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剪力墙钢筋的配置与计算
剪力墙构件钢筋工程量计算
![剪力墙构件钢筋工程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85d2c1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a.png)
剪力墙构件钢筋工程量计算在建筑工程中,剪力墙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构件,承担着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重要任务。
而准确计算剪力墙构件中的钢筋工程量,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以及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剪力墙构件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剪力墙的基本构成。
剪力墙通常由墙身、墙柱(暗柱、端柱等)、墙梁(连梁、暗梁等)等部分组成。
而钢筋则分布在这些不同的部位,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对于墙身钢筋,主要包括水平钢筋和垂直钢筋。
水平钢筋的计算需要考虑墙身的长度、钢筋的间距以及两端的锚固长度。
假设墙身长度为 L,水平钢筋间距为 s,那么水平钢筋的根数=(L 两侧保护层厚度)÷ s + 1。
而每根水平钢筋的长度则需要根据墙的形状和构造来确定,一般包括直段长度和弯钩长度。
垂直钢筋的计算方法类似,也是根据墙身的高度、钢筋间距和锚固长度来确定根数和长度。
墙柱钢筋的计算相对复杂一些。
以暗柱为例,其钢筋包括纵筋和箍筋。
纵筋的长度需要根据柱的高度、纵筋的连接方式(绑扎、焊接或机械连接)以及顶部和底部的锚固长度来计算。
箍筋的数量则根据柱的周长和箍筋间距来确定。
墙梁中的钢筋主要有上部纵筋、下部纵筋和箍筋。
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的计算方法与墙身钢筋类似,需要考虑梁的长度、钢筋间距和锚固长度。
箍筋的计算则需要根据梁的截面尺寸和箍筋间距来确定。
在计算剪力墙构件钢筋工程量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当剪力墙开有洞口时,洞口处的钢筋需要进行加强处理,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来计算加强钢筋的工程量。
另外,对于边缘构件(如约束边缘构件),其钢筋的配置和计算方法也有特殊的规定,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计算。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剪力墙构件钢筋工程量,我们需要仔细阅读设计图纸,理解设计师的意图和要求。
同时,要熟悉相关的钢筋计算规范和标准,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等。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配筋率计算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配筋率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60619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5.png)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配筋率计算1.定义和目的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配筋率是指剪力墙水平方向上钢筋的配置比例,通常用钢筋的截面积与混凝土截面积的比值来表示。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剪力墙的强度、刚度和抗裂性能,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配筋率计算公式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配筋率计算公式为:ρ = As/Acon其中,ρ表示配筋率,As 表示钢筋的截面积,Acon 表示混凝土的截面积。
3.考虑因素在实际工程中,影响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配筋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配筋率越低。
(2)钢筋强度等级:钢筋强度等级越高,配筋率越低。
(3)剪力墙厚度:剪力墙厚度越大,配筋率越低。
(4)水平分布筋的直径和间距:水平分布筋的直径越大,间距越小,配筋率越高。
4.公式应用以某工程为例,已知剪力墙厚度为200mm,高度为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强度等级为HRB400,水平分布筋直径为12mm,间距为200mm。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出配筋率为:ρ = (π× (12/2)²× 200) / (200 × 800) = 0.25%5.数值实例以某高层建筑为例,其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配筋率为0.25%,与上述工程实例相同。
该建筑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证明了该配筋率的合理性。
6.结论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配筋率的计算应考虑多个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优化,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选择配筋率,可以提高剪力墙的强度、刚度和抗裂性能,降低工程造价并延长结构寿命。
因此,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配筋率的计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工程价值。
八、剪力墙开洞钢筋计算
![八、剪力墙开洞钢筋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e50757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a.png)
八、剪力墙开洞钢筋计算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开洞是一个常见的情况。
而正确计算剪力墙开洞处的钢筋用量,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剪力墙开洞钢筋计算的相关知识。
剪力墙作为一种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的结构构件,其开洞会改变墙体的受力状态。
