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版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3.8.3法治社会 课件(17张)
合集下载
法治社会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 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 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没钱,请不起律师!怎么办?
②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 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 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 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
D 求的是( )
①小红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通行而将其车划
花
②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③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某私营企业老板总是主动纳税
④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子议题2:
怎样建设法治1 社会?
思考
1.“有事找我的律师谈!"问题是,要让每人都知道有这回事啊!这就
➢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
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知识拓展
多元化纠纷 解决机制
诉讼方式:打官司,由法院判决 非诉讼方式:当事人和解、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 仲裁、信访等。
行政裁决:纠纷无法协调像政府申请行政裁决
行政复议:不服政府机关的执法行为,向该机关的
1、总要求: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
长期性的努力。
2、具体措施: 四有
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有意识
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有氛围
③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有依托
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有机制
让人人都有“有事请找我的律师谈”的意识
没钱,请不起律师!怎么办?
②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 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 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 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
D 求的是( )
①小红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通行而将其车划
花
②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③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某私营企业老板总是主动纳税
④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子议题2:
怎样建设法治1 社会?
思考
1.“有事找我的律师谈!"问题是,要让每人都知道有这回事啊!这就
➢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
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知识拓展
多元化纠纷 解决机制
诉讼方式:打官司,由法院判决 非诉讼方式:当事人和解、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 仲裁、信访等。
行政裁决:纠纷无法协调像政府申请行政裁决
行政复议:不服政府机关的执法行为,向该机关的
1、总要求: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
长期性的努力。
2、具体措施: 四有
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有意识
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有氛围
③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有依托
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有机制
让人人都有“有事请找我的律师谈”的意识
8.3法治社会说课课件
【议题线】:设“什么是法治社会”“怎 样建设法治社会”“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三 个议题。每个环节由一个子议题引领,使议题 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从整体来讲,本节课教学基本能够达成核 心素养的要求。
教学不足和改进策略
本节课教学设计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情 感升华部分,我认为还可以用更有创意的方式 表现,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另外, 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考虑个性,关 注不同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尽量避免“搭便车 ”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我会更加深入的研究 教材和学生,研究教法,力求设计出更好的教 学方案。
设计意图
1.把严肃的法律知识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现 象表现出来,从而创设直观情境,吸引学生 注意,降低学习难度。通过议题探究,培养 学生的法治意识,达成核心素养目标要求。 2.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检测,讲练结合,明 确考点,巩固知识;引导学生自主说明做题 依据,让学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4.教学过程——新课教学
议题二:怎样建设法治社会
议题三: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设计意图:脉络简单、清晰,有助于学生构建本框知 识思维导图,也便于日后的归纳与复习。
6.教学评价
6.教学评价
教学亮点
本课设计课程脉络清晰,结构清楚;运用 身边生动的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上课很有说 服力。同时借助情境、议题形成两条线索:
【情境线】:设置“全民信仰——让法律 更有公信力”、“法治建设——让法律更有生 命力”、“法律宣传——让法律更有凝聚力” 是议题式教学的载体。
4.教学过程——总结升华
宪法宣誓誓词
我宣誓: 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履行法律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 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努力奋斗!
从整体来讲,本节课教学基本能够达成核 心素养的要求。
教学不足和改进策略
本节课教学设计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情 感升华部分,我认为还可以用更有创意的方式 表现,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另外, 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考虑个性,关 注不同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尽量避免“搭便车 ”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我会更加深入的研究 教材和学生,研究教法,力求设计出更好的教 学方案。
设计意图
1.把严肃的法律知识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现 象表现出来,从而创设直观情境,吸引学生 注意,降低学习难度。通过议题探究,培养 学生的法治意识,达成核心素养目标要求。 2.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检测,讲练结合,明 确考点,巩固知识;引导学生自主说明做题 依据,让学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4.教学过程——新课教学
议题二:怎样建设法治社会
议题三: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设计意图:脉络简单、清晰,有助于学生构建本框知 识思维导图,也便于日后的归纳与复习。
6.教学评价
6.教学评价
教学亮点
本课设计课程脉络清晰,结构清楚;运用 身边生动的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上课很有说 服力。同时借助情境、议题形成两条线索:
【情境线】:设置“全民信仰——让法律 更有公信力”、“法治建设——让法律更有生 命力”、“法律宣传——让法律更有凝聚力” 是议题式教学的载体。
4.教学过程——总结升华
宪法宣誓誓词
我宣誓: 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履行法律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 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努力奋斗!
