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一、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概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作为一名行业专家,我认为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进行简要分析。

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1.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原则和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育组织形式等。

这些概念为我们理解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思维框架。

1.2 教育心理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内容包括: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情感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1.3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权益的法律规范。

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法律规定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育教学能力分析2.1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能力。

这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等环节。

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2 课堂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和调控的能力。

这包括维持课堂秩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优秀的课堂管理能力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3 评价与反馈能力评价与反馈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反馈的能力。

这包括制定评价标准、实施评价过程、分析评价结果、给出反馈建议等环节。

具备良好的评价与反馈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资料

教育教学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件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2.简述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3.简述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

4.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2)教育具有无阶级性、公平性;(3)教育内容简单;(4)教育方式单一。

5.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1)阶级性、等级性;(2)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天道、神道和人道合为一体);(3)专制性;(4)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5)象征性(占主导地位,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6.简述近代学校教育特点(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

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度;(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5)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

7.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1)重视早起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相互渗透;(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8.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及答案!1. 教育的概念(辨析题、简答题)答: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2.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答:第一,遗传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第二,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第三,教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主导因素;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答: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答:第一,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第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5.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与内容答:①课程计划又叫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②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③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④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作用)。

6.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与作用答:①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②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③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作用)。

7.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答:①科学思想性。

教科书的编写内容上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②基础性。

教科书的编写要强调内容的基础性;③实用性。

教科书的编写要注意实用性;④统一性。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1、简述课程评价的概念及功能。

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

课程评价具有诊断、反馈、区分、强化和发展的功能。

2、简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及其意义。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这些学习方式的意义在于:(1)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责任感。

(2)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1)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和作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4)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肯定,通过肯定和鼓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简述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班级管理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班级管理的原则有:以人为本、公正平等、整体优化、注重个性等。

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制度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质量管理等。

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同时也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必背题一、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人的智力、品德和体质的活动。

它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机构和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及答案!1. 教育的概念(辨析题、简答题)答: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2.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答:第一,遗传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第二,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第三,教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主导因素;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答: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答:第一,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第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5.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与内容答:①课程计划又叫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②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③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④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作用)。

6.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与作用答:①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②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③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作用)。

7.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答:①科学思想性。

教科书的编写内容上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②基础性。

教科书的编写要强调内容的基础性;③实用性。

教科书的编写要注意实用性;④统一性。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30道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30道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为大家整理了科目二30道简答题干货1. 简述上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组织严密(6)气氛热烈2.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认识的简捷性(5)有指导的认识3.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的教育性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4.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效果5. 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倾向。

6. 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1)教师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7. 简述直观性原则贯彻的要求。

(1)要正确运用直观教具和手段;(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8. 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定义: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要求:(1)老师应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9. 如何贯彻循序渐进教学原则?(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还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资料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政治经济制度产生深远影响;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发展;3)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和能力,为政治经济制度的繁荣和稳定做出贡献;4)教育可以传承和弘扬政治经济制度的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与发展。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教育可以通过传授知识、价值观和社会规范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对政治经济制度产生影响。

3.教育可以促进民生。

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和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10.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以及影响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则表现在:教育可以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知识,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1.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目的的确立、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同时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而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则表现在:教育具有传递、保存、传播、交流、选择、提升、创造和更新文化的功能。

12.人口状况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包括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和投入、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以及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而教育对人口问题的影响则表现在: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和提高人口的质量。

1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之外,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平行性。

14.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说包括内发论、外铄论和实践主体论。

其中,内发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而实践主体论认为实践是推动人的发展的主要原因。

15.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教育。

其中,遗传因素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和机遇,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资考试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50道简答题

教资考试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50道简答题

教资考试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50道简答题1、各种研究方式方法的实施步骤(1)查找文献资料;(2)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3)实施研究,收集资料;(4)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5)撰写研究报告。

2、简述行动研究的特征(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3)教学与研究合一;(4)研究的循环性。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整理功能;(3)教育的文化交流/传播功能;(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4、遗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1)遗传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可能性;(2)遗传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5、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1)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有主观能动性。

6、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和即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1)德育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2)智育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3)体育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4)美育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8、影响学制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1)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经济)(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政治)(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人口)(4)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学生)(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1.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哪些?【答案要点】(1) 动机原则。

教师如能善于促进并调节学生的探索活动,便可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2) 结构原则。

任何知识结构都能够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至于究竟选用哪一种呈现方式为好,则要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题性质而定。

(3) 程序原则。

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别同的程序,它们对学习者来讲,有难有易,别存在对所有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程序;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任何具体的程序总是取决于许多别同的因素。

(4) 强化原则。

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刻和步调是学习成功重要的一环。

2.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案要点】(1) 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 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 自我调控能力。

(4) 与人建立亲热关系的能力。

(5) 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 日子热情与工作率。

3. 简述抑郁症的表现。

【答案要点】(1) 情绪消极、可怜、颓废、淡漠,失去满脚感和日子的乐趣。

(2) 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XXX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个儿,对将来别抱多大希翼(3) 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4) 身体上疲劳、失眠、食欲别振等。

