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易错点分析
巧记高考易错的十大标点符号
巧记高考易错的十大标点符号“。
”句号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同样很值得尊敬。
【常见错误】1.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问号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1.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3: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3.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通常应先单用,再用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4.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示例1:马致远(1250?—1321),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示例2: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标点符号易错点分析
•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项是 ( ) • 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 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 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 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 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 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 法”。 • D、她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 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 • 3、B.[考辨析,考了问号的误用(A项是陈述句, 不能用问号),引号的误用(C项中“演员个人营业演 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是文件,应用书名号),感叹 号的误用(D项“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是一句话, 中间不能用感叹号)]
• 7、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 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 就更不好说了。 • B、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 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 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 C、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 当简明扼要”。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 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 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 D、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 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7、省略号破折号
• 省略号和“等等”不能连用,破折号不能 和“即”“就是”连用。 • 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 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等。 • 我国的四大发明——就是火药、印刷术、 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 大的贡献。
8、书名号
• 用在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以及影视剧 片名、电视栏目和法律、规章、规定、合同等文 书的标题用书名号标示。但产品名、奖品名、单 位名、活动名、科技成果名、课程名、会议名还 不能用书名号而要用引号。 • 《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 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 生活的赞美…… • “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 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 活的赞美……
标点符号使用的几种易错现象
3 问号和感叹号的使用错误
问号和感叹号应该根据需要来使用,不应该 滥用。
4 引号的使用错误
错误的引号使用会导致读者困惑和误解,正 确的使用方法是必需的。
标点符号使用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阅读和学习
学习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和规则,阅读专业资料或参考书籍。
3 提高阅读体验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提升文章的可读性, 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4 展示作者的风格
每个人在使用标点符号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 习惯,这可以体现出作者的个性和独特性。
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1 逗号的使用错误
逗号是一个常被误用的标点符号。例如,在 连接并列的词语时,应该使用逗号分隔。
2 句号的使用错误
练习和写作
通过反复练习和写作,熟悉标点符号的使用环境和规则。
查阅参考资料
在需要时,查阅相关的参考书籍、文档或在线资源,以确认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标点符号使用的几种易错 现象
在我们的书写中,标点符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用于分割句子和 表达意思,还可以帮助传递情感和节奏点符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意思,避 免歧义和误解。
2 增强语气和情感
适当使用标点符号可以让我们的文字更生动 有力,传递出正确的情感。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必备:简析易错的标点符号-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2018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必备:简析易错的标点符号|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今天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语文辅导资料,来帮助大家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希望各位考生在2018年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一、顿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1.概数中间用了顿号。
误例: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分析:“三四”表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分开。
2.集合名词中用了顿号。
误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的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分析:“公安干警”是集合名词,不能用顿号将其分割开来。
3.并列成分不同层次之间用了顿号。
误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分析:“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是并列关系,合起来又是一个层次,因此第二个层次应改为逗号。
4.连词前面用了顿号。
误例:我国的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
分析: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这些词语之前不必用顿号。
5.并列词语之间有“啊”“哇”“啦”“呀”等语气助词时用了顿号。
误例: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葡萄啊、苹果啊、梨啊、西瓜啊。
6.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中间不能用顿号,而应该用逗号。
误例: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二、冒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1.冒号后面的提示语范围不清。
误例: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分析: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其提示的只有那两句诗。
因此,或者要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要将后引号后的逗号改为引号内的句号。
2.三种典型的对话叙述方式的标点问题。
