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九课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鄂科版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 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 鄂科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的知识和思想2.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信心3.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定位能力4.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管理能力5.促进学生自尊、自爱、自信和自立的发展二、教学内容1. “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本课程主要介绍“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这一思想,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一个人并不需要完美的身材、外表、学习成绩、社交能力等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也是一种美。
2. 自我认识与自我定位学生需要通过理解“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这一思想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特点、优点、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从而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3. 自我反思与自我管理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包括如何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何定期检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主要教学重点是“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这一思想,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的内在和精神层面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实现自我发展。
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如何鼓励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不断改进的同时,比较理性地审视自己和他人,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质和价值,从而避免消极沮丧和习惯性自责等不良情绪。
四、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感受到“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这一思想,鼓励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2. 互动教学法采用互动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3. 讨论教学法通过讨论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本课程核心元素的同时,拓展自己的思维,并通过与同学交流,形成自己独特的自我价值观。
六年级 第九课 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教师用书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六年级第九课不完美也是一种美【主题说明】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体验不完美,最后领会上帝为每一个人关闭一扇门的时候,都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成功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是否愿意成为那把钥匙。
让学生产生的同情心和责任心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客观地对待残缺和不完美的事件和人物,让同情心和责任心得到体现。
2、情感目标: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欣然地接受残缺和不完美的事件和人物,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3、行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提高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念。
难点:提高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课前准备】1、刘伟故事或视频。
2、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教学设计】【活动反馈】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对于不完美是不是真的可以积极地面对。
2、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得到体验的程度是否很高。
【练习题】1、张海迪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2、你想对不完美者说什么?【教学参考素材】刘伟的故事:刘伟出生于1987年,12岁时玩捉迷藏,摔靠在了10万伏的高压线上,失去了双臂。
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
刚开始,他不认为这是一件多严重的事情,“不就是截肢吗,好了再接上不就行了?”脱离生命危险之后,刘伟被告知,他永远失去了双臂,“当时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傻了”。
伤愈后他为了今后的生计加入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
2002年,通过努力,他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一银;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
他还对母亲许下承诺:在2008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回来。
并且在此期间,他还学习了高中的课程,成绩十分优益,考上大学不成问题。
然而命运对这位年轻人的残酷之处在于:总是先给了他一个美妙的开局,然后迅速地吹响终场哨。
在为奥运会努力做准备时,高强度的体能消耗导致了免疫力的下降,并且高压电对于他的身体细胞有过严重的伤害,不排除以后患上白血病的可能,所以他无奈放弃了体育。
【心理健康教案】六年级 第九课 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六年级第九课不完美也是一种美【主题说明】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体验不完美,最后领会上帝为每一个人关闭一扇门的时候,都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成功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是否愿意成为那把钥匙。
让学生产生的同情心和责任心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客观地对待残缺和不完美的事件和人物,让同情心和责任心得到体现。
2、情感目标: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欣然地接受残缺和不完美的事件和人物,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3、行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提高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念。
难点:提高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课前准备】1、刘伟故事或视频。
2、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节目标过程建议观察岛(热身暖心)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一:情景故事1.教师讲解观察岛中的图片——刘伟的故事。
2.请同学们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教师小结:我能感觉出来同学们的答案都是发自内心的,很真实、诚恳、细致,老师很感动。
这说明你们都用心在想。
现在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他没有双臂,但是他成功地登上了舞台,那么他的成功来自于哪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4、心理学引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并领悟到尽管生命中存在不完美但我们仍然可以创造美好的人生。
教师提示语:1、让学生多说、多表达、多体验。
2、无臂刘伟的故事,也可以播放无臂刘伟的视频。
时间:10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客观地对待残缺和不完美的事件和人物。
外表不能决定内在的价值。
让同情心和责任心得到体验。
活动二:(一)残奥会上的精彩瞬间1、教师讲解图片主人公李月的故事。
让学生共情,并写一写感受,说一说还看到或听说过哪些令你感动的瞬间,然后写出来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2、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回答很精彩,你们的回答让我感觉到只要接受了自己生命不完美的事实,用乐观积极地心态对待,并且对自己的理想负责任,就会造就奇迹,产生精彩,具备正能量。
不完美也是一种美(课件) 心理健康通用版

了解传奇人物 张海迪
我 想对不完美者
说………
谢 谢!