4.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答案要点】建构主义以为,学习别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个儿的知识的过程,学生别是被动的信息汲取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会由其他人代替。

知识或意义也别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故意义,意义是学习者经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个儿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举行编码,建构自己的明白,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因此,学习并别简单是信息的积存,它并且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常考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常考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常考知识点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工作。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1、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经济方法;5、学术方法。

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1、制度管理法;2、民主管理法;3、学生自主管理法;4、情感沟通法;5 目标管理法。

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1、民主性;2、整体性;3、高效性。

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2、选择研究对象;3、分析研究变量;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心理辅导。

教师资格证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简答50题

教师资格证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简答50题

教师资格证-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简答50题模块一:教育基础1、简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参考答案】(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起着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参考答案】(1)问题情境;(2)定势与功能固着;(3)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4)原型启发;(5)情绪与动机。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3、简述动机冲突的基本类型。

【参考答案】(1)双趋式冲突: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2)双避式冲突: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

(3)趋避式冲突: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

(4)多重趋避冲突:既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4、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参考答案】(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5、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参考答案】(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进行教学反思。

6、简述影响学生有意注意的因素。

【参考答案】(1)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2)对兴趣的依从性;(3)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4)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有意注意受到过去知识经验的制约;(5)对人格的依从性。

7、简述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重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重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重点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重点在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其中简答题部分更是考试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结合历年考试真题,总结出以下简答题的复习重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心理学部分1、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简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3、简述情感和意志在教育中的作用。

4、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5、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方法。

6、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7、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8、简述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如何有效防止遗忘?9、简述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教育学部分1、简述教育的定义和本质。

2、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和目标。

3、简述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4、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简述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6、简述教学评价的类型和方法。

7、简述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8、简述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9、简述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教育从业者的职业道德。

三、文化多元性教育部分1、简述文化多元性的概念和意义。

2、简述多元文化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简述跨文化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4、简述国际教育的概念和目标。

四、教育与社会部分1、简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及其作用。

2、简述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和影响。

3、简述教育的公平与正义及其实现途径。

4、简述教育的经济效益及其评估方法。

五、教育法律法规部分1、简述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和作用。

2、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5、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和适用范围。

六、教育技术研究部分1、简述教育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2、简述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和趋势。

3、简述教育研究中常用的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与参考答案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与参考答案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与参考答案2023年下半年21. 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

22. 简述小学德育的内容。

23. 根据桑代克理论,简述学习实质和学习律。

参考答案21. ①导向功能;②诊断功能;③调节功能;④激励功能;⑤管理功能;⑥发展功能;⑦甄别功能;⑧鉴定功能。

22. ①政治教育;②思想教育;③道德教育;④法制教育;⑤心理健康教育。

23.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S-R。

桑代克认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

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建立的。

桑代克根据实验的结果,总结出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规律:(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

当学习者有准备且可以进行活动,则会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能活动则感到烦恼;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烦恼。

(2)练习律: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反之则会减弱。

(3)效果律:指“刺激—反应”的联结可因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2023年上半年21. 简述美育主要任务。

22. 简述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

23.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21. 简述美育主要任务。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

小学美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与技能。

(2)培养学生参加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22. 简述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1)队会。

这是少先队集体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全体队员必须参加的集会。

队会可以分为一般队会和主题队会。

(2)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重点复习资料大全1500字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重点复习资料大全1500字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重点复习资料大全1500字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一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

下面是关于这一科目的重点复习资料。

1. 教育学基本概念:包括教育的定义、性质、基本任务等。

需要熟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主要派别等。

2. 教育思想理论:包括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3. 教育学科与研究方法:包括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等。

4. 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包括教育目标的分类、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价值观的内涵和影响因素等。

5. 学习与发展:包括学习的特点、学习的过程、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以及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

6. 教学与评价:包括教学的基本过程、教学的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原则等。

7. 资源与环境:包括教育资源的种类和特点、教育环境的影响因素以及教师在资源和环境中的作用。

8. 教育制度与管理:包括中国教育制度的特点、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9. 教育改革与发展:包括教育改革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影响因素,以及教师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

10. 师德师风:包括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职业道德风险防范。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教育学专业的教材、教育学理论相关的书籍以及参加相关培训班等途径来积累教育知识与能力。

同时,做好刷题和模拟考试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做题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总之,复习《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需要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学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刷题和模拟考试中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资料

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资料

第一章教育基础1.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为主导,受教育者为主体,教育影响是贯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

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教育以文化教材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价值性、发展性和简性(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深性(3)学校是有组织的制度化的教育形式,其影响具有集中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3.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4.简述学校成立的基本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脑力脑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小学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创造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5.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小学教育目的的确立有四大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7.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①双轨制②单轨制③Y型学制(或分支型学制)8.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简答)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是: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9.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答: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重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重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重点科目二简答题重要考点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4.简述教学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5.为什么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6.学校教诲在人的身心开展中主导作用的表现1)2)3)4)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诲,尤其是基础教诲对个体开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发达国度学制改革开展的主要趋向1)2)3)4)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诲大众化、遍及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18.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1)生产力发展水平。

