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的探究过程与常用方法课件
合集下载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专题一 生物实验探究(教学课件)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3.许多农作物在春天播种,而不是冬天,提示我们 温度、光照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某同学为检验这一假 设,用大豆做了如下的实验:
组别 ① ② ③
种子数 20 20 20
处理方法 有光,加水,25℃ 有光,加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实验过程中所加水分越多越好 B.①②组为实验组,③为对照组 C.由实验结果可知温度影响大豆种子的萌发而光照 不影响 D.所用种子除数量相同以外,其余如大小、饱满度 可以不作要求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③增大视野亮度的方法:反光镜改平面镜为凹面镜; 调节遮光器,增大光圈。
④实物移动的方向与其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当装 片向左上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向右下方移动。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制作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取载玻片并擦拭干净→ 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料→液中展平→盖上盖玻片( 防止产生气泡)→吸余液→染色(根据要求选用)→贴标 签。
本课结束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1)马铃薯的块茎生殖属于 无性生殖 。
(2)设置D清水组的作用是 对照
。
(3)上述实验的变量是 丁香提取液的浓度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有抑制作用 。
题型五 蒸腾作用实验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因素:(1)光:光促进气孔的开 启,蒸腾增加;(2)水分状况:足够的水分有利于气孔 开放,过多的水分反而使气孔关闭;(3)温度:气孔打 开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温度过高叶片失水也 可使气孔关闭。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①选用1号和2号试管作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 唾液淀粉酶 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丰县师院附中七年级生物上册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1课时课件新版苏科版

A
B
CC
D
××√ √
在“膝跳反射”中参与的身体部位及作用:
膝盖下面的韧带 ——接受刺激,——感受器
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 —— 传导 ——传入神经
脊髓 ——处理信息 ——神经中枢
反 射
(作出判断)
弧
神经 —— 传导 ——传出神经 大腿肌肉 ——(作执出行反命应令—)—效应器
分析实例1 膝跳反射反射弧模式图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式
生命世界的许多奥秘是通过长期不懈的科学探究揭开的。
我们学习生物学 , 不仅要学习前人已总结的科学知识 , 也要他们 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方式 , 更要学习他们勇于探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 神。
学习观察与实验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式。 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得事实 和证据。
手指皮肤 传入神经 脊髓 传出神经 手臂肌肉
二、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传入神经 感受器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传出神经
②
③
神经中枢
传入、传出神经判断方法: ④
传入神经上有“神经节” 传入神经
效应器
①
⑤
感受器
日常生活中,手如果被针扎了一上下,会马 上缩回来,但打针时,你的手有没有马上缩回来 呢?你知道原因吗?
学做实验
计量器具: 量筒 天平
学做实验
加热器具: 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
学做实验
通用器具: 烧杯 试管 试剂瓶 培养皿 研钵 滴管 药匙
使用常用探究器具本卷须知
1、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刀口 , 也不要碰到他人 ; 2、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 ; 3、加热时 , 不要离开加热装置 , 加热结束后要及时、准确地
济南版七上生物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3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参考课件11共21张PPT

经典实验回顾:
伟大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巴斯德的观点是(作出假设) : 使鲜美的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空气以及空气中的微 生物均能进入
空气能进入,而空气 中的微生物不能进入
A
B
第一步
杀灭原有的微生物
A
B
第二步
肉汤放凉后,自然条件下观 察
A
3天以后肉汤变质
B
4年后仍新鲜如初
第三步
把B瓶的长颈打断,使瓶口能竖直接触空 气,不久,肉汤也浑浊变质了。
A
B
第四步
得出结论
由巴斯德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肉汤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讨论交流
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他作出了怎样的科学假设?
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还是从 空气中进入的呢?
常用的探究方法
• 观察法 • 实验法 • 测量法 • 调查法
多种方法并用
观察法 测量法
实验法 调查法
你来试试!
1.小明在地上发现了蚯蚓。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一下,蚯蚓 到底是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 1 提出问题: 2 做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6 表达交流:
2.珍·古道尔在《和黑猩猩在一起》一书中回忆说,她4岁 半时,很想知道母鸡身上哪里有一个可以让鸡蛋“钻”出来 的洞。有一天,她藏在鸡窝里,等着母鸡下蛋。“忽然,它 慢慢从草窝上站起来,背朝向我,身子向前弯曲。我看见一 个又白又圆的东西从它两腿间的羽毛里慢慢地露出来,越来 越大。忽然,它扭动了一下,噗!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一个鸡 蛋落到了草窝上。”
(1)在这个故事中,珍·古道尔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2)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研究生命现象的?试举例说明。
2021生物中考解读课件:第26章 科学探究

