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艺技术》学习指南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水泥工艺技术学习指南》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水泥工艺技术学习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97b1edb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6.png)
?水泥工艺技术?
学习指南
?水泥工艺技术?是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主要研究硅酸盐水泥生产的根本原理、生产过程和生产质量控制;硅酸盐水泥的品种、标准、性能和应用等内容。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生产方法、生产工艺流程;掌握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及各矿物的性能;掌握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准备、配料工艺及调整、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制成与发运的根本知识;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质量控制;理解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硬化原理、各类水泥的性能及使用范围。
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1、掌握先修知识。
学习前应先修完?热工根底?:掌握流体力学;风机;燃料及燃烧;传热学;枯燥过程等知识;?水泥化学分析?:掌握生料、熟料、水泥的化学成分,能独立进行化学成分的测定。
2、应当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并逐渐提高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水泥工艺技术?课程是一门紧密结合水泥制造工艺的专业课, 学习过程中应到有代表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进行参观或实习,具备必要的感性认识。
3、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熟料岩相分析、生料配料及易烧性、编制质量控制图表等能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方案、仿真练习、试验操作,直接以生产实际情况给学生下达任务工单,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
4、做好团队合作,完成工程任务时要分工明确,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并按照方案进行学习。
5、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行业现状、水泥生产先进技术和设备。
水泥工艺学1学习教案
![水泥工艺学1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dac97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1e.png)
1.板书标题:《水泥工艺学》第一章水泥生产概述
2.板书内容:
(1)水泥的定义、分类
(2)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水泥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4)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分析水泥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提出预防措施。
2.答案:参考教材第一章相关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三、课堂提问
1.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针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情景导入
1.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或现象为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情景导入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教案反思
水泥工艺学1学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水泥工艺学》第一章“水泥生产概述”,具体内容包括:水泥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水泥生产的历史与现状;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水泥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2.掌握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水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过程中,注意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以增强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注意力。
2.对于重要概念和工艺流程,可以用加重语气或提高音量来强调。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讲解和互动。
2.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环节可以适当增加时间,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1.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对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讲解,但学生对于实际生产过程中遇