(1)“我们总是坐在那边的窗前,同一张餐桌,同样的饭菜,”他停了一会儿说:“但是今年,我们第一次没在一起过。
二年级语文:标点符号十大易错点解析
二年级语文:标点符号十大易错点解析一、顿号误用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容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
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
另如,“工农兵”“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
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二、逗号误用1.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2.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点拨】“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
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
3.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李三问:“去哪里?”“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常见标点符号易错用法优质课件27张
7.书名有时带有括注。如果括注是书名、篇名等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之内,反之则放在书名号之外。8.“指南”“手册”“白皮书”作为书名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内;书名后面表示该作品所属类别的普通名词不标在书名号内。9.报社、杂志社名,为明确报刊的名字,通常在报刊的名字上加书名号;在不产生混淆的情况下,也可省去书名号;10.报刊等传媒不同层次的结构单位,包括报刊名、专刊名、专版名、栏目名、文章消息报道标题,都应用书名号而不用引号。如果报刊名和专刊名、专版名一起使用时,中间用间隔号,外加书名号。
贰
句号、问号和叹号
1、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句末。例:①怎么啦,你?②到底去不去啊?我的小祖宗!(错误)2、选择问,有三种情况(变化点1)(1)一般情况下,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例: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2)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以不用逗号。例:①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3)当选项较长或较多,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例:①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②但到底是称赞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注意:区别选择问和连续问。例:①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呢,还是我呢?你我都不能去吧?(选择问)②你要走了吗?几时?我陪你去吗?(连续问)
3、同一句话中不能用两个冒号。例:厂长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竞争上岗,二是脱产培训。”(应将后一个冒号改为逗号)
4、“说”在引文之前用冒号,“说”在引文之中用逗号,“说”在引文之后用句号。例:①张老师说:“学习就怕‘认真’二字。”②“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③“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
语文中考中“三种标点符号”使用易错点解析
语文中考中“三种标点符号”使用易错点解析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中考中常考的,各地的中考题基本都有标点符号使用的题,我将顿号、问号、书名号这三种标点符号最易考又最易错的考点,归纳如下:
一、顿号的使用
顿号一般是用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并列的,顿号使用最易出错的是与数词连用时。
当句子中的数词表示概数时数词之间不用顿号,表示确数时则需要用顿号相隔。
例如,当年,他大概十二三岁大。
句中的“十二三岁”是个概数,二与三之间就不加顿号。
今天是四、五年级的同学参加大扫除。
句中的“四、五年级”是确数,所以四、五中间要用顿号相隔,在这个句子中顿号表示并列,相当于“和”。
二、问号的使用
问号的使用中有两种用法容易出错,一种是句子中有疑问词,但是句子本身没有疑问的意思,这种情况下句末不应用问号。
例如,《红楼梦》第三回中贾母回答黛玉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在这里“读的是什么书” 并不是贾母在提问,只是个陈述语气的句子,所以句末不用问号。
2011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题:选出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殊不知,沙县引人注目的又岂此风味小吃?。
易错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九、停顿长短不当。 点号可根据其表示停顿的长短分为不同的级: 句号、问号、感叹号> 冒号>分号>逗号>顿 号。—个句子内部用上了不同级的几种点号,就可 以清楚地显示出其表意的层次来。如果停顿的长短 不当,就会破坏句子内部的层次,如: (l4)我校是X X X捐资百万美元,跨省办起 的三所外语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 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1996年全国高考题)
15
【强化训练】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C) A.没有意思硬要说,那是瞎说;意思没有想 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B.每到这些学校采访,记者都会情不自禁地 在心里默默地说:辛苦了!社会力量办学战线上的 校长们、老师们。 C.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 (《荀子· 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D.我乘坐上海一-重庆特快,回到我那书斋 (自号《苦乐斋》),已是半夜了。
22
【强化训练】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B ) A.本来约好下午两点钟碰面,可我足足等了二、 三个小时,他才来。 B.美国家庭每年倒掉的垃圾总共有2亿吨,美国 人“生产”的垃圾按人头算几乎是德国和日本的两倍。 C.老师走进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 们。” D.上级领导对我们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学习 三个代表,提高觉悟;二是坚持改革创新,走可持续 发展之路;三是关心员工的思想和生活,确保内部的 安定团结。
11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十、标号与点号错位。 1.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1)引文独立成句, 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2)引文不 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 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如: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①-⑤五个标号 处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1991年全国高考题) 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 能牢牢记住,又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 到的①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 简明扼要②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 ③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 语④(姜夔《白石诗话》)⑤ 12
标点符号易错点
删
删 去
去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
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指、战员 /司、乘人员 大、专院校
10、并列词语后加了语气词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 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 的。
名词加了 “呀”“啊”“呢”等就成了短 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11、 句中没有逗号,径直误用了分号
改 逗
号
A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
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改逗号
B 天花板是白色的;墙是蓝色的;墙上挂着地 图;地板刚刷过漆。
并列的分句之间如果没有逗号,则不用 分号。有任何一分句用了逗号,则要用分号。
12、一层意思间,先误用句号再分号
改逗号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改精逗号 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 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三、要......
