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草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合集下载

鹿角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鹿角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鹿角1《中药炮制》『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马鹿或梅花鹿雄鹿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次年春季脱落的角基。

『产地』东北、西北、云南、贵州、湖北等省。

『炮制方法』取鹿角去寸许长尖头。

锯4.5寸长筒,放入水中浸7~10天,每天换水,将血吹净漂透,如硬则放蒸笼内蒸上气,取出乘热切片晒干。

『用量』9~12克。

『贮存』装白箱内,加盖。

2《本草从新》咸温.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醋磨、涂肿毒、为末、酒服、治折伤、医余曰∶有疮赤肿而痛、用凉药久不愈者、却当用温药、如鹿角灰、发灰、乳香之类、此阴阳暑寒往来之理也、辟邪.治梦与鬼交.(酒服一撮、鬼精即出、能逐阴中邪气、恶血.)熬膏炼霜.则专滋补.益肾生精血.强骨壮腰膝.(笔谈云∶凡含血之物、血易长、筋次之、骨最难长、故人二十岁、骨髓方坚、麋鹿角、无两月、长到二十余片、凡骨之长、无速于此、草木亦不及之、头为诸阳之会、钟于茸角、岂与凡血比哉、时珍曰∶鹿乃仙兽、纯阳多寿、能通督脉、又食良草、故其角肉食之有益、鹿一名斑龙、西蜀道士常货斑龙丸、歌曰∶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穴、盖用鹿角胶与霜也.)鹿、鹿相交之精也.设法取之.大补虚劳.鹿筋、主劳损续绝.鹿肉、甘温补中.强五脏.通脉.益气力.按上焦有痰热.胃家有火.吐血属阴衰火盛者.俱忌.造胶霜法.取新角.寸截.河水浸七日.刮净.桑火煮七日.入醋少许.取角.捣成霜.用其汁.加无灰酒熬成胶用.畏大黄.(乳发初起、不治杀人、鹿角磨浓汁涂之、并令人去黄水、随手即散、神效.)3《本草撮要》味咸温.入足少阴厥阴经.功专补肾益肝.敛精止血.生用散热行血消肿辟邪.治梦与鬼交.熬膏炼霜.则专滋补.益肾生精血.强骨壮腰膝.鹿大补虚劳.鹿筋主劳损续绝.鹿肉甘温补中.强五脏.通血脉.益气力.上焦有痰热.胃家有火.吐血属阴衰火盛者俱忌服.畏大黄.鹿名斑龙.4《本草分经》咸温,熬胶炼霜,功专滋补,益肾强骨生精血,能通督脉,生用散热行血辟邪,能逐阴中邪气恶血,治梦与鬼交。

桂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桂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桂1《名医别录》味甘、辛,大热,有毒.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出汗,止烦,止唾、咳嗽、鼻,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久服神仙,不老.生桂阳.二月、七八月、十月采皮,阴干.(得人参、麦门冬、甘草、大黄、黄芩调中益气,得柴胡、紫石英、干地黄治吐逆.)2《吴普本草》《要术》卷十一名止唾。

3《新修本草》味甘、辛,大热,有毒。

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嗽、鼻,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久服神仙,不老。

生桂阳。

二月、七、八月、十月采皮,阴干。

得人参、麦门冬、甘草、大黄、黄芩调中益气,得柴胡、紫石、干地黄疗吐逆。

案《本经》唯有菌桂、牡桂,而无此桂,用体大同小异,今俗用便有三种。

以半卷多脂者单名桂,入应。

《仙经》乃并有三种桂,常服食,以葱涕合和云母蒸化为水者,正是此种耳。

今出广州湛惠为好,湘州、始兴、桂阳县即是小桂,亦有,而不如广州者,交州、桂州者形段小,多脂肉,亦好。

《经》云桂叶如柏叶,泽黑,皮黄心赤。

齐武帝时,湘州送桂树,以植芳林苑中,今东山有山桂皮,气粗相类,而叶乖异,亦能凌冬,恐或者牡桂,时人多呼丹桂,正谓皮赤耳。

北方今重此,每食辄须之。

盖《礼》所云姜桂以为芬芳也。

〔谨案〕菌桂,叶似柿叶,中有纵文三道,表衷无毛而光泽。

牡桂叶长尺许,陶云小桂,或言其叶小者。

陶引《经》云∶叶似柏叶,验之殊不相类,不知此言从何所出。

今案桂有二种,唯皮稍不同,若菌桂老皮坚板无肉,全不堪用。

其小枝皮薄卷,乃二、三重者,或名菌桂,或名筒桂。

其牡桂嫩枝皮,名为肉桂,亦名桂枝。

其老者,名牡桂,亦名木桂,得人参等良。

本是菌桂,剩出单桂条,陶为深误矣。

4《本草图经》桂∶菌桂生交址山谷。

牡桂生南海山谷。

桂生桂阳。

旧经载此三种之异,性味功用亦别。

而《尔雅》但言“ ,木桂”一种。

郭璞云∶南人呼桂,浓皮者,为木桂。

苏恭以谓牡桂,即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

茺蔚子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茺蔚子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茺蔚子1《名医别录》味甘,微寒,无毒,主治血逆大热,头痛,心烦.一名贞蔚.生海滨.五月采.《本经》原文∶充蔚子,味辛,微温.主明目,益精,除水气.久服轻身.茎,主瘾疹痒,2《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味辛甘,微温,微寒、无毒。

