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易错点分析
巧记高考易错的十大标点符号

巧记高考易错的十大标点符号“。
”句号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同样很值得尊敬。
【常见错误】1.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问号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1.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3: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3.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通常应先单用,再用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4.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示例1:马致远(1250?—1321),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示例2: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标点符号易错点分析

•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项是 ( ) • 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 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 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 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 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 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 法”。 • D、她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 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 • 3、B.[考辨析,考了问号的误用(A项是陈述句, 不能用问号),引号的误用(C项中“演员个人营业演 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是文件,应用书名号),感叹 号的误用(D项“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是一句话, 中间不能用感叹号)]
• 7、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 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 就更不好说了。 • B、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 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 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 C、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 当简明扼要”。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 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 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 D、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 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7、省略号破折号
• 省略号和“等等”不能连用,破折号不能 和“即”“就是”连用。 • 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 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等。 • 我国的四大发明——就是火药、印刷术、 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 大的贡献。
8、书名号
• 用在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以及影视剧 片名、电视栏目和法律、规章、规定、合同等文 书的标题用书名号标示。但产品名、奖品名、单 位名、活动名、科技成果名、课程名、会议名还 不能用书名号而要用引号。 • 《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 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 生活的赞美…… • “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 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 活的赞美……
标点符号使用的几种易错现象

3 问号和感叹号的使用错误
问号和感叹号应该根据需要来使用,不应该 滥用。
4 引号的使用错误
错误的引号使用会导致读者困惑和误解,正 确的使用方法是必需的。
标点符号使用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阅读和学习
学习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和规则,阅读专业资料或参考书籍。
3 提高阅读体验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提升文章的可读性, 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4 展示作者的风格
每个人在使用标点符号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 习惯,这可以体现出作者的个性和独特性。
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1 逗号的使用错误
逗号是一个常被误用的标点符号。例如,在 连接并列的词语时,应该使用逗号分隔。
2 句号的使用错误
练习和写作
通过反复练习和写作,熟悉标点符号的使用环境和规则。
查阅参考资料
在需要时,查阅相关的参考书籍、文档或在线资源,以确认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标点符号使用的几种易错 现象
在我们的书写中,标点符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用于分割句子和 表达意思,还可以帮助传递情感和节奏点符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意思,避 免歧义和误解。
2 增强语气和情感
适当使用标点符号可以让我们的文字更生动 有力,传递出正确的情感。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必备:简析易错的标点符号-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2018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必备:简析易错的标点符号|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今天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语文辅导资料,来帮助大家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希望各位考生在2018年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一、顿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1.概数中间用了顿号。
误例: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分析:“三四”表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分开。
2.集合名词中用了顿号。
误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的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分析:“公安干警”是集合名词,不能用顿号将其分割开来。
3.并列成分不同层次之间用了顿号。
误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分析:“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是并列关系,合起来又是一个层次,因此第二个层次应改为逗号。
4.连词前面用了顿号。
误例:我国的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
分析: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这些词语之前不必用顿号。
5.并列词语之间有“啊”“哇”“啦”“呀”等语气助词时用了顿号。
误例: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葡萄啊、苹果啊、梨啊、西瓜啊。
6.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中间不能用顿号,而应该用逗号。
误例: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二、冒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1.冒号后面的提示语范围不清。
误例: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分析: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其提示的只有那两句诗。
因此,或者要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要将后引号后的逗号改为引号内的句号。
2.三种典型的对话叙述方式的标点问题。
(1)“我们总是坐在那边的窗前,同一张餐桌,同样的饭菜,”他停了一会儿说:“但是今年,我们第一次没在一起过。
二年级语文:标点符号十大易错点解析

二年级语文:标点符号十大易错点解析一、顿号误用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容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
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
另如,“工农兵”“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
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二、逗号误用1.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2.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点拨】“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
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
3.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李三问:“去哪里?”“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常见标点符号易错用法优质课件27张