D 这故事讲得生动、感人。
中间用顿号,
正确!
5、分句之间误用了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 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个复句由三个分句组成,三个分句间应 该用逗号,而不能用顿号。
6、不同层次的并列间都误用顿号 改逗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 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 目。
《府河之春》音乐会将在五月举行。
用引号
相关链接
可用书名号标示的有
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 戏曲名、图画名、剧作名、歌曲 名、法律法规名等,并且都是已 经存在的。
不能用书名号的有
1.机构专名、课程名、会议名、 活动名、主题名、栏目名、节 目名、
2.将要写的文章题目和话题名。
高中语文标点符号易错点总结
01顿号1. 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句中“三、四里”表示的是大概距离,并非确切数字,应删去顿号。
)小姑娘看上去十二、三岁。
(“十二、三岁”表示的是大概年龄,并非准确的岁数,应该删去顿号。
)当表示的数字是以下两种情况时,应该用顿号。
一是序数,如:“今天参加活动的是八、九年级的学生。
”(“八、九年级”表示年级序号,要用顿号隔开。
)二是涉及两个对象,如:“离家乡远了久了,人往往愁肠百结。
比如唐代诗人刘皂《旅次朔方》诗里一、二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
”其中的“一、二句”指的是诗中的前两句,即第一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和第二句“归心日夜忆咸阳”,所以“一、二”之间要用顿号隔开。
(当然,如果不是相邻的两个数,一般是要用顿号隔开的。
)2. 并列词语间无停顿或停顿很小,且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再加顿号。
例如:要切实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
(句中“中、小学生”之间不需要停顿,应删去顿号。
)3. 两层以上并列词语之间大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例如:为促进跨省城市间合作,山东济南、青岛、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青岛”“苏州”之后的顿号应改成逗号,以标明层级。
)4.引号、书名号连用时不使用顿号。
例如:(1)“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分别比喻什么?(2)《阁夜》、《旅夜书怀》、《客至》、《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律诗的代表作品。
(顿号应全部去掉)5. 在并列的几个谓语之间不能用顿号,要用逗号。
例如: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所引燃的旺盛的战斗能量,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仍然是爱。
(句中“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三项虽然是表并列关系的短语,但它们不是在一个句子内部,因为这三个并列的短语都是充当谓语的,构成三个分句,并列的分句之间是不能用顿号的,应改为逗号。
标点符号使用易错点
(4)作谓语、作补语的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
例: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必须科学地去调查、研究、分析。
(5)两层以上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例: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 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如何才能在大数据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 (2)转述句误用引号 • 例1: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家就在附近。” • 例2:他一再向领导表示:“他是多么希望早日恢复健康,重新投入战
斗。”
• (3)引语句末点号位置不当 • 例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例2: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例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出自《三国志・蜀书》。 • 例4:老师曾经多次教导我,做人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
和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主办,由各地中学联合主办。 • 例2:2014年博螯论坛围绕《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主题展
开讨论。
• (3)误用于课程、学科和课题名称
• 例: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有幸聆听李赋宁教授亲自讲授 《英语史》课程…...所以,当我读到李先生赠送的《英语 史》时,喜悦的心情不言而喻。
3.冒号
(1)冒号管辖范围不清 例1: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 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例2:专家认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两个目标:即总体 战略目标和为实现总体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而制定的 到2020年要实现的目标,目标清晰,催人奋进。
• (2)冒号套用 • 例1: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 例2:我们认为:不犯错误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已经去世的人,另一种是还没有
标点符号使用易错点解析
标点符号使用易错点解析标点符号使用易错点解析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1.判断所给的语句或语段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2.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符号的一项;3.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4.在原句上修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5.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