主明目,益精,除水气,疗血逆,大热头痛心烦。

日云∶治产后血胀,及治勒乳痛成痈。

一云∶治折伤瘀血及小儿疳痢、痔疾。

茎∶主瘾疹可作汤浴之。

一名益母,一名益明,生海滨池泽,五月采。

一云∶捣茎敷疔肿,服汁内消,又下子死腹中。

3《得配本草》即益母子制硫黄、砒石。

辛、甘、微温。

入足厥阴经血分。

除风热,明眼目,调经水,惟子为良。

治疮肿,消水气,行郁血,茎叶为良。

或炒用,或蒸熟烈日晒燥用。

禁用与益母草同。

4《新修本草》味辛、甘,微温、微寒,无毒。

主明目益精,除水气,疗血逆大热,头痛,心烦。

久服轻身。

茎,主瘾疹痒,可作浴汤。

一名益母,一名益明,一名大札,一名贞蔚。

生海滨池泽,五月采。

今处处有。

叶如荏,方茎,子形细长三棱。

方用亦稀。

〔谨案〕捣茺蔚茎,敷疔肿,服汁使疔肿毒内消。

又下子死腹中,主产后血胀闷,诸杂毒肿、丹游等肿。

取汁如豆滴耳中,主耳。

中虺蛇毒敷之良。

5《本草乘雅半偈》(本经上品)【气味】辛甘,微温,无毒。

【主治】主明目,益精,除水气。

久服轻身。

【核】曰∶茺蔚即益母。

尔雅名萑、。

刘歆云∶萑,臭秽也。

臭秽,即茺蔚。

陆机云∶,益母也。

益母,即茺蔚。

故曾子见之而感思也。

古用实,今用草。

盖茺蔚专精在实,取充盛密尉之义。

用草则舍密从疏矣。

出海滨池泽,今园圃田野,近水湿处甚繁。

二月生苗,如嫩蒿状;入夏渐高至三四尺,茎四棱,如黄麻茎。

叶尖岐如蓍艾叶。

茎有节,节节生穗,丛簇抱茎。

四五月间穗开小花,红紫色,亦有白色者。

每萼内有细子四粒,粒似蒿子,色黑褐,有三棱,药肆中往往作巨胜子货之。

生时微臭,夏至后茎叶皆枯,根色白也。

修治,微炒发香,或蒸熟,向日中曝干,舂簸去壳取仁,伏,制砂,白花者良。

先人云∶生成止在三春,具备肝木体用,诚生荣之物,益母之珍也。

中药思维导图简单版

中药思维导图简单版

中药思维导图简单版1.化湿药详细①广藿香(p114)⏹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②佩兰⏹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③苍术-----厚朴(燥湿)⏹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④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消胀⏹降气平喘⑤砂仁--------豆蔻(化湿)⏹化湿开胃⏹湿脾止泻⏹理气安胎⑥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⑦草果⏹燥湿温中⏹截疟除痰2.解表药详细①发散风寒药⏹麻黄----》香薷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肉桂(136)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紫苏--------》生姜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行气安胎⏹生姜--------》紫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香薷-------》麻黄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兼表证⏹荆芥--------炒碳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碳止血⏹防风-----》润剂祛风解表→去外风胜湿止痛止痉破伤风⏹羌活---------》独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性上行,太阳引经⏹细辛------白芷----藁本-----苍耳子-------辛夷(通鼻窍)通鼻窍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少阴引经⏹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经引经(前额痛)⏹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巅顶头痛)厥阴经引经⏹苍耳子(通鼻窍)⏹辛夷(通鼻窍)②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牛蒡子--------》薄荷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解毒表里双解⏹蝉蜕------桑叶------菊花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清明清热解毒⏹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柴胡-------升麻-------葛根(升阳)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3.安神药详细①朱砂⏹镇惊安神⏹清热解毒②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③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④酸枣仁⏹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⑤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⑥首乌藤⏹养血安神⏹祛风通络⑦远志⏹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⑧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4.行气药详细①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②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③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④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⑤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宽中⑥沉香⏹行气止痛⏹温胃止呕⏹纳气平喘⑦川楝子⏹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⑧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⑨佛手⏹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⑩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止痛5.祛风湿药详细①祛风寒湿药⏹§独活-------羌活(102)祛风湿通痹止痛性下行⏹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骨鲠⏹徐长卿祛风化湿止痛止痒⏹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蕲蛇(动物类药物)祛风止痉通络(性善走)⏹木瓜(酸)祛风湿舒经活络和胃化湿②祛风湿热药⏹秦艽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桑枝区分是利关节③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五加皮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6.补虚药①补气药⏹人参大补阳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肾生津养血安神益智⏹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党参补脾益肺养血生津⏹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炙甘草→补脾益气→益气复脉⏹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②补阳药⏹鹿茸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仙茅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续断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锁阳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补骨脂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益智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菟丝子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沙苑子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蛤蚧补肺益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核桃仁补肾温肺润肠⏹冬虫夏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紫河车温肾补精益气养血③补血药⏹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何首乌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何首乌→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④补阴药⏹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玉竹养阴润肺生津止渴⏹黄精补气养阴润肺健脾益肾⏹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女贞子滋补肝肾明目乌发⏹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燥⏹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鳖甲滋阴潜阳退热消蒸软坚散结7.化痰药详细①温化寒痰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天南星燥湿化湿祛风止痉外用散结消肿⏹白附子祛风痰定惊搐止痛解毒散结⏹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旋覆花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白前降气消痰止咳②清化热痰药⏹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浙贝母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前胡降气化痰散风清热⏹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胖大海清热润肺利咽开因润肠通便⏹海藻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瓦楞子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礞石坠痰下气平肝镇惊8.开窍药①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络⏹消肿止痛②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③苏合香⏹开窍⏹避讳⏹止痛④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9.