【第九课】
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在 汶川地震中失去右腿的 11岁女孩李月,坐在轮椅 上“跳”芭蕾。
—
耳 聋 命 运 交 响 曲
宇量 宙分 探子 索突 、破 物贡 理献
霍金---全身瘫痪---科学家
你能做到吗 谈 谈 感 受
平等地对待残疾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以平 和的心态与他们交流,不要用语言、眼神或动作去隐喻 或者讽刺他们。
【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六年级 第九课 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教学设计

六年级第九课不完美也是一种美【主题说明】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体验不完美,最后领会上帝为每一个人关闭一扇门的时候,都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成功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是否愿意成为那把钥匙。
让学生产生的同情心和责任心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客观地对待残缺和不完美的事件和人物,让同情心和责任心得到体现。
2、情感目标: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欣然地接受残缺和不完美的事件和人物,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3、行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提高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念。
难点:提高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课前准备】1、刘伟故事或视频。
2、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教学设计】【活动反馈】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对于不完美是不是真的可以积极地面对。
2、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得到体验的程度是否很高。
【练习题】1、张海迪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2、你想对不完美者说什么?【教学参考素材】刘伟的故事:刘伟出生于1987年,12岁时玩捉迷藏,摔靠在了10万伏的高压线上,失去了双臂。
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
刚开始,他不认为这是一件多严重的事情,“不就是截肢吗,好了再接上不就行了?”脱离生命危险之后,刘伟被告知,他永远失去了双臂,“当时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傻了”。
伤愈后他为了今后的生计加入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
2002年,通过努力,他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一银;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
他还对母亲许下承诺:在2008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回来。
并且在此期间,他还学习了高中的课程,成绩十分优益,考上大学不成问题。
然而命运对这位年轻人的残酷之处在于:总是先给了他一个美妙的开局,然后迅速地吹响终场哨。
在为奥运会努力做准备时,高强度的体能消耗导致了免疫力的下降,并且高压电对于他的身体细胞有过严重的伤害,不排除以后患上白血病的可能,所以他无奈放弃了体育。
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课件)鄂科版心理健康六年级

闻过则喜 见贤思齐
对照古人的智慧,说一说: 你能愉快地接受自己的缺点吗? 你怎么样看待别人的优点?
12
我的优势和长处有: 我的缺点和不足有:
1、组内说一说; 2、全班展示。
13
能够看到自己的优势,敢于承认 自己的不足,乐于接受别人的批 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14
一个人,只看见自己的优势,看 不到自己的 不足,只会变得更加骄傲。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是因为自己某一方 面不足就把自己看扁了, 从此丧失信心、自暴自弃, 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优势毁 了。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 足。
所以,既在善于发 现自己的优点,也要注意 自己的缺点,在失败时别 忘了给自己鼓气,争取下 一次取得好成绩。
8
巧巧在一次演讲比赛中没 有取得名次,她难为情极了。 “我原来这么糟糕。我太没用 了,我什么都不如别人……” 从此,她不再参加任何比赛, 连上课都很少发言,不相信自 己还能学什么了。于是,她真 的一天天地退步了。
只看到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己 的优势,会让自己变得更加消沉。
只有扬长避短,才能认清自己, 突破自我,更上一层楼!
15
这次活动给你什么启迪?
16
祝你成为最优秀的 你自己!
17
课外活动
请你给自己 一个全面地、 客观地评价, 然后给爸爸 妈妈看看, 并征求他们 的意见。
18
你能帮帮她吗?
