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5)《中学几何研究》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学数学教学研究》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学数学教学研究》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学数学教学研究》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个空2分)1.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2.说课的内容包括、、、。

3.评价教育实验样本的要点为、、二、简述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2分)1.简述数学形象思维的功能。

2.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基本观点。

3.如何理解数学的严谨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严谨性和量力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4.什么是归纳推理,说明它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5.简述计算机对数学教育产生的影响。

三、综合题(本题20分)什么是数学能力?数学能力由哪些主要成分组成?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阐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个空2分)1.党的教育总目标及普通中学的性质和任务数学的特点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2.说内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3.随机性代表性样本的容量二、简述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2分)1.答:数学形象思维有如下的功能:第一,数学形象思维以形象的形式反映数学规律,从而提供数学问题生动而形象的整体显示。

因此,易于把握整体。

(4分)第二,数学创造性往往从对形象的思维受到启发,以形象思维为先导。

从古到今,形象思维给数学猜想、数学方法的提出以及数学创造都带来了活力。

(4分)第三,数学形象思维可以弥补抽象思维的不足。

抽象思维是一种概念的运动,在认识真理方面具有无可怀疑的可感力与优越性。

但由于在运动和发展中完全脱离具体的可感的材料,如果再加以绝对化,那也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初三几何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几何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几何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三角形的内角和?A. 180°B. 360°C. 270°D. 90°2.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r,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A. πr²B. 2πrC. r²D. 2r²3.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是30°,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A. 45°B. 60°C. 90°D. 120°4.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25B. 50C. 100D. 2005. 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A. 任意平行四边形B. 矩形C. 菱形D. 梯形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一个正五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度。

7. 圆的周长公式是________。

8. 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矩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9. 正六边形的对角线数量是________。

10.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a² + b² = 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说明如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12. 描述矩形和正方形的相似性质。

13. 解释什么是圆周角定理。

14. 给出一个例子,说明如何使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ABC中,∠C是直角,AB是斜边,已知AB=10厘米,AC=6厘米,求BC的长度。

16. 一个圆的半径为7厘米,求这个圆的内接正方形的面积。

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B4. B5. B二、填空题6. 5407. 2πr8. 159. 610. 直角三、简答题11.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三边全等)、SAS(两边夹一角全等)、ASA(两角夹一边全等)、AAS(两角一边全等)和HL(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相等)。