考点梳理
考点四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4.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步骤:用右图装置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用 ____快__熄__灭__的__卫__生__香____检验生成的气体(如图)。
(2)实验结果:卫生香复燃。 (3)实验结论:_____光__合__作__用__产__生__了__氧__气______。
加入物质
馒头碎屑 +清水
馒头碎屑 +唾液
馒头块 +唾液
馒头碎屑 +唾液
是否搅拌 是 是 否 是
温度/℃ 37 37 37 60
时间/min 10 10 10 10
加碘液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馒头块边缘
变蓝 变蓝
考点梳理
考点五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3.实验分析。 (1)试管B与试管A作为对照时,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唾__液__对__淀__粉__有__消__化__作__用_______________。 (2)试管B与试管C作为对照时,得出结论: _____牙__齿__的__咀__嚼__、__舌__的__搅__拌_______有利于唾液对淀粉的 充分消化。 (3)试管B与试管D作为对照时, 得出结论:唾液淀粉 酶的消化作用需要___适__宜__的__温__度_____。
考点梳理
考点七 探究蚂蚁的通讯
(3)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 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 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一段时间后 再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 A、B岛的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 有什么变化。 (4)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气味的物质, 观察蚂蚁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 4.实施计划:认真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考点梳理
考点二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第三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演示文稿

实验结果 未萌发
萌发 未萌发 未萌发
(4)如果事先已经知道2号瓶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 的,本实验设置2号瓶是否还有必要?
有必要。如果将2号瓶分别与1号瓶、3号瓶、4号瓶相比较 ,各自只有一个条件不同。2号瓶可分别作为1号瓶、3号瓶 、4号瓶的对照,以排除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条件对
实验结果的影响。
C、重新进行实验 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7、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后,往往要收集很多与问题相
关的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 )
C
A、提出一个更好的问题
B、解释实验结果
C、更好地作出一个合理的假设
D、得出一个合适的科学的结论
C 8、在实验过程中,应多次反复实验,其目的是( )
A、好看
B、数据越多越好
变量: 有 无微生物
第16页,共45页。
结果
第17页,共45页。
第18页,共45页。
探
(提出问题)
究
(作出假设)
的
(制定计划)
基 本
(实施计划)步ຫໍສະໝຸດ (得出结论)骤(表达交流)
第19页,共45页。
知识储备(生物学科学探究):
1、探究的一般步骤
(实验设计:材料用具、方法步骤)
①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 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第21页,共45页。
举例说明
第22页,共45页。
例1、探究教室的空气里是否有细菌和真菌?
一、提出问题: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吗?
二、作出假设: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
举例
三、四:制定计划并实施:
1、材料用具:1号和2号装有等量同样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 (已高温灭菌), 透明胶带,放大镜。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知识全解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知识全解
课标要求
知识结构
生物科学探究过程与常用的方法:
1.生物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归纳法、文献法等
2.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调查的一般方法: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案、调查范围、调查记录等
教法建议
1.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探究兴趣浓,但动手能力差、生活经验不足,缺乏对事物本质的细致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探究情境,提供探究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究乐趣,称为学生的真正主人。
2.调查并记录社区生物种类。
尝试对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分类,学会做调查记录。
3.本节教学可以通过有关响尾蛇捕食老鼠的视频录像或图片,将学生引入到一个趣味问题的研究情境中。
4.实验法所包含的基本程序、教师可以采用讲解法,注意选择讲解法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有感召力,要把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实验绘声绘色地描绘给同学,注意讲解法不是老师在朗诵,而是需要老师不时地提出一些让学生思考的问题。
学法建议
1.调查并记录社区生物种类。
尝试对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分类,学会做调查记录。
2.动手做实验,学会归纳总结。
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上册《1.1.3 生物学探究的方法》课件 (新版)济南版

