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冲压品质、模具提案改善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冲压部品质管理制度(一)2024

冲压部品质管理制度(一)2024

冲压部品质管理制度(一)引言:冲压部品质管理制度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冲压部品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并分别包含五到九个小点进行详细说明。

正文:一、质量目标的确立1.明确冲压部品的质量目标2.与上游供应商协商质量标准3.制定合理的质量检验指标和验收标准4.追踪和评估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5.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二、设备和工艺管理1.选用适当的冲压设备和工艺流程2.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3.制定冲压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4.培训冲压操作人员,提高其技能水平5.建立设备和工艺的监控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三、原材料的选择和管理1.寻找合格的原材料供应商2.建立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3.确保原材料的合规性和质量稳定性4.建立原材料库存管理制度5.对原材料进行追溯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四、生产过程控制1.建立生产过程控制规范和作业指导书2.监控关键工序参数,保持稳定的生产环境3.建立并执行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制度4.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测和数据分析5.及时调整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偏差和问题五、质量反馈和改进1.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2.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3.收集和分析产品质量数据4.制定质量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5.持续改进冲压部品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总结:冲压部品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需要从明确质量目标、设备和工艺管理、原材料的选择和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以及质量反馈和改进等五个大点来进行。

通过对每个大点下的若干小点进行详细阐述,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

冲压品质管理规定

冲压品质管理规定
7、首件检验 7.1 生产部门在正式批量生产前须对首件进行检验确认,确认合格后连同“首件检验委托单”、“首件记录表”、首 件样品交由品质科巡检员再次确认。巡检员检验合格后在首件检验委托单上签名,并许可车间进行批量生产。 首件样品须保留至该工序完成。 7.2 经巡检员检验判定不合格,车间必须根据不合格现象,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该不良现象,直至首件 检验合格为止方可批量生产。 7.3 若生产部门未做首件检验或者检验不到位且未提供给巡检员进行首件确认,导致产生批量性产品不良的问题, 生产部门须负全责。
8、巡回检查 8.1 在批量生产期间,车间自检人员和质检科巡检人员应按时间间隔对每道工序生产的产品进行定量抽查,除此 之外,质检科巡检人员还需要对整个生产过程质量进行监控。具体按“五金冲压车间巡检规范”执行。 8.2 在巡检中,发现质量问题须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督促生产车间进行改善。发生较严重的质量问题时,应向生 产车间签发“品质矫正对策书”。具体执行规定见第 11 条。 8.3 巡检人员须将检验结果记录在“巡检记录表”上,其内容记录要及时、全面、真实准确。 8.4 若巡检中未发现质量问题,在该工序完工后,巡检员须在“冲压车间生产流程卡”上签名确认,以示对进入 下道工序的许可。未经巡检员确认,生产部门不可私自将产品进入下道工序进行生产。
品的处置工作。
3.4 质检科负责人对车间巡检工作负总责。
4、 定义:
4.1“汕头市瑞祥模具有限公司”下面简称“本公司”。
4.2 首件
指一批量产品在各工序开始生产的第一个产品(特指模具变动)。
末件
指一批量产品在各工序完成时所生产的最后一个产品。
过程质量
工艺纪律(作业员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设备的点检保养以及运行状态、产品

冲压磨具的优化设计与改进方案

冲压磨具的优化设计与改进方案

冲压磨具的优化设计与改进方案冲压磨具作为一种关键工具,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行业。

它的设计与制造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冲压磨具的优化设计与改进方案,旨在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来优化磨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一、冲压磨具的优化设计1. 客户需求分析在进行冲压磨具的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

通过与客户沟通,了解产品要求、工艺要求、产量要求等方面的需求,从而为冲压磨具的设计奠定基础。

2. 材料选择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冲压磨具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既要考虑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还要考虑材料的可加工性和成本因素。

3. 结构设计冲压磨具的结构设计是关键的一环。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力学原理和工艺要求,确保磨具能够承受冲击力和压力,同时满足产品的加工要求。