中考数学复习《几何探究型问题》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几何探究型问题》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几何探究型问题》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题型解读1.考查类型:①动点探究题;②平移、旋转、折叠探究题;③图形形状变化探究题.2.考查内容:①多与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相似的判定和性质有关;②涉及平移、旋转或折叠的相关性质;③多与二次函数的性质有关.3.备考指导:在做此类题型时,要观察题中已知条件,并结合题设,联系相关的知识解题,对结果猜想题根据前面问题大胆猜想,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类型一动点探究题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5 cm,∠BAC=60°,动点M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2 cm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3 cm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0≤t≤5),连接MN.(1)若BM=BN,求t的值;(2)若△MBN与△ABC相似,求t的值;(3)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CNM的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值.2.如图①,菱形ABCD中,已知∠BAD=120°,∠EGF=60°,∠EGF的顶点G在菱形对角线AC上运动,角的两边分别交边BC、CD于点E、F.(1)如图②,当顶点G运动到与点A重合时,求证:EC+CF=BC;(2)知识探究:①如图③,当顶点G运动到AC中点时,探究线段EC、CF与BC的数量关系;②在顶点G 的运动过程中,若ACCG =t ,请直接写出线段EC 、CF 与BC 的数量关系(不需要写出证明过程);(3)问题解决:如图④,已知菱形边长为8,BG =7,CF =65,当t >2时,求EC 的长度.图①3.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6 cm ,BC =8 cm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点P 从点A 出发,沿AD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 cm /s ;同时,点Q 从点D 出发,沿DC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 cm /s ;当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连接PO 并延长,交BC 于点E ,过点Q 作QF∥AC,交BD 于点F.设运动时间为t(s )(0<t<6),解答下列问题: (1)当t 为何值时,△AOP 是等腰三角形?(2)设五边形OECQF 的面积为S(cm 2),试确定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3)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S 五边形OECQF ∶S △ACD =9∶16?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OD 平分∠COP?若存在,求出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某数学兴趣小组在数学课外活动中,研究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性质时,做了如下探究:在△ABC 中,∠BAC =90°,AB =AC ,点D 为直线BC 上一动点(点D 不与B ,C 重合),以AD 为边在AD 右侧作正方形ADEF ,连接CF. (1)观察猜想如图①,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①BC 与CF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 ②BC ,CD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将结论直接写在横线上). (2)数学思考如图②,当点D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时,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你写出正确结论再给予证明. (3)拓展延伸如图③,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延长BA 交CF 于点G ,连接GE.若已知AB =22,CD =14BC ,请求出GE 的长.类型二 平移、旋转、折叠探究题5.如图①,△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90°,AB =AC ,四边形ADEF 是正方形,点B 、C 分别在边AD、AF上,此时BD=CF,BD⊥CF成立.(1)当△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θ(0°<θ<90°)时,如图②,BD=CF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当△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45°时,如图③,延长DB交CF于点H.①求证:BD⊥CF;②当AB=2,AD=32时,求线段DH的长.图①图②图③6.在△ABC中,AB=6,AC=BC=5,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DE,旋转角为α(0°<α<180°),点B的对应点为点D,点C的对应点为点E,连接BD,BE.(1)如图,当α=60°时,延长BE交AD于点F.①求证:△ABD是等边三角形;②求证:BF⊥AD,AF=DF;③请直接..写出BE的长;(2)在旋转过程中,过点D作DG垂直于直线AB,垂足为点G,连接CE,当∠DAG=∠ACB,且线段DG与线段AE无公共点时,请直接..写出BE+CE的值.温馨提示:考生可以根据题意,在备用图中补充图形,以便作答.7.已知矩形ABCD中AD=8,将矩形ABCD折叠,使得顶点B落在CD边上的P点处.(1)如图①,已知折痕与边BC交于点O,连接AP、OP、OA,若△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 4,求边CD 的长;(2)如图②,在(1)的条件下擦去AO、OP,连接BP,动点M在线段AP上(点M不与点P、A重合),动点N 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BN=PM,连接MN交PB于点F,作ME⊥BP于点E,试问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线段EF的长度.图①图②8.问题情境在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菱形纸片的剪拼”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如图①,将一张菱形纸片ABCD(∠BAD>90°)沿对角线AC剪开,得到△ABC和△ACD.操作发现(1)将图①中的△ACD以A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使α=∠BAC,得到如图②所示的△AC′D,分别延长BC和DC′交于点E,则四边形ACEC′的形状是________;(2)创新小组将图①中的△ACD以A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使α=2∠BAC,得到如图③所示的△AC′D,连接DB、C′C,得到四边形BCC′D,发现它是矩形.请你证明这个结论;实践探究(3)缜密小组在创新小组发现结论的基础上,量得图③中BC=13 cm,AC=10 cm,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将△AC′D沿着射线DB方向平移a cm,得到△A′C″D′,连接BD′,CC″,使四边形BCC″D′恰好为正方形,求a的值.请你解答此问题;(4)请你参照以上操作,将图①中的△ACD在同一平面内进行一次平移,得到△A′C′D,在图④中画出平移后构造出的新图形,标明字母,说明平移及构图方法,写出你发现的结论,不必证明.9.如图,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ACB,其中∠ACB=90°,AC=4,BC=3,E、F分别是AC、AB边上的点,连接EF.(1)如图①,若将纸片ACB的一角沿EF折叠,折叠后点A落在AB边上的点D处,且使S四边形ECBF=3S△EDF,求AE的长;(2)如图②,若将纸片ACB的一角沿EF折叠,折叠后点A落在BC边上的点M处,且使MF∥CA.①试判断四边形AEM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②求EF的长;(3)如图③,若FE 的延长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N ,CN =1,CE =47,求AFBF的值.10.如图①,矩形ABCD 中,AB =2,BC =5,BP =1,∠MPN =90°,将∠MPN 绕点P 从PB 处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PM 交边AB(或AD)于点E ,PN 交边AD(或CD)于点F ,当PN 旋转至PC 处时,∠MPN 的旋转随即停止.(1)特殊情形:如图②,发现当PM 过点A 时,PN 也恰好过点D , 此时,△ABP________△PCD(填“≌”或“∽”);(2)类比探究:如图③,在旋转过程中,PEPF 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设AE =t ,△EPF 的面积为S ,试确定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当S =4.2时,求所对应的t 值.11.如图①,在△ABC中,∠ACB=90°,∠B=30°,AC=1,D为AB的中点,EF为△ACD的中位线,四边形EFGH为△ACD的内接矩形(矩形的四个顶点均在△ACD的边上).(1)计算矩形EFGH的面积;(2)将矩形EFGH沿AB向右平移,F落在BC上时停止移动.在平移过程中,当矩形与△CB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316时,求矩形平移的距离;(3)如图③,将(2)中矩形平移停止时所得的矩形记为矩形E1F1G1H1,将矩形E1F1G1H1绕G1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H1落在CD上时停止转动,旋转后的矩形记为矩形E2F2G1H2,设旋转角为α,求cosα的值.类型三图形形状变化探究题12.如图①,②,③分别以△ABC的AB和AC为边向△ABC外作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四边形(正方形)、正五边形,BE和CD相交于点O.(1)在图①中,求证:△ABE≌△ADC.图①(2)由(1)证得△ABE≌△ADC,由此可推得在图①中∠BOC=120°,请你探索在图②中∠BOC的度数,并说明理由或写出证明过程.图②(3)填空:在上述(1)(2)的基础上可得在图③中∠BOC=________(填写度数).图③图④(4)由此推广到一般情形(如图④),分别以△ABC的AB和AC为边向△ABC外作正n边形,BE和CD仍相交于点O,猜想∠BOC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n的式子表示).13.阅读理解: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如图①,一个矩形发生变形后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设这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个内角中较小的一个内角为α,我们把1sinα的值叫做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变形度.