【新教材】8.3 法治社会 课件-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共34张PPT)
镜头
调解现场
争议仲裁
诉讼
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 实现。(用法)
在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 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 纷、化解矛盾。
思维突破:在全社会吹遍法治春风
结合教材,根据课前查询的资料,分组探究并梳理: 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三、怎样建设法治社会
李某在一家运输公司做搬运工,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最初几个月李某能领到工资,可后来公司总是以各种理由拖 欠李某的工资。李某想打官司,又没钱请律师。他从广播里 听说法律援助可以帮助困难群众免费打官司,就抱着试试看 的想法到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咨询。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李 某的申请。最终,李某在法律援助律师的帮助下,不仅讨回 了工资,还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之义。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 系( ) • ①依赖于村委会对国家事务的有效管理 • ②要求村民普遍提高民主法治道德素养 • ③有利于按照城市文明建设模式建设新农村 • ④有利于更好地调动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答案】C
• 6.“时代楷模”李培斌是山西省阳高县龙泉镇司法所所 长。他长期战斗在司法调解岗位上,调解矛盾纠纷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二、法治社会的内涵
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 致追求。(信法)
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 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 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下列能有效防止村级小
微权力腐败的办法是( )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第3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8课 第3框 法治社会 (4)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治社会建设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引导和支 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需要完善调解、仲裁、 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 纷解决机制,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5.某地为了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行了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 创新普法宣传模式,首创“百姓法治讲堂”,为居民普及法律常 识;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实施“定制式普法”;开辟“绿色通道”, 开展法律援助,维护务工人员权益,及时化解矛盾;加强人民调 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化解社会矛盾,形成矛盾 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合力。
申请法律援助的途径:中国法律援助的三个专业实施主体是 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律师主要提供诉讼法律援 助(包括刑事辩护、刑事代理和民事诉讼代理等)和非诉讼法 律援助;公证员主要提供公证事项的法律援助;基层法律工作 者主要提供法律咨询、代书、普通非诉讼事项的帮助等简易 法律援助。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等方式解决纠纷。
为,适用行
不同
行为的范围
政诉讼法
联系
是不同性质的监督,且各有所长,不能互相取代
2.意义 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使全 社会更好地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 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 社会 矛盾 ,实现 社会和谐 。
课堂•重难突破
多角度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与方式
() ①私人生活领域无需遵守法律规范 ②社会各个领域都应依 法运行 ③违法犯罪行为应得到有效遏制 ④权利应得以实 现,义务应得到履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法治社会要求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 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无论是在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 生活领域,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
(新教材)2020版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3.8.1法治国家 课件(21张)
③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_规__矩__,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 国家事业发展提供_根__本__性__、_全__局__性__、_长__期__性__的制度 保障。
【观点辨析】 有同学认为宪法是法律。如何认识这一问题? 提示:(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 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 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 义务等内容。
3.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设法治国家, 能够有效规范_权__力__运行,保障公民_合__法__权__益__;能够 推动实现_国__家__治__理__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议题: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议题·情境】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监察法, 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 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机构改革力度大!]。国家监察法规定:中央和地方
(2)坚持良法之治。 ①良法:一方面应_内__容__合__理__,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 听取各方意见,符合_社__会__和__人__民__的需要,符合社会 _公__平__正__义__的理念,另一方面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 类别齐全、协调统一。 ②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③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 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监 察机关依照本法,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 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职责明确!]。2018年3月1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六次全体会议选举杨 晓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国家监 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 作。
(2020新教材)新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课件第八课 第三框 法治社会
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
把法治教育纳入_国__民__教__育_体系;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幼
青 少 年
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制定和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 纲;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完 善中小学法治课教材体系;加强对高等院校学生的法治教育; 在中考、高考中增加_____法__治_内知容识;强化学校、家庭、社会
