤⎡⎤+----⎢⎥⎢⎥+--⎣⎦⎣⎦===---. 将(1)(2)代入上式,化简得12AB k =. 故直线AB 的斜率为定值12.7.已知抛物线2:2(0)C y px p =>的焦点为F ,点()04,P y 是抛物线C 上一点,点Q 是PF 的中点,且Q 到抛物线C 的淮线的距离为72. (1)求抛物线C 的方程;(2)已知圆22:(2)4M x y -+=,圆M 的一条切线l 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求证:OA ,OB 的斜率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 【答案】(1)24y x =; (2)2.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列出等式472pp ++=,即可求出答案; (2)当直线AB 的斜率不存在时,2OA OB k k -=,当直线AB 的斜率存在时,设出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b =+即点,A B 的坐标,把直线AB 与抛物线进行联立,写出韦达定理,利用到直线AB 的距离等于半径2,找到k 与b 之间的关系式,在计算OA ,OB 的斜率之差的绝对值,化简即可求出答案. (1)根据题意可列4722pp p ++=⇒= 故抛物线C 的方程为24y x =. (2)①当直线AB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AB 的方程为4x =,(4,4),(4,4)A B -,1,1,2OA OB OA OB k k k k =-=-=. ②当直线AB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时,故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b =+, 圆M 的一条切线l 与抛物线C 交于A ,B两点,故2214b d kb ==⇒=- 设(,),(,)A A B B A x y B x y把直线AB 的方程与抛物线进行联立2222(24)04y kx bk x kb x b y x=+⎧⇒+-+=⎨=⎩ 22242,A B A B kb b x x x x k k -+=⋅=.,A B OA OB A B y y k k x x ==B A A B A B A BOA OBA B A B A Bb x x y y y x x y k k x x x x x x ---=-===22bb=====.综上所述:,OA OB的斜率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为2.8.已知双曲线2222:1Γ-=x ya b(0a>,0b>)的左、右顶点分别为()11,0A-、()21,0A,离心率为2,过点()2,0F斜率不为0的直线l与Γ交于P、Q两点.(1)求双曲线Γ的渐近线方程;(2)记直线1A P、2A Q的斜率分别为1k、2k,求证:12kk为定值.【答案】(1)y=;(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双曲线的顶点坐标、离心率,结合双曲线参数的关系求a、b,进而写出双曲线方程,即可得渐近线方程.(2)讨论l的斜率:当l k不存在求P、Q的坐标,进而可得1213kk=-;当lk存在,设()11,P x y,()22,Q x y,l为(2)y k x=-,并联立双曲线方程,应用韦达定理及斜率的两点式求证1230k k+=是否成立即可. (1)设双曲线Γ的半焦距为c,由题设,1a=,2cea==,2223b c a=-=双曲线Γ的方程为2213yx-=,故渐近线方程为y=.(2)当l的斜率不存在时,点P、Q的坐标分别为()2,3和()2,3-,所以,当11k=时有23k=-;当11k=-时有23k=,此时1213kk=-,当l的斜率k存在时,设()11,P x y,()22,Q x y,l为(2)y k x=-,将直线l代入双曲线方程得()222234430--++=k x k x k,所以212243k x x k +=-,2122433k x x k +=-,()()1212121212322331111k x k x y y k k x x x x --+=+=++-+-()()()()()()()1212123211211--++-=+-k x x x x x x ()()()()()12121212123222211--++-+-=+-k x x x x x x x x x x ()()()()12121245411-++=+-k x x x x x x因为()()()22212122443204345403+-+--++==-k k k x x x x k ,所以1230k k +=,即1213kk =-,综上,12k k 为定值,得证.。
解析几何定值问题分类解析
塞
( )方 法 2用 到 了等 积 的方 法 , 种 思想 也是 自 2 这
例 1 已知椭 圆 E 的 中点 在 原 点 , 点 在 . 焦 z轴
然 的, 为 我 们 通 常 说 “ 不 离 积” 因 高 —— 求 高 的 方 法
①
②
I MN j / +尼 一 J= 一 ̄1 。j : = =
・ 一
或
(x - 4 y 一8 。 3 3 ) y 一8 —0 +2 5 , 设 A( Y ) B( 2Y )则 由① 、 可得 x , i , x ,2 , ②
之 一. ’
上, 其离 心 率 e 一 , 条准 线 与抛 物 线 z 万 一 一 6 z的 4
准线重合 . () 1 求椭 圆 E 的方 程
( ) P、 2设 Q在椭 圆 E 上运 动 , 0为原 点 , OP 且 上 P Q于 H , 证 I H l 求 O 为定长 . 析 () 1 E的方程为 : 2 y T x 2 过 程 略) .
