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小儿童科疾病分类
儿科专业知识内容
![儿科专业知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925502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9.png)
儿科专业知识内容一、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生长发育是儿科专业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研究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的规律和特点。
儿科医生需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指标,以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如遗传、环境、营养等。
通过对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生长发育异常,并提供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措施。
二、儿童营养与饮食儿童营养与饮食是关系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
儿科医生需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营养需求,以及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针对不同情况,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建议,帮助家长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保证孩子获得足够的营养,促进健康成长。
三、儿童常见疾病儿童常见疾病是儿科医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之一。
这些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腹泻、便秘、贫血等。
儿科医生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案,以便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减轻孩子痛苦,促进康复。
四、儿童传染病儿童传染病是儿科专业的重要领域之一。
这些疾病包括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流感等。
儿科医生需要了解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儿科医生需要加强宣传和指导,帮助家长和孩子做好预防措施,减少疾病传播。
五、儿童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是关系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儿科医生需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以及各种心理问题和障碍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情况,提供相应的心理指导和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六、儿童行为问题儿童行为问题是指在儿童时期出现的不良行为和情绪问题,如多动症、抽动症、焦虑症等。
儿科医生需要了解这些行为问题的表现和病因,以及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方法。
通过与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和合作,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孩子克服行为问题,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七、儿童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儿童中应用时需要特别谨慎。
儿科医生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知识,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儿童保健医疗部各科室业务内容
![儿童保健医疗部各科室业务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aeeca7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2.png)
儿童保健医疗部各科室业务内容
1.儿科门诊:儿科门诊是儿童保健医疗部的核心科室,主要承担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儿科门诊包括儿科专家的门诊诊断和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如感冒、发热、腹泻、咳嗽等。
2.新生儿科:新生儿科是专门负责对新生儿进行保健和医疗服务的科室。
主要业务包括新生儿的体格检查、疾病筛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新生儿护理、喂养指导等。
3.儿童内科:儿童内科是对儿童的内科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科室。
儿童内科主要负责儿童慢性疾病的治疗,如哮喘、肾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儿童外科:儿童外科是对儿童的外科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科室。
儿童外科主要负责儿童的手术治疗,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先天性脑脊髓畸形手术、外伤手术等。
5.儿童眼科:儿童眼科是专门负责对儿童眼科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科室。
儿童眼科主要负责儿童的近视、斜视、弱视等眼科疾病的治疗。
6.儿童耳鼻喉科:儿童耳鼻喉科是专门负责对儿童耳鼻喉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科室。
儿童耳鼻喉科主要负责儿童的中耳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耳鼻喉相关疾病的治疗。
7.儿童口腔科:儿童口腔科是专门负责对儿童口腔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科室。
儿童口腔科主要负责儿童的龋齿治疗、拔牙、正畸等口腔问题的治疗。
8.儿童皮肤科:儿童皮肤科是专门负责对儿童皮肤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科室。
儿童皮肤科主要负责儿童的湿疹、疱疹、荨麻疹等皮肤问题的治疗。
临床医学5+3儿科学的特点和基本情况
![临床医学5+3儿科学的特点和基本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534e673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a.png)
临床医学5+3儿科学的特点和基本情况临床医学5+3儿科学是指临床医学专业学习5年,之后进一步专攻儿科学3年,成为儿科医生。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专科,主要专注于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研究和治疗各种儿科相关疾病。
以下将详细介绍临床医学5+3儿科学的特点和基本情况。
一、特点:1.年龄特殊:儿科的特点主要是研究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这个年龄段的患者和成人患者相比存在许多差异。
儿科医生需要了解和掌握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便能够更好地为其提供医疗服务。
2.疾病类型广泛:儿科疾病种类繁多,包括先天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过敏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等。
儿科医生需要有广泛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能够辨别和判断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和罕见病,并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3.心理疏导:儿科医生需要具备与儿童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因为孩子往往对医疗过程和治疗措施感到恐惧和焦虑。
儿科医生需要倾听和理解患儿和家长的情感需求,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提供安全感和支持。
4.诊治综合性:儿科医生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进行全面的儿童健康检查、疫苗接种、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还需要进行儿童特定的体格检查、发育评估、心理发育评估等。
儿科医生还需要有手术技能,能够进行儿童手术治疗。
5.研究和科研:儿科医生除了进行临床工作外,还要积极参与儿科相关的科研工作,探索儿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推动儿科医学的发展。
儿科医生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医学知识,掌握最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二、基本情况:1.学科设置: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下,临床医学本科一般为5年制,学生将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技能。