开洞会导致剪力墙的刚度降低,同时也会在洞口周边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为了弥补这些不利影响,就需要对洞口周边的钢筋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计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剪力墙开洞的类型。
常见的剪力墙开洞包括门窗洞口、设备洞口等。
不同类型和尺寸的洞口,其钢筋计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较小的洞口,通常可以按照构造要求进行钢筋配置。
比如说,洞口宽度小于一定数值时,在洞口两侧设置加强钢筋,其直径和间距根据规范要求确定。
而对于较大的洞口,则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
计算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包括洞口的尺寸、位置、墙体的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的强度等级等。
在计算剪力墙开洞钢筋时,一般要先确定洞口周边的受力情况。
洞口上方的墙体会形成一个类似梁的构件,称为连梁;洞口两侧的墙体则类似于柱,称为边缘构件。
连梁的钢筋计算需要考虑其承受的弯矩、剪力和扭矩等内力。
弯矩的计算通常采用结构力学的方法,根据墙体的受力状态和洞口的位置来确定。
剪力的计算则要考虑水平荷载的作用以及连梁与墙体之间的协同工作。
扭矩的计算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考虑洞口的形状和偏心等因素。
边缘构件的钢筋计算同样重要。
边缘构件通常需要配置纵向钢筋和箍筋。
纵向钢筋的数量和直径要根据墙体的轴压比、洞口的尺寸以及边缘构件的抗震等级等因素来确定。
箍筋的间距和直径则要满足抗剪和抗震的要求。
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考虑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
锚固长度是指钢筋伸入混凝土中的长度,以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能够有效地传递应力。
搭接长度则是指钢筋在连接时重叠的长度,以保证连接部位的强度。
此外,还需要注意钢筋的布置方式。
钢筋的布置要保证其间距均匀,并且要满足规范中对于最小间距和最大间距的要求。
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
![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34d097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6.png)
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通常是将钢筋混凝土墙体垂直于建筑平面布置,在建筑物的结构体系中起到结构支撑和抗震的作用。
在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中,需要考虑墙体的长度、高度、厚度、钢筋的直径和间距等因素,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具体方法。
一、确定剪力墙的长度、高度和厚度剪力墙的长度、高度和厚度是工程量计算的基础,对于每一面墙面来说,需考虑其长度和高度,以确定需要多少钢筋。
墙体厚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可根据地震设计图来选择不同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墙体。
二、计算各部分的钢筋数量在确定了墙体的长度、高度和厚度后,需要计算各部分的钢筋数量。
钢筋的数量主要包括梁的钢筋、柱的钢筋、水平裂缝钢筋以及垂直裂缝钢筋。
以下是各部分钢筋数量的计算方法:1. 梁的钢筋数量计算梁的钢筋数量计算主要考虑梁的宽度和受力方向,梁的钢筋主要要满足受拉、抗弯和抗剪的要求。
在计算梁的钢筋数目时,需要考虑梁的宽度和长度,还需要考虑梁的受力方向和所承受的荷载大小。
2. 柱的钢筋数量计算柱的钢筋数量计算主要考虑柱的截面积、高度、受力方向、所承受的荷载数量、层数等因素。
建筑物中各柱需要同时承受受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力,需要保证柱的轴心不产生偏移,并能够有效地抵抗外力的作用。
3. 水平裂缝钢筋数量计算水平裂缝钢筋通常布置在剪力墙中心地带的两面墙面上,用于增强墙体水平受力能力。
水平裂缝钢筋的数量一般采用跨越整个墙面的直线布置。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钢筋的层数和布置方向,并根据设计要求来选择相应的钢筋规格和间距大小。
3. 垂直裂缝钢筋数量计算垂直裂缝钢筋主要用于增强墙体的垂直受力能力,通常采用直线布置,每层跨越一定距离。
在计算垂直裂缝钢筋数量时,需要考虑墙体长度、层数、钢筋直径、间距等因素,并根据设计要求来选择相应的钢筋规格和间距大小。
以上就是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基础方法。
在具体工程中,还需要考虑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墙体设计、钢筋选择和间距大小等因素,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剪力墙钢筋详解
![剪力墙钢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309bc7be2bd960591c67739.png)
第三章剪力墙钢筋计算在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图18)1、剪力墙需要计算哪些钢筋剪力墙主要有墙身、墙柱、墙梁、洞口四大部分构成,其中墙身钢筋包括水平筋、垂直筋、拉筋和洞口加强筋;墙柱包括暗柱和端柱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墙梁包括暗梁和连梁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