结构设计还要考虑便于加工和装配的因素,以提高生产效率。

4. 工艺路线设计设计冲压磨具时,还需要设计相应的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设计包括加工顺序、加工方法、加工参数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合理的工艺路线设计,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冲压磨具的改进方案1. 制造工艺改进冲压磨具的制造工艺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可以通过改进制造工艺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制造效率。

例如,采用先进的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提高加工精度和稳定性;采用表面处理技术,提高磨具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2. 结构改进根据冲压磨具的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结构改进是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案。

例如,通过增加支撑结构来提高磨具的刚度和稳定性;采用可调节结构,便于对磨具进行调整和维护。

3. 自动化改进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冲压磨具的制造过程自动化是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案。

通过引入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4. 材料改进材料的选择对于冲压磨具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新型材料,如高硬度合金钢和陶瓷材料,可以大幅提升冲压磨具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冲压品质管理方案

冲压品质管理方案

冲压品质管理方案一、引言冲压品质管理是指在冲压生产过程中,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和措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本文将提出一套完整的冲压品质管理方案,包括品质目标的设定、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以及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

二、品质目标的设定1.质量标准的确定:制定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的冲压产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合格。

2.质量指标的制定:建立冲压产品的质量指标体系,包括外观、尺寸和性能等指标,要求每个指标都要符合相关标准。

3.质量责任的明确:明确质量责任,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岗位和责任制度。

三、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1.原材料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保证原材料质量达标。

2.工艺参数控制:确立合理的工艺参数,对冲压工艺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

3.设备维护与保养:定期对冲压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的不良品。

4.操作工培训和素质提升:加强对操作工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冲压技术和操作技能,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

四、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1.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建立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定期对冲压过程进行质量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2.质量检验体系的建立: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对冲压产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不良品处理和责任追究:建立不良品处理和责任追究机制,对不良品进行分类、分析和处理,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防止质量问题反复发生。

4.持续改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员工的质量意识培养,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并给予相应的激励。

同时,鼓励技术创新,引入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五、结语冲压品质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

通过完善的品质管理方案,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和控制措施,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冲压车间现场改善提案

冲压车间现场改善提案

冲压车间现场改善提案
一、冲压车间现场改善提案
1、充分利用自动化设备,提高冲压车间的生产效率。

解决方案:在冲压车间里设置智能化设备,可以进行自动化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化设备可以完成更多工作,而且节省大量的劳动力,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冲压车间的资源。

2、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冲压车间的生产质量。

解决方案: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可以邀请有经验的技术专家进行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此外,可以通过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把关生产流程,确保冲压车间生产的产品质量。

3、实施现代化管理,改善冲压车间的组织机构
解决方案:可以采用现代管理理念,简化冲压车间的组织机构,使冲压车间更加灵活,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此外,可以实施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对订单的接收,生产管理,报告等方面都可以更加有效率。

4、改善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冲压车间设备的使用寿命。

解决方案:冲压车间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充分发挥其最大的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此外,要进行定期的保养,及时发现和更换老化的零部件,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冲压模具改善提案

冲压模具改善提案
這種方案比較好!
改善成果
指標 人員配置(東芝機)
勞動強度 不良率
工作效率 成本
改善前的狀況 4人 較大 較高 較低 較高
預計改善後的狀況 3人 減小 降低 提高 降低
改善心得
一、無以“善”小而不為 二、IE意識+專業知識=改善創新 三、團隊合作很重要
Thank you!
原因分析