水泥工艺资料培训资料
![水泥工艺资料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9f8668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b.png)
水泥工艺资料培训资料水泥工艺培训资料1. 水泥的生产流程- 原料准备:水泥的制造需要石灰石、粘土和煤炭等原料。
在生产之前,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破碎、混合和研磨等处理。
- 原料煅烧:在水泥熟料窑中,原料会被煅烧成为一种叫做熟料的物质。
这个过程中,原料会经历干燥、预热、解碳和煅烧等阶段。
- 熟料研磨:熟料经过煅烧后,需要经过研磨的过程,以获得所需的细度和颗粒大小。
- 混合和调定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的石膏和适量的水进行混合和调定,以制成不同类型和强度的水泥。
- 包装和储存:最后,水泥被包装成袋装或散装,并存放在干燥的仓库中,以保持其质量。
2. 水泥生产中的重要工艺参数- 温度控制:煅烧过程中的温度对熟料的质量至关重要。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熟料烧成不完全,而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熟料的活性。
- 细度调节:熟料研磨的细度会影响最终水泥的强度和活性。
细度调节的目标是保证水泥的性能符合规定的标准。
- 配料比例:用于制备熟料的原料配比也是关键。
不同的石灰石和粘土的含量比例会对水泥的强度和性能产生影响。
3. 水泥生产中的相关设备- 破碎设备:用于将原料破碎成所需大小的颗粒,常用的有颚式破碎机和磨辊机等。
- 窑炉设备:常见的有旋转窑和立式窑两种。
旋转窑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生产,而立式窑适用于小规模生产。
- 研磨设备:研磨是将熟料研磨成所需细度的关键步骤,常见的有球磨机和立式磨等。
- 输送设备:用于原料和熟料的输送,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常用的有皮带输送机和桶式提升机等。
4. 水泥生产中的环境保护- 窑炉排放净化:窑炉排放中的颗粒物和废气需要通过净化设备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固体废物处理:工艺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需要经过合理的处理和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节能减排: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过改进工艺和使用高效设备,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以上是水泥工艺的一些基本资料,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如需了解更多细节和深入了解水泥工艺,请参考相关专业书籍和资料。
水泥技术指南
![水泥技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ff6d6a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2.png)
水泥技术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项目中。
《水泥工艺学》第4章生料制备技术1
![《水泥工艺学》第4章生料制备技术1](https://img.taocdn.com/s3/m/2caf1a8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2.png)
立窑(无矿化) 0.85~0.90 1.9~2.2 1.2~1.4 4200~5430
立窑(掺矿化) 0.92~0.97 1.6~2.2 0.9~1.4 3350~5000
4.1. 3如何确定配料方案
6、生料的易烧性 生料易烧性(形成熟料的难易程度)好,可 采用高KH、高n、高p,否则配低一些。 影响易烧性的因素很多,如生料的潜在矿 物组成、原料的性质和颗粒组成、生料中的次 要氧化物和微量元素、生料的均匀性和粉磨细 度、矿化剂、液相、燃煤的性质等。
p----煤耗,kg煤/kg熟料。
2.煤灰沉落率S: 见书P58 表4.1。
4. 2 配料计算方法 4.2.1尝试误差法
基准:100Kg干燥原料 计算步骤:
1、列出原料、煤灰的化学成分,煤的工业分析资料。 2、计算煤灰的掺入量; 3.假设干原料配比 4. 计算干生料化学成分
5. 计算灼烧生料化学成分 6.计算熟料化学成分(熟料 = 灼烧生料 + 煤灰)
煤灰
53.52 35.34 4.46 4.79 1.19 99.30
三原料配料—尝试误差法
说明:“原料与煤灰的化学成分”表中化学分析数据总和 往往不等于00%,这是由于某些物质没有分析测定,因而通常小 于100%;但不必换算为100%。此时,可以加上其它一项补足为 100%。
名称 烧失量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总和 石灰石 42.66 2.42 0.31 0.19 53.13 0.57 99.28
4.1. 3如何确定配料方案
1、水泥品种(以下列举几种水泥) 硅酸盐水泥:成分可在一定范围波动
(CaO:62~67%、SiO2:20~24%、Al2O3:4~ 7%、Fe2O3:2.5%~6.0%),只要生产出的水泥能 满足GB规定且能保证顺利生产即可。即应该具有正 常的凝结时间、良好的安定性与符合相应等级的强 度等基本性能,因而可以采用各种配料方案,如低 铁、高铁、低硅、高饱和系数等多种方案,但要注 意三个率值配合适当,不能过分强调某一率值,当 组成偏离过大,会给生产带来较大的困难。合适的 配料方案要根据工厂实际情况,在多次实践总结的 基础上进行优化。
水泥工艺技术实验指导书
![水泥工艺技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73831a88e9951e79a89272c.png)
水泥工艺技术实验指导书《水泥工艺技术》实验须知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水泥工艺实验是水泥工艺技术课程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既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