二、建设法治社会 [主干知识·简洁梳理]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1)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2)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 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 法治观念 ,推动全社会 树立法治意识。 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1)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 我约束、自我管理。 (2)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 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的精神和反映法治精神的制度。简约而言,法治的精神方面主 要是指整个社会对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认同和坚决的支持,养 成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并且通过法律或司法程序解决政治、 经济、社会和民事等方面的纠纷的习惯和意识。在法治民主的 社会中,法律和行政法规等由规范的民主程序产生和制订出 来,并且其司法和执行过程通过规范的秩序受到全社会的公开 监督。
第三框 法治社会
新课标解读
新素养生成
1.描述法治社会 的内涵和内容;
2.阐明建设法治 社会的意义。
1.科学认识法治社会的内涵、意义和要求, 理解、支持、认同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 2.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学法、信法、用法。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主干知识·简洁梳理] 1.内涵: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 依法 开展,公 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2.内容 (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2)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 运行。 (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高中新教材政治必修三课件第三框法治社会
政策和决策部署在法治建设中得到贯彻落实。
03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素养
加强党员干部的法治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发
挥其在法治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
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
建立健全司法责任制,明确各类司法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确保司法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和公正性。
加强司法监督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体系,为公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
06 法治社会建设前景展望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深入推进
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更加 健全
通过完善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宪法实施 和监督等方式,确保宪法得到全面有效实施 。
司法公正
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确保司法公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至上
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组织和 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依法行政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政,不得滥 用权力,侵犯公民合法权益。
权利保障
法治社会充分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和 自由,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法治社会建设意义
01
3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推动法治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05 法治社会建设挑战与对策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空白或不完善之处,给 法治社会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司法公信力有待提高
一些司法案件处理不当或存在腐败现象,导致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度 降低,影响了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
(新教材)2020版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3.9.3公正司法 课件(18张)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 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句话的提出表明 了在我国发展新形势下,司法公正已成为社会发展的 必然要求。[社会要求]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 后一道防线。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 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 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法律公信] 也许有人觉得司法公正离我们很远,我们一辈子也难 遇到,但是我们却时时在跟宪法打交道,我们每一天 的衣食住行都在宪法的庇护之下。[休戚相关]宪法归 根到底是人民的宪法,最核心的就是对人民权利和
【情境在线】 2019年,河南省法院在党的领导下,自觉把审判权置 于“聚光灯”下行使,让法官习惯在“玻璃房”中工 作。 该院的做法是否属于独立行使审判权? 提示: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离不开党的领导, 离不开社会各界监督,是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 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
议题: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议题·情境】
第三框 公正司法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1.含义:司法活动的_过__程__和__结__果__中坚持和体现 _公__平__正__义__。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 道防线。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 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 判结果体现公平与正义。
2.标准 (1)程序公正:意味着当事人_诉__讼__地__位__平等、司法过 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2)结果公正: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 结果_合__法__合__理__。
福祉的保护。“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 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宪法的必然要求,也是法治社会 发展的最终归属。[司法为民]
【探究·讨论】 (1)请你参与“情与理对话”,搜集司法公正和我们生 活紧密相连的实例。(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2)为什么说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3)议一议,司法公正对经济社力量。公正司法能增 加法律威严和守法意识,进而平息纷争,维护稳定, 保障和谐,促进发展;②公正司法有助于各项社会秩 序的建立,唯有社会井然有序,人民积极献力,国家 的各项建设才能有序有效开展;③公正司法服务于政 治进步,进一步推进公正司法,有助于国家和人民在 政治建设上结出硕果。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 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 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法律公信] 也许有人觉得司法公正离我们很远,我们一辈子也难 遇到,但是我们却时时在跟宪法打交道,我们每一天 的衣食住行都在宪法的庇护之下。[休戚相关]宪法归 根到底是人民的宪法,最核心的就是对人民权利和
【情境在线】 2019年,河南省法院在党的领导下,自觉把审判权置 于“聚光灯”下行使,让法官习惯在“玻璃房”中工 作。 该院的做法是否属于独立行使审判权? 提示: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离不开党的领导, 离不开社会各界监督,是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 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
议题: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议题·情境】
第三框 公正司法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1.含义:司法活动的_过__程__和__结__果__中坚持和体现 _公__平__正__义__。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 道防线。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 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 判结果体现公平与正义。