9
1、巧巧,虽然你在这次比赛中没有得 到名次,但你尽了自己的力量,表现还 是很棒,我们都喜欢你! 2、巧巧,从哪里跌倒,就应该从哪里 爬起来。相信你,在下一次一定行! 3、
10
我的优势和长处: 我的缺点和不足:
(要清楚地认识自己,你还可以请爸爸、妈妈、爷 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你的同学、老师做你的 一面镜子,帮助你,请他们谈谈你的优势与不足。)
2不完整也是一种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六年级

2不完整也是一种美——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完整的含义,认识到不完整也是一种美。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3. 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不完整。
教学内容:1. 不完整的定义与内涵2. 不完整的美学价值3.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4. 尊重他人的不完整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不完整的含义,认识到不完整也是一种美。
难点: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视频资料3. 小组讨论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不完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不完整的含义。
2. 学生分享对不完整的理解。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不完整的美学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完整也是一种美。
2. 学生分享对不完整的美学价值的理解。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关于接受自己不完美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分发小组讨论卡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不完整也是一种美1. 不完整的定义与内涵2. 不完整的美学价值3.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4. 尊重他人的不完整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不完整也是一种美的作文。
2. 绘制一幅体现不完整美的画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认识到不完整也是一种美。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适当的辅导与支持。
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小组讨论”这一环节。
这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不完整的美学价值,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年级 全册 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长江出版社)

第一课欣赏他人的成功教学目标:1、体会被别人欣赏时的心情,感受欣赏别人时的感受;2、通过学习,学会欣赏他人。
教学重点:被人欣赏时的感受。
教学难点:学会欣赏别人。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考试后分发试卷,同桌分数很高,我的很低;2、体会分数低的同学的心情;3、讨论,第一名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二、新课教学1、活动一:戴高帽。
2、引导讨论:被别人欣赏时,你的心情怎样?引导小结。
3、欣赏别人时你的感受如何?引导小结。
4、活动二:我欣赏的人,说一说你最欣赏的人,并说一说你为什么欣赏他?三、课堂拓展:阅读故事,谈谈你的感想。
四、作业布置:1、说一说,被别人欣赏时应该抱有的正确态度。
2、说一说,欣赏别人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第二课学习方法我最多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有效的学习方法,理解学习方法对学习效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的信心。
2.在学习中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听力小测试材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讲述教材观察岛中呈现的科学家和助手的故事。
2.讨论:科学家会用到怎样更好的办法?3. 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4. 教师总结:学习效果的好坏有一个重要因素在起着作用,这个因素就是学习方法,今天我们来看看谁的学习方法更多。
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活动一:学习方法自测1、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测,按照计分规则各自算出总分。
2、根据得分情况,引导学生评估自己的学习方法。
3、分别请几位学习成绩优秀、中等、较差的同学总结自己经常使用的学习方法,并说说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带来的影响。
4、将师生共同总结的方法写下来。
活动二:听力小测试1、将班级同学分成三大组,根据书本要求指导三组学生分别进行活动。
比一比哪组同学记得多。
2、教师总结:只记重点效果最好。
心理引导: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记忆,记忆效率会大大提高。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案-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案-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一、教学目标:1.了解“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这一概念,认识到自己的不完美是正常的,可以减少自卑感和焦虑感。
2.学会积极正面地对待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培养自信心。
3.掌握几种实用的缓解压力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引入:学生手中举着一个问题:我成绩不好,我该怎么办?老师会引出一个影片,引导学生探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何正视自己的不足,并且积极克服自己的问题。
2.探究:首先要告诉学生一个道理: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即使我们没有达到完美的标准,我们仍然是美丽的。
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甚至那些看上去很完美的人也有自己的缺点。
所以,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缺点而自卑或者焦虑,而应该欣赏自己独特的美。
3.实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老师将引导学生实践几种缓解压力和调节情绪的方法,例如:1. 深呼吸法。
2. 视觉化想象放松法。
3. 心理疏导法。
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缓解压力,并且减少焦虑感。
4.总结:最后,老师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1.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2.正视自己的不足,并且积极克服自己的问题。
3.学会几种缓解压力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五、家庭作业:老师将为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请学生和家人一起做一份自我评估表,列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且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长处。
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领悟本节课的内容,从而让他们更加深层次地了解到自己的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六、课后反馈:1.教师反馈:教师将为学生提供反馈,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家庭作业的完成状况等等。