勤于动脑 善于动手 对照实验 其乐无穷
•
2.这几组实.在这个实验中巴斯德最大的创意是设计了非常有特
色的瓶子。其中曲颈瓶妙在何处?
•
4.在实验中,除了控制变量之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可信?
•
5.如果实验成功了,巴斯德据此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
6.如果实验失败了,你觉得该怎么去做?
1 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
出符前合提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
的_________。
2 制定出关恰键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
探究成功的_________ 。
变量
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 1、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进行研究。 2、为验证这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 实验。 3、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变量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
•
7.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并表
达交肉流汤,在直可颈分瓶为中加几热个步骤?探究成功的肉前汤提在曲和颈关瓶键中加是热什、么冷却?后
、冷却后放置,许多
放置,没有微生物繁殖。
微生物繁殖。
探
提出问题
前提
究
作出假设
的
制定计划
关键
基 本
实施计划
步
得出结论
骤
表达交流
填词
( 关键 )
( 前提 )
• 1、观察法 • 2、实验法 • 3、测量法 • 4、调查法
常用的探究方法
多种方法并用
你来试试!
小明在地上发现了蚯蚓。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一下,蚯蚓 到底是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 1 提出问题: 2 做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6 表达交流: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3)PPT课件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 2、使用显微镜 • 取镜和安放→ 对光→安放玻片→ 观察→收镜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 巴斯德细菌实验(问题1)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 提出问题: • 细菌是从哪里来的?
• 作出假设: • (1)细菌来自肉汤。(2)细菌来自空气。 • 制定计划: • A组(鹅颈) (肉汤接触不到空气) • B组(敞口)(肉汤接触空气) • 实施计划(问题2、3) • 两组分别煮沸,放置数天,观察肉汤变化。 • 得出结论:
科学实验的一般规程
•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制定计划 • 4、实施计划 • 5、得出结论 • 6、表达与交流
得出结论
• A:鹅颈烧瓶中的肉汤没有变质 • B:敞口烧瓶中的肉汤变质
• 得出: • 肉汤中的细菌来自空气。
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 提出问题: • 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有影响吗? • 做出假设: • (1)水温的变化会影响金鱼的呼吸。 • (2)水温的变化不会影响金鱼的呼吸。
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 制定计划 • 金鱼、鱼网、温度计、小鱼缸、热水、冰块、
秒表 • 至少需要几个小组进行实验? • 实验组 • 对照组
遵循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变量) 本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温度
• 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别是什么?
可以设置一个对照组、一个实验组也可 以将实验组得温度段分成三个小组。
②、压片夹转后方, ③、反光镜移垂直 ④、两物镜呈“八”字 ⑤、镜筒降到最低。
隆尧县一中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第2章 探生命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把放进烧瓶的肉汤煮沸 , 是为 了杀灭瓶中原有的细菌 , 避免 干扰。
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哪些 因素的影响 ?
金鱼的 生命活动
空气 温度
……
水环境
食物
请你像一位科学家一样 , 来进行探究活动 :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实验 得出结论
温馨小提示
• 实验要细心 , 要尽量不惊扰金鱼。分析 实验结果 , 尝试找出温度变化和呼吸次 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可以求出全班同 学的实验数据的平均数 , 是实验结果更 有代表性。实验结束后把金鱼饲养起来 。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奥利给~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 类植物
【情境导入]
绿色植物分成那几类 ?
藻类植物 绿色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准确的处理方式是〔 D 〕
A修改结果 , 使其与假设相符 B依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C修改实验过程 , 使其与假设相符 D修改假设 , 重新做实验
科学探究并不遥远 , 它就在 你我的周围。
科学探究的价值在于它服务于 生活。
眼前与未来的世界期待你的慧 眼 , 你的才智 ! 科学家总是从少 年中走出 !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小组内先合作探究 , 然后小组 内达成共识 , 派学生代表回答 , 其他组纠错和指正
步骤一 : 暗处理
〔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 这样做是为了让天竺葵把叶片中原有 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以说明后面 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不是由实验前叶片 中储存的淀粉引起的。
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哪些 因素的影响 ?
金鱼的 生命活动
空气 温度
……
水环境
食物
请你像一位科学家一样 , 来进行探究活动 :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实验 得出结论
温馨小提示
• 实验要细心 , 要尽量不惊扰金鱼。分析 实验结果 , 尝试找出温度变化和呼吸次 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可以求出全班同 学的实验数据的平均数 , 是实验结果更 有代表性。实验结束后把金鱼饲养起来 。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奥利给~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 类植物
【情境导入]
绿色植物分成那几类 ?
藻类植物 绿色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准确的处理方式是〔 D 〕
A修改结果 , 使其与假设相符 B依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C修改实验过程 , 使其与假设相符 D修改假设 , 重新做实验
科学探究并不遥远 , 它就在 你我的周围。
科学探究的价值在于它服务于 生活。
眼前与未来的世界期待你的慧 眼 , 你的才智 ! 科学家总是从少 年中走出 !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小组内先合作探究 , 然后小组 内达成共识 , 派学生代表回答 , 其他组纠错和指正
步骤一 : 暗处理
〔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 这样做是为了让天竺葵把叶片中原有 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以说明后面 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不是由实验前叶片 中储存的淀粉引起的。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专题学习PPT课件