简析
为 . 证明
取 P( , ) , 求 A0l一 , 定 值 o时 可 B 故
证法 1 因为 F(/ , ) 所 以可 设 MN 的 方 程  ̄2 0 ,
为 Y一是 x v2 ) 将上式 代人 z 一- 一£得 ( - /£ , 。 y ,
点 P( 。Y ) 圆 z + 。 上 , 以 的 x ,。 在 一2 所 ( 一是 ) 1 l +2 / 2 一2 2- t . z 、 忌 / T k t =0
2 定 点 问题 例 2 已知 A、 B是抛物 线 =2 线 O 和 O 的倾 斜角 分 个 直 A B
解析几何中定值和定点问题
解析几何中定值与定点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技巧、方法】(1)定点和定值问题就是在运动变化中寻找不变量的问题,基本思想是使用参数表示要解决的问题,证明要解决的问题与参数无关.在这类试题中选择消元的方向是非常关键的.(2)解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也可以先研究一下特殊情况,找出定点或定值,再视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实例探究】题型1:定值问题:例1: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它的一个顶点恰好是抛物线的焦点,离心率等于(Ⅰ)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Ⅱ)过椭圆C的右焦点作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交y轴于M点,若为定值.解:(I)设椭圆C的方程为,则由题意知b= 1.∴椭圆C的方程为(II)方法一:设A、B、M点的坐标分别为易知F点的坐标为(2,0).将A点坐标代入到椭圆方程中,得去分母整理得方法二:设A、B、M点的坐标分别为又易知F点的坐标为(2,0).显然直线l存在的斜率,设直线l的斜率为k,则直线l的方程是将直线l的方程代入到椭圆C的方程中,消去y并整理得又例2.已知椭圆C经过点A(1,3/2),两个焦点为(-1,0),(1,0).1)求椭圆方程2)E、F是椭圆上的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E的斜率与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1)a²-b²=c² =1设椭圆方程为x²/(b²+1)+y²/b²=1将(1,3/2)代入整理得4b^4-9b²-9=0 解得b²=3 (另一值舍)所以椭圆方程为x²/4+y²/3=1(2)设AE斜率为k则AE方程为y-(3/2)=k(x-1)①x ²/4+y ²/3=1 ②①,②联立得出两个解一个是A (1,3/2)另一个是E (x1,y1) ①代入②消去y 得(1/4+k ²/3)x ²-(2k ²/3-k )x+k ²/3-k-1/4=0 根据韦达定理 x1·1=(k ²/3-k-1/4)/(1/4+k ²/3)③ 将③的结果代入①式得y1=(-k ²/2-k/2+3/8)/(1/4+k ²/3)设AF 斜率为-k ,F (x2,y2) 则AF 方程为y-(3/2)=-k (x-1)④ x ²/4+y ²/3=1 ② ②④联立同样解得x2=(k ²/3+k-1/4)/(1/4+k ²/3) y2=(-k ²/2+k/2+3/8)/(1/4+k ²/3) EF 斜率为(y2-y1)/(x2-x1)=1/2所以直线EF 斜率为定值,这个定值是1/2。
提分攻略十 解析几何中的7种定值问题 课件(共26张PPT)
则 y1+y2=-m22+m 4, y1y2=-m23+4, 直线 A1P 的方程为 y=x1y+1 2(x+2), 直线 A2Q 的方程为 y=x2y-2 2(x-2), 由yy==xx12yy+-12 22xx+ -22, ,
得x1y+1 2(x+2)=x2y-2 2(x-2), 即 x=2·yy22xx11+ +22+ -yy11xx22- -22 =2·yy22mmyy11+ +33+ -yy11mmyy22- -11 =2·2my13yy2+2+3yy12-y1 =2·2m·m-23+·3m4-+2+23m4m- -2+2y1m4+-yy11-y1 =4。 所以当 m 变化时,点 S 恒在定直线 x=4 上。
所以△AOB 的面积为定值 1。
综上,△AOB 的面积为定值 1。
类型五 数量积为定值 【例 5】 已知圆 C:x2+(y-3)2=4,一条动直线 l 过点 A(-1,0)与圆 C 相交于 P,Q 两点,M 是 PQ 的中点,l 与直线 m:x+3y+6=0 相交于 N,探索A→M·A→N是否与直线 l 的 倾斜角有关。若无关,请求出其值;若有关,请说明理由。
所以a42+b12=1,ac= 23。 又因为 a2=b2+c2,解得 a2=8,b2=2, 所以椭圆 C 的方程为x82+y22=1。 设直线 PQ 的方程为 y=kx+b,P(x1,y1),Q(x2,y2), 则 y1=kx1+b,y2=kx2+b,直线 PA 的斜率 kPA=xy11--21,直线 QA 的斜率 kQA=xy22--21。 因为∠PAQ 的角平分线总垂直于 x 轴,所以 PA 与 AQ 所在的直线关于直线 x=2 对称。
考前提分必备 考前提分技法 探寻解题之道 通晓增分策略
提分攻略十 解析几何中的7种定值问题
例谈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㊀㊀㊀例谈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㊀苏雪晶㊀㊀摘要:定值问题是解析几何中的常见问题,因其涉及的题型多,灵活性强,对运算能力要求高,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本文中选例做到活而不空㊁深而不偏,以研究定值问题常见题型的解题策略.关键词:定值;定点;深度学习;解题1引言定值问题和定点问题是解析几何高考题中的热点题型.本研究重点探究定值问题中如何转化,优化运算,提高解题效率等问题.定值问题一般涉及与曲线上的动点㊁线系等有关的定值问题以及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弦长㊁面积㊁横(纵)坐标㊁长度比值,掌握了定值求值规律和技巧,会更好地解决这一类问题,做到由此及彼㊁触类旁通.2定值问题题型分析解题过程中,要总结解题方法,理解解题策略,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分析,达到掌握通性通法,面对相关问题都可以轻松应对.在解题时要引入核心变量,将所求表达式用核心变量表示,通过推理㊁计算,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定值的确定是解题的根本,也是解题的最终目标.当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深入掌握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必须勤加练习,积累解题经验,优化解题过程,不断调整解题策略,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典型例题来小试牛刀.2.1题型一:斜率定值问题例1㊀已知抛物线C:y2=a x(a>0)上一点P t,12æèçöø÷到焦点F的距离为2t.(1)求抛物线C的方程;(2)抛物线C上一点A的纵坐标为1,过点Q(3,-1)的直线与抛物线C交于M,N两个不同的点(均与点A不重合),设直线AM,A N的斜率分别为k1,k2,求证:k1k2为定值.解析:(1)抛物线C的方程为y2=x.(过程略)(2)因为点A在抛物线C上,且纵坐标y A=1,所以A(1,1).设过点Q(3,-1)的直线方程为x-3=m(y+1),即x=m y+m+3.①式①代入y2=x,得y2-m y-m-3=0.设M(x1,y1),N(x2,y2),由韦达定理得y1+y2=m,y1y2=-m-3.所以k1k2=y1-1x1-1y2-1x2-1=y1y2-(y1+y2)+1m2y1y2+m(m+2)(y1+y2)+(m+2)2=-12.因此,k1k2为定值.反思:解答时要明确解答的思路,这点并不困难,难点在于联立方程后结合条件化简运算.在解题时,不仅要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数据和要求,还要掌握联立方程后结合韦达定理进行化简运算,提高计算能力,掌握计算技巧.2.2题型二:面积定值问题例2㊀已知双曲线C:x2a2-y2b2=1(a>0,b>0)的一个焦点坐标为(3,0),其中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的正切值为22,O为坐标原点.