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这个社会的科学水平,制约着这个社会的学制发展情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学制在专业设置、入学条件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确立。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成长经历不同的年龄阶段,每一阶段各有其年龄特性,在确立学制时必需适应这种特性。

XXX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50道简答题

XXX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50道简答题

XXX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50道简答题1.研究方式和方法的实施步骤包括查找文献资料、设计研究计划、实施研究并收集资料、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以及撰写研究报告。

2.行动研究的特征包括旨在改进实践、研究内容涉及教育教学问题、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研究具有循环性。

3.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文化传递/保存、文化选择/整理、文化交流/传播以及文化更新/创造。

4.遗传对人的发展起到了提供生理前提和可能性的作用,遗传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和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5.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到了提供多种可能性的作用,但其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具有主观能动性。

6.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包括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和即时的价值以及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其中德育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智育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体育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美育起着动力作用,而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8.影响学制的因素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社会制度的制约、人口状况、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部分和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9.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包括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提早入学年龄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2)合法性与社会秩序取向阶段;3)社会契约取向阶段;4)道德原则取向阶段。

根据以上理论,个体的道德发展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从最初的惩罚与服从取向到最终的道德原则取向。

在不同阶段,个体对道德问题的认知和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逐渐成长为有道德素养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资料教育教学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件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2.简述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研究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研究活动的主体;(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3.简述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

4.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2)教育具有无阶级性、公平性;(3)教育内容简单;(4)教育方式单一。

5.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1)阶级性、品级性;(2)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头脑和伦理道德头脑,天道、神道和人性合为一体);(3)专制性;(4)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5)象征性(占主导地位,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6.简述近代学校教育特点(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

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度;(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5)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

7.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1)重视早起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跟尾;(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相互渗透;(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8.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9.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求的人材;(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增进民生。

10.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1.简述教育与文明的干系(1)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文明影响教育目的切实其实立;文明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2)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明的功能;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明的功能;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12.简述教育与人口的干系(1)人口状况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和教育投入;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结构;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2)教育对人口问题的影响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目;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质量。

1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屈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14.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说有哪些?(1)内发论,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求决定的;(2)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3)实践主体论,实践是推动听的发展的主要原因,发展既是人的内涵需求与潜能的施展阐发,又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刺激下,发生并作用与外部环境的过程。

15.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因素是人的发展的心理前提或物资前提;(2)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3)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发展的内因;(4)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屈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17.简述树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情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纪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8.简述西方发达国度学制发展的趋向(1)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2)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3)重视职业教育,并力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4)高等教育大众化、层次多样化。

19.简述欧美学制的类型(1)西欧双轨制;(2)美国单轨制;(3)分支型学制。

20.简述我国主要的学制(1)192年壬寅学制,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但是未实施;(2)194年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以日本为蓝本,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3)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该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4)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一直沿用至今,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20.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22.简述教育目的的相关理论(1)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2)个人本位论,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3)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2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奇迹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要坚持政治头脑道德素养与科学文明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膂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注重提高全民素质。

24.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哪些内容(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灵魂和统帅作用;(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前提和支持作用;(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基础作用;(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动力作用;(5)劳动技术,劳动技术教育起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25.简述德育的基本任务(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4)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5)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等。

26.简述智育的基本任务(1)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基础知识,为学生各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2)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27.简述体育的基本任务(1)指导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2)使学生掌握运动锻炼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动锻炼的方法,增强运动能力;(3)使学生掌握身心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身心卫生保健惯;(4)发展学生良好品德,养成学生文明惯。

28.简述美育的基本义务(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2)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发明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和行为,使他们在糊口中体现内涵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29.简述劳动教育的基本义务(1)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惯和研究生产技术的兴趣;(2)使学生开端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使用一般的生产工具;(3)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开端知识和技能。

30.简述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2)通过参加社区的工程、农村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3)通过服务性劳动,尤其是社会公益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31.简述劳动教育的意义(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增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有利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增强体质;(3)有利于完成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2.简述教育研究的方法(1)调查法;(2)观察法;(3)尝试法;(4)行动研究法;(5)叙事研究法;(6)历史研究法。

33.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2)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3)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

34.简述课程的理论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有布鲁纳、施瓦布等;(2)活动中央课程论,又称学生中央主义课程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XXX、XXX等;(3)社会中央课程论,代表人物有XXX、XXX等。

35.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36.简述活动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1)学生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糊口为基础;(3)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4)学生在课程开辟中起重要作用。

37.简述社会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1)社会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次序为方向,应该把学生看作社会的一员;(3)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4)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5)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辟中来。

38.简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平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研究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6)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9.简述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1)社会政治经济等对课程开辟的影响;(2)文明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知识影响着课程开辟;(3)学生对课程开辟的影响。

40.简述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2)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央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