(1)若矩形发生形变后的平行四边形有一个内角是120°,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变形度是________;猜想证明:(2)设矩形的面积为S1,其变形后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为S2,试猜想S1,S2,1sinα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拓展探究:(3)如图②,在矩形ABCD中,E是AD边上的一点,且AB2=AE·AD,这个矩形发生变形后为平行四边形A1B1C1D1,E1为E的对应点,连接B1E1,B1D1,若矩形ABCD的面积为4m(m>0),平行四边形A1B1C1D1的面积为2m(m>0),试求∠A1E1B1+∠A1D1B1的度数.14.已知AC ,EC 分别为四边形ABCD 和EFCG 的对角线,点E 在△ABC 内,∠CAE +∠CBE=90°. (1)如图①,当四边形ABCD 和EFCG 均为正方形时,连接BF. ①求证:△CAE∽△CBF; ②若BE =1,AE =2,求CE 的长;(2)如图②,当四边形ABCD 和EFCG 均为矩形,且AB BC =EFFC =k 时,若BE =1,AE =2,CE =3,求k 的值;(3)如图③,当四边形ABCD 和EFCG 均为菱形,且∠DAB =∠GEF=45°时,设BE =m ,AE =n ,CE =p ,试探究m ,n ,p 三者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解答过程).15.已知点O 是△ABC 内任意一点,连接OA 并延长到E ,使得AE =OA ,以OB ,OC 为邻边作▱OBFC ,连接OF ,与BC 交于点H ,再连接EF.(1)如图①,若△ABC 为等边三角形,求证:①EF⊥BC; ②EF =3BC ;(2)如图②,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 为斜边),猜想(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直接写出结论即可;若不成立,请你直接写出你的猜想结果;(3)如图③,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且AB =AC =kBC ,请你直接写出EF 与BC 之间的数量关系.类型一 动点探究题1. 解:(1)根据题意BM =2t ,BN =BC -3t ,而BC =5×tan 60°=5 3.∴当BM =BN 时,2t =53-3t ,解得t =103-15. (2)分类讨论:①当∠BMN =∠ACB =90°时,如解图①, △NBM ∽△ABC ,cos B =cos 30°=BM BN ,∴2t 53-3t =32,解得t =157.②当∠BNM =∠ACB =90°时,如解图②, △MBN ∽△ABC ,cos B =cos 30°=BNBM, ∴53-3t 2t =32,解得t =52. 因此当运动时间是157秒或52秒时,△MBN 与△ABC 相似.第1题解图(3)由于△ABC 面积是定值,∴当四边形ACNM 面积最小时,△MBN 面积最大, 而△MBN 的面积是S =12BM ×BN ×sin B=12×2t ×(53-3t)×12=-32t 2+532t , 由于a =-32<0, ∴当t =-5322×(-32)=52时,△MBN 面积最大,最大值是-32×(52)2+532×52=2538, 因此四边形ACNM 面积最小值是12×5×53-2538=7538.2. (1)证明:∵四边形ABCD 是菱形,∠BAD =120°,∴∠BAC =60°,∠B =∠ACF =60°,AB =BC , ∴AB =AC ,∵∠BAE +∠EAC =∠EAC +∠CAF =60°, ∴∠BAE =∠CAF , 在△BAE 和△CAF 中, ⎩⎪⎨⎪⎧∠BAE =∠CAF AB =AC ∠B =∠ACF, ∴△BAE ≌△CAF(ASA ), ∴BE =CF ,∴EC +CF =EC +BE =BC ,即EC +CF =BC ;(2)解:①线段EC ,CF 与BC 的数量关系为: EC +CF =12BC.理由如下:如解图①,过点A 作AE′∥EG ,AF ′∥GF ,分别交BC 、CD 于E′、F′.第2题解图①类比(1)可得:E′C +CF′=BC , ∵G 为AC 中点,AE ′∥EG , ∴CE CE′=CG AC =12, ∴CE =12CE′,同理可得:CF =12CF′,∴CE +CF =12CE′+12CF′=12(CE′+CF′)=12BC ,即CE +CF =12BC ;②CE +CF =1tBC ;【解法提示】类比(1)可得:E′C +CF′=BC , ∵AE ′∥EG ,ACCG =t ,∴CE CE′=CG AC =1t,∴CE =1tCE′,同理可得:CF =1tCF′,∴CE +CF =1t CE′+1t CF′=1t (CE′+CF′)=1t BC ,即CE +CF =1tBC.(3)解:如解图②,连接BD 与AC 交于点H.第2题解图②在Rt △ABH 中,∵AB =8,∠BAC =60°, ∴BH =AB·sin 60°=8×32=43, AH =CH =AB·cos 60°=8×12=4,∴GH =BG 2-BH 2=72-(43)2=1, ∴CG =4-1=3, ∴CG AC =38, ∴t =83(t >2),由(2)②得:CE +CF =1t BC ,∴CE =1t BC -CF =38×8-65=95.∴EC 的长度为95.3. 解:(1)分三种情况: ①若AP =AO ,在矩形ABCD 中,∵AB =6,BC =8, ∴AC =10,第3题解图①∴AO =CO =5,∴AP =5, ∴t =5,②若AP =PO =t , 在矩形ABCD 中, ∵AD ∥BC ,∴∠PAO =∠OCE ,∠APO =∠OEC , 又∵OA =OC ,∴△APO ≌△CEO ,∴PO =OE =t.如解图①,作AG ∥PE 交BC 于点G ,则四边形APEG 是平行四边形, ∴AG =PE =2t ,GE =AP =t. 又∵EC =AP =t ,∴BG =8-2t.在Rt △ABG 中,根据勾股定理知62+(8-2t)2=(2t)2, 解得t =258.第3题解图②③若OP =AO =5,则t =0或t =8,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可知,当t =5或t =258时,△AOP 是等腰三角形.(2)如解图②,作OM ⊥BC ,垂足是M ,作ON ⊥CD ,垂足是N. 则OM =12AB =3,ON =12BC =4,∴S △OEC =12·CE·OM =12·t·3=32t ,S △OCD =12·CD·ON =12·6·4=12.∵QF ∥AC ,∴△DFQ ∽△DOC , ∴S △DFQ S △DOC =(DQ DC)2,即S △DFQ 12=(t 6)2,∴S △DFQ =13t 2,∴S 四边形OFQC =12-13t 2,∴S 五边形OECQF =S 四边形OFQC +S △OEC =12-13t 2+32t ,即S =-13t 2+32t +12(0<t <6).(3)存在.理由如下:要使S 五边形OECQF :S △ACD =9∶16,即(-13t 2+32t +12)∶(12×6×8)=9∶16,解得t 1=3,t 2=1.5,两个解都符合题意,∴存在两个t 值,使S 五边形OECQF ∶S △ACD =9∶16,此时t 1=3,t 2=1.5; (4)存在.理由如下:如解图③,作DI ⊥OP ,垂足是I ,DJ ⊥OC ,垂足是J ,第3题解图③作AG ∥PE 交BC 于点G.∵S △OCD =12·OC·DJ =12·5·DJ ,且由(2)知,S △OCD =12,∴DJ =245.∵OD 平分∠POC ,DI ⊥OP ,DJ ⊥OC , ∴DI =DJ =245=4.8.∵AG ∥PE ,∴∠DPI =∠DAG .∵AD ∥BC ,∴∠DAG =∠AGB ,∴∠DPI =∠AGB , ∴Rt △ABG ∽Rt △DIP.由(1)知,在Rt △ABG 中,BG =8-2t , ∴AB DI =BG IP ,∴64.8=8-2t IP, ∴IP =45(8-2t).在Rt △DPI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245)2+[45(8-2t)]2=(8-t)2, 解得t =11239.(t =0不合题意,舍去)4. (1)解:①BC ⊥CF ;②BC =CD +CF. 【解法提示】①∵∠BAC =∠DAF =90°, ∴∠BAD =∠CAF , 又∵AB =AC ,AD =AF , ∴△ABD ≌△ACF , ∴∠ACF =∠ABC =45°, ∵∠ACB =45°,∴∠BCF =90°,即BC ⊥CF ; ②∵△ABD ≌△ACF , ∴BD =CF , ∵BC =CD +BD , ∴BC =CD +CF.(2)解:结论①仍然成立,②不成立. ①证明:∵∠BAC =∠DAF =90°, ∴∠BAD =∠CAF ,又∵AB =AC ,AD =AF , ∴△ABD ≌△ACF ,∴∠ACF =∠ABD =180°-45°=135°, ∵∠ACB =45°, ∴∠BCF =90°,即BC ⊥CF ; ②结论为:BC =CD -CF. 证明:∵△ABD ≌△ACF , ∴BD =CF ,∵BC =CD -BD ,∴BC =CD -CF.(3)解:如解图,过点E 作EM ⊥CF 于M ,作EN ⊥BD 于点N ,过点A 作AH ⊥BD 于点H. ∵AB =AC =22,第4题解图∴BC =4,AH =12BC =2,∵CD =14BC ,∴CD =1,∵∠BAC =∠DAF =90°, ∴∠BAD =∠CAF ,又∵AB =AC ,AD =AF , ∴△ABD ≌△ACF , ∴∠ACF =∠ABC =45°, ∵∠ACB =45°, ∴∠BCF =90°,∴CN =ME ,CM =EN , ∴∠AGC =∠ABC =45°, ∴CG =BC =4,∵∠ADE =90°,∴∠ADH +∠EDN =∠EDN +∠DEN =90°, ∴∠ADH =∠DEN ,又∵∠AHC =∠DNE =90°,AD =DE , ∴△AHD ≌△DNE ,∴DN =AH =2,EN =DH =3, ∴CM =EN =3,ME =CN =3, 则GM =CG -CM =4-3=1, ∴EG =EM 2+GM 2=10.类型二 平移、旋转、折叠探究题5. (1)解:BD =CF 成立.理由如下:∵AC =AB ,∠CAF =∠BAD =θ,AF =AD , ∴△ACF ≌△ABD ,∴CF =BD.(2)①证明:由(1)得,△ACF ≌△ABD , ∴∠HFN =∠ADN , 在△HFN 与△ADN 中,∵∠HFN =∠ADN ,∠HNF =∠AND , ∴∠NHF =∠NAD =90°,第5题解图∴HD ⊥HF ,即BD ⊥CF.②解:如解图,连接DF ,延长AB ,与DF 交于点M , 在△MAD 中,∵∠MAD =∠MDA =45°, ∴∠BMD =90°.在Rt △BMD 与Rt △FHD 中, ∵∠MDB =∠HDF ,∴△BMD ∽△FHD.∵AB =2,AD =32,四边形ADEF 是正方形, ∴MA =MD =322=3,∴MB =MA -AB =3-2=1,BD =MB 2+MD 2=12+32=10, 又∵MD HD =BD FD ,即3HD =106,∴DH =9105.6. (1)①证明:∵△ABC 绕点A 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DE , ∴AB =AD ,∠BAD =60°, ∴△ABD 是等边三角形;②证明:由①得△ABD 是等边三角形, ∴AB =BD ,∵△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DE,∴AC=AE,BC=DE,又∵AC=BC,∴EA=ED,∴点B,E在AD的中垂线上,∴BE是AD的中垂线,∵点F在BE的延长线上,∴BF⊥AD,AF=DF;③解:BE的长为33-4;【解法提示】由②知AF=12AD=12AB=3,AE=AC=5,BF⊥AD,由勾股定理得EF=AE2-AF2=4.在等边△ABD中,AB=6,BF⊥AD,∴BF=32AB=33,∴BE=33-4.(2)解:BE+CE的值为13;第6题解图【解法提示】如解图,∵∠DAG=∠ACB,∴∠DAB=2∠CAB.∵∠DAE=∠CAB,∴∠BAE=∠CAB,∴∠BAE=∠CBA,∴AE∥BC,∵AE=AC=BC,∴四边形ACBE是菱形,∴CE 垂直平分AB ,BE =AC =5.设CE 交AB 于M ,则CM ⊥AB ,CM =EM ,AM =BM , ∴在Rt △ACM 中,AC =5,AM =3, 由勾股定理得CM =4, ∴CE =8, ∴CE +BE =13.7. 解:(1)由矩形性质与折叠可知,∠APO =∠B =∠C =∠D =90°, ∴∠CPO +∠DPA =∠DPA +∠DAP =90°, ∴∠DAP =∠CPO , ∴△OCP ∽△PDA , ∴S △OCP S △PDA =(CP DA)2,即14=(CP8)2,∴CP =4,设CD =x ,则DP =x -4,AP =AB =CD =x , ∵AP 2-DP 2=AD 2, ∴x 2-(x -4)2=82, 解得x =10, 故CD =10. (2)第7题解图线段EF 的长度始终不发生变化,为2 5.证明:如解图,过点N 作NG ⊥PB ,与P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 , ∵AB =AP ,∴∠APB =∠ABP =∠GBN , 在△PME 和△BNG 中, ⎩⎪⎨⎪⎧∠MEP =∠NGB =90°∠MPE =∠NBG MP =NB, ∴△PME ≌△BNG(AAS ), ∴ME =NG ,PE =BG , 在△FME 和△FNG 中, ⎩⎪⎨⎪⎧∠MEF =∠NGF ∠MFE =∠NFG ME =NG,∴△FME ≌△FNG(AAS ), ∴EF =GF , ∴EF =12EG ,∵BP =BE +EP =BE +GB =EG , ∴EF =12BP ,∵BP =BC 2+CP 2=82+42=45, ∴EF =12BP =2 5.8. (1)解:菱形.