打出來的產品本 身就存在大量毛 邊

沖床作業員 沒有把待沖 產品的位置 放好
車間噪音太大影
響員工工作時的 心情
沖模設計有些缺 陷
沖模出問題時沒有 及時維修
Hale Waihona Puke 環機毛邊太多
改善歷程
??
由於毛邊太多,因此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和浪費,怎樣才 能改善這一狀況呢?
方案一、讓沖床作業員去毛邊 在同樣的工作時間、同樣的排配、同樣的工作環境下,這種方法
2010年菁干班初級IE專訓
改善提案報告書
(沖壓模具改善案)
參訓日期: 應用部門:MIT壓鑄部 團隊成員:張哲平 劉明瑞
葉 茂 朱亞迪
課級主管審核: 部級主管核准: 會簽應用部門:
目錄
一、改善背景 三、原因分析 五、改善成果
二、問題描述 四、改善歷程 六、改善心得
改善背景
模具是工業的航母, 如果模具不好又怎麼能做 出好的產品呢?
總之會造成人力的增加員工疲勞強度的增加不良品的增加也會造成材料的浪費進而增加了生產的成本降低了我們的利潤而且在人工去這些毛邊的時候和容易造成產品的變形和斷裂人機料環毛邊太多沖床作業員沒有把待沖產品的位置放好沖模設計有些缺陷沖模出問題時沒有及時維修打出來的產品本身就存在大量毛邊車間噪音太大影響員工工作時的心情由于毛邊太多因此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和浪費怎樣才能改善這一狀況呢方案一讓沖床作業員去毛邊在同樣的工作時間同樣的排配同樣的工作環境下這種方法無疑增加了冲床作业员的勞動強度

冲压部品质管理制度(大全)

冲压部品质管理制度(大全)

冲压部品质管理制度(大全)一、引言冲压工艺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提高冲压部产品的品质,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制定一套完善的冲压部品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冲压部品质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品质管理体系的建立、品质控制流程、不合格品的处理、持续改进等方面。

二、品质管理体系建立1.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明确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对冲压部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协调和监督。

2.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手册,明确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各部门质量职责等内容。

3.程序文件:制定程序文件,包括质量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内部审核程序等,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工作指导文件:制定工作指导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操作规程等,为员工提供具体的工作指导。

5.质量记录:建立质量记录制度,确保质量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有据可查。

三、品质控制流程1.来料检验:对采购的原材料、辅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2.生产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加强过程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3.成品检验:对成品进行检验,确保符合客户要求和国家标准。

4.不合格品控制: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评审和处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或客户手中。

5.顾客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需求,改进产品质量。

四、不合格品的处理1.标识:对不合格品进行明确标识,防止误用。

2.隔离:将不合格品放置在指定区域,防止混淆。

3.评审: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分析不合格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4.处理:根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采取返工、返修、报废等措施。

5.记录:对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进行记录,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五、持续改进1.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提高冲压部品质量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技巧

提高冲压部品质量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技巧

提高冲压部品质量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技巧冲压工艺在制造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冲压部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冲压部品的质量,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冲压部品质量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技巧。

一、模具设计和制造模具是冲压生产中的核心设备,直接影响冲压部品的质量。

因此,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布置模具结构:根据冲压部品的特点和工艺要求,合理布置模具的结构,确保冲压工艺的稳定性和精度。

2.选择优质材料:选用高强度、高耐磨的合金材料来制造模具,以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3.精确加工模具:在模具制造过程中,采用精密加工技术,确保模具的精度和匹配度。

二、原材料选择与检验原材料的品质对冲压部品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确保冲压部品的质量,需进行以下工作:1.选用高品质原材料:选择符合标准的原材料,如冷轧钢板、不锈钢等,确保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符合要求。

2.进行原材料检验:使用适当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力学性能等,以筛选出问题材料。

三、冲压工艺参数控制冲压工艺参数的控制对于提高冲压部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技巧:1.设定合适的冲程和冲频:根据冲压部品的形状和材料特性,设定合理的冲程和冲频,避免过度变形或裂纹的产生。

2.控制冲床的速度和压力:适当调节冲床的下行速度和冲床压力,以满足冲压部品的要求,同时避免过度变形或损坏。

3.合理选择润滑剂:使用适量的润滑剂来减少摩擦和热量的产生,确保冲压部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四、质量检验与反馈质量检验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冲压部品的质量检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检验方法和技巧:1.尺寸测量:使用精密测量仪器对冲压部品进行尺寸测量,确保其尺寸精度满足要求。