(1)求双曲线C的方程;(2)直线l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一点D,与双曲线C右支相切(切点不为右顶点),且l分别交双曲线C的两条渐近线于M,N两点,证明:әO MN的面积为定值,并求出该定值.解析:(1)由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坐标为(3,0),其中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的正切值为22,得c=3,ba=22,a2+b2=c2,ìîíïïïï解得a2=1,b2=8.{因此,双曲线C的方程为x2-y28=1.(2)因为直线l与双曲线C右支相切(切点不为右顶点),所以直线l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直线l的方程为y=k x+m,因为双曲线两条渐近线倾斜角的正切值分别为22,-22,所以kʂʃ22.直线l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一点D,则mʂ0.由y=k x+m,x2-y28=1{消去y,得65复习备考学习交流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2年7月上半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8-k 2)x 2-2k m x -m 2-8=0.由直线与双曲线右支相切得,Δ=4k 2m 2-4(8-k 2)(-m 2-8)=0,即8-k 2=-m 2.由于直线l 与x 轴正半轴交于一点D ,令y =0,代入直线l 的方程得x =-m k ,即|O D |=-mk.所以S әM O N =S әM O D +S әN O D =12|O D | |y M -y N |=-m2k|k | |x M -x N |.双曲线两条渐近线方程为y =ʃ22x ,联立y =22x ,y =k x +m ,{可得M m 22-k ,22m 22-k æèçöø÷.同理,易得N -m 22+k ,22m 22+k æèçöø÷.S әM O N =-m2k |k | m 22-k +m 22+k=12|-m | 42m 8-k 2=-22m 28-k2=22.故әO MN 的面积为定值22.反思:本题考查了双曲线方程的求解以及直线和双曲线(或其渐近线)相交时产生的相关面积定值问题.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图形的几何特征合理使用公式.本题需要选择表示三角形面积的最佳路径,从而将面积转化为坐标关系继而解答,化简整理时,运算比较繁杂,要十分细心.2.3题型三:相关比值定值问题例3㊀已知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离心率是12,A ,B 分别为椭圆C 的左㊁右顶点,F 是右焦点,过F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不同的两点P ,Q ,当直线l 垂直于x 轴时,四边形A P B Q 面积是6.(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直线l 的斜率为k (k ʂ0),线段P Q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交于点M ,求证:|M F ||P Q |为定值.解析:(1)由x 2a 2+y 2b2=1,令x =c ,得y =ʃb 2a ,所以,当l 垂直x 轴时,|P Q |=2b2a.于是S 四边形A P B Q =12|A B | |P Q |=12ˑ2a ˑ2b 2a=2b 2=6,得b 2=3.又因为e =c a =12,a 2=b 2+c2,所以a 2=4.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3=1.(2)证明:由题意可知,F (1,0),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1).由x 24+y 23=1,y =k (x -1){消去y ,得(4k 2+3)x 2-8k 2x +4k 2-12=0.设P (x 1,y 1),Q (x 2,y 2),则x 1+x 2=8k 24k 2+3,x 1x 2=4k 2-124k 2+3,y 1+y 2=k (x 1+x 2)-2k =-6k4k 2+3.设P Q 的中点为N ,则N 4k 24k 2+3,-3k 4k 2+3æèçöø÷.于是直线MN 的方程为y +3k 4k 2+3=-1k x -4k 24k 2+3æèçöø÷.令y =0,得M k 24k 2+3,0æèçöø÷.所以|M F |=3(k 2+1)4k 2+3.又|P Q |=1+k 2 (x 1+x 2)2-4x 1x 2=1+k 28k 24k 2+3æèçöø÷2-4(4k 2-12)4k 2+3=12(k 2+1)4k 2+3.所以|M F ||P Q |=14为定值.反思:解题过程中要明确解题方法和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认真审题,分析解题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会借助韦达定理来表示每一条线段长.当解题思路明晰时,会发现线段长都用核心变量表示出来后就能求出定值.分析时要寻找题目中已经给出来的已知信息,判断不同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推理中把握联系,形成客观性认识,明确思路,快速解题.3总结以上几种思维策略是高中数学中常用方法,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可先采用特殊位置(如直线斜率不存在或为0)或者对称关系求出定值,进而给后面一般情形指明方向;运算中尽量利用变量之间关系(如点的坐标符合曲线方程等)做到整体代入,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要想在高考中运用自如,需要在平常的解题过程中多加实践,不断理清思路,积累经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最终达到对此类题型熟能生巧㊁胸有成竹.752022年7月上半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学习交流复习备考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解析几何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my 2 4x
a
y2
4my
4a
0
16m2 16a 0
y1 y1
y2
y2
4m 4a
k1k2
1
y1 2 x1 1
y2 x2
2 1
1
4 y1 2
4 y2 2
1
y1y2 2( y1 y2 ) 12 0
4a 8m 12 0 a 2m 3
EF : x my 2m 3过定点(3,2)
B
AB:
y
2 px y1 y2
4 p2 y02 y1 y2
y0
y
y0
2 px 4 p2 2 px0 y1 y2
2 p(x 2 p x0 ) y1 y2
AB过定点(x0 2 p, y0 )
思路2:设直线AB(2字母)
代入抛物线得关键方程
A
P
k1k2=-1统一字母
O
代直线AB方程(1字母)
(二)椭圆类
例3、椭圆 x2 y2 1
4
(1)以左顶点 A 为直角顶点的 RtAMN 的顶点都在
椭圆上,则斜边 MN 过定点
M
A N
思路1:特殊化取AM:y=x+2
代入椭圆得M,N坐标(1字母)
得直线AB方程(1字母) M 猜测得定点坐标再证明 A
N
解析:A(2,0), 取AM : y x 2
解析:小题猜测:极端性,当 PA水平时 A
此时 A 在无穷远处,B(x0 , y0 ) ,直线 AB : y y0 所以定点纵坐标为 y0
P
当 AB 竖直时,设为 x t ,
O
代入抛物线方程,A(t, 2pt ),B(t, 2pt )
解析几何中定点、定值、定直线问题
解析几何中定点定值问题例1 已知椭圆)1(1222>=+a y ax 的上顶点为M 〔0,1〕,过M 的两条动弦MA 、MB 满足MA ⊥MB 。
对于给定的实数)1(>a a ,证明:直线AB 过定点。