(2)证明:如解图①,作AE ⊥CC′于点E , 由旋转得AC′=AC ,∴∠CAE =∠C′AE =12α=∠BAC ,第8题解图①∵四边形ABCD 是菱形, ∴BA =BC ,BC =DC′, ∴∠BCA =∠BAC , ∴∠CAE =∠BCA , ∴AE ∥BC , 同理AE ∥DC′, ∴BC ∥DC ′,∴四边形BCC′D 是平行四边形, 又∵AE ∥BC ,∠CEA =90°, ∴∠BCC ′=180°-∠CEA =90°,∴四边形BCC′D 是矩形.(3)解:如解图①,过点B 作BF ⊥AC 于点F , ∵BA =BC ,∴CF =AF =12AC =12×10=5.在Rt △BCF 中,BF =BC 2-CF 2=132-52=12. 在△ACE 和△CBF 中,∵∠CAE =∠BCF ,∠CEA =∠BFC =90°, ∴△ACE ∽△CBF , ∴CE BF =AC BC ,即CE 12=1013, 解得CE =12013.∵AC =AC′,AE ⊥CC ′, ∴CC ′=2CE =2×12013=24013.当四边形BCC″D′恰好为正方形时,分两种情况: ①点C″在边CC′上,a =CC′-13=24013-13=7113,②点C″在边C′C 的延长线上,a =CC′+13=24013+13=40913.综上所述,a 的值为7113或40913.第8题解图②(4)解:答案不唯一,例:画出正确图形如解图②所示.平移及构图方法:将△ACD 沿着射线CA 方向平移,平移距离为12AC 的长度,得到△A ′C ′D ,连接A′B ,DC.结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9. 解:(1)∵折叠后点A 落在AB 边上的点D 处, ∴EF ⊥AB ,△AEF ≌△DEF , ∴S △AEF =S △DEF .∵S 四边形ECBF =3S △EDF ,∴S 四边形ECBF =3S △AEF .∵S △ACB =S △AEF +S 四边形ECBF ,∴S △ACB =S △AEF +3S △AEF =4S △AEF , ∴S △AEF S △ACB =14. ∵∠EAF =∠BAC ,∠AFE =∠ACB =90°, ∴△AEF ∽△ABC , ∴S △AEF S △ABC =(AE AB )2, ∴(AE AB )2=14. 在Rt △ACB 中,∵∠ACB =90°,AC =4,BC =3, ∴AB =42+32=5, ∴(AE 5)2=14,∴AE =52.(2)第9题解图①①四边形AEMF 是菱形.证明:如解图①,∵折叠后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M 处, ∴∠CAB =∠EMF ,AE =ME , 又∵MF ∥CA ,∴∠CEM =∠EMF , ∴∠CAB =∠CEM , ∴EM ∥AF ,∴四边形AEMF 是平行四边形. 又∵AE =ME ,∴四边形AEMF 是菱形.②如解图①,连接AM ,AM 与EF 交于点O ,设AE =x ,则ME =AE =x ,EC =4-x. ∵∠CEM =∠CAB ,∠ECM =∠ACB =90°, ∴△ECM ∽△ACB. ∴EC AC =EMAB , ∵AB =5,AC =4, ∴4-x 4=x5, 解得x =209,∴AE =ME =209,EC =169.在Rt △ECM 中,∵∠ECM =90°,∴CM 2=EM 2-EC 2, 即CM =EM 2-EC 2=(209)2-(169)2=43. ∵四边形AEMF 是菱形,∴OE =OF ,OA =OM ,AM ⊥EF , ∴S 菱形AEMF =4S △AOE =2OE·AO. 在Rt △AOE 和Rt △ACM 中, ∵tan ∠EAO =tan ∠MAC , ∴OE AO =CM AC. ∵CM =43,AC =4,∴AO =3OE ,∴S 菱形AEMF =6OE 2. 又∵S 菱形AEMF =AE·CM ,∴6OE 2=209×43,∴OE =2109,∴EF =4109. (3)如解图②,第9题解图②过点F 作FH ⊥CB 于点H ,在Rt △NCE 和Rt △NHF 中, ∵tan ∠ENC =tan ∠FNH , ∴EC NC =FH NH, ∵NC =1,EC =47,∴FH NH =47, 设FH =x ,则NH =74x ,∴CH =NH -NC =74x -1.∵BC =3,∴BH =BC -CH =3-(74x -1)=4-74x.在Rt △BHF 和Rt △BCA 中,∵tan ∠FBH =tan ∠ABC , ∴HF BH =CA BC , ∴x4-74x =43, 解得x =85,∴HF =85.∵∠B =∠B ,∠BHF =∠BCA =90°, ∴△BHF ∽△BCA , ∴HF CA =BFBA,即HF·BA =CA·BF , ∴85×5=4BF ,∴BF =2,∴AF =AB -BF =3, ∴AF BF =32. 10. 解:(1)△ABP ∽△PCD. 【解法提示】∵∠MPN =90°, ∴∠APB +∠DPC =90°, ∵∠B =90°,∴∠APB +∠BAP =90°, ∴∠DPC =∠BAP , 又∵∠B =∠C =90°, ∴△ABP ∽△PCD.(2)在旋转过程中,PEPF 的值为定值.如解图,过点F 作FG ⊥BC ,垂足为G.第10题解图类比(1)可得:△EBP ∽△PGF , ∴EP PF =PB FG, ∵∠A =∠B =∠FGB =90°, ∴四边形ABGF 是矩形, ∴FG =AB =2, ∵BP =1, ∴PE PF =12, 即在旋转过程中,PE PF 的值为定值12.(3)由(2)知△EBP ∽△PGF , ∴EB PG =BP GF =12, 又∵AE =t , ∴BE =2-t ,∴PG =2(2-t)=4-2t ,∴AF =BG =BP +PG =1+(4-2t)=5-2t ,∴S =S 矩形ABGF -S △AEF -S △BEP -S △PFG=2(5-2t)-12t(5-2t)-12×1×(2-t)-12×2×(4-2t)=t 2-4t +5,即S =t 2-4t +5(0≤t ≤2), 当S =4.2时,4.2=t 2-4t +5,解得:t 1=2-455,t 2=2+455(不合题意,舍去).∴t 的值是2-455.11. 解:(1)如解图①,在△ABC 中, ∵∠ACB =90°,∠B =30°,AC =1, ∴AB =2,又∵D 是AB 的中点,第11题解图①∴AD =1,CD =12AB =1,又∵EF 是△ACD 的中位线,∴EF =DF =12,在△ACD 中,AD =CD ,∠A =60°,∴△ACD 为等边三角形, ∴∠ADC =60°, 在△FGD 中,GF =DF·sin 60°=34, ∴矩形EFGH 的面积S =EF·GF =12×34=38.(2)如解图②,设矩形移动的距离为x ,则0<x ≤12,①当矩形与△CBD 重叠部分为三角形时,则0<x ≤14,重叠部分的面积S =12x·3x =316,第11题解图②∴x =24>14(舍去), ②当矩形与△CBD 重叠部分为直角梯形时,则14<x ≤12,重叠部分的面积S =34x -12×14×34=316, ∴x =38,即矩形移动的距离为38时,矩形与△CBD 重叠部分的面积是316.第11题解图③(3)如解图③,作H 2Q ⊥AB 于Q , 设DQ =m ,则H 2Q =3m , 又DG 1=14,H 2G 1=12,在Rt △H 2QG 1中, (3m)2+(m +14)2=(12)2,解得m 1=-1+1316,m 2=-1-1316<0(舍去),∴cos α=QG 1F 1G 1=-1+1316+1412=3+138.类型三 图形形状变化探究题12. (1)证明:∵△ABD 、△ACE 是等边三角形, ∴AB =AD ,AC =AE ,∠CAE =∠DAB =60°,∴∠CAE +∠BAC =∠DAB +∠BAC ,即∠BAE =∠DAC , 在△ABE 和△ADC 中, ⎩⎪⎨⎪⎧AB =AD ∠BAE =∠DAC AE =AC, ∴△ABE ≌△ADC(SAS ). (2)解:∠BOC =90°.理由如下: 由(1)得△ABE ≌△ADC ,∴∠EBA =∠CDA.∵∠FBA +∠FDA =180°,∴∠FBA -∠EBA +∠FDA +∠CDA =180°, 即∠FBO +∠FDO =180°.在四边形FBOD 中,∠F =90°, ∴∠DOB =360°-∠F -(∠FBO +∠FDO)=90°, ∴∠BOC =90°. (3)解:72°.【解法提示】∠BOC =180°-108°=72°.(4)解:180°-180°·(n -2)n.【解法提示】由(3)可知,∠BOC 度数应为180°减去正多边形内角度数. 13. 解:(1)233.【解法提示】sin 120°=32,故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变形度是233. (2)1sin α=S 1S 2,理由如下: 如解图,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a ,b ,其变形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为h ,第13题解图则S 1=ab ,S 2=ah ,sin α=hb ,∴S 1S 2=ab ah =b h , 又∵1sin α=b h ,∴1sin α=S 1S 2. (3)由AB 2=AE·AD ,可得A 1B 21=A 1E 1·A 1D 1,即A 1B 1A 1D 1=A 1E 1A 1B 1. 又∵∠B 1A 1E 1=∠D 1A 1B 1, ∴△B 1A 1E 1∽△D 1A 1B 1, ∴∠A 1B 1E 1=∠A 1D 1B 1, ∵A 1D 1∥B 1C 1,∴∠A 1E 1B 1=∠C 1B 1E 1,∴∠A 1E 1B 1+∠A 1D 1B 1=∠C 1B 1E 1+∠A 1B 1E 1=∠A 1B 1C 1. 由(2)结论1sin α=S 1S 2,可得1sin ∠A 1B 1C 1=4m2m =2,∴sin ∠A 1B 1C 1=12,∴∠A 1B 1C 1=30°,∴∠A 1E 1B 1+∠A 1D 1B 1=30°. 14. (1)①证明:如解图①, ∵∠ACE +∠ECB =45°,∠BCF +∠ECB =45°,第14题解图①∴∠ACE =∠BCF ,又∵四边形ABCD 和EFCG 是正方形, ∴AC BC =CECF=2, ∴△CAE ∽△CBF.②解:∵AE BF =ACBC =2,AE =2,∴BF =AE2=2, 由△CAE ∽△CBF 可得∠CAE =∠CBF , 又∵∠CAE +∠CBE =90°, ∴∠CBF +∠CBE =90°,即∠EBF =90°,第14题解图②由CE 2=2EF 2=2(BE 2+BF 2)=6, 解得CE = 6.(2)解:连接BF ,如解图②,同(1)证△CAE ∽△CBF ,可得∠EBF =90°,AC BC =AE BF, 由AB BC =EFFC=k ,可得BC ∶AB ∶AC =1∶k ∶k 2+1, CF ∶EF ∶EC =1∶k ∶k 2+1,∴CE EF =ACAB =k 2+1k ,AE BF =AC BC=k 2+1, ∴EF =kCE k 2+1,EF 2=k 2CE 2k 2+1,BF =AE k 2+1,BF 2=AE 2k 2+1,∴CE 2=k 2+1k 2×EF 2=k 2+1k2(BE 2+BF 2), ∴32=k 2+1k 2(12+22k 2+1), 解得k =104. (3)解:p 2-n 2=(2+2)m 2.【解法提示】如解图③,连接BF ,同(1)证△CAE ∽△CBF ,可得∠EBF =90°, 过点C 作CH ⊥AB 交AB 延长线于点H , 类比第(2)问得AB 2∶BC 2∶AC 2=1∶1∶(2+2),第14题解图③EF 2∶FC 2∶EC 2=1∶1∶(2+2), ∴p 2=(2+2)EF 2=(2+2)(BE 2+BF 2)=(2+2)(m 2+n 22+2)=(2+2)m 2+n 2,∴p 2-n 2=(2+2)m 2.15. 证明:(1)①连接AH ,如解图①. 第15题解图①∵四边形OBFC 是平行四边形, ∴BH =HC =12BC ,OH =HF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 =BC ,AH ⊥BC ,在Rt △ABH 中,AH 2=AB 2-BH 2, ∴AH =BC 2-(12BC )2=32BC ,∵OA =AE ,OH =HF ,∴AH 是△OEF 的中位线, ∴AH =12EF ,AH ∥EF ,∴EF ⊥BC.②由①得AH =32BC ,∵AH =12EF∴32BC =12EF ,∴EF =3BC.(2)EF ⊥AB 仍然成立,EF =BC.第15题解图②【解法提示】如解图②,连接AH,∵四边形OBFC是平行四边形,∴BH=HC=12BC,OH=HF,∵△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H⊥BC,在Rt△ABH中,AH2=AB2-BH2=(2BH)2-BH2=BH2,∴AH=BH=12BC,∵OA=AE,OH=HF,∴AH是△OEF的中位线,∴AH=12EF,AH∥EF,∴EF⊥BC,EF=2AH=BC.第15题解图③(3)EF=4k2-1 BC.【解法提示】如解图③,连接AH,∵四边形OBFC是平行四边形,∴BH=HC=12BC,OH=HF,∵△ABC是等腰三角形,AB=kBC,∴AH⊥BC,在Rt△ABH中,AH2=AB2-BH2=(kBC)2-(12=(k2-14)BC2,2BC)∴AH=12-1 BC,24k∵OA=AE,OH=HF,∴AH是△OEF的中位线,∴AH=12EF,AH∥EF,∴EF⊥BC,12-1 BC=12EF,24k∴EF=4k2-1 BC.。