利水渗湿药详细①利水消肿药⏹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力》薏苡仁宁心安神⏹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泽泻--------猪苓利水渗湿泄热泄水泄热·(肾中火)化湿降脂⏹猪苓利水渗湿⏹香加皮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②利水通淋药⏹车前子---------滑石清热利尿通淋(热淋症之要药---车前子)渗湿止泻明目祛痰⏹滑石-------(石淋之要药)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用祛湿敛疮⏹木通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通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石韦------热淋,血淋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海金沙----诸淋涩痛之要药清热利湿通淋止痛③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金钱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垂盆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10.平抑肝阳药①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②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③牡蛎⏹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⑤蒺藜⏹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11.清热药详细①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气、血分热安胎,中上二焦宜⏹黄连上焦,清热燥湿湿热泄痢→痢有传染性胃热呕吐,牙痛痈肿疔疮⏹黄柏清热燥湿→下焦宜→淋证,泻痢,脚气(湿热)泻火除蒸→尤善虚火解毒疔疮⏹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带下,淋证⏹苦参燥湿止痒,杀虫,利尿⏹白鲜皮②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清胃肺热)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段用:→收湿→生肌→敛疮→止血气分热,肺热咳嗽,胃火牙痛,湿疹溃疡⏹知母气分热肺热燥咳内热消渴,肠燥便秘骨蒸潮热⏹芦根(天冬花)清热泻火,三焦的热都可以清肺止咳(肺热咳嗽,肺痈)利尿除烦止呕⏹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栀子清泄三焦(心火宜)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煅)清热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夏枯草(决明子)清肝泻火散结消肿⏹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淡竹叶③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p66⏹连翘⏹穿心莲⏹大青叶(青黛)p68⏹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乳痈)⏹紫花地丁(疔疮要药)⏹野菊花⏹重楼⏹土茯苓⏹鱼腥草(肺痈)⏹大血藤(肠痈)⏹败酱草(肠痈)⏹射干(喉科要药)⏹山豆根⏹马勃⏹白头翁(清热血痢要药)⏹马齿苋⏹鸦胆子⏹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熊胆粉⏹白蔹④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p82⏹玄参⏹牡丹皮p84⏹赤芍-----白芍------牡丹皮⏹紫草⏹水牛角⑤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12.驱虫药详细①使君子⏹杀虫消积②槟榔⏹驱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③南瓜子⏹杀虫④苦楝皮⏹杀虫⏹疗鲜13.收涩药①固表止汗药⏹浮小麦益气止汗除热⏹麻黄根固表止汗②敛肺涩肠药⏹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罂粟壳敛肺涩肠止痛⏹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赤石脂涩肠止血生肌敛疮③固精缩尿止带药⏹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固脱⏹覆盆子益肾固经缩尿养肝明目⏹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金樱子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海螵蛸收涩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莲子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14.温里药详细①附子------干姜⏹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第一品)-----亡阳症⏹散寒止痛②干姜------生姜------炮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③肉桂--------桂枝⏹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经通脉④吴茱萸暖肝⏹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⑤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⑥丁香⏹温中降逆⏹补肾助阳⑦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⑧高良姜⏹温胃止呕⏹散寒止痛⏹15.息风止痉药⑨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⑩牛黄⏹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⑪钩藤⏹息风定痉⏹清热平肝⑫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⑬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利尿⏹平喘⑭全蝎⏹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⑮蜈蚣⏹息风止痉⏹铜锣止痛⏹攻毒散结⑯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15.消食药详细①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②六神曲⏹消食化积⏹健脾和胃③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④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⑤鸡内金⏹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16.泻下药详细①攻下药⏹大黄-----芒硝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逐淤利湿退黄⏹芒硝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番泻叶泻热行滞通便利水⏹芦荟泻下通便清肝泻火‘杀虫疗疳②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补虚⏹郁李仁润肠通便下气行水③俊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看看就好)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京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芫花泻水逐饮杀虫疗疮⏹牵牛子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商陆逐水消肿通利二便外用解毒散结⏹巴豆霜(毒药)俊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17.止咳平喘药①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②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③百部⏹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④紫苑⏹润肺下气⏹消痰止咳⑤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⑥马兜铃⏹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止痔⑦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⑧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⑨葶苈子⏹泻肺平喘⏹行水消肿⑩白果⏹敛肺定喘⏹止带缩尿⑪矮地茶⏹化痰止咳⏹清利湿热⏹活血化瘀18.止血药详①凉血止血药⏹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苎麻根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②化淤止血药⏹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茜草凉血祛瘀止血痛经⏹蒲黄止血化痰通淋⏹花蕊石化瘀止血⏹降香化瘀止血理气止痛③收敛止血药⏹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仙鹤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紫珠叶凉血收敛止血散瘀解毒消肿⏹棕榈收敛止血④温经止血药⏹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19.最后三章①涌吐药⏹常山涌吐痰延截疟⏹甜瓜蒂涌吐痰食祛湿退黄②攻毒杀虫止痒药⏹硫磺外用解毒杀虫疔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雄黄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补阳⏹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蟾酥解毒止痛开窍醒神③拔毒化腐生肌药⏹红粉拔毒除脓去腐生肌⏹轻粉外用杀虫。

槐花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槐花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槐花1《中药学》【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槐树的花蕾。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

入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

【临床应用】用于便血、血痢、痣血、崩漏、咯血、衄血等症。

槐花主要用于出血属于血热的病症。

本品善治下部出血,多用于便血、痣血等症,常配合地榆等药同用。

如仙鹤草、白茅根、侧柏叶等配伍,还可用至咯血、衄血等症。

【处方用名】槐花炭、槐米炭(炒焦黑,用以止血)。

、生槐花、生槐米(现多用于高血压)。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附药】槐角:一称槐实。