2.外观检查:通过目视检查冲压部品的外观质量,包括表面缺陷、划痕等,及时排除不合格品。

冲压车间品质提升改善方案

冲压车间品质提升改善方案

冲压车间品质管理方案1、目的:为了加强对冲压车间产品的质量控制,预防并持续改进质量问题,特制订本方案。

2、适用范围:哥尼迪冲压车间。

3、职责:3.1 冲压操作员: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点检维护;产品标识、区分,做好制程自检及异常上报。

3.2 冲压车间维修师傅:负责装模、换模,对模具进行维护保养,产品首/末件确认工作,并及时做好记录。

3.3 冲压QC:A 负责整个车间各工序产品质量的首件再确认、巡回检查、末件确认等检验工作;监控整个生产过程质量,并做好相关记录。

B 在发生质量问题时,有权要求车间管理人员及作业员停止生产并提出其处理意见。

协助相关人员做好不良品的处置工作。

3.4 品质部经理:对冲压车间及QC工作进行监查督导。

4、冲压产品品质保证基本管理:4.1 冲压人员技能管理:A:由冲压车间负责人组织冲压车间全体进行一次正式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装换料、装换模、设备点检保养、质量意识等题材。

全体受训人员需在培训确认表上签字确认,同时本次培训内容需在冲压车间张贴宣传。

B:对新员工和岗位变动的人员必须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经试用合格或有师傅指导方可上岗操作。

对考试不合格或在操作中明显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必须再培训。

若经过培训仍不能满足要求,必须考虑调岗或辞退。

4.2 设备、模具管理A:冲压车间必须指定设备、模具管理责任人,并对设备、模具编号,建立台账。

设备台账必须与设备号、模具号对应一致,并填写及时、准确。

必须建立设备、模具的维护、保养周期计划,并确定每月、每周、每日的维护、点检项目,保证设备、模具的持续、正常运转。

B:设备运行中不离岗,操作人员离岗超过十分钟时必须停机,以防设备、模具的异常损坏。

重大设备异常操作人员必须在1小时内报设备管理责任人处理;一般设备异常最迟4小时内报设备管理责任人处理。

C:模具不良对产品造成质量影响的,必须停机检修。

D:新设备新模具投入正式使用前必须经过验证、批准。

4.3 冲压物料管理A:冲压车间存放物料位置不得出现漏水、浸水,及湿度过大,避免材料生锈造成产品不良。

冲压件质量改进方案

冲压件质量改进方案

冲压件质量改进方案
在冲压件质量改进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强化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选用高质量、符合要求的原材料,
并深入了解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原材料检验标准,对每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靠,并及时处理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

2.优化冲压工艺:经过工艺分析和优化,确定最佳的冲压工艺
参数,包括冲次、冲程、冲压速度、冲模温度等。

通过试制、验证和实践,不断探索和改进冲压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精度和一致性。

3.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对冲压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保
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稳定性。

建立设备维护档案,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并进行预防性维护工作。

同时,关注设备运行数据,分析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状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4.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规范、作业指导书、岗位培训等。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同时,完善质量检测流程和设备,确保产品在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准确的检测和判定。

5.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了解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及时反馈客户意见和问题,并积极解决和改进。

同时,与客户共同探讨并制定适合双方的质量改进方案,实现质量的持续提升和满足客户需求。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冲压件的质量,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的全面提升和稳定控制。

冲压模具降本增效措施

冲压模具降本增效措施

冲压模具降本增效措施
1. 优化模具设计:通过优化模具结构和工艺,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2. 引进高效设备:选择先进的冲压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

3. 加强模具维护:定期对模具进行检修和维护,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4. 采用优质材料:选择高强度、耐磨性好的材料制作模具,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5. 精细管理生产过程:加强对冲压工艺的控制和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6. 推行精益生产:通过减少废品、减少工序和优化布局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7. 提高员工技能:培训和提升员工的技能和技术水平,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意识。