初中数学(几何探究型问题)题库及答案

初中数学(几何探究型问题)题库及答案

初中数学(几何探究型问题)题库及答案1.(2019•北京)在△ABC中,D,E分别是△ABC两边的中点,如果DE上的所有点都在△ABC的内部或边上,则称DE为△ABC的中内弧.例如,图1中DE 是△ABC的一条中内弧.(1)如图2,在Rt△ABC中,AB=AC=D,E分别是AB,AC的中点,画出△ABC的最长的中内弧DE,并直接写出此时DE的长;(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2),B(0,0),C(4t,0)(t>0),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①若t12=,求△ABC的中内弧DE所在圆的圆心P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②若在△ABC中存在一条中内弧DE,使得DE所在圆的圆心P在△ABC的内部或边上,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解析】(1)如图2,以DE为直径的半圆弧DE,就是△ABC的最长的中内弧DE,连接DE.∵∠A=90°,AB=AC=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C sin AC B ===4,DE 12=BC 12=⨯4=2.∴弧12DE =⨯2π=π. (2)如图3,由垂径定理可知,圆心一定在线段DE 的垂直平分线上,连接DE ,作DE 垂直平分线FP ,作EG ⊥AC 交FP 于G .①当t 12=时,C (2,0),∴D (0,1),E (1,1),F (12,1).设P (12,m )由三角形中内弧定义可知,圆心线段DE 上方射线FP 上均可,∴m ≥1.∵OA =OC ,∠AOC =90°. ∴∠ACO =45°. ∵DE ∥OC .∴∠AED =∠ACO =45°.作EG ⊥AC 交直线FP 于G ,FG =EF 12=. 根据三角形中内弧的定义可知,圆心在点G 的下方(含点G )直线FP 上时也符合要求. ∴m 12≤.综上所述,m 12≤或m ≥1. ②如图4,设圆心P 在AC 上.∵P 在DE 中垂线上.∴P 为AE 中点,作PM ⊥OC 于M ,则PM 32=. ∴P (t ,32). ∵DE ∥BC .∴∠ADE =∠AOB =90°.∴AE === ∵PD =PE . ∴∠AED =∠PDE .∵∠AED +∠DAE =∠PDE +∠ADP =90°. ∴∠DAE =∠ADP . ∴AP =PD =PE 12=AE .由三角形中内弧定义知,PD ≤PM .∴12AE 32≤,AE ≤3≤3,解得:t ≤ ∵t >0. ∴0<t≤【名师点睛】此题是一道圆的综合题,考查了圆的性质,弧长计算,直角三角形性质等,给出了“三角形中内弧”新定义,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新概念,并应用新概念解题.2.(2019•天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6,0),点B在y轴的正半轴上,∠ABO=30°.矩形CODE的顶点D,E,C分别在OA,AB,OB上,OD=2.(Ⅰ)如图①,求点E的坐标;(Ⅱ)将矩形CODE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矩形C′O′D′E′,点C,O,D,E 的对应点分别为C′,O′,D′,E′.设OO′=t,矩形C′O′D′E′与△ABO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①如图②,当矩形C′O′D′E′与△ABO重叠部分为五边形时,C′E′,E′D′分别与AB相交于点M,F,试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S,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S t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解析】(Ⅰ)∵点A(6,0).∴OA=6.∵OD=2.∴AD=OA-OD=6-2=4.∵四边形CODE是矩形.∴DE∥OC.∴∠AED=∠ABO=30°.在Rt△AED中,AE=2AD=8,ED===∵OD =2.∴点E 的坐标为(2,.(Ⅱ)①由平移的性质得:O ′D ′=2,E ′D ME ′=OO ′=t ,D ′E ′∥O ′C ′∥OB . ∴∠E ′FM =∠ABO =30°.∴在Rt △MFE ′中,MF =2ME ′=2t ,FE ′===.∴S △MFE ′12=ME ′·FE ′12=⨯t 22=.∵S 矩形C ′O ′D ′E ′=O ′D ′·E ′D =∴S =S 矩形C ′O ′D ′E ′-S △MFE ′.∴S 2=-t 2,其中t 的取值范围是:0<t <2;②当S =O 'A =OA -OO '=6-t .∵∠AO 'F =90°,∠AFO '=∠ABO =30°.∴O 'F ='A =6-t ).∴S 12=(6-t )(6-t )=解得:t =6,或t =6.∴t =6S 时,如图④所示:O 'A =6-t ,D 'A =6-t -2=4-t .∴O 'G =6-t ),D 'F =4-t ).∴S 12=6-t )4-t ) 解得:t 52=.S t 的取值范围为52≤t ≤6.【名师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平移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梯形面积公式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时是解题的关键. 3.(2019•陕西)问题提出:(1)如图1,已知△ABC ,试确定一点D ,使得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请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 问题探究:(2)如图2,在矩形ABCD 中,AB =4,BC =10,若要在该矩形中作出一个面积最大的△BPC ,且使∠BPC =90°,求满足条件的点P 到点A 的距离; 问题解决:(3)如图3,有一座塔A ,按规定,要以塔A 为对称中心,建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景区BCDE .根据实际情况,要求顶点B 是定点,点B到塔A的距离为50米,∠CBE=120°,那么,是否可以建一个满足要求的面积最大的平行四边形景区BCDE?若可以,求出满足要求的平行四边形BCDE的最大面积;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塔A的占地面积忽略不计)【解析】(1)如图记为点D所在的位置.(2)如图.∵AB=4,BC=10,∴取BC的中点O,则OB>AB.∴以点O为圆心,OB长为半径作⊙O,⊙O一定于AD相交于P1,P2两点.连接BP1,P1C,P1O,∵∠BPC=90°,点P不能再矩形外.∴△BPC的顶点P1或P2位置时,△BPC的面积最大.作P1E⊥BC,垂足为E,则OE=3.∴AP1=BE=OB-OE=5-3=2.由对称性得AP2=8.(3)可以,如图所示,连接BD.∵A为BCDE的对称中心,BA=50,∠CBE=120°.∴BD=100,∠BED=60°.作△BDE的外接圆⊙O,则点E在优弧BD上,取BED的中点E′,连接E′B,E′D.则E′B=E′D,且∠BE′D=60°,∴△BE′D为正三角形.连接E′O并延长,经过点A至C′,使E′A=AC′,连接BC′,DC′.∵E′A⊥BD.∴四边形E′D为菱形,且∠C′BE′=120°.作EF⊥BD,垂足为F,连接EO,则EF≤EO+OA-E′O+OA=E′A.∴S△BDE12=·BD·EF12≤·BD·E′A=S△E′BD.∴S平行四边形BCDE≤S平行四边形BC′DE′=2S△E′BD=1002·m2).所以符合要求的BCDE的最大面积为2.【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属于中考压轴题.4.(2019•海南)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E是边CD的中点,点P 是边AD上一点(与点A、D不重合),射线PE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Q.(1)求证:△PDE≌△QCE;(2)过点E作EF∥BC交PB于点F,连结AF,当PB=PQ时.①求证:四边形AFEP是平行四边形;②请判断四边形AFEP是否为菱形,并说明理由.【解析】(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ECQ=90°.∵E是CD的中点.∴DE=CE.又∵∠DEP=∠CEQ.∴△PDE≌△QCE.(2)①∵PB=PQ.∴∠PBQ=∠Q.∵AD∥BC.∴∠APB=∠PBQ=∠Q=∠EPD.∵△PDE≌△QCE.∴PE=QE.∵EF∥BQ.∴PF=BF.∴在Rt△P AB中,AF=PF=BF.∴∠APF=∠P AF.∴∠P AF=∠EPD.∴PE∥AF.∵EF∥BQ∥AD.∴四边形AFEP是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AFEP不是菱形,理由如下:设PD=x,则AP=1-x.由(1)可得△PDE≌△QCE.∴CQ=PD=x.∴BQ=BC+CQ=1+x.∵点E、F分别是PQ、PB的中点.∴EF是△PBQ的中位线.∴EF12=BQ12x+=.由①知AP=EF,即1-x12x+ =.解得x1 3 =.∴PD13=,AP23=.在Rt△PDE中,DE1 2 =.∴PE==∴AP≠PE.∴四边形AFEP不是菱形.【名师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与菱形的判定、性质等知识点.5.(2019•江西)在图1,2,3中,已知ABCD,∠ABC=120°,点E为线段BC 上的动点,连接AE,以AE为边向上作菱形AEFG,且∠EAG=120°.(1)如图1,当点E与点B重合时,∠CEF=__________°;(2)如图2,连接AF.①填空:∠F AD__________∠EAB(填“>”“<”“=”);②求证:点F在∠ABC的平分线上.(3)如图3,连接EG,DG,并延长DG交BA的延长线于点H,当四边形AEGH是平行四边形时,求BC的值.AB【解析】(1)∵四边形AEFG是菱形.∴∠AEF=180°-∠EAG=60°.∴∠CEF=∠AEC-∠AEF=60°.故答案为:60°.(2)①∵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AB=180°-∠ABC=60°.∵四边形AEFG是菱形,∠EAG=120°.∴∠F AE=60°.∴∠F AD=∠EAB.故答案为:=.②如图,作FM⊥BC于M,FN⊥BA交BA的延长线于N.则∠FNB=∠FMB=90°.∴∠NFM=60°,又∠AFE=60°.∴∠AFN=∠EFM.∵EF=EA,∠F AE=60°.∴△AEF为等边三角形.∴F A=FE.在△AFN和△EFM中,AFN EFMFNA FME FA FE∠=∠⎧⎪∠=∠⎨⎪=⎩.∴△AFN≌△EFM(AAS)∴FN=FM,又FM⊥BC,FN⊥BA.∴点F在∠ABC的平分线上.(3)如图.∵四边形AEFG是菱形,∠EAG=120°.∴∠AGF=60°.∴∠FGE=∠AGE=30°.∵四边形AEGH为平行四边形.∴GE∥AH.∴∠GAH=∠AGE=30°,∠H=∠FGE=30°.∴∠GAN=90°,又∠AGE=30°.∴GN=2AN.∵∠DAB=60°,∠H=30°.∴∠ADH=30°.∴AD=AH=GE.∵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BC=AD.∴BC=GE.∵四边形ABEH为平行四边形,∠HAE=∠EAB=30°.∴平行四边形ABEN为菱形.∴AB=AN=NE.∴GE=3AB.∴BCAB3.【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2019•宁夏)如图,在△ABC中,∠A=90°,AB=3,AC=4,点M,Q分别是边AB,BC上的动点(点M不与A,B重合),且MQ⊥BC,过点M作BC的平行线MN,交AC于点N,连接NQ,设BQ为x.(1)试说明不论x为何值时,总有△QBM∽△ABC;(2)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四边形BMNQ为平行四边形,试说明理由;(3)当x为何值时,四边形BMNQ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解析】(1)∵MQ⊥BC.∴∠MQB=90°.∴∠MQB=∠CAB,又∠QBM=∠ABC.∴△QBM∽△ABC.(2)当BQ=MN时,四边形BMNQ为平行四边形.∵MN∥BQ,BQ=MN.∴四边形BMNQ为平行四边形.(3)∵∠A=90°,AB=3,AC=4.∴BC==5.∵△QBM∽△ABC.∴QB QM BMAB AC BC==,即345x QM BM==.解得,QM43=x,BM53=x.∵MN∥BC.∴MN AMBC AB=,即53353xMN-=.解得,MN=525 9 -x.则四边形BMNQ的面积12=⨯(5259-x+x)43⨯x3227=-(x4532-)27532+.∴当x4532=时,四边形BMNQ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7532.【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2019•安徽)如图,Rt△ABC中,∠ACB=90°,AC=BC,P为△ABC内部一点,且∠APB=∠BPC=135°.(1)求证:△P AB∽△PBC;(2)求证:P A=2PC;(3)若点P到三角形的边AB,BC,CA的距离分别为h1,h2,h3,求证h12=h2·h3.【解析】(1)∵∠ACB=90°,AB=BC.∴∠ABC=45°=∠PBA+∠PBC.又∠APB=135°.∴∠P AB+∠PBA=45°.∴∠PBC=∠P AB.又∵∠APB=∠BPC=135°.(2)∵△P AB ∽△PBC .∴PA PB ABPB PC BC==. 在Rt △ABC 中,AB =AC .∴ABBC= ∴PB PA ==,. ∴P A =2PC .(3)如图,过点P 作PD ⊥BC ,PE ⊥AC 交BC 、AC 于点D ,E .∴PF =h 1,PD =h 2,PE =h 3. ∵∠CPB +∠APB =135°+135°=270°. ∴∠APC =90°. ∴∠EAP +∠ACP =90°.又∵∠ACB =∠ACP +∠PCD =90°. ∴∠EAP =∠PCD . ∴Rt △AEP ∽Rt △CDP .∴2PE APDP PC==,即322h h =. ∴h 3=2h 2.∴12h ABh BC ==.∴12h .∴2212222322h h h h h h ==⋅=.即:h 12=h 2·h 3.【名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出∠EAP =∠PCD 是解本题的关键.8.(2019•重庆A 卷)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边BC 上,连结AE ,EM ⊥AE ,垂足为E ,交CD 于点M ,AF ⊥BC ,垂足为F ,BH ⊥AE ,垂足为H ,交AF 于点N ,点P 是AD 上一点,连接CP .(1)若DP =2AP =4,CP =CD =5,求△ACD 的面积. (2)若AE =BN ,AN =CE ,求证:AD=+2CE .【解析】(1)作CG ⊥AD 于G ,如图1所示:设PG =x ,则DG =4-x .在Rt △PGC 中,GC 2=CP 2-PG 2=17-x 2.在Rt△DGC中,GC2=CD2-GD2=52-(4-x)2=9+8x-x2.∴17-x2=9+8x-x2.解得:x=1,即PG=1.∴GC=4.∵DP=2AP=4.∴AD=6.∴S△ACD12=⨯AD×CG12=⨯6×4=12.(2)连接NE,如图2所示:∵AH⊥AE,AF⊥BC,AE⊥EM.∴∠AEB+∠NBF=∠AEB+∠EAF=∠AEB+∠MEC=90°.∴∠NBF=∠EAF=∠MEC.在△NBF和△EAF中,NBF EAFBFN EFA AE BN∠=∠⎧⎪∠=∠⎨⎪=⎩.∴△NBF≌△EAF.∴BF=AF,NF=EF.∴∠ABC=45°,∠ENF=45°,FC=AF=BF.∴∠ANE=∠BCD=135°,AD=BC=2AF.在△ANE和△ECM中,MEC EAF AN ECANE ECM ∠=∠⎧⎪=⎨⎪∠=∠⎩.∴△ANE≌△ECM.∴CM=NE.又∵NF2=NE2=MC.∴AF2=MC+EC.∴AD=+2E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中学几何研究》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中学几何研究》作业及答案