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2.学生反馈:教师将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思考课堂所学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如何积极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七、课堂延伸:1.进行相关主题讨论: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主题讨论,例如:如何应对挫折、压力、自卑等问题。
2.开展相关活动:例如:集体励志活动、文艺表演活动、运动会等等。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鄂教版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九课不完美也是一种美活动目的:1、关心残疾人的生活,能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关爱。
2、知道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对弱势群体有同情心。
活动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问答法”和“活动法”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一、激情引入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的校园生活,瞧,我们的笑容多灿烂呀。
(师课件出示画面):你们幸福吗?可是,同学们,在这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人,有的看不见鲜花和美景、有的听不到歌声与欢笑、有的无法开口说话、有的行动极其不方便、还有的是先天性智力残疾……他们就是残疾人。
二、走近残疾人,了解残疾人。
播放视频。
(师边介绍)盲人、聋哑人、肢残人师:看了这些片段后,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了残疾人的生活处境确实让人同情啊,他们的生活真艰难,他们常忍受着常人无法体会的痛苦。
哪怕取得一点成绩,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
三、体验残疾教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体验一下他们的酸甜苦辣吧。
(一)体验肢体残疾人的生活.(1)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一组用双手拉拉链,另一组只用一只手拉拉链。
用时少的为优胜。
第二次比赛交换角色师:你们两次拉拉链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师小结:在这拉拉链的短短几分钟里,同学们就感到了许多不便,而残疾人却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多不容易啊!(2)游戏体验师:下面我们轻松一下,来玩个游戏。
(礼物接力赛)游戏过程:每个队员蒙着眼睛到讲桌上拿礼物。
拿到礼物后,才能打开眼睛单脚(双脚不能着地)跳回起点。
把礼物递给第2个同学,第2个同学闭眼走至讲台,再单脚跳回,如此类推,时间最快的为优胜者。
学生开始游戏。
评出优胜者。
师:现在请另队的同学谈谈你们失败的原因。
师:同学们,从这游戏我们可以体会到走路对与我们来说再简单不过。
可是对于残疾人来说,却有着难以想象的困难。
然而许多残疾人以坚强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创造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创造的“奇迹”。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鄂科版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鄂科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自我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故事、图片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出“不完美也是一种美”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不完美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了解不完美的存在。
3. 欣赏不完美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培养积极的心态。
4. 不完美的价值通过讨论、思考等环节,让学生认识到不完美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学会在不完美中寻找成长的机会。
5. 实践与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小组合作等环节,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自我认知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 如何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 图片、故事素材等教学资源。
-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所需道具。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故事、图片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出“不完美也是一种美”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不完美-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完美的人和事。
-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了解不完美的存在。
3. 欣赏不完美-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不完美的人和事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培养积极的心态。
4. 不完美的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不完美给自己带来的成长和收获。
- 让学生认识到不完美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学会在不完美中寻找成长的机会。
5. 实践与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小组合作等环节,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不完美也是一种美》教学设计

鄂教版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凤凰镇中心小学陈娜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客观地对待残缺和不完美的事件和人物,让同情心和责任心得到体现。
2.情感目标: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欣然接受残缺和不完美的事件和人物,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3.行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提高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念。
难点:提高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课前准备:1.刘伟的视频2.暖心视频教学设计导入:手指游戏,热身暖心1.学生根据老师指令做手指游戏。
2.学生游戏后谈感受。
2.师小结: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超出了老师的预想。
看看我们有着灵巧的双手、健全的四肢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可是有的人不这么幸运,他们身体上残疾,需要克服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同样活得精彩,并且成功地登上了舞台。
那么,他们的成功来自于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出示课题)活动一:对话无臂钢琴师——刘伟1.观看视频,了解无臂钢琴师刘伟的故事。
2.学生思考:①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②为什么刘伟能成功的登上舞台呢?3.师小结:是啊,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我们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不完美的事情,健康的身体和漂亮的外表虽然让人赏心悦目,但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强不屈的意志更让人钦佩。
4.学生讨论分享:你们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呢?如果能说说我们自己身边成功的残疾人事例就更好了。