毕业后,选择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可以选择专攻不同的专科,如儿科学、内科学、外科学等。
如果选择专攻儿科学,需要再学习3年。
2.教学内容:临床医学5年期间,学生将接受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统计学等在内的广泛的学科知识培训。
小儿科专业特点
![小儿科专业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31727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1.png)
小儿科专业特点
小儿科是医科中的一门专业,专门负责婴幼儿和儿童的医疗保健。
该专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年龄范围广:小儿科覆盖的年龄范围广泛,从新生儿到青少
年都包括在内。
因此,小儿科医生需要熟悉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和
心理发育特点。
2. 多学科综合:小儿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儿童内科、儿童
外科、儿童神经科等。
小儿科医生需要具备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以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3. 疾病种类多样:小儿科面对的疾病种类繁多,包括常见的感冒、发热、消化系统问题,以及一些罕见的遗传病和畸形。
小儿科医
生需要能够准确诊断各种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4. 家长配合重要:在儿童医疗过程中,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
小儿科医生需要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解释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案,并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
5. 预防为主:小儿科不仅关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强调疾病
的预防。
小儿科医生会指导家长进行儿童的免疫接种、合理膳食、良
好的生活习惯等预防措施。
总之,小儿科是一门综合性强、专业性精的医学专业,致力于保
护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儿科常见类型疾病
![儿科常见类型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d688d31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9.png)
⼉科常见类型疾病 现在孩童时期产⽣的病症,就是⼉科⾝体疾病。
现在就跟着店铺⼀起来了解⼀下⼉科常见类型疾病吧。
⼉科常见类型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 1.病原体 (1)病毒。
(2)细菌。
2.诱发因素 (1)免疫功能低下。
(2)疾病影响如⿇疹、⽔痘、猩红热以及流⾏腮腺炎等。
(3)环境因素。
①不良卫⽣习惯。
②⽓候骤变。
[临床表现] 1.三个⽉以下婴⼉:发热轻微或⽆发热。
⿐阻及⿐阻所致的症状较突出。
如哭闹不安、张⼝呼吸、吸吮困难、拒奶;有时伴有呕吐及腹泻。
2.婴幼患⼉表现: (1)全⾝症状较重,病初突然⾼热39.5-40℃,持续1-2天,个别达数⽇,部分患⼉⾼热同时伴有惊厥; (2)⼀般⿐塞、流涕、咳嗽或咽痛等症状较重; (3)常伴有拒⾷、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4)体检除发现咽部充⾎外⽆其他异常体征。
3.三岁以上患⼉多不发热或低热,个别亦有⾼热,伴畏寒、头痛、全⾝酸困、⾷欲减退;⼀般上呼吸道的其他症状明显,如⿐塞、流涕、喷嚏、声⾳嘶哑及咽炎等。
部分患⼉可合并脐周及右下腹疼痛,这种腹痛可能与肠蠕动增强、肠系膜林巴结炎及肠蛔⾍骚动等有关。
急性⽀⽓管炎 [病因]婴幼⼉体弱受各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发病。
[临床表现] 1.发病可急可缓。
⼤多先有流涕、⿐塞、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忽然出现较多较深的⼲咳,以后渐有⽀⽓管分泌物,痰量逐渐增多,婴幼⼉不会咳痰,多经咽部咽下。
2.⼀般症状或轻或重,轻者⽆明显病容,重者有中度发热,偶可⾼热,多2-3⽇即退。
感觉疲劳,影响睡眠与⾷欲,甚⾄发⽣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年长⼉可偶诉头痛与胸痛。
3.咳嗽⼀般延续7-10天,有时可迁延2-3周,甚⾄减轻后⼜复发,尤其在营养不良、先天性⼼脏病,佝偻病等患⼉中易反复发作,如不经适当治疗可引起肺炎。
4.特殊类型的喘息性运⽓管炎。
其特点是:发病年龄较⼩,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出现哮喘及呼⽓性呼吸困难,呈复发性。
儿童骨科常见病有那些
![儿童骨科常见病有那些](https://img.taocdn.com/s3/m/fffd6fd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61.png)
儿童骨科常见病有那些孩子的骨骼正在发育中,也容易出现一些骨科疾病,小儿骨科常见的疾病有哪些呢?下面店铺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儿童骨科常见病主要有以下八种:1.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面部不对称,婴儿期颈部一侧有肿块,幼儿期可在颈部摸到条索状物,不痛不痒,头经常被迫歪向一侧。
2.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臀及大腿皮纹不对称,一侧下肢外旋少动,行走晚,步态不稳,易摔胶,行走时像“鸭步”,或双下肢不等长。
3.一侧或双侧足下垂内翻呈马蹄状:患儿行走脚不能放平,以足尖或外侧足背行走。
以上情况多由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麻痹性足内翻或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所致。
4.骶尾部长毛、皮肤大片青紫、尿床或腰部有软性包块。
上述表现可能是由隐性椎裂、脊髓脊膜膨出症所致。
5.患有先天性尺桡关节融合症:患儿的双侧上肢或单侧前臂不能旋后,梳头、端碗均困难。
6.脊柱弯曲呈S型,弯腰更明显,到青少年期出现胸廓一侧隆起,此乃脊柱侧凸的特征。
7.患儿方颅、头发稀疏、出牙晚、出汗多,胸部出现“串珠”、“鸡胸”或肋缘外翻,多见X型腿、O型腿,此乃佝偻病的表现。
8.先天性“扳击指”:拇指关节呈屈状,不能主动伸直。
被动伸展关节局部疼痛,掌面可摸到增粗肿块,可随拇指伸屈上下活动。
小儿骨科常见病主要有以上八种,如若家长发现小儿有以上类似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小儿骨科做检查。
儿童骨折的注意事项1、儿童骨折不能盲目补充钙质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
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能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
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
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骨折的愈合。
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益处,还可能有害。
儿科护理学慢病分类
![儿科护理学慢病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12127b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c.png)
儿科护理学慢病分类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预防和治疗儿童疾病的学科,其中慢性病是儿科护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慢性病是指持续存在、进展缓慢、难以根治的疾病,常见的儿童慢性病有哮喘、糖尿病、肥胖症等。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儿童慢性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免疫系统疾病: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生异常反应导致的,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
对于这类慢性病,护理人员需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及时给予支持性治疗和护理,控制发作,减轻症状。
2. 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儿童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导致的,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多饮多尿、体重下降或增加、情绪波动等。
对于这类慢性病,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儿控制血糖或甲状腺功能,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
3.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肠道功能紊乱、克罗恩病等。
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儿童消化系统发生异常导致的,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便秘等。