(0775)《中学几何研究》作业4一、填空题:1.欧氏几何的平行公理为 。

2.几何轨迹的纯粹性是指 。

3.一个公理化系统需解决三个基本问题,而首要的是 。

4.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6、7、9,则ABC S ∆= 。

5.复数210iz e π=,则||z = 。

6.图形F 经对称变换变为图形F ',其对称轴为g ,该变换可记为 。

7.设A '、B '、C '是ABC ∆三边BC 、CA 、AB 上的点,则AA '、BB '、CC '相交于一点的充要条件 。

8.到两定点距离的平方差为常量的点的轨迹是一条直线,该直线称为 。

9.求解一个作图题的基本步骤是 。

二、解答下列各小题:(1)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 中,已知BC CD =。

求证:22AC AB AD BC =⋅+.(2)作图题(只写作法):已知ABC ∆,求作ABC ∆的外接圆。

二、简述《几何原本》的不足之处。

三、填空题:1.过平面上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相平行。

2.轨迹上的点均满足条件。

3.相容性问题。

4.5.10。

6.()s g F F '−−−→. 7.1AC BA CB C B A C B A'''⋅⋅='''. 8.等差幂线。

9.分析、作法、证明、讨论。

二、解答下列各小题:(1)证明:ABCD ABD BCD S S S ∆∆=+ 而211sin sin 22ABD BCD S S AB AD BCD BC BCD ∆∆+=⋅∠+∠ (∵BC =CD ) 11sin sin sin 22ABCDS AC BD AC d BCD θθ=⋅=⋅∠⋅(其中d 为圆的直径)11sin sin(12)sin sin(14)22AC BCD d AC BCD d =⋅∠⋅⋅∠+∠=⋅∠⋅⋅∠+∠ 211sin sin 22AC BCD AC AC BCD =⋅∠⋅=∠ ∴22AC AB AD BC =⋅+.第(1)题图(2)作法:作BC 的中垂线l 和AC 的中垂线m ,l 与m 交于点O ,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圆(,)O OA 即为所求。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0775]《中学几何研究》作业标准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0775]《中学几何研究》作业标准答案

1、44.若三角形两角的平分线相等,则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不能判断.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2、45.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两圆的内公切线等于外公切线.中垂线上的点到两端点距离相等.圆的垂径平分弦.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3、41.钱大姐常说:“便宜没好货”。

她这句话意思是“不便宜”是“好货”的(). B. 充分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判断题4、38.三角形的高线平分垂足三角形的内角。

. A.√. B.×5、用反证法证明就是证原命题的逆命题不成立。

. A.√. B.×6、33.用反证法证明几何问题时,图形不能按实际情况作图。

. A.√. B.×7、用分析法时思路清晰,所以分析法优于综合法。

. A.√. B.×8、用反证法证明问题的理论根据是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

. A.√. B.×9、36.用同一法证明问题的理论根据是命题满足同一原理。

. B.×10、综合法是从命题的条件入手由因导果的方法。

. A.√. B.×11、用综合法时叙述简明,所以综合法优于分析法。

. A.√. B.×12、37.同一性原理是指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事项均唯一。

. A.√. B.×13、用同一法证明问题的理论根据是命题满足同一原理。

. A.√. B.×14、26.综合法是从命题的条件入手由因导果的方法。

. A.√. B.×15、证明否定式的结论时一定用反证法。

. A.√. B.×16、用反证法证明几何问题时,图形不能按实际情况作图。

. A.√. B.×17、能用同一法证明的问题均可用反证法证明。

. A.√. B.×18、同一性原理是指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事项均唯一。

. A.√. B.×19、31.用反证法证明就是证原命题的逆命题不成立。

. A.√. B.×20、29.证明几何问题,我们往往用分析法分析思路,用综合法书写证明。

七年级下学期几何专题(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几何专题(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几何专题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1.过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作()条对角线A.1B.2C.3D.4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A、至少有两个锐角B、至少有一个直角C、至多有两个钝角D、至少有一个钝角3.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菱形B、钝角三角形C、长方形D、正方形4.下列图形中,是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5.如图:BE、CF是ABC∆的角平分线,0∠,A=40则=∠BDC( D )11065 C. 095 D. 0A.050 B. 06.以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为边,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4,4,5 B.3,2,5 C.3,12,13 D.6,8,107. 下列说法:①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二个锐角;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④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三角形外一点,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8. 下列图形:①角;②线段;③等腰三角形;④等边三角形;⑤平行四边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A、1个B、2个C、 3个D、4个9.平面内三条直线最少有()个交点A.3B.2C.1D.0●10.已知Rt△ABC,∠A=30°,则∠B=( C )A.60°B.90°C.60°或90°D.30°11.如图,由AB∥CD,能推出正确结论的是( B ) A 、∠1=∠2 B 、∠3=∠4 C 、∠A=∠C D 、AD∥BC12.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D ) A.内错角相等B.点到直线的距离即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C.如果∠A+∠B+∠C=180°,那么∠A 、∠B 、∠C 互补D.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13.用同一种下列形状的图形地砖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 C ) A.正三角形 B.长方形 C.正八边形 D.正六边形14.当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其外角和( C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5.已知:一光线沿平行于AB经镜面AC 、AB 反射后,如图所示, 若∠A=40°则∠MNA=( B ) A.90° B.100° C.60° D.80°● 16.已知:如图B 处在A 处的南偏西40C 处在A 处的南偏东15°方向上,C 处在B 处的北偏东80°方向,则∠ACB=( B )A.90°B.85°C.40°D.60° 17.若一个三角形中的其中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此三角形是( A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18.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点到这条直线的( D )A 、垂线段B 、垂线C 、垂线的长度D 、垂线段的长度二、巧心填一填,一锤定音!19.已知∠a 的对顶角是58°,则∠a=______。

中考复习 几何探究题(含答案)

中考复习 几何探究题(含答案)

几何探究题1题(1)如图1,图2,图3,在ABC △中,分别以AB AC ,为边,向ABC △外作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BE CD ,相交于点O . ①如图1,求证:ABE ADC △≌△;②探究:如图1,BOC ∠= o ;如图2,BOC ∠=o;如图3,BOC ∠= o .(2)如图4,已知:AB AD ,是以AB 为边向ABC △外所作正n边形的一组邻边;AC AE ,是以AC 为边向ABC △外所作正n 边形的一组邻边.BE CD ,的延长相交于点O .①猜想:如图4,BOC ∠= o (用含n 的式子表示); ②根据图4证明你的猜想. 2题.请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如图1,在菱形ABCD 和菱形BEFG 中,点A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P 是线段()()a a b a b +-的中点,连结PG PC ,.若60ABC BEF ∠=∠=o ,探究PG 与PC 的位置关系及PG PC的值.小聪同学的思路是:延长GP 交DC 于点H ,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问题:(1)写出上面问题中线段PG 与PC 的位置关系及PG PC的值; (2)将图1中的菱形BEFG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使菱形BEFG 的对角线BF 恰好与菱形ABCD 的边AB 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你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DC G P A BF图2(3)若图1中2(090)ABC BEF ∠=∠=<<o o αα,将菱形BEFG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请你直接写出PG PC的值(用含α的式子表示).3题。