通过实验:1、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验证所学理论知识;2、熟悉仪器原理、性能和操作方法,把握差不多的试验方法;3、进行科学研究的差不多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内容及操作程序;2、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全面、规范地完成实验内容,详细做好实验记录;3、按要求整理实验数据,填写好实验报告。
二、实验要求1、实验分小组进行,每组安排一位小组长,负责组织、和谐实验的有关工作;2、岩相实验分两大组,每人独立完成实验,工艺实验分三组,3、对实验规定的内容,小组成员要积极参与,分工协作,实验报告独立完成。
三、实验室规定为了加强实训中心的建设和治理,确保实训(实验)教学质量和实训(实验)教学改革方案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实训(实验)适应,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目的,对进行实训(实验)的学生特定如下守则。
第一条学生应按照课程教学要求为,准时上实训(实验)课,不准迟到、早退、无故缺席。
第二条树立良好的学风。
实验前认真预习,力争目的明确,原理清晰,方案可行;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实验中头脑清晰,细致观看,认真操作,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按时完成实验,结果合理可靠;原始记录真实完整;按时交实验报告,内容简明,数据完整,字迹清晰,讨论就实验质量、实验成功失败要点、发觉的问题等具体深入展开;第三条进入实训(实验)室必须着装整齐,不准穿拖鞋进入实训(实验)室;第四条实训(实验)室内不准谈天、进食、喧哗和打闹,不准抽烟、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杂物;第五条实训(实验)过程中的废料必须倒入指定的地点,不准随意排放;第六条爱护实训(实验)器材,节约实训(实验)材料,使用仪器设备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水泥工艺学1学习教案
![水泥工艺学1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0f754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d.png)
水泥工艺学1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水泥工艺学》第一章“水泥生产概述”,内容包括:水泥的定义、分类及用途;水泥生产原料及生产过程简介;水泥生产中的热工计算与设备选择。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泥的定义、分类及用途,掌握水泥的基本性质;2. 了解水泥生产原料、生产过程及热工计算,理解水泥生产的基本原理;3. 学习水泥生产设备的选择原则,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热工计算与设备选择。
重点:水泥的基本性质、生产原理及设备选择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水泥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1)水泥的定义、分类及用途:讲解水泥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及各类水泥的用途。
(2)水泥生产原料及生产过程:介绍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生产过程及各阶段的作用。
(3)水泥生产中的热工计算与设备选择:讲解热工计算方法,分析设备选择原则。
3.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案例,演示热工计算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泥工艺学1——水泥生产概述2. 内容分布:(1)水泥的定义、分类及用途(2)水泥生产原料及生产过程(3)水泥生产中的热工计算与设备选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水泥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2)水泥生产过程中,热工计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3)简述水泥生产设备选择的原则。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水泥工艺学的最新研究动态,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热工计算与设备选择。
2.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
3.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详细阐述。
《水泥工艺学》第6章熟料煅烧技术
![《水泥工艺学》第6章熟料煅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0d0898b680203d8ce2f243c.png)
6.2.3 碳酸盐分解
1、分解反应特点 ①.可逆反应:受T、PCO2影响。 影响。 可逆反应: ②.强吸热反应:是熟料形成过程中消耗热量最多的一个 强吸热反应: 工艺过程。约占预分解窑的1/2 湿法1/3 1/2, 工艺过程。约占预分解窑的1/2,湿法1/3 44%,一般在40%左右, 40%左右 ③.烧失量大:纯CaCO3为44%,一般在40%左右,与石灰质 烧失量大: 原料的品质有关。 原料的品质有关。
6.2.2 脱水
脱水是指粘土矿物分解放出化合水 。 层间水在100℃ 左右即可排除, 而配位水则必须高达400 400~ 层间水在 100℃左右即可排除 , 而配位水则必须高达 400 ~ 100 600℃以上才能脱去。 600℃以上才能脱去。
6.2.2 脱水
粘土中的主要矿物高岭土发生脱水分解反应如下式所示: 粘土中的主要矿物高岭土发生脱水分解反应如下式所示: Al2O3·2SiO2·2H20 高岭土 Al203 + 2SiO2 无定形 无定形 + 2H2O↑ 水蒸气
6.2.1 干燥
排除生料中自由水分的工艺过程称为干燥。 排除生料中自由水分的工艺过程称为干燥。 生料中还有不超过1.O%的水。 生料中还有不超过1.O%的水。 1.O 自由水分的蒸发温度一般为27~150℃左右。 自由水分的蒸发温度一般为27~150℃左右。 27 左右 当温度升高到100~150℃时,生料自由水分全部被排除。 当温度升高到100~150℃时 生料自由水分全部被排除。 100 自由水分蒸发热耗大。每千克水蒸发潜热高达2257 kJ(在 自由水分蒸发热耗大。每千克水蒸发潜热高达2257 kJ(在 100℃下 100℃下)。