系槐树的果实。

性味功效与槐树相似,主要用于便血与痔疮出血,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五钱。

【方剂举例】槐花散(《沉氏尊生》)槐花、阿胶、当归、地榆、生地、白芍、黄芩、枳壳、升麻、防风、侧柏叶。

治吐血便血。

2《本经逢原》苦寒无毒。

温水涤去灰,焙香用。

发明槐花苦凉,阳明、厥阴血分药也。

故大小便血,及目赤肿痛皆用之。

目得血而能视,赤肿乃血热之病也。

肠血痔血同柏叶微炒为末,乌梅汤服。

肠风脏毒,淘净炒香为末。

肠风荆芥汤服,脏毒蘸猪脏日日服之。

但性纯阴,阴寒无实火禁用。

3《本草便读》槐花禀天地阴凝之气.凉血清肝.除下焦湿热之邪.祛风疗痔.虚寒当戒.角则降且通肠.酸苦宜知.花可散而达表.(槐花花与实性味虽同.主治略异.花色黄质轻.能入手足阳明血分.凉而带散.故治肠风痔漏之外.又能治痈疽毒疮.皮肤风湿等证.槐角则所结之子也.色紫质重.但入肝与大肠.下降之力为多.故治肠风痔漏之外.兼治崩带下血.由于下焦血分有热者.皆可用之.)4《本草撮要》味苦凉.入手足阳明足厥阴经.功专治肠风肠热.得郁金治小便血.得荆芥穗治大便血.得山栀治酒毒下血.得条芩治血崩.得牡蛎治赤白带.舌上无故出血.名舌衄.炒槐花为末掺之效.含蕊而陈者良.微炒用.忌同槐实.槐枝洗疮痔核并阴囊湿痒良.烧灰揩牙去虫.5《本草经解》气平.味甘.无毒.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脏虫.及皮肤风热.肠风泻血.赤白痢.并炒研用.槐花气平.禀天秋凉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肺与大肠为表里.五痔大肠之火症也.槐花味苦清心.所以主之.火郁于心则痛.气平能清.味苦能泄.所以主之也.眼赤.肝有实火也.实则泻其子.味苦清心.心乃肝之子也.腹太阴经行之地.脏即大肠.肺之合也.味苦可以杀虫.所以主之也.皮肤肺之合也.平能清风.苦能泄热.所以主之.肠风下血.大肠火也.赤白痢.大肠湿热也.味苦者能清.所以并炒研服也.【制方】槐花同荆芥.治下血.同牡蛎末.治白带.6《本草衍义》今染家亦用,收时折其未开花,煮一沸,出之釜中,有所澄下稠黄滓,渗漉为饼,染色更鲜明。

荛花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荛花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2《得配本草》
苦、辛,微寒。有毒。能下十二经水,荡涤胸中 邪癖。治咽喉肿痛,顽痰咳逆。
炒令赤色用。气血弱者禁用。
3《本经逢原》
苦寒,有毒。熬黄用,芫花叶尖如柳,花紫似 荆,荛花苗茎无刺,花细色黄与芫花绝不相似, 或言无荛花以芫花代之,性相近耳。
《本经》主伤寒温疟,下十二经水,破积聚,大 坚症瘕,荡涤胸中留癖饮食,寒热邪气,利水 道。
5《本草崇原》
气味苦寒,有毒。主治伤寒温疟,下十二水,破 积聚,大坚症瘕,荡涤胸中留 饮食,寒热邪气, 利水道。(荛音饶。)
(荛花始出咸阳、河南、中牟,今所在有之,以 雍州者为胜,苗似胡荽,茎无刺,花细黄色《诊 要经终论》云∶五月六月,天气高,地气盛,人 气在头。荛花气味苦寒,花开炎夏,禀阳之标 阳,故苦寒有毒。伤寒者,寒伤太阳。荛花气合 标阳,故治伤寒。温疟者,病藏于肾,荛花气禀 寒水,故治温疟。
膀胱水气藉太阳阳热而营运于周身,则外濡皮 毛,内通经脉。水气不行,则为十二经脉之水。
荛花合太阳之阳,故下十二水,且破类也。不但 荡涤胸中留 ,且除饮食内停之寒源自邪气。水气得 阳热以营运,故利水道。
按∶《伤寒论》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 干呕,发热而咳。若微利者,小青龙汤加荛花, 如鸡子大,熬令赤色。大如鸡子,形圆象心也。 熬令赤色,取意象火也。是荛花气味虽属苦寒, 而有太阳之标阳,恐后世不能司岁备物,故加炮 制如是尔。
【 】曰∶山海经云∶首山多荛,苗首出,萼随 之,花落尽,叶乃茁也。故荛谐尧。尧,高也, 广也,炎也,上也。高广承寒,炎上作苦,合配 太阳化令,对待太阳体用药也。力主寒伤层署, 表着六标暑巢营舍,因遇肃杀之秋风,或侵凄沧 之水寒,或袭沐浴之水气,随卫入出,实虚更 显,阴阳且移,休作成疟也。至下十二经水,破 五脏积,六腑聚,大坚症,大坚瘕,留癖肠胃中 者,荡涤无遗,空诸所有,捷于影响。若食饮馨 饪,邪从口入者,或发于阴而寒,或发于阳而 热,或寒热叠呈,而阴阳互迁者,陂可平,往可 复,艰贞之吉,于食有福。

桑叶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桑叶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桑叶1《中药学》【药用】本品桑科植物桑树的叶。

【性味与归经】苦、甘、寒。

入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等症桑叶善于散风热而泄肺热,对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等,常与菊花、银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应用。

2.用于目赤肿痛等症桑叶不仅可用于风热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对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可与菊花、决明子、车前子等配合应用。

至于肝阴不足,眼目昏花,桑叶还可配滋养肝肾的女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处方用名】冬桑叶、霜桑叶(深秋采集者,认为作用较好,洗净、晒干,切碎用。

)、蒸桑叶(将桑叶蒸后用,主要用于明目。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桑叶轻清发散,能散风热,但作用较弱。