例题:2008宁波卷
中国女排北仑主场的吉祥物“圆圆”,其原型是宁波市独有的国家二 级保护动物——镇海棘螈。目前它的数量只有350多尾,比大熊猫还 稀少,已濒临灭绝。 (1)镇海棘螈在陆上产卵,卵孵化后,幼体再进入水中继续进行个体发 两栖 育,成体则在陆上生活。它和大鲵同属于_______ 类动物。 (2)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是否与其产卵习性有关?中科院的科 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将收集到的60颗镇海棘螈受精卵平均分成6组, 在适宜温度下,分别将它们放在陆地上、池水下深1cm、5cm、10cm、 15cm、20cm处,一段时间后,比较它们的孵化率。科学家设计的实 验可以研究两个问题: ①受精卵在陆上与水中的孵化率是否有差异? ②受精卵在水中的孵化率与受精卵在水中的深度 _____ __是否有关? (3)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的原因除了可能与陆上产卵习性有关 外,还可能与其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关,如:气候异常、_______等。
①农药污染 ②水池减少 ③天敌 捕食 ④人为因素等
中国女排主场吉祥物圆 圆 (第
五、检验与评价
检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或记录的数据, 找出数据所反映出的共同规律(求同), 或者发现事物间存在的差别(求异),分 析数据时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算或画 出图象来分析,使结论更加直观地显现出 来。 评价:1、探究的过程是否恰当; 2、探究得到的结论是否合理; 3、探究过程中是否出现新问题。
科学探究专题学习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具有六个要素:
1、提出问题 2、建立猜想与假设 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4、获取事实与证据 5、检验与评价 6、合作与交流
一、提出问题例题:
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 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 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 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 拔了几棵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 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 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这里属 于提出问题的是: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1.1.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共50张PPT)

4、曲颈瓶实验。观察法、实验法
1.小明饲养了一对兔子,他每天喂养时,把 它们的动作习惯以及各种反应都一一记录 下来,以便以后进行分析比较,那么,他 的这种探究方法是( )A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2、进行实验探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一般还应同时设计(C )
A、分组实验
♪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
19、大家常说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5.用某种动物来作观察实验,完毕后应将 动物是( C )。
A.毒死 B.掩埋 C.放生 D.烧掉
6、巴斯的实验设计曲颈瓶的目的是
A 与外界空气隔绝
B
B 与外界微生物隔绝
C 防止水分进入
D 降低温度
7. 生物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六个环节,分别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8.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 _____,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____; 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____。 9. 可供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有很多,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 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1.小明饲养了一对兔子,他每天喂养时,把 它们的动作习惯以及各种反应都一一记录 下来,以便以后进行分析比较,那么,他 的这种探究方法是( )A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2、进行实验探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一般还应同时设计(C )
A、分组实验
♪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
19、大家常说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5.用某种动物来作观察实验,完毕后应将 动物是( C )。
A.毒死 B.掩埋 C.放生 D.烧掉
6、巴斯的实验设计曲颈瓶的目的是
A 与外界空气隔绝
B
B 与外界微生物隔绝
C 防止水分进入
D 降低温度
7. 生物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六个环节,分别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8.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 _____,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____; 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____。 9. 可供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有很多,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 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课件-2023-2024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评价任务将、、入项
评价任务
评价要点
评价
能够说明巴斯德实验的过程及曲颈瓶的重要意义(3☆ )
( )☆
任务一:巴斯 明确“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3☆ )( )☆ 德实验
能针对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3☆ )
( )☆
任务二:探究 方法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探究方法完成科学探究(3☆ )
巴斯德作出的假设是:造成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2.在巴斯德实验中,曲颈瓶的设计妙在何处?
3.在巴斯德实验中,设置A瓶的作用是什么?
4.根据实验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中两类烧瓶的区别:
空气+微生物
A普通烧瓶,瓶 口竖直向上
只进空气,不进微生物
B瓶口拉长成s 形的曲颈瓶
2.两个瓶口都是敞开的,与外界相通,B瓶的设计妙在:
1.自主探究
(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他做出了怎样 的科学假设? (2)在巴斯德实验中,曲颈瓶的设计妙在何处?
巴斯德实验设计的曲颈瓶,妙在:弯曲的瓶颈能使外界空气进入, 而其中的微生物无法进入瓶内。 (3)在巴斯德实验中,设置A瓶的作用是什么?
作对照,空气中的微生物没有受到任何阻挡而进入瓶内。 (4)根据实验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弯曲的瓶颈能够使空气进入, 而空气中的微生物无法进入
任务一 巴斯德实验
A
B
煮沸:杀死肉汤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任务一 巴斯德实验
几天后
A
(对照组)
出现了微生物 肉汤浑浊变质
B
(实验组)
没有微生物 不变质
对照很重要!
任务一 巴斯德实验
死去的杜鹃鸟腐败是正常现象,造成腐败的原因是什么?通过 巴斯德实验进行研究腐败现象。
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PPT课件