解:由0MA MB ⋅=知MA MB ⊥,从而直线MA 与坐标轴不垂直, 故可设直线MA 的方程为1y kx =+,直线MB 的方程为11y x k=-+ 将1y kx =+代入椭圆C 的方程,整理得 2222(1)20a k x a kx ++=解得0x =或22221a k x a k -=+,故点A 的坐标为222222221(,)11a k a k a k a k --++ 同理,点B 的坐标为22222222(,)a k k a k a k a-++ 知直线l 的斜率为2222222222222211221k a a k k a a k a k a k k a a k ---++--++=221(1)k a k-+ 直线l 的方程为22222222212()(1)k a k k a y x a k k a k a --=-++++,即222211(1)1k a y x a k a --=-++∴直线l 过定点2210,1a a ⎛⎫-- ⎪+⎝⎭例3 已知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斜率为1且过椭圆右焦点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OB OA +与)1,3(-=a 共线. 〔1〕求椭圆的离心率;〔2〕设M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且),(R OB OA OM ∈+=μλλλ,证明22μλ+为定值.〔I 〕解:设椭圆方程为),0,(),0(12222c F b a by a x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1,2222=+-=by a x c x y 代入化简得02)(22222222=-+-+b a c a cx a x b a .令),,(),,(2211y x B y x A则 .,22222222122221b a b a c a x x b a c a x x +-=+=+),,(2121y y x x OB OA ++=+由a OB OA a 与+-=),1,3(共线,得.0)()(32121=+++x x y y.36,36.3,232.23,0)()2(3,,22222222121212211===-=∴==+=+∴=++-+∴-=-=a c e ab ac b a cba c a cx x x x c x x c x y c x y 故离心率所以即又 〔II 〕证明:由〔I 〕知223b a =,所以椭圆12222=+by a x 可化为22233b y x =+.),,(),(),(),,(2211y x y x y x y x OM μλ+==由已知得设 ⎩⎨⎧+=+=∴.,2121y y y x x x μλμλ ),(y x M 在椭圆上,.3)(3)(2221221b y y x x =+++∴μλμλ即 .3)3(2)3()3(221212222221212b y y x x y x y x =+++++λμμλ ①由〔I 〕知.21,23,23222221c b c a c x x ===+))((33.8321212121222222221c x c x x x y y x x c ba b a c a x x --++=+∴=+-=∴ .0329233)(3422222121=+-=++-=c c c c c x x x x又222222212133,33b y x b y x =+=+又,代入①得 .122=+μλ 故22μλ+为定值,定值为1.例4 设21,F F 是椭圆134:22=+y x C 的左右焦点,B A ,分别为左顶点和上顶点,过右焦点2F 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N M ,两点,直线AN AM ,分别与已知直线4=x 交于点Q P ,,试探究以PQ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高二数学作业〔13〕1.过双曲线22143x y -=左焦点1F 的直线交曲线的左支于M N ,两点,2F 为其右焦点,则22MF NF MN +-的值为______.82.AB 是椭圆22221(0)x y a b a b+=>>中不平行于对称轴的一条弦,M 是AB 的中点,O 是椭圆的中心,OM AB k k ⋅=______ 22ab -3.在椭圆2212x y +=上,对不同于顶点的任意三个点,,M A B ,存在锐角θ,使OB OA OM θθsin cos +=.则直线OA 与OB 的斜率之积为 . 12-4.如图,AB 是平面α的斜线段...,A 为斜足,假设点P 在平面α内运动,使得ABP △的面积为定值,则动点P 的轨迹是 椭圆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12:221=-y x C .椭圆14:222=+y x C . 假设M 、N 分别是1C 、2C 上的动点,且OM ⊥ON ,求证:O 到直线MN 的距离是定值.解:当直线ON 垂直于x 轴时,|ON|=1,|OM|=22,则O 到直线MN 的距离为33.当直线ON 不垂直于x 轴时,设直线ON 的方程为kx y =〔显然22||>k 〕,则直线OM 的方程为x y k1-=.由⎩⎨⎧=+=1422y x kxy ,得⎪⎩⎪⎨⎧==++22242412k k k y x ,所以22412||k kON ++=.同理121222||-+=k k OM .设O 到直线MN 的距离为d ,因为22222||||)|||(|ON OM d ON OM =+,所以3133||1||1122222==+=++k k ON OM d ,即d=33.综上,O 到直线MN 的距离是定值.A B P α〔第4题〕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E :22143x y +=假设点A ,B 分别是椭圆E 的左、右顶点,直线l 经过点B 且垂直于x 轴,点P 是椭圆上异于A ,B 的任意一点,直线AP 交l 于点.M 设过点M 垂直于PB 的直线为m .求证:直线m 过定点,并求出定点的坐标.证明:直线BP 的斜率为1212y k x =-,直线m 的斜率为112m x k y -=,则直线m 的方程为1012(2)x y y x y --=-, 111101111222(2)4(2)2x x x y y x y x y y y x ---=-+=-++ 2211111122(4)4(2)x x y x y x y --+=++2211111122(4)123(2)x x x x y x y --+-=++=111122x x x y y --+=112(1)x x y -+,所以直线m 过定点(1,0)-.7.已知椭圆)0(12222>>=+b a b y a x 的离心率为22,且过点)21,22(P ,记椭圆的左顶点为.A 〔1〕求椭圆的方程;〔2〕设垂直于y 轴的直线l 交椭圆于B ,C 两点,试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3〕过点A 作两条斜率分别为1k ,2k 的直线交椭圆于D ,E 两点,且221=k k ,求证:直线DE 恒过一个定点.高二数学教学案〔13〕例1 已知椭圆)1(1222>=+a y ax 的上顶点为M 〔0,1〕,过M 的两条动弦MA 、MB 满足MA ⊥MB 。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分类解析
且 p ( 一1 ) [ ( 2+ ) ( 一1 ) +4+2 √ 2 k ]=
0' . . . = 一 啪 : 一
点, 过点 P作实轴的平行线交两渐近线于
Q、 R 两点 , 试证 明 I P Q 1 .I P R I 为定 值 .
证 明 : 设P ( X 0 , y o ) 是 双 曲 线 一 号=
河北理 科教 学研 究
问题 讨论
曲线 C的两个 焦点 , 直 线 : 4是 双 曲线 C
例4 ( 2 0 0 5年 高考 全 国卷 工)已知 椭
圆的中心 为坐 标 原 点 0, 焦点 在 轴 上 , 斜
的右准线 , , 是双 曲线 C 的两 个 顶点 , 点 P是 双 曲线 C的右支 上异 于 A 的一个动 点, 直线 。 P, A P交 双 曲线 C的右 准 线分 别于 M、 N两点 , ( 1 ) 求 双 曲线 C的方 程 ; ( 2 )
B( z , , , z ) . 贝 0
2 2 2 ,2
,
+x 2=
— — — — — — — — — —+
— ,
:=
1+
Al P= ( 0+2 , Y 0 ) , A 2 P= ( 0—2 , Y 0 ) ,
:
由O A+ O B= ( 1+
0 + D
(
) ,
=( 一 2
.