2、计算剪力墙墙身钢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础型式、中间层和顶层构造;墙柱、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图18)一、墙身竖向筋计算当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2-保护层+基础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4G101-3P45墙插筋构造二图20基础插筋(基础主梁中)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04G101-3P32墙竖向钢筋插筋构造注: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图21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图22(图19)(图20)(图21)(图22)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中间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露出本层的高度+伸出本层楼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04G101-3P48注: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图24图25(图24)(图25)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顶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露出本层的高度-板厚+锚固lae(la)04G101-3P48图26(图26)二、墙身水平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15d-保护层+15d 03G101-1P47剪力墙钢筋配置若多于两排,中间排水平筋端部构造同内侧钢筋(03G101-1P47注5)图27外侧钢筋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则水平筋伸至墙对边,长度=墙长-2*保护层03G101-1P47根数基础层:在基础部位布置间距小于等于500且不小于两04G101-3P32、45道水平分布筋与拉筋楼层:(层高-水平分布筋间距)/间距+103G101-1P47(图27)三、墙身拉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拉筋长度=墙厚-2*保护层+max(75+,*2+2d04G101-3P48图28根数=(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所占面积-暗梁面积-连梁所占面积)/(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当剪力墙竖向钢筋为多排布置时,拉筋的个数与剪力墙竖向钢筋的排数无关。
剪力墙的钢筋计算及广联达软件中输入
![剪力墙的钢筋计算及广联达软件中输入](https://img.taocdn.com/s3/m/3b54754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e.png)
剪力墙的钢筋计算及广联达软件中输入在建筑工程中,剪力墙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构件,承担着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重要作用。
而准确计算剪力墙的钢筋用量以及在广联达软件中正确输入相关数据,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成本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剪力墙钢筋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广联达软件中的输入操作。
一、剪力墙钢筋的分类及作用剪力墙中的钢筋主要包括竖向钢筋、水平钢筋和拉筋。
竖向钢筋主要承受由重力荷载引起的竖向压力和由水平荷载引起的弯矩产生的拉力。
水平钢筋则主要用于抵抗水平剪力,并与竖向钢筋一起构成钢筋网,增强墙体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拉筋的作用是将竖向和水平钢筋拉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钢筋骨架。
二、剪力墙钢筋的计算1、竖向钢筋计算基础插筋: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弯折长度+伸出基础顶面的长度。
其中,弯折长度根据基础类型和钢筋规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中间层竖向钢筋:中间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伸出本层顶面的长度伸出本层底面的长度。
顶层竖向钢筋:顶层竖向钢筋的计算较为复杂,需要根据顶部的节点构造进行计算。
一般分为直锚和弯锚两种情况。
2、水平钢筋计算内侧水平钢筋:内侧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钩长度。
外侧水平钢筋:外侧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长度。
3、拉筋计算拉筋长度=墙厚 2×保护层+ 2×弯钩长度。
拉筋根数=(墙净面积/拉筋布置面积)+1。
三、广联达软件中剪力墙钢筋的输入1、新建剪力墙构件打开广联达软件,在“构件”菜单中选择“剪力墙”,点击“新建”按钮。
2、输入剪力墙属性在属性编辑框中,输入剪力墙的名称、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基本信息。
3、输入钢筋信息竖向钢筋:在“纵筋”栏中输入竖向钢筋的规格和间距。
例如,“C12@200”表示直径为 12mm 的钢筋,间距为 200mm。
水平钢筋:在“水平筋”栏中输入水平钢筋的规格和间距。
拉筋:在“拉筋”栏中输入拉筋的规格和间距。
4、节点设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节点设置”中选择相应的节点构造,如基础插筋节点、顶层节点等。
42 剪力墙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42 剪力墙钢筋下料长度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0995e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f.png)
42 剪力墙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的作用主要是承受水平荷载,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在剪力墙的设计与施工中,钢筋是重要的构件之一。
本文将针对剪力墙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进行详细介绍。
1. 引言剪力墙的设计与施工离不开精确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的准确计算是确保剪力墙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因素。
正确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避免钢筋浪费和施工误差,降低工程成本,保证施工质量。
2.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原理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根据剪力墙的结构要求和设计参数,结合钢筋的冷弯性能和受力特点,确定钢筋的实际长度。
计算过程包括确定钢筋直径、弯曲长度,以及剪力墙尺寸和结构要求的综合考虑。