【错题解析】一、非疑问句错用问号例1.(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解析】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是否”“谁”“什么”“怎样”等,但不一定用问号。
“这条路是否能走通”是做宾语,不是独立成句的,虽然有疑问代词“是否”,形似疑问,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句中不能用问号,应该用逗号。
二、后引号与点号错用例2. (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
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解析】句末点号究竟是放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关键要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者的。
如果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如果引用部分是从属于引用者的,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外。
本句中的“雪,凝雨也”。
是独立成句的,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
三、××说之后点号错用例3.(2013年湖北市黄冈市)“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解析】××说后的点号,有三种情况。
如果××说放在所说话语的前边,“说”字后一般用冒号;如果××说放在所说话语的后边,“说”字后一般用句号;如果××说放在所说话语的中间,“说”字后一般用逗号。
本句属于××说放在所说话语中间的情况,“问”字后面应该用逗号。
本题的说在中间,应该把“冒号”改为“逗号”。
四、反问句句中错用问号例4.(2013年湖北市黄冈市)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解析】反问句的问号应放在句子末尾,一个反问句只能用一个问号,句子中间的停顿不得用问号。
标点符号用法
3. 书名号里面的名称和原名称不符,或者将选题 内容与篇章标题混为一谈。下面的书名号均使用 不当: ⑴摘自《半月谈内部版》第5期。(“《半月谈内 部版》”应改作“《半月谈》(内部版)”) ⑵《人民邮电报》刊发了这篇文章。(“《人民 邮电报》”应改作“《人民邮电》报”) ⑶有个同学说,老师教他们,以后再遇到《责任》 之类的作文题,按照“谈谈孔繁森,批判王宝森, 想到钱学森,联系中学生”的程式来写,保险不 会豁边。(书名号应改作引号)
• 3、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 逗号而不用顿号。 • 如: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 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 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 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 4、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 号而不用顿号。 • 如: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 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 玉石雕刻出来的。
标点符号的易错点
一、问号
1、在选择疑问句中,一般只在句末用问 号,分句中用逗号。 例如: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 体好不好?学习好不好?
• 3、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 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 问号。 • 例如:最后应求出铜块的体积是多少。 • 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 也没有定论。 • 4、若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 末 。 • 例如: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
四、“说”字后面标点的变化
• “说”在语言前,用冒号。 • 例如:妈妈说:“你干什么去?” • “说”在语言中,用逗号 • “我去跑步了。”他说,“你也去吧。” • “说”在语言后,用句号。 • “我们今天必须完成任务!”班长说。
• 注意:必须是同一个人所说的话。
书名号的基本用法
• 1.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用书名号标示 • 示例:《三国演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 来的?》‖《参考消息》‖《大众电影》‖《瞭 望》杂志‖《中华儿科杂志》。 • 2. 法律、规章、规定、合同等文书的标题,用书 名号标示。 • 示例:《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汉语拼音 方案》。
标点符号使用易错点解析
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错题解析】例 1. ( 2013 年山东省德州市)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解析】。
这“条路是否能走通”是做宾语,不是独立成句的,虽然有疑问代词是“否”,形似疑问,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句中不能用问号,应该用逗号。
例 2. ( 2013 年山东省德州市)《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
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解析】句末点号究竟是放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关键要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者的。
本句中的雪“,凝雨也”。
是独立成句的,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
例 3. ( 2013 年湖北市黄冈市)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解析】××说后的点号,有三种情况。