・
Y z ) 与 0= ( 3 , 一1 ) 共 线得 3 ( Y +Y ) +(
2 弦 的斜 率 的定值 问题 例2 已知射 线 Y = ( ≥O ) 交椭
云
’ 一 c — —
,
一 — — — 一
= =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定值问题](1)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的证明可运用函数的思想方法来解决.证明过程可总结为“变量→函数→定值”,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变量————选择适当的量为变量函数————把要证明为定值的量表示成上述变量的函数; 定值————把得到的函数解析式化简,消去变量得到定值. (2)求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ⅰ)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ⅱ)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M 是抛物线x y =2上的一点,动弦ME 、MF 分别交x 轴于A 、B 两点,且MB MA =.若M 为定点,证明:直线EF 的斜率为定值;2.【2011重庆理】(改编)如题图,椭圆方程为12422=+y x .设动点P 满足:ON OM OP 2+=,其中M ,N 是椭圆上的点,直线OM 与ON 的斜率之积为21-2 为定值?若存在,求1F ,2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2010山东理】如图,已知椭圆)0(12222>>=+b a b y a x的离心率为2,以该椭圆上的点和椭圆的左、右焦点12,F F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为1).一等轴双曲线的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设P 为该双曲线上异于顶点的任一点,直线1PF 和2PF 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A ,B 和C ,D . (Ⅰ)求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Ⅱ)设直线1PF 、2PF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证明12·1k k =; (Ⅲ)是否存在常数λ,使得·AB CD AB CD λ+=恒成立?若存在,求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12上海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12:221=-y x C .(1)过1C 的左顶点引1C 的一条渐近线的平行线,求该直线与另一条渐近线及x 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2)设斜率为1的直线l 交1C 于P 、Q 两点,若l 与圆122=+y x 相切,求证:OP ⊥OQ ; (3)设椭圆14:222=+y x C . 若M 、N 分别是1C 、2C 上的动点,且OM ⊥ON ,求证:O 到直线MN 的距离是定值.5.(13江西理)如图,椭圆)0(1:2222>>=+b a by a x C 经过点P (1,23),离心率21=e ,直线l的方程为4=x .(1) 求椭圆C 的方程;(2) AB 是经过右焦点F 的任一弦(不经过点P ),设直线AB 与直线l 相交于点M ,记PA ,PB ,PM的斜率分别为k 1,k 2,k 3。
高考解析几何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一、解析几何中的定点问题
解析几何中定点问题的两种解法:
(1)引进参数法:引进动点坐标或动线中系数为参数表示变化量, 再研究变化的量与参数何时没有关系,找到定点.
(2)特殊到一般法:根据动点或动线的特殊情况探索出定点, 再证明该定点与变量无关.
例1、已知抛物线y2=2px(p>0)上有两点A,B, 且OA⊥OB,则直线AB过定点为______. A
k 2 y k(x 2 p) y 0
AB过定点(2 p,0)
例 2.椭圆 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 x 轴上,该椭圆经过 点 P1,32且离心率为12.
(1)求椭圆 C 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 l:y=kx+m 与椭圆 C 相交于 A,B 两点(A,B 不
是左右顶点),且以 AB 为直径的圆过椭圆 C 的右顶点, 求证:直线 l 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y1
y2
2 pa
0
a
0
OA OB x1x2 y1y2 0 (my1 a)(my1 a) By1y2 0
(m2 1)(2 pa) am(2 pm) a2 0 a 2 p
AB : x my 2 p过定点(2 p,0)
思路2:设直线OA,OB
A
代入抛物线解得A,B点 O
B
得直线AB方程
O B
思路1:设直线AB方程 代入抛物线得关键方程 OA⊥OB 得定点
法1:设AB : x my a( AB水平显然不适合)A(x1, y1), B(x2, y2 )
由
x y
my a 2 2 px
y2
2
pmy
2
p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中的定点定值定线问题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定点、定值、定线问题一、定点问题定点问题,一般是直线系(或者曲线系)恒过定点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解法是根据曲线的动因,先选择适当的参数,用参数表示出直线系(或者曲线系)方程,然后按参数整理,并令参数的系数为0得方程组,解方程方程组求出定点坐标.例如:(1)直线系1y kx =+中,当k 变化时,恒过定点(0,1);(2)直线系2(1)y k x +=-中,当k 变化时,恒过定点(1,2)-;(3)已知直线1:40l x y +-=,2:270l x y +-=,则过1l ,2l 交点的直线可以设为(4)(27)0x y m x y +-++-=,即(21)(1)7m x m y m +++--=.直线系(21)(1)740m x m y m +++--=恒过1l ,2l 的交点.1.如图,等边三角形OAB的边长为且其三个顶点均在抛物线上.(1)求抛物线E 的方程;(2)设动直线l 与抛物线E 相切于点P ,与直线1y =-相交于点Q .证明:以PQ 为直径的圆恒过y 轴上某定点.2.一条直线l 与抛物线22y px =(0p >)交于A 、B 两点,OA OB ⊥(O 为坐标原点).求证直线l 恒过定点,并求出定点的坐标.3.222122221223231311(0)45|PF |=3|MN|=4.(1)C a b C xC C C y C C yx yab+=>>=已知椭圆:的右焦点F 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椭圆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 ,,圆C 的圆心T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圆C 与轴交于M,N 两点,且求椭圆的方程。
(2)证明:无论点T 运动到何处,圆C 恒经过椭圆上一点二、定值问题定值问题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函数方法,首先,选择适当的量为变量,然后把证明为定值的量表示为上述变量的函数(可能含多元),最后把得到的函数解析式化简,消去变量得到定值.消去变量的过程中,经常要用到点在曲线上进行坐标代换消元.有时先从特殊情形入手,求出定值,再对一般情形进行证明,这样可使问题的方向更加明确.另外关注图形的几何性质可简化计算.例如(1)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2)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3)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准线的距离的比等于 1.(4)过抛物线22y px =(0p >)的焦点F 作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则A 、B 两点的横坐标之积为定值4221p x x =,纵坐标之积为定值y 1y 2=-p 2.;11AF BF +为定值2p . 【顺便记住)(21x x p AB ++== 2p sin 2θ.】4.已知椭圆2214y x +=的左,右两个顶点分别为A 、B .曲线C 是以A 、B 双曲线.设点P 在第一象限且在曲线C 上,直线AP 与椭圆相交于另一点T .(1)求曲线C 的方程;(2)设P 、T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x 、2x ,求证:12x x ⋅为定值,并求出此定值.5.设000(,)A x y 是曲线2:4C x y =上的一个定点,过点0A 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分别与曲线C 相交于另外两点P 、Q .证明:直线PQ 的斜率为定值.三.定直线(轨迹)问题证明动点在某一直线上(或某轨迹上)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求动点的轨迹问题,基本的方法有直接法和消参法。
例谈解析几何中定点和定值问题的解法