7.书名有时带有括注。如果括注是书名、篇名等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之内,反之则放在书名号之外。8.“指南”“手册”“白皮书”作为书名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内;书名后面表示该作品所属类别的普通名词不标在书名号内。9.报社、杂志社名,为明确报刊的名字,通常在报刊的名字上加书名号;在不产生混淆的情况下,也可省去书名号;10.报刊等传媒不同层次的结构单位,包括报刊名、专刊名、专版名、栏目名、文章消息报道标题,都应用书名号而不用引号。如果报刊名和专刊名、专版名一起使用时,中间用间隔号,外加书名号。
贰
句号、问号和叹号
1、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句末。例:①怎么啦,你?②到底去不去啊?我的小祖宗!(错误)2、选择问,有三种情况(变化点1)(1)一般情况下,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例: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2)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以不用逗号。例:①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3)当选项较长或较多,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例:①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②但到底是称赞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注意:区别选择问和连续问。例:①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呢,还是我呢?你我都不能去吧?(选择问)②你要走了吗?几时?我陪你去吗?(连续问)
3、同一句话中不能用两个冒号。例:厂长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竞争上岗,二是脱产培训。”(应将后一个冒号改为逗号)
4、“说”在引文之前用冒号,“说”在引文之中用逗号,“说”在引文之后用句号。例:①张老师说:“学习就怕‘认真’二字。”②“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③“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
语文中考中“三种标点符号”使用易错点解析