如果××说放在所说话语的前边,例 4. ( 2013 年湖北市黄冈市) 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解析】例 5. ( 2013 年湖北市黄冈市) 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
【解析】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和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和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是三个并列复句,根据分号的用法可以知道,把第二和四个逗号改为分号。
例 6. ( 2013 年江苏省泰州市) 《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
(《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年版)【解析】应该把《一些印象》后的句号,移至句末。
例 7. ( 2013 年江苏省扬州市)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迫切。
【解析】句子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书,应该用书名号。
公文写作标点符号易错解析
公文写作标点符号易错解析公文中句号、顿号、逗号、括号等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是最容易出错,下面根据具体示例进行梳理。
一、句号句号,表示一句话结束,使用比较广泛。
但在以下一些情况中,需要谨慎处理。
(一)并列句中用法并列句,用“句”时不用“分”。
在并列句中,如果分项列举的各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
例:一是养老保险安置。
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医疗保险安置。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错误)一是养老保险安置。
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医疗保险安置。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正确)(二)图表名称、注释、附件名处用法图表名称、注释、附件名处不用“句”。
在一些图表处一般会有一些标识图表名称或对图表进行注解的字样,有时也会在文中或文末出现提示文章使用的附件名称,在这些文字结尾处,不宜再添加句号。
例:(图表略)注:以上各项数据统计截至时间为2018年12月31日;城市人口指常住户籍人口;规模工业企业个数统计为新口径。
(错误)注:以上各项数据统计截至时间为2018年12月31日;城市人口指常住户籍人口;规模工业企业个数统计为新口径(正确)(三)标题换行时用法标题换行不用“句”。
在公文写作中,由于逻辑表达的需要,也会用到多级标题。
如果已经对小标题进行分段换行,那么在标题末就不再使用句号了。
例:(一)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
为减少监管环节,保证上下协调联动……(错误)(一)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为减少监管环节,保证上下协调联动……(正确)(一)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
为减少监管环节,保证上下协调联动……(正确)二、顿号顿号,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在公文写作中,往往会出现下面几种错误的用法。
(一)书名号、引号、数字之间很多人由于一些自身的写作习惯使然,在连续的书名号和引号之间,喜欢使用顿号隔开,但这样是不符合中文标点的使用规范的。
标点符号易错知识点
标点符号易错知识点1、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例: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2、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3、主语(复杂的短语作主语)和谓语比较长,主语和谓语中间通常要用逗号。
例: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4、主语虽然短,但需要强调,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例:她,就是这次比赛中唯一的女冠军。
5、主语后面带有语气助词,语气助词后面要用逗号。
例:你啊,还是这个老脾气。
6、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有时要停顿,要用逗号。
例:你的申请,厂长已经同意了。
7、宾语较长,特别是当主谓短语或者动宾短语作宾语时,前边往往要用逗号。
例:我知道,你是为中国战士的鲜血而痛惜……例: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打半个小时简化太极拳。
例:司机答应,把这批大学生尽快送到火车站。
8、较长的并列的词语之间,一般要用逗号。
例:政治的黑暗,阶级的矛盾,人民的疾苦,在他的作品里都充分反映出来。
9、反复的词语之间要用逗号。
例:水,水,我要喝水。
10、转折连词后可用逗号,以突出转折的意思。
例:我的身体不太好,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好多了。
11、不是并列词语之间不应用顿号。
例:我家住北京朝阳区、和平里。
(此句顿号前后是领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没有停顿,不应该用顿号。
12、只有两项并列词语的,一般不用顿号,而用“和”“及”等连词。
例:老刘病了。
昨天小张给他送去点心和水果。
13、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一群年轻人在唱歌,跳舞。
例: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感人。
14、如果要把简短的并列词语加以强调,这些并列词语之间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次采访,你必须带三样东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易错点分析
河北易县中学刘丽华
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我们首先要掌握他们的基本用法,掌握了基本用法后还要熟悉易出错的地方,这样才易于在较短的时间做出准确判断。
为此,我对标点符号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了总结,针对易出错的几种标点进行了整理。
1、问号问号容易出错的有四种情况,倒装句、选择问句、连续问句和有疑问词的非疑问句,因此谨记:
(1)倒装句只在句末用问号,中间用逗号。
如:怎么了,你?