对于这类慢性病,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儿的饮食情况和排便情况,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肠道通畅。
4.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儿童呼吸系统发生异常导致的,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
对于这类慢性病,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及时给予支持性治疗和护理,控制发作,减轻症状。
5. 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等。
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儿童心血管系统发生异常导致的,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心悸、气促、四肢浮肿等。
对于这类慢性病,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儿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合理安排休息和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6.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癫痫、多发性硬化等。
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生异常导致的,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抽搐、肌张力异常等。
对于这类慢性病,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儿的癫情况,合理安排用药和康复训练,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支持。
全科主治专业实践能力儿科疾病
![全科主治专业实践能力儿科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e4aa7014581b6bd97f19ea5b.png)
儿科疾病考纲要求呼吸道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常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病因:病毒所致者占90%以上,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EB病毒等。
病毒感染后,亦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
诊断要点:1.一般类型“上感”:婴幼儿局部症状不显著而全身症状重,可骤然起病,高热、咳嗽,食欲差,可伴有呕吐、腹泻、烦躁,甚至高热惊厥。
年长儿症状较轻,常于受凉后1~3天出现鼻塞、喷嚏、流涕、干咳、咽痛、发热等。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肺部呼吸音正常。
肠道病毒所致者,常伴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上感(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
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呕吐等。
查体: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一旦破溃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
常发生于春夏季。
是一种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可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流行,病程1~2周。
【例题】男孩,3岁。
高热,咽痛、纳差3天。
查体:咽部充血,眼结膜充血,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心肺无异常。
最可能的病原体是A.副流感病毒B.腺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柯萨奇病毒E.流感病毒『正确答案』B并发症:在婴幼儿多见。
上呼吸道感染可波及邻近器官,或向下蔓延;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
年长儿若患链球菌性上感,可引起急性肾炎、风湿热等。
处理要点: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进行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防治各种并发症。
2.病原治疗(1)抗病毒药:利巴韦林(病毒唑)、流感可用达菲(特敏福)(2)抗生素:有继发细菌感染,或有并发症者。
小儿外科常见疾病
![小儿外科常见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9a862f47f46527d3240ce098.png)
2、手术治疗
经典的术式: 1.Swenon手术 2.Duhamel手术 3.Rehbein手术 4.Soave手术
5. 经肛门脱出式巨结肠根治
包茎、包皮过长
概述
包茎:指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包皮口狭小,
隐睾
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过程自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称为隐睾,包括睾 丸缺如、睾丸异位及睾丸下降不全。
左侧隐睾图片
隐睾诊断及手术
诊断:1.体格检查(注意健侧睾丸代偿性增大情况) 2.B超 检查
手术时间:隐睾一旦确诊,患儿6个月后即可手术,最晚不 能超过2岁。
手术方法: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我院优势) 腹腔镜手术优点:1.可以在确诊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2.可
腹内压增高——疝的诱发因素
如:小儿剧烈哭闹
长期阵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便秘
排尿困难等。
进入疝囊的腹腔脏器:
男孩,较多见的是小肠,盲肠和阑尾有时也可能 进入疝囊。
女孩,则较多的是子宫及附件,而且,发生嵌顿 的几率较高。
在小儿,滑动疝很少见。
斜疝的治疗
手术治疗是唯一的选择,疝发生后几乎没有自愈 的可能。
临床表现
儿童肠套叠
临床表现
阵发性哭闹 呕吐
腹部肿块
婴儿肠套叠
(多为原发性)
果浆样血便 肛门指检 全身状况
儿童 肠套叠
与前上相比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不全肠梗阻, 起病缓慢。
诊断(Diagnosis)
1. 根据肠套叠四大主要症状:
阵发性腹痛(哭闹)、呕吐、便血 、 腊肠样肿块。
儿科内科疾病分级分类表
![儿科内科疾病分级分类表](https://img.taocdn.com/s3/m/f5193f3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5c.png)
儿科内科疾病分级分类表.一级儿科疾病分类.序号疾病名称序号疾病名称呼吸系统疾病1上呼吸道感染6毛细支气管炎2急、慢性鼻窦炎7支气管哮喘(轻度、中度)3化脓性扁桃体炎8喘息性支气管炎4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92度以下喉梗阻5轻症肺炎10急性咽炎消化系统疾病1胃食管反流6肠痉挛2急性胃、肠炎7口炎3便秘8再发性呕吐4小儿腹泻病、脂肪泻(轻—中度脱水)9肠系膜淋巴结炎5消化不良10慢性胃炎心血管系统疾病1先天性心脏病(无临床症状)3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2病毒性心肌炎(轻度)4高血压(轻度)泌尿系统疾病1膀胱炎4睾丸、附睾炎2阴道炎5暂时性蛋白尿3单纯性血尿6小儿遗尿症血液系统疾病1婴儿生理性贫血6蚕豆病(轻症)2营养性贫血(轻-中度)7中性粒细胞减少、增多症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4肾性贫血9急、慢性淋巴结炎5肠道病毒感染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疾病1热性惊厥5急性良性肌炎2癫痫6流行性肌痛3感染后脑炎(轻症)7吉兰—巴雷综合征4化脓性脑膜炎(轻症)内分泌疾病..1尿崩症5甲状腺功能亢进2性早熟6甲状腺炎3单纯性甲状腺肿7生长激素缺乏症4甲状腺功能减低8苯丙酮尿症风湿性疾病1风湿热2过敏性紫癜新生儿疾病1新生儿黄疸10新生儿尿布皮炎2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11新生儿轻度窒息3新生儿呼吸暂停12新生儿脐炎4新生儿出血症13新生儿脐疝5新生儿代谢紊乱14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6新生儿脓疱疮15新生儿溶血症7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6新生儿头颅血肿8新生儿硬肿症17病毒性脑炎(轻度)9新生儿低钙血症18咽下综合症.传染性疾病.1麻疹(门诊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5水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2风疹6流行性感冒(门诊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3幼儿急疹7流行性腮腺炎(门诊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4单纯疱疹病毒感染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二级儿科疾病分类序号疾病名称序号疾病名称呼吸系统疾病1气管炎6气胸2支气管异物7干性33度喉梗阻8浆液性胸膜炎4肺不张9支气管扩5肺气肿.