8. 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原材料采购和物流配送,降低成本和提高供货速度。

9. 引入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加工等,提高模具的制造精度和效率。

10. 制定绩效考核机制:通过设定绩效指标和考核制度,激励
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冲压磨具结构设计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冲压磨具结构设计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冲压磨具结构设计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冲压磨具是冲压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设计、制造和管理冲压磨具的质量控制是十分关键的。

本文将就冲压磨具结构设计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进行探讨。

一、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在冲压磨具的设计阶段,质量控制与管理是确保磨具设计满足客户需求和生产要求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控制与管理措施:1.明确设计需求:在设计前,与客户充分沟通,明确产品的要求,并将其准确地转化为设计指导要求。

同时,将其作为设计评审和验证的依据。

2.使用CAD技术进行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可以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

设计师可以通过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模拟分析和评估,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制定设计标准和规范:制定适当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对设计各环节进行规范,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要求。

4.进行设计评审和验证:设计评审和验证是确保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

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检查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和需求。

同时,进行仿真检验和试验验证,确保设计具备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制造阶段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磨具的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与管理是保证磨具功能和性能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控制与管理措施:1.选材与工艺:选择适宜的材料以及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磨具的性能和寿命。

材料采购需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在加工过程中注重工艺控制,避免因材料及工艺问题导致磨具质量不合格。

2.制造过程控制:建立磨具制造的各个环节的控制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措施,确保制造过程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在制造过程中,对于关键工序进行监控和检验,纠正和预防可能存在的问题。

3.设备和设施管理:磨具的制造离不开相应的设备和设施。

通过设备和设施的维护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提高磨具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4.严格的质量检验:制造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对磨具进行全面的物理性能测试和功能性验证。

确保磨具符合设计要求和客户需求,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模具维修质量提升改善方案(共5篇)

模具维修质量提升改善方案(共5篇)

模具维修质量提升改善方案(共5篇)第一篇:模具维修质量提升改善方案模具维修质量如何提高探讨会议模具维修的因数问题由以下几点1:同一套模具的维修指数高达五次以上,属不正常现场: 2:冲针断裂,凹模刀口蹦缺口,卸料板不顶料,内顶块鳖死: 3:模具工艺分析结构存在弊端,导柱排放,模具冲击的稳定性: 4:模具驾冲床生产选择的吨位存在麻木性: 5:模具冲头的烧焊,氩焊导致头部断裂: 6:冲床设备滑块未机油保养,模具垫块长期使用有凹凸现象: 7:员工对模具不存在爱护性,任地板摆放: 8:模具库的模具没有定期保养,地板乱摆放,无按图取模现象: 9:冲压员工对模具的保护意识及操作程度存在一定的隐患: 10:模具材料的质量调制工艺及冲材间隙,装模精度无法达到模具正常寿命: 维修质量提升的初步评定由以下几点1:针对修模指数偏高的模具进行全面性修复及结构分析整改: 2:提高冲压工对模具的操作强度意识及爱护心态,模具取放一虑使用站板: 3:冲床设备须维护上下滑块座,定期机油保养,模具垫块有出现凹凸现象须磨平: 4:驾模工选择模具的吨位冲床须超抗剪强度的力性,保证模具正常生产的稳定性及设备的疲劳度造成的突发因数: 5:模具的材料是否存问题及调制工艺须彻查出数据对比,生产原材料的厚度及模具间隙配对一系列数据标准.6:模具的装配不允许用烧焊,氩焊,改用螺丝或铆合形态.间隙配对须注重产品精度要求.进一步加强装模的精度及意识到模具的生产达标指数.7:后期的模具开发工艺分析须总结之前的不良因数,及一些标准,做进一步的改良,未免造成后续的生产出现类似问题: 8:修模工在维修模具之时须全方面检验其它部位是否进一步生产也存在着问题点,避免模具再一次返修现象: 9:模具的下模结构,针对复合模的卸料强度须达橡胶的标准回弹高度及10:旧模具维修工艺依然达不到产品要求及正常生产的,可申请报废,结合旧模的工艺分析,从新开模,规范到新开发产品的系列进度中.第二篇:质量问题改善方案--质量提升管理方案××公司正式投产后产品质量提升策划文案一、背景分析××公司在7月6日至22日进行了投料试生产,在这半个多月的试生产期间,公司依靠一流的生产设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集团派出的专家团队,圆满完成了公司制定的试生产计划,并达到了预计的效果。