6.1 概述
悬浮预热、窑外分解技术, 悬浮预热、窑外分解技术,从根本上改变 了物料的预热、分解过程的传热状态, 了物料的预热、分解过程的传热状态,将窑内 物料堆积状态的预热和分解过程, 物料堆积状态的预热和分解过程,分别移到悬 浮预热器和分解炉内进行。 浮预热器和分解炉内进行。
水泥工艺技术手册
![水泥工艺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92a7b5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d.png)
水泥工艺技术手册一、前言水泥作为现代化建筑行业重要的材料之一,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生产加工工艺比较复杂,需要广泛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因此人们对于水泥工艺技术手册的需求不断提高。
本文立足于实际,为大家详细介绍水泥工艺技术的相关知识。
二、水泥生产流程水泥生产过程主要分为石灰石原料的采矿和准备、原料破碎、混合物制备、煤粉磨煤、熟料烧成、水泥磨磨煤等多个工程环节。
1. 石灰石原料的采矿和准备石灰石是水泥产品中的主要原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石灰石在生产上有两种主要采矿方式: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
石灰石开采后需要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泥土、松散岩层和其他杂质。
2. 原料破碎原料破碎是水泥生产的关键工序之一,其目的是将采矿获得的石灰石等原材料进行破碎、筛分和混合,使其满足生产需求。
原料破碎一般采用颚式破碎机和冲击式破碎机等设备进行。
3. 混合物制备破碎后的原材料需要进行混合制备,以制备成为“生料”,生料是烧成水泥所需要的主要原料之一。
混合物制备中在控制含水率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均化混合,最终制备成为部分熟料。
4. 煤粉磨煤煤磨机是这一环节的主要设备,其将煤炭进行粉磨制备成为煤粉,以供生产过程中使用。
该环节需注意控制煤粉的粘度、颗粒度以及煤粉的易燃易爆性。
5. 熟料烧成熟料烧成是整个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其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燃烧温度、烟气组成、热力学平衡等方面的因素。
特别是需要注意熟料的粘附情况、热稳定性和离子平衡等问题。
6. 水泥磨磨煤水泥磨是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主要作用是将熟料经过研磨变成水泥,使其具有所需的强度和硬度等性能。
水泥磨运行时需注意磨坊的设计及滚筒的转速等问题。
三、水泥生产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要想准确有效的进行水泥生产工作,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技术要点。
在此,我们介绍一下水泥生产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
1. 原料的计量和加料控制原料计量是影响水泥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问题可能会直接影响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水泥品质。
水泥工艺学教材(PPT 页)
![水泥工艺学教材(PPT 页)](https://img.taocdn.com/s3/m/54f269aa011ca300a7c39087.png)
特性水泥:是指某种性能较突出的一类水泥。 如快硬水泥系列、膨胀水泥系列、抗硫酸盐硅酸 盐水泥等。
专用特种水泥包括:快硬高强水泥、膨胀水泥、 自应力水泥、水工水泥、油井水泥、装饰水泥、 砌筑水泥、低碱水泥、道路水泥等种类。
第三节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 学成分 第四节 熟料的矿物组成 第五节 熟料的率值 第三章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 法及工艺 第六节 生产方法分类 第四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 要原料
第十四节 悬浮预热器 第十五节 分解炉 第十六节 回转窑 第十七节 熟料冷却机 第十八节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 第八章 硅酸盐水泥水化 第十九节 硅酸盐水泥水化硬化 第二十节 硅酸盐水泥性能
泥熟料、粉煤灰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
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代号:P.F。
5、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 料、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 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质硅酸 盐水泥,代号:P.P。
6、复合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 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 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初研制新型干法水泥技术 装备开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 水泥行业科研创新与技术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技术 装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日产2000吨新型 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装备已全部国产化,日产4000 吨、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装备国产化率 达到90%以上,日产8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和日 产10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已经投产。日产10000 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全球只有7条,我国就拥有4条。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正在逐步取代湿法、老式干 法和立窑等生产工艺。