语文中考中“三种标点符号”使用易错点解析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中考中常考的,各地的中考题基本都有标点符号使用的题,我将顿号、问号、书名号这三种标点符号最易考又最易错的考点,归纳如下:
一、顿号的使用
顿号一般是用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并列的,顿号使用最易出错的是与数词连用时。
当句子中的数词表示概数时数词之间不用顿号,表示确数时则需要用顿号相隔。
例如,当年,他大概十二三岁大。
句中的“十二三岁”是个概数,二与三之间就不加顿号。
今天是四、五年级的同学参加大扫除。
句中的“四、五年级”是确数,所以四、五中间要用顿号相隔,在这个句子中顿号表示并列,相当于“和”。
二、问号的使用
问号的使用中有两种用法容易出错,一种是句子中有疑问词,但是句子本身没有疑问的意思,这种情况下句末不应用问号。
例如,《红楼梦》第三回中贾母回答黛玉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在这里“读的是什么书” 并不是贾母在提问,只是个陈述语气的句子,所以句末不用问号。
2011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题:选出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殊不知,沙县引人注目的又岂此风味小吃?。
易错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九、停顿长短不当。 点号可根据其表示停顿的长短分为不同的级: 句号、问号、感叹号> 冒号>分号>逗号>顿 号。—个句子内部用上了不同级的几种点号,就可 以清楚地显示出其表意的层次来。如果停顿的长短 不当,就会破坏句子内部的层次,如: (l4)我校是X X X捐资百万美元,跨省办起 的三所外语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 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1996年全国高考题)
15
【强化训练】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C) A.没有意思硬要说,那是瞎说;意思没有想 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B.每到这些学校采访,记者都会情不自禁地 在心里默默地说:辛苦了!社会力量办学战线上的 校长们、老师们。 C.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 (《荀子· 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D.我乘坐上海一-重庆特快,回到我那书斋 (自号《苦乐斋》),已是半夜了。
22
【强化训练】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B ) A.本来约好下午两点钟碰面,可我足足等了二、 三个小时,他才来。 B.美国家庭每年倒掉的垃圾总共有2亿吨,美国 人“生产”的垃圾按人头算几乎是德国和日本的两倍。 C.老师走进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 们。” D.上级领导对我们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学习 三个代表,提高觉悟;二是坚持改革创新,走可持续 发展之路;三是关心员工的思想和生活,确保内部的 安定团结。
11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十、标号与点号错位。 1.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1)引文独立成句, 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2)引文不 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 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如: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①-⑤五个标号 处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1991年全国高考题) 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 能牢牢记住,又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 到的①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 简明扼要②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 ③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 语④(姜夔《白石诗话》)⑤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易错点分析
河北易县中学刘丽华
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我们首先要掌握他们的基本用法,掌握了基本用法后还要熟悉易出错的地方,这样才易于在较短的时间做出准确判断。
为此,我对标点符号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了总结,针对易出错的几种标点进行了整理。
1、问号问号容易出错的有四种情况,倒装句、选择问句、连续问句和有疑问词的非疑问句,因此谨记:
(1)倒装句只在句末用问号,中间用逗号。
如:怎么了,你?
(2)选择问句一般中间用逗号,句末才用问号。
如: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呢,还是先到卫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
(3)连续问句每问都要用问号。
如:你叫什么?住在哪里?
(4)有疑问词不一定是疑问句,有疑问词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
如:我不知道谁拿走了我的书。
2、叹号叹号需注意两种情况
(1)倒装句中叹号用在句尾,句中用逗号,如:多么美丽呀,我的祖国!
(2)感叹句子前边有叹词,只在句尾用叹号,前面的叹词后面用逗号不用叹号。
如:唔,这令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呵!
3、顿号顿号需注意的情况比较多,有六种
(1)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又为人们熟知的,读时不需停顿,不用顿号。
如: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青红皂白、中小学、教职员工、中西部
(2)概数中间不能停顿。
如:三四里、八九岁
(3)不是概数而是相邻数字,中间需用顿号。
如:退居二、三线,我教三、四班
(4)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我买了许多水果,苹果呀,橘子呀,香蕉呀,哈密瓜呀…
(5)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了分清层次,有的用顿号的地方可以递升为逗号。
如:过去、现在、将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6)并列短语做定语时用顿号停顿,做补语、谓语、状语时用逗号停顿。
如:她头发很长,衣着时髦,走路一扭一扭的。
4、分号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也用分号,分号使用时要注意两种情况
(1)分句内部用了逗号的基础上,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2)该用分号时不要误用句号。
如:生物学家告诉学生,兽类中,凡是头上长角的,应属偶蹄目,蹄子是双瓣的;凡是奇蹄目兽类,一定是单蹄而且不生角。
5、冒号使用冒号时要注意以下四种情况
(1)冒号的提示作用一般管到句子末尾,第一个句号前,不能只管到中间。
(2)写作中引用别人的一部分话作为自己文章的一部分时,引文前不用冒号。
如: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3)一个句子用两个冒号的情况应该避免。
(4)前后引文都用一个人说的话时,提示语后用逗号,不用冒号。
6、引号引号的使用需注意三种情况
(1)引号和点号的位置
若引文独立而又完整,引文末尾点号不变,并写在后引号内;若引文独立而不完整,只作为句子的一部分,则引文末尾的点号应去掉,再视整个句子的需要选用标点加在后引号外。
如:A、鲁迅先生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B、鲁迅先生说过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2)转述别人的话不用引号,特定词语、反义讽刺、文中简称、强调名称要用引号
(3)引号引用的范围要准确,不能少引也不能多引。
7、括号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1)句中括号解释内容紧挨被解释词语,句外括号要放在一句话(句号或逗号)后边。
(2)括号前后文应衔接通畅,括号内解释内容不影响正文表述,提防将正文放入括号中的现象。
8、省略号省略号要注意两种情况
(1)省略号和“等等”不能连用
(2)当列举的各项和省略的部分共同充当某一词语的修饰限制成分时,其省略部分只能用“等等”,不能用省略号。
9、书名号书名号要注意两种情况
(1)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法规文件名,不要漏用。
(2)该用引号不要误用书名号,如电视节目、报刊栏目等。
10、破折号破折号标明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表示语意转换、递进,表示语言的中断延长等。
破折号和括号都表解释,二者不可连用。
破折号引出的注释文字是正文的一部分,少了它,句意就不完整,所以必须和正文连在一起朗读;括号里的内容是附带性的说明,少了它
也不会影响句意的完整,可以不读出来。
破折号有停顿,括号无停顿。
以上十种标点是考试时易错典型,总结出来与大家探讨,敬请大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