临床主要用于清泄肺肝,如风热袭肺、咳嗽多痰,或燥热伤肺、干咳无痰;以及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等症,为常用的药品。

配牛蒡子、前胡,则散风清肺;配石膏、麦冬,则清燥润肺;配菊花、决明子,则清肝明目。

2.前人说它又能凉血止血、止盗汗,值得进一步研究。

【方剂举例】桑菊饮《温病条辨》:桑叶、菊花、连翘、薄荷、甘草、杏仁、桔梗、苇根。

治风温初起、身热不甚、头痛鼻塞、咳嗽、咯痰不畅等。

2《中药炮制》『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

『常用名』冬双叶、霜双叶。

『产地』各地都产。

『采收季节』冬季采收。

『炮制方法』取原药拣去杂草叶柄,筛尽灰尘,用净叶。

『用量』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

3《本经逢原》苦甘微寒,小毒,蜜水拌蒸用。

《本经》除寒热出汗。

发明桑叶清肺胃去风明目,取经霜者。

煎汤洗风眼下泪,同黑芝麻蜜丸,久服须发不白,不老延年。

《本经》言除寒热出汗,即《大明》蒸熟捣罨风痛出汗之谓。

煎饮利五脏,通关节下气。

煎酒服治一切风。

桑根烧灰淋汁与锻石点面上风,灭痣去恶肉。

4《本草便读》得箕星之精气.能搜肝络风邪.禀青帝之权衡.善泄少阳气火.眵泪羞明等证.仗此甘寒.豆风目眩诸般.藉其疏利.(桑叶经霜者佳.凡叶皆散.其纹如络.故能入络.疏风通肝达肺.桑乃箕星之精.箕好风.故尤为入肝搜风之要药.肝胆相连.又能疏泄少阳气分之火.凡一切目疾头风等证.由于风热者.皆可用之.)5《本草分经》苦甘而凉,滋燥凉血,止血去风,清泄少阳之气热。

人中黄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人中黄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8《本草害利》
〔害〕苦寒之极,不利于脾胃虚寒,伤寒温疫, 非阳明实热者,不宜用。痘疮非火热郁滞,因而 紫黑干陷倒靥者,不宜用。 〔利〕苦寒入心(一作胃),清痰火,消食积, 大解五脏实热,治阳毒发狂,清痘疮血热,解百 毒,敷疔肿。金汁主治同人中黄而功胜,泻实 热。 〔修治〕用竹筒刮去青皮,纳甘草末于中,紧塞 其孔,冬月浸粪缸中,至春取出,洗悬风处,阴 干取末。制金汁法∶棕皮绵纸,上铺黄土淋粪, 滤汁入新瓮,碗覆埋土中一年,清若泉水,全无 秽气,胜于人中黄,年久弥佳。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包煎。
【方剂举例】人中黄丸《张氏医通》:人中黄、 苍朮、桔梗、滑石、大黄、人参、黄芩、黄连、 防风、香附。治温疫诸热毒。
2《本经逢原》
甘咸寒无毒。造法,用大竹截段,两头留节,削 去外皮,傍钻一孔,用甘草细末入满于中,以蕉 扇柄削圆塞孔,冬至浸大粪池内,立春后取出, 悬风处晾干,取用。又法如前制竹,不入甘草, 但用蕉扇柄或杉木塞孔,浸粪池中,以取其汁与 金汁无异,仅供一时取用,不能久藏。粪清亦解 瘟热诸毒。又误食毒菌、枫树上菌、及过食银 杏,胀闭欲死者,悉能解之。并解砒石、野葛、 野芋等毒。即家芋三年不收,花开如莲者亦能杀 人,急取灌吐,方可得生。
【性味与归经】甘、咸,寒。入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用于热病发斑,血热毒盛,斑疹紫 暗,或高热发狂,以及咽喉肿痛、丹毒等症。
本品以甘草为主,经加工制成,具有清火解毒的 功效,对于上述各种实火热毒的病症,可配合清 热解毒药物如石膏、黄连、连翘、玄参等同用。
【处方用名】人中黄、甘中黄(漂清,晒干用)
6《本草分经》
甘寒入胃,大解五脏实热,清痰火消食积,热 甘寒入胃。清痰火,消食积,大解五脏实热。治 天行热狂,痘疮血热,黑陷不起。纳甘草末于竹 筒中,紧塞其孔,冬月浸粪缸中。至春取出洗, 悬风处阴干,取甘草用(亦有用皂荚末者,竹须 削去青皮)。一云即粪缸多年黄 , 存性用。