众所周知,解析几何中定值和定点问题的难度较大,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在各类试题中.解答解析几何中的定值和定点问题,需结合题目中所给的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题目中各个参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以消去变量;或证明定点、定值与变量无关.这类题目的综合性较强,需要灵活运用一些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设而不求思想、一般与特殊思想等来辅助解题.接下来,通过几个例题,介绍一下这两类问题的解法.一、定点问题定点问题一般是有关动直线或动圆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步骤为:(1)选取并设出合适的变量、参数,如动直线的斜率、截距,动圆方程中的参数等;(2)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列方程,通过推理、运算得到关于定点的方程;(3)根据方程ax=b有任意实数解的充要条件a=0、b=0,建立关系式,求得定点的坐标.例1.已知四点P1(1,1),P2(0,1),P3P4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x2a2+y2b2=1(a>b>0)上.(1)求椭圆C的方程;(2)设直线l不经过P2点,且与C相交于A,B两点.若直线P2A与直线P2B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直线l过定点.解:(1)椭圆C的方程为:x24+y2=1(过程略);(2)设直线P2A与直线P2B的斜率分别为k1、k2;若直线l与x轴垂直,则l:x=t,t≠0,且|t|<2,此时Aæèççøt,Bæèççøt,,由k1+k2=-1,得t=2(不满足题意,舍去),设l:y=kx+m(m≠1),将其代入x24+y2=1中,得(4k2+1)x2+8kmx+4m2-4=0,又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所以Δ=16(4k2-m2+1)>0,设A(x1,y1),B(x2,y2),则x1+x2=-8km4k2+1,x1x2=4m2-44k2+1所以k1+k2=y1-1x1+y2-1x2=2kx1x2+(m-1)(x1+x2)x1x2=-1,可得k=-m+12,当m>-1时,Δ>0,则l:y=-m+12x+m,即y+1=-m+12(x-2),可知直线l过定点(2,-1).我们只需设出直线的方程,将其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构造一元二次方程,便可根据判别式Δ>0和韦达定理,建立关系式,求得k的值,进而确定直线l的方程.最后将直线的方程化为点斜式,根据一元一次方程有任意实数解,即可求得定点的坐标.二、定值问题定值问题主要是一些几何变量,例如面积、线段的比值、斜率、距离等为定值的问题.要证明这些几何变量为定值,就需先求得目标式,然后证明该式不随某些量的变化而变化.解答定值问题,可以用特殊与一般思想,先从特殊情况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该定值与变量无关;还可以直接设出变量,通过推理、计算,消去变量,得到定值.例2.已知椭圆E:x2a2+y2b2=1(a>b>0)经过点A(0,-1),且离心率为.(1)求椭圆E的方程;(2)经过点(1,1),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椭圆E交于P,Q两点(均异于点A),证明:直线AP与AQ的斜率之和为2.解:(1)椭圆E的方程为:x22+y2=1(过程略);(2)设直线PQ的方程为:y=k(x-1)+1(k≠2),将其代入椭圆的方程中得(1+2k2)x2-4k(k-1)x+2k(k-2)=0,设P(x1,y1),Q(x2y2),且x1x2≠0,则x1+x2=4k(k-1)2k2+1,x1x2=2k(k-2)2k2+1,可得k AP+k AQ=y1+1x1+y2+1x2=2k+(2-k)4k(k-1)2k(k-2)=2k-2(k-1)=2,则直线AP与AQ的斜率之和为2.先联立椭圆和直线的方程,再根据韦达定理得到交点的坐标的关系式,进而通过恒等变换,消去参数k,得到定值.对于这类有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定值问题,都需通过联立圆锥曲线与直线的方程,根据韦达定理进行化简,才能得到定值.求解解析几何中的定值或者定点问题,都要在动点、动直线、动曲线变化的过程中寻找到不变的量,我们要根据已知信息,尽量找到更多的等量关系,以消去变量,得到定值.(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探索探索与与研研究究55。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定值问题是解析几何中的一种常见问题,基本的求解思想是:先用变量表示所需证明的不变量,然后通过推导和已知条件,消去变量,得到定值,即解决定值首先是求解非定值问题,即变量问题,最后才是定值问题。
求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1) 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2) 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
例题1 已知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斜率为1且过椭圆右焦点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OA OB +与(3,1)a =-共线。
(1) 求椭圆的离心率;(2) 设M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且(,)OM OA OB R λμλμ=+∈,证明:22λμ+为定值。
例题2 已知,椭圆C过点A(1,3),两个焦点为(-1,0),(1,0)2(1)求椭圆C的方程;(2)E,F是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E的斜率与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
同步练习:1. 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F 在y 轴的非负半轴上,点F 到短轴端点的距离是4,椭圆上的点到焦点F 距离的最大值是6.(1)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 若'F 为焦点F 关于直线32y =的对称点,动点M 满足'||||MF e MF =,问是否存在一个定点A ,使M 到点A 的距离为定值?若存在,求出点A 的坐标及此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P(2,0)为定点。
(1)若点P为抛物线的焦点,求抛物线C的方程;(2)若动圆M过点P,且圆心M在抛物线C上运动,点A、B是圆M与y 轴的两个交点,试推断是否存在一条抛物线C,使|AB|为定值?若存在,求出这个定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圆锥曲线专题:定值问题的7种常见考法(解析版)
圆锥曲线专题:定值问题的7种常见考法一、定值问题处理方法1、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是指某些几何量(线段长度,图形面积,角度,直线的斜率等)的大小或某些代数表达式的值和题目中的参数无关,不依参数的变化而变化,而始终是一个确定的值,求定值问题常见的解题方法有两种:法一、先猜后证(特例法):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定值与变量无关;法二、引起变量法(直接法):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过程中消去参数,从而得到定值。
2、直接法解题步骤第一步设变量:选择适当的量当变量,一般情况先设出直线的方程:b kx y +=或n my x +=、点的坐标;第二步表示函数:要把证明为定值的量表示成上述变量的函数,一般情况通过题干所给的已知条件,进行正确的运算,将需要用到的所有中间结果(如弦长、距离等)用引入的变量表示出来;第三步定值:将中间结果带入目标量,通过计算化简得出目标量与引入的变量无关,是一个常数。
二、常见定值问题的处理方法1、处理较为复杂的问题,可先采用特殊位置(例如斜率不存在的直线等)求出定值,进而给后面一般情况的处理提供一个方向;2、在运算过程中,尽量减少所求表达式中变量的个数,以便于向定值靠拢;3、巧妙利用变量间的关系,例如点的坐标符合曲线方程等,尽量做到整体代入,简化运算。
三、常见条件转化1、对边平行:斜率相等,或向量平行;2、两边垂直:斜率乘积为-1,或向量数量积为0;3、两角相等:斜率成相反数或相等或利用角平分线性质;4、直角三角形中线性质:两点的距离公式5、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圆外:点到直径端点向量数量积为正数;(2)圆上:点到直径端点向量数量积为零;(3)圆内:点到直径端点向量数量积为负数。
四、常用的弦长公式:(1)若直线AB 的方程设为b kx y +=,()11y x A ,,()22y x B ,,则()a k x x x x k x x k AB ∆⋅+=-+⋅+=-⋅+=22122122121411(2)若直线AB 的方程设为n my x +=,()11y x A ,,()22y x B ,,则()am y y y y m y y m AB ∆⋅+=-+⋅+=-⋅+=22122122121411【注】上式中a 代表的是将直线方程带入圆锥曲线方程后,化简得出的关于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
解析几何中定点定值问题
O
2
2
Q
A
x
Q'
y
P' M
P
O
Q
A
x
Q'
由题意, P(-a,0),Q(a,0),设 M(x0,y0),直线 PM、 MQ y0 y0 y02 的斜率分别为 k1,k2,k1k2= . = 2 2,(*) x0+a x0-a x0 -a x0 y0 x0 2 2 ∵ 2 + 2 =1,∴y0 =b (1- 2 ),代入(*)化简得: a b a b k1k2=- 2. a
策略二
设直线PM和MQ方程
(斜率k1, k2)
求点P′、Q′坐标
写出圆C方程
寻找定点
解:设直线 PM、MQ 的斜率分别为 k1, k2,则 k1k2=-1, 直线 PM 的方程为 y=k1(x+1),令 x=3,则点 P′(3,4k1), 直线 MQ 的方程为 y=k2(x-1),令 x=3,则点 Q′(3,2k2), 以 P′Q′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x-3)(x-3)+(y-4k1)(y-2k2)=0, 1 即(x-3) +y -8-2(2k1- )y=0. k2
2 2
令 y=0, 得 x=3± 2 2, 所以圆 C 经过定点,定点坐标为(3± 2 2,0).