一侧盖上玻璃板, 另一侧盖上不透光板, 在盘内 形成_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 观察鼠妇对_______的选择。 (4)实施计划: 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 两侧的中央放_______的鼠妇, 静置2分钟。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 统计10次。 计算出全班各组________次数据的平均值, 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重点、难点 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的过程, 概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研究方法。
经典实验回顾:
1.提出问题: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肉汤本身 产生的, 还是从空气中进入的呢
观点之一:
观点之二:
来自于肉汤自身。 来自于空气。
2.作出假设: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 气。
A 设置对照
B
几天后变质
保持新鲜
变量: 微生物的有无
对照实验: 只有一个变量
存放4年之久 新鲜如初
长颈打断后
B 现象: 肉汤也浑浊变质了
结论: 肉汤变酸是空气中的微生物引起的
为什么4年后把曲颈瓶打破?
进行前后对照, 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存放4年之久 新鲜如初
长颈打段后
B
不久?
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多种方法并用
一试身手: C 1、巴斯德实验中, 实验的变量是( )
A 烧瓶的直颈和曲颈 B 空气 C 有无微生物进入 D 温度
B 2、同学们在设计对照实验时,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所有条件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不同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 C所有条件都不同 D除实验变量相同外, 其他条件都不同 3、在设计对照实验时, 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偃师市二中七年级生物上册 1.1.3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课件 新版版

二女儿 ----- 生育4孩 ----- 生育6孩
对 生育10孩
三女儿 ----- 生育3孩 ----- 生育3孩
净增人数:49人 夫 夭折5孩
妇
四女儿 ----- 生育3孩 ----- 生育3孩
五女儿 ----- 生育3孩 ----- 生育3孩
的问题非常突出。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 素质 , 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 鼓励晚婚晚育、少 生优生。晚婚 , 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 ; 晚 育 , 婚后初次生育时达到晚婚年龄 ; 少生 , 稳定生 育水平 ; 优生 , 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 检查身体等措施 , 避免生出有遗传缺陷的孩子。
自主学习 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火炬树
入侵物种
• 火炬树上世纪被引入我国 , 用于绿化 , 是继风 眼莲、大米草、紫茎泽兰、微甘菊等又一植 物类入侵物种 , 是北京目前发现的危害潜力 最大的入侵物种。
• 向农田入侵的火炬树 ; 高速公路上的不速之 客 ; 火炬树将本地中排挤出了山坡
• 几乎所有的风景名胜区和保护区都栽植了火 炬树 , 就连自然保护区内也有分布。更令人 忧心如焚的是 , 还有数十亿的火炬树苗子在 苗圃里等待踏上北京美丽的土地。
我国从1949年到1989年,人口增长明显加快。新中 国是1949年10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致使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第四节 计划生育
一、预习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
把 计划生育 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具体要求 是: 晚婚 、 晚育 、 少生 、 优生 。
対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 和喂养 , 待鸟康复后 , 将它 放归大自然。可以维持生物 圈的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②记录现象、 数据③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
观察法 调查法 比较法 演绎法
①描述现象②处理数据③分析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Βιβλιοθήκη ①撰写探究报告②交流探究过 程和结论并完善
PPT学习交流
1
此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PPT学习交流
2
4.生物科学的探究过程与常用方法
科学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基本要求
方法
①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② 表述这些问题③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 示矛盾
①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作 出假设②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
①制定计划②根据制定的计划,列出 所需材料和用具③选出控制变量 ④设计对照组
观察法 调查法 比较法 演绎法
①描述现象②处理数据③分析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Βιβλιοθήκη ①撰写探究报告②交流探究过 程和结论并完善
PPT学习交流
1
此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PPT学习交流
2
4.生物科学的探究过程与常用方法
科学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基本要求
方法
①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② 表述这些问题③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 示矛盾
①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作 出假设②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
①制定计划②根据制定的计划,列出 所需材料和用具③选出控制变量 ④设计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