2.标准 (1)程序公正:意味着当事人_诉__讼__地__位__平等、司法过 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2)结果公正: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 结果_合__法__合__理__。
福祉的保护。“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 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宪法的必然要求,也是法治社会 发展的最终归属。[司法为民]
【探究·讨论】 (1)请你参与“情与理对话”,搜集司法公正和我们生 活紧密相连的实例。(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2)为什么说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3)议一议,司法公正对经济社力量。公正司法能增 加法律威严和守法意识,进而平息纷争,维护稳定, 保障和谐,促进发展;②公正司法有助于各项社会秩 序的建立,唯有社会井然有序,人民积极献力,国家 的各项建设才能有序有效开展;③公正司法服务于政 治进步,进一步推进公正司法,有助于国家和人民在 政治建设上结出硕果。
8.3法治社会课件-2024年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共28张PPT+1个内嵌视频)
建设法治社会
1.许多电视台都开设了“今日说法”“法制在线”等节目,这些节目的 开设对建设法治社会来说,能够( )
①加强法治宣传教育②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 ③增强对法治的信仰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
C
建设法治社会
2.2021年2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强调,法 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下列做法符合“抓 前端、治未病”要求的有( )
• 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和依托,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必须筑牢 法治社会根基。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法治中国的三根支柱。三者本质一致、 目标一致、成效相关,缺少任何一个方面,法治中国的擎天大厦就不可能矗立起来。
法治中国建设
主体和重点
目标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基础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建设法治社会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 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建设法治社会
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思考:想什么办法才能减少官司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 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 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建设法治社会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指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组织,在基 层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指导下进行工作。其调解了大量的民间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这 对于减少人民讼累,增强人民团结,促进生产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第八课 第三框 法治社会
旁栏边角想一想 阅读教材P96“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是如何理解“人民调解”的? 提示 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依照法律、政策及社会主 义道德规范,对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规劝,促其彼此互谅互让,在自主自愿 情况下,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人民调解是我国法律所确认的一种 诉讼外的调解形式。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一项伟大创举,也是 我国一项具有特色的法律制度。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
1.(2022·山东质检)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
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狭义的法治社会,更多强调的是公民、
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等社会主体行为的法治化。从狭义方面出发,下列能
直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有( D )
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得到履行,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角度
表现
内容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 在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
用法 决,公平正义得到切 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
实维护和实现
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
2.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的关系 (1)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 其中,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社会 是法治国家的基础,三者共同构成全面依法治国的三根支柱,缺少任何一个 方面,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布局就不完整,总目标就无法实现。 (2)建设法治国家是基本治国方略,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 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建设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政 府的目标。
应用体验
【例1】 (2022·湖南学业考试)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力建设法治 社会。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D ) ①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 社会的一致追求 ③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 现 ④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3 法治社会-新教材备课丨2019-2020高一政治新教材必修3同步优质课件 (共18张PPT)
法治社会不能再有“人言可畏”的无奈 案例3:4月15日报道,浙江温岭的王女士从高中一年级
时,就受到校园欺凌,而如果谁敢帮她,就会一起受到唾 弃。高中毕业后,欺凌从网上到网下一直没有停止,几乎 持续了10年。她终于忍无可忍,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 权利,起诉一个带头诽谤者。
4月12日,温岭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3个月拘役。实际上, 王女士这样的名誉侵权案在社交网络时代更有代表性。
二、建设法治社会
1. 法治社会的措施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 树立法治意识。
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 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 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 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二、建设法治社会
1.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
(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 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 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 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 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 现社会和谐。
二、建设法治社会
3.(拓展)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之间的关系
在法治中国建设“三位一体”的 工作格局中,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 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 府是法治建设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法 治建设的基础。