茵芋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茵芋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10《本草求真》
(毒草)治关节风湿痹痛
茵芋(专入肝肾)。本属毒物。味辛而苦。气温 有毒。据书所述。治症多是风湿为用。如治风 痫。则有茵芋丸。治风痹。则有茵芋酒。治产后 风。则有茵芋膏。凡风湿痹症。多用茵芋。与石 南莽草同为一类。(莽草辛温有毒。能治头风痈 肿。乳痈疝瘕。其叶煎汤热含。能治牙虫喉 痹。)若云能疗虚羸寒热。恐莫及耳。(因虚当 兼补虚。)出彭城海盐。茎赤。叶如石榴而短浓 者佳。取茎叶阴干。炙用。
茵芋
1《名医别录》
微温,有毒阴干. 《本经》原文∶茵芋,味苦,温.主五脏邪气, 心腹寒热,羸瘦,如疟状,发作有时,诸关节风 湿痹痛.生
2《吴普本草》
《御览》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卑山共。微温,有毒,状如莽草而细软。
3《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味苦,温,微温,有毒。主五脏邪气,心腹寒热 羸瘦,如疟状,发作有时,诸关节风湿痹痛。疗 久风湿走四肢、脚弱。《药性论》云∶使。味苦 辛,有小毒。能治五脏寒热似疟,诸关节中风 痹,拘急挛痛,治男子女人软脚毒风,治温疟发 作有时。日华子云∶治一切冷风,筋骨怯弱羸 颤。生∶太山。
6《本草从新》
宣、去风湿. 辛苦微温.治风湿拘挛痹痛.(时珍曰∶古方治 风痫、有茵芋丸、治风痹、有茵芋酒、治产后 风、有茵芋膏、风湿诸证多用之、茵芋、石楠、 莽草、皆治风妙品、世所罕知.)茎赤. 叶似石榴而短浓.炙用.
7《本草分经》
辛苦微温,治风湿拘挛痹痛,炙用。
8《本草图经》
茵芋,出泰山川谷,今雍州、绛州、华州、杭州 亦有之。春生苗,高三、四尺,茎赤;叶似石榴 而短浓,又似石南叶;四月开细白花,五月结 实;三月、四月、七月采叶连细茎,阴干用,或 云日干。胡洽治贼风,手足枯痹,四肢拘挛。茵 芋酒主之。其方茵芋、附子、天雄、乌头,秦 艽、女萎、防风、防己、踯躅、石南、细辛、桂 心各一两,凡十二味,切,以绢袋盛,清酒一斗 渍之,冬七日,夏三日,春秋五日,药成。初服 一合,日三。渐增之,以微痹为度。

艾叶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艾叶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艾叶1《中药学》【药用】本品为菊科植物艾(栽培品)的叶。

(少数带茎)【性味与归经】苦、辛,温。

归肝、脾、肾经。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临床应用】1.用于咯血、衄血、便血、月经过多、妊娠漏红等病症。

艾叶温经止血,主要用于虚寒性的出血病症,对妇女崩漏尤为临床常用,可配当归、阿胶等药应用。

对于血热妄行的的咯血、衄血,也可用鲜艾叶配合凉血止血的鲜生地、侧柏叶、鲜荷叶等药同用。

(即四生丸)2.用于经行腹痛等症。

艾叶辛温散寒,对虚寒性的月经不调、腹痛等症,有散寒止痛的作用,可配合吴茱萸、当归、香附等药同用。

【处方用名】陈艾炭(炒至黑色为度,用以止血)、生艾叶、蕲艾(生用,用以散寒止痛)、艾绒(捣制成绒,用以烧灸)【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艾叶性温而辛香,能暖气血而温经脉,逐寒湿而止冷痛,《金匮要略》的胶艾汤用以治崩漏下血,《本草纲目》认为是治经带的药品。

因此,本品在妇科方面应用较多。

2.总的来说,艾叶所治的病症,以下焦虚寒为主,如寒冷腹痛,经寒不调,都是取它散寒的功效。

在止血方面,在临床上也是用于虚寒性的出血病症为主,所以,从温经止血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有点类似炮姜的功效。

3.艾叶捣制成绒,为针灸常用的料品。

用以烧针,则热气内注,具有温熙气血的作用。

【方剂举例】胶艾汤《金匮要略》艾叶、阿胶、川芎、当归、芍药、地黄、甘草。

治妇女冲任虚损,崩中漏下等症。

2《中药炮制》『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常用名』圻艾。

『产地』湖北圻州等地。

『采收季节』5~7月采收。

『炮制方法』将艾叶放簸箕内摊开,拣去杂草,摘去柄,筛去灰尘。

若取其止血,则炒炭,用文火拌炒至黑色。

炒时注意,如锅内发现火星,立即洒水拌熄,取出摊冷。

若取其入肝,活血止痛,则用醋炒,每斤药用醋二至四两,洒入药内,稍润片刻,投入锅内炒至焦黄色,取出摊冷(防火)。

制艾绒:将艾叶放石臼或研槽内研成绒状即可。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灰尘。

元精石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元精石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元精石1《本草从新》
泻热救阴.
太阴之精.咸寒而降.治上盛下虚.救阴助
阳.(同硫黄、硝石用.)有扶危拯逆之功.(
正阳丹、用治伤寒壮热、来复丹、用治伏暑热
泻.)出解池.通泰积盐处.咸卤所结.青白莹
彻.片皆六棱者良.(今世用者、多是绛石.)2《本草便读》
元精石
禀太阴癸水之精.咸寒沉降.治上盛下虚之疾.
回护真元.(元精石出产盐之地.系盐之津液.
渗入土中.年久结成石片.如龟背之形.色绿而
明.禀积阴之气.故能入肾镇虚.填阴益下.来
复丹用此.同硫黄硝石.治上盛下虚.有救阴助
阳之功.使元阴不为硫黄所耗.则元精石之功可
想矣.)
3《本草分经》
咸寒而降,治上盛下虚,救阴助阳,有扶危拯逆
之功。

4《本草撮要》味咸寒而降.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治上盛下
虚.救阴助阳.有扶危拯逆之功.正阳丹用治伤
寒壮热.来复丹用治伏暑热泻.
5《药性切用》一名太阴元精石。