消化系统疾病.1消化性溃疡3不全性肠梗阻2小儿腹泻病、脂肪泻(中—重度脱水)4婴儿肝炎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疾病1感染性心内膜炎(轻症)17多发性大动脉炎15室性心动过速18脉管炎16法洛式四联征19高血压(中度)泌尿系统疾病1肾病综合征6狼疮性肾炎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7紫癜性肾炎3IgA肾病8急性间质性肾炎4迁延性肾炎9肾小管酸中毒5慢性肾炎血液系统疾病1血友病4血红蛋白病2再生障碍性贫血(轻症)5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脾功能亢进.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疾病.34热性惊厥(复杂型)37重症肌无力35脑性瘫痪38家族性周期性麻痹36颅内高压内分泌疾病39脑白质营养不良43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40甲状旁腺功能减低44醛固酮增多症41甲状旁腺功能亢进45儿童糖尿病42皮质醇增多症风湿性疾病46幼年强直性脊柱炎49硬皮病47系统性红斑狼疮50结节性多动脉炎48皮肌炎51儿童时期脊柱关节疾患52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新生儿疾病64新生儿重度窒息69新生儿产伤性疾病65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0先天性肌性斜颈..66新生儿颅内出血7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67新生儿胃食管返流72新生儿梅毒(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68新生儿流行性腹泻传染性疾病53天花59中毒性痢疾(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54病毒性肝炎(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60布氏杆菌病55脊髓灰质炎61破伤风56巨细胞病毒感染6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57狂犬病(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63败血症58若瓦克样病毒感染三级儿科疾病分类序号疾病名称序号疾病名称.呼吸系统疾病.13度以上喉梗阻7肺脓肿2哮喘持续状态8肺水肿3重症肺炎9肺栓塞4脓气胸10支气管肺发育不全5化脓性胸膜炎11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6先天性肺发育异常12特发性肺纤维化消化系统疾病1小儿腹泻病、脂肪泻(重度脱水)4门静脉高压症2肝性脑病5急性坏死性肠炎3肝衰竭6肝豆状核变性心血管系统疾病1心源性休克7房室传导阻滞2心力衰竭8肥厚型心肌病3爆发型心肌炎9扩张型心肌病..4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10肾静脉血栓形成5高血压(重度)11肾血管性高血压6慢性缩窄性心包炎12感染性心内膜炎(危重型)泌尿系统疾病1神经性膀胱炎6Aplort综合征2急性肾功能衰竭7溶血尿毒综合征3慢性肾功能衰竭8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4先天性肾病综合征9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5眼-脑-肾综合征血液系统疾病1营养性贫血(重度)5DIC2溶血性贫血(重度)6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3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7嗜血细胞综合征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急性白血病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疾病1癫痫持续状态6化脓性脑膜炎(重症)..2进行性肌营养不良7瑞氏综合征3脑脂质沉积病8小儿颅内肿瘤4脱髓鞘疾病9强直性肌营养不良5感染后脑炎(重症)10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内分泌疾病1甲亢危象6丰格纳肉芽肿2肾上腺危象7粘多糖病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8糖原累积病4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9瑞特综合征5肺出血肾炎综合征风湿性疾病1多发性大动脉炎4白塞病2混合性结缔组织病5干燥综合征3重叠综合征6抗磷脂综合征新生儿疾病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8新生儿败血症..2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9新生儿破伤风(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3新生儿慢性肺部疾病10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4新生儿肺出血11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5先天性食管闭锁12新生儿湿肺6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3先天性肺发育不良7新生儿皮下坏疽传染性疾病73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森林脑炎(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79埃波拉出血热(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74病毒性脑炎(重度)(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80炭疽病(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75流行性出血热(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81鼠疫(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76登格出血热(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82猫爪病(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77获得性免疫缺陷症(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83霍乱(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78伤寒及其他沙门氏菌属感染(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84兔热病(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儿科特色科室介绍
![儿科特色科室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2c101b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2.png)
儿科特色科室介绍儿科特色科室是指在医院中针对儿童患者特别设立的科室,旨在提供专业的儿科医疗服务。
儿科特色科室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和护士组成,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以及舒适的就诊环境。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儿科特色科室,包括新生儿科、小儿内科、小儿外科和小儿心脏科。
新生儿科是专门负责新生儿医疗的科室。
新生儿的身体较为脆弱,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医疗照顾。
新生儿科的医生和护士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生儿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呼吸困难、出生缺陷等。
同时,新生儿科还提供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护理培训等服务,帮助父母更好地照顾新生儿,促进其健康成长。
小儿内科是专门负责儿童内科疾病的科室。
儿童内科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小儿内科医生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体格检查,能够帮助诊断和治疗各种儿童内科疾病。
同时,小儿内科还提供预防接种和健康咨询等服务,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免疫力。
小儿外科是专门负责儿童外科疾病的科室。
儿童外科疾病包括先天性畸形、外伤、肿瘤等。
小儿外科医生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进行各种复杂的儿童外科手术。
同时,小儿外科还提供术后康复和家庭护理指导等服务,帮助患儿尽快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小儿心脏科是专门负责儿童心脏疾病的科室。
儿童心脏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
小儿心脏科医生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能够帮助诊断和治疗各种儿童心脏疾病。
同时,小儿心脏科还提供心脏手术和介入治疗等高级治疗手段,帮助患儿恢复心脏功能,并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儿科特色科室是为了满足儿童患者的特殊医疗需求而设立的科室。
这些科室集聚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供全面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通过儿科特色科室的专业服务,可以更好地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
家长们在选择医院时,可以考虑儿科特色科室的设置和服务水平,为孩子的健康选择一个更好的医疗环境和团队。