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B =4,CD =9,∠C =60°,动点P 从点C 出发沿CD 方向向点D 运动,动点Q 同时以相同速度从点D 出发沿DA 方向向终点A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1)求AD 的长;(2)设CP =x ,问当x 为何值时△PD Q 的面积达到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3)探究:在BC 边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四边形PD Q M 是菱形?若存在,请找出点M ,并求出BM 的长;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题已知矩形ABCD 和点P ,当点P 在BC 上任一位置(如图(1)所示)时,易证得结论:2222PA PC PB PD +=+,请你探究:当点P 分别在图(2)、图(3)中的位置时,2222PA PB PC PD 、、和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你写出对上述两种情况的探究结论,并利用图(2)证明你的结论.答:对图(2)的探究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图(3)的探究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如图(2)5题如图,以矩形OABC 的顶点O 为原点,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OC 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 =3,OC =2,点E 是AB 的中点,在OA 上取一点D ,将△BDA 沿BD 翻折,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1)直接写出点E 、F 的坐标;(2)设顶点为F 的抛物线交y 轴正半轴...于点P ,且以点E 、F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第25题图)(备用图)(第22题)线的解析式;(3)在x轴、y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N,使得四边形MNFE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周长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题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G是C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G与C、D不重合),以CG为一边在正方形ABCD外作正方形CEFG,连结BG,DE.我们探究下列图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1)①猜想如图1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②将图1中的正方形CEFG绕着点C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α,得到如图2、如图3情形.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①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选取图2证明你的判断.(2)将原题中正方形改为矩形(如图4—6),且AB=a,BC=b,CE=ka,CG=kb (a≠b,k>0),第(1)题①中得到的结论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若成立,以图5为例简要说明理由.(3)在第(2)题图5中,连结DG、BE,且a=3,b=2,k=12,求22BE DG+的值.7题正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过点P作PF⊥CD于点F。

2021年中考数学复习——几何探究型问题(有答案)

2021年中考数学复习——几何探究型问题(有答案)

2021年中考数学复习——几何探究型问题班级姓名1. (2020年湖南长沙中考)如图,点P在以MN为直径的半圆上运动(点P不与M、N重合),PQ⊥MN,NE平分∠MNP,交PM于点E,交PQ于点F。

(1)=+PMPEPQPF(2)若MNPMPN•=2,则=NQMQ2.(2020年湖南岳阳中考)如图,AB为半⊙O的直径,M,C是半圆上的三等分点,8AB=,BD与半⊙O相切于点B,点P为AM上一动点(不与点A,M重合),直线PC交BD于点D,BE OC⊥于点E,延长BE交PC于点F,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PB PD=;②BC的长为43π;③45DBE∠=︒;④BCF PFB△∽△;⑤CF CP⋅为定值.3.(2020年湖南湘西中考)问题背景: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90BAD∠=︒,90BCD∠=︒,BA BC=,120ABC∠=︒,60MBN∠=︒,MBN∠绕B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D、DC于E、F.探究图中线段AE,CF,EF之间的数量关系.小李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C到G,使CG AE=,连接BG,先证明BCG BAE△≌△,再证明BFC BFE△≌△,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就是_______________;探究延伸1: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90BAD∠=︒,90BCD∠=︒,BA BC=,2ABC MBN∠=∠,MBN∠绕B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D、DC于E、F.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直接写出“成立”或者“不成立”),不要说明理由.探究延伸2: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BA BC=,180BAD BCD∠+∠=︒,2ABC MBN∠=∠,MBN∠绕B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D、DC于E、F.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实际应用:如图4,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75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同时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10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1.2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且指挥中心观测两舰艇视线之间的夹角为70 ,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4.(2020年湖南常德中考)已知D是Rt△ABC斜边AB的中点,∠ACB=90°,∠ABC=30°,过点D作Rt△DEF使∠DEF=90°,∠DFE=30°,连接CE并延长CE到P,使EP=CE,连接BE,FP,BP,设BC与DE 交于M,PB与EF交于N.(1)如图1,当D,B,F共线时,求证:①EB=EP;②∠EFP=30°;(2)如图2,当D,B,F不共线时,连接BF,求证:∠BFD+∠EFP=30°.5.(2020年湖南湘潭中考)算筹是在珠算发明以前我国独创并且有效的计算工具,为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式”和“横式”两种方式来表示数字如图: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示例如下:67286708,则表示的数是________.6. 2020年湖南怀化中考)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垂等四边形. (1)下面四边形是垂等四边形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平行四边形;②矩形;③菱形;④正方形(2)图形判定: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C BD ⊥,过点D 作BD 垂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且45DBC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垂等四边形.(3)由菱形面积公式易知性质:垂等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应用:在图2中,面积为24的垂等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中,60BCD ∠=︒.求⊙O 的半径.7. (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等腰ABC ∆的底边BC 在x 轴上,8BC =,顶点A 在y 的正半轴上,2OA =,一动点E 从(3,0)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 向左运动,到达OB 的中点停止.另一动点F 从点C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CB 向左运动,到达点O 停止.已知点E 、F 同时出发,以EF 为边作正方形EFGH ,使正方形EFGH 和ABC ∆在BC 的同侧.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0t ≥).(1)当点H 落在AC 边上时,求t 的值;(2)设正方形EFGH 与ABC ∆重叠面积为S ,请问是存在t 值,使得9136S =?若存在,求出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取AC 的中点D ,连结OD ,当点E 、F 开始运动时,点M 从点O 出发,以每秒位的速度沿OD DC CD DO ---运动,到达点O 停止运动.请问在点E 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M 可能在正方形EFGH 内(含边界)吗?如果可能,求出点M 在正方形EFGH 内(含边界)的时长;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8. (2020年湖南岳阳中考)如图1,在矩形ABCD 中,6,8AB BC ==,动点P ,Q 分别从C 点,A 点同时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出发,且分别在边,CA AB 上沿C A →,A B →的方向运动,当点Q 运动到点B 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s ,连接PQ ,过点P 作PE PQ ⊥,PE 与边BC 相交于点E ,连接QE .(1)如图2,当5t s =时,延长EP 交边AD 于点F .求证:AF CE =;(2)在(1)的条件下,试探究线段,,AQ QE CE 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3)如图3,当94t s >时,延长EP 交边AD 于点F ,连接FQ ,若FQ 平分AFP ∠,求AF CE的值.9. (2020年湖南株洲中考)如图所示,BEF 的顶点E 在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的延长线上,AE 与BF 交于点G ,连接AF 、CF ,满足ABF CBE △≌△.(1)求证:90EBF ∠=︒.(2)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2CE =,求tan AFC ∠的值.教师用:2021年中考数学——几何探究型问题1. (2020年湖南长沙中考)如图,点P 在以MN 为直径的半圆上运动(点P 不与M 、N 重合),PQ ⊥MN ,NE 平分∠MNP ,交PM 于点E ,交PQ 于点F 。

中学几何研究与教学(部分习题答案)

中学几何研究与教学(部分习题答案)
2 1 1 2 2 2 2 2
d
2
AB
−d
2
= ⎡( x1− x ⎢ A B1 ⎣
= ( x 2 − x1)(2 x − x1 − x 2) + ( y − y )(2 y − y − y ) 其中
∴ − =0 即 d AB d AB 1 2 半径为定长的动圆,切于一个定圆,则定圆圆心的轨迹是定圆的两个同 心圆,其半径分别等于动圆与定圆的半径之和及差。
又 AC ∩ AE = A , AC ⊂ 面 AEC , AE ⊂ 面 AEC
∴ D1 E ⊥ 面 AEC
第三节 立体几何的教学
1.简述立体几何的教学与平面几何的教学在内容分析与教材处理上的区 别与联系。 答:立体几何课程,主要研究空间图形的基本位置关系、主要性质、画图、 及其有关的度量问题。立体几何课程,无论是课程目标,还是内容和方法, 都 是平面几何课程的继续和发展, 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系列的本质 的区别。 1. 在立体几何中,平面几何的一系列内容得到深华和发展; 2. 平面几何中角的概念只体现了两条相交直线的交角; 3. 在平面几何中,两条直线不相交即平行。在立体几何中,学习了异面直线 之间的角、直线与平面的角,以及两平面之间的角以后,角的概念才得以 深化,角的内容得以极大地丰富和拓展。 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教学的基本特点的联系: 1. 把平面几何的结论类比到空间; 2. 把立体几何问题归结为平面几何问题解决; 3. 正确使用立体几何的图形; 4. 恰当地运用实物和现代信息技术; 5. 方法的灵活选择。
(Ⅱ)∵ AA1 = 2 ∴ AD1 = A1 A2 + A1D12 = 5 ,同理 AE = 2, D1 E = 3
∴ AD12 = D1 E 2 + AE 2 ∴ D1 E ⊥ AE ∵ AC ⊥ BD , AC ⊥ D1D ∴ AC ⊥ 面 BD1

2020年九年级中考数学 几何压轴之几何探究题(含答案)

2020年九年级中考数学 几何压轴之几何探究题(含答案)

∴ △ABD≌△ CAF(AAS); 归 纳证明 :∵∠ 1=∠ 2=∠ BAC,∠1=∠BAE+ ∠ ABE, ∠ BAC=∠ BAE+∠ CAF,∠2=∠FCA+∠ CAF, ∴ ∠ABE=∠ CAF,∠BAE=∠FCA, 在 △ABE 和△CAF 中,
8 / 17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2. 特 例探究 :如图 ①,已 知在△ABC 中,AB=BC,
∠ ABC=90°,D 为 AC 边 的中点 ,连接 BD,判断△ABD 是什 么三角 形,并 说明理 由;
归 纳证明 :如图 ②,已 知在△ABC 中,AB=BC,∠ ABC=90°,把 Rt△DEF 的 直角顶 点 D 放在 AC 的
中 点上,DE 交 AB 于 M,DF 交 BC 于 N,连接 BD. 证明:DM=DN;
拓 展应用 :在图 ②中,AC=4,其 他条件 都不发 生变化 ,请直接 写出 Rt△DEF 与△ABC 的重 叠部分
的面积.
2 / 17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第 2 题图
特例探究 :解:△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2020 中考数学 几何压轴之几何探究题(含答案)
1. 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ABC 和 DEF 重叠在一起,其中∠A=60°,AC=1,固定△ABC 不动,将△DEF 进行如下 操作:
(1)操作发现 如图①,△DEF 沿线段 AB 向右平移(即 D 点在线段 AB 内移动),连接 DC、CF、FB,四边形 CDBF 的形状在不断变化,但它的面积不变化,请求出其面积; (2)猜想论证 如图②,当 D 点移到 AB 的中点时,请你猜想四边形 CDB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拓展研究 如图③,将△DEF 的 D 点固定在 AB 的中点,然后绕 D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DEF,使 DF 落在 AB 的边上,此时 F 点恰好与 B 点重合,连接 AE,求 sinα 的值.