探究一
4t 2t 解法一:P′(3, ),Q′(3, ), s+ 1 s- 1 解法二:P′(3,4k1),Q′(3,2k2).
4t 2t 8t2 y1 y2= = 2 =-8. s+ 1 s- 1 s - 1
题意分析
(1)“动因”是什么? (2)“恒成立”的式 子是什么? (3)如何寻找定点?
制定策略
设点M坐标
写出直线PM和MQ方程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在几何中,定值问题的概念可以说是比较复杂的,即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果,必须要综合运用几何中的相关规则,同时考虑到当前就件事物的特殊因素,就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应对定值问题。
通常情况下,定值问题应用程序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几何要素,例如形状、大小、位置、形状变换,以及复杂变化中相互联系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比如:三角形中角度的和是180°,一个正三角形的边长之和两倍角的内锥角的余弦。
此外,如果学生了解几何概念的相关例子,他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应用它们来解决定值问题。
此外,高级学生可以使用形式化几何学方法来解决定值问题,比如用符号表示变量和方程组,利用形式推理证明定值问题的结论,以及计算和联系多个变量的结果的方法。
总的来说,解决定值问题取决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几何知识和技巧,才有可能在学习定值问题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当然,学生在尝试解决定值问题时,也可以借助一些常用解决方法,如试探法和排除法等。
此外,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几何规定,应用化简、变换和复合算法等解决定值问题。
因此,几何定值问题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几何知识,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帮助学生在运用固定的解决方案之外,能够尝试发挥独特的想象力,实现几何知识的拓展与应用,实现几何定值问题的极致解决。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定值问题是解析几何常见题型,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它体现了动与静的完美统一,其内容丰富,综合性较强,因而趣味性也较强。
下举例谈谈这类问题的常见类型及求解策略。
一、弦长比值型 例 1:双曲线222222b a y a x b =-的离心率为 e (e>0),PQ 为过焦点 F 而不垂直于 F 所在的对称轴的弦,且 PQ 的中垂线交 x 轴于 R ,求证:||||FR PQ 为定值。
证明:设F (-c ,0)为双曲线方程的一个焦点,弦 PQ 过 F 且中点为 M ,设 P ,Q 两点坐标分别为),(),,(2211y x y x PQ 所在直线方程为 y=k(x+c)。
联立方程222222ba ya xb =-及y=k(x+c)消去y 得:⎪⎪⎩⎪⎪⎨⎧---=-=+⇒=----222222222122222212222222222222022)(k a b b a c k a x x k a b ck a x x ba c k a cx k a x k ab ,从而弦PQ 的中点M 的坐标为),(222222222ka b kc b ka b c k a --,直线MR 的方程为:222322222222220)(1ka b ck x ,y ka b c k a x kka b kc b y R -==---=--得,令。
故||)1(2||1||,||)1(||||222222122222222232ka b k ak x x kPQ k a b k c k c ka b ck FR -+=-+=-+=+-=因此ec a k c k k a k FR PQ 22)1()1(2||||2222==++=。
即证:||||FR PQ 为定值e2点评:一般地,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为 e (e>0),PQ 为过焦点 F 而不垂直于 F 所在的对称轴的弦,且 PQ 的中垂线交 x 轴于 R ,则必有eFR PQ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1、(2014安徽高考)如图,已知两条抛物线22111222:2(0),:2(0)E y p x p E y p x p =>=>,过点O 的三条直线1l 、2l 和3l . 1l 与1E 和2E 分别交于12,A A 两点,2l 与1E 和2E 分别交于12,B B ,3l 与1E 和2E 分别交于21,C C . 记111222,A B C A B C ∆∆的面积分别为1S 与2S ,求证12S S 的值为定值. 证明:设直线321,,l l l 的方程分别为x k y x k y x k y 321,,===.把直线与抛物线联立求解得:)2,2(),2,2(122122112111k pk p A k p k p A ,)2,2(),2,2(222222212211k pk p B k p k p B ,)2,2(),2,2(322322312311k p k p C k p k p C . 由三角形三顶点坐标面积公式得:))11(1)11(1)11(1()2(323231312121211k k k k k k k k k k k k p S -+-+-=, ))11(1)11(1)11(1()2(323231312121222k k k k k k k k k k k k p S -+-+-=, 所以12S S =221)(p p 为定值.注:(1)设∆ABC 三顶点的坐标分别为),(),,(),,(332211y x y x y x ,则|)()()()(|231232232231x x y x x y y y x y y x S ABC ---+---=∆;(2) 原解答包含一个重要结论,111222,A B C A B C ∆∆三边对应平行,进而,222111C B A C B A ∽△△,.)(221221p p S S ==2、(2007重庆)已知F 是椭圆)0(12222>>=+b a b y a x 的右焦点,在椭圆上任取三个不同点321,,P P P ,使133221FP P FP P FP P ∠=∠=∠,证明||1||1||1321FP FP FP ++为定值,并求此定值.证:引入椭圆的极坐标方程,1cos epe ρθ=-.其中e 是椭圆的离心率,p 是相应焦点到准线的距离,θ是极径与极轴的夹角. 设θcos 1||1e epFP -=,则)32cos(1||2πθ+-=e ep FP ,)32cos(1||2πθ--=e ep FP=++||1||1||1321FP FP FP 23)]32cos()32cos([cos 3b a ep e =-+++-πθπθθ为定值.