小儿外科科室职责
![小儿外科科室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a4568f0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e.png)
小儿外科科室职责小儿外科科室是医院中专门负责处理儿童疾病和外伤的科室。
其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和治疗儿童疾病:小儿外科科室负责诊断和治疗儿童各种疾病,如先天性畸形、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通过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医生能够准确诊断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手术治疗:小儿外科科室是进行小儿外科手术的主要科室之一。
医生通过手术治疗可以纠正儿童身体的先天性畸形,如唇裂、腭裂等。
同时,小儿外科还承担着其他各种手术治疗,如肿瘤切除、器官移植等。
3. 外伤处理:小儿外科科室负责处理儿童的各种外伤,如骨折、软组织损伤等。
医生会进行全面的检查,如X光检查、CT扫描等,以确定损伤的程度和类型,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固定骨折、缝合伤口等。
4. 术后护理:小儿外科科室在手术后负责患儿的术后护理工作。
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同时,他们还会指导患儿及家属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确保患儿能够尽快康复。
5. 儿童健康教育:小儿外科科室会开展儿童健康教育工作,向家长普及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提醒家长注意儿童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营养,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6. 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小儿外科科室在工作中需要与其他科室进行紧密的合作,如儿内科、儿骨科、儿耳鼻喉科等。
他们会共同制定诊疗方案,交流病情和治疗进展,确保患儿能够得到全面的医疗服务。
7. 科研和教育培训:小儿外科科室会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探索儿童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同时,他们还会承担医学生和住院医师的教育培训工作,传授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培养优秀的医疗人才。
小儿外科科室是医院中专门负责处理儿童疾病和外伤的科室,其职责包括诊断和治疗儿童疾病、手术治疗、外伤处理、术后护理、儿童健康教育、与其他科室的合作、科研和教育培训等。
通过他们的努力,能够保障患儿的健康和安全,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儿外科学知识点
![儿外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d9502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a.png)
儿外科学知识点儿外科学是儿科医学的一门专业领域,主要研究儿童相关的外科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儿外科学知识点,包括先天性疾病、外伤、肿瘤等方面的内容。
一、先天性疾病1.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
主要包括心脏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发育迟缓、心率不规则等,治疗常采用手术修复。
2. 先天性脊柱侧弯:是脊柱发育异常的一种表现,可导致脊柱侧弯变形。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矫正体位、外科手术等。
3. 先天性股骨畸形:包括股骨颈干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
治疗可通过牵引、手术等方法进行。
二、外伤1. 骨折:儿童骨骼发育不完全,骨折时以弹性骨折和弯曲骨折为主。
治疗一般采用保守疗法,如石膏固定、牵引等。
2. 创伤性脑损伤:外伤性脑损伤是儿童外伤的常见形式,常见的类型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等。
治疗应根据损伤程度,包括监护、手术等综合治疗。
3. 刀伤、烧伤:刀伤和烧伤是儿童外伤中较为严重的一类,治疗一般需要外科手术、清创缝合、皮肤移植等。
三、肿瘤1. 儿童恶性肿瘤:儿童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等。
治疗方案多为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
2. 肾母细胞瘤:是一种多见于儿童的肿瘤,早期常表现为腹部肿块。
治疗一般需要手术切除,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进行辅助化疗或放疗。
3. 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多见于婴幼儿。
治疗方法多样化,根据病情会考虑手术、化疗、放疗等。
四、其他常见疾病1. 胆囊疾病:如先天性胆总管扩张、胆囊炎等。
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胆囊或胆道狭窄的病灶。
2. 肠梗阻:包括先天性肠闭锁、肠套叠等。
治疗一般需要手术解除肠梗阻,恢复肠功能。
3. 食管异物:儿童误吸异物时较为常见,需及时进行急救治疗,如行食管镜、异物取出等。
以上只是儿外科学中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实际上儿外科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其他疾病和治疗方法。
儿童患病时,家长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儿科急诊知识点总结
![儿科急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012ab8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9.png)
儿科急诊知识点总结一、儿科急诊的特点1.生理特点:儿童在生理上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生长发育不成熟,器官功能尚未健全,对疾病的适应能力较低,病情多变,反应迅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2.心理特点:儿童的认知能力和交流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对身体疼痛和不适的主观感受较为复杂,需要医护人员有较高的沟通和处理能力。
3.疾病特点:儿科急诊的常见病多样性大,如传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发热、胃肠炎、外伤等,治疗手段和药物用量均有所不同,需要医护人员具备儿科专业知识和处理经验。
二、常见的儿科急诊病例1.传染性疾病:如儿童传染性疾病是儿科急诊的重要病例,如手足口病、水痘、麻疹、流感等,常见于春秋季节以及幼儿园及校园中,需及时诊断和隔离处理。
2.呼吸道感染:儿童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较大,如咳嗽、流感、气管炎等,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喉咙痛等,需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3.发热:儿童发热是常见的急诊病例,多数由感染性疾病引起,需要根据症状和病因进行处理。
4.胃肠炎:儿童胃肠炎是常见的急诊病例,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常见病因是病毒感染,需及时给予补液和抗病毒治疗。
5.外伤:儿童外伤常见于运动、游戏、意外伤害等,需及时处理和诊断,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6.其他:如过敏反应、中毒、稀有疾病等。
三、儿科急诊处理流程1.急救处置:首先对患儿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呼吸道通畅、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2.及时诊断:对患儿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尤其要关注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症状。
3.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辅助检查,有需要时还可进行影像学、心电图等检查。
4.治疗方案:根据患儿病情和体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抗感染治疗、镇痛、补液等。
5.监测观察: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观察,如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6.家长指导:对患儿的家长进行指导和心理疏导,告知病情、处理措施和预后情况。
四、儿科急诊护理常见知识点1.观察病情: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症状进行持续的观察,如体温、呼吸、心率等。
小儿外科知识点总结
![小儿外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71d23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d.png)
小儿外科知识点总结常见婴幼儿和儿童外科疾病1. 先天性畸形先天性畸形是指婴幼儿出生时就具有的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发育,包括唇裂、腭裂、胸部畸形、心脏畸形、脑膜脑膨出、尿道下裂等。