2019年秋西南大学[0775]《中学几何研究》大作业及答案

2019年秋西南大学[0775]《中学几何研究》大作业及答案

2019年秋西南大学[0775]《中学几何研究》大作业及答案1、44.若三角形两角的平分线相等,则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不能判断.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2、45.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两圆的内公切线等于外公切线.中垂线上的点到两端点距离相等.圆的垂径平分弦.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3、41.钱大姐常说:“便宜没好货”。

她这句话意思是“不便宜”是“好货”的(). B. 充分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判断题4、38.三角形的高线平分垂足三角形的内角。

. A.√. B.×5、用反证法证明就是证原命题的逆命题不成立。

. A.√. B.×6、33.用反证法证明几何问题时,图形不能按实际情况作图。

. A.√. B.×7、用分析法时思路清晰,所以分析法优于综合法。

. A.√. B.×8、用反证法证明问题的理论根据是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

. A.√. B.×9、36.用同一法证明问题的理论根据是命题满足同一原理。

. A.√. B.×10、综合法是从命题的条件入手由因导果的方法。

. A.√. B.×11、用综合法时叙述简明,所以综合法优于分析法。

. A.√. B.×12、37.同一性原理是指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事项均唯一。

. A.√. B.×13、用同一法证明问题的理论根据是命题满足同一原理。

. A.√. B.×14、26.综合法是从命题的条件入手由因导果的方法。

. A.√. B.×15、证明否定式的结论时一定用反证法。

. A.√. B.×16、用反证法证明几何问题时,图形不能按实际情况作图。

. A.√. B.×17、能用同一法证明的问题均可用反证法证明。

. A.√. B.×18、同一性原理是指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事项均唯一。

. A.√. B.×19、31.用反证法证明就是证原命题的逆命题不成立。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中学几何研究》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中学几何研究》作业及答案

(0775)《中学几何研究》作业4一、填空题:1.欧氏几何的平行公理为 。

2.几何轨迹的纯粹性是指 。

3.一个公理化系统需解决三个基本问题,而首要的是 。

4.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6、7、9,则ABC S ∆= 。

5.复数210iz e π=,则||z = 。

6.图形F 经对称变换变为图形F ',其对称轴为g ,该变换可记为 。

7.设A '、B '、C '是ABC ∆三边BC 、CA 、AB 上的点,则AA '、BB '、CC '相交于一点的充要条件 。

8.到两定点距离的平方差为常量的点的轨迹是一条直线,该直线称为 。

9.求解一个作图题的基本步骤是 。

二、解答下列各小题:(1)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 中,已知BC CD =。

求证:22AC AB AD BC =⋅+. (2)作图题(只写作法):已知ABC ∆,求作ABC ∆的外接圆。

二、简述《几何原本》的不足之处。

三、填空题:1.过平面上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相平行。

2.轨迹上的点均满足条件。

3.相容性问题。

4.5.10。

6.()s g F F '−−−→. 7.1AC BA CB C B A C B A'''⋅⋅='''. 8.等差幂线。

9.分析、作法、证明、讨论。

二、解答下列各小题:(1)证明:ABCD ABD BCD S S S ∆∆=+ 而211sin sin 22ABD BCD S S AB AD BCD BC BCD ∆∆+=⋅∠+∠ (∵BC =CD ) 11sin sin sin 22ABCDS AC BD AC d BCD θθ=⋅=⋅∠⋅(其中d 为圆的直径)11sin sin(12)sin sin(14)22AC BCD d AC BCD d =⋅∠⋅⋅∠+∠=⋅∠⋅⋅∠+∠ 211sin sin 22AC BCD AC AC BCD =⋅∠⋅=∠ ∴22AC AB AD BC =⋅+.第(1)题图(2)作法:作BC 的中垂线l 和AC 的中垂线m ,l 与m 交于点O ,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圆(,)O OA e 即为所求。

2020中考数学几何综合探究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0中考数学几何综合探究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0中考数学几何综合探究专题练习例题1.如图,在等腰梯形仙CD中,AD//BC,AB=DC=5O,AD=75,BC=135,点F从点3出发沿折线段BA-AD-DC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匀速运动,点。

从点。

出发沿线段CB方向以 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过点Q向上作射线QK±BC,交折线段CD-ZM-AB于点E,点P、。

同时开始运动,当点F与点C重合时停止运动,点。

也随之停止,设点P、。

运动的时间是,秒(r>0)(1)当点P到达终点C时,求I的值,并指出此时3Q的长;(2)当点P运动到AD上时,I为何值能使PQ。

?(3)设射线好扫过梯形ABCD的面积为S,分别求出点E运动到CD,D4上时,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f的取值范围)【答案】⑴7=5。

+;+50=35($)时,点p到达终点。

,此时,QC=35x3=105,所以3Q的长为135—105=30.⑵如图1,PQ//DC,又曷〃8C,则四边形FQC£>为平行四边形,从而PD=QC,由QC=3t,BA+AP=5ti?5得50+75-5r=3r,解得t=—,8125经检验:当r时,有PQ//DC.⑶①当点E在CD上运动时,如图2,分别过点A、。

作AFXBC于点F,DHLBC于点H,则四边形为矩形,且AABF^ADCH,从而FH=AD=Y5,于是BF=CH=30,..Z)H=*=40.又QC=3t,从而QE=QC tanC=3t—=4t(注:用相似三角形求解亦可)CH19■■S=S AQCE=-QE.QC=6t2.②当点E在ZM上运动时,如图1,过点。

作DH.LBC于点H,由①知DH=40,CH=30,又QC=3t,从而ED=QH=QC-CH=3t-3OS=S梯形“庞=!(网+四)质=120—600•4例题2.如图,E 、F 分别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的边3C, C£>上的点,CE = 1, CF = 一,直线EF 交 3垂足分别为M , N ,设加的延长线于G,过线段FG 上的一个动点H 作HML4G, HNLAD,HM = x,矩形钢切V 的面积为y (1) 求v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 当x 为何值时,矩形雄HN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4 【答案】(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 CE = 1, CF = — 3BE = 3CF CF 又 AG//CF, AFEC^AGEB, ——=——,BG = 4BG BE义 HM//BEA AHMG^AEBG, —BG BE4 4:.MG =—x, AM =8——x 3 39y =尤 84 9 / \%2 + 8x (0 <x<4)4 4 9(2)V y = --x 2+8x = --(x-3)+12.•.当x = 3时,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12例题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O), B(30,2), C(0, 2),动点Z)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点。

几何元素表达考试题及答案

几何元素表达考试题及答案

几何元素表达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平面几何中的点?A. 线段B. 射线C. 直线D. 点答案:D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这个性质属于:A. 线段的性质B. 平行线的性质C. 垂直线的性质D. 角度的性质答案:B3. 在几何中,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称为:A. 圆周率B. 直径率C. 周长率D. 直径周长比答案:A4.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这个定理被称为:A. 勾股定理B. 毕达哥拉斯定理C. 直角定理D. 斜边定理答案:A5.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通过公式(n-2)×180°计算,其中n代表:A. 边的数量B. 顶点的数量C. 内角的数量D. 对角线的数量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在几何中,一个角的度数为90°,这个角被称为______。

答案:直角2.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并且交角为90°,则这两条直线被称为______。

答案:垂直线3.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______度。

答案:1804. 一个圆的半径为r,那么它的面积可以通过公式______计算。

答案:πr²5. 正多边形的中心角可以通过公式360°/n计算,其中n代表______。

答案:边的数量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那么这两边所对的角也相等。

证明:设三角形ABC中,AB=AC,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B=∠C。

2. 计算: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5cm,求该圆的周长。

解: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将半径r=5cm代入公式,得到C=2π×5=10π cm。

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几何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进一步学习几何打下坚实的基础。

几何核心测试题及答案

几何核心测试题及答案

几何核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平面几何的基本元素?A. 点B. 线C. 面D. 体2.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被称为什么?A. 圆周率B. 直径率C. 周长率D. 半径率3.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长度与直角边的关系是?A. 斜边长度等于两直角边长度之和B. 斜边长度等于两直角边长度之差C. 斜边长度是两直角边长度的平方和的平方根D. 斜边长度是两直角边长度的平方和的倒数4.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边长的多少倍?A. 1B. √2C. 2D. √35. 下列哪个图形具有对称性?A. 圆形B. 矩形C. 梯形D. 三角形答案:1.D 2.A 3.C 4.B 5.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度。

7.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且第三边长为整数,则第三边的可能长度是________。

8. 正六边形的内角是________度。

9. 一个圆的半径为5,则其面积为________。

10. 如果一个矩形的长是宽的两倍,则其对角线长度是宽的________倍。

答案:6. 180 7. 1, 2, 3, 4 8. 120 9. 78.5 10. √5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解释什么是相似三角形,并给出一个例子。

12. 请说明如何计算一个正五边形的外接圆半径。

13. 请描述什么是勾股定理,并给出一个应用场景。

14. 请解释什么是黄金分割,并给出一个自然界中的例子。

答案:11. 相似三角形是指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

例如,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它们的直角边和斜边的比例相同,那么它们就是相似的。

12. 正五边形的外接圆半径等于其边长的一半乘以√5。

13. 勾股定理是指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确定屋顶的斜面长度时,如果知道两边的长度,就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75)《中学几何研究》网上作业题及
答案
1:第一次作业
2:第二次作业
3:第三次作业
4:第四次作业
5:第五次作业
1:[论述题]第五次作业见WORD附件1267585623707.doc
参考答案:第五次作业参考答案见WORD附件1267585623708.doc
1:[论述题]第四次作业见WORD附件1267585623705.doc
参考答案: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见WORD附件1267585623704.doc
1:[论述题]第三次作业见WORD附件1267585623703.doc
参考答案:第四次作业参考答案见WORD附件1267585623706.doc
1:[论述题]第二次作业见WORD附件1267585623701.doc
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的参考答案见WORD附件1267585623700.doc
1:[论述题]第一次作业见WORD附件1267585623699.doc
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的参考答案见WORD附件1267585623700.doc
第 1 页共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