冲压车间模具管理制度

冲压车间模具管理制度

冲压车间模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冲压车间模具的管理,提高模具利用率和维护保养效率,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减少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模具管理人员1.车间模具管理员:负责车间模具的统一管理、维修、维护、保养工作。

2.车间模具维修工:负责模具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3.模具使用人员:负责模具的使用,并按规定做好模具保养工作。

三、模具的管理1.所有模具必须由模具管理员进行统一管理,建立模具档案,包括模具的编号、名称、规格、材质、出厂日期等信息,并定期检查更新档案信息。

2.模具需要分门别类放置,确保模具的整齐有序,便于查找、维修和保养。

3.模具管理员要对模具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在模具上做好标记。

4.模具管理员要及时对模具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

5.使用人员需要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模具,并在使用完毕后做好模具的清洁和保养工作。

6.模具的使用记录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包括使用时间、使用次数、使用人员等信息。

7.模具使用人员必须在使用完毕后向模具管理员反馈模具的使用情况,包括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8.若模具出现重大故障需要停止使用,必须立即通知模具管理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不影响生产进度。

四、模具的保养1.模具管理员要根据模具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保养计划,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模具进行定期保养。

2.模具的保养包括清洁、润滑、防锈、更换易损件等工作,确保模具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3.模具的保养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

4.模具保养记录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包括保养内容、保养时间、保养人员等信息。

五、模具的维修1.模具管理员要对模具的维修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和督导,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模具的维修必须由经过特殊培训的维修工进行,维修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工作,不得私自更改模具结构或参数。

3.模具维修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试模,确保维修质量达标。

冲压工装模具管理规定(3篇)

冲压工装模具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冲压工装模具的管理,确保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冲压工装模具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冲压工装模具的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合理使用、定期维护”的原则。

第二章模具的验收与入库第四条新购或自制模具必须经采购部门、技术部门和使用部门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第五条模具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1. 模具的规格、型号、材质、精度等是否符合要求;2. 模具的图纸、技术文件是否齐全;3. 模具的加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4. 模具的防护装置、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

第六条验收合格的模具由仓库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入库登记。

第三章模具的使用与保养第七条模具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模具的结构和参数。

第八条使用模具前,操作人员应检查模具的紧固件、润滑系统、安全装置等是否完好。

第九条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应做到:1. 正确安装模具,确保模具与设备的配合精度;2. 按照模具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得超负荷使用;3. 定期清理模具,保持模具的清洁;4. 定期润滑模具,防止磨损;5. 发现模具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上报。

第十条模具的保养应包括以下内容:1. 每班次使用后,清理模具上的油污、铁屑等杂物;2. 定期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况,发现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3. 定期对模具进行润滑,保证模具的正常运转;4. 定期对模具进行校准,确保模具的精度;5. 定期对模具进行清洗,防止锈蚀。

第四章模具的维护与修理第十一条模具的维护应定期进行,由专业人员进行。

第十二条模具的修理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1. 优先考虑模具的原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等因素;2. 修理过程中应保证模具的精度和性能;3. 修理后的模具应进行试模,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4. 修理后的模具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五章模具的报废与更新第十三条模具达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予以报废:1. 模具的精度、性能严重下降,无法满足生产要求;2. 模具的磨损、损坏无法修复;3. 模具的使用寿命已到,无法继续使用;4. 模具的技术落后,无法适应生产发展。