这些先天性畸形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需要外科手术进行矫正。
2. 创伤儿童由于年龄小,动作活泼,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如摔跤、碰撞、烧伤、溺水等。
儿童外科常见的创伤包括骨折、软组织损伤、颅脑损伤等,需要及时进行外科处理和修复。
3. 肿瘤儿童外科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常见的有神经母细胞瘤、骨肿瘤、淋巴瘤等。
儿童肿瘤生长迅速,容易引起局部压迫症状和转移至其他器官,需要外科手术进行切除和治疗。
4. 腹部疾病儿童腹部疾病包括疝气、胃肠道畸形、肠套叠、阑尾炎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腹部疼痛、消化不良、肠梗阻等临床表现,需要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1. 先天性畸形修复先天性唇裂、腭裂和其他先天性畸形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进行修复。
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术前准备,包括对患儿的生理状态、心脏功能、营养情况等进行评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术后情况,进行术后护理,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2. 创伤修复对于儿童外科创伤,主要包括骨折的固定和软组织损伤的修复。
儿童骨折修复与成人不同,因为儿童骨折的骨干仍在生长,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损伤骨骺,因此骨折固定方式需要选择适合儿童的方法,如内固定钢板、外固定器等。
对于软组织损伤,需要进行彻底的清创和修复,预防感染和局部并发症。
3. 肿瘤切除肿瘤切除手术是治疗儿童肿瘤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包括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和化疗后的肿瘤切除。
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术前评估,确保手术可以圆满完成。
由于儿童肿瘤生长迅速,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周围重要器官和血管,避免对正常结构造成损伤。
4. 腹部手术对于腹部疾病,如疝气、阑尾炎、肠套叠等,需要进行腹部手术治疗。
手术前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病情,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儿科疾病科普小知识
![儿科疾病科普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17565f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c.png)
儿科疾病科普小知识一、儿科常见疾病有哪些儿科最常见的有三种疾病,一种是呼吸系统的疾病,比如秋天和冬天,人体的呼吸系统疾病会比较多。
比如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
还有肺炎,在中医上称为哮喘、肺炎、喘嗽,属于呼吸系统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
第二种是消化系统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厌食、呕吐、腹痛、便秘等。
在夏季和秋季,儿童的消化系统会出现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腹泻。
儿童腹中的疾病在夏季和秋季是不同的,但也是比较常见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系统疾病,比如心肌炎,肾脏疾病,以及多动症、抽动等神经系统疾病。
第三种是手足口病,它是一种很有传染性的病毒,一般是3岁以内的孩子。
严重的手口病还会引起孩子出现严重的脑炎等危险疾病。
二、儿科疾病的特点1.疾病种类:儿童患有先天性、遗传、传染性疾病的数量人数比成人多;心血管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高血压、心脏病等发病率相对较低。
就像是儿童容易得支气管肺炎,而在成年人中,最常见的是大叶性的肺炎。
2.临床症状:儿童高热常致惊厥,但仅有高热致惊厥的成年人极少见;儿童的低钙可导致全身性抽搐,成年人会有手足抽搐的表现,儿童则是会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发灰、拒奶、体温不升等现象。
所以,父母和医务工作者对儿科的密切关注是非常关键的。
3.诊断:因各年龄段儿童的疾病类型及临床症状均有差异,所以应注意年龄因素。
3岁以上儿童出现第一次高热惊厥的几率比较低,6个月到3岁的儿童比较多。
如果在学令之前的儿童极少数得风湿,而在学令期的儿童却更多。
4.治疗:儿童免疫功能差、代偿能力差,大多病情重,发展快,易出现并发症,应抓紧时机,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
儿童体液调节功能较弱,在疾病发生后,很容易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从而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因此,开展儿童液体治疗非常重要。
5.预后:儿童的病死率较高,其改变速度较快,其调节功能较弱。
因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故应密切观察新生儿及幼童病情的改变,并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提高其预后。
儿科重点专科各亚专科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说明
![儿科重点专科各亚专科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1cfb2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7.png)
儿科重点专科各亚专科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说明儿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点专科,主要负责婴儿、儿童和青少年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
儿科还包括了各个细分的亚专科,如新生儿科、小儿神经科、小儿呼吸科等。
每个亚专科都有其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下面将对几个常见的亚专科进行说明。
1.新生儿科:新生儿科是儿科中非常重要的亚专科,主要负责新生儿的护理和治疗。
新生儿科医生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能够处理各种新生儿常见病和急重症,如窒息、早产儿并发症等。
他们还能进行新生儿的成长发育评估,并提供喂养和护理建议。
此外,新生儿科医生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新生儿家属建立有效的沟通,解答他们的疑惑和提供情感支持。
2.小儿神经科:小儿神经科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亚专科,主要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神经系统疾病。
小儿神经科医生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疾病有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神经系统诊断和治疗的先进技术。
他们能够准确诊断并治疗儿童的癫痫、脑瘫、神经肌肉疾病等常见疾病。
在服务能力方面,小儿神经科医生能够与其他相关专科和专家合作,为患儿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3.小儿呼吸科:小儿呼吸科主要负责治疗与儿童和青少年呼吸系统有关的疾病。
小儿呼吸科医生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儿童的哮喘、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医生除了良好的医疗技术外,还需要具备与孩子及家长沟通的能力。
小儿呼吸科医生能够与患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有效地解释疾病情况,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并关注患儿和家庭的心理需求。
儿科各亚专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在不断提高,这部分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医学教育的进步。
通过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儿科医生能够不断更新医疗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此外,医疗机构也不断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提供更好的医疗设备和舒适的医疗环境,以满足患儿和家属的需求。
综上所述,儿科各亚专科在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方面都具备较高水准。
医生们不仅熟悉儿科的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法,还能够与患儿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儿科疾病常识
![儿科疾病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a3ad6d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d.png)