水泥工艺学1学习教案
![水泥工艺学1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8bf86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e.png)
水泥工艺学1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水泥工艺学》第一章“水泥生产概述”,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水泥的定义、分类及用途;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水泥生产中的重要工艺参数及其控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泥的定义、分类及用途,掌握水泥的基本性质。
2. 掌握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理解各环节的作用。
3. 了解水泥生产中的重要工艺参数,学会如何进行控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重要工艺参数的控制。
教学重点:水泥的定义、分类及用途;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水泥生产流程图、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水泥生产场景,引发学生对水泥生产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水泥的定义、分类及用途:讲解水泥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2)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详细讲解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原料破碎、配料、煅烧、冷却、磨粉等环节。
(3)水泥生产中的重要工艺参数:介绍温度、压力、配料比例等参数对水泥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控制。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如何根据工艺参数控制水泥质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1. 水泥的定义、分类及用途2. 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原料破碎→配料→煅烧→冷却→磨粉3. 水泥生产中的重要工艺参数温度、压力、配料比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水泥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2)画出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图,并简要介绍各环节的作用。
(3)列举并解释水泥生产中的三个重要工艺参数。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掌握较好,但对重要工艺参数的控制仍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水泥生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2. 水泥生产中的重要工艺参数及其控制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及答案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破碎、配料、煅烧、冷却和磨粉等环节。
水泥工艺技术-实训指导书
![水泥工艺技术-实训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31ab8b79b6648d7c0c7469b.png)
水泥工艺技术实训指导书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材料系实验三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观察一、目的要求1、学会在反光显微镜下观察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方法;2、学会光片的浸蚀;3、认识组成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
二、实验用具1、反光显微镜;2、水泥熟料光片;3、抛光粉(Al2O3粉);4、抛光机、抛光板;5、无水乙醇(分析纯);6、浸蚀剂:蒸馏水、1%氯化铵水溶液和1%硝酸酒精溶液;7、滤纸及擦镜纸;8、电吹风机。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一)光片的抛光将磨好的光片在抛光机或抛光板上用少量抛光粉加无水乙醇进行抛光以除去表面磨痕。
反复抛光,直至光片表面光滑如镜,镜下观察无明显划痕并可见矿物大致轮廓时为止。
(二)光片的浸蚀1、浸蚀剂及浸蚀条件抛光好的光片,其矿物表面仍覆盖着一层约千分之几毫米厚的非晶质薄膜,使晶体的轮廓界限及显微结构分辨不清,需用适当的浸蚀剂作用于光片的表面,先使非晶质薄膜溶解,进而引起矿物表面不同程度的溶解或生成带色彩的沉淀,方能显现出矿物的清晰轮廓及显微结构特征。
常用的浸蚀剂和浸蚀条件如下表所示。
表一常用浸蚀剂和浸蚀条件1、观察含方镁石的熟料光片将光片抛光好后,不需浸蚀,直接置于反光显微镜下观察。
方镁石(MgO)的特点是:晶体呈圆粒状或多角形,周边有暗影,突起高,浅粉红色。
观察时宜适当缩小视场光阑。
2、观察含游离氧化钙较高的熟料光片将抛光好的光片在蒸馏水中浸蚀一定时间(20℃,8s ),在滤纸叠上吸干,再用电吹风机冷热风交替吹干,即可置于反光显微镜下观察。
游离氧化钙(f-CaO)的特点是:呈彩虹色,晶体为圆粒或卵形,分散于硅酸盐矿物之间或被包裹于A矿(C3S)之中,有时成堆聚集成游离氧化钙(f-CaO)矿巢。