冲压件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办法共6页word资料

冲压件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办法共6页word资料

瑞鹄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冲压件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办法1、目的本标准旨在明确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冲压科职责范围内生产的冲压件半成品和成品。

3、术语3.1 关键冲压件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

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去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由客户提供各车型的关键冲压件清单,形成《关键冲压件清单》。

)3.2 固有缺陷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规划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

冲压科与质保部结合客户的意见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4、冲压件质量检验标准制定原则一个车身上的冲压件大概有300-600 个,但每个冲压件的质量要求是不一样的。

为了在提高整车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产技术条件和质量成本等因素,以便能够充分提高整车生产的综合效能。

因此,制定冲压件的质量检验标准需要结合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和车身的使用性能等要求,对不同类别的冲压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4.1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4.2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分为:A、B、C、D 四个区域。

4.3 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装配及工艺要求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4.4 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压合等工艺要求分为:一般料边、压合料边、焊接料边。

5、冲压件在整车上分区定义如下图所示:汽车分四个区域:两个外区和两个内区。

5.1 外1 区(A区)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不包括当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离地高度大于1700mm 的车型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2 外1 区(B区)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

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离地高度大于1700mm的车型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冲压品质管理的方案

冲压品质管理的方案

冲压品质管理的方案一、引言冲压品质管理是指在冲压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冲压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冲压品质管理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提出一套符合实际的冲压品质管理方案。

二、冲压品质管理的原则1.全员参与:冲压品质管理需要全员参与,从管理层到生产线上的工人,每个人都应对产品质量负起责任。

2.预防为主:加强冲压工艺过程控制,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减少不良品数量。

3.持续改进:通过对冲压工艺和设备的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冲压品质管理的具体措施1.设立质量管理团队:由质量经理带领一个质量管理团队,负责冲压品质管理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

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一个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冲压品质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工作指导书、质量手册等文件。

3.建立冲压计量检测设备:采购现代化的冲压计量检测设备,用于对冲压产品的尺寸和表面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

4.制定冲压工艺规程:根据产品的特点和需求,制定详细的冲压工艺规程,包括模具选型、材料选择、工艺参数设置等。

5.进行冲压工艺能力分析:通过样本冲压试验,对冲压工艺的能力进行分析,并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参数。

6.加强冲压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对冲压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其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

7.培训冲压操作人员:对冲压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提高其冲压工艺和操作技能。

8.建立冲压品质通报制度:对于发现的冲压质量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防止问题的再次出现。

9.实施供应商管理:加强对冲压零部件供应商的管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供应商提供符合要求的冲压产品。

10.加强冲压品质数据分析: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冲压品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冲压品质、模具提案改善管理办法
目的和范围
变革谋转型,创新求提升。

营造公司全员参与品质、模具等改善的氛围,提升全员自主改
善意识,激发所有人员的智慧,对目前主要生产瓶颈冲压品质问题、模具问题等方面进行富有建设性的改善,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周转
率、团队协同的目的,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钣金分厂冲压车间、模具分厂、品质工艺。

定义
2.1冲压品质改善奖,主要针对目前冲压产品存在毛刺、凹凸不平、压印等品质问题进行改善,一次完成所有工序并冲压合格产品进行奖励。

2.2模具改善奖,指主要针对目前模具存在毛刺、凹凸不平、易断攻、难定位员工操作不方便、封闭高度、码铁不规范、安全性能不强、边料以及废料多不利用成本控制等进行模具改善,对改善效果进行奖励。

管理内容
3.1组织职能:
3.1.1冲压车间、模具分厂进行改善以及申报评奖;
3.1.2品质工艺部,负责对冲压品质问题、模具问题进行技术指导以及组织对冲压车间、模具分厂提交改善项目进行评审,对优秀项目、方法形成技术或标准作业标准进行推广;
3.1.3财务部,根据评审结果,落实奖励。