具体计算公式和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剪力墙的尺寸和设计参数确定钢筋的截面积。
步骤二:根据受力特点和设计要求计算钢筋的受力情况,包括受拉和受压情况。
步骤三:根据钢筋的受力情况,计算钢筋的受拉和受压长度。
步骤四:根据钢筋的受拉和受压长度,结合钢筋的弯曲长度,计算钢筋的实际长度。
步骤五:根据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确定钢筋的预留长度,进行加工和下料。
3.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实例以某剪力墙的设计参数为例,剪力墙尺寸为3米高,1.5米宽,墙体厚度为0.25米。
根据设计要求,钢筋直径为10毫米,每根钢筋的间距为15厘米。
下面为具体的计算步骤:步骤一:钢筋截面积的计算根据钢筋直径为10毫米,可计算出钢筋的截面积为:π*(10/2)^2 = 78.54平方毫米。
步骤二:钢筋受力情况的计算根据剪力墙的设计要求和受力特点,可以计算出每根钢筋的受拉和受压情况。
在本例中,钢筋处于受拉状态。
步骤三:钢筋受拉长度的计算根据剪力墙的尺寸和设计要求,可以计算出钢筋的受拉长度为3米。
步骤四:钢筋实际长度的计算根据钢筋的受拉长度和弯曲长度的要求,计算钢筋的实际长度。
在本例中,假设钢筋的弯曲长度为50毫米。
因此,钢筋的实际长度为3+0.05=3.05米。
墙钢筋工程量计算
![墙钢筋工程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4ed529a551810a6f4248656.png)
第五节 墙钢筋工程量计算
三、剪力墙的标注
(1)墙身列表注写 ①由墙身代号(Q)、序号(XX)以及墙身配置的水平与竖
向分布筋的排数(X排)组成,即:QXX(X排)。
注:编号时,如仅仅墙厚与定位轴线的关系不同或者墙 身长度不同时,也可以编为同一个编号。
列表注写的墙身符号
(1)墙身列表注写 ②墙身列表中注写的内容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间距+1]*排数(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转角设搭接L1
11G101-68
03G101-47
第四节 板钢筋工程量计算
②端部有暗柱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端部时应加弯折)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15d/个)
剪力墙的注写有两种方式,列表注写和截面注写方式 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可按结构标准层采用适当比例单独 绘制。 当剪力墙比较简单且采用列表注写方法时也可与柱平 面布置图合并绘制。 在剪力墙平法施工图中,应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 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剪力墙列表注写
剪力墙列表注写
剪力墙截面注写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间距+1]*排数(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11G101-68
11G101-68
第四节 板钢筋工程量计算
②端部有暗柱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转角设搭接LaE/L1
外侧钢筋长度=墙净长+L1
11G101-68
00G101
第四节 板钢筋工程量计算
①端部无暗柱(实例)
约束力小,变形较大,在各个抗震等级(除 底层加强部位),均可选用约束边缘构件, 但是具体选用哪一种,由设计人员决定
剪力墙钢筋计算规则
![剪力墙钢筋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46e69c6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4.png)
剪力墙钢筋计算规则剪力墙是多层多柱体结构建筑中常用的承重构造之一,它通过抵抗水平地震力和风力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钢筋在剪力墙中起到承受和分散剪力的作用,因此在剪力墙的设计中需要进行钢筋计算。
下面将介绍剪力墙钢筋计算的一般规则。
1.确定设计剪力力度在进行剪力墙钢筋计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设计剪力力度。
根据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通过结构分析计算得到的剪力力度为设计剪力力度。
2.确定截面尺寸在根据设计剪力力度确定截面尺寸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截面的尺寸和形状。
一般情况下,剪力墙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矩形。
确定截面尺寸时需考虑构造形式、施工工艺、承载力要求等因素。
3.计算开裂状态下的钢筋面积根据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已确定截面尺寸的基础上,计算在开裂状态下所需要的钢筋面积。
根据截面尺寸和设计剪力力度,可以采用公式计算出钢筋的总面积。
4.确定最大间距在确定钢筋总面积后,需要进一步确定钢筋的最大间距。
一般情况下,剪力墙的钢筋最大间距应符合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
根据规范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最大间距。
5.计算纵向配筋在已确定钢筋最大间距的基础上,根据钢筋的直径和间距,计算纵向配筋的数量和位置。
应根据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按比例分配钢筋,在截面中布置纵向配筋。
6.计算横向配筋在计算纵向配筋后,还需要进行横向配筋计算。
横向配筋一般采用箍筋或钢筋混凝土搭接筋。
按照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计算箍筋或搭接筋的数量、直径、间距等参数。
7.检查抗剪承载力钢筋配筋的计算完成后,还需对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进行检查。
根据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校核剪力墙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8.优化调整钢筋配置在初步完成剪力墙钢筋计算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对钢筋配置进行优化调整。
通过优化调整,可以提高结构的经济性和施工性。
以上是剪力墙钢筋计算的一般规则。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根据具体的结构形式、工程要求等因素进行详细计算。
同时,还应遵循结构设计规范和相关技术标准,确保剪力墙的安全可靠性。
(整理)剪力墙钢筋计算规则.