儿科疾病常识(实用版)目录1.儿科疾病的定义和重要性2.儿科疾病的常见类型3.儿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4.儿科疾病的护理和康复正文儿科疾病是指儿童时期常见的疾病和病症,由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特别的关注和治疗。
儿科疾病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儿科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一、儿科疾病的定义和重要性儿科疾病是指在儿童时期常见的疾病和病症,包括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
儿科疾病的种类繁多,病因复杂,症状多样,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儿科疾病的防治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如果儿童时期患有疾病,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受阻、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因此,家长和医生需要共同关注儿童的健康,及时发现和治疗儿科疾病。
二、儿科疾病的常见类型儿科疾病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类:1.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流感、肺炎、腹泻、手足口病等;2.非感染性疾病:如哮喘、湿疹、癫痫、先天性心脏病等;3.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聋哑、血友病、肌营养不良等;4.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5.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三、儿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预防儿科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1.注重儿童的个人卫生,如勤洗手、勤换衣、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2.增强儿童的体质,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锻炼等;3.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不偏食、不挑食;4.按照预防接种计划及时接种疫苗,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如果儿童患有儿科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治疗的方法取决于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
同时,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守医嘱,及时复诊,确保儿童健康。
四、儿科疾病的护理和康复儿科疾病的护理和康复也非常重要。
小儿常见病ppt课件
![小儿常见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efc744783e0912a2162ae3.png)
易感因素[2]
生理特点
•
• •
频率节律:年龄越小频率越快,易节律不齐
呼吸类型:腹膈式呼吸 呼吸功能:各项指标储备力低,气道阻力大
免疫特点
• 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差:咳嗽反射弱、平 滑肌薄、纤毛运动差;SIgA、IgG及亚类含量低 • 巨噬细胞 、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 均不足
病因
并发症
脓
胸:呼吸困难加重,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语颤减 弱,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
脓气胸:肺脏边缘脓肿破裂与肺泡或小支气管相通 肺大疱:细支气管管腔形成活瓣致肺泡扩大、破裂
其
他:肺脓肿、化脓性心包炎、败血症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中性核细胞↑:提示细菌感染 • WBC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提示病毒感染 血生化:C反应蛋白等
病因
感染的动 物
感染性因素
• •
感染的 人
肠内:病原经粪-口途径 肠外:症状性腹泻
病原菌直接感染肠道 直肠局部激惹 大量应用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
小儿常见病
儿内科疾病分类
营养障碍性疾病 精神及心理行为问题
呼吸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新生儿疾病
遗传性疾病 免疫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造血系统疾病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内分泌疾病 其他
支气管肺炎 腹泻病 手足口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易感因素
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
•
• •
胃酸分泌低、消化酶量分泌少,酶活性低
水代谢旺盛,对缺水耐受力差,失水后易体液紊乱 神经、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3c8bc4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b.png)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然而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很可能会遭遇各种常见疾病的困扰。
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对于保障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帮助家长和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常见问题。
一、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感冒、咳嗽、喉炎等症状。
对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儿童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方面,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轻度症状,通常只需要休息和适当的护理即可。
而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中度或重度症状,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二、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在儿童中也较为常见,包括腹泻、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对于这些疾病的诊断,医生会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粪便检查、血液检查等来确定病因。
治疗方面,一般会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调整饮食、补充液体、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等。
三、皮肤疾病常见的皮肤疾病如湿疹、疱疹、痤疮等在儿童中也较为常见。
诊断这些皮肤疾病时,医生通常会根据皮肤病变的特点和分布进行判断,并可能配合实验室检查,如皮肤刮片或血液检查。
治疗方面,针对不同的皮肤疾病,医生可能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局部激素药膏、口服抗生素、光疗等。
四、免疫系统疾病儿童免疫系统疾病包括过敏、哮喘等,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成长有一定影响。
诊断这些疾病时,医生可能会根据儿童的病史、体征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诊断。
治疗方面,一般会采取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如使用抗过敏药物、哮喘喷雾剂,避免过敏原等。
五、传染病儿童易感染传染病,如水痘、麻疹、流感等。
对于传染病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儿童的病史、发热情况、皮疹特点等进行判断,并可以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来确定诊断。
治疗方面,一般会根据病毒或细菌的类型来采取相应的治疗,如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
六、神经系统疾病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癫痫等较为复杂,对于诊断和治疗都需要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纯性甲状腺肿
52
甲状腺功能减低
53
甲状腺功能亢进
54
甲状腺炎
55
生长激素缺乏症
56
苯丙酮尿症
57
风湿热
58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59
过敏性紫癜
60
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61
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
62
细菌性痢疾(轻症)
63
白喉
64
百日咳