3、观察正常硅酸盐水泥熟料光片将光片抛光好后,在1%氯化铵水溶液中浸蚀适当时间(20℃,3~5s)在滤纸叠上吸干,再用电吹风机吹干,置于反光显微镜下观察:(1)A矿(C3S)呈蓝色(少数深棕色),晶体多为板状、片状或短柱状。
《水泥工艺》第一章 概述 (1)
![《水泥工艺》第一章 概述 (1)](https://img.taocdn.com/s3/m/355014f22b160b4e767fcfca.png)
物料很小的变形能,甚至来不及变形,物料产生很大的应力集中而导
致破碎。主要适用于破碎脆性物料。
(3) 磨碎(图1.1(c))
物料在两个金属平面或各种形状的研磨体之间作相对移动,受到
剪切力的作用,当物料的应力达到剪切强度极限时而被磨碎。主要用
于小块物料的研磨。
(4) 劈碎(图1.1(d))
物料在两个带有尖棱状的金属表面之间受挤压,尖棱楔入物料后,
1.5粉 碎 理 论
粉碎理论主要是研究物料的粉碎机理以及在 粉碎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问题。粉碎过程是极其复 杂的,粉碎过程的能量消耗与很多因素有关,如 物料的物理机械性质、所采用的破碎方法、在粉 碎瞬间各物料之间所处的相互位置、物料的几何 形状、粒度大小及分布规律、物料的湿度及粘度 等等。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公认比 较有价值的粉碎理论有以下三种假说。
体积假说的普遍式如下
A=σ2V2E
(1.3)
式中:A——粉碎体积为V的物料所需的能 量,J;
σ——物料形变时所产生的应力,Pa;
V——形变物料的体积,m3;
E——物体弹性模量,Pa。
根据粉碎功与被粉碎物料质量成比例的关系,又可
以推导出另一表达式:
W=KlgDmdm
(1.4)
式中:W——物料的粉碎功,J/kg; Nhomakorabea超细粉磨
细磨 微粉碎 超细粉碎
中磨产品 细磨产品 微粉碎产品
>5μm <>55μμmm
微细1~0.1μm超 细0.1~0.02μm 超微细<0.02μm
物料经粉碎后,比表面积增加,可提 高化学反应速度和物理作用效果;几种不 同固体物料的混合,在细粉状态下易达到 均匀的效果;物料经粉碎后,便于干燥、 传热、贮存和运输;物料经粉碎后,还可 用于材料科学,环境保护和选矿等部门。
《水泥工艺学》7 生料均化技术
![《水泥工艺学》7 生料均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652da4a33687e21af45a92f.png)
说
明
• 不同类型均化库,都是利用三种均化作用原理进 行匹配设计的 • 不同类型的均化库均化效果高低、电力消耗大小 等,关键在于三种均化作用匹配和利用技术水平 的高低。 • 不同的匹配方式,就要求均化库有不同的结构、 设备、控制装置和软件。
生料均化技术 7.1.3 均化过程的操作参数
◆ 均化空气消耗量:均化所需压缩空气量与库
二、烘干
(一)、烘干的基本原理: 利用热气流作为干燥介质,将热量传给物料,使 物料水分蒸发,蒸发出来的水再扩散到干燥介质中被干 燥介质带走。 (二)烘干目的: 便于输送、储存、粉磨 (三)需烘干的物料:通常有粘土、煤、混合材
§破碎、烘干、输送、储存
烘干方法及设备:
单独烘干 烘干方法 烘干兼粉磨 回转烘干机 烘干设备 悬浮烘干机
4、影响均化效果的因素
堆料层数 物料的离析 原料成分的波动 取料的死角
生料均化技术
7.1.1 生料均化的意义 ◆生料均化程度对易烧性的影响
定义
生料易烧性是指生料在窑内煅烧成 熟料的过程中相对难易程度。 在生产工艺一定、主要设备相同的 条件下,影响生料易烧性的因素有生料 化学组成、物理性能及其均化程度。 指数或系数 C 3S 越大,易烧性 易烧性指数 C 3 A C 4 AF 越差
7
9
6
8
7
生料制备及生料均化工艺流程
原料的开采与运输
一、采掘 方式:露天开采
机械开采
水力开采
包括
剥离:搬移土岩(覆盖层)
开采:采开矿石
石灰石矿山
石灰石矿山开采设备
钻孔机
原料的开采与运输
二、运输
装载: 轮式装载机
推土机 斗容挖掘机
皮带输送机:胶带输送机道
水泥工艺技术实验大纲
![水泥工艺技术实验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9c09ea9d0d233d4b14e6970.png)
《水泥工艺技术》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按照我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能尽快上岗,缩短毕业后的适应期,在校学习期间,既要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更要侧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水泥工艺技术》实验环节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水泥生产过程的程序和方法、水泥质量检验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设计了两个综合实验,将水泥生产过程程序串接在一起,随着教学进程分阶段完成,既让学生了解了水泥生产程序和操作要点,又了解了不同配料方案对水泥生产过程和质量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水泥生产程序的理解,加深对水泥质量管理方法的理解,并掌握水泥物理性能检验的具体操作技能。
【实验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实验教学的考核与评价】由任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进行评分,计入该门课程的总成绩,比例为30%。
实验一光片的制备【实验教学目的】通过本部分的实验,使学生了解光片的制作过程,初步掌握制片基本技术。
【实验教学地点】校内岩相实验室【实验资料来源】教研室自编教材、资料【实验教学要求】1.了解光片的制备过程;2.每人至少制备一个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硫磺光片。
【考核要点】学生所制光片的质量【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教材的内容和步骤对以上内容进行实验。
实验二反光显微镜的构造与调节【实验教学目的】通过本部分的实验,使学生熟悉反光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学会反光显微镜的调节。
【实验教学地点】校内岩相实验室【实验资料来源】教研室自编教材、资料【实验教学要求】1.熟悉反光显微镜的原理、构造、附件、用途及使用须知;2.学会反光显微镜的调节与教正;3.学会反光显微镜的维护保养;【考核要点】反光显微镜的构造、调节【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教材的内容和步骤对以上内容进行实验。