例1、设AB 是过椭圆)0(12222>>=+b a by a x 右焦点F 的一条弦,P 是椭圆上异于B A ,的任一点,直线PB PA ,分别交椭圆的右准线l 于N M ,两点. 求证:N M ,两点的纵坐标之积为定值,并求该定值.分析:此题若按常规方法设立坐标求解,将会异常困难,不妨从平面几何的角度考虑. 角平分线的性质:如图1,ΔABC 中,若AM 平分∠ABC ,等价于MBCMAB AC =, 同理若AN 平分∠BAC 的外角∠BAD ,等价于NBCNAB AC = .DC图1解:如图2,延长PF 交l 于Q ,延长BA 交l 于C ,连FM ,下证FM 平分∠PFA 的外角∠QFA ,设A ´, P´为A ,P 在l 上的射影,则||||||||||||PF AF P P A A MP AM =''=,所以FM 为∠PFA 的外角平分线,即FM 平分∠QFA ,同理FN 平分∠PFB 的外角(即FN 平分∠QFB ),从而∠MFN =90º. 设l交轴于K ,则2||||||KF KN KM =⋅,从而224b a b y y N M --=⋅为定值.图22、A 为椭圆)0(12222>>=+b a by a x 上一个定点. 过A 任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B ,AC . 证明直线BC 通过一个定点.证:我们平移坐标轴,使得A 为原点. 设过A 的已知曲线方程为)1(02121 =+++ey dx y c x a .(1)过原点A ,所以没有常数项. 设直线BC 的方程为 1=+ny mx .则过B ,C 两点的直线AB ,AC 的方程是)2(0))((2121 =++++ny mx ey dx y c x a((2)的左边是的二次齐次式,所以它表示两条过原点A 的直线. 而B ,C 的坐标均适合(2),所以(2)表示AB ,AC ). 因为AB ,AC 互相垂直,所以(2)作为xy的方程,两根之积为-1,即 0)()(=+++en c dm a ,整理为 )3(1)()(1111 =+-++-c a en c a d m .比较(2)与(3),得直线BC 经过定点)(1111c a ec ad +-+-,.3、如图, 已知B A ,是圆O : 422=+y x 与x 轴的两个交点, P 为直线4:=x l 上的动点,PB PA ,与圆O 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N M ,. 证明: 直线MN 过定点, 并求出定点.证: 设),(),,(),,4(22110y x N y x M y P . 则AP BP k yy k 363200=⋅==2211222221212211222)2(9)2(4)2()4(9223x x x x x x x x x y x y -+=+-⇒--=+-⇒-=+⇒ )1(08)(522121 =++-⇒x x x x .设)(:m x k y l MN -=.代入0422=-+y x 得042)1(22222=-+-+m k mx k x k .由韦达定理得,14,12222212221km k x x k m k x x +-=+=+ 代入(1)式并整理得 0)45(22=+-m m k . 当1,0=≠m k 或m =4(舍). 当0=k 时, 直线MN 即为AB . 所以, 直线MN 过点(1,0).另证: 设直线MN 与轴的交点为K (m , 0), 因为2PK =P 的幂(关于⊙O )+K 的幂(关于⊙O ),1)2)(2(416)4(20202=⇒-+--+=+-m m m y y m .4、: 已知21,A A 分别为椭圆)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顶点, P 为椭圆右准线上任一点,连接21,PA PA 分别交椭圆于M , N 两点, 求证: 直线MN 恒过椭圆的右焦点.证: 设MN 所在直线为m kx y +=,)0,(),0,(),,(),,(),,(21221102a A a A y x N y x M y ca P -由ax y a ca y +=+1120 212122220)()(a x y c a a c y +=+⇒ )1()(1122220 x a x a c a a c y +-=+⇒.同理有)2()(2222220 x a x a c a a c y -+=-,x由2121221212212122)()())(())(()()()2()1(x x x x a a x x x x a a x a x a x a x a c a c a +++++-=++--=+-⇒,)3()()(21212212 x x x x a a x x c a c++++=+⇒联立直线MN 与椭圆, 得0)(2)(22222222=-+++b m a kmx a x b k a ,由韦达定理有, 22222221222221)(,2b k a b m a x x b k a km a x x +-=+-=+,代入(3)得 22)()(m ak kmc a c --=+,kc m -=⇒. 所以直线MN 恒过椭圆的右焦点.例5:已知F 为椭圆12322=+y x 的右焦点, 过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B , CD , 设M , N 分别为AB , CD 的中点, 求证: 直线MN 恒过定点, 求出定点坐标. 证明: 设AB 所在直线方程为: )1(-=x k y , 联立求解得 0636)32(2222=-+-+k x k x kkk ky k x k k y k k x N N M M322,323322,32322222+=+=⇒+-=+= )323()1(6)(10322)1(6)(102243243kkx k k k k k y k k k K MN +--+=++-+=当斜率不存在时, 直线MN 即为x 轴.令y =0, 53=⇒x . 直线MN 恒过定点)0,53(.注: 此题不难, 难在最后想到令y =0, 因为当斜率不存在时, 直线MN 即为x 轴.例6. 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在椭圆)0(12222>>=+b a by a x 上, 坐标原点O 为ABC ∆的重心. 证明: ABC ∆的面积为定值.证法(一): 令)sin ,cos (),sin ,cos (ββααb a B b a A .则))sin (sin ),cos (cos (βαβα+-+-b a C . 由点C 在椭圆上, 代入得21)cos(1)sin (sin )cos (cos 22-=-⇒=+++βαβαβα.另一方面|cos sin sin cos |233βαβα⋅-⋅==∆∆ab S S ABO ABCab ab 433|)sin(|23=-=βα (定值). 证法(二): 记ABC ∆的面积为S . 对椭圆进行相应的仿射变换:⎪⎩⎪⎨⎧='='y by xa x 11 122='+'⇒y x . 变换后椭圆变换成单位圆, 椭圆内接ABC ∆变换为单位圆内接正三角形. 由仿射变换性质得|1001|1b aS =ab S 433=⇒ (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