5.师补充小结。
活动二:别样尝试,体验不完美1.学生体验单手系红领巾。
2.学生体验用嘴巴咬住笔写字。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一支笔,然后把双手放在背后,用嘴巴咬住你的笔,试着在纸上写下我们今天的课题“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写得又快又工整。
3.学生交流自己单手系红领巾和用嘴巴咬住笔写字的感受,与平时有什么区别。
4.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大家就感到了许多不方便,而残疾人却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多么不容易啊。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不完美也是一种美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然而,即使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教育教案,也难以做到完美无缺,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个体差异的存在。
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的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首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的不完美反映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需求和学习能力。
因此,即使是最完美的教案也无法百分之百适应每个学生的需求。
而有所不足的教案则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个案定制的方式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教案的不完美也给了教师更大的空间去发现学生的潜能和互动。
其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的不完美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
教师在实施教育教案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管理问题和人际关系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教师提供了反思和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与同事的交流合作中汲取经验和灵感,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知识水平。
再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的不完美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当学生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时,他们需要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分析思考和决策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艺术性。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的不完美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生活中并不一帆风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正是通过这些不完美的教案,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并从中学习与成长。
他们可以学会应对压力、处理情绪和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挑战。
综上所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的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教案的不完美反映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适应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不完美也是一种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尤其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小学是孩子们开始接触社会的平台,也是他们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针对小学阶段制定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案。
然而,教案只是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的一种工具,它们本身也有不完美的地方。
不完美的教案也可以成为一种美,因为它们提供了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的机会,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首先,心理健康教案的不完美意味着它们具有灵活性。
教案作为一种指导性文件,固然对教师的教学有较为明确的要求,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需求,不能将所有学生都放入一个模板中。
因此,教案的不完美正体现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的原则。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合理调整教案的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其次,心理健康教案的不完美意味着它们鼓励教师的创新。
教案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并不是说教师必须完全依赖教案上的内容和方法。
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这样的不完美正是为了鼓励教师发展自己的教学思维和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设计更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心理健康教案的不完美也意味着它们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密切的互动。
完美的教案可能会使教师在教学中变得僵化,只注重机械地按照教案上的步骤进行教学,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
而有了不完美的教案,教师需要更多地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反馈。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灵活和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尽管心理健康教案不完美,但正是这种不完美使得教师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激发了教师更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不完美也是一种美课件

黄建明,是一位大腿根部以下被完全截掉的残疾人, 今年38岁,“半丁人生”网站上,半丁这样介绍自 己:成功激励导师,著名残疾人书法家,现为北京 书法家协会会员。
14
活动三
写出自己想对不完美者说的话
例如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对土地的压力较大1347岁的新西兰人马克英格利斯于2006年曾成功登顶珠为世界上第一位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双腿残人们主要通过围垦湖海填塘塞河开垦草场牧业缩小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的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
1
活动一
用单脚走路
永
不
停
跳
的
舞
折 翅
步
天
使
3
如何对待残疾人
4
残奥会上精彩瞬间
身残志坚故事会
11
传奇物理学家霍金。 因患“渐冻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把轮椅上达40年之久, 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12
47岁的新西 兰人马克 英格 利斯于2006年 曾成功登顶珠 穆朗玛峰,成 为世界上第一 位登上世界最 高峰的双腿残 疾者。
5
残奥会上精彩瞬间
6
残奥会上精彩瞬间
7
残奥会上彩瞬间
素有“无腿
飞人”之称的
奥斯卡去年7
月在罗马举行
的国际田联黄
金联赛男子
400米比赛中,
最终以46秒90
的成绩名列小
组第二。
8
小组讨论
1、你是否被这一个个瞬间打动?为什么? 2、你还看到过哪些类似的令你感动的瞬间?