(2)选择问句一般中间用逗号,句末才用问号。
如: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呢,还是先到卫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
(3)连续问句每问都要用问号。
如:你叫什么?住在哪里?
(4)有疑问词不一定是疑问句,有疑问词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
如:我不知道谁拿走了我的书。
2、叹号叹号需注意两种情况
(1)倒装句中叹号用在句尾,句中用逗号,如:多么美丽呀,我的祖国!
(2)感叹句子前边有叹词,只在句尾用叹号,前面的叹词后面用逗号不用叹号。
如:唔,这令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呵!
3、顿号顿号需注意的情况比较多,有六种
(1)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又为人们熟知的,读时不需停顿,不用顿号。
如: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青红皂白、中小学、教职员工、中西部
(2)概数中间不能停顿。
如:三四里、八九岁
(3)不是概数而是相邻数字,中间需用顿号。
如:退居二、三线,我教三、四班
(4)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我买了许多水果,苹果呀,橘子呀,香蕉呀,哈密瓜呀…
(5)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了分清层次,有的用顿号的地方可以递升为逗号。
如:过去、现在、将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6)并列短语做定语时用顿号停顿,做补语、谓语、状语时用逗号停顿。
如:她头发很长,衣着时髦,走路一扭一扭的。
4、分号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也用分号,分号使用时要注意两种情况
(1)分句内部用了逗号的基础上,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2)该用分号时不要误用句号。
如:生物学家告诉学生,兽类中,凡是头上长角的,应属偶蹄目,蹄子是双瓣的;凡是奇蹄目兽类,一定是单蹄而且不生角。
5、冒号使用冒号时要注意以下四种情况
(1)冒号的提示作用一般管到句子末尾,第一个句号前,不能只管到中间。
(2)写作中引用别人的一部分话作为自己文章的一部分时,引文前不用冒号。
如: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3)一个句子用两个冒号的情况应该避免。
(4)前后引文都用一个人说的话时,提示语后用逗号,不用冒号。
6、引号引号的使用需注意三种情况
(1)引号和点号的位置
若引文独立而又完整,引文末尾点号不变,并写在后引号内;若引文独立而不完整,只作为句子的一部分,则引文末尾的点号应去掉,再视整个句子的需要选用标点加在后引号外。
如:A、鲁迅先生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B、鲁迅先生说过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2)转述别人的话不用引号,特定词语、反义讽刺、文中简称、强调名称要用引号
(3)引号引用的范围要准确,不能少引也不能多引。
7、括号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1)句中括号解释内容紧挨被解释词语,句外括号要放在一句话(句号或逗号)后边。
(2)括号前后文应衔接通畅,括号内解释内容不影响正文表述,提防将正文放入括号中的现象。
8、省略号省略号要注意两种情况
(1)省略号和“等等”不能连用
(2)当列举的各项和省略的部分共同充当某一词语的修饰限制成分时,其省略部分只能用“等等”,不能用省略号。
9、书名号书名号要注意两种情况
(1)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法规文件名,不要漏用。
(2)该用引号不要误用书名号,如电视节目、报刊栏目等。
10、破折号破折号标明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表示语意转换、递进,表示语言的中断延长等。
破折号和括号都表解释,二者不可连用。
破折号引出的注释文字是正文的一部分,少了它,句意就不完整,所以必须和正文连在一起朗读;括号里的内容是附带性的说明,少了它
也不会影响句意的完整,可以不读出来。
破折号有停顿,括号无停顿。
以上十种标点是考试时易错典型,总结出来与大家探讨,敬请大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