![(整理)剪力墙钢筋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e4e1603b763231126edb1167.png)
剪力墙钢筋计算在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图18)1、剪力墙需要计算哪些钢筋?剪力墙主要有墙身、墙柱、墙梁、洞口四大部分构成,其中墙身钢筋包括水平筋、垂直筋、拉筋和洞口加强筋;墙柱包括暗柱和端柱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墙梁包括暗梁和连梁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
2、计算剪力墙墙身钢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础型式、中间层和顶层构造;墙柱、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图18)一、墙身竖向筋计算(图19)(图20)(图21)(图22)(图26)二、墙身水平筋计算(图27)三、墙身拉筋计算(图28)(图29)(图30)四、暗柱钢筋计算剪力墙墙柱包括约束边缘暗柱YAZ、约束边缘端柱YDZ、约束边缘翼墙柱YYZ、约束边缘转角柱YJZ、构造边缘暗柱GAZ、构造边缘端柱GDZ、构造边缘翼墙柱GYZ、构造边缘转角柱GJZ(GB50010-2002P195、196、03G101-1P18、49、50)、非边缘暗柱AZ和扶壁柱FBZ共十类,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只需要考虑为端柱和暗柱即可。
1、纵筋计算(03G101-1P12、18、49、50)由于剪力墙可视为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三类构件构成,因此暗柱纵向钢筋构造同墙身竖向筋。
(03G101-1P48)。
(图31)五、端柱钢筋计算通常情况下端柱、小墙肢(截面高度不大于截面厚度3倍的矩形截面独立墙肢)的竖向钢筋与箍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其中抗震竖向钢筋构造详见03G101-1P36至P38页,箍筋构造详见P40;非抗震竖向箍筋构造详见03G101-1P42至P44页,箍筋构造详见P45页。
(03G101-1P48)六、剪力墙端为暗柱钢筋计算(图32)(图33)(图34)(图35)七、剪力墙端为端柱钢筋计算(图36)八、剪力墙开洞钢筋计算注:剪力墙开洞除了洞口加强纵筋构造外,还有连梁斜向交叉暗撑构造和连梁斜向交叉钢筋构造两种情况,连梁斜向交叉暗撑的及斜向交叉构造钢筋的纵筋锚固长度为:La E或La,斜向交叉暗撑的箍筋加密要求适用于抗震设计(03G101-1P52)。
定额与计价课件13剪力墙的钢筋计算
![定额与计价课件13剪力墙的钢筋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6bb633d580216fc700afd47.png)
构造边缘暗柱
构造边缘翼墙(柱) 构造边缘转角墙(柱) 非边缘暗柱 扶壁柱
GAZ
GYZ GJZ AZ FBZ
XX
XX XX XX XX
注:在编号中:若干墙柱的截面尺寸与配筋均相同, 仅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墙柱号。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建设工程系 付清泉
建筑工程定额与计价
3、墙身编号的规定 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 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表达形式为:QXX (X排) 注: 1、若干墙身的厚度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墙厚与轴线的关系不同 或墙身长度 不同时,也可将其编为同一墙身号。 2、对于分布钢筋网的排数规定: 非抗震:当剪力墙厚度大于160时,应配置双排;当其厚度不大于 160时,宜配置双排。 抗震:当剪力墙厚度不大于400时,应配置双排;当剪力墙厚度大 于400,但不大于700时,宜配置三排;当剪力墙厚度大于700时,宜 配置四排。 各排水平分布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与间距应保持一致。 当剪力墙配置的分布钢筋多于两排时,剪力墙拉筋两端应同 时勾住外排水平纵筋和竖向纵筋,还应与剪力墙内排水平纵筋和竖向 纵筋绑扎在一起。
建筑工程定额与计价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建设工程系 付清泉
建筑工程定额与计价
(二)、暗梁箍筋
2、箍筋根数计算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建设工程系 付清泉
建筑工程定额与计价
建筑工程定额与计价
六、连梁(含洞口下地梁) (一)、连梁(含洞口下地梁)纵筋 1、纵筋长度计算 1)、单洞口连梁(含洞口下地梁)在墙端部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建设工程系 付清泉
建筑工程定额与计价
2)、单洞口连梁(含洞口下地梁)在墙中部
剪力墙钢筋构造
![剪力墙钢筋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67e47bc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4.png)
(一)墙身钢筋构造 1、水平分布筋 (1)连接(11G101-1 P68 )
LlE=ζLaE 25% 1.2 50% 1.4 100% 1.6
(2)锚固
端部无暗柱
暗柱
水平变截面墙 水平钢筋构造
(1)墙插筋设置
如 采 用 此 构 造 设 计 者 应 说 明
(2)竖向钢筋的连接(11G101-1 P70)
2、箍筋加密区及非加密区
3、变截面钢筋构造
中柱
4、柱顶钢筋锚固
边柱
4、边缘构件构造
P71 P73
(3)变截面处钢筋构造P70
(4)墙顶钢筋锚固
(二)边缘构件(墙柱)
1、墙柱插筋(同框架柱)
附加横向箍筋
2、墙柱钢筋连接(AZ YZ JZ)
3、墙柱柱顶钢筋的锚固(同剪力墙身) (AZ、YZ 、JZ )
端柱的竖向钢筋与箍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
,见11G101-1 P57~66 包括:1、钢筋连接区非连接区及其连接方法
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
![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4c9336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8.png)
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是在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建筑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
剪力墙是建筑结构工程中一种常见的抗震墙体结构,它通过加强建筑物的刚度,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剪力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钢筋是起着补充混凝土的抗拉和耐久性的作用。