活动二
小组为单位,用嘴衔笔写自己的名字。 1、比一比,谁写的名字最工整。 2、说说你的体会。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鄂科版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引言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学校教育中,也逐渐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了日常教学中。
目前,六年级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逐渐成熟。
因此,加强六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鄂科版六年级心理健康教案,以“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为主题,探讨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1.掌握“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的理念。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以“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为主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了解自己的价值理解自己的价值是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个性,也开始思考自己的特长和不足。
因此,在课堂上,需要通过自我介绍、班级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价值,并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2. 认识“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自我价值观。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贴海报、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9不完美也是一种美”的理念,理解自己并不需要完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优点和美丽之处。
3. 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何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游戏、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代社会,创新和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课外学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合作精神的培养合作精神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需要具备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合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第九课 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鄂科版

六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第九课不完美也是一种美鄂
科版
一、课程内容概述
本课是六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九课,主要探讨“不完美也是一种美”的主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健康的心态。
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赏析歌曲《美丽的神话》中的“不完美也是一种美”的主题,探究不完美之美。
2.掌握自我认知的方法,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培养积极的心态。
3.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促进人际关系良好发展。
二、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认识“不完美也是一种美”的主题,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2. 知识目标
1.辨认歌曲《美丽的神话》中的表现手法,理解歌曲中“不完美也是一种美”的主题。
2.掌握自我认知的方法,清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3.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
3. 能力目标
1.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认识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通过讨论和互动,积极参与群体活动,促进人际交往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认识“不完美也是一种美”的主题,经由歌曲情感抒发和互动讨论,深入认识自我和他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思维,清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积极防范自身缺陷和不足。
3.促进学生的交往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交流等活动,锻炼学生的交际和社交能力。
2. 教学难点
1.如何以歌曲情感抒发为媒介,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认识。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九课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九课不完美也是一种美在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九课中,我们将探讨的主题是“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这一课程旨在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接受不完美的存在,并培养积极的心态,以追求自我发展和快乐生活。
首先,我们将介绍“完美”的概念。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美化和完美化的社会中,人们渴望达到标准化的外在和内在形象。
然而,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完美并不存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正是我们独特和特别的地方。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让他们明白完美是不现实的,并且每个人都值得被接受和赞赏。
接下来,我们将关注如何接受和欣赏自己的不完美之处。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们列举自己认为的美好品质,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不完美之处。
通过分享和讨论,他们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而这正是构成我们个体的独特之处。
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优点上,并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们将逐渐培养出积极的思维方式和自信心。
我们还可以利用故事和例子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接受不完美的重要性。
例如,我们可以分享一位成功的人物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这个人曾经遇到过许多失败和挫折,但他们通过努力和坚持最终取得了成功。
通过这样的例子,学生们将明白不完美并不妨碍他们追求梦想和成功。
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失败和不完美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和学习机会。
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具体的练习,帮助学生们培养接受不完美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进行一次绘画活动,让学生们画出自己的面容。
在完成后,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们分享他们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赞赏和接受彼此的不完美之处。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将学会欣赏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之处。