性味咸寒,禀太阴之精,力能
救阴助阳,有扶危拯逆之功,复元之。

中药材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

中药材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

中药材基本信息中药材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用于治疗疾病主要原料各种植物的根茎、花和果实主要食用功效调理人体,强健身体适宜人群身体虚弱,有急慢性病的人储藏方法干燥通风处药材认识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等多种原因,各地区的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应用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内涵、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即中药材、民间药和民族药药材认识,旨在收集全国中药材品种各药均按名称、来源、形态、环境、栽培、采制、化学、药理、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制剂等编写,并附以彩色图内容丰富,资料较准确可靠,可在一定程度上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知识进行研究,可供科研和临床的参考术语全解皮刺皮类药材表面的一种硬而少的突出物,称皮刺如海桐皮空泡药材加工时用火烘烤过快而形成的中心空隙油头药材根头部偶有黑色发粘的油状物称油头如川木香亮星指药材横切后在阳光下透视,见到的粘液质小点,因能发亮称亮星如土茯苓菊花心指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排列形成细密放射状纹理,状似开放的菊花如黄芪、甘草枣皮指药材果皮皱缩成枣皮状如山萸肉珍珠盘指药材根头部膨大,具有多数隆起的茎基及芽痕,因状似珍珠散于盘中而称珍珠盘如银柴胡亮银星指皮类药材由于表面有结晶析出,置光下显亮银光如牡丹根皮、厚朴花白点指药材断面中心数个散生的放射状木质部黄白相间,与周围形成色彩对比如胡黄连通天眼指羚羊角的神经孔通过角塞顶端的角壳中心,向上呈一扁三角形的小孔直达角尖开口子指青贝药材外层两枚鳞片大小相近,顶端不抱合月石坠指硼砂加工时结在绳子上的干燥结晶,似石坠下蜘株网纹指在药材横切面上,木质部大型导管呈针孔状多层整齐排列,与类白色的射线相间而呈蜘蛛网状纹理如木通等胶口镜面指僵蚕药材的断面平坦,外层白色粉性似胶,中间棕黑色发亮似镜金井玉栏指根类药材的断面外围白,内心黄,中间有一棕色的形成层环如桔梗等中药成分有效成分即具有生物活性,发挥主要药效的物质如生物碱、甙类、挥发油辅助成分本身没有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药效作用的物质如洋地黄中的皂甙可帮助洋地黄甙溶解或促进其吸收无效成分指本身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往往会影响浸出效果、制剂稳定性、药效等组织物质构成细胞的不溶物,如纤维质、栓皮等大多数中药制剂是复方,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通常体现在复方配伍的综合作用上,其处方的组成几味至几十味药不等,成分复杂。

海桐皮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海桐皮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海桐皮1《中药学》【药用】豆科乔木刺桐ErythrinaVariegataL.var.o rientalis(L.)Merr或云香科乔木?叶花椒Z anthoxylumailanthoidesSiebetZucc.朵椒Z anthoxylummolleRehd的干燥树皮。

【性味与归经】辛、苦,平。

归肝、肾经。

【功效】除湿利痹,清热化湿。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功能祛风湿,通经络,主要适用于下肢关节痹痛以及腰膝疼痛等症,临床常配合牛膝、薏苡仁、五加皮等药同用。

2.用于湿热下注,脚膝疼痛。

本品又能清热化湿,用治湿热下注、脚膝疼痛的病症,可配合萆薢、木通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外用治疥癣,可配合川槿皮、蛇床子、大黄,浸酒外搽。

【处方用名】海桐皮、赤桐皮、浙桐皮(洗净,晒干,切片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海桐皮散(《证治准绳》):海桐皮、熟地黄、牡丹皮、牛膝、山茱萸、补骨脂。

治手足拘挛。

【文献摘录】《本草求真》:「海桐皮,能入肝经血分,祛风除湿,及行经络,以达病所。

」2《中药炮制》『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刺桐或乔木刺桐的干燥树皮。

『产地』广东、湖北等省。

『采收季节』春季采收。

『炮制方法』清水洗净,冬春季用热水抢洗,夏秋季用温用抢洗,捞起滤干水份,上盖湿布,润1夜,润透后,取出切横丝片3分厚,晒干或烘干。

『用量』9~15克。

『贮存』装木箱内,加盖。

3《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味苦,平,无毒。

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甘,疥癣,牙齿虫痛。

并煮服之。

水浸洗目,去肤赤。

堪作绳索,入水不烂。

日华子云∶温。

治血脉麻痹疼痛及目赤洗。

《海药》云∶主腰脚不遂,顽痹,腿膝疼痛,霍乱,赤白泻痢,白痢,疥癣。

4《得配本草》苦,平。

入血分,行经络,达病所。

去风湿,杀诸虫。

得蛇床子,擦癣虫。

血少火炽者禁用。

5《本经逢原》一名刺桐苦平无毒。

发明海桐皮能行经络达病所。

治风湿腰脚不遂,血脉顽痹,腿膝疼痛,赤白泻痢,及去风杀虫。

人气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人气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人气1《本草从新》
主治下元虚冷.日令童男女以时隔衣进气脐中.
甚良.凡人身体、骨节痹痛.令人更互呵熨.久
久经络通透.又鼻衄金疮.嘘之能令血断.(时
珍曰∶医家所谓元气相火、仙家所谓元阳真火、
一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故老人虚人、与二七以前少阴同寝、借其熏蒸、
最为有益、杜甫诗云∶暖老须燕玉、正此意也、
但不可行淫、以丧宝促生尔、近时术家、令童女
以气进入鼻窍脐中精门、以通三田、谓之接补、
此亦小法、不得其道者反以致疾、按续汉书云∶
太医史循、宿禁中、寒疝病发、求火不得、众人
以口、更嘘其背、至旦遂愈、异苑云∶孙家奚
奴、治虎伤蛇噬垂死者、以气禁之、皆安.)2《本草分经》
治下元虚冷,日令童男女以时隔衣进气脐中,甚
良。

或身体骨节痹痛,令人更互呵熨,久久经络
通透。

3《药性切用》元神所属,力能温暖下元,渐除虚冷。

日令童
男、童女呼气接之。

栝蒌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栝蒌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栝蒌1《得配本草》一名瓜蒌枸杞为之使。