钢筋的使用不仅能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还能提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抗剪强度,以防止建筑结构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变形和破坏。
钢筋的考虑要分层次逐个确定。
从上底板,一直到剪力墙的最下部需要确定每层的主筋和箍筋间距,钢筋截面尺寸和钢筋数等等。
通常情况下,根据设计要求先算出剪力墙所需钢筋的试算截面和钢筋的数量,然后按照该结构体系的支撑方式和剪力墙的受力特点来布置钢筋,再进行计算和设计。
首先,需要对剪力墙钢筋进行施工图纸的绘制,确定每层的钢筋主筋和箍筋的位置、间距等等;还需要根据国家相关建筑规范和设计标准,对钢筋的强度、和控制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计算。
在钢筋的计算中,需要按照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墙体高度、墙厚、裂缝控制要求等因素,以及钢筋材料的强度、应变率等技术指标来计算。
在计算时,剪力墙的钢筋截面大小要符合规范的要求,钢筋的间距要保证纵向钢筋的受压性能和构件的整体受力能力。
同时,在钢筋的材料选择上也要考虑到建筑中的环保和安全问题。
从生产知识的角度考虑,应选用优质的钢材并按照规定热处理,确保钢筋的强度和韧性达到要求,以保证钢筋在建筑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要注意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限位问题。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应要控制钢筋的屈服点位置,确保钢筋不会被混凝土包裹,使得钢筋的强度能够完全发挥出来。
实际操作中,需要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振动和浇注,使得混凝土密实,避免出现空鼓、裂缝等问题。
以上几点是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剪力墙的技术变化和现代化的需求不断提升,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的工作人员而言,需要时刻关注行业发展,掌握最新的建筑技术,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以保证建筑工程能够顺利开展。
剪力墙钢筋计算详解
![剪力墙钢筋计算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06ab94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b.png)
剪力墙钢筋计算详解1、暗柱钢筋计算(1)(A)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B)顶层: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C)纵筋根数:按图数(D)箍筋计算:(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E)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2)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3)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4)剪力墙中的连梁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5)拉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墙身纵筋计算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3、墙身垂直钢筋(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200。
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
![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a2cd15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2.png)
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在建筑工程中,剪力墙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构件,承担着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作用。
而准确计算剪力墙钢筋的工程量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和工程质量的保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剪力墙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一、剪力墙钢筋的类型剪力墙中的钢筋主要包括竖向钢筋、水平钢筋、拉筋等。
竖向钢筋通常沿墙体的高度方向布置,主要承受墙体的竖向荷载和抵抗水平力产生的弯矩。
水平钢筋则沿着墙体的水平方向布置,用于增强墙体的抗剪能力和约束混凝土。
拉筋则用于将竖向和水平钢筋拉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钢筋骨架,提高墙体的稳定性。
二、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准备工作在计算剪力墙钢筋工程量之前,我们需要先熟悉施工图纸,包括剪力墙的平面图、剖面图、钢筋详图等。
同时,要了解相关的设计规范和图集要求,明确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弯钩长度等参数。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计算工具,如计算器、尺子等,并准备好记录计算过程和结果的表格或文档。
三、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剪力墙钢筋工程量的计算主要基于“长度×单位长度重量”的原理。
首先需要计算出每种钢筋的长度,然后根据钢筋的直径和钢材的密度计算出单位长度的重量,两者相乘即可得到钢筋的工程量。
四、竖向钢筋工程量的计算1、基础插筋长度的计算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厚度+弯折长度+伸出基础顶面的长度。
其中,弯折长度和伸出基础顶面的长度需要根据设计规范和图集的要求确定。
2、中间层竖向钢筋长度的计算中间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伸出本层楼面的长度本层楼板厚度+伸出上层楼面的长度。
3、顶层竖向钢筋长度的计算顶层竖向钢筋分为内侧钢筋和外侧钢筋。