最后,我们可以对学生们进行情绪管理的培训,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对自己的不完美感到不安和焦虑的情绪。
我们可以教授他们一些积极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放松练习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冷静和乐观,从而培养出积极的情绪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九课不完美也是一种美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来自于全国第一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一共九章,每章配有课件和课外延伸活动。
本节课是第九章,重点讲述“不完美也是一种美”,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和身边其他人都不是完美的,所以要学会接受自己不足的地方,才能更好地成长。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不完美也是一种美”的含义
2.认识到自己和身边其他人都有缺点和不足之处
3.学会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技能目标:
1.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能够积极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
2.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3.促进学生健康、积极的成长
三、教学准备
教学用品:
1.课件
2.图书《猜猜这是谁》
3.白板、笔、纸
4.棒槌、气球
5.小卡片
教学环境:
教室宽敞明亮,桌椅整齐摆放,黑板干净整洁。
四、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老师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完美是什么?”“有没有完美的人
或事物存在?”“如果经常追求完美会有什么后果?”通过引导
学生反思,让他们认识到完美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点,并引入本课的主题“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2.展示(5分钟)
老师给学生展示几张图片,每张图片都有一个缺点或瑕疵。
通过展示这些图片,鼓励学生学会发现身边每个人的不完美之处,并引导他们认识到只有接受自己和别人的不足之处,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3.阅读与讨论(15分钟)
老师让学生看一段话,并引导他们讨论这段话的意义。
“美是存在的,但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就像破碎的花盆,坚强
的草,你一直都在向阳的地方生长,绽放你无法掩盖自己本来的模样。
正所谓背水一战,金以为足。
你也应该相信自己一直都是在努力成长的。
”
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不完美也是一种美,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和喜爱。
4.游戏(20分钟)
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们接纳自己和身边的缺陷的能力,老师设计了一个名叫“不完美的气球”游戏,游戏规则如下:
将每一个气球给学生放在地上。
让学生一个人去挑选一个气球,将气球吹起来,挑选出的每个个子气球上面都会有一些形状,水滴不一定是圆形的,蝴蝶不一定是完整无缺的,但只要气球还是为满,那就是一个完整的气球,就像自己一样,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在不影响整体性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随意挑选和搭配自己喜欢的不完美气球。
快乐的氛围中,学生们更加自信积极。
5.巩固(10分钟)
老师让学生分组,给每组一个场景,在5分钟内编排一段小短剧。
短剧的主题是:“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然后,让每组派代表上台演出。
最后,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述自己学习到了什么。
6.任务布置(5分钟)
请学生在家中找自己的一件宝贝,写下来的同时,写下你喜欢它的原因和不足之处。
五、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理解了“不完美也是一种美”的含义,认识到自己和身边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之处,学会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此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老师发现学生们的”不完美气球“游戏特别喜欢,也特别认真,展
现出来的自信是让人欣慰的。
课程结构设计得当,环节齐全,是一个十分成功的课堂。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不完美也是一种美”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自己和身边的人,更好地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同时,通过游戏和编排小短剧等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展现出了自信、积极的态度,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教学反思
1. 导入环节需要更加灵活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中,老师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反思完美的概念,并引入“不完美也是一种美”的主题。
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发现有些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回答这些问题,因此在引入新课程的时候,应该更加灵活,能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理解和参与讨论。
2. 游戏设计需要更加细致
在游戏环节中,老师设计了“不完美的气球”游戏,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不完美之处也是美丽的一面。
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发现游戏规则和操作过程中需要更细致的设计,比如应该把游戏规则进行更加简单明了的说明,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玩法,从而更好地参与其中。
3. 学生的个体差异需要考虑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小组活动和课堂讨论来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发现有些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没有很好地融入到课堂中。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三、教学改进措施
1. 提前准备好教学课件和教学用具,确保教学环节的顺畅进行。
2. 在导入环节中,更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以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
3. 设计游戏规则和操作过程时,要更加细致和详细,让学生清晰理解游戏的玩法,从而更好地参与其中。
4. 在促进学生互动和交流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四、教学心得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应该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维方式。
特别是在启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的环节中,要更加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态度,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学习和成长。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
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和想法,能够更好地指导他们积极地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