畏牛膝、干漆。

恶干姜。

反乌头。

甘,寒。

润下。

入手少阴经络。

荡涤胸膈之邪热,消除肺经之结痰。

润肠胃,疗乳痈。

降上焦气逆,止消渴喘嗽。

得赤小豆,治肠风下血。

得乌梅,治咳血。

配葱白、神曲,治酒呕吐。

配青黛、香附,治妇人夜热。

佐川连,治便毒。

佐枳实,治结胸。

取汁和蜜,入朴硝少许,治时疾狂闷发黄。

通大便,研酒调下,或炒香酒下。

恐滑肠,去油用。

咳嗽,明矾制,或蛤粉和炒。

气味悍劣,善动恶心,中气虚者禁用。

2《本草分经》甘苦寒,润肺清上焦之火,使热痰下降,又能荡涤胸中郁热垢腻,理嗽治痢,止渴止血滑肠。

近多用仁名娄仁,虽取油润,嫌浊腻尔。

3《本草图经》栝蒌,生洪农山谷及山阴也,今所在有之。

实名黄瓜,《诗》所谓果裸之实是也。

根亦名白药,皮黄肉白;三、四月内生苗,引藤蔓。

叶如甜瓜叶作义,有细毛;七月开花,似葫芦花,浅黄色;实在花下,大如拳,生青,至九月熟,赤黄色。

二月、八月采根,刮去皮,曝干,三十日成。

其实有正圆者,有锐而长者,功用皆同。

其根惟岁久入土深者佳。

卤地生者有毒。

谨按栝蒌,主消渴。

古方亦单用之。

孙思邈作粉法∶深掘大根,浓削皮至白处,寸切之,水浸,一日一易,水经五日,取出烂捣,研,以绢袋盛之,澄滤,令极细如粉,去水,服方寸匕,日三、四服,亦可作粉粥乳酪中食之。

并宜卒患胸痹痛,取大实一枚,切,薤白半升,以白酒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一方加半夏四两,汤洗去滑,同煮服更善。

又唐·崔元亮疗箭镞不出,捣根敷疮,日三易,自出。

又疗时疾发黄,心狂烦热闷,不认人者。

取大实一枚,黄者,以新汲水九合,浸淘,取汁,下蜜半大合,朴硝八分,合搅令消尽,分再服,便瘥。

4《本草害利》(见肝部泻将)5《本草害利》一名瓜蒌〔害〕寒胃滑肠,胃虚少食,脾虚泄泻,勿投。

畏牛膝、干漆,恶干姜,反乌头。

〔利〕苦甘,润肺疏肝,滑肠凉脾,为治肺热咳嗽要药。

清上焦之火,使痰气下降,止一切血热,又能荡涤胸中郁热垢腻,生津,止渴,清咽良剂,亦能治结胸,为脾热之主药。

灯笼草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灯笼草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灯笼草1《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味苦,大寒,无毒。

主上气,咳嗽,风热,明
目。

所在有之,有花若灯笼,内有红根、茎、
花、实并入药使。

八月采。

2《得配本草》
一名酸浆
伏白矾。

煮三黄。

炼硝、硫。

苦,寒。

入手太阴经气分。

利湿热,治咽痛,消
痰嗽。

入滋阴清火药,疗虚人咳嗽。

3《本草蒙筌》
味苦,气大寒。

无毒。

在处俱有,八月采收。


实根茎,并堪入药。

苗高三四尺许,花红而类灯
笼。

故此为名,专主热嗽。

盖因苦而除燥热,轻
能治上焦故也。

丹溪尝云∶灯笼草治热痰嗽,佛
耳草治寒痰嗽。

4《证类本草》味苦,大寒,无毒。

主上气咳嗽,风热,明目。

所在有之。

八月采。

枝干高三、四尺,有花红
色,状若灯笼。

内有子,红色可爱。

根、茎、
花、实并入药使。

一十种陈藏器余。

鼠曲草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鼠曲草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此外,本品还可用治高血压症,有降压作用。
【处方用名】鼠曲草、佛耳草、鼠曲草(洗净, 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单味可用至一 两,煎服。
【方剂举例】三奇散《本草纲目》:鼠曲草、款 冬花、熟地黄。治一切咳嗽、不问近久,昼夜无 时。
2《本经逢原》
即鼠耳草,又名佛耳草
甘平,无毒。
发明 《别录》∶鼠耳主寒痹、寒热咳嗽。东垣∶ 佛耳治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气。《日 华》云∶大抵寒嗽多是火郁于内,寒覆于外,故 佛耳、款冬为之必用。《宣明》透膈散治寒郁肺 络之嗽,用佛耳、款冬、钟乳、雄黄为末并于炉 中烧,以筒吸烟咽下,有涎即吐去,屡效。
4《本草择要纲目》
(一名佛耳草.)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主痹寒寒热止咳.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 气.去热嗽.杂米粉作糗食甜美.寒嗽及痰.除 肺中寒.大升肺气.治寒痰嗽.宜用佛耳草.热 痰嗽.宜用灯笼草.寒嗽言其标也.热嗽言其本 也.大抵寒嗽多是火郁于内.而寒覆于外也.
5《本草纲目》
「释名」米曲、鼠耳、佛耳草、无心草、香茅、 黄蒿、茸母。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同款冬花。
6《药性切用》即佛耳草。性 Nhomakorabea甘平,除痰止嗽。杂米粉作糗, 食之甜美,荒年可以充饥。
7《证类本草》
味甘,平,无毒。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 气,去热嗽。杂米粉作糗,食之甜美。生平岗熟 地,高尺余,叶有白毛,黄花。《荆楚岁时记》 云三月三日取鼠曲汁,蜜和为粉,谓之龙舌 ,以 压时气。山南人呼为香茅,取花杂榉皮染褐,至 破犹鲜。江西人呼为鼠耳草。(新补 见陈藏器、 日华子。)
鼠曲草
1《中药学》
【药用】本品为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肺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