内侧钢筋长度=层高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当直锚长度满足要求时,可采用直锚;否则,需弯锚)。
外侧钢筋长度=层高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通常采用弯锚,锚固长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五、水平钢筋工程量的计算1、内侧水平钢筋长度的计算内侧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厚度+弯钩长度。
钢筋平法识图和算量(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计算
![钢筋平法识图和算量(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6591f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8.png)
计算公式:外侧钢筋长度=剪力墙长度-保护层+弯折(15d)
计算 钢筋长度=(5000+2×150-2×15)+(3000+
过程
2×150-2×15)+2×15×14 = 8960
4-2-18
3. 转角墙水平分布钢筋根数计算
基础范围内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根数 在基础部位布置间距小于等于500mm且不小于两道水平
总结
第一部分
剪力墙身水平分布 筋计算——以转角 处遇暗柱墙为例
转角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转角墙水平分布钢筋长度计算 转角墙水平分布钢筋数量计算
第一部分
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计算
——以转角处遇暗柱墙为例
纯剪力墙
配筋平面图
配筋立面
1.转角墙水平分外侧钢筋
内侧钢筋
计算公式:内侧钢筋长度=剪力墙长度-保护层+弯折(15d) 计算 1号筋长度=5000+2×150-2×15+2×15×14=5690 过程 2号筋长度=3000+2×150-2×15+2×15×14=3690
分布筋与拉筋间距。
各楼层范围内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根数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根数 = (层高-2*0.05)/间距+1
起步距离
4-2-22
计算 过程
基础底-3.4
基础内水平分布筋根数 = 2根 -1至3层水平分布筋根数=[(3000-2*50)/200+1]+[
(3600-2*50)/200+1]*3 = 73根
剪力墙配筋结果说明与设计——必看
![剪力墙配筋结果说明与设计——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8c5639ca2cc58bd63186bd4b.png)
1、 satwe 结果中的水平分布筋面积sw A 为水平分布筋间距Swh 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即一层中水平分布筋的面积,而一层中可以有2排、3排、4排。
2、 Swh 可以在satwe 前处理菜单中查看:3、 PKPM 算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时构造配筋率为0.25%(为一层中的配筋率,按1m算时为总的配筋面积,而非单排的配筋面积)200厚墙:Swh 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即一层中):2200mm Swh =2210.1100200200%25.0%25.0cm mm bS A wh s ==⨯⨯==配置2排时:即有两根钢筋,一根钢筋的面积为:220505.020.1mm cm A s ===,故至少8φ 配筋即为200@8φ4、 如果计算出来是1.3,则按2200mm Swh =时,2206565.023.1mm cm A s ===至少用10φ,即200@10φ;此时如果用150的间距,则20/075.48200150mm A A s s ==,可以用到8φ,此时配筋为150@8φ5、 算出一层的配筋面积1s A 后,则1m 高范围内水平钢筋的面积即为111520010001000s s s A A A Swh mm == 构造配筋时,若取2200mm Swh =,则1m 高范围内水平钢筋的面积: 210.55cm A A s s == 2排配筋时:单排的配筋面积为215.22cm A A s s ==, 故只需配置200@8φ即可。
总结6、 200厚墙:构造配筋时:0.25% Swh 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即一层中): 2200mm Swh =2210.1100200200%25.0%25.0cm mm bS A wh s ==⨯⨯== 配置2排时:即有两根钢筋,一根钢筋的面积为: 220505.020.1mm cm A s ===,故至少8φ 配筋即为200@8φ7、 1m 内总的配筋面积为)(1000112min min 1m m b bS Swh m A Swh m A wh s sρρ⨯=⨯=⨯= 1m 内单排的配筋面积为 2100021212min min 11b m m bS Swh m A Swh m A A wh s s s ρρ⨯=⨯=⨯== 构造配筋时: 1m 内总的配筋面积为)(5001000200%25.02mm A s =⨯⨯= 1m 内单排的配筋面积为212502m m A A s s == 故配筋为200@8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剪力墙的主要分类:
(1)、按照结构的分类有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纯剪力墙。
(2)、剪力墙按照构件类型分它包含墙身、暗柱、暗梁、连梁。
(3)、按照部位划分有基础墙、中间层墙、顶层墙等。
(4)、按照洞口情况可以划分有洞墙和无洞墙,端部斜角的钢筋弯折按照90角处理。
二、剪力墙的配筋情况:
按墙身的构件分别列出了构件中的钢筋类型
(1) 墙身:水平钢筋,垂直钢筋,拉接钢筋。
(2) 墙柱:纵筋,箍筋,拉接钢筋。
(3) 墙梁(暗梁、连梁):纵筋,箍筋,拉接钢筋。
(4) 洞口加强筋。
三、剪力墙钢筋计算:
四、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五、墙身:
水平钢筋的构造要求
带边框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宜分别贯穿柱、梁或锚固在柱、梁内。
从预算角度出发,墙身端部构件就分为暗柱 (翼柱、暗柱、角柱)和端柱两种,影响墙身水平筋的长度。
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无暗柱时
内(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15d/个)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间距+1]*排数(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端部时应加弯折)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15d/个)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间距+1]*排数(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转角设搭接40d(各自弯折20d)