65
链球菌感染
66
沙眼衣原体感染
67
麻疹(门诊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68
58
若瓦克样病毒感染
59
中毒性痢疾(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60
布氏杆菌病
61
破伤风
6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63
败血症
64
新生儿重度窒息
6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66
新生儿颅内出血
67
新生儿胃食管返流
68
新生儿流行性腹泻
69
新生儿产伤性疾病
70
先天性肌性斜颈
71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72
新生儿梅毒(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3级疾病:诊断与治疗比较困难的疾病
序 号
疾 病 名 称
1
3度以上喉梗阻
2
哮喘持续状态
3
重症肺炎
4
脓气胸
5
化脓性胸膜炎
6
先天性肺发育异常
7
肺脓肿
8
肺水肿
9
肺栓塞
10
支气管肺发育不全
11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12
特发性肺纤维化
13
小儿腹泻病、脂肪泻(重度脱水)
76
登格出血热(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77
获得性免疫缺陷症(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78
伤寒及其他沙门氏菌属感染(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79
埃波拉出血热(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80
炭疽病(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81
鼠疫(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82
猫爪病(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24
慢性肾炎
25
狼疮性肾炎
26
紫癜性肾炎
27
急性间质性肾炎
28
肾小管酸中毒
29
血友病
30
再生障碍性贫血(轻症)
31
脾功能亢进
32
血红蛋白病
33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34
热性惊厥(复杂型)
35
脑性瘫痪
36
颅内高压
37
重症肌无力
38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
39
脑白质营养不良
40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
41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儿科疾病分类
1级:诊断及治疗相对容易的疾病
序号
疾 病 名 称
1
上呼吸道感染
2
急、慢性鼻窦炎
3
化脓性扁桃体炎
4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5
轻症肺炎
6
毛细支气管炎
7
支气管哮喘(轻度、中度)
8
喘息性支气管炎
9
2度以下喉梗阻
10
胃食管反流
11
急性胃、肠炎
12
便秘
13
小儿腹泻病、脂肪泻(轻—中度脱水)
14
消化不良
4
肺不张
5
肺气肿
6
气胸
7
干性
8
浆液性胸膜炎
9
支气管扩
10
消化性溃疡
11
小儿腹泻病、脂肪泻(中—重度脱水)
12
不全性肠梗阻
13
婴儿肝炎综合征
14
感染性心内膜炎(轻症)
15
室性心动过速
16
法洛式四联征
17
多发性大动脉炎
18
脉管炎
19
高血压(中度)
20
肾病综合征
21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22
IgA肾病
23
迁延性肾炎
95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
96
新生儿湿肺
97
先天性肺发育不良
14
肝性脑病
15
肝衰竭
16
门静脉高压症
17
急性坏死性肠炎
18
肝豆状核变性
19
心源性休克
20
心力衰竭
21
爆发型心肌炎
22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23
高血压(重度)
24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25
感染性心内膜炎(危重型)
26
房室传导阻滞
27
肥厚型心肌病
28
扩张型心肌病
29
肾静脉血栓形成
30
肾血管性高血压
31
神经性膀胱炎
32
急性肾功能衰竭
33
慢性肾功能衰竭
34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35
眼-脑-肾综合征
36
Aplort综合征
37
溶血尿毒综合征
38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39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
40
营养性贫血(重度)
41
溶血性贫血(重度)
42
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
4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44
DIC
45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糖原累积病
64
瑞特综合征
65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66
丰格纳肉芽肿
67
多发性大动脉炎
68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69
重叠综合征
70
白塞病
71
干燥综合征
72
抗磷脂综合征
73
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森林脑炎(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74
病毒性脑炎(重度)(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75
流行性出血热(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82
新生儿硬肿症
83
新生儿尿布皮炎
84
新生儿轻度窒息
85
新生儿脐炎
86
新生儿脐疝
87
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
88
新生儿溶血症
89
新生儿头颅血肿
90
病毒性脑炎(轻度)
91
咽下综合症
92
新生儿低钙血症
93
溶血性贫血(轻度、中度)
2级疾病:诊断和治疗有一定难度的疾病
序 号
疾 病 名 称
1
气管炎
2
支气管异物
3
3度喉梗阻
34
营养性贫血(轻-中度)
35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6
肾性贫血
37
肠道病毒感染
38
蚕豆病(轻症)
39
中性粒细胞减少、增多症
4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41
急、慢性淋巴结炎
42
热性惊厥
43
癫痫
44
感染后脑炎(轻症)
45
化脓性脑膜炎(轻症)
46
吉兰—巴雷综合征
47
急性良性肌炎
48
流行性肌痛
49
尿崩症
50
性早熟
15
肠痉挛
16
口炎
17
再发性呕吐
18
肠系膜淋巴结炎
19
先天性心脏病(无临床症状)
20
病毒性心肌炎(轻度)
21
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22
高血压(轻度)
23
膀胱炎
24
阴道炎
25
泌尿道感染
26
单纯性血尿
27
急性肾小球肾炎
28
睾丸、附睾炎
29
暂时性蛋白尿
30
持续性无症状性蛋白尿
31
肾盂肾炎
32
小儿遗尿症
33
婴儿生理性贫血
42
皮质醇增多症
43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44
醛固酮增多症
45
儿童糖尿病
46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
47
系统性红斑狼疮
48
皮肌炎
49
硬皮病
50
结节性多动脉炎
51
儿童时期脊柱关节疾患
52
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
53
天花
54
病毒性肝炎(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55
脊髓灰质炎
56
巨细胞病毒感染
57
狂犬病(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83
霍乱(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84
兔热病(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8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86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87
新生儿慢性肺部疾病
88
新生儿肺出血
89
先天性食管闭锁
9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91
新生儿皮下坏疽
92
新生儿败血症
93
新生儿破伤风(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94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风疹
69
幼儿急疹
70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71
水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72
流行性感冒(门诊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73
流行性腮腺炎(门诊发现后按照规定转传染病院)
7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75
新生儿黄疸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