3.2冲压品质、模具改善涉及相关内容:
3.2.1一次完成所有工序并冲压合格直接可入库,无需刷毛刺、打磨、镐打等返工浪费;
3.2.2冲压作业方法、动作程序的改进方式,有效改善品质并节省人力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3.2.3对冲压原物料、产品之储存、控制、搬运等改善;
3.2.4模具毛刺、凹凸不平、易断攻、难定位员工操作不方便、封闭高度不标准、码铁不规范、安全性能不强、边料以及废料多不利用成本控制等进行模具改善;
3.2.5模具仓储管理,减少找模时间提高换模效率;
3.2.6冲压品质控制、模具管理等技术方案、作业流程进行制定、优化。

3.3冲压品质、模具改善管理流程:
YES
3.3.1冲压品质改善管理流程图
3.3.2模具改善管理流程图
YES
3.3.3具体流程说明:
3.3.3.1冲压产品质量改善奖,由操作员工进行作业,所有工序完工后,把一次冲压
合格的产品数量、名称填写《一次冲压合格申报表》,由跟线品质工艺部现场跟线检验员进行检验并核对数量签名确认,由车间月度进行汇总次月10日前报财务部,财务部15日前落实奖励;
3.3.3.2 模具改善奖,由发现问题者填写《模具改善提案表》,送品质工艺部评定可
行性,可行项目送模具分厂并协助模具分厂实施改善,实施完毕后次5月前填写《模具改善提案奖励申报表》送品质工艺部,品质工艺部10日前完成评审并通报结果送财务部,财务15日前落实奖励。

模具改善项目评审前提条件,必须是模具改善后生产冲次不少8千次。

3.4冲压品质、模具改善奖励设置:
3.4.1冲压品质改善奖设置,以一次冲压合格产品实施0.02元/件计算;
3.4.2依据模具改善的效益,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五等奖、六等
奖,奖金额度分别为1000、500、300、100、50、20元,具体奖励标准如下:
提案种类特级提案高级提案一般提案
提案创造的年度收
益X X>100万元100万元≥X>
50万元
50万元≥X>
10万元
10万元≥X
>5万元
5万元≥X
>1万元
1万元≥X
>5000
提案类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五等奖六等奖奖金额度1000元500元300元100元50元20
3.4.3改善奖金的分配
3.4.3.1一次冲压合格产品,同由该新产品线(各工序)平均分配;
3.4.3.2模具改善具体分配比例:
参与人员
分配比例发现问题者提出解决总体方
案者
制定具体实施方
案者
实施者
奖金23%20%20%40%
附件
附表1:《一次冲压合格申报表》
附表2:《模具改善提案表》
附表3:《模具改善提案奖励申报表》
附侧
5.1本管理办法由钣金分厂制定,有修订、最终解释权;
5.2目前对冲压品质问题、模具问题的主要影响交货瓶颈因素,以奖励方式推动改善,希望全员积极参与自主改善,本办法试行至6月份,8月将制定公司全面生产经营改善体系,推动公司持续改善;
5.3 本管理办法,自签发即日起执行。

盈特金属制品有限有公司
二00八年五月九日发:钣金分厂、模具分厂
送:品质工艺部、财务部、业务部
报:管理部
呈:夏总、何副总
日期设备产品名称一次冲压合格数量操作员检验确认
一次冲压合格申报表
编制/日期:车间主任审核:厂长审批:
提案人所在部门提交日期
班组/ 岗位联系方式






模具名称
原有缺失1、2、3、
详细改善方法及措施1、2、3、4、5、
预期效果1、2、3、
品质工艺可行性评定结果具体意见:
评定人/日期:
模具改善提案表
模具改善提案奖励申报表
项目提案者
日期提案单位
申报奖级
参与
成员改善前改善后
改善前存在问题描述:改善措施及效
益:
改善前的照片改善后的照片
以下内容由品质工艺相关人员填

提案改善现场核实:
提案实施
确认日
者期
投入经费确认



品质工艺部意见栏:
签字:评定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