3、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Lae/个)
锚固长度:弯锚长度=0.4Lae +15d(或Lae)
端柱净宽≥Lae时直锚长度=Lae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间距+1]*排数
(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转角设搭接40d(各自弯折20d)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基础层中的水平筋和拉筋不能漏算
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1.2Lae)———绑扎搭接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机械连接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1.2Lae)———绑扎搭接
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机械连接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绑扎搭接
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500+顶层锚固长度———机械连接锚固长度取值:墙顶为板时取Lae
当墙顶有AL时,墙竖向钢筋和墙柱竖向构件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身竖向筋遇连梁锚固处理.
4、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间距+1
[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水平筋间距的1/2)开始布置]
5、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六、基础插筋:
七、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2×保护层+2d + 2×弯钩(弯钩长度=11.9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端)柱剖面积-暗(连)梁面积;
拉筋的布置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八、门洞加强筋:
门洞加强筋长度=洞口宽+2*lae(la)/ 洞口高+2*lae(la)
九、墙柱(暗/端柱):
暗柱(翼柱、暗柱、角柱)
暗柱并不是剪力墙墙身的支座,其本身是剪力墙的一部分,墙暗柱与墙身本身是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不是几个构件的连接组合,不能套用梁与柱两种
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与箍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
暗柱竖向钢筋可参考墙身竖向筋构造
暗柱:
基础层插筋同柱要求
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1.2Lae)———绑扎搭接
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机械连接
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绑扎搭接
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500+顶层锚固长度———机械连接锚固长度取值:墙顶为板时取Lae
拉结钢筋根数= [(层高-间距)/间距+1]*排数
暗柱变截面插筋:
(与剪力墙竖向筋的顶部构造同)
1. 变截面插筋长度=1.5LAE+与上层钢筋搭接——绑扎搭接
变截面插筋长度=1.5LAE+500———机械连接
2.变截面下层钢筋长度=层高-保护层+墙厚-2*保护层--绑扎搭接
变截面下层钢筋长度=层高-500-保护层+墙厚-2*保护层--机械连接
十、连梁:
受力主筋
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
端部锚固值=0.4Lae+15d
中间锚固值= max(Lae600)
(1)端部洞口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max(Lae600)+(0.4Lae+15d)
(2)单洞口(单跨)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2×max(Lae600)
(3)双洞口(双跨)连梁主筋长度=双洞口宽度(含洞口中间墙宽)+2×max(Lae600)
箍筋根数:
1.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
[ (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排数
2.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
{ [(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段-100)/150+1]*2 } *排数
3.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弯锚时):
{ [(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端支座宽-100)/150+1]*2} *排数
4. 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一端为直锚,另一端为弯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端支座宽-100)/150+1] +[(连梁锚固段-100)/150+1]} *排数
拉接钢筋根数=排数*(洞口宽-100)/(2*箍筋间距)
十一、暗梁:
暗梁是墙体里面的一条加筋带当墙上暗梁配置了侧面纵筋,在计算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布置根数时应扣除暗梁的高度,其暗梁的侧面纵向钢筋长度计算同墙水平分布钢筋。
纵筋长度
1.暗梁与端柱相连接,暗梁主筋锚固起点应当从端柱的边缘算起
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直锚、弯锚)
2.暗梁(或边框梁)纵筋锚固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但墙顶上部纵筋伸至构件外侧纵筋内侧后向下弯折≧Lae ≧La.
(若墙的两端无端柱时,则暗梁的纵筋伸至自身所附墙的端部-2*保护层后弯折15*d即可;有端柱时0.4 Lae+15d)
拉接钢筋根数=暗梁净长/ (2*箍筋间距)
箍筋根数=(暗梁净长-2*50)/ 间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