不管是校园欺凌,还是其他的社会谣言,都要能及时予 以制止。需要当事人能够勇于维权,勇于拿起法律武器,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那些欺凌者、造谣者付出应有代价。 同时,对于网络谣言,要能予以及时清理,一些网络平台 更要尽好审核与管理义务,不能成了谣言传播的帮凶。
在法治时代,不应再有人言可畏、“十年欺凌”的无奈。 法律就是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好保护者,要让谣言、欺凌等 这些针对公民的不法侵害远离法治社会。
8.3 法治社会-最新部编版新教材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精选课件
D 参与的广泛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从市民中抽选人民陪审员,满足了公众行使国家权力的诉求 ②公民依法 参加审判活动,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 ③让普通市民参加审判 活动,目的在于提高法院的审判工作效率 ④这一举措可以促进公众直接接 触、了解法律,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中共中央关于坚 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提出了诸多措施。 ◆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 理和社会调节良性互动。 ◆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 重要作用。
请你查阅资料,围绕上述措施,就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出建议。
2.法治社会的特征
(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在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 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
二、建设法治社会
1.建设法治社会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 会树立法治意识。
二、建设法治社会
1.建设法治社会
(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 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 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 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 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 积极作用。
完 备 的 法 律 服 务 体 系
二、建设法治社会
1.建设法治社会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 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 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 律帮助。
①从市民中抽选人民陪审员,满足了公众行使国家权力的诉求 ②公民依法 参加审判活动,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 ③让普通市民参加审判 活动,目的在于提高法院的审判工作效率 ④这一举措可以促进公众直接接 触、了解法律,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中共中央关于坚 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提出了诸多措施。 ◆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 理和社会调节良性互动。 ◆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 重要作用。
请你查阅资料,围绕上述措施,就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出建议。
2.法治社会的特征
(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在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 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
二、建设法治社会
1.建设法治社会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 会树立法治意识。
二、建设法治社会
1.建设法治社会
(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 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 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 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 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 积极作用。
完 备 的 法 律 服 务 体 系
二、建设法治社会
1.建设法治社会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 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 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 律帮助。
新教材部编版政治必修3课件第3单元第8课第3框法治社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知识限定:无;事件限定:国家宣传部门;角度限定:要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审材料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
题干中涉及的是法治的相关内容,所以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应该弘
(2)建设法治国家是基本治国方略,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 家的关键,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建设法治 社会是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特别提醒:我国的普法活动 (1)普法是普及法律常识的简称,普法的对象是国家居民,普及 的法律常识是居民必须要理解的法律。这种法通常是法律中最简便 的一种。
3.内容 (1)信法:全社会对法治 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 追求。 (2)守法: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 依法运行。 (3)依法: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 得到切实维护和实 现。
[辨析] 有人认为,法治社会就是全社会信仰法律。如何看待这 一观点?
提示:除了信仰法பைடு நூலகம்,还应遵守法律、运用法律。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第三框 法治社会
课标要求 1.明确法治社会的内涵。 2.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原因。 3.阐释建设法治社会的条件。 4.理解法治社会的内容。 5.明确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 6.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研学导航
落实四层·涵养提能
议题一 议题二
议题一| 法治社会的内涵是怎样的
2.法律援助 (1)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 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 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 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 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 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 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思维建模] 审设问 知识限定:无;事件限定:国家宣传部门;角度限定:要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审材料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
题干中涉及的是法治的相关内容,所以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应该弘
(2)建设法治国家是基本治国方略,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 家的关键,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建设法治 社会是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特别提醒:我国的普法活动 (1)普法是普及法律常识的简称,普法的对象是国家居民,普及 的法律常识是居民必须要理解的法律。这种法通常是法律中最简便 的一种。
3.内容 (1)信法:全社会对法治 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 追求。 (2)守法: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 依法运行。 (3)依法: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 得到切实维护和实 现。
[辨析] 有人认为,法治社会就是全社会信仰法律。如何看待这 一观点?