实验三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观察【实验教学目的】通过本部分的实验,使学生学会在反光显微镜下观察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方法,认识组成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初步了解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显微结构与熟料煅烧过程与质量之间的关系,知道岩相分析可以成为熟料质量控制手段之一。
水泥工艺学1学习教案
![水泥工艺学1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f8f2f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3.png)
水泥工艺学1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水泥工艺学》第一章“水泥生产基础知识”,具体内容包括:水泥的定义、分类及主要成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处理、煅烧、磨粉等工艺流程;水泥的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泥的定义、分类、主要成分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 掌握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理解各环节的关键技术。
3. 学习水泥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处理、煅烧、磨粉等工艺流程。
重点:水泥的定义、分类、主要成分;水泥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水泥生产现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泥生产过程。
2. 知识讲解(15分钟)(1)水泥的定义、分类、主要成分;(2)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3)水泥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道实际水泥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与例题类似的水泥生产问题,让学生现场解答。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水泥的定义、分类、主要成分;2. 水泥生产基本工艺流程;3. 水泥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水泥的定义、分类及主要成分;(2)列举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并说明各环节的关键技术;(3)谈谈你对水泥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的理解。
2. 答案:(1)略;(2)略;(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对工艺流程的理解仍有不足,需要在下节课中加强讲解。
2. 拓展延伸:了解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水泥生产基本工艺流程;2. 水泥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3. 作业设计中的理解性问题。
一、水泥生产基本工艺流程1. 原料的选择与配料:根据水泥品种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SHANXI POL YTECHNIC COLLEGE 《水泥工艺技术》课程
《水泥工艺技术》
学习指南
《水泥工艺技术》是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主要研究硅酸盐水泥生产的基本原理、生产过程和生产质量控制;硅酸盐水泥的品种、标准、性能和应用等内容。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生产方法、生产工艺流程;掌握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及各矿物的性能;掌握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准备、配料工艺及调整、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制成与发运的基本知识;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质量控制;理解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硬化原理、各类水泥的性能及使用范围。
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1、掌握先修知识。
学习前应先修完《热工基础》:掌握流体力学;风机;燃料及燃烧;传热学;干燥过程等知识;《水泥化学分析》:掌握生料、熟料、水泥的化学成分,能独立进行化学成分的测定。
2、应当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并逐渐提高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水泥工艺技术》课程是一门紧密结合水泥制造工艺的专业课, 学习过程中应到有代表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进行参观或实习,具备必要的感性认识。
3、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熟料岩相分析、生料配料及易烧性、编制质量控制图表等能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方案、仿真练习、试验操作,直接以生产实际情况给学生下达任务工单,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
4、做好团队合作,完成项目任务时要分工明确,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并按照计划进行学习。
5、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行业现状、水泥生产先进技术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