提示:除了信仰法பைடு நூலகம்,还应遵守法律、运用法律。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第三框 法治社会
课标要求 1.明确法治社会的内涵。 2.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原因。 3.阐释建设法治社会的条件。 4.理解法治社会的内容。 5.明确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 6.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研学导航
落实四层·涵养提能
议题一 议题二
议题一| 法治社会的内涵是怎样的
2.法律援助 (1)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 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 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 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 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 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 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新教材)2020版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3.8.2法治政府课件(20张)
二、法治政府的内涵 1.含义 就是_职__能__科__学__、权责法定、_执__法__严__明__、公开公正、 _廉__洁__高__效__、守法诚信的政府。
2.要求 (1)职能科学的政府:要求政府承担_宏__观__调__控__、市场 监管、_社__会__管__理__、公共服务、_环__境__保__护__等基本职能。 (2)权责法定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是法律授予的,政 府要依法行政,不能错位、缺位和越位。
下一步,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按照常态化 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彻底解决市区内违 规露天烧烤、店外烧烤现象,同时也倡导市民到能保 证食品卫生安全的正规餐饮店消费。
【探究·讨论】 (1)通过追踪新闻报道了解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的 性质、职权、怎样依法执法。(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2)结合相关知识说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清 理露天烧烤专项整治行动的意义。(科学精神、政治认 同) (3)分析政府开展清理露天烧烤专项整治行动的原因。 (科学精神)
(5)廉洁高效的政府:政府必须清廉,不断提高 __行__政__效__率__和_水__平__。 (6)守法诚信的政府:要带头遵守法律,严格 _依__法__办__事__,做到_诚__实__守__信__,言而有信。
【情境在线】 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20年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任务艰巨。请谈谈你的认识。
【观点辨析】有同学认为:我们的政府既是有限政府 也是全能政府。如何评析这一观点? 提示:①“有限政府”是指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 力和行为方式上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和有效制约。 ②建设法治政府,进行政府机构的改革,就是要变无限 政府为有限政府,变权力政府为责任政府,变全能政府 为专门政府。
最新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2020版)政治与法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最新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 3(2020版)政治与法治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最新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 3(2020版)政治与法治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94页 0119页 0140页 0278页 0323页 0347页 0349页 0378页 0518页 0570页 0644页 0742页 0832页 0883页 0923页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坚持党的领导 综合探究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综合探究 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法治国家 法治社会 科学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建设完备的_法__律__服__务__体__系__。要推进覆盖城乡居民 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_完__善__法__律__援__助__制__度__,扩大 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 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_及__时__有__效__的__法__律__ _帮__助__。 (4)健全社会矛盾_纠__纷__预__防__化__解__机__制__。促进社会和谐。
【易错警灯】 法治中国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中,法治社会 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
二、建设法治社会 1.艰巨性、长期性: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 任务,需要进行_全__方__位__、长期性的努力。
2.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 (1)深入开展_法__治__宣__传__教__育__,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 意识。 (2)提高_社__会__治__理__法__治__化__水平。深化基层组织和部 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发挥_社__会__规__范__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 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 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为此,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在全国推广。“枫桥经验” 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之后, “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 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 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专 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典范。
【情境在线】 人民调解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我 国现有人民调解组织81.7万个,每年调解各类矛盾纠 纷90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为有效化解矛 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请谈谈你的 认识。
提示:(1)人民调解具有贴近群众、程序便捷、互谅互 让,成本低、效率高的特色。 (2)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 体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的 基础性作用。 (3)积极引导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运用专业知 识、借助专业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提高调解成功率、协 议履行率和群众满意度。
【探究·讨论】 (1)通过上网、阅读、参观等途径了解什么是“枫桥经 验”,它是怎样化解社会矛盾的。(科学精神、公共参 与) (2)结合当前形势说明基层调解员有效化解矛盾的意义。 (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3)从收集的材料和课本知识说明怎样学习“枫桥经 验”。(科学精神)
提示:(1)可通过网络搜集、阅读案例、专家咨询等途 径进行收集材料。 (2)可以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的背景角度进行分析。 (3)根据所收集资料和课本知识整理建设法治社会的措 施、意义。
第三框 法治社会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1.含义:是指法律得到_普__遍__公__认__和__遵__从__、社会治理 依法开展、公共生活_和__谐__有___治__普遍信仰,实施_法__治__成为全社会 的一致追求。 (2)_宪__法__和__法__律__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 个领域依法运行。 (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_公__平__正__义__得到切实维护 和实现。
3.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1)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_学__法__、_信__法__、用法的 氛围,增进_社__会__共__识__,维护_社__会__秩__序__。 (2)能够更好地协调_各__方__利__益__关系,有效化解 _社__会__矛__盾__,实现社会_和__